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摘记

合集下载

中国美术史的笔记

中国美术史的笔记

中国美术史的笔记先秦两汉时期民族绘画风格的初步形成中国绘画的萌芽、发展到成熟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时代。

起初表现的仅是原始先的朴素的理想和生活,以及为上层社会政教服务,同时也反映各时代跌宕的社会风貌与世俗的生活图景。

在这漫长的历程中,直到人类在劳动过程中创造了实用器物和建筑物,并在上面作装饰布置的时候,才注意到对于画面的利用,人们在上面所绘制的装饰图象,便开创了最初具有画面构图意识的先河。

原始的中国绘画——岩画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饰纹早期中国画的特征——战国帛画重彩洒脱的先秦漆画气势宏大的秦汉墓室壁画瑰丽的马王堆汉墓帛画生动写实的汉画像砖与画像石原始的中国绘画——岩画古代先民创造的原始岩画是中国绘画最早的遗存,它们大多分布在西北与西南,据说是游牧或少数民族部落所为。

也许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北人食肉勇悍,南人食蔬文雅,故而西北与西南的岩画各有特色。

西北岩画以刻凿为多,图案以动物为主,新疆天山岩画、内蒙古阴山岩画、甘肃黑山岩画等为其代表。

除动物之外,还有狩猎、生殖崇拜、放牧等内容,粗犷雄浑。

[原始]黑山岩画《狩猎图》西南岩画以涂饰为多,图案以人物为主,云南沧源岩画、广西花山岩画等为其代表。

除人物之外,还有房屋、树木、神灵祭器等内容,朴拙神秘。

然而无论南北岩画,其以线条为构图,或斫凿,或涂饰,以线成面,大多形成阴面造型,富有幼稚夸张的特点,充满写实装饰之美,则是相互一致的。

[原始]花山岩画《战争庆典牧放图》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距今4-7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的生活由游牧、游耕而转入定居为主,陶器在农业、渔猎及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彩陶乃成为这一时期的文化象征。

其彩绘大致可分为图案、图画两类。

彩绘是陶器装饰中最卓越的手法,朴实明快,绚丽多彩的彩陶,由于地域、时间的差异,宗教习俗的不同,描绘形式的各异,在造型和风格上也各不相同。

有些条纹象征着起伏的波浪、同心扩散的水纹、绳革、丝网等。

中国美术史的读书笔记

中国美术史的读书笔记

中国美术史的读书笔记【篇一:《中国美术史》读书笔记】《中国美术史》读书笔记很幸运这个学期选修了美术欣赏这门课程,通过学习使我加深了对美术的认识。

为了更好地了解美术,我阅读了《中国美术史》这本书,通过学习与阅读,使我有了很深的感触与心得。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中国传统美术源远流长,从远古到今留下了丰富的艺术文明。

远古美术的产生是艺术与实用功能的完美的结合,当时人们劳动的工具、生活的工具都是劳动的产物,可以说是来源于劳动的。

殷商时期由于青铜器的产生便进入了奴隶社会,青铜器在商代最为鼎盛,青铜器的用途大致是:乐器、武器、煮饮工具还有是礼器。

礼器是青铜器最主要的功能,因为它象征着皇权,所以当时有成语“一言九鼎”等。

最著名的有《司母戊大方鼎》其重875公斤,也是我国历史上最重的青铜器。

春秋战国时期属帛画最为著名,当时的绘画主要是引魂升天,作品有《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

秦朝最为著名的艺术作品是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有步兵,指挥部,浩洗荡荡的显示了秦皇朝的军事力量,其布局严谨,形象逼真,变化中有统一,统一中有变化!魏晋南北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人们的思想没有寄托时刻,印度的佛教从西部进入了中国,于是在后续的文明历史就出现了有关佛教文化的艺术作品: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焞煌莫高窟等。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也出现了很多画家有书书法家,分别是陆探微、张僧繇、顾恺之,王羲之,在绘画方面内容由于玄学的出现有描绘自然风景的,有描绘时空的,有描绘神仙故事的等。

在技法上其三杰都做出不同的贡献,尤其是顾恺之首先提出了“传神”的重要性,克服了前代的说教内容的缺点,扩大了题材的多样性。

在平列式构图中对人物关系的处理体现了人的情思及精神状态,其画法与画理均体现了现实主义的美学特征。

其代表作品有《洛神赋》《烈女传》《史女箴图》。

隋唐朝时期出现了第一幅真正意义的山水画展子虞的《游春图》,也出现了吴道子、曹不兴、西域的慰迟已僧等画家。

中国美术史读书笔记

中国美术史读书笔记

中国美术史读书笔记中国美术史读书笔记篇1中国美术史读书笔记一、背景概述中国美术史,是指中国从古至今所创造的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的历史。

从最早的石器时代的图腾雕刻到现代的数码艺术,中国的艺术历史悠久且丰富多样。

二、深入分析在中国的美术史上,我们可以看到各种艺术形式的演变和发展。

绘画方面,从最早的石器雕刻到后来的卷轴画,再到后来的壁画和版画,每一次艺术形式的演变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科技水平。

雕塑方面,从最早的石器雕刻到后来的陶器、青铜器和玉器,再到后来的石窟雕刻和寺庙雕塑,可以看出人类审美和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

建筑方面,从最早的原始巢居到后来的木结构建筑,再到后来的砖石结构建筑和园林建筑,可以看出人类在空间规划和审美观念上的不断进步。

三、个人观点在我看来,中国美术史是一部充满智慧和美的历史。

从最早的石器雕刻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对于自然和生活的敬畏;从卷轴画中,我们可以看到画家对于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对于艺术形式的独特理解;从壁画和版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

这些艺术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科技水平,也反映了人类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生活的热爱。

四、结论与建议总的来说,中国美术史是一部充满智慧和美的历史。

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科技水平,也反映了人类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生活的热爱。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欣赏中国美术史,从中汲取智慧和美的力量。

中国美术史读书笔记篇2中国美术史读书笔记我很高兴能有机会阅读《中国美术史》这本书,它是一部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国美术发展历史的著作。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欣赏和热爱这个古老的艺术形式。

本书从史前时代一直到21世纪初的中国美术发展历史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涵盖了绘画、雕塑、陶瓷、建筑等各个艺术领域。

作者以时间为线索,结合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每个时期的美术特点、代表人物和重要作品,使读者对中国美术史有了清晰的认识。

《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读后感

《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读后感

《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读后感
《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读后感提要:很喜欢看蒋勋先生的书,不知是不是因为他曾经做过老师所以特别会教课特别能感受听者的心理,先生的书读起来流畅、轻松,富于启迪
《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读后感
读了一本书,如同上了一堂课,而且是学校美术课上缺失却又十分重要的一堂关于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故事课。

读罢全书,充盈着喜乐,那些存在于记忆中参观博物馆时见到的斑驳的器皿和奇特的线条似乎都变得鲜活起来,好像可以看到那个制作的画面,好像可以看到那样一种生命的投注。

那些浓墨淡彩,也随着中国政治历史的发展,文化历史的承启,变得有了自己的个性,而不是看起来眼前一片氤氲。

很喜欢看蒋勋先生的书,不知是不是因为他曾经做过老师所以特别会教课特别能感受听者的心理,先生的书读起来流畅、轻松,富于启迪,常常不经意间抛出一个思考,让你不得不重新审视刚才介绍过的作品,如果是我,我可以怎样表达?如果是我,我可以运用其中的特性如何去描摹我的生活,我身边的事物?……不知不觉间,自己的生活似乎也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不似那般每天都是昨天的重复,而会忽然发现,自己怎么就忽略了那么多的色彩、细节、感受?
谈古论今,穿越而来,对自己生命渊源的历史重新做了一番审视后,内心会升腾起踏实的感觉,似乎那一根根向着泥土伸展的根须找到了触摸的方向。

有时候,喜欢可能会因为熟悉,可能会因为习惯,可能会因为了解,而往往生疏造就了隔阂,隔阂造就了误解,误解引发了淡漠。

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如果世界文化已经没有围墙,地球村已经形成,我们又该如何去重新认识属于我们文化自己的历史呢?我们又该如何去传承这样璀璨呢?我们的孩子在看到自己文化的记载时,会是怎样的感受呢?。

中国美术史读书笔记

中国美术史读书笔记

《中国美术史》读书笔记兴农中学易华叶利用课余时间又重新读了《中国美术史》,现将读书心得总结如下:美术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是对生活的一种能动的审美的反映,美术史是对美术现象和对具体美术作品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事实的学术性研究,是各个时代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特征,所以应把握美术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时代在变,同样美术史发展进程中审美观念也在变化着。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作为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之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明的发展源源流长。

与欧洲总在变化的美术风格不同,中国美术几个世纪以来保持了令人惊奇的延续性。

明朝时的作品还可以看到唐朝时的影响。

一幅清朝的画作与一幅宋朝的是非常相似的。

中国艺术强调对传统的尊崇,强调师法古人技法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师法自然的重要性,中国美术史就是对中国历朝历代美术作品流派,形成以及成果和代表画家的综合总结。

在原始社会中,人类产生的是炙剩的生殖崇拜及生殖崇拜文化这一思想内涵。

从遗留下的位于新疆呼图壁县城西南的天山山脉中的岩画可以看出:男像大多数清楚地显露出艺术夸张的生殖器,女像则刻画得宽胸、细腰、肥臀,有的亦显示出生殖器管,又有群列的小人,这些形象十分明白地表现出原始社会的生殖崇拜,这和当时的饿自然条件、天灾人祸是分不开的,是原始人类对审美观念的反映。

当历史跨过了石器时代、金石并用的时代,就迎来了金属时代——青铜时代——奴隶制时代。

青铜工艺美术是我国古代美术史上的一大高潮。

最能体现当时人们审美观念的是青铜礼器——狮身人像,把人鬼神化,把人置于鬼怪的威严之下,是在极端地贬抑人性的基础上高扬“神性”的,是当时社会的、政治的、宗教的审美意识、审美观念的反映。

进入了封建社会后,由《人物龙凤帛画》、《人物御龙帛画》可以看出我国时期人物肖像艺术成就的一斑,楚国贵族妇女的基本特征和“楚王爱细腰”的审美时风。

也可见这时不仅追求外部形貌的肖似,而且通过外部形貌的描绘来揭示对象内在的东西,体现出了“形具而神生”的理论。

中国美术史读书笔记

中国美术史读书笔记

中国美术史读书笔记中国美术史读书笔记平时利用空余时间翻阅了<<中国美术史>>这本书。

刚开始,接触这本书时,看着厚厚的一本我还担心没有信心看完它,但当我真正翻阅的时候,才发现这本书真的很精彩,不仅可以了解中国的美术,还把我国的历史也研究了。

美术包括: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可是在中国美术史上还包括了书法和篆刻两大类.光绘画这一个门类就经历了从石器时代---汉代的壁画---汉唐的宫殿壁画(由于时代的久远,很多没有保存下来,留下来的只是墓室壁画和一些画像石,画像砖),还有很多宗教美术保存在石窟中,到了唐末又出现了很多屏风画和卷轴画。

我国是从旧石器时代漫漫演化过来的',光是从旧石器时代到新时代就经历了上万年的历史,在石器时代我国就出现很多“美”的事物,当时的磨制石器和陶器上的花纹更是当时人民艺术的结晶.其中彩陶和黑陶标志着古代美术创造的第一次高峰。

宋是我国陶瓷发展的高峰时期.当时以青瓷和白瓷为主,但也发展了彩绘以及产生窑变的彩釉陶。

著名的五大名窑是:官窑、哥窑、定窑、钧窑和汝窑。

其中汝窑以青瓷为主,釉色有粉青、豆青、卵青、虾青等,汝窑瓷胎体较薄,釉层较厚,有玉石般的质感,釉面有很细的开片。

汝窑瓷采用支钉支烧法,瓷器底部留下细小的支钉痕迹。

器形多仿造古代青铜器式样,以洗、炉、尊、盘等为主。

汝窑传世作品不足百件,因此非常珍贵。

官窑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在京师汴梁建造的,窑址至今没有发现。

官窑主要烧制青瓷,大观年间,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官瓷胎体较厚,天青色釉略带粉红颜色,釉面开大纹片。

这是因胎、釉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效果。

瓷器足部无釉,烧成后是铁黑色,口部釉薄,微显胎骨,即通常所说的"紫口铁足"。

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为民窑。

始建于唐,兴盛于北宋,终于元代,烧造时间近七百余年.窑址分布于河北曲阳县磁涧、燕川以及灵山诸村镇,这里唐代属定州,故称为定窑.定窑以烧白瓷为主,瓷质细腻,质薄有光,釉色润泽如玉。

中国美术史读书笔记

中国美术史读书笔记

中国美术史读书笔记中国美术史一、中国原始时代美术主要特征?不是纯粹的唯美而创造的它对人们的实际生活和宗教观念有密切关系是实用与审美的结合物;原始时代的美术各门类尚未明确分化雕塑绘画与器物浑然一体互相依存;二、从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石器制造看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北京猿人是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代表他们主要采用间向打击技术制作石器虽然很粗糙但包含着包含着对称平衡等基本的美的形成因素是主体内在精神和创造力的显现;丁村人他们的造型技术和对造型样式的认识比北京狷人有明显的进步山顶洞人他们对物质材料的驾驭塞尔特语言专家断提高并直接按照美的法则创造出美石器;三、何为仰韶彩陶;简述仰韶彩陶各期的造型和纹饰特征;像章得名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它包括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早期;西安半坡村;圆底钵,折腹盆,造型风格朴实,綂有几何纹、人面纹、鱼纹、鹿纹、代表作;人面鱼纹盆;鹿纹盆;中期;庙底沟代表器形;大口小底曲腹盆纹饰风格由半坡写实向变形发展綂有动物纹主要是鸟纹和蛙纹;晚期;马家窑分三类;马家窑;半山;马丁;器形;盆;钵;瓶;翁;纹饰有;涡状纹;水波纹;代表《舞蹈纹彩陶盆》;四、怎样认识彩陶的艺术成就;彩陶艺术的是大特点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彩陶造型简洁凝重气魄宏伟体现出朴素单纯健康饱满的艺术风格;纹饰主要三种;线描;平涂;综合;五、《舞蹈彩陶盆》历史和艺术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是堪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仰韶文化马家窑的造型代表,它以及强的绘画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成为原始时代最重要的艺术品之一它距今六、七千年前隐盆内璧绘韦德绘色有每组五人的三级人物手拉手步调一致地跳舞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欢快的气氛生动的再现了狩猎舞蹈的场面;六、原始时代雕塑的主要内容和作品的艺术特点;原始时代雕塑作品除了与人类的物质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形象外就是人们所崇敬的氏族成员形象体现了远方人类对自身的形态面貌力量的初步认识代表作;甘肃秦安大地湾出土的人头型器口彩陶;七、我国有哪些主要的原始岩画其表现主要内容是什么;主要有内蒙阴山年画、江苏连连云港将军岸画、广西花山崖岸画、云南沧源岩画、四川琪县岩画、新疆天山崖画;八、奴隶制时代青铜器有哪几种主要类型、青铜礼器的用信得信用途及艺术精神是什么?武器;乐器;生活用品;青铜器礼器是标志着奴隶主、贵义务兵等级权威的礼器,它主要用于祭祀活动是奴隶主等级地位的象征由于它的礼品的特征就决定了它的特殊地位和艺术精神它是在贬低人性的基础上高扬神性具有一种狞历美的艺术特征;九、试列出原始社会彩陶各种分别叙述其时代年限造型及装饰;早期以象生性花纹为主的半坡类型彩陶;年代距今6000年左右圆底或平底较多造型风格朴实厚重纹饰有人面纹鱼纹鹿纹等较写实的形象少量几何纹单纯而富有装饰效果;中期以象征性花纹为主的庙底沟类型彩陶;年代距今6000年器形有大口小底曲腹盆和碗盆较大口部有折沿碗较小直口盆的造型挺秀饱满轻盈稳重纹饰以写实的鸟纹为主;较多几何纹虚实相生构思巧妙;晚期以几何形花纹为主的马家窑类型彩陶;包括马家窑、半山、马厂三个类型;马家窑类型距今5000年左右造型有壶罐盆钵碗等多种多样纹饰以黑色和黑红相间的波状纹垂幛纹和旋涡纹为主动感强烈;半山类型距今4500年左右代表器形有长颈小口宽肩大腹双耳罐造型丰富稳重大方纹饰以黑色为主黑红兼用螺旋纹锯齿纹菱格纹等为多有阴阳双关的效果;马厂类型距今4000多年代表器形小口折沿宽罐造型高耸稳重纹饰以四大圆圈纹方格线纹和蛙形纹为多风格粗狂间率;中国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是石器时代的美术;十、仰韶文化彩陶;我国远古彩陶以仰韶彩陶为代表发现地点为河南省渑池县城北的仰韶村被称为“仰韶文化”两种类型;半坡类型【圆底或平底盆鼓腹罐细颈瓶等花纹图案大多为三角斜线波折等几何纹样及大量动物图案】另一种是庙底沟类型;【纹饰多描绘于大口小底曲腹盆它的几何形花纹是由鸟纹演变而来】2、目前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以蓝田人和北京人为代表、中期以丁村人为代表、晚期以河套人和山顶洞人为代表。

中国美术史学习笔记整理(完整版)

中国美术史学习笔记整理(完整版)

中国美术史第一章:原始美术名词解释:彩陶:繁荣于新石器时代中期。

多为以矿物颜料绘画的泥质红陶,装饰绘画于烧造之前,题材以各种几何形为主。

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最为发达,其著名彩陶类型有半坡、庙底沟、马家窑、半山、马厂等。

黑陶:黑陶工艺是我国工艺美术取得的杰出代表成就之一,其烧制工艺是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透而成,表面漆黑光亮且较为致密。

其中,山东龙山文化黑陶中的蛋壳陶以黑,光,亮,薄而著称于世。

作品:人面鱼纹彩陶盆半坡遗址是中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村落遗址典型代表。

其中最代表的是人面鱼纹彩陶。

此盆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盆内壁用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

人面概括成圆形,额的左半部涂成黑色,右半部为黑色半弧形,可能是当时文面习俗。

人面鱼纹彩陶盆上的人与鱼题材,可能与古代半坡人的图腾崇拜和经济生活有关。

这种鱼纹装饰正是他们生活的写照,也象征着人们期盼富足的美好愿望。

人头上奇特的装饰,大概是在进行某种宗教活动时的化妆形象。

而稍作变形的鱼纹很可能代表了"鱼神"的形象,表达出人们以鱼为图腾崇拜主题。

C型玉龙1971年,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属于红山文化玉器的杰出代表。

玉龙为墨绿色软玉制成,龙身光泽,蜷曲如沟,;龙首作猪嘴形。

长吻修目。

是目前发现体型最大,制作最精,形态最为逼真,年代也最为久远的碧玉龙形象。

舞蹈彩陶盆中国原始美术马家窑文化彩陶文化的杰作。

青海大通出土以极强烈的绘画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成为举世公认的原始时代最有代表的艺术作品。

陶盆内壁口沿下绘出每组五人的三组人物,他们手拉手随着原始乐器的节拍,侧着头,伸着腿,步调一致地跳舞,如同将野兽赶入圈内,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欢快的气氛,生动地再现了涉猎舞蹈的场面。

第二章先秦美术名词解释:青铜礼器青铜礼器是奴隶主贵族用于祭祀、宴飨、朝聘、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的用器,用以代表使用者的身份等级和权力,是立国传家的宝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
所谓“传统”,就是活着的文化,不但活着,而且不能只活在学者专家身上,必须活在众人百姓之中。

他们也了解到,传统的介绍,不只是考证复古,而是要启发现代人的生活,使现代人的生活,使现代人生活得更活泼、更圆满,而不是更窒息僵化,不是传统压死下一代活泼的生命力。

唐代的山水画被后代称为“青绿山水”或“金碧山水”。

王维是中国“文人画”的鼻祖。

“文人画”后来被宋朝苏东坡等人加以发扬光大。

五代山水画:荆浩、关仝、董源、巨然
元四大家:倪瓒、黄公望、王蒙、吴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