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芯片的综述

合集下载

蛋白质芯片的原理及应用

蛋白质芯片的原理及应用

蛋白质芯片的原理及应用蛋白质芯片(Protein microarray)是一种基于高通量技术的生物芯片,用于检测和研究蛋白质在生物样本中的相互作用和功能。

这种芯片可以同时测试上千种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具有高灵敏度、高效率和高通量的特点,成为生物医学和生物化学领域的重要工具。

蛋白质芯片的基本原理是将蛋白质分子定向固定在芯片表面,利用特定的探针与这些固定的蛋白质相互作用,通过检测这些相互作用来研究蛋白质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下面将从芯片制备、实验步骤以及应用领域三个方面详细介绍蛋白质芯片的原理和应用。

1.芯片制备:蛋白质芯片的制备需要首先选择目标蛋白质,并克隆、表达和纯化这些目标蛋白质;然后将纯化得到的蛋白质标记上非放射性示踪剂,如荧光染料或酶;接下来,将标记后的蛋白质溶液滴在玻璃片或硅片上,并干燥形成固相阵列;最后,在固相阵列的表面上进行一系列的化学修饰,形成蛋白质芯片。

2.实验步骤:使用蛋白质芯片进行实验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先将芯片表面进行预处理,以去除非特异性的背景信号;然后,将待测样品或探针标记的配体加入芯片孔中,与芯片上的固相蛋白质进行反应;接下来,将芯片进行洗涤,去除无特异性结合的物质;最后,使用合适的检测方法,如荧光、酶反应等进行信号检测和定量分析。

3.应用领域:蛋白质芯片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和生物化学领域,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1)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蛋白质芯片可以快速、平行地测定蛋白质与其他蛋白质、核酸或化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揭示蛋白质在细胞信号传导、代谢途径和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机制。

(2)药物筛选和靶点识别:蛋白质芯片可以用于大规模的药物筛选,通过检测药物与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来筛选潜在的药物靶点和药物候选化合物。

这在新药研发中具有重要意义。

(3)诊断和预后标志物鉴定:蛋白质芯片可用于发现和鉴定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某些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变化,可以进行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预后评估等。

蛋白质芯片技术

蛋白质芯片技术

蛋白质芯片技术蛋白质芯片技术(Protein Microarray Technology)是一种高通量蛋白质分析技术,它使用了类似于DNA芯片的方法,将大量的蛋白质样品固定在玻璃板或硅片上,并通过检测分析蛋白质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实现对蛋白质功能和相互作用网络的研究。

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原理是将蛋白质样品以阵列的形式固定在芯片上,然后通过添加不同的检测试剂,可以对蛋白质样品进行鉴定和分析。

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基于化学反应或机械固定等。

蛋白质芯片技术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功能蛋白芯片,另一种是相互作用蛋白芯片。

功能蛋白芯片是将蛋白质样品固定在芯片上,然后通过添加特定的底物和检测试剂,可以对蛋白质的功能进行分析。

例如,可以通过测量底物与蛋白质的结合以及反应产物的生成来确定蛋白质的酶活性。

这种芯片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蛋白质酶活性、底物特异性和抑制物筛选等领域的研究。

相互作用蛋白芯片则是将蛋白质样品固定在芯片上,并与其他分子(如抗体、小分子化合物等)进行相互作用实验。

例如,可以将抗体或其他相互作用分子固定在芯片上,然后通过检测蛋白质样品与抗体的结合来确定抗体的特异性和亲和力。

这种芯片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抗体、蛋白质-药物相互作用等领域的研究。

蛋白质芯片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首先,它可以同时分析大量的蛋白质样品,具有高通量性能。

这对于研究复杂的蛋白质功能和相互作用网络非常有用。

其次,蛋白质芯片技术对样品的需求量较小,可以节省宝贵的蛋白质样品,并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检测试剂进行分析。

此外,蛋白质芯片技术的操作相对简便,可以快速进行实验,并可以大大提高实验效率。

蛋白质芯片技术在生物医药研究和临床诊断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在药物研发中,可以利用蛋白芯片技术进行靶点筛选、药物靶点鉴定和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在生物标志物鉴定和诊断中,可以通过蛋白质芯片技术对体液中的蛋白质进行快速高通量的分析,从而实现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

蛋白质芯片技术研究及应用

蛋白质芯片技术研究及应用

蛋白质芯片技术研究及应用近年来,蛋白质芯片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重要基础,存在于细胞的各个组分中,包括核糖体、线粒体、内质网等。

蛋白质芯片技术能够对蛋白质进行高通量分析和筛选,能够为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提供重要的支持和帮助。

本文将介绍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基本原理蛋白质芯片技术基于DNA芯片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微阵列技术制备出数千到数百万种蛋白质的阵列芯片,通过特异性结合的方法检测样品中的蛋白质分子。

其基本原理类似于ELISA法,但在ELISA法中,检测蛋白质需要用到特异性的抗体,而蛋白质芯片技术则是利用特异性的配体(如抗体、酶、选择性结合因子等)对蛋白质进行特异性识别和检测。

二、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发展历程蛋白质芯片技术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最早由美国的Affymax公司和Genentech公司研发而来。

最初只是在微阵列技术基础上对蛋白质进行筛选,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蛋白质芯片技术发展成为一种高通量、能够同时检测多种蛋白质的技术。

目前,蛋白质芯片技术已经成为快速筛查疾病诊断、病原体检测和药物筛选等领域中的重要手段。

三、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应用领域3.1 疾病诊断蛋白质芯片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对于一些蛋白质变化与疾病相关的情况下,利用蛋白质芯片技术进行快速定量检测、疾病诊断和疾病预测,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3.2 药物筛选蛋白质芯片技术可以应用在药物筛选和新药研发中。

在药物筛选中,比较不同药物分子的相互作用性能,选取作用效果最好、最适合治疗特定疾病的药物。

同时,蛋白质芯片技术也能够对药物通量、结合常数以及与靶标的特异性等进行快速检测。

3.3 生命科学在生命科学领域中,蛋白质芯片技术也被广泛应用。

例如,在分离和鉴定蛋白质互作关系、研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为体外抗体生产提供高通量筛选手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蛋白质芯片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综述

蛋白质芯片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综述

蛋白质芯片的研究发展及其应用班级:检验1009班学号:033111009011 姓名:崔江培摘要:蛋白质芯片技术是蛋白质组学【6】研究的主要焦点之一。

它是一种高通量快速地表达有功能的蛋白质技术。

蛋白质芯片与传统的研究方法相比是一种高通量和大规模的研究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的优点【3】。

可以实现成千上万个蛋白质样品高通量平行分析。

本文详细综述了蛋白质芯片技术发展简史,蛋白质芯片制备与分析过程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蛋白质分类,并探讨了蛋白质芯片的应用。

关键字:蛋白质芯片,蛋白质组学,功能蛋白质Protein chip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brief Abstract: the protein chip technology is proteomics research is one of the main focus. It is a high throughput fast express functional protein technology. Protein chip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method, is a kind of high throughput and the scale of the research method, has a high sensitivity, accuracy, good advantage. Can realize thousands of protein sample high-throughput parallel analysis.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development of protein chip technology brief, protein chip preparation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analysi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protein, and probes into the application of protein chip.Key words: protein chip, proteomics, functional protein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ic project,HGP)的完成【10】,人们将研究焦点转向生命活动的执行者,表现性状的体现者----蛋白质的研究【8】。

蛋白质芯片.ppt

蛋白质芯片.ppt

的相互作用关系。
蛋白质芯片的关键技术
1
提出生物学问题
(实验目的)
2
蛋白质芯片制备
6
数据分析和建模
(图象量化,标准化,
采集蛋白信息,建立模型)
检测
(荧光和比色扫描或拍照, 参数设置)
5
样品预处理
3
(重组蛋白,制备一、二级抗体,
荧光标记,配蛋白印记缓冲液)
生化反应
化学偶合,加底物, 反应温度和时间, 冲洗条件
亲和结合 亲和结合
Agarose thin film 3D gel pad
扩散
蛋白连接强度高、特异和高密度,低背景 蛋白需生物素化
蛋白连接强度高、特异和高密度,低背景 蛋白需His x6标记
表面蛋白分布均一容量
无需蛋白修饰过程,高结合容量
制作难,未商品化
蛋白质芯片的应用
疾病诊断和预警 药物开发 蛋白质组学
加入His6-RB 加入含 PepC抑制剂的 His6-RB A 1500 个点阵的微阵列 B 局部点阵放大图及SPR信号 Jung SO, et al., Proteomics 2005, 5, 4427–4431.
蛋白质组学 人动脉平滑肌细胞蛋白谱
4.7% 抗原(一组细胞-细胞间相 互作用分子)表达上调; 13.4%抗原(结构蛋白,体液响 应蛋白)表达下降
4
蛋白质芯片的制备
固相载体及其处理
载体(滴定板、滤膜、凝胶、载 玻片)
蛋白质的预处理
选择具有较高纯度和完好生物活 性的蛋白进行溶解
点制微阵列
可使用点制基因微阵列的商品化 点样仪或喷墨法等
固定微阵列上的蛋 白样点
膜为载体:芯片放入湿盒, 37°C 1h

蛋白芯片法igg

蛋白芯片法igg

蛋白芯片法(IgG)1. 引言蛋白芯片法(IgG)是一种用于检测和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技术。

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蛋白质相互作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蛋白芯片法(IgG)通过将多种蛋白质固定在芯片上,并利用抗体与特定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原理,实现对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高通量分析。

本文将详细介绍蛋白芯片法(IgG)的原理、应用、优势和局限性,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2. 原理蛋白芯片法(IgG)的原理基于蛋白质的特异性相互作用。

首先,在芯片上固定多种蛋白质,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如化学交联、光化学固定等。

然后,将待测的样品(如血清或细胞提取物)与芯片上的蛋白质相互作用。

最后,使用特异性的抗体来检测与待测样品中的蛋白质结合的蛋白质。

具体而言,蛋白芯片法(IgG)通常分为两个步骤:蛋白芯片制备和蛋白质检测。

•蛋白芯片制备:选择需要固定在芯片上的蛋白质,将其固定在芯片上的特定位置。

可以使用化学交联、光化学固定等方法实现蛋白质的固定。

•蛋白质检测:将待测样品与固定在芯片上的蛋白质相互作用,使待测样品中的蛋白质与芯片上的蛋白质结合。

然后,使用特异性的抗体来检测与待测样品中的蛋白质结合的蛋白质。

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是荧光标记的二抗法,其中荧光标记的二抗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荧光信号。

通过检测荧光信号的强度,可以确定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3. 应用蛋白芯片法(IgG)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蛋白芯片法(IgG)的一些主要应用领域:3.1 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是生物体内许多重要生物过程的基础。

蛋白芯片法(IgG)可以高通量地检测和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帮助研究人员深入了解蛋白质的功能和调控机制。

通过蛋白芯片法(IgG),可以筛选出与特定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潜在配体或抑制剂,为新药开发提供重要线索。

3.2 疾病标志物筛选蛋白芯片法(IgG)可以用于筛选疾病标志物,即与特定疾病相关的蛋白质。

通过比较正常样品和疾病样品中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模式和强度,可以鉴定出与疾病相关的蛋白质。

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原理和应用1. 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原理蛋白质芯片技术是一种高通量、高效率的生物分析技术,它通过在玻璃片或硅片上固定大量的蛋白质,实现对生物分子的快速检测和分析。

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蛋白质的固定蛋白质芯片技术首先需要将目标蛋白质固定在芯片表面。

常用的固定方法包括化学交联、亲和吸附等。

化学交联是利用化学交联剂将蛋白质固定在芯片表面,亲和吸附则是利用蛋白质与芯片表面之间的亲和力将蛋白质吸附在芯片上。

1.2 样品的处理在蛋白质芯片技术中,需要将待测样品与固定在芯片上的蛋白质进行反应。

样品可以是血清、细胞裂解液等生物样品,也可以是化合物溶液等。

1.3 蛋白质的检测蛋白质芯片技术通过适当的检测方法,如荧光标记、化学标记等,来检测样品中与芯片上固定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荧光染料法、质谱法等。

2. 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应用蛋白质芯片技术具有许多重要的应用,以下列举了其中几个主要应用:2.1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蛋白质芯片技术可以用于研究蛋白质与其他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固定不同的蛋白质在芯片上,可以快速地筛选出与其相互作用的分子。

这对于研究蛋白质的功能及其调控机制非常重要。

2.2 药物筛选蛋白质芯片技术在药物筛选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将小分子化合物与芯片上的蛋白质进行相互作用,可以快速筛选出具有药物活性的化合物。

这极大地加速了新药开发的进程。

2.3 临床诊断蛋白质芯片技术在临床诊断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检测血清中的蛋白质芯片,可以快速、敏感地检测出多种疾病标志物,如肿瘤标志物、心脏病标志物等。

这对于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非常有价值。

2.4 基因组学研究蛋白质芯片技术在基因组学研究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检测不同基因的表达产物与蛋白质芯片的相互作用,可以揭示基因与蛋白质之间的关系,进而深入研究基因功能和调控机制。

3. 总结蛋白质芯片技术作为一种高通量、高效率的生物分析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蛋白芯片技术

蛋白芯片技术

蛋白芯片技术蛋白芯片技术(protein chip technology)是一种新兴的高通量蛋白质分析方法,它将传统的基于凝胶电泳或质谱的蛋白质研究方法进行了革命性的改进。

蛋白质在生物体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参与了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包括代谢、信号传导、调节基因表达等。

因此,研究蛋白质的功能和相互作用对于理解生物过程、诊断疾病以及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蛋白质分析方法主要通过免疫学、质谱学等技术手段进行,但这些方法存在许多限制,例如样品需求量大、操作复杂、分辨率低、扩展能力有限等。

而蛋白芯片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蛋白质研究的效率和准确性。

蛋白芯片是一种将蛋白质固定在固相载体上的微阵列,可以同时检测数千种蛋白质相互作用以及蛋白质表达水平等。

蛋白芯片的制备主要包括两个步骤:蛋白质固定和信号检测。

蛋白质固定是通过将蛋白质共价地或非共价地固定在芯片表面上。

目前常用的固定方法主要有化学交联、亲和吸附和酶免疫学固定。

化学交联是通过化学反应使蛋白质与载体之间形成共价键,以增加固定的稳定性。

亲和吸附则是利用亲和剂与蛋白质之间的选择性结合,实现蛋白质固定。

酶免疫学固定是利用酶标法将抗体与酶结合,然后将酶标抗体与蛋白质反应,实现蛋白质固定。

信号检测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检测芯片上固定的蛋白质的信号。

常用的信号检测方法包括荧光检测、质谱分析、生物传感器等。

荧光检测以荧光标记蛋白质或与蛋白质结合的抗体为基础,通过荧光信号的强弱来检测蛋白质的存在和表达水平。

质谱分析则是将蛋白质分子进行质量和结构的分析,以进一步了解蛋白质的功能和相互作用。

生物传感器则是通过结合生物识别元件和适当的信号转换器,实现对蛋白质的快速、灵敏的检测。

蛋白芯片技术的应用有着广泛的潜力。

例如,在生命科学领域,蛋白芯片可以用于研究生物过程中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药物筛选与靶点发现等。

在临床诊断中,蛋白芯片可以用于早期癌症的诊断、个体化药物治疗的选择以及预后判断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白质芯片的综述摘要蛋白质芯片技术是一种高通量、微型化和自动化的蛋白质分析技术,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如蛋白质组学研究、新药的开发、酶与底物的相互作用和疾病检测等。

论文详细介绍了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原理、芯片介质及蛋白质的固定技术,论述了蛋白质芯片在肿瘤研究,食品检验的应用以及传染病检测中的研究概况。

分析了蛋白质芯片的问题以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蛋白质芯片,肿瘤,食品检验,传染病检测,应用蛋白质芯片的研究工作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技术日趋成熟。

蛋白质芯片(protein chip)技术因具有高通量平行分析、信噪比较高、所需样品量少,以及可直接关联DNA序列和蛋白质信息等优点,自问世以来,已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组学、医学诊断学等领域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

1.蛋白质芯片介绍1.1 技术原理蛋白质芯片是由固定于不同介质上的蛋白微阵列组成,这些蛋白包括抗原、抗体及标志蛋白,然后用标记的或未经标记的另外一个蛋白,如抗原、抗体或配体进行反应,有的需要经洗涤后再加入标记的二抗进行反应,从而达到放大抗原抗体反应的目的。

所用的标记物有荧光物质,如Cy3(青色素,一种荧光染料)和Cy5等;酶,如辣根过氧化物酶,化学发光物质等;其他分子,如免疫金标记,然后再进行银染对反应结果显色。

反应结果用扫描装置进行检测或用肉眼直接进行观察。

1.2 蛋白质芯片的介质目前作为蛋白芯片的介质有滤膜类、凝胶类和玻璃片类,前2种介质的优点是能够保持所固定的蛋白的三维结构,但缺点是由于其质地较软,所以不能满足机械点样的强度,同时凝胶类的蛋白质芯片所点样品容易发生扩散。

玻璃片的优点是成本低和性能稳定,可满足高强度的机械点样。

此外,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的液相芯片技术使蛋白芯片技术得到进一步提高。

其被喻为后基因组时代的芯片技术,也可称为灵活的多种被分析物质的检测( flexible multi-analyte profiling,xMAP)技术,xMAP技术是集流式技术、荧光微球、激光、数字信号处理和传统化学技术为一体的一种新型生物分子高通量检测技术,这种技术将流式检测与芯片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生物芯片反应体系由固相反应改变为接近生物系统内部环境的完全液相反应体系,因此也被称为液相芯片技术[1]。

光学蛋白芯片也是新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是将高分辨的椭偏生物传感器技术和集成化多元蛋白质芯片技术相结合发展形成的生物分子识别和检测技术。

该技术的优点是无需标记待检样品,无需预处理直接检测非纯化分析物,样品用量少,检测时间短并且可以进行多元检测。

1.3 蛋白质的固定将蛋白质固定于芯片上的方法很多,各方法的最终目的是在单位面积/体积上固定最大量的蛋白质并保持其天然构象,该环节成为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关键步骤之一。

蛋白质的固定可以分为两类:非专一性固定和专一性固定,非专一性固定即通过被动吸附的方式使蛋白质结合到相应的介质上,如硝酸纤维素膜和多聚赖氨酸包被的玻片通过被动吸附蛋白质的氨基或羧基来固定蛋白质,此方法产生的芯片背景值往往较高。

1. 4 蛋白质芯片的检测蛋白质芯片的检测包括两类方式,一类是直接检测法,即直接对捕捉到的蛋白进行检测,包括加强纳米簇共振技术、等离子体共振技术(SPR)、固相激光激发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法和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离子-飞行时间质谱法(SELDI-TOF-MS)。

另一类检测方法是间接检测法,即通过使用发光物质包括荧光物质、化学发光物质、酶、同位素等对被检测物或其抗体进行标记,然后用激光扫描或CCD对信号进行检测。

2.蛋白质芯片技术用2.1 蛋白质芯片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2·11 蛋白质表达谱的检测蛋白质芯片可以检测两种不同样品(患病组与健康组,药物治疗前与治疗后)之间蛋白质表达水平的相对差异。

根据蛋白表达差异推测参与疾病发生发展相关蛋白,还可以根据治疗前后蛋白表达不同判断患者对药物治疗的敏感性。

在研究血管生成因子与肿瘤的关系时,Huang等[2]利用蛋白质芯片检测143例各类型肿瘤患者5种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水平。

发现多数肿瘤病人均有某种血管生成因子升高,而且不同肿瘤类型血管生成因子升高也不同。

血管生成在肿瘤生长和扩散中起重要作用,因此血管生成因子所反应的肿瘤血管生成的活跃程度对组织病理分级,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Laura Smith等[3]利用抗体芯片分析MDA-MB-231乳腺癌细胞系及其衍生系对阿霉素的抵抗性。

抵抗组与敏感组相比丝裂原活化蛋白磷酸化激酶,周期蛋白D2,细胞角蛋白18,细胞周期素B1等明显下降。

根据药物治疗前、后表达的不同蛋白,可以预测患者对药物治疗的敏感性并给予个体化治疗,使患者能在最大程度上受益。

2.12蛋磷酸化检测蛋白质芯片还可以用来研究蛋白质的磷酸化水平改变。

原理与普通抗体芯片相同,区别在于加入的抗体是荧光染料(如Cy3、Cy5等)标记的磷酸化酪氨酸(或是丝氨酸、苏氨酸)抗体。

KNMendes等[4]用特异性抗体芯片检测了52种不同信号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并进行分析。

发现几种不同类型肿瘤均有PI3-K表达上调,还发现各肿瘤类型有其特异的信号通路变化,比如,胰腺癌中表皮生长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中, p16ink和Rb成逆相关。

Boyd等利用反相蛋白质芯片检测30个乳腺癌细胞系100种蛋白质的磷酸化水平。

发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相关激酶的抑制剂使Akt信号通路中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补偿性上调。

由于蛋白质的磷酸化在生物体内信号转导过程中起相当重要和广泛的作用,因此对于蛋白质磷酸化检测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2·13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蛋白质芯片具有同时并行测多个假定标志物的特点,因此可以更完整的描述癌症患者血清的变化。

RandalOrchekowski等利用抗体芯片来检测与胰腺癌有关的血清蛋白,并利用联合诊断的方法对样品进行分级。

与良性病变和健康者相比,胰腺癌患者Anti-PIVKA-II,Anti-CA15-3,Anti-IgA, Anti?cathepsin D升高而Anti?serum amyloid A 降低。

一般认为Anti-PIVKA-II升高与肝癌和维生素K利用障碍有关,而胰腺癌引起的胆道梗阻可以导致维生素K利用障碍;Anti-IgA升高可能与胰液分泌增多和漏出有关;组织蛋白D 则与癌细胞的侵袭行为有关。

将这些与肿瘤相关的标志物联合起来可以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很多用于诊断的特异肿瘤标志物还没有发现,因此单个指标将被多指标联合诊断所取代。

有研究表明,卵巢癌单个肿瘤标志物CA125已经被IL-18, FGF-2和CA125联合诊断所取代。

胞浆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 T型盒转录因子3和抗肌萎缩蛋白utrophin被用作检测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标志物。

联合这些互补又不重合的标志物,可以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与单个肿瘤标志物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2.2蛋白质芯片技术在食品检验的应用2.21食品中残留农药、兽药和抗生素的分析目前农药、兽药和抗生素在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广泛使用。

各类禽肉中普遍检出各类兽药和抗生素的残留,主要包括有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青霉素、氯霉素和磺胺二甲嘧啶等。

蔬菜和水果的生产加工中也普遍存在着农药残留的状况。

目前用于农药、兽药和抗生素残留检测的方法主要有生物化学技术、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和ELISA等。

生物化学方法作为传统方法一直起到巨大的作用,但由于现在食品生产加工技术和生物技术的飞跃发展,该技术暴露出了明显的过程复杂、速度慢和精确度低的缺点;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灵敏度较高,但存在前处理过程复杂、速度慢、仪器化程度高等不足;微生物法简便,但灵敏度和特异性低;ELISA特异性高,检测限低,但检测组分单一,不适合多组分同时检测。

而基于竞争免疫反应原理的蛋白质芯片测定方法相对于以上各种方法具有高通量、并行性、多组分同时测定、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诸多优点。

北京博奥生物芯片公司已开发基于免疫原理的蛋白质芯片和配套的样品制备扫描和检测装置,可用于重点兽药残留的检测[5]。

军事医学科学院已成功地制作了检测农药阿特拉津半抗原的蛋白质芯片和检测罂粟碱的蛋白质芯片,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001 g/mL和0.01μg/mL[6]。

左鹏采用蛋白芯片的方法检测食品中的氯霉素和磺胺二甲嘧啶残留,充分体现出了该方法快速、高通量、并行性等特点[7]。

2.22 食品中污染病原菌和生物毒素的检测食品卫生检验中微生物和生物毒素的检测一直都是重点。

由于不同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且复杂,带来了检测的困难,用单一的生物化学方法或ELISA检测都有着检测种类单一、处理复杂的缺点,特别是在遇到突发的罕见微生物污染时,传统的检测方法这些缺点体现的很明显。

而蛋白芯片以其高精度、高通量、快速的特点几乎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常见的的微生物都检测出来.生物毒素和致病微生物蛋白芯片是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原理进行检测的。

该类蛋白质芯片所固定的配基是单克隆抗体,因此,制备芯片的原料就是可以是所有可能的致病菌(甚至包括其不同种、菌株)所分泌的特定毒素或其保守基因表的蛋白。

用事先实验设计、验证好的单克隆抗体按一定规律点印在芯片上制作蛋白质芯片,就可以制成需要的蛋白质芯片。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利用蛋白芯片进行检测时,样品也可以是未经提纯的样品液,但由于样品中存在的其它物质的影响,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因此在对样品进行适当必要的提取、纯化等预处理是必要的。

2.23转基因食品的检测蛋白质芯片通过设计不同的探针阵列、使用特定的分析方法可使该技术具有高通量、微型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的特点,是转基因食品检测的方向。

转基因食品蛋白质芯片可以将待检的蛋白质固定于玻片上制成检测芯片,可以对一个基因的信号通路上下游蛋白同时进行分析,为研究新的蛋白对人体免疫系统影响机理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

通过分析确定该类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危害。

非常适合于转基因作物及加工品检测,使之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2.3蛋白质芯片技术在传染病检测中的应用相比细菌引起的传染病而言,病毒性传染病具有更大的威胁。

由于病毒病没有特效药进行治疗,因此,病毒性传染病的早期确诊对于人或动物的及时治疗及相应措施的实施至关重要。

2.31 对SARS的检测SARS ,即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类传染病,曾在2003年给世界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Zhu H等[8]用酵母表达系统表达SARS病毒的全基因组,用表达产物制作蛋白芯片进行SARS的诊断,发现所表达的SARS病毒的N蛋白的C末端及N蛋白的全长作为诊断抗原时,有很高的反应性,该片段富含一段短的赖氨酸序列,是SARSV所独有的,显示出很高的抗原反应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