第三章 免疫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高中生物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高中生物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人体免疫系统是一套复杂而庞大的系统,负责识别、攻击和消灭入侵体内的病原体。
它由多个器官、细胞和分子组成,相互协作,旨在保护我们的身体免受感染和疾病的侵害。
本文将介绍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其在保持身体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免疫系统的结构1. 免疫器官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器官包括骨髓、脾脏、淋巴结和扁桃体。
骨髓是造血干细胞的产生和分化的场所,是免疫细胞的生成地。
脾脏是免疫细胞分化修饰和激活的场所,负责血液滤波和储备免疫细胞。
淋巴结是免疫细胞聚集和交流的场所,起到筛查和抵御病原体的作用。
扁桃体在口咽部起到过滤病原体的作用,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第一道防线。
2. 免疫细胞免疫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粒细胞等。
淋巴细胞分为T细胞和B细胞两大类,其中T细胞主要负责细胞免疫,B细胞主要负责体液免疫。
巨噬细胞负责吞噬和消化病原体,粒细胞则负责释放细胞毒素杀死病原体。
3. 细胞因子细胞因子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信号分子,可以调节和协调免疫细胞的活动。
常见的细胞因子包括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它们在抵御病原体、引发炎症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1. 识别病原体免疫系统可以通过识别病原体的抗原来分辨正常细胞和异常细胞,保护身体免受病原体的侵袭。
免疫细胞上的受体可以与病原体的抗原结合,并启动免疫应答。
2. 活化免疫细胞一旦免疫细胞识别到病原体的存在,它们会释放信号分子,例如细胞因子,来活化其他免疫细胞的功能。
这种协同作用可以增强免疫细胞的杀伤能力,并加速病原体的清除过程。
3. 吞噬和杀灭病原体巨噬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主要吞噬细胞,它们可以将病原体包围并吞噬进细胞内,然后通过溶酶体消化病原体。
此外,免疫细胞还可以释放细胞毒素,直接杀灭病原体。
4. 产生抗体B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主要抗体产生细胞,当它们识别到病原体的抗原时,会迅速分化为浆细胞,大量产生和释放抗体。
免疫第三章 免疫器官

第二节
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指所有参加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 其前身。主要包括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及 其他抗原呈递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和红细胞等。
在机体免疫应答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是淋巴样细胞,包
括T细胞、B细胞、无标志细胞(N细胞)、K细胞以及免疫应 答过程中的过渡型细胞和终末的效应细胞。
所以Thy-l抗原是鉴定小鼠T细胞的标志。
2)人T细胞的表面抗原
HLA抗原:是人类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通常静息 状态的外周T细胞只表达HLA I类抗原,某些活化T细胞 可同时表达HLAⅠ类和Ⅱ类抗原,HLA抗原对T细胞激 活和产生免疫效应具有重要作用。
3. 白细胞分化抗原
白细胞分化抗原:简称分化抗原,即CD抗原(cluster of
或称二级免疫器官 (secondary immune organs)
一、中枢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发生在胚胎早期,起源于内外胚层 连接处,为诱导淋巴干细胞成为免疫活性细胞,并将其 输送给外周免疫器官的场所。中枢免疫器官本身及其中 淋巴细胞的发育增殖不需要抗原刺激。
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和禽类特有的腔上 囊,它们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对外
主要参与细胞免疫。
1. T细胞的表面标志
T、B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大小、形态酷似,彼此无法区别
,但其膜表面具有可供鉴别的特殊结构,称为表面标志。表 面标志包括表面抗原和表面受体: 表面抗原:是指细胞表面能用特异性抗体检测的表面物质。 表面受体:是指细胞表面能与相应配基结合的结构。
(1) T细胞表面抗原
称腔上囊。
功能:来自骨髓的始祖B细 胞在法氏囊内分化、成熟为具有 免疫活性的B细胞。 新生期切除法氏囊,体液免 疫功能缺陷,但细胞免疫功能正 常。
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免疫系统是人体中的一种重要防御系统,起着保护机体免受外界病菌和疾病侵害的作用。
它由多个器官、细胞和分子组成,共同协作实施免疫反应。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在维持人体健康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一、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免疫系统主要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1. 免疫器官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脏、淋巴结和扁桃体等。
其中,骨髓是造血器官,不仅产生各种血细胞,还是免疫细胞的主要来源;胸腺是淋巴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地方;脾脏在体内清除老化的红细胞和病原微生物;淋巴结和扁桃体则参与免疫应答和免疫记忆的形成。
2. 免疫细胞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核心,分为两类:体液免疫细胞和细胞免疫细胞。
体液免疫细胞主要包括B细胞和巨噬细胞,它们通过产生抗体和吞噬病原微生物来抵御感染;细胞免疫细胞则包括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它们可以直接杀伤感染的细胞和病原微生物。
3. 免疫分子免疫分子包括抗体、细胞因子和化学介质等。
抗体是由B细胞产生的,它们能够与病原微生物结合并协助免疫细胞清除感染;细胞因子在免疫应答中起到信号传递和调节作用;化学介质包括肽类、蛋白质和脂质等,它们介导炎症反应和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包括识别和清除外来入侵物质、抵御感染、抑制肿瘤细胞和维持免疫平衡等。
1. 社交识人免疫系统通过识别身体的“自我”和“非自己”区分正常细胞和病原微生物。
它能够根据个体的遗传信息和免疫记忆识别出外界的入侵物质,从而保护机体不受感染。
2. 抵御感染当外界的致病微生物侵入机体时,免疫系统会迅速启动一系列免疫反应,包括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
炎症反应迅速引发免疫细胞和化学介质的释放,吸引更多免疫细胞到达感染部位并清除病原微生物。
免疫应答则通过免疫细胞的协同作用清除感染,同时形成免疫记忆,以便下次遭遇同种病原微生物时能够更快、更强地应对。
3. 抑制肿瘤细胞免疫系统还具有一定的肿瘤免疫功能,能够识别和排除体内的肿瘤细胞。
CH3 免疫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复习思考题
1.概念:淋巴细胞再循环 淋巴细胞归巢 2.免疫系统的组成、各免疫器官的 主要功能。
谢谢!
胸腺 骨髓
法氏囊(Bursa of Fabricius)
法氏囊
一、骨髓
结构: 红骨髓、黄骨髓、血窦 功能:
造血微环境 基质细胞 细胞外基质
1.胚胎发育中期乃至出生后的主要造血器 官; 2.为胸腺提供祖T细胞; 3.B细胞成熟的部位; 4.再次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主要部位。
造血干细胞的分化途径
红母细胞 髓红系 干细胞 再生 造血干 细胞 巨核细胞 红细胞 血小板 嗜碱性 粒细胞 肥大细胞 髓系 干细胞
成 仅约2%分布于表皮,其余分布于真皮内, 主要是CD8+T细胞γδT 真皮内T细胞主要分布于毛细血管后小静 脉周围。
角质生成细胞 表皮朗格 汉斯细胞 上皮内淋巴细胞 表皮
T细胞 血管周围淋巴细 胞和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 真皮
L
V
引流到局部淋巴结
循环
图3-6 皮肤免疫系统的细胞成分
V:小静脉(高内皮小静脉);L:淋巴管(引流淋巴管)
§3.淋巴细胞再循环和归巢
淋巴细胞再循环:Lyphocyte recirculation
1.概念:淋巴细胞经血流和淋巴液在外周
免疫器官和组织间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循环1周约需24小时。 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指淋 巴细胞经循环定向进入某些特定的组织, 而不进入其它部位。
脾:淋巴细胞随脾动脉→中央小动脉→白髓的 小动脉周围淋巴鞘→边缘窦→脾索→脾血窦→ 脾静脉→血液循环; 其他组织:淋巴细胞CAP→组织间隙→淋巴液 回流局部引流淋巴结→输出淋巴管→胸导管→ 血液循环;
胸腺 TD
简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

作业1选择题1—5EDBCC 6—10DDEDC 11—15ACCBD 16—20BCCDB简答题1.免疫系统具有哪些功能?这些功能正常或是失常表现出何种生物学效应。
1)免疫防御:指机体抵御外来抗原性异物入侵的一种保护功能。
正常时可抵御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损害,即抗感染免疫。
异常时如果防御功能过强出现超敏反应,免疫防御功能过低(免疫缺陷)会导致反复发生感染。
2)免疫稳定:指维持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生理机能。
正常时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以及抗原-抗体复合物等抗原性异物,对自身成分耐受和保护。
功能紊乱时会导致自身免疫疾病,失去了对自身抗原的耐受而对自身细胞发动攻击。
3)免疫监视:指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保护功能。
功能正常时可防止肿瘤产生,功能失调时可导致肿瘤发生,或病毒感染不能及时清除,造成病毒持续性感染。
2.简述免疫器官的组成和主要功能主要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
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骨髓的主要功能:1)是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2)骨髓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3)是再次免疫应答时产生抗体的主要场所。
胸腺的主要功能:1)T细胞发育的主要场所。
2)免疫调节作用。
3)建立与维持自身免疫耐受。
淋巴结的主要功能:1)T/B淋巴细胞居留的场所。
2)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3)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脾脏的主要功能:1)T/B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
2)对血液来源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
3)合成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4)过滤作用。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主要作用:1)通过黏膜局部发生的适应性免疫应答,在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的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
2)黏膜局部产生的分泌型IgA,3)参与口服抗原街道的免疫耐受。
3.细胞因子的概念及分类细胞因子是由免疫原、丝裂原或其他因子刺激多种细胞(主要是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
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免疫系统是人体内一套复杂而精密的机制,负责保护身体免受病原体和异常细胞的侵袭。
它由多个器官、细胞和分子组成,协同工作以维持身体的免疫平衡。
本文将探讨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其在疾病防御中的重要性。
一、免疫系统的主要器官免疫系统的主要器官包括骨髓、胸腺、淋巴结、脾脏和扁桃体。
这些器官分布于全身,承担着特定的免疫功能。
1. 骨髓骨髓是产生血细胞的地方,也是免疫细胞的产生和成熟的地方。
它分为红髓和黄髓,红髓负责血红细胞和血小板的生成,而黄髓则是B 细胞和T细胞的产生地。
2. 胸腺胸腺位于胸骨后方,是T细胞的主要产地和成熟地。
在胸腺中,T 细胞经历选择过程,只有能够正确识别和应对抗原的T细胞才能成熟并进入循环系统。
3. 淋巴结淋巴结是免疫系统的“过滤器”,分布于全身的淋巴通道的交汇处。
淋巴结中富含淋巴细胞,它们能够识别和清除体内的病原体和异常细胞。
4. 脾脏脾脏是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位于腹腔左上方。
它具有与淋巴结类似的功能,对于清除血液中的病原体和老化的红血球起到重要作用。
5. 扁桃体扁桃体是位于咽喉部的一组团状组织,是身体首要的免疫防线。
它通过产生抗体和引发炎症等方式来抵御入侵的微生物。
二、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可以分为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1. 先天免疫先天免疫是指人体天生具备的防御能力,包括物理屏障、炎症反应和天然免疫细胞等。
物理屏障,如皮肤和黏膜,能够阻止外来病原体的入侵。
炎症反应则是身体对病原体或组织损伤的非特异性防御响应。
天然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能够直接杀死或吞噬病原体。
2. 获得性免疫获得性免疫是指人体在接触到病原体后产生的具有记忆性的免疫应答。
它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方式。
细胞免疫通过T细胞的介导来清除感染的细胞,它的主要机制是通过识别受感染细胞上的抗原并杀死它们。
体液免疫则通过B细胞的介导来抗击游离的病原体,B细胞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来中和病原体或促使其被巨噬细胞吞噬。
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免疫系统是人体内一组复杂而精密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总称,其主要功能是保护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异物和异常细胞的侵袭。
它具有多种结构和功能,能够迅速识别和应对不同类型的病原体,并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
本文将以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中心,全面介绍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一、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免疫系统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免疫细胞:免疫系统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等。
吞噬细胞主要负责吞噬和消化异物;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起着重要的免疫应答调节作用;浆细胞则是产生抗体的主要细胞。
2. 免疫器官:免疫系统中有一些特殊的器官是免疫反应的主要场所,主要包括脾脏、淋巴结和扁桃体。
这些器官通过聚集和活化免疫细胞,促进免疫反应的进行。
3. 免疫分子:免疫系统中的免疫分子包括抗体、细胞因子等。
抗体是由B细胞分泌的特异性蛋白质,能够与病原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而细胞因子则是一类具有调节免疫应答功能的信号分子。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系统具有多种重要功能,可分为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个层面:1. 先天性免疫:先天性免疫是机体天生具备的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它不需要预先接触对应的病原体,也不会对病原体产生持续的免疫记忆。
先天性免疫通过皮肤、黏膜屏障、巨噬细胞等来阻止病原体入侵,并进行初步的杀菌清除。
2. 获得性免疫:获得性免疫是机体对特定病原体产生的一种特异性免疫应答,其特点是需要预先接触到相应的抗原,并通过T细胞和B细胞的协同作用,产生高度特异性和记忆性的免疫应答。
获得性免疫的主要功能是迅速、有效地清除病原体,并提供持续长期的免疫保护。
三、免疫系统的应答过程当机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时,免疫系统将进行一系列的免疫应答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1. 识别和激活阶段:免疫系统通过识别病原体表面的抗原,激活相应的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T细胞等,以发起免疫应答。
高中生物教学备课教案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高中生物教学备课教案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高中生物教学备课教案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导言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抵抗外界病原微生物侵袭的关键作用。
了解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有助于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并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免疫系统的原理。
本教案将从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免疫系统的结构免疫系统由多个器官和组织组成,下面将介绍免疫系统的主要结构。
1. 淋巴组织淋巴组织是免疫系统中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分布于全身各个部位。
它包括淋巴结、扁桃体、脾脏等,它们在感染发生时储备着大量淋巴细胞,是抵御外界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2. 免疫器官免疫器官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胸腺和骨髓。
胸腺位于胸腔中,是T淋巴细胞的发育和分化地,扮演着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
骨髓位于骨骼中,是B淋巴细胞的发育地,也是免疫反应的重要场所。
3. 淋巴液循环系统淋巴液循环系统是免疫系统的运输系统,由淋巴毛细血管、淋巴管和淋巴结组成。
它与血液循环系统相辅相成,负责淋巴细胞和免疫物质的运输和循环,起着免疫信息传递的关键作用。
第二部分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它们是免疫系统正常工作的基础,也是保护人体免受疾病侵扰的关键。
1. 抗原识别和结合免疫系统可以通过识别和结合外界入侵的抗原,进行免疫应答。
抗原通常是病原微生物的特定分子结构,免疫系统通过识别抗原并进行结合,从而启动免疫应答。
2. 淋巴细胞的活化与增殖当免疫系统检测到抗原时,会激活相应的淋巴细胞,使其进行增殖并分化为效应细胞。
这些效应细胞可以分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它们分别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
3. 抗体产生与释放B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主要的抗体产生细胞。
当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会分化为浆细胞并产生大量的抗体。
这些抗体可以结合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进一步消灭病原微生物。
4. 免疫记忆的形成免疫系统具有记忆功能,即一旦免疫系统接触到某个特定的抗原后,下次再次遇到同样的抗原时能够更迅速地进行应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免疫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第一部分:学习习题
一、填空题
1.免疫器官按其功能不同,可分为 ________和_______,二者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
互相联系。
2.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包括________和_______;
外周免疫器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3.胸腺是 _______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骨髓是_______细胞分化发育的场所。
4._______是成熟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产生_______的场所。
5.淋巴结的浅皮质区称为_______,是_______定居的场所;深皮质区为_______,是_______ 定居的场所
二、多选题
[A型题]
1.人类的中枢免疫器官是:
A.淋巴结和脾脏 B.胸腺和骨髓 C.淋巴结和胸腺
D.骨髓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E.淋巴结和骨髓
2.人体中体积最大的免疫器官
A.胸腺 B.法氏囊 C.脾脏
D.淋巴结 E.骨髓
3.免疫细胞产生、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淋巴结和脾脏 B.胸腺和骨髓 C.淋巴结和胸腺
D.骨髓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E.淋巴结和骨髓
4.周围免疫器官是
A.淋巴结、脾脏、胸腺 B.胸腺、淋巴结、粘膜组织
C.脾脏、淋巴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D. 骨髓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E. 扁桃体、淋巴结和骨髓
5.周围免疫器官不包括:
A.骨髓 B.淋巴结 C.粘膜免疫系统
D.胸腺 E.脾脏
6.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骨髓 B.胸腺 C.法氏囊
D.脾脏 E.淋巴结
7.B细胞定主要居于淋巴结的哪个区域
A.皮质区 B.副皮质区 C.深皮质区
D.浅皮质区 E.髓窦
8.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是:
A.骨髓 B.周围免疫器官 C.中枢免疫器官
D.胸腺 E.腔上囊
9.T细胞和B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是:
A.骨髓 B.周围免疫器官 C.中枢免疫器官
D.胸腺 E.血流
10.切除胸腺的新生鼠的淋巴结中缺乏何种细胞
A.巨噬细胞 B.B淋巴细胞 C.T淋巴细胞
D.干细胞 E.粒细胞
11.胸腺细胞是指
A .胸腺中未成熟的前T细胞 B.胸腺上皮细胞
C.巨噬细胞 D.胸腺树突状细胞
E.成纤维细胞
[B型题]
A.周围免疫器官
B. 淋巴结
C. 骨髓
D. 胸腺
E.法氏囊
1.再次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2.各种免疫细胞的发源地
3.B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
4.T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
5.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发生免疫应答的部位
[X型题]
1.中枢免疫器官包括
A.骨髓 B.脾脏 C.淋巴结
D.胸腺 E.法氏囊
2.脾脏的免疫功能包括:
A.各种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 B.全身血液的滤过器
C.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D.产生抗体的场所
E.各种免疫细胞发育的场所
3.胸腺基质细胞包括
A.胸腺细胞 B.胸腺上皮细胞
C.巨噬细胞 D.胸腺树突状细胞
E.成纤维细胞
4.B细胞来源于
A.骨髓 B.脾脏 C.淋巴结
D.胸腺 E.法氏囊
5. B细胞主要位于外周免疫器官中的
A. 淋巴结的浅皮质区
B.脾脏白髓的动脉周围淋巴鞘内的淋巴滤泡
C. 扁桃体
D.阑尾
E.鼻相关淋巴组织
6.T细胞主要位于外周免疫器官中的
A. 淋巴结的深皮质区
B.脾脏动脉周围淋巴鞘
C. 淋巴结的髓质
D. 扁桃体、阑尾
E.鼻相关淋巴组织
三、问答题
1.简述免疫器官的组成及其在免疫中的主要作用。
2.简述胸腺微环境的组成及其作用。
第二部分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血液循环淋巴循环
2.骨髓胸腺淋巴结扁桃体脾脏黏膜免疫系统
3.T B
4.外周免疫器官免疫应答
5.非胸腺依赖区 B细胞胸腺依赖区 T细胞
二、多选题
[A型题]
1.B 2.C 3.B 4.C 5.D 6.B 7.D 8.B 9.B 10.C 11.A
[B型题]
1.C
2.C
3.C
4.D
5.A
[X型题]
1.AD
2.ABCD
3.BCDE
4.AE
5.ABCDE
6.ABCDE
三、问答题
1、免疫器官的组成及其在免疫中的主要作用
免疫器官根据其功能不同,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
哺乳动物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胸腺和骨髓,在禽类还包括腔上囊。
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这些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发生免疫应答的部位。
外周免疫器官主要包括淋巴结、脾脏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2、胸腺微环境的组成及其作用。
胸腺微环境由胸腺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及局部活性物质(如激素、细胞因子等)组成,其在胸腺细胞分化发育过程的不同环节均发挥作用。
胸腺基质细胞包括胸腺上皮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主要参与胸腺细胞的阴性选择和阳性选择。
其中胸腺上皮细胞是胸腺微环境的最重要组分,主要通过分泌胸腺激素和细胞因子诱导胸腺细胞分化为成熟的T细胞,同时上皮细胞还能与胸腺细胞相互接触,与其表面的黏附分子及其配体、细胞因子及其受体、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与TCR等相互作用诱导胸腺细胞分化为成熟。
细胞外基质可促进上皮细胞与胸腺细胞接触,并参与胸腺细胞在胸腺内移行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