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污水处理技术
含油污水处理主要方法

含油污水处理主要方法含油污水是指含有油类物质的废水,通常来自石油开采、炼油、化工、机械加工等工业生产过程。
处理含油污水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也是工业生产中必须面对的难题。
针对含油污水的处理,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 物理处理。
物理处理是指利用物理方法将含油污水中的油脂和固体颗粒物质与水分离的过程。
常用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重力沉降、气浮法和膜分离等。
其中,重力沉降是利用油水比重差异,通过静置或加入沉淀剂使油脂和固体颗粒物质沉降到废水底部,从而实现分离。
气浮法则是通过向污水中通入微小气泡,使油脂和固体颗粒物质附着在气泡上浮到水面,再通过刮泡器将其去除。
膜分离则是利用微孔膜或超滤膜将油脂和固体颗粒物质截留在膜表面,从而实现分离。
2. 化学处理。
化学处理是指利用化学方法将含油污水中的油脂和有机物质进行分解、氧化或沉淀的过程。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氧化法、絮凝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法等。
其中,氧化法是通过添加氧化剂将油脂和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为无害物质,如臭氧氧化法、高级氧化法等。
絮凝沉淀法是通过添加絮凝剂和沉淀剂将油脂和固体颗粒物质凝聚成较大的颗粒,然后沉淀到废水底部。
离子交换法则是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将废水中的油脂和有机物质吸附和去除。
3. 生物处理。
生物处理是指利用微生物对含油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降解的过程。
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生物滤池法等。
其中,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对有机物质进行降解,生物膜法则是将微生物附着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通过生物膜对有机物质进行降解,生物滤池法则是利用微生物在滤料上生长形成生物膜,对有机物质进行降解。
以上是目前主要的含油污水处理方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情况下的含油污水处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同时,为了提高处理效果,通常还需要将多种方法进行组合应用,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考虑成本、能耗、处理效率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从而实现对含油污水的有效处理和治理。
污水处理中的含油污水处理技术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5
目 录
• 含油污水的来源与危害 • 含油污水处理技术概述 • 物理处理技术 • 化学处理技术 • 生化处理技术 • 含油污水处理新技术
01
含油污水的来源与危害
含油污水的来源
01
02
03
04
石油工业废水
石油开采、提炼、储存和运输 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石油
THANKS
感谢观看
含油污水中的油类物质会 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首 要目标是去除这些油类物 质。
降低污染物排放
通过处理含油污水,降低 污水中的污染物含量,以 满足排放标准。
资源回收利用
在处理过程中,尽可能回 收油类物质和其他有价值 的资源,实现资源循环利 用。
含油污水处理的方法
物理处理法
利用物理原理,如重力分离、 浮选分离等,将油类物质从污
06
含油污水处理新技术
超声波处理技术
总结词
利用超声波的空化、振动和搅拌等作 用,将油污从水中分离出来。
详细描述
超声波处理技术通过产生高能振动和 微气泡,使油污从水中分离出来。该 技术具有高效、环保、操作简便等优 点,适用于各种含油污水处理。
高级氧化技术
要点一
总结词
利用强氧化剂将油污氧化分解为无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 水质的目的。
厌氧生物处理法
总结词
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油污降解为无 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详细描述
厌氧生物处理法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 ,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油污降解为 无害物质。该方法适用于处理高浓度的油污 废水,具有处理效果较好、能耗低等优点, 但处理时间较长,且产生的气体需要妥善处 理。
含油污水处理方法概述

含油污水处理方法概述含油污水是指含有油脂或石油类物质的废水。
由于油脂对水体和环境的污染较大,含油污水的处理是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概述几种常见的含油污水处理方法。
传统物理-化学处理方法是处理含油污水的主要方法之一、该方法通过物理手段去除悬浮物和大颗粒油脂,再通过化学药剂的加入将小颗粒油脂聚结成大颗粒或胶团状物质。
然后利用沉淀、过滤等手段分离和去除油脂颗粒。
这种方法处理效率较高,处理后的水质可符合排放标准。
但是,该方法对于微小颗粒、胶体状油脂的处理效果较差,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化学药剂残留,增加了后续处理的难度和成本。
生物处理方法是一种环保、经济、高效的含油污水处理方法。
通过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吸附、降解能力,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油脂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生物处理方法具有低能耗、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能够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
然而,该方法需要较长的处理时间,不适用于对污水处理效率要求较高的情况,同时不适用于高含盐度、酸碱度和温度变化较大的污水。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利用膜的特殊性质实现含油污水分离和净化的方法。
常用的膜分离技术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
与传统物理-化学处理方法相比,膜分离技术处理效率更高,处理成本更低,同时对污水中胶体、胶状油脂和微生物等物质也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该方法对处理系统的稳定性要求较高,需要对操作和运行精细控制,同时对膜的清洗和维护也需要较高的要求。
电化学处理方法是指利用电化学原理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油脂氧化分解为无害物质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电极的反应分解有机物质和油脂,并生成可溶于水中的氧化物。
电化学处理方法具有处理效率高、操作简便、操作条件灵活等优点,能够处理高浓度、难降解的含油污水。
但是,该方法对电极材料的选择和电流密度的控制要求较高,同时电极的氧化物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总的来说,含油污水处理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实际工程中,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处理方法,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浅谈含油污水处理技术

浅谈含油污水处理技术一、引言含油污水是指含有各种油类物质的废水,其处理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含油污水的产生量不断增加,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研究和应用高效的含油污水处理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含油污水处理技术进行探讨,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二、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是含油污水处理的基础,主要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油类物质。
常用的物理处理技术包括重力分离、浮选、离心分离和膜分离等。
1. 重力分离重力分离是将含油污水通过重力作用使其中的油类物质与水分离的过程。
常见的重力分离设备有沉淀池、沉淀池和旋转分离器等。
在重力分离过程中,油类物质会上浮到水面形成油层,然后通过刮油器或吸油器将其去除。
2. 浮选浮选是利用气泡将油类物质从水中分离的过程。
在浮选过程中,通过向污水中注入气泡,使油类物质附着在气泡上升到水面,然后通过刮油器或吸油器将其去除。
3. 离心分离离心分离是利用离心力将油类物质从水中分离的过程。
通过离心分离设备,将含油污水进行高速旋转,使油类物质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从而分离出来。
4. 膜分离膜分离是利用膜的选择性渗透性将油类物质从水中分离的过程。
常见的膜分离技术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
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节能和操作简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含油污水处理领域。
三、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是在物理处理的基础上,通过添加化学试剂来增强污水中油类物质的去除效果。
常用的化学处理技术包括凝固沉淀、氧化还原和吸附等。
1. 凝固沉淀凝固沉淀是通过添加凝固剂将油类物质与水中的悬浮物结合成较大的颗粒,从而实现沉淀分离的过程。
常用的凝固剂包括铁盐、铝盐和聚合氯化铝等。
凝固沉淀技术具有简单易行、处理效果好等优点。
2. 氧化还原氧化还原是通过添加氧化剂或还原剂来改变油类物质的化学性质,使其易于分离。
常用的氧化剂包括过氧化氢、高锰酸钾和臭氧等,常用的还原剂包括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等。
浅谈含油污水处理技术

浅谈含油污水处理技术一、引言含油污水是指在工业生产、城市排水、石油开采等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油类物质的废水。
由于油类物质对环境有严重的污染影响,因此对含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就含油污水处理技术进行详细讨论。
二、含油污水处理技术分类1. 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是利用物理方法将含油污水中的油水分离,常见的物理处理技术包括重力沉降、浮选、离心分离等。
重力沉降是利用重力作用使油水分离,适用于油滴较大的情况。
浮选是通过气泡与油滴的附着作用将油滴浮出水面,适用于油滴较小的情况。
离心分离则是利用离心力将油水分离,适用于油滴较小且浓度较高的情况。
2. 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对含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从而达到去除油类物质的目的。
常见的生物处理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生物吸附法等。
活性污泥法通过将含油污水与活性污泥接触,利用污泥中的微生物对油类物质进行降解。
生物膜法则是利用生物膜对含油污水进行处理,生物膜可以附着在支撑材料上,提高处理效果。
生物吸附法则是利用微生物对油类物质进行吸附,然后将吸附物进行处理。
3. 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是利用化学方法将含油污水中的油类物质转化为可分离的物质,常见的化学处理技术包括氧化法、还原法和络合法等。
氧化法是利用氧化剂将油类物质氧化为可分离的物质,常用的氧化剂有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
还原法则是利用还原剂将油类物质还原为可分离的物质,常用的还原剂有亚硫酸盐等。
络合法则是利用络合剂将油类物质与络合剂形成络合物,从而实现油水分离。
三、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1. 工业生产废水处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废水需要进行有效处理,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可以采用物理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或化学处理技术进行处理。
2. 石油开采废水处理石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废水含有大量的油类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针对石油开采废水的特点,可以采用生物处理技术进行处理,利用微生物对油类物质进行降解,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浅谈含油污水处理技术

浅谈含油污水处理技术一、引言含油污水是指在工业生产、城市排水、农业灌溉等过程中,含有一定量的油脂、石油类物质的废水。
含油污水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开辟高效、经济的含油污水处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的原理、分类、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二、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的原理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三个方面。
1. 物理处理:物理处理主要通过物理方法将含油污水中的油水分离,常用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重力分离、浮选、离心分离等。
其中,重力分离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利用油水比重差异,使油水分离,进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2.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主要是利用化学物质与含油污水中的油脂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达到去除油脂的目的。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溶剂抽提、氧化、还原等。
例如,利用溶剂抽提法,可将含油污水中的油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通过分离、蒸馏等步骤,将油脂从溶剂中分离出来。
3.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对含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的过程。
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法、生物膜法等。
其中,活性污泥法是最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通过将含油污水与活性污泥接触,微生物在氧气的作用下,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从而实现含油污水的净化。
三、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的分类根据处理方法的不同,含油污水处理技术可以分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三类。
1. 物理处理:物理处理主要是通过物理分离的方法去除含油污水中的油脂。
常用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重力分离、浮选、离心分离等。
2.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主要是利用化学物质与含油污水中的油脂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去除油脂。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溶剂抽提、氧化、还原等。
3.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对含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的过程。
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法、生物膜法等。
四、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含油污水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制药等行业,以及城市污水处理厂。
三种常见的含油废水处理方法

三种常见的含油废水处理方法含油废水是指废水中存在着油类物质而不能直接排放到自然界中的废水。
由于油类物质的特别性质,含油废水的处理相对较为困难,需要接受特别的处理方法。
本文将介绍三种常见的含油废水处理方法。
传统物理化学处理方法传统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紧要包括沉淀法、过滤法、吸附法、气浮法、生物化学法等几种方法。
沉淀法沉淀法是指将含油废水中的油脂物质用化学药剂与废水反应,使油脂物质快速凝结沉淀于废水。
沉淀法操作简单、初期处理效果好,但存在着药剂投加量大、沉淀物处理难等缺陷。
过滤法过滤法是通过降低含油废水中的油脂颗粒大小,使其通过过滤介质而得到过滤液处理方法。
过滤法操作简单,不需要化学药剂,但存在过滤速度慢、过滤介质易堵塞等缺陷。
吸附法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例如粉状活性炭、改性纤维素、硅藻土等)对含油废水中的油脂进行吸附,吸附剂和油脂形成团块从而实现废水净化目的。
吸附法操作简单,适用于小流量、低浓度油水分别,但存在吸附剂反应时间长、吸附剂易失效等问题。
气浮法气浮法是将废水通过水中悬浮的气泡,使废水中的油脂颗粒浮起来,从而实现油水分别的方法。
气浮法操作简单,适用于分别有机物、悬浮物较小的含油废水,但存在气泡粘连、简单泡沫溢出等缺陷。
生物化学法生物化学法紧要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含油废水中的有机物质降解为无害物质的方法。
生物化学法不使用化学药剂,操作简单,能够处理含油废水中难以处理的烃类物质,但存在着微生物死亡、氧气需求量大等缺陷。
膜分别技术膜分别技术(Membrane Separation)是利用特别的膜分别装置,将含油废水中的油脂和其他物质分别的高效处理方法。
目前被广泛应用的膜分别技术紧要有微滤膜(Microfiltration)、超滤膜(Ultrafiltration)和反渗透膜(Reverse Osmosis)等。
膜分别技术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效果稳定,回收油品、水资源,而且膜分别技术可直接用于处理高浓度、高污染废水,能够处理大流量、高浓度废水,具有净水率高、无化学药剂投入、处理过程无二次污染等显著优点。
浅谈含油污水处理技术

浅谈含油污水处理技术一、引言含油污水是指含有油脂、石油类物质或其他有机物的废水。
由于其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危害性,含油污水处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本文将就含油污水的处理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二、含油污水的特点1. 油脂稳定性:油脂在水中不易分散,形成乳状液或浮油。
2. 油脂粘稠度:油脂粘度较高,不易通过常规的物理处理方法去除。
3. 油脂溶解性:油脂在水中难以溶解,需要采用特殊的化学处理方法。
4. 油脂毒性:油脂中的有机物对生物有毒性,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三、含油污水处理技术1. 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主要通过物理方法去除含油污水中的油脂和悬浮物。
常用的物理处理技术包括:(1) 重力分离:利用油脂的比重较大,通过重力分离去除浮油。
(2) 空气浮选:通过注入气泡使油脂浮起,然后去除浮油。
(3) 沉淀法:利用沉淀池中的沉淀作用去除沉淀物和浮油。
(4) 过滤法:通过过滤介质去除悬浮物和油脂。
2. 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主要通过化学方法去除含油污水中的油脂和有机物。
常用的化学处理技术包括:(1) 氧化法:利用氧化剂将油脂氧化为易于处理的物质。
(2) 中和法:通过添加中和剂将油脂中的酸性物质中和,使其变为易于处理的物质。
(3) 沉淀法:利用化学药剂与油脂发生反应,形成沉淀物,然后去除沉淀物。
(4) 吸附法:利用吸附剂吸附油脂和有机物,然后去除吸附剂。
3. 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主要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去除含油污水中的油脂和有机物。
常用的生物处理技术包括:(1) 好氧生物处理:利用好氧微生物将油脂和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2) 厌氧生物处理: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油脂和有机物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四、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与优化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含油污水处理技术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污水性质:包括油脂浓度、粘度、溶解性等。
2. 处理要求:包括对油脂和有机物的去除效率要求。
3. 处理成本:包括设备投资、运行费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三、机舱舱底水 • 舱底水是机舱内各种阀门和管路中漏出的水与机 器在运转时漏出的润滑油、主辅机燃料油以及加 油时的溢出油、机械及机舱防滑铁板洗刷时产生 的油污水等混合在一起的含油污水。 • 每天产生量大约是船舶总吨位的,含有多种油分 和机械杂质及清洗剂,含油量变化很大。一般呈 三种状态,即浮上油、分散油、乳化油。
• 4.超滤膜过滤法
•
超滤膜过滤属于膜式分离技术,是根据 聚合薄膜的筛滤作用,利用一种只有水分 子才能通过的超滤膜,截留污水中的细微 油粒及其它杂质,达到分离油水的目的。
• 5.反渗透法 反渗透法也属于膜式分离技术,是利用油污水被加压到一 定的压力以上,半透性薄膜能使水透过而油液被截阻的 原理,能使油污水的油分浓度从 500ppm 降到 10ppm , 处理薄膜常用醋酸纤维素等经加工制成,膜式分离装置 都必须注意定期清洗,以消除污垢,保持原有处理效能。 • 目前,在船上实际应用的油污水分离装置所采用的分离 技术主要是重力分离法,聚结分离法,吸附分离法,过 滤分离法,而船用油水分离器既有按它们当中的一种分 离方法设计而成的,也有按它们当中的几种分离方法组 合设计而成的,其中重力分离法一般用于粗分离,而聚 结、吸附等分离方法则用于细分离和精分离。
船舶含油污水处理技术
• • • • 油船油污水包括: 油船货油舱内的压载水 油船货油舱的洗舱水 机舱舱底水。
一、油船压载水 空载航行时需要在货油舱压入压载水, 保持船舶在营运过程中有足够的吃水,从 而得到船体纵横向的平衡和安全的稳心高 度,减少船体的共振现象,以及避免出现 过大的弯曲力矩,剪切力和改善空船适航 性等。
• 四 船用油水分离器 • 一、船用油水分离器的额定处理量 • 用于处理机舱舱底水的油水分离器额定处理量, 主要依据船舶在正常营运时所能产生的舱底污水 量而定。但由于机舱舱底水的产生量受许多不定 因素影响,如船舶吨位、动力装置类型、技术状 态、新船、旧船、管理水平等不同,每天所产生 的舱底水量可能有很大差异。因此,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国都是依据实际经验 和本国船舶状况来制定一个基本标准。
舱底水主要来自柴油机各系统管路、 阀门、冷却器等的漏泄,下面简单 介绍柴油机的几个主要系统。 (一)燃油系统 燃油系统的任务是将燃油按照柴油机 气缸内燃烧的要求 , 保证按质、按量、 按时地送入气缸。 (储存、驳运、净化、日用)
(二)滑油系统
• 滑油系统分别由气缸油系统、增压系 统和主机系统三部分组成: 1.气缸油系统 2.增压器滑油系统 3.主机滑油系统
二、船用油水分离器结构型式
• 从船用油水分离器的研制发展情况来看,在研制 初期,船用油水分离器主要采用重力分离式,如 多层斜板式装置(德国的Turbu1o)和多层隔板 式装置(英国的Victor)以及细管式油水分离器 (日本的“三菱今村”),这几种装置在我国船 上均有采用,其中细管式油水分离器,因根据流 动的附面层理论,边界层流速最小,油粒易于碰 撞而聚结,能加速上浮分离,所以一般认为效果 最好,但它的缺点是制造较困难,体积较大,对 不同油种的适应性差。
• 对设有专用压载舱或清洁压载舱的船,一 般海况不需在货油舱压入压载水,但在恶 劣海况时,就需在货油舱压入压载水。 • 压载水的含油量一般在 1000mg/L~3000mg/L,绝大多数是浮上油 和分散油,乳化油很少。另外压载水中含 有泥沙,一般在1‰ 以下,而且呈悬浮状态。 • 含油压载水在海上排放按附则1规定操作。
二、油船洗舱水
油船洗舱水是由以下两种情况产生的: (1)当船舶进厂修理前,必须将舱内残存油海水或淡水清洗油舱,因而会产生 大量含油污水。 (2)当油船更换运油品种时,必须清洗货油 舱,才能保证运油质量。因此更换运油品 种时会产生含油的洗舱水。
• 洗舱水含有油、泥、铁銹及微量的 酚等,含油量一般在 30000mg/L 左 右, 浮化程度高。洗舱水一般排到 岸上油污水处理场,如在海上直接 排放需按附则1的规定操作。
• 5.气浮分离法
• (1)气浮原理 • 气浮就是通过产生气泡将污水中的细微油 粒吸附上浮,从而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 气浮有时还同时加入凝聚剂,藉以提高气 浮的效果。对于含油污水,一般勿需投加 凝聚剂,因为细微油粒本身就有粘到气泡 上的趋势。近年来国内外开始利用气浮法 来处理油污水。
• 二.其它分离方法
凝剂或聚集剂,其中絮凝剂可使油凝聚成凝胶体 而沉淀,而聚集剂则使油凝聚成胶体使其上浮, 从而达到油水分离的一种方法。
三 船舶含油污水处理方法
电浮分离法是把含油污水引进装有电极的舱柜中,
利用电解产生的气泡在上浮过程中附着油滴而加 以分离、从而实现油水分离的方法,实际上是一 种物理化学分离方法。此外,浮化油可用活性污 泥法(生物化学法)分离。 就目前船用油水分离 器而言,主要还是采用物理分离的方法。
细管式油水分离器
斜板与过滤组合式油水分离器
1-油污水入口;2-聚合油滴的细管; 1-油滴聚结斜板;2-油污水入口; 3-一次分离油出口;4-二次分离油 3-粗分离室; 4-一次分离油出口 ; 出口; 5-排水口 5-二次分离油出口;6-三次分离油 出口;7-细分离室;8-过滤装置; 9-出水口
近几年来为达到油分浓度排放标准提高的要求(< 15ppm),新发展的油水分离器大多为重力式分离器配以 过滤,吸附等组合方式,即由粗分离部分和细分离两部分 (或精分离部分)组成。 粗分离部分都是用于第一级,主要采用重力分离法,处 理容易上浮的分散油滴。机械重力分离法结构形式有多层 斜板式,多层隔板式、细管式及多层波纹板式等。 细分离部分用于第二级和第三级,多采用过滤法、气浮 法、聚结法和吸附法等,用以除去油污水中微细分散油滴 和乳化油滴。细分离部分结构型式有圆筒式和填充式,采 用最多的是以纤维材料构成的圆筒式分离元件,其特点是 结构紧凑、元件容易更换。填充式是在油水分离中充填油 性纤维等过滤吸附材料,截留和吸附微小油滴。当其吸饱 油后,可进行反冲洗,但当压力降达到一定值后,就必须 更换过滤吸附材料。
日本按每艘船舶每年舱底水产生量平均约为总吨位 的10%,油水分离器每天运行1~2h,计算船舶舱 底水产量及确定油水分离器处理量. 我国规定了船用油水分离器设计制造生产额定处理 量系列标准,当船舶选配油水分离器时,其额定 处理量必须是标准系列中某一处理量,否则就选 购不到油水分离器。一般根据船舶吨位大小估算 舱底水产生量,所选用的油水分离器额定处理量 应大于其舱底水产生量,一般应有 10 %余量,此 外,经处理后的排出水中含油量应符合排放标准 。
•
ZYF型油水分离器
SAREX型油水分离器工作原理 l一第一级集结分离筒;2,第二级集结分离筒; 3一第三级 集结分离筒;4一油位检测器电极;5一排油滤管; 6.油污
水排出口;7.污水进口管
SAREX型油水分离器
自动排油控制系统
自动排油工作状态
油水分离器安装位置
船舶油污水排放监控系统
一、油分浓度计 为确知船舶排放的含油污水是否符合排放标准要求 ,在油水分离设备运转过程中,就必须连续检测 经分离处理后排出舷外的污水含油量,即应安装 油分浓度报警器,而油轮污压载水或洗舱水排放 时还必须计算出瞬时排放率和排油总量,并能自 动控制压载水舷外排出阀开、关,所以应有排油 监控系统。不论是油分浓度报警器还是排油监控 系统,其核心部分都是如何连续检测出水中含油 量,现在船用油分浓度计连续测定水中含油量的 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 3.活性污泥法(生物化学法) • 活性污泥分离法是利用好气性微生物的氧 化作用来处理含油污水的一种方法 。向污 水中不断送入空气,使污水中的微生物获 得良好的生存条件,则大量的好气性细菌 和原生动物生成对有机污染物具有吸附凝 聚和分解氧化能力的微生物集团,即所谓 的活性污泥。 • 活性污泥法所能处理的油量有限,适用于 油水分离装置最后一级处理少量的乳化油 或溶解油,活性污泥法适用于陆地污水处 理场。
(三)冷却系统 • 由于燃料在气缸中燃烧时的温度可 高达 1400 ~ 1800℃左右,所以气缸、 气缸盖以及活塞等如不加以适当冷 却,其温度就会急剧升高而过热。 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与改进,已经成 为现代新型柴油机的一个显著标志。
(四)压缩空气系统 • 压缩空气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供给高 压空气来起动主机和发电柴油机。 此外,它还供给其它需要压缩空气 的设备,例如某些气动式自动控制 设备的气源以及吹洗某些设备等。
• 3.聚结分离法
• 聚结分离是一种精细的分离方法,在微小 油粒通过多孔材料的同时,让它们互相碰 撞以使油粒聚合增大,从而上浮和分离。 在这种分离过程中,由于微小油粒逐渐聚 合长大,因此这种分离过程称聚结,也叫 做粗粒化过程。粗粒化的程度与聚结元件 的材料选择以及材料充填的高度和密度等 有关。
• 4.吸附分离法
• 吸附分离并不是借油滴的聚合增大和利用密度差 来进行分离,而是用多孔性固体吸附材料作滤器, 当污水通过滤器时微小油粒被吸附在固体表面上, 使油水分离。 • 固体吸附材料表面的分子在其垂直方向上受到内 部分子的引力,但外部没有相应引力与之平衡, 因此,存在吸引表面外测其它粒子的吸引力,由 固体表面分子剩余吸引力引起的吸附称为物理吸 附,由于分子间的引力普遍存在,所以物理吸附 没有选择性,而且可吸附多层粒子,直到完全抵 消固体表面引力场为止。
• 1.电解分离法 • 电解分离法属于物理化学分离法,是用油 污水作电解液,当电极通电后水被电解, 产生氢气和氧气的气泡,当气泡上浮时将 粘附在气泡上的油粒带到水表面达到油水 分离目的,这种方法也称电解浮选分离法。
• 2.凝聚分离法
• 凝聚分离法属于化学分离法,是在油污水 中投入凝聚剂(如硫酸亚铁、氯化铁、硫 酸铝和其他高分子化合物),使悬浮或乳 化油粒凝聚成化学状的凝胶体沉淀或上浮 而被分离。
三 船舶含油污水处理方法 • 油水分离的方法较多,有物理分离法、化学分离 法、电浮分离法等。物理分离法是利用油水的密 度差或过滤吸附等物理现象使油水分离的方法, 主要特点是不改变油的化学性质而将油水分离, 主要包括重力分离法、过滤分离法、聚结分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