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技术》
水污染控制技术-吸 附

2. 弗兰德利希(Freundlich)
等温线
弗兰德利希等温线中X/M和C的含义 与兰格缪尔等温线中的相同,而常数 k与n取决于一些环境因素。取上式两 边的对数,即可重写为直线形式。 根据lg(X/M)对应lgC做一条直线,这 条直线的截距为lgK,斜率为1/n。 1/n越小,吸附性能越好。一般认为 1/n=0.1~0.5时,吸附处理出水水质 较好;1/n>2时,出水水质较差。但 当1/n较大时,由于吸附质平衡浓度 较高,故吸附量较大,吸附能力发挥 得也越充分,这种情况最好采用连续 式吸附操作。当1/n较小时,多采用 间歇式吸附操作。
(2)沉淀池
该厂含汞废水量每天有10—20m3,沉淀池能容纳1—2天的废水总量。沉淀池的作用,一是调节水量 和水质;二是将泥砂、杂质以及一部分汞化物 (如氧化汞、硫化汞) 沉淀下来。
(3)吸附池
有两个,每个能容纳约40m3废水,废水流人池1#到40m3后停止进水,用3—4个大气压力的压缩空气 搅拌30min,然后静置二个小时,取水样测量含汞浓度,若小于0.03 mg/L,则直接排放;若大于0.05 mg/L,还要进入池2#进一步吸附净化,操作条件同池1#。一般经过2—3次吸附处理后就能达到排放标淮。 第一个池子吸附了95%以上的汞,第二、三次吸附的汞量较少,出水也较干净了。
(二)吸附剂的再生
吸附
1. 加热再生法
(1)低温法 适于吸附浓度较高的简单低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和芳香族有机物的活性炭的再生 (2)高温法 适用于水处理粒状炭的再生
2. 药剂再生法
(1)无机药剂再生法 (2)有机溶剂再生法 (3)氧化再生法 ①湿式氧化法。吸附饱和的粉状炭可采用湿式氧化法进行再生。饱和炭用高压泵经换热器和水 蒸气加热器送入氧化反应塔。在塔内被活性炭吸附的有机物与空气中的氧反应,进行氧化分解, 使活性炭得到再生。再生后的炭经热交换器冷却后,再送入再生贮槽。 ②电解氧化法。将炭作阳极,进行水的电解,在活性炭表面产生的氧气把吸附质氧化分解。 ③臭氧氧化法。利用强氧化剂臭氧,将被活性炭吸附的有机物加以氧化分解。 ④生物氧化法。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吸附在活性炭上的有机物氧化分解。
水污染控制技术论文范文

水污染控制技术论文范文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水污染的覆盖面也随之不断扩大,这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水污染控制技术论文范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水污染控制技术论文范文篇一水污染及其控制方法【摘要】水是人类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因此水体一旦受到污染,不仅使水资源的数量、质量下降,直接或间接地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且污染后的水体也很难再得到恢复和控制。
本文主要对水体污染的类型特征及我国的水污染现状进行了综合评述,简要的阐明了水污染可能会带来的危害及水污染的常规处理方法,并就目前水污染防治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水体污染;现状;危害;防治;控制方法1、水体污染及其类型1.1 水体污染[1]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自净能力即水体的环境容量,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及其在人类活动和生产中的作用,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功能的现象。
我国水污染具有影响地域广、持续时间长、水质季节性变化、污染类型复杂等普遍特征。
1.2 水污染现状近年来,我国江河、湖泊和海域普遍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各种类型的水污染事件更是不断地发生。
如2004年2月在四川沱江发生严重氨氮超标排放事件,工业废水不合格排放致使大量鱼类死亡,100多万人饮水受到影响,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亿元;2005年11月,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苯类污染物泄露流入第二松花江,造成水质污染[2]。
当然,我们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来缓解我国水污染严峻的状况,如从1998年开始的“淮河水专项”,到今天为止已经坚持了16年之久。
1.3 水体污染的类型[1]从污染成因上来看,水体污染可以分为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
从污染源来看,水体污染可分为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
从污染的性质来看,水体污染可分为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
2、水体污染的危害水体污染将直接降低生活饮用水的品质,影响人类健康,并对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影响工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进而导致水生态失衡、生态系统退化,产生一系列的社会生态问题,并且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安全稳定和经济的正常运转。
水污染控制技术

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提供更多有效的解决方案
-
XXX
谢谢观看
汇报人:xxxx
工业废水处理:膜分离法可以有效地去除工业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物 、氨氮等,实现废水的净化与回收再利用
膜分离法的应用
海水淡化:反渗透技术是实现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之一,能够去除海水中的盐分和其 他溶解物质,生产出淡水资源
苦咸水处理:苦咸水是指水中含有高浓度的盐分,直接饮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反渗透技术能够有效地去除苦咸水中的盐分和其他有害物质,提高饮用水的质量
膜分离法主要依赖于膜的孔径大小和压力差来控制物质的透过和截 留
4
膜分离法的分 类
膜分离法的分类
根据膜的结构和孔径大 小,膜分离法可以分为 微滤、超滤、纳滤和反
渗透等几种类型
膜分离法的分类
T
微滤(MF)
微滤是一种以压力为驱动力的 过滤过程,主要去除水中的悬 浮固体、胶体物质、细菌和其 他微生物。微滤膜的孔径范围 在0.1-10μm之间,具有较高 的过滤效率和较低的运行成本
海水淡化与再利用
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回用
家庭净水系统
农业灌溉用水
在沿海城市和海岛地区,淡 水资源短缺问题常常存在。 膜分离法能够将海水淡化为 饮用水或其他用途的水,解
决这些地区的用水问题
在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废 水处理回用是节能减排的关 键措施之一。膜分离法能够 实现废水的深度处理和回用, 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并减少对
水污染控制技 术
xxxxxx
-
目录
CONTENTS
1
2
3
4
引言
水污染控制技术

水污染控制技术水污染是当前世界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体的污染程度不断加剧,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因此,水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水污染控制技术。
一、污水处理技术污水处理是水污染控制的一项重要措施。
常见的污水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其中,物理处理主要是通过沉淀、过滤、吸附等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
化学处理则是利用化学物质与污染物进行反应,以达到去除或转化污染物的目的。
生物处理则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降解为无害的物质。
二、膜技术膜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水污染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
膜技术利用特制的薄膜材料,通过滤除或分离水中的污染物质。
常见的膜技术包括超滤、逆渗透和纳滤等。
超滤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悬浮物、胶体物质和细菌等大颗粒的污染物,逆渗透技术则可以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无机盐和重金属等。
三、植物治理技术植物治理技术是一种生态友好的水污染控制方法。
通过种植适应性强的水生植物,利用植物的吸收、沉积和降解等作用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
常见的植物治理技术包括人工湿地、水生植物滤池和水生植物修复等。
这些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净化水体,还能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四、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水污染控制技术,主要利用强氧化剂(如臭氧、过氧化氢)和光催化剂(如二氧化钛)来氧化和降解有机物质。
这些氧化剂可以通过产生高活性的氧自由基,迅速氧化水中的有机物质,从而达到去除水污染的效果。
高级氧化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反应时间短等优点。
五、水资源管理技术除了污水处理技术,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也是水污染控制的重要措施。
这包括加强水资源保护,推行水的循环利用和建立合理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机制等。
通过科学合理地管理和利用水资源,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水污染的产生。
综上所述,水污染控制技术包括污水处理技术、膜技术、植物治理技术、高级氧化技术以及水资源管理技术等。
水污染控制技术习题

《水污染控制技术》习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1-1地球上约有1.4×10 15 M 3 的水,绝大部分为A.海洋水B.河流水C.地下水D.湖泊水答案:A2、1-2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中高度缺水国家是淡水消费量占本国淡水总量的A.<10%B. 10%~20%C.20~40%D.>40%答案:C3、1-3按照国际通行标准,高度缺水国家是淡水消费量占本国淡水总量的A.<10%B.10%~20%C.20~40%D.>40%答案:D4、1-1-4我国淡水资源总量居世界A.第二位B.第三位C.第四位D.第五位答案:C5、1-1-5我国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A.1/2B.1/3C.1/4D.1/5答案:C6、1-1-6在水中直径小于1NM的固体污染物的状态是A.溶解态B.胶体态C.悬浮态D.分子态答案:A7、1-1-7在水中直径介于1~100NM的固体污染物的状态是A.溶解态B.胶体态C.悬浮态D.分子态答案:B8、1-1-8在水中直径直径大于100NM的固体污染物的状态是A.溶解态B.胶体态C.悬浮态D.分子态答案:C.9、1-1-9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物的物质是废水中所含的A.C和NB.N和PC.C和SD.S和P答案:B10、1-1-10DDT属于下列毒物类别中的哪一类A.金属毒物B.非金属毒物C.有机化学毒物D.放射性毒物答案:C11、1-1-11下列水质指标属于物理指标的是A.化学需氧量B.色度C.大肠菌数D.总有机碳答案:B12、1-1-12下列水质指标属于化学指标的是A.化学需氧量B.色度C.大肠菌数D.温度答案:A13、1-1-131-1-12下列水质指标属于生物指标的是A.化学需氧量B.色度C.大肠菌数D.温度答案:C.14、2-1-1粗格栅的栅条间的间距应该是A.<10MMB.10~20C.20~40D.>40MM答案:D.15、2-1-2中格栅的栅条间的间距应该是A.<10MMB.10~40C.40~60D.>60MM答案:B16、2-1-3细格栅的栅条间的间距应该是A.<10MMB.10~20C.20~40D.>40MM答案:A.17、2-1-4人工清渣格栅与水平面成的倾角一般是A.30°~40°B.40°~50°C.50°~60°D.60°~70°答案:C18、2-1-5人工清渣格栅与水平面成的倾角一般是A.30°~40°B.40°~50°C.50°~60°D.60°~70°答案:D19、2-1-6筛网的去除效果,可相当于下列那个构筑物的作用A.沉砂池B.初次沉淀池C.曝气池D.二沉池答案:B20、2-2-1在污水处理前设置调节池的目的是A.只对污水的水质进行均衡和调节B.只对污水的水量进行均衡和调节C.能同时对污水的水质、水量进行均衡和调节D.不能对污水的水质、水量进行均衡和调节答案:C21、2-2-2调节水量和水质的构筑物称为A.调节池B.沉砂池C.酸化池D.初次沉淀池22、2-2-3进水一般采用重力流,出水用泵提升的调节池是A.线内调节池B.线外调节池C.外加动力调节池D.差流方式调节池答案:A23、2-2-4调节池设在旁路上的调节池是A.线内调节池B.线外调节池C.外加动力调节池D.差流方式调节池答案:B24、2-2-5出水槽沿对角线方向设置的调节池是A.线内调节池B.线外调节池C.对角线调节池D.折流调节池答案:C25、2-2-6在池内设置许多折流隔墙,污水在池内来回折流的调节池是A.线内调节池B.线外调节池C.对角线调节池D.折流调节池答案:D26、2-3-1在沉砂池和初沉池内的颗粒初期沉淀阶段属此A.自由沉淀B.絮凝沉淀C.拥挤沉淀D.压缩沉淀答案:A27、2-3-2二次沉淀池的初期沉淀和水处理的混凝沉淀属此A.自由沉淀B.絮凝沉淀C.拥挤沉淀D.压缩沉淀答案:B28、2-3-3活性污泥在二次沉淀的后期沉淀属此A.自由沉淀B.絮凝沉淀C.拥挤沉淀D.压缩沉淀答案:C29、2-3-4浓缩池的沉淀与浓缩过程属此A.自由沉淀B.絮凝沉淀C.拥挤沉淀D.压缩沉淀答案:D30、2-3-5设于生物处理前的沉淀池是A.沉砂池B.初次沉淀池C.曝气池D.二次沉淀池答案:B31、2-3-6设于生物处理后的沉淀池是A.沉砂池B.初次沉淀池C.曝气池D.二次沉淀池答案:D32、2-3-7污水从中心管流入,由下部流出,通过反射板的阻拦向四周分布,然后沉淀区的整个断面上升,沉淀后的出水由池四周溢出的沉淀池是A.平流式沉淀池B.竖流式沉淀池C.辐流式沉淀池D.折流式沉淀池33、2-3-8沉淀池的主要部位是A.进水区B.出水区C.沉淀区D.贮泥区答案:C34、2-4-1重力分离法去除的油粒和污水中的大部分固体颗粒的粒径是A.<10ΜMB.20~40ΜMC.40~60ΜMD.>60ΜM答案:D35、2-4-2主要用于去除浮油或破乳后的乳化油的构筑物是A.调节池B.沉砂池C.隔油池D.气浮池答案:C36、2-4-3气浮过程中向水中提供足够数量微细气泡的理想尺寸为A.<10ΜMB.10~20ΜMC.15~30ΜMD.20~40ΜM答案:C36、2-4-4可以改变污水中悬浮颗粒的亲水性能,而且还能使污水中的细小颗粒絮凝成较大的絮状体以吸附、截留气泡,加速颗粒上浮的化学药剂是A.混凝剂B.浮选剂C.助凝剂D.抑制剂答案:A37、2-4-5可以使亲水性物质转化为疏水性物质,从而能使其与微细气泡相粘附的化学药剂是A.混凝剂B.浮选剂C.助凝剂D.抑制剂答案:B.38、2-4-6提高悬浮颗粒表面的水密性,以提高颗粒的可浮性的化学药剂是A.混凝剂B.浮选剂C.助凝剂D.抑制剂答案:C39、2-4-7暂时或永久性地抑制某些物质的浮上性能,而又不妨碍需要去除的悬浮颗粒的上浮的化学试剂是A.混凝剂B.浮选剂C.助凝剂D.抑制剂答案:D40、2-4-8调节污水的PH值,改进和提高气泡在水中的分散度以及提高悬浮颗粒与气泡的粘附能力的化学试剂是A.混凝剂B.浮选剂C.助凝剂D.调节剂答案:D41、2-5-1滤池的核心部分是A.冲洗水排出槽B.滤料层C.垫料层D.排水系统42、2-5-2防止小料经配水系统上的孔眼随水流走,同时保证反冲洗水更均匀地分布于整个滤池面积上的滤池内部部分是A.冲洗水排出槽B.滤料层C.垫料层D.排水系统答案:C43、2-5-3均匀收集滤后水,更重要的是均匀分配反冲洗水的滤池内部部分是A.冲洗水排出槽B.滤料层C.垫料层D.排水系统答案:D44、3-1-1PH值<4.5的酸碱污水称为A.强酸性污水B.弱酸性污水C.弱碱性污水D.强碱性污水答案:A45、3-1-2 PH值=8.5~10.0的酸碱污水称为A.强酸性污水B.弱酸性污水C.弱碱性污水D.强碱性污水答案:C46、 3-1-3酸碱两种污水相互中和时,由于水量和浓度难以保持稳定,所以给操作带来困难。
水污染控制技术题库及答案

水污染控制技术题库及答案水污染控制技术试题(共3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沉淀法可去除水中的;A有机胶体B悬浮固体及凝聚物C乳化油D可溶性物质2.下列不属于重力分离法的是。
A沉淀法B隔油法C过滤法D气浮法3.污泥回流的作用是。
A减少浓缩池负荷B减少曝气池负荷C保持曝气池内生物量D改善水质4.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顺序为。
A Fe>Al>Ca>Mg>Ag>K>Na>H>LiB H>Fe>Al>Ca>Mg>K>Na>LiC Fe>Al>H>Ca>Mg>NH4>K>NaD Fe>Al>Ca>Mg>H>Na>K3+3+2+2++++3+3++2+2++++3+32+2+++++3+32+2++2++++++5.污水中存在时需要加复原剂去除。
A有机质B颜色C FeD Cr6.下面不属于氧化剂的是。
A臭氧B高锰酸钾C硫酸亚铁D液氯7.属于阳离子交换树脂。
A RNaB ROHC RCl D都不是8.盐水淡化能够用处理法。
A沉淀法B离子交换法C电渗析法D吸附法9.按照活性污泥增加规律,在阶段出水水质到达请求。
A生长率上升阶段B生长率下降阶段C内源代谢阶段D都不对10.废水的可生化性是通过试验去判断某废水或某物质用的可能性;A物理处理B化学处理C生物处理D A与B11.不是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的作用力。
A重力B份子引力C静电引力D化学键力12.用法可去除重力沉淀法不能去除的细小颗粒和细菌。
A沉淀法B隔油法C过滤法D气浮法13.下面几种膜分离法属于溶质选择性透过方法。
A电渗析B超滤C反渗入渗出D A和C14.从细菌的生长曲线看,在细菌对污水处理本领强,处理速度快。
A对数增长期B平衡期C内源呼吸期D都不对2+6+15.法的具体措施是从池前端到末了所安装的空气扩散装备有多变少,使供宇量沿着池长逐步减少。
A普通活性污泥法B渐减爆气法C逐步爆气法D延时爆气法16.上面属于复原剂的是。
A臭氧B高锰酸钾C硫酸亚铁D液氯17.污水中存在时需要加还原剂去除。
水污染控制技术习题库2

《水污染控制技术》习题二一、名词解释:污泥浓度(MLSS MLVSS)污泥沉降比(SV)污泥容积指数(SVL)污泥负荷、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接触曝气池厌氧生物法二、填空:1、将活性污泥微生物在水中接种,并在温度适宜,溶解氧充足的条件下培养,得到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按微生物的生长速度不同,该曲线可分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四个生长时期2、采用BOD5/COD比值的方法评价污水中有机物的可生化性是简单易行的,一般认为,BOD5/COD比值大于__________时,该污水的可生化性好。
3、在好氧生化处理过程中,有机物被转化为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和_______;厌氧生化处理中,有机物先转化为中间有机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__等。
其最终产物主要是_________,而不是_______4、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来完成的,微生物的代谢对环境因素有一定的要求,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5、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各种营养物质,不同微生物对营养元素的要求不同,并且对元素的比例有一定的要求,如,好氧微生物要求BOD5(C):N:P为________6、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是由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的混合培养体7、瀑气的主要作用除_________外, 还起________作用。
是瀑气池内的活性污泥与污水充分接触混合,保证瀑气池的处理效果,8、瀑气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 和_________两大类9、活性污泥能够连续从污水中去除有机物,是由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三个净化阶段完成的10、生物膜法是将微生物固定在______________上用于处理废水。
水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水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
然而,在现代工业和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水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
一、对水污染的认识水污染是指有害物质进入水体,导致水质下降,影响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和人类健康的一种行为。
水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排放、农业面源污染、城市雨水排放、渔业废弃物排放以及人类生活废水排放等。
二、水污染控制技术的分类1.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对水污染物的吸收、代谢等作用进行处理。
其中,生物膜技术是其中较为成功的一项技术。
生物膜技术是指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使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吸附在微生物生物膜表面,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此外,还有利用天然植物或植物根系对污染物进行吸附、解析的植物净化技术等。
2. 化学技术化学技术主要是利用化学原理,将水中有害物质转化为不含有害物质或减少其毒性的技术。
其中,常见的化学技术包括氧化还原技术、气浮技术、吸附技术、膜技术等。
3. 物理技术物理技术主要是依据分子间的物理特性,采用物理分离、过滤等技术进行水污染物的处理。
其中,常见的物理技术包括离心沉降、气浮技术、过滤技术、紫外线辐射技术等。
三、水污染控制技术的应用水污染控制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生活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城市雨水控制等。
1. 生活污水处理生活污水是指人类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氮、磷等物质。
生活污水处理主要是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和化学处理技术。
生活污水处理后,可以进一步使用于园林灌溉、农业灌溉等用途。
2. 工业废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主要是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其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
工业废水处理主要采用化学技术和生物技术。
工业废水处理后可用于园林绿化、农业灌溉等用途,也可经过进一步处理后直接排放至河流或海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中排放出来的水。工业废水成 分复杂,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性质各异。工业废水的性质 及危害人类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工业类别、原料品种、工艺过程 等诸多因素。
3.降水。包括降雨和降雪。降水时,雨雪大面积地冲刷地 面,将地面上的各种污染物淋洗后进入水道或水体,造成河流、 湖泊等水源的污染。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总
论
水污染控制的物理法 水污染控制的化学法 水污染控制的物理化学法 水污染控制的生化法 污泥处理 循环冷却水的处理 污水处理厂设计与运行管理
第1章
总
论
1.1
1.2
我国水资源现状
污水的来源、水污染的途径及危害
1.3
1.4
水体中主要污染物质及水质指标
降水对受纳水体的污染很大,其中固体悬浮物、有机物、
重金属和污泥直接污染地面水源。
1.3 水体中主要污染物质及水质指标
1.3.1 水体中主要污染物质 水体中主要污染物质的种类大致可作如下划分:固体污染 物、需氧污染物、营养性污染物、酸碱污染物、有毒污染物、 油类污染物、生物污染物、感官性污染物和热污染等。 1.3.2 水质指标 为了表征废水水质,规定了许多水质指标。 水质是指水与水中杂质共同表现的综合特征。水中杂质的 具体衡量尺度称为水质指标。水质指标可分为物理指标、化学 指标和生物指标。
自然界中的水在太阳照射和地心引力等的影响下不停地流 动和转化,通过降水、径流、渗透和蒸发等方式循环不止,构 成水的自然循环,形成各种不同的水源。
水在自然循环中几乎在每个环节都有杂质混入,使水质发 生了变化。 2.社会循环 人类为了生存,从自然环境中大量取用天然水体中的水, 作为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不断地通过新陈代谢把代谢 产物排泄到自然环境中,如此周而复始。水在人类社会中构成 的局部循环体系,被称为社会循环。
水质、水量,回收其中有用物质的可能性,经过技术和经济的
比较后才能决定,必要时还需进行实验。
2.按处理原理不同 (1)物理处理法 物理处理法是通过物理作用,分离、回收污水中不溶解的 呈悬浮态的污染物质(包括油膜和油珠)的污水处理法。
根据物理作用的不同,又可分为重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
和筛滤法等。 (2)化学处理法
到调节池的前后各个位置内,调节池的起端流量一般控制在进
水流量的 1/3 ~1/4,剩余的流量可通过其他各投配口等量地 投入池内。
2.2.3 调节池容积的计算
2.3
沉淀法
2.3.1 沉淀过程的理论基础
1.概述 它是利用水中悬浮颗粒的可沉降性能,在重力作用下使其 下沉,以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 2.沉淀的类型及其理论基础 (1)沉淀的基本类型 根据悬浮颗粒的性质、凝聚性及其浓度的高低,沉淀可分 为四种基本类型。 ①自由沉淀
①需三套电动机、减速器, 构造较复杂。 ②移动时,耙齿与栅条间隙 的对位较困难。
圆周回转式 机械格栅
深度较浅的中小型格栅
①配置圆弧型格栅,制造较 困难。 ②占地面积较大。
①钢丝绳干湿交替,易腐蚀, 宜用不锈钢丝绳。 ②有水下固定部件的设备, 设备检修时需停水。
钢丝绳牵引式 机械格栅
分固定式和移动式。固 定式适用于中小型格栅, 深度范围较大。移动式 适用于宽大格栅
地球上的水在阳光照射下,通过江河、湖泊、海洋等地面
水、表土水的蒸发,植物茎叶的蒸腾,形成水蒸气,进入大气, 遇冷凝结,以雨、雪、雹等形式重返地面。
返回地面的水,一部分渗入地下成为土壤水和地下水,再 供植物蒸腾,或直接从地面蒸发;一部分流入江河、湖泊、海 洋,再经过这些水面蒸发或植物蒸腾等,无终止地往复循环。
胶体和悬浮物。存在形式的多样性和污染物特性的不同,决定 了分离方法的多样性,有混凝法、气浮法、吸附法、离心分离
法、磁力分离法、筛滤法等。
(2)转化法 转化法可分为化学转化和生化转化两类。
现代废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可划分为一级处理、二级
处理和三级处理。
一级处理,主要去除废水中的悬浮固体和漂浮物质,同时 还通过中和或均衡等预处理对废水进行调节以便排入受纳水体 或二级处理装置。
为此,在污水处理前要设置调节池,对污水的水量、水质 进行均衡和调节,使污水处理效果更好。 调节池是调节水质和水量的构筑物。 2.2.2 水量与水质调节的常用方法
1.水量调节
污水处理中水量调节有两种调节池,一种为线内调节池, 另一种为线外调节池。
(1)线内调节池。进水一般采用重力流,出水用泵提升。
离出来,称为分离法。另一类是通过化学或生化的作用,使其
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或可分离的物质,后者再经过分离予以去除, 称为转化法。
习惯上也按处理原理不同,将水污染控制的方法分为物理 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处理法四类。 1.按对污染物实施的作用不同 (1)分离法
废水中的污染物有各种存在形式,大致有离子态、分子态、
应采用机械清渣格栅。 机械清渣的格栅,倾角一般为60°~70°,有时为90°。
机械清渣格栅的过水面积一般应不小于进水管渠的有效面
积的1.2倍。
表2-1
类 型 适 用 范
我国常用的几种机械格栅
围 优 点 缺 点
链条式 机械格栅
①构造简单,制造方便。 深度不大的中小型格栅。 ②占地面积小。 主要清除长纤维、带状 物
1.4
水污染控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1.4.1 水污染控制的基本原则
水污染控制的基本原则,首先是从清洁生产的角度出发,
改革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污染物,防止污水外排,进行综合 利用和回收。必须外排的污水,其处理方法随水质和要求而异.
1.4.2 水污染控制的方法
水污染控制的方法按对污染物实施的作用不同,大体上可 分为两类: 一类是通过各种外力作用,把有害物质从废水中分
2.水的特性(为非重点)
咸水 97.2% 地球上的水 淡水 2.8%
冰雪.冰川 地下水.土壤水 湖泊.沼泽 大气 河流
77.2% 22.4% 0.35% 0.04% 0.01%
图1-1 地球上水的分配比例
1.1.2 水资源的循环
水资源的循环指自然界中的水通过蒸发、凝结、降水(雪)、
渗透和径流等作用而无终止地往复循环过程。 1.自然循环
浮物和漂浮物。
格栅通常由一组或多组平行金属栅条制成的框架组成,倾 斜或直立地设立在进水泵站集水井的进口处。
格栅按形状不同可分:平面格栅和曲面格栅两种。
按格栅栅条间的间距可分:粗格栅、中格栅和细格栅三种. 格栅在应用中可分: 固定格栅和活动格栅两种。
固定格栅,一般由间隔的固定金属栅条构成,污水从间隙
1.2 污水的来源、水污染的途径及危害
污水的性质及危害取决于污水的来源。在实际生活中,污 水一般来源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
1.生活污水。是由家庭、学校、机关等排放的污水,如厨 房污水、粪便污水、洗涤污水等的总称(也叫城市下水)。 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约占70%、无机物约占30%,同时含 有大量的病菌和细菌,具有消耗环境氧量与传播疾病的危害, 生活污水一般夏季量多,冬季量少。
根据起作用的微生物不同,生物处理法又可分为好氧生物 处理法和厌氧生物处理法。
第2章
水污染控制的物理法
格栅与筛网 调 节
2.1 2.2 2.3 2.4 2.5
沉淀法 隔油与气浮 过滤法
2.6
2.7
离心分离
磁分离
2.1
格栅与筛网
筛滤是去除废水中粗大的悬浮物和杂物,以保护后续处理
设施能正常运行的一种预处理方法。筛滤的构件包括平行的棒、
中流出。
根据截留物被耙除的方式不同,固定格栅又可分: 手耙式 格栅和机械耙式格栅两种。 活动格栅又可分: 钢索格栅和鼓轮格栅两种。 2.1.2 人工清渣格栅
2.1.3 机械清渣格栅
机械清渣格栅(简称机械格栅)适用于大型污水处理厂以 及需要经常清除大量截留物的场合。
一般当栅渣量大于0.2 m3/d时,为改善劳动与卫生条件,
水污染控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1.1
我国水资源现状
1.1.1 水资源及其特性 1.水资源 水资源是指可供人们经常使用的水量,即大陆上由大气降 水补给的各种地表、地下淡水的储存量和动态水量。 地表水包括河流、湖泊和冰川等,其动态水量为河流径流 量,因此,地表水资源由地表水体的储存量和河流径流量组成. 地下水的动态水量为降水渗入和地表水渗入补给的水量, 因此,地下水资源由地下水的储存量和地下水的补给量组成。
2.1.4 常用格栅的选择及设计 2.1.5 筛 网
目前,应用于废水处理或短小纤维回收的筛网主要有两种, 振动式筛网和水力筛网。
2.2 调
节
2.2.1 调节的作用
污水的水质和水量一般都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污水的水量和水质的变化对排水设施及污水处理设备,特 别是生物处理设备正常发挥其净化功能是不利的,甚至还可能 破坏这些设备。
二级处理,主要去除废水中呈胶体态和溶解态的有机污染
物质,主要采用各种生物处理方法。
三级处理,是在一级、二级处理的基础上,对难降解的有 机物、氮、磷等营养性物质进行进一步处理。
废水中的污染物组成相当复杂,往往需要采用几种方法的
组合流程才能达到处理要求。 对于某种废水,采用哪几种处理方法组合,要根据废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