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水污染概述
水污染防治法律规定概述

水污染防治法律规定概述水污染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环境问题之一。
为了保护水资源,许多国家都制定了水污染防治法律,以规范、管理和减少水污染的发生和扩散。
本文将对水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规定进行概述,旨在使读者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对于水污染防治的立法措施和目标。
一、国际层面的法律框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社会也越来越重视跨国界水污染的防治。
国际法律框架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制定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性恢复计划》,旨在加强全球各国之间的水污染防治合作。
此外,联合国还通过了《国际河流法》,要求各国共同保护国际河流的水质,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美国的法律规定美国是世界上对水污染防治非常重视的国家之一,其水污染防治法律体系相对较为完善。
美国《清洁水法案》(Clean Water Act)是该国最重要的水污染防治法律之一,规定了国内河流和湖泊的水质标准,并设立了水污染排放许可制度。
此外,美国还成立了环境保护署(EPA),负责监管和管理全国范围内的水污染防治工作。
三、中国的法律规定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面临着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以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中,中国《水污染防治法》是最主要的法律,对水污染的预防、减少和治理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和措施。
此外,中国还设立了水污染防治机构,负责监督、管理和执法相关的水污染防治工作。
四、日本的法律规定作为一个岛国,日本的水资源非常珍贵,对水污染的防治采取了严格的立法措施。
日本的水污染防治法律包括《水污染防止法》和《水环境保护法》,旨在确保水体的水质达到特定的标准,并指定了相应的行政机关进行管理和监督。
此外,日本还鼓励企业采取先进的污染防治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
五、欧洲的法律规定欧洲各国也非常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欧洲联盟制定了许多法律和指令,以保护水资源的质量和可持续利用。
最重要的法律是《水框架指令》,要求各成员国建立水污染防治计划,并对水体进行分类和监测。
环境工程概论水污染及其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技术

第三节 水污染控制技术方法
• 一、概述 • 二、物理法 • 三、化学法及物理化学法 • 四、生物化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21、水污染治理的原则是什么? • 22、按照废水处理的作用原理分为哪几种方法?各自的处理对象是什么? • 23、按照水的处理程度划分,水处理分为几级,各级采用的具体处理方
法是什么? • 24、什么是废水处理流程?污水净化后一般有哪几种处置方式? • 25、格栅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筛网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 26、过滤主要去除的物质是什么?滤池为什么要进行反冲洗? • 27、沉淀有哪几种类型?沉淀池有哪几种类型?沉淀和浮上法的主要不
一、概述
(1)一级处理厂流程
投氯
原生污水 格 栅
沉砂池
沉淀池
接触池
出水
杂粒脱水床 污泥消化池
运出填地 污泥脱水
图1-4 一级处理厂流程图
送往农田
一、概述
(2)二级处理厂(活性污泥法)流程
投氯
原生污水
格栅
沉砂池
初次沉淀池
曝气池
二级沉淀池
接触池
出水
污泥消化池
回流活性污泥 剩余活性污泥
浓缩活性污泥 污泥浓缩池
处理方法: a 混凝 c 氧化还原 e 萃取 g 离子交换
b 中和 d 电解 f 吸附
一、概述
③生化法(生物法) 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去除废水中胶体和溶
解性有机物的方法。
A、好氧生物处理法(如活性污泥法、生物
膜法、氧化塘等)
B、厌氧生物处理法
一、概述
(2)按照废水处理程度划分
一级处理(包括预处理) 二级处理(生物处理) 三级处理(深度处理)
二 物理处理法
(一).格栅和筛网[分离水中悬浮物,简单,易,效果 良好]
水环境治理知识点总结

水环境治理知识点总结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发展,水环境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因此,有效地治理水环境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对水环境治理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水环境治理的意义1. 保障人民健康:水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对其质量的保障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健康。
2. 保护生态环境:水环境的恶化直接威胁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生态平衡的稳定。
3. 促进经济发展:清洁的水资源是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的基础,水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4. 消减灾害风险:良好的水环境能够减少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对人民生活和财产的影响。
二、水环境治理的主要内容1. 水资源管理:包括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和配置等方面,目的是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2. 水污染防治:主要是通过减少和控制各类污染物的排放,改善水体环境质量,确保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3. 水环境生态修复:对已经受到破坏的水体进行修复,包括湿地的恢复、水体的植被修复等。
4. 水环境监测:通过监测水体的水质、生物和物理化学性质等指标,及时发现水环境问题,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5. 水环境治理政策:通过建立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完善水环境管理机制,保障水环境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水环境治理的关键技术1. 水污染防治技术(1) 污水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技术,如混凝沉淀、生物降解、膜分离等。
(2)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根据废水的具体成分和特点,选择适合的处理工艺,例如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有机物的氧化降解等。
(3)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通过合理施肥、农田排水和植被覆盖等措施,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2. 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1) 湿地保护与恢复技术:包括人工湿地建设、湿地植被修复和湿地功能保护等。
(2) 河流湖泊生态修复技术:包括植物修复、水体底泥处理、鱼类放流等方式。
水污染的定义

水污染的定义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然而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那么,什么是水污染呢?水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而导致水质下降,危害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的现象。
广义上来说,水污染可以包括各种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物质、有机物质和微生物等;狭义上来说,水污染特指对水体进行化学、生物和物理性质的破坏和改变。
总体而言,水污染可分为以下几大类型:1. 表面水污染:表面水污染是指地表水、湖泊、河流等表面水体受到的污染。
这种污染通常来自于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等各个方面。
工厂废水、农田农药、生活污水和垃圾倾倒等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表面水污染。
这些污染物给水中的生物造成威胁,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2. 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污染是指地下水层遭到有害物质污染,使其不适宜饮用和使用的过程。
地下水作为重要的水源之一,被广泛用于居民生活和农业灌溉。
工业废水、化学品和农药渗透到地下水层中,会造成严重的地下水污染问题。
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不易修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长期危害。
3. 海洋水污染:海洋水污染是指海洋环境中的各种有害物质的积累和扩散,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的现象。
海洋水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废物、船舶废弃物和海洋石油污染等。
污染物的累积会导致生物中毒,破坏海洋生物多样性,影响海洋渔业资源和人类健康。
4. 农田水污染:农田水污染主要是指农业活动中农药、化肥和农业废水等对水体造成的污染。
这些污染物会通过土壤渗透到地下水层或直接排入河流湖泊,对水质造成严重威胁。
农田水污染不仅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还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水污染是指由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引起的对水质的破坏和改变。
水污染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表面水污染、地下水污染、海洋水污染和农田水污染。
水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和防止水污染的发生。
只有共同努力,保护好我们的水资源,才能确保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健康生活。
水环境综合治理概述

⽔环境综合治理概述流域⽔环境综合治理概述⼀、国内外发展概况1.1 国外发展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国家就开始重视流域⽔环境的综合治理,但早期的流域治理仅限于防洪、供⽔、航运等单⼀⽬标。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流域经济快速发展和⼈⼝剧增,⼈类对流域⽔资源利⽤和⽔环境破坏的强度不断加⼤,流域⽔污染控制与治理逐步成为流域治理的重要内容。
进⼊20世纪90年代,以流域协调发展为⽬标的流域综合治理得到越来越多管理者和科学家的重视,强调全流域⾃然与⼈⽂各要素的综合治理是实现流域协调发展⽬标的前提和条件。
1.2 国内发展⾃2015 年“⽔⼗条”发布以后,⼗九⼤⼜将⽣态⽂明建设提升⾄千年⼤计,我国⽔环境治理⾏业进⼊了政策密集发布期。
⽬前⽔环境治理理念已经从传统的以“末端治理”为主的思路,转变为“源头减排、过程阻断、末端治理”全过程防控⽔污染的治⽔模式,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将成为未来的主旋律。
从⼤环保到⼤⽣态,流域治理⼯程是复杂的系统⼯程:流域综合治理并⾮单纯的环保⼯程,⽽是涵盖内容更⼴⼤的⽣态⼯程,细化来看,⼤致可分为截污⼯程、⽣态治理修复⼯程、清淤⼯程、引⽔补⽔⼯程,以及流域治理后的⽔质在线监测、运营管理等。
⼆、基础概念2.1 流域治理概念流域治理区别于传统的“点源污染治理”理念,是通过介⼊⼀个流域整体的⽔污染治理业务,形成上下游污染同步治理的格局。
按照流域规模⼤⼩,可分为跨省流域治理、跨市(县)流域治理以及跨街乡镇的流域治理。
⽔环境综合治理系统2.2主要术语(1)⽔环境:以⽔域为核⼼,包括⽔体、沿岸⼀定范围内的⼟地、植被、地形地貌、⼈类建筑等诸多要素的⼀个⽣态景观体系。
它既有⽔体、植被、⼟壤等⾃然因素,也有建筑物、⼈类活动、⼈⽂景观等社会因素。
(2)内源污染:指进⼊⽔体中的营养物质通过各种物理、化学和⽣物作⽤,逐渐沉降⾄湖泊底质表层,当累积到⼀定量后再向⽔体释放的现象。
(3)点源污染:指有固定排放点的污染源。
环境学原理-水污染概论5

(6)氰化物:水体中氰化物都主要来源为 化学、电镀、煤气、炼焦等工业排放和杀 虫剂。氰化物是剧毒物质。水体对氰化物 有较强的自净作用,主要有二个途径: CN-+CO2+H2O=HCN↑+HCO3微生物
2CN-+O2 CNO-+2H2O
2CNONH4++CO32-
(7)酸、碱、无机盐 酸性废水主要有矿山排水、冶金和金属加工酸洗废 水、以及大气中酸性物质被雨水冲洗; 碱性物质主要有碱法造纸、人造纤维、制碱、制革 等工业废水,大气中碱性物质被雨水冲洗等来源; (8)放射性物质:核反应堆、核武器、以及其他应 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行业。 (9)病原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医院废水、制革屠 宰洗毛等工业废水、畜牧污水。 (10)致癌物:农药、多氯联苯、卤代烃、单环芳 烃、多环芳烃、亚硝基胺等。 多氯联苯:工业上常用作绝缘油、热介质、涂料 等——米糠油事件
水中溶解氧量随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再充气作 用的变化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再充气作用
DO
氧在水中的溶解度
12 午夜
6 12 清晨 中午 增加溶解氧
6 12 傍晚 午夜 减少溶解氧
有机物的氧化作用对水中溶解氧量的影响——氧 垂曲线
饱和值
DO
流动时间
4、水处理简介
1)给水处理与废水处理 给水处理:从天然水源取水,为供生活或工业 的使用(特别是生活使用)而进行的处理,称 为给水处理。 废水处理:为排出污染物,对使用过对水进行 对处理。 水的再用(reuse)或再生(renovation):以废水为 水源,经处理后供工业用水甚至生活用水。
(3)植物营养物:N、P、 K、S及其化合物。 危害: • 富营养化: 在人类活动的 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 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 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 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 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 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 类及其他生物大旦死亡的 现象。 • 富营养化引起的湖泊生态 系统变化:
浅谈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浅谈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浅谈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着严峻的水污染问题。
水污染不仅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健康,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因此,对水污染的治理迫在眉睫。
本文将浅谈我国水污染的现状和相应的治理对策。
一、我国水污染的现状(一)水污染的来源目前,我国水污染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污染: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和重金属,对水体造成污染。
2. 农业污染:农田中使用的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会随雨水和冲刷流入水体,造成水质恶化。
3. 城市污染: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直接排放到河道和湖泊中,导致水体污染。
4. 人类活动:乱倒垃圾、乱堆放废物等不文明行为也间接导致水体污染。
(二)水污染的严重程度我国水污染的严重程度十分严峻:1. 水质恶化:许多江河湖泊水质偏酸、富营养化严重,超过饮用水标准。
患水污染病的人数逐年增加。
2. 水生生物减少:很多江河湖泊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明显减少,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3. 地下水污染:地下水作为重要的水资源,受到农业、工业等多方面因素的污染,严重威胁到人类的饮水安全。
二、治理对策为了解决水污染问题,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一)改善法律法规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对违法排污行为进行重罚、高处罚和长期监管,加大对污染源的追责力度。
(二)加大投入力度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水环境管理,建设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收集管网,提高污水处理率。
(三)推进科技创新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的效果和效率,研发出更环保、更高效的水处理设备。
(四)推行清洁生产鼓励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污水排放量。
加大对企业环保设备的扶持力度,推动企业技术和管理的升级换代。
(五)提高环保意识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和生活方式。
(六)加强监管和水域保护加强对水污染情况的监管,确保水质达标。
环境导论第二章第二节水污染与水环境管理

物理指标
5.电阻率:电极截面积为1cm2,两电极之间的距离为1cm时的电阻,
ρ ,单位Ω*cm;
6.电导率:单位距离上的电导,表示水中电离性物质的总数,κ 单位S/cm; 7. EC值:可用来测量液体肥料或种植介质中的可溶性离子浓度。单 位mS/cm ,测量温度通常为25℃。正常EC值在1-4mS/cm。 基质中可溶性盐含量(EC值)过高,可能会形成反渗透压,将根系 中的水分置换出来,使根尖变褐或者干枯。
大量合成洗涤剂
2.面污染源
农业面源污染
城市径流污染
3.线污染源
输油、气管道
污水沟道 道路 矿物、尾渣等输送线
三、主要的水污染物质
1.悬浮物
使水体变浑,影响水生植物的光合 作用,吸附有机毒物、重金属等, 形成危害更大的复合污染物沉入水 底,日久形成淤积,妨碍水上交通 或减少水库容量,增加挖泥负担。
硫酸盐
常用水质指标
• 物理指标
• 化学指标
• 生物指标
物理指标
1
.悬浮固体:悬浮于水中固体物质,SS,mg/L;
2.溶解性总固体:溶于水的各种无机物质和有机 物质的总和,TDS, mg/L; 3.浊度:悬浮物和胶体物质使水产生的浑浊度,
NTU(1L水中含有1mgSiQ2所构成的浊度为一个
标准浊度单位,简称1度);
4.重金属
重金属是具有潜在危害的重要污染物质, 从20世纪50年代前后日本出现的水俣病 和骨痛病,均已查明是由于汞、镉污染 引起的公害病。重金属的环境污染已受 到人们极大的关注。
5.难降解有机物
6.石油类
指难以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能 在水中长期稳定地存留,并通过食 物链富集,最后进入人体。它们中 的一部分化合物即使在十分低的含 量下仍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 作用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指出,除了水污染,中国还面临其他四个“严峻”的环境问题:第一,江河特别是湖泊的“营养”太多了,富营养化的程度已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例如滇池,巢湖,太湖等;第二,中国有660多个城市,大中城市的环境质量状况不好,特别是大气,处于一种“严重污染”的状况;第三,一些地区的酸雨污染问题严重,酸雨的面积占中国整个面积的30%;第四,全国的水土流失面积很大,大概有367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正面临水土流失的问题;第五,荒漠化的问题每年正以几千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展。
(2)热污染:来自各种工业过程的冷却水,若不采取措施,直接排入水体,可能引起水温升高、溶解氧含量降低、水中存在的某些有毒物质的毒性增加等现象,从而危及鱼类和水生生物的生长。
(3)放射性污染:由于原子能工业的发展,放射性矿藏的开采,核试验和核电站的建立以及同位素在医学、工业、研究等领域的应用,使放射性废水、废物显著增加,造成一定的放射性污染。
抽取地下水是缓解淡水不足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过度抽取地下水会使地下水水位下降,导致地面沉降。在我国的苏州、无锡、上海、北京等地,由于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了明显的地面沉降,有的地方甚至损坏了地下管道和道路。
因此,在发展工业,建设城市的同时,就要注意到水资源的保护。因为一旦水资源受到污染,将严重的制约工业、农业的发展。
中国水污染问题严重
中国的环境专家说,中国的水污染已“非常严重”。
中国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曲格平教授昨天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记者会上,就中国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透露以上信息。
他说,河流的水环境系统中有40%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为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全国人大将于今年制定“清洁生产法”,相信这也是世界上首个有关法律。
严重破坏多瑙河生态系统。流经罗马尼亚、匈牙利、南斯拉夫的河段,鱼虾几乎绝迹。
《校园环境保护35条》
1.不燃烧烟花爆竹。
2.倡步行,骑单车。
3.不使用塑料袋。
4.双面使用纸张。
5.随手关闭水龙头。
6.节约粮食。
7.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
8.尽量利用太阳能。
9.不食用口香糖。
10.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11.拒食野生动、植物。
生物性污染
生活污水,特别是医院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污染水体后,往往可以带入一些病原微生物。例如某些原来存在于人畜肠道中的病原细菌,如伤寒、副伤寒、霍乱细菌等都可以通过人畜粪便的污染而进入水体,随水流动而传播。一些病毒,如肝炎病毒、腺病毒等也常在污染水中发现。某些寄生虫病,如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也可通过水进行传播。防止病原微生物对水体的污染也是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的一大课题。
化学性污染
污染杂质为化学物品而造成的水体污染。化学性污染根据具体污染杂质可分为6类:
(1)无机污染物质:污染水体的无机污染物质有酸、碱和一些无机盐类。酸碱污染使水体的pH值发生变化,妨碍水体自净作用,还会腐蚀船舶和水下建筑物,影响渔业。
(2)无机有毒物质:污染水体的无机有毒物质主要是重金属等有潜在长期影响的物质,主要有汞、镉、铅、砷等元素。
(3)有机有毒物质:污染水体的有机有毒物质主要是各种有机农药、多环芳烃、芳香烃等。它们大多是人工合成的物质,化学性质很稳定,很难被生物所分解。
(4)需氧污染物质: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酚、醇等有机物质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分解。在分解过程中需要大量氧气,故称之为需氧污染物质。
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地表水污染
五百多年以前,人们就认为饮用流经大城市的河水是危险的,而工业化,人口增长以及新的有毒化学品,使情况愈来愈糟。
排水系统的铺设和清洁剂的使用有增无减,使我们的水道和湖泊中磷酸盐含量日益增多。这种过度营养导致藻类迅猛繁殖。消耗水中的氧,使鱼类死亡,生态系统恶化。由于工业上不妥善处理汞化合物和其它重金属,也造成严重的水污染。汞通过食物链的进程逐渐集中,最后对吃鱼的鸟或人类造成严重的神经损坏。
水体污染
高一(9) 叶加尔 柴健 黄显博 黄超时 徐重阳
水污染概述
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
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为“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询及若中国继续加强环保政策措施,会否对石油天然气和炼油厂等企业的利润构成压力时,他说,现在工业区在环境方面付出的代价确实越来越高,而且“根据现在中国法律的要求,这种负担会进一步提高,近期内不可能减轻”。
曲格平说,有关企业若想减轻这种压力,只能采取两条措施:第一,改进技术,减少污染;第二,对现有的污染进行治理。
湖南株洲清水塘工业区的排污口
水污染案例
事件名称
时间
地点
原因
主要后果
水俣病事件
1953—1956年
日本熊本县水俣市
水俣氯肥厂排放的含汞废渣和废水,造成水俣湾和不知火海水体受到汞和甲基汞污染,并在鱼贝类体内富集。人长期食用这种鱼贝类引起病人数283人,其中60人死亡。
瑞士巴塞尔地区
位于莱茵河畔的桑多兹化工公司的仓库失火,大量硫、磷化合物和汞等有害化学物质流入莱茵河,造成河流严重污染。
引起河中鳗鱼、鳟鱼、水鸟等大量死亡,生态严重破坏。沿岸一些国家居民饮用水一度发生困难,成为国际性污染事件。
北海海豹死亡事件
1988—1989年
北海海域
北海沿岸工厂排放大量废水污染体,使北海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污染物多氯联苯可引起海洋动物免疫力下降。
水资源保护
地球上的水似乎取之不尽,其实就目前人类的使用情况来看,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资源,而且只有淡水中的一小部分能被人们使用。淡水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资源,其再生性取决于地球的水循环。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大量水体被污染;为抽取河水,许多国家在河流上游建造水坝,改变了水流情况,使水的循环、自净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80年代后期全球淡水实际利用的数量大约为每年3000亿立方米,占可利用总量的1/3。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及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对水资源的消耗量也以几何级数增长
另外,淡水资源的分布与人口的分布并不一致。例如1980年加拿大人均取水量1500立方米,仅占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的1.2%;而埃及1976年人均取水量为1180立方米,已接近该国人均可利用总量1470立方米的极限。
(5)植物营养物质:主要是生活与工业污水中的含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以及农田排水中残余的氮和磷。
(6)油类污染物质:主要指石油对水体的污染,尤其海洋采油和油轮事故污染最甚。
物理性污染
物理性污染包括:
(1)悬浮物质污染:悬浮物质是指水中含有的不溶性物质,包括固体物质和泡沫塑料等。它们是由生活污水、垃圾和采矿、采石、建筑、食品加工、造纸等产生的废物泄入水中或农田的水土流失所引起的。悬浮物质影响水体外观,妨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氧气的溶入,对水生生物不利。
地下水污染
与地表水一样,地下水也受到了污染的威胁,主要来自于地表或土壤水的下渗,农用氮肥以及垃圾中的油、酚污染着地下水,氮肥中的硝酸盐一旦进入地下,便转变为亚硝酸盐,它在人体中能够转变成致癌物质。地面植被的破坏和湿地的排水减少了地表水的渗透,从而降低了潜水面。由于城市和工业的过度需要,淡水不断被抽出作为生活和工业用水,然后作为地表污水重新排放,因而还会导致潜水面的进一步下降。另一方面,大量频繁的灌溉可以增强渗透作用,使潜水面一直升到地表。而在干旱地区,被水渗透的土地由于异常的蒸发作用,引起地下水中盐类的沉淀,迟早会变成不能耕作的盐碱地。
26.积极参加植树造林。
27.宣传环保,做环保志愿者。
28.保护自然风光,不乱写乱画。
29.认识环保标志。
30.不过分装修房屋。
31.回收可再生资源。
32.正确使用和处理化学药品。
33.多读环保书籍。
34.少用袋装食品饮品。
35.提倡校园垃圾分类。
大家的倡议非常全面,的确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啊!为了我们生活的家园更加美好,让我们开始行动吧!
12.不焚烧秸秆。
13.保护草坪,善待植物。
14.多用肥皂,少用含磷洗衣粉。
15.不焚烧垃圾。
16.不吸烟,力劝别人也不吸烟。
17.不穿野兽毛皮制品。
18.不乱倒垃圾。
19.不随地乱扔乱吐。
20.不随意丢弃废电池。
21.保护青蛙。
22.不捕捉鸟类。
23.不虐待动物。
24.不围观街头耍猴者。
25.认识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
海豹大量死亡,截止1989年底死亡约17000头。
腹泻症事件
1993年
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
该市供水系统受到农场动物粪便中的寄生虫污染,造成居民饮用水生物污染。
该市发生大规模、突然蔓延的腹泻症,受感染者40万人。
多瑙河氰化物污染事件
2000年1月31日
罗马尼亚奥拉迪亚镇
该镇的乌鲁尔金矿的氰化物废水贮池,在几天的大雨中漫坝,废水泻入多瑙河,造成严重的剧毒氰化物污染。
痛痛病
1955—1972年
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
锌、铅冶炼厂排放含镉废水污染河流,沿岸农民用河水灌溉使稻米含镉,人长期食用含镉稻米和饮用含镉河水而中毒。
1963年以前受害人数不明。1963—1979年3月共有镉中毒患者130人,其中死亡81人。患者以周身剧烈疼痛为主要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