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废水处理技术综述
含油污水处理方法概述

含油污水处理方法概述含油污水是指含有油脂或石油类物质的废水。
由于油脂对水体和环境的污染较大,含油污水的处理是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概述几种常见的含油污水处理方法。
传统物理-化学处理方法是处理含油污水的主要方法之一、该方法通过物理手段去除悬浮物和大颗粒油脂,再通过化学药剂的加入将小颗粒油脂聚结成大颗粒或胶团状物质。
然后利用沉淀、过滤等手段分离和去除油脂颗粒。
这种方法处理效率较高,处理后的水质可符合排放标准。
但是,该方法对于微小颗粒、胶体状油脂的处理效果较差,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化学药剂残留,增加了后续处理的难度和成本。
生物处理方法是一种环保、经济、高效的含油污水处理方法。
通过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吸附、降解能力,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油脂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生物处理方法具有低能耗、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能够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
然而,该方法需要较长的处理时间,不适用于对污水处理效率要求较高的情况,同时不适用于高含盐度、酸碱度和温度变化较大的污水。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利用膜的特殊性质实现含油污水分离和净化的方法。
常用的膜分离技术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
与传统物理-化学处理方法相比,膜分离技术处理效率更高,处理成本更低,同时对污水中胶体、胶状油脂和微生物等物质也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该方法对处理系统的稳定性要求较高,需要对操作和运行精细控制,同时对膜的清洗和维护也需要较高的要求。
电化学处理方法是指利用电化学原理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油脂氧化分解为无害物质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电极的反应分解有机物质和油脂,并生成可溶于水中的氧化物。
电化学处理方法具有处理效率高、操作简便、操作条件灵活等优点,能够处理高浓度、难降解的含油污水。
但是,该方法对电极材料的选择和电流密度的控制要求较高,同时电极的氧化物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总的来说,含油污水处理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实际工程中,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处理方法,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近10年油田废水处理技术综述

文章对 近年来在油 田废水处理方面所采用的混凝沉淀 、 电化学 、 膜分离、 生物法等技术进行 了综述 , 并分析 了各种
油 田废 水 处 理 方法 资 源 综 合 利 用
, 的优缺点 , ) 法 为今后油匦废水及类似废水的处理提供参考 :
油量 、 酸碱度 等 各项指 标进 行严 格 的控制 , 直接 排放
将对 生态环 境造 成严重 的的影 响 。如 何有 效地处 理
} 田废 水 , 小其 对生 态环 境造 成 的污染 , l l l 减 已成 为相
学者 们研 究 的重要课 题 。
1 油 田废 水 的特 性
油 田开采 过程 中 , 随着油 层压 力 的不 断下降 , 为
提高开 采效率 ,常 以人 工注 水 的方式 向油层 补充 能
,
此 时溶进 了各种 污染 物 的采 出水不 断增 加 , 为 成
造成 污染 的主要 成 分 I 】 ] 管 国内各 油 田采 出水 水 。尽
哦各异 , 总 体看 来 一般 都 具 有 以下 特 点翻 富含 有 但 : 机物 , 化学 需 氧量 高 ; 矿 化度 加 速 了腐 蚀 速度 , 高 同 时也 给废 水生 化处理 造 成 困难 ; 油量 高 , 大于各 含 远 种 出路所要 求 的水质 标 准 ; 大量微 生物 , 菌大 量 含 细 繁殖 不仅腐 蚀 管线 而且还 造成 地层 严重 堵塞 ;含 有
22 电化 学法 -
产生 的部 分有 机物 可 以进 一步 的进 行 化 学 降解 , 从 而达 到几 乎完 全消 除废水 中 C D值 的 目的。 电化 O 用 学氧 化法来 处理 该类 有机 废水 ,其 降解 的最终 产物 是 C : HO, 环境 不造 成 二次 污染 , 有与环 境 O和 对 具 的可兼 容性 。 应用 电化 学氧 化法 可进行 自动化操作 ,
含油废水处理

含油废水处理处理的选择由于污水水量及水质的不定期变化,因而采用隔油/生化处理的工艺,使其能稳定达标排放。
(1)预曝气调节池调节污水的水量和水质,确保后级处理系统的稳定可靠,同时预曝可降解部分COD x BOD,起到初步降解作用。
同时进水设立机械格栅,以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
(2)隔油处理装置污水中的油污如不经处理直接进入生化处理设施,会黏附在生化填料的表面,从而揶制微生物的正常生长。
为此,设计时考虑先将污水中的油污隔除后再进行生化处理。
污水由提升泵提升进入斜板隔油装置,污水中的油污及其他较大颗粒的杂质在此被截留沉淀,初步处理后的出水自流进入后级生化处理设施。
(3)生化处理采用〃缺氧生化+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污水首先进入缺氧池,由于污水在缺氧菌、聚磷菌及其他厌氧或兼氧菌群的作用下使大部分COD得以降减为反硝化菌生长提供有利条件,从而去除水中的氨氮;缺氧工艺可同时破解含油污水中的大分子,使其改变分子链的结构,从而为后级好氧氧化处理创造条件。
污水进入好氧氧化池,由于污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BOD:COD>0.5),可生化性好,污水在好氧条件下,有机物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预以转化成无害化的物质,从而达到无害化目的。
好氧菌生长在填料表面,待生长老化后从填料表面脱落,接触氧化池不用回流污泥,不产生污泥膨胀,操作方便,处理效果稳定。
(4)沉降池污水经前级处理后,污水中有绝大部分有机物将被转化,污水在此作最后一步澄清,部分污水回流至缺氧池。
污泥由泵提升至污泥池浓缩消化处理。
(5)消毒池经前级处理后,污水中的病毒菌尚未达到标准,为防止病毒菌传播及水体再次变质,污染环境,采用次氯酸钙消毒杀菌。
(6)砂过滤及活性炭过滤器经前级系统处理后,污水中的悬浮物及嗅味尚未达到标准,故此设置砂过滤及活性炭过滤器各1套,其内部设置精制石英砂及活性炭滤料,以确保悬浮物、色度、嗅味能达到排放标准。
处理工艺流程工艺设施简要说明☆机械格栅由于综合污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漂浮物,,为保证污水提升泵的正常运行,不让其堵塞,并减轻操作工的工作强度,污水在进入后续处理中先设置1台机械格栅,用以拦截污水中的大块漂浮物,有效减轻处理负荷,为系统的长期正常运行提供保证。
含油污水处理

含油污水处理概述含油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涉及到对含有油脂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污水进行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或再利用的要求。
本文将介绍含油污水处理的意义、处理方法和技术。
含油污水的来源含油污水主要来自工业生产、城市排水和船舶、汽车等运输工具的排放。
这些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油脂、重金属和有机物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存在一定的危害。
含油污水处理的意义含油污水处理的目的是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系统和保障人民健康。
通过对含油污水进行处理,可以将其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转化,降低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含油污水处理的方法含油污水处理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三个阶段。
物理处理物理处理主要采用分离技术,通过重力沉降、离心、滤网等方法将悬浮物和油脂与水分离。
这些方法适用于颗粒较大的悬浮物,如沉积物和浮油的分离。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主要采用化学药剂对含油污水进行处理。
常用的化学药剂包括消泡剂、絮凝剂和氧化剂等。
消泡剂可降低油脂在污水中的浓度,絮凝剂可将颗粒物聚集成结团,氧化剂可降解有机物。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代谢能力对含油污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通常将含油污水放入生物反应器中,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害物质。
生物处理方法有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种。
含油污水处理技术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处理成本两个方面。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悬浮物和油脂分离方法,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
这些技术可以将颗粒物和油脂从水中彻底分离,提高处理效率并减少处理成本。
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是一种利用氧化剂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降解的方法。
常用的高级氧化技术包括臭氧氧化、紫外光氧化和过氧化氢氧化等。
这些技术可以高效地降解有机物,减少油脂浓度和有机物含量。
生物膜技术生物膜技术是一种将微生物固定在膜上,利用其附着和代谢能力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常用的生物膜技术包括生物接触氧化、微生物填料和生物膜反应器等。
浅谈含油污水处理技术

浅谈含油污水处理技术一、引言含油污水是指含有各种油类物质的废水,其处理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含油污水的产生量不断增加,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研究和应用高效的含油污水处理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含油污水处理技术进行探讨,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二、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是含油污水处理的基础,主要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油类物质。
常用的物理处理技术包括重力分离、浮选、离心分离和膜分离等。
1. 重力分离重力分离是将含油污水通过重力作用使其中的油类物质与水分离的过程。
常见的重力分离设备有沉淀池、沉淀池和旋转分离器等。
在重力分离过程中,油类物质会上浮到水面形成油层,然后通过刮油器或吸油器将其去除。
2. 浮选浮选是利用气泡将油类物质从水中分离的过程。
在浮选过程中,通过向污水中注入气泡,使油类物质附着在气泡上升到水面,然后通过刮油器或吸油器将其去除。
3. 离心分离离心分离是利用离心力将油类物质从水中分离的过程。
通过离心分离设备,将含油污水进行高速旋转,使油类物质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从而分离出来。
4. 膜分离膜分离是利用膜的选择性渗透性将油类物质从水中分离的过程。
常见的膜分离技术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
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节能和操作简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含油污水处理领域。
三、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是在物理处理的基础上,通过添加化学试剂来增强污水中油类物质的去除效果。
常用的化学处理技术包括凝固沉淀、氧化还原和吸附等。
1. 凝固沉淀凝固沉淀是通过添加凝固剂将油类物质与水中的悬浮物结合成较大的颗粒,从而实现沉淀分离的过程。
常用的凝固剂包括铁盐、铝盐和聚合氯化铝等。
凝固沉淀技术具有简单易行、处理效果好等优点。
2. 氧化还原氧化还原是通过添加氧化剂或还原剂来改变油类物质的化学性质,使其易于分离。
常用的氧化剂包括过氧化氢、高锰酸钾和臭氧等,常用的还原剂包括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等。
浅谈含油污水处理技术

浅谈含油污水处理技术一、引言含油污水是指在工业生产、城市排水、石油开采等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油类物质的废水。
由于油类物质对环境有严重的污染影响,因此对含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就含油污水处理技术进行详细讨论。
二、含油污水处理技术分类1. 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是利用物理方法将含油污水中的油水分离,常见的物理处理技术包括重力沉降、浮选、离心分离等。
重力沉降是利用重力作用使油水分离,适用于油滴较大的情况。
浮选是通过气泡与油滴的附着作用将油滴浮出水面,适用于油滴较小的情况。
离心分离则是利用离心力将油水分离,适用于油滴较小且浓度较高的情况。
2. 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对含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从而达到去除油类物质的目的。
常见的生物处理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生物吸附法等。
活性污泥法通过将含油污水与活性污泥接触,利用污泥中的微生物对油类物质进行降解。
生物膜法则是利用生物膜对含油污水进行处理,生物膜可以附着在支撑材料上,提高处理效果。
生物吸附法则是利用微生物对油类物质进行吸附,然后将吸附物进行处理。
3. 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是利用化学方法将含油污水中的油类物质转化为可分离的物质,常见的化学处理技术包括氧化法、还原法和络合法等。
氧化法是利用氧化剂将油类物质氧化为可分离的物质,常用的氧化剂有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
还原法则是利用还原剂将油类物质还原为可分离的物质,常用的还原剂有亚硫酸盐等。
络合法则是利用络合剂将油类物质与络合剂形成络合物,从而实现油水分离。
三、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1. 工业生产废水处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废水需要进行有效处理,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可以采用物理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或化学处理技术进行处理。
2. 石油开采废水处理石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废水含有大量的油类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针对石油开采废水的特点,可以采用生物处理技术进行处理,利用微生物对油类物质进行降解,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2024年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综述》范文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综述》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成为环境保护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对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工业废水处理技术概述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以及综合法等。
物理法主要利用物理原理如沉淀、过滤、吸附等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油脂等;化学法则通过化学反应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生物法则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综合法则综合运用上述方法,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三、常见工业废水处理技术1. 物理法:包括沉淀、过滤、吸附、膜分离等技术。
沉淀法通过加入混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沉淀;过滤法则利用滤料将悬浮物截留;吸附法则利用活性炭等材料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膜分离法则通过膜的分离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杂质。
2. 化学法:包括中和、氧化还原、电解等技术。
中和法通过加入酸或碱调节废水的pH值,使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氧化还原法则通过氧化剂或还原剂将有害物质转化为低毒或无毒物质;电解法则利用电解作用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沉淀物或气体。
3. 生物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接触氧化法等技术。
活性污泥法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生物膜法则通过附着在载体上的生物膜降解有机物;生物接触氧化法则通过提供适宜的生物环境,使微生物在接触氧化过程中降解有机物。
四、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1. 高效化: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的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将更加高效,如光催化技术、超声波技术等,这些技术能够更快速地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
2. 资源化:将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回收相结合,如利用废水中的有用物质生产新产品,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3. 智能化: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工业废水处理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处理效率和质量。
五、存在的问题与挑战1. 技术瓶颈:部分工业废水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需要研发更加高效、环保的处理技术。
浅谈含油污水处理技术

浅谈含油污水处理技术含油污水处理技术是一种用于处理含有油脂的废水的技术。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类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水越来越多,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研发和应用含油污水处理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含油污水的特点含油污水是指含有油脂物质的废水。
其主要特点如下:1. 油脂物质的浓度较高,一般超过1000mg/L;2. 油脂物质的粒径较小,一般在1-100μm之间;3. 油脂物质具有较高的浮力,难以通过传统的物理处理方法去除。
二、传统的含油污水处理方法传统的含油污水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两种方式。
1. 物理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方法主要是通过重力分离和过滤等方式去除废水中的油脂物质。
常用的物理处理设备包括沉淀池、旋流器和过滤器等。
这些设备通过利用油脂物质的浮力差异或颗粒大小差异实现油水分离。
然而,由于含油污水中的油脂物质粒径较小且浓度较高,传统的物理处理方法往往效果有限,无法彻底去除油脂物质。
2. 化学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主要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使油脂物质发生凝聚、沉淀或氧化等反应,从而达到去除油脂的目的。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凝聚沉淀法、气浮法和氧化法等。
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去除含油污水中的油脂物质,但由于处理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化学废物,对环境造成了二次污染。
三、新型含油污水处理技术为了解决传统含油污水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新型含油污水处理技术。
1. 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对油脂物质进行降解和转化的一种方法。
通过培养特定的微生物菌种,使其在含油污水中生长繁殖,吸附和降解废水中的油脂物质。
生物处理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无二次污染、操作简单等优点,逐渐成为含油污水处理的主流技术之一。
2.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利用特殊的膜材料对废水进行分离和过滤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膜材料包括微滤膜、超滤膜和反渗透膜等。
这些膜材料具有不同的孔径,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油脂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滤料易堵,存在表面活性剂 时效果差
活性污泥 溶解油
< 1 0 除水水质好,基建费用低
进水要求高,操作费用高
生物滤池 溶解油
< 1 0 适应性强,运行费用低
基建费用高
吸附
溶解油
< 1 0 除水水质好,装置占地面积小 吸附剂再生困难,投资较高
2.2.5 膜过滤法 膜过滤法除油是利用微孔膜拦截油粒,它主要用于去除乳化油和溶解 油。滤膜又可分为超滤膜、反渗透膜和混合滤膜。超滤膜的孔径一般为 0. 005~0.0l μ m,比乳化油粒要小得多,反渗透膜的孔径比超滤膜的还要小。 因此,在受压情况下含油废水中的油粒无法通过滤膜而被截留下来。这两 种膜常被制成空心纤维管过滤器,以增大膜的过滤面积。混合过滤膜的孔 径在 1 μ m 以上,是由亲水膜和亲油膜组成的。亲水膜是一种经化学处理 的尼龙超细无纺布,它只允许水通过。亲油膜为聚丙烯超细无纺布,它只 能让油粒通过。因此,利用混合膜过滤器便可达到水油分离的目的。 膜过滤法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效果好,出水一般不带有油,但处理量 较小,不太适合大规模废水处理,而且过滤器容易堵塞。 2.2.6 电磁吸附法 将磁性颗粒与含油废水混合,油珠被磁性粒子吸附,然后用磁分离装 置将含油磁粒分离,污水便可得到净化,含油磁粒再作进一步处理,此即 为电磁吸附法,这种方法应用得比较少。 2.2.7 生物氧化法 油类是一种烃类有机物,可以利用微生物将其分解氧化成为二氧化碳 和水。含油污水生化处理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过滤法两种。前者是在曝气 池内利用流动状态的絮凝体(活性污泥)作为净化微生物的载体,通过吸 附、浓缩在絮凝体表面上微生物来分解有机物。后者系在生物滤池内,使 微生物附着在固定的载体(滤料)上,污水从上而下散布,在流经滤料表 面过程中,污水中的有机物质便被微生物吸附和分解破坏。 2.3 各种处理方法比较 含油废水的各种处理方法比较见表 2 。
乳化油
> 1 0 除油率高,连续操作
装置复杂,耗电量大,消耗 大量铝材,难大型化
电磁吸附 乳化油
< 6 0 除油率高,装置占地面积小 耗电量大,工艺未成熟
膜过滤 乳化油、溶解油 < 6 0 除水水质好,设备简单
膜清洗困难,操作费用高
砂滤
分散油
> 1 0 除水水质好,投资少,无浮油 反吹操作要求较高
粗粒化 分散油、乳化油 > 1 0 设备小型化,操作简单
于 10 μ m,大部分为 0.1~2 μ m。 处理方法,如高分辨法,涡凹气浮法和无动力法等。
(4 )溶解油:是一种以化学方式溶
解的分散油,油粒直径比乳化液还 前一般采用简单的隔离池分离回收。微细的油珠分散于
随着工业的发展,含油废水的 水中形成水—油乳化液,由于乳化液的油珠极细,其表面形成一层界膜,
2003.No.7·月刊 27
【节能环保技术】
性炭,它具有良好的吸油性能,可 吸附废水中的分散油、乳化油和溶 解油。但吸附容量有限(对油一般 为 30~80mg/g),且活性炭价格较 贵,再生也比较困难,因此一般只用 作低浓度含油废水处理或深度处理。 寻求新的吸油剂方面的研究, 已有不少报道。其中吸附树脂是近 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有机吸 附材料,吸附性能良好,易于再生 重复使用,有可能取代活性炭。此 外,煤炭、吸油毡、陶粒、石英砂、 木屑、稻草等也具有吸油性能,可 用作吸附材料。吸附材料吸油饱和 后,有的可再生重复使用,有的可 直接用作燃料。 2.2.4 粗粒化法 粗粒化法(亦叫聚结法)是使含 油废水通过一种填有粗粒化材料的 装置,使污水中的微细油珠聚结成 大颗粒,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本 法适用预处理分散油和乳化油。其 技术关键是粗粒化材料,从材料的 形状来看,可分为纤维状和颗粒 状;从材料的性质来看,许多研究 者认为材质表面的亲油疏水性能是 主要的,而且亲油性材料与油的接 触角小于 70°为好。当含油废水通 过这种材料时,微细油粒便吸附在 其表面上,经过不断碰撞,油珠逐 渐聚结扩大而形成油膜。最后在重 力和水流推力下,脱离材料表面而 浮升于水面。粗粒化材料还可分为 无机和有机两类。外形可做成粒 状、纤维状、管状或胶结状。聚丙 烯、无烟煤、陶粒、石英砂等均可 作为粗粒化填料。 粗粒化除油装置具有体积小、 效率高、结构简单、不需加药、投 资省等优点,缺点是填料容易堵 塞,因而降低除油效率。
【节能环保技术】
含油废水
也妨碍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 水体的自净,甚至使水体变臭,破坏水
处理技术综述
资源的利用价值。对于鱼、虾、贝类,长 期在含油污水中生存将导致其肉内含有 油味,不宜食用。油污染严重时还会直
文/任玉森(上海宝钢技术中心,上海 201900) 摘 要:介绍了近年来研究较多和广泛使用的含油 废水处理方法,探讨了各种处理方法的分离原理, 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含油废水 气浮 粗粒化 膜分离 吸附
排放量与日俱增,对环境的污染日 带有电荷,油珠外围形成双电层,使油珠相互排斥极难接近,在动力学上
趋严重。含油废水的危害性主要表 有一定的稳定性,较难处理。因此,要使油水分离,首先要破坏油珠的界
现在:油类物质漂浮在水面,形成 膜,使油珠相互接近并聚集成大滴油珠,从而浮于水面,这个过程叫破乳。
一层薄膜,能阻止空气中的氧溶解 常用的破乳方法有高压电场法、药剂法、离心法、超滤法等。
到水中,使水中的溶解氧减少,致 2.1 破乳方法
使水体中浮游生物因缺氧而死亡, 2.1.1 高压电场法
22 月刊·2003.No.7
JIE NENG YU HUAN BAO / JIE NENG HUAN BAO JI SHU
该方法是利用电场力对乳液颗粒的吸引或排斥作用,使微细油粒在运 动中互相碰撞,从而破坏其水化膜及双电层结构,微细油粒聚结成较大的 油粒浮升于水面,达到油水分层的目的。 高压电场可通过采用交流、直流或脉冲电源来实现。 2.1.2 药剂破乳法 药剂破乳法是指向废水中投加破乳剂,破坏油珠的水化膜,压缩双电 层,使油珠聚集变大与水分开。药剂破乳又分为盐析法、凝聚法、盐析— 凝聚混合法和酸化法等。 (1 )盐析法:盐析法是指向废水中投加盐类电解质,破坏油珠的水 化膜,压缩油粒与水界面处双电层的厚度,使油粒脱稳。常用的电解质有 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钠、硫酸钙、硫酸镁等。该法操作简单,广泛应用 于含油废水的初级处理。 (2 )凝聚法:凝聚法是指向废水中投加絮凝剂,利用絮凝物质的架桥 作用,使微粒油珠结合成为聚合体。常用的絮凝剂有明矾、聚合氯化铝、活 化硅酸、聚丙烯酰胺、硫酸亚铁、三氯化铁、镁矾土等。研究表明,当 pH = 8.0~9.0 时,用明矾处理溶解油是有效的;而 pH = 8~10 时,可采用硫 酸亚铁。无机絮凝剂法具有处理速度快的特点,但污泥产生量大,故近年 来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无机-有机复合与复配型絮凝剂的研究成为热点。 (3 )酸化法:酸化法是向废水中投加酸类,如硫酸、盐酸、醋酸或环 烷酸等,破坏乳化液油珠的界膜,使其皂变为脂肪酸分离出来。采用这种 方法因降低了废品率水的 p H 值,故在油水分离后需要用碱剂调节 p H 值, 使之达到排放标准。 (4)盐析 - 凝聚混合法:盐析 - 凝聚混合法是指向废水中加入盐类电 解质,使乳化液初步破乳,再加入凝聚剂使油粒凝聚分离。 2.1.3 离心法 该法是指借助离心机械所产生的离心力,利用油水间的密度差进行分 离。离心机有卧式和立式两种。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水相从离心机的外层 排出,油相从离心机的中部排出。离心机结构比较复杂,运转费用高,适 用于污水量小,占地受严格限制的场合。 2.1.4 超滤法 超滤法是一种物理破乳法,它是使乳化油废水通过超滤膜过滤器,利 用超滤膜孔径比油珠孔径小的特点,只允许水通过,而将比膜孔径大的油 粒阻拦,从而达到乳化油水分离的目的。常用处理含油废水的膜分为有机 膜、无机膜和复合膜。 以上破乳方法,以药剂法最为常见,国内采用较普遍。高压电场法仍 然处于试验阶段,超滤法国内已有使用。 2.2 破乳除油后的再处理 乳化液经破乳除油后,还需要进一步处理,才能达到排放标准。再处 理方法和设备多种多样,概括起来可分为: 2.2.1 重力分离法 重力分离法是一种利用油水密度差进行分离的方法。此法可用于除 60
附、离子交换等);化学法(凝聚、酸化、
盐析、电解等);微生物法(活性污泥、
生物滤池、氧化塘等);各种类型处理方
1 含油废水简介
法及其特点比较见表 1。按处理深度可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
含油废水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废 水。含油废水中的油主要以漂浮 油、分散油、溶解油及油—固体物 等形式存在。(1 )浮油:以连续相 漂浮于水面,形成油膜或油层。这 种油的油滴直径较大,一般大于 100 μ m ;(2 )分散油:以微小油滴悬 浮于水中,不稳定,经静置一定时
表 2 各种处理方法比较
去除粒径 方法名称 适用范围 (μ m)
主要优点
主要缺点
重力分离 浮油、分散油 > 6 0 效果稳定,运行费用低
占地面积大
气浮
分散油、乳化油 > 1 0 效果好,工艺成熟
占地面积大,浮油难处理
化学凝聚 乳化油
> 1 0 效果好,工艺成熟
占地面积大,药剂用量多, 污泥难处理
电解
10~100 μ m;(3)乳化油:水中往 指标之一,由于涉及环保的排放要求,含油废水的处理采用物理法是总的
往含有表面活性剂使油成为稳定的 趋势,可以有效免除化学处理带来的麻烦,具有占地面积小、处理率高、
乳化液,油滴粒径极微小,一般小 对改善水环境有明显效果等特点。国内现在已经使用了多种较先进的物理
接导致水生动物的窒息死亡。因此,含 油污水必须适当处理后才能排放。 混入水中的油极少以单一的状态存 在,需要采用多级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后 才能达到排放标准。含油废水处理的难 易程度随其来源及油污的状态和组成不
同而有差异。其处理方法按原理可分为
物理法(沉降、机械、离心、粗粒化、过
滤、膜分离等);物理化学法(浮选、吸
含油废水 处理方法 对环境影响 水的回用 处理速度 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