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谷拟建韩子栋纪念馆

合集下载

国家文物局关于邺城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内漳河干流岳城水库至徐万仓段治理工程的批复

国家文物局关于邺城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内漳河干流岳城水库至徐万仓段治理工程的批复

国家文物局关于邺城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内漳河干流岳城水库至徐万仓段治理工程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文物局
•【公布日期】2024.07.19
•【文号】文物考函〔2024〕982号
•【施行日期】2024.07.19
•【效力等级】行政许可批复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正文
国家文物局关于邺城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内漳河干流岳城水库
至徐万仓段治理工程的批复
文物考函〔2024〕982号河北省文物局:
《河北省文物局关于呈报邺城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内漳河干流岳城水库至徐万仓段治理工程方案的请示》(冀文物字〔2024〕84号)收悉。

经研究,我局原则同意在邺城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内实施漳河干流岳城水库至徐万仓段治理工程。

一、请你局组织专业考古研究单位在项目拟建区域开展必要的考古发掘工作,考古发掘项目需另行填报考古发掘申请书。

二、所报方案需进行以下修改:
(一)根据考古成果调整设计方案。

(二)补充开展项目对文物本体和文物赋存环境的影响分析。

补充说明西冀庄险工附近文化遗存与施工作业面的关系。

(三)进一步校核考古勘探工作报告。

三、修改完善后的项目方案和文物保护方案,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有关规定履行相应审批程序。

四、请你局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项目实施的全程监管,组织专业机构参与指导,确保文物安全。

项目实施中如有文物遗存等重要发现,应立即停止施工,并组织研究,提出调整方案。

此复。

国家文物局
2024年7月19日。

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东营市第二批历史建筑的通知-东政字〔2021〕24号

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东营市第二批历史建筑的通知-东政字〔2021〕24号

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东营市第二批历史建筑的通知
正文:
----------------------------------------------------------------------------------------------------------------------------------------------------
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东营市第二批历史建筑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为加强历史建筑保护和管理,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国务院令524号)、《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经市政府批准,确定胜利电视塔等9处建筑为东营市第二批历史建筑,现予公布。

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切实增强做好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落实保护责任,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保持和延续历史建筑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建筑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意识,共同营造保护历史建筑、传承历史文化的良好社会氛围。

东营市人民政府
2021年6月30日
——结束——。

《红岩》中“华子良”的传奇人生

《红岩》中“华子良”的传奇人生
不 下 去

的。 他 找 到船 老 大 , 敬 了一 个 礼 , 说 明来 意 , 船 老 大 欣 然
答应他上船 . .
开船 后 , 韩子栋化名 于光 , 河 南 许 昌人 。船 老 大 爱 听 他 讲 科 普 故事 , 觉得很有趣 。 韩 子 栋 编 了 一 套 没 路 条 的原 因 ,船 老 大 很 同情 他 ,答 应 到 汉 口帮 他 开 一 张 路
认 这一 说 法 .并 将 他 亲 自安 排 布 置追 捕 韩 子 栋 的情 况
了个厨 师的T作 。 当了一个月的厨师后 , 以交通旅馆菜
役 的身份开了一份新路条 。 韩子栋辞掉T作 , 拿 着 路 条 坐火 车到郑州 . 再 南郑 州 到 新 乡 . 本 想 在 滑 县进 入 晋 冀 鲁豫 解放 区 , 路 上听 说道 口 、 滑 县 同民党盘查 严密 , 到
经 中央 组 织 部 审查 , 恢 复 了 韩 子 栋 的党 籍 , 随 即被
派 往 山东 范 县 参加 土改 T 作 , 任城 关镇 委 书 记 。 、 j j 时 的
中组 部负 责 同志 对 他 说 : “ 你能经受 1 4 年 的秘 密 监狱 生 活 的考 验 , 即使 在 全 党 党 员 中也 是 罕 见 的 , 堪 称 难 能 可 贵。 ” 他 问韩 子栋 有 什 么 要求 , 韩 子栋 说 : “ 只希 望 再 活几 十年 , 亲 眼看 到蒋 家王 朝 覆 灭 , 看 到建 成 礼 会 主 义 。”
栋 回到 家 乡 阳 县 , 盐 碱 地 变 成 了果 同 , 秫 秸 糊 顶 的屋
子 变 成 了 大 瓦 房 ,家 乡 人 民生 活 的极 大 改 善 给 他 以莫
大 的安 慰 。
满墙 都是革 命标语 , 他欣 喜若 犴 , 直 奔 一 民兵 处 , 民 兵

聊城市古城区保护与整治规划要求

聊城市古城区保护与整治规划要求

聊城市古城区保护与整治规划要求聊城市古城区保护与整治是顺应时代发展,促进城市功能的演进与提升,使历史文化名城核心保护区获得新生,并利用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推动和发展城市旅游业的需要。

目前《聊城市古城区保护与整治规划》等规划已经市政府批复或审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有关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根据市委、市政府对古城区保护与整治工作的安排部署,结合我市城市总体规划和近年来围绕古城区保护与整治编制完成的各项规划成果,对古城区保护与整治的规划提出如下要求与建议:一、古城保护与整治目标及原则聊城市古城区保护与整治是在历史、现状、规划策略和措施研究的基础上,以有利于规划实施为目标,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具体落实规划策略和措施中确定的相关内容,为政府对古城保护与整治工作的开展与决策提供依据。

1、保护与整治目标:(1)保护古城区整体历史格局、肌理、风貌和历史文化遗迹,将古城区打造成为遵循原真性、整体性和可持续性原则的经典范本。

(2)优化古城区功能,增强古城区活力,突显古城经营创新活动,服务于城市旅游业发展。

同时,改善古城区居民生活环境。

(3)打造历史文化古城“金名片”,将古城逐步发展为高端的生态文化、休闲度假、养生养老、旅游观光的独特空间载体。

2、保护与整治原则:保护与利用并重的原则;系统有机更新的原则;风貌整体和谐的原则;利于实施和效益最大化的原则。

二、保护与整治内容1、保护与整治内容:(1)古城区功能调整与居住社区整合,分别按规划迁出或导入各种功能设施,完善古城空间功能布局。

(2)发掘、展示古城区沉积的历史文化内涵,发展旅游与文化产业,有选择地保护和复建古城区内的历史文化遗迹和各类历史建(构)筑物,强化古城历史风貌特色。

(3)完善市政基础设施配套,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4)强化道路建设与交通组织管理,提高绿化景观水平,加大建筑造型、色彩、尺度等的整治和控制力度,提升古城空间环境品质,保护古城格局及其历史特色。

聊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聊城市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

聊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聊城市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

聊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聊城市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聊城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7.20•【字号】聊政字〔2024〕10号•【施行日期】2024.07.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聊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聊城市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聊政字〔2024〕10 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属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直属机构:为进一步做好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利用和传承,切实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常态化保护,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的通知》(厅字〔2021〕36号)精神,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始终把保护放到第一位,坚持统筹谋划系统推进、价值导向应保尽保、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多方参与形成合力的原则,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二)工作目标。

到2025年,具有聊城地域文化特色的多层级多要素的保护传承体系初步构建,保护对象名录基本完善,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加强保护利用,形成一批以用促保、保用结合的活化利用示范案例;在城乡建设中牢固树立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意识,严禁建设性破坏行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政策制度机制不断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融入聊城城乡建设的格局基本形成。

到2035年,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全面建成,各时期重要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得到系统保护、合理利用、活态传承,不敢破坏、不能破坏、不想破坏的体制机制全面建成,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全面推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全面融入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全市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冀政字〔2018〕7号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冀政字〔2018〕7号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正文:
----------------------------------------------------------------------------------------------------------------------------------------------------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冀政字〔2018〕7号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省政府核定河北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4处,其中古遗址17处,古墓葬4处,古建筑18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5处,另有与现有河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2处。

同时,对禅林寺舍利塔等21处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消号、撤销、合并等调整。

现予以公布。

各级各部门要强化文物保护意识,落实政府责任,强化主管部门职责,加强部门协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17号)、《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有关规定和要求,认真做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

河北省人民政府
2018年2月14日
——结束——。

2021年菏泽市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菏泽市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菏泽市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菏泽市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1. 孔庙:位于菏泽市市中区孟庙花园路,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儒家文化的象征,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菏泽古城墙:位于菏泽市市中区,是明代兴建的古城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 曹州古城:位于菏泽市曹县荷花乡,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 卢氏古刹:位于菏泽市定陶区卢氏镇,是中国佛教古刹之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 文公祠:位于菏泽市单县胡侯镇文公村,是明代胡侯文学家文徵明的祠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以上是2021年菏泽市的部分文物保护单位,这些文物代表了
菏泽市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对于保护和传承菏泽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阳谷未来城规划方案-更新版

阳谷未来城规划方案-更新版

阳谷未来城规划方案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划成为了各级政府和城市规划部门需要共同关注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针对当前城市快速发展的形势,阳谷市政府下决心实施一套全新的城市规划方案,其中包含了许多全新的设计理念。

今天,我们将就阳谷未来城规划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城市总体规划阳谷未来城将拥有巨大的城市可持续发展优势,城市总体规划将沿着三个概念性框架展开,分别是:1.建立“高举火炬”的重点发展区。

高举火炬是象征着城市未来的光荣和繁荣之心,代表着城市的未来。

未来城计划建立高举火炬的重点发展区,对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文化、娱乐和社交场所。

2.建立“绿意盎然”的绿色历史区。

在阳谷未来城规划方案中,市政府决定将过去的城市红利转化为城市绿色发展,建设更多的绿地、公园等绿色环境,为其居民打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3.推进“未来即现在”的智能创新区。

未来城拥有优质的创新资源、高素质的人才和充裕的科技创新金融资源。

市政府计划推进“未来即现在”的智能创新区,为居民提供更高效的公共服务以及创新的商业化服务。

城市交通规划阳谷未来城市交通规划以加强地铁和轻轨的建设为主要优先。

为了保障居民和游客的出行便利和安全,建设一些示范区,实行动态联合优化交通系。

1.建设“环水游线”大环线交通系统,实现与周边城市的贯通,实时连接周边各大交通枢纽。

2.加强步行街和自行车道建设,鼓励居民尽可能多地使用环保型交通方式,为城市减轻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所带来的压力。

城市建筑规划阳谷未来城的建筑规划将以现代科技和人文景观的结合为核心。

注重城市生态环境,打造环保型、宜居型的现代城市。

1.加强住宅区和商业建筑的建设,提高建筑高度和建筑面积比例,让城市更加整洁、优美和安全。

2.增加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建立更多的人文景观,为居民和游客打造一个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城市生态保护阳谷未来城市生态保护是整个城市规划的核心,市政府计划在未来城市规划中大力发展生态保护,通过生态保护手段实现城市健康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栏目:“红色印记”——《红岩》中的阳谷英雄(下)“我要争取活到90岁,还要再干几年,在全国多塑些‘小萝卜头’像,为教育青少年再多做一些工作。

”——韩子栋难忘“老战友”奔走宣传“小萝卜头”《红岩》里英雄的晚年生活2011-01-11 聊城晚报X05版1989年5月,韩子栋在上海虹口区“小萝卜头”塑像落成典礼上讲话。

1986年4月19日,韩子栋在江苏邳县“小萝卜头”塑像前留影。

韩子栋于1987年11月为“小萝卜头”题词。

韩子栋与家人合影。

韩子栋与沈醉、王光美一同参加活动。

本报“红色印记”专栏昨日报道了《红岩》中“疯老头”华子良的原型——阳谷人韩子栋的传奇经历:早年他参加革命,后被捕入狱,在狱中受尽磨难,14年后才寻找机会成功逃脱。

此后,他又经历了些什么,他的晚年生活是怎样度过的,回过几次老家,家世和后代是什么情况,老家阳谷在纪念和缅怀这位传奇老人方面,又有哪些设想呢?带着这些读者非常关心的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现居阳谷县石佛镇韩庄村(韩子栋老家)的韩兆星,他是韩子栋的堂侄。

“文革”进牛棚,曾任贵阳市委副书记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一下韩子栋的家世,以及他与韩兆星的亲缘关系。

韩子栋之父韩希昭弟兄五个,韩希昭是家中老大,其二弟童年夭亡,三弟韩希霖,四弟韩希纬,五弟韩希瑞。

韩希昭有三子一女,三子分别为老大韩之钧、老二韩子栋、老三韩之文,女儿是李韩氏。

韩希霖育有三子,分别为韩之海、韩之洲、韩之敬。

其中,韩之洲为韩兆星之父。

如此说来,韩兆星应称呼韩子栋为堂伯父。

韩兆星也是目前在阳谷老家,与韩子栋亲缘关系最近的、为数不多的健在亲戚之一。

韩兆星今年58岁,曾任石佛镇睡虎村完全小学副校长,2006年内退,从教三十余年。

最近十多年来,这位老教书匠,一直在做着一件特有意义的事情。

2000年至今,他自费奔走于北京、上海、合肥、贵州等地,与韩子栋定居于外地的亲属见面,拜访韩子栋当年狱友的后人,还与“小萝卜头”的亲哥哥宋振镛会面,广泛搜集有关韩子栋生前的档案文字资料和珍贵照片,颇有所获。

韩兆星告诉记者,韩子栋7岁时随本家三爷爷韩介景读私塾,12岁进入聊城省立二中读书,后来在北平中国大学求学。

“据村中老人讲,我堂伯父从小志向远大,他常对小伙伴说,长大后要为穷人做事。

他的性格特点鲜明,只要自己认准的事,八头牛也拉不回来,有一条道走到黑的倔脾气。

”韩子栋的父亲韩希昭是家里的顶梁柱,他粗识文字,头脑灵活,既是农民,又兼做小生意,农闲时贩大枣、晒小盐,还从乡亲手中收土纱土布,然后卖到集市上,从中赚点零头。

一家人的生活还算过得去。

韩子栋被捕入狱后,全家的生活因此蒙上阴影。

父亲思子心切,一病不起,忧愤而死;母亲日夜以泪洗面,导致双目失明,很快也与世长辞。

家中只留下小脚、体弱的妻子带着年幼的女儿韩秀融艰难度日。

从重庆白公馆脱逃后不久,韩子栋找到了党组织。

随后,他被派往冀鲁豫边区(老范县)参加土改工作。

1948年1月23日,韩子栋向中共中央组织部递交了入狱及脱险的报告,组织经审查后,恢复了他的党籍。

新中国成立后,韩子栋先后在中财委、中央人事部、国家技术委员会等部门工作。

1958年,他响应干部上山下乡的号召,主动要求到边远地区工作,党组织遂把他从北京调到贵阳,先后任贵阳市委副书记、贵阳市政协主席等职。

“文革”中,这位从国民党监狱里逃脱的革命老战士,却又受到迫害,被关进牛棚8年,直到1979年3月才获平反昭雪。

经党中央直接关照,1981年,韩子栋被安排到贵州省政协,担任副秘书长,1985年退居二线。

数次回阳谷,捐房支援村里办学韩子栋逃出国民党监狱后第一次回老家看望妻女,是在1947年农历十月初十。

他见到了久别多年的妻子,以及从没见过面的14岁女儿韩秀融。

那年韩子栋虽然才39岁,但长期的监狱生活,早把他折磨得没了人样:齿落眼凹,皮包骨头,脸色发黄,头发花白,额头上还有块伤疤,像个沧桑的小老头,乍一看还有些吓人,乡亲们和家人硬是没认出他来。

据韩兆星回忆,当天下午约三点半,韩子栋从范县回到阳谷老家探亲。

在村口遇到村里人,他故意打听韩之栋(原名),对方说:“之栋早死了多年了。

”到了家门口,他又故意问妻子:“之栋回来了,你知道吗?”妻子答:“他早死了,你不要骗人了。

你是什么人?快出去!”这时他摘掉草帽,洗了洗脸,又刮了刮胡须,然后说:“你看我是谁?”根据韩秀融2002年3月25日的回忆,那天父亲突然归家,是她长到14岁时第一次见到父亲,“那天是我最高兴的一天,今生难忘”。

她怀着复杂的心情喊了声“爸爸”,接着大哭起来。

韩子栋正要弯腰抱她,她却突然昏了过去。

乡亲们闻讯赶来看他,他便借此机会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发动农民跟着共产党闹革命。

他还动员村里的青壮年参军,支援解放战争。

在他的发动下,村里组织开展了支前活动,男青年踊跃参军,妇女忙着为解放军做军鞋。

韩子栋还教育村里的妇女挣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放开小脚,学文化、学技术,并教她们识字。

很快,他将妻女从阳谷老家接到范县生活,此前一直没能上学的韩秀融也进了学堂。

此后,韩子栋又数次回阳谷看望乡亲们。

韩兆星印象很深的一次是,1979年4月的一个阴雨天,韩子栋回老家,“那时他蹲了八年牛棚,刚刚获得平反。

”此次回来,韩子栋分别在聊城地区行署礼堂和阳谷县电影院,给广大干部群众作了生动的报告。

在阳谷,韩兆星聆听了堂伯父持续两个多小时的报告,“他回忆了自己在国民党监狱的悲惨生活,还号召大家坚持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大力发展和繁荣经济,为早日实现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做贡献”。

在阳谷农村,韩子栋欣喜地发现了家乡的两大变化:一是没有拿旱烟袋抽旱烟的了,二是没有用秫秸盖顶的屋子了。

不过,在了解到村里办学经费紧张后,他当即把家里的四间老屋捐给了村小学,用于支援学校建设。

当时,阳谷县城正在修环城公路,韩子栋了解到县里缺少修路资金后,出面向上级争取资金二十万元。

黑牢留烙印,最怕听炒菜和钥匙晃动的声音长期的黑牢生活,给韩子栋的心理留下很重的阴影。

“妈妈曾经告诉我,你爸爸最恨听见炒菜的声音,当他听到把菜放进热油锅时发出的"吱吱"声响,他的头发、汗毛都会竖起来。

因为这种声音会使他回想起当年特务对他用刑的情景,心里很不是滋味,饭也吃不下去。

”韩秀融回忆,所以母亲在炒菜时总要把厨房门关好。

韩子栋也特别讨厌听到钥匙晃动的声音,因为这会让他想到过去监狱看守拿着大串钥匙来开牢门的叮当响声,想起开牢门拉他或狱友去审问、受刑甚至枪杀的画面,这使他很难受,往往要几天后才能暂时平复内心的痛苦。

据韩秀融介绍,在国民党监狱长期被关押,韩子栋的身体受到摧残,他得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萎缩性胃炎等疾病,病痛让他常常坐立不安。

然而,为了补回14年的时光,他凭着坚强的毅力坚持工作和努力学习,“在北京的时候,父亲每天晚上11点睡觉,次日早晨5点起床,先是锻炼身体,然后再看一阵书”。

韩子栋在生活中极为节俭。

韩秀融上小学时,他在北京街头小摊上买了一双旧皮鞋,平时还舍不得穿,出远门的时候才拿出来,“他这一辈子只穿过一双皮鞋,就是这双旧皮鞋”。

他写文章的时候,总是先写在废纸背面,经过反复修改,到定稿后才誊写到稿纸上。

“爸爸尤其对水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他常对我们说:"水是非常宝贵的,是世界上动植物都离不开的,特别是人,一天没有水都不能过。

如果限制你用水,每天只给一两盆水,够用吗?"”据韩秀融回忆,韩子栋长期习惯用一脸盆水洗澡。

这样能洗干净吗?他的回答是“能”。

他说:“我用两个脸盆洗澡,先用少量的水洗第一遍,把全身擦一遍,把脏东西搓下来,再擦肥皂,用一半的水来洗掉身上的肥皂沫,最后再用剩下的水来冲洗,这样可以洗得很干净的。

”韩子栋不光是节约用水,就连掉在家里地上的一小段线头或布头,他都会弯腰捡起来。

他总是对家人说:“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好点了,可是也不能忘记过去的苦日子啊!”在1986年6月,韩子栋被确诊患上肝癌,1992年5月19日在贵阳逝世,享年84岁。

韩秀融说,她的父亲在经历二十多年的坎坷磨难后,还能长寿,母亲的周到照顾是一方面,另外也和他的心胸开阔、长期坚持锻炼身体分不开。

韩子栋当年在国民党监狱里坚持走“8”字形路线保持体力,逃出监狱参加党的工作后,他依然长期保持锻炼身体的习惯。

在北京工作期间,韩子栋虽然非常忙,但他每天早晨很早就起来,起床前先做自我按摩,从头顶按摩到脚板,活动全身筋骨,起床后做自己编的体操。

到贵阳后更是如此。

贵阳山多,节假日只要有时间,韩子栋就带着子女去爬山,风雨无阻。

时间一长,他散步、爬山,行进速度比一些年轻人还快。

韩子栋晚年曾很有感触地对他的子女们说:“在监狱里锻炼身体是为了战胜敌人,现在坚持锻炼,是为了给党多做几年工作。

”难忘“老战友”,奔走各地为“小萝卜头”塑像韩子栋从参加革命的亲身经历中,深深体会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来之不易的,中国的前途和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人身上。

在1985年离休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关心下一代和青少年教育事业中去。

他经常往返奔波于全国各地,以自己特殊的斗争经历,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同时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在调研中,韩子栋发现当时经济发展的高速度与青少年道德品质教育的滞后形成强烈反差。

他担心这样长期下去,会导致青少年的精神滑坡,这使他产生了用“小萝卜头”的形象和精神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想法。

1990年,韩子栋受中国关工委和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的委托,组织一些老同志筹办了“小萝卜头少年教育委员会”。

在给青少年作报告时,他多次深情地回忆了“小萝卜头”这位在狱中与他共同传递情报的“老战友”。

为了让“小萝卜头”的生动形象扎根于孩子们心间,韩子栋倡议为“小萝卜头”塑像。

在“小萝卜头”的哥哥宋振镛等人的热情支持和帮助下,北京、上海、西安、江苏、河北、重庆、贵阳等地的少年儿童活动场所,均树立起了“小萝卜头”的塑像。

每年都会有大批少年儿童来到这些塑像前,缅怀先烈,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不少中小学都开展了“向"小萝卜头"学习,做党的好孩子”的活动。

1991年,韩子栋的肝癌已经到了晚期,但躺在病榻上的他,心中想的仍然是关心和教育下一代。

他在逝世前,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要争取活到90岁,还要再干几年,在全国多塑些"小萝卜头"像,为教育青少年再多做一些工作。

”遗憾的是,仅仅一年之后,这位一生经历极富传奇色彩的老人,怀着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亲人的深深眷恋,离开了这个世界。

他逝世后,骨灰被安葬在了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

韩子栋一生中育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

长女韩秀融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工程师,现已退休;儿子韩抗美一直在贵阳轴承厂工作,是一名普通工人;小女儿韩曙光在“文革”时曾插队下乡,后回城上学,现为贵州省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