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一元一次方程基本步骤小结
一元一次方程(复习)

小结与复习
要点梳理
考点讲练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目标导学1
1.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1) 去分母:方程两边都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别漏乘.
(2) 去括号:注意括号前的系数与符号. (3) 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左边,常 . 数项移到方程右边,移项注意要改变符号 (4) 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 ax = b (a≠0)的形式.
(5) 系数化为1:方程两边同除以 x 的系数,得 x=m 的形式.
2.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审:审清题意,分清题中的已知量、未知量. 设:设未知数,设其中某个未知量为x. 列:根据题意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解:解方程. 验: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 答:写出答案 (包括单位).
审题是基础,找 等量关系是关键.
(2) 工程问题中基本量之间的关系:
① 工作量 =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② 合作的工作效率 = 工作效率之和; ③ 工作总量 = 各部分工作量之和 = 合作的工作效
率×工作时间; ④ 在没有具体数值的情况下,通常把工作总量看
做1.
例2 一项工作,甲单独做8天完成,乙单独做12天完 成,丙单独做24天完成.现甲、乙合作3天后,甲 因有事离去,由乙、丙合作,则乙、丙还要几天才 能完成这项工作?
10
解:设最多可以打 x 折,根据题意得
5001 40% x 500112%.
10 解得 x = 8.
答:广告上可写出最多打 8 折.
针对训练
7. 一家商店将某种商品按进价提高40%后标价,节假 日期间又以标价打八折销售,结果这种商品每件 仍可获利24元,问这件商品的进价是多少元?
解:设这件商品的进价是 x 元,根据题意得
一元一次方程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

制定解决方案
根据方程的特性和问题要求,选择适当的解法。 应用合适的代数技巧,例如合并同类项、移项或因式分解。
实施解决方案
使用所选的解法,按照步骤逐步解决方程。 确保正确地应用各种代数运算,并遵循正确定理的数学规则。
评估解决方案的有效性
检查计算的结果是否符合方程和问题的要求。 验证解法的可行性,并确保解命题的正确性。
一元一次方程问题解决的 基本步骤
在解决一元一次方程问题时,遵循以下基本步骤可以帮助你轻松应对挑战。
定义问题
首先,明确问题。确定方程中的未知数和已知数,并理解问题要求。 使用代数表达式将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
分析问题
仔细互作用。
调整解决方案
如果计算的解不符合问题条件或无法解决问题,需要重新评估解法。 尝试不同的方法或技巧重新解决方程,并找到符合条件的解。
总结和结论
在解决一元一次方程问题后,总结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确保结论准确,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其他相关问题中。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基础知识讲解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基础)知识讲解撰稿:孙景艳 审稿:赵炜【学习目标】1. 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理解每步变形的依据;2. 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3. 进一步熟练在列方程时确定等量关系.【要点梳理】知识点一、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变形名称 具体做法 注意事项去分母 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1)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 (2)分子是一个整体的,去分母后应加上括号去括号 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 (1)不要漏乘括号里的项 (2)不要弄错符号移项 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记住移项要变号)(1)移项要变号 (2)不要丢项 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 =b (a ≠0)的形式 字母及其指数不变 系数化成1 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 ,得到方程的解b x a=. 不要把分子、分母写颠倒 要点诠释:(1)解方程时,表中有些变形步骤可能用不到,而且也不一定要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有些步骤可以合并简化.(2) 去括号一般按由内向外的顺序进行,也可以根据方程的特点按由外向内的顺序进行。
(3)当方程中含有小数或分数形式的分母时,一般先利用分数的性质将分母变为整数后再去分母,注意去分母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而分母化整的依据是分数的性质,两者不要混淆. 知识点二、解特殊的一元一次方程1.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此类方程关键要把绝对值化去,使之成为一般的一元一次方程,化去绝对值的依据是绝对值的意义.要点诠释:此类问题一般先把方程化为ax b c +=的形式,分类讨论:(1)当0c <时,无解;(2)当0c =时,原方程化为:0ax b +=;(3)当0c >时,原方程可化为:ax b c +=或ax b c +=-。
2。
含字母的一元一次方程此类方程一般先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最简形式ax =b ,再分三种情况分类讨论:(1)当a ≠0时,b x a=;(2)当a =0,b =0时,x 为任意有理数;(3)当a =0,b ≠0时,方程无解.【典型例题】 类型一、解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1.解下列方程(1)345m m -=- (2)—5x+6+7x =1+2x —3+8x 【答案与解析】 解:(1)移项,得345m m -+=-.合并,得245m =-.系数化为1,得m =—10. (2)移项,得-5x+7x -2x —8x =1-3—6.合并,得—8x =—8.系数化为1,得x =1.【点评】方法规律:解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1)移项:即通过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放在等式的左边,把不含未知数的项(常数项)放在等式的右边.(2)合并:即通过合并将方程化为ax =b (a ≠0).(3)系数化为1:即根据等式性质2: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系数a ,即得方程的解b x a =. 举一反三:【变式】下列方程变形正确的是( ).A .由2x —3=-x —4,得2x+x =—4—3B .由x+3=2—4x ,得5x =5C .由2332x -=,得x =-1 D .由3=x —2,得—x =-2-3【答案】D .类型二、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高清课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388407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2.解方程:【思路点拨】方程中含有括号,应先去括号再移项、合并、系数化为1,从而解出方程.【答案与解析】(1)去括号得:42107x x +=+移项合并得:65x -=解得:56x =- (2)去括号得:32226x x --=-移项合并得:47x -=-解得:74x = 【点评】去括号时,要注意括号前面的符号,括号前面是“+”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各项均变号.举一反三:【变式】(四川乐山)解方程: 5(x -5)+2x =—4.【答案】解: 去括号得:5x —25+2x =—4移项合并得: 7x =21()()1221107x x +=+()()()232123x x -+=-解得: x =3.类型三、解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3.解方程:4343431623x x x +++++=. 【答案与解析】解法1:去分母,得(4x+3)+3(4x+3)+2(4x+3)=6,去括号,得4x+3+12x+9+8x+6=6.移项合并,得24x =-12,系数化为1,得12x =-. 解法2:将“4x+3”看作整体,直接合并,得6(4x+3)=6,即4x+3=1,移项,得4x =—2,系数化为1,得12x =-. 【点评】对于解法l :(1)去分母时,“1"不要漏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6";(2)注意适时添括号3(4x+3)防止3×4x+3.对于解法2:先将“4x+3"看作一个整体来解,最后求x . 举一反三:【高清课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388407 解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变式】22511346x x x -+--=- 【答案】解:去分母得:4(2)3(25)2(1)12x x x --+=--去括号得:486152212x x x ---=--合并同类项,得:49x -=系数化为1,得94x =-. 类型四、解较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 4.解方程:0.170.210.70.03x x --= 【思路点拨】先将方程中的小数化成整数,再去分母,这样可避免小数运算带来的失误. 【答案与解析】原方程可以化成:101720173x x --=. 去分母,得:30x -7(17-20x )=21.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得:170x =140.系数化成1,得:1417x =. 【点评】解此题的第一步是利用分数基本性质把分母、分子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以使分母化整,与去分母方程两边都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要区分开.5。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及根据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及根据:
1.去分母——等式的性质2
2.去括号——分配律
3.移项——等式的性质1
4.合并——分配律
5.系数化为1——等式的性质2
6.验根——把根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边看求得的值是否相等
注意事项:
(1)分母是小数时,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母转化为整数;
(2)去分母时,方程两边各项都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此时不含分母的项切勿漏乘,分数线相当于括号,去分母后分子各项应加括号;
(3)去括号时,不要漏乘括号内的项,不要弄错符号;
(4)移项时,切记要变号,不要丢项,有时先合并再移项,以免丢项;
(5)系数化为1时,方程两边同乘以系数的倒数或同除以系数,不要弄错符号;
(6)不要生搬硬套解方程的步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最佳解法。
(7)分、小数运算时不能嫌麻烦。
(8)不要跳步,一步步仔细算。
[。
一元一次方程内容概要

一元一次方程内容概要1. 方程的基本概念方程是包含一个或多个未知数的数学表达式,通过等号连接。
未知数通过运算关系与已知数结合,形成等式。
例如:3x + 5 = 10。
2.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一次方程是一个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的方程,且该未知数的指数为1。
其一般形式为 ax + b = 0,其中 a 和 b 是已知数,x 是未知数。
3.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1)去分母:将方程两边都乘以适当的数,使所有项的系数都是整数。
(2)去括号:将括号展开,使方程中的项更易于操作。
(3)移项:将含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式的一边,常数项移到另一边。
(4)合并同类项:将方程中相同类型的项合并。
(5)化简:简化方程,使其成为最简形式。
(6)求解:通过上述步骤,我们可以解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4. 移项法则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为了使未知数单独留在等式的一侧,我们经常需要将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式的一侧,而将常数项移到另一侧。
这一过程遵循移项法则,即当未知数从一边移到另一边时,其符号会发生变化。
5. 合并同类项法则在一元一次方程中,如果两个或多个项具有相同的变量或系数,则它们是同类项。
在解方程的过程中,为了简化方程,我们可以将这些同类项合并到一起。
合并同类项的规则是将它们的系数相加或相减。
6. 去括号法则在一元一次方程中,当括号出现在等式中时,我们需要去掉括号以简化方程。
去括号的过程遵循一定的法则:当括号前面是加号时,去掉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不变;当括号前面是减号时,去掉括号后各项的符号要改变。
7. 方程的解的检验当我们解出一元一次方程后,为了确保我们得到的解是正确的,需要进行检验。
检验的方法是将解代入原方程中进行验证。
如果等式成立,则该解是正确的;否则,需要重新考虑解的过程并再次检验。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五步步骤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五步步骤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五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方程化为标准形式
将方程整理成形如ax + b = 0的形式,其中a和b分别是常数。
步骤二:合并同类项
将方程中的同类项合并,得到ax = -b的形式。
步骤三:消去系数
将方程两边同时除以系数a,消去x的系数,得到x = -b/a的
形式。
步骤四:验证解是否正确
将x = -b/a代入原方程,验证方程的两边是否相等。
若相等,
则解为正确;若不相等,则解为错误。
步骤五:表示解的特征
根据方程的解的特征,可以判断解的形式:
- 若a = 0且b = 0,方程有无数解。
- 若a = 0且b ≠ 0,方程无解。
- 若a ≠ 0,方程有唯一解x = -b/a。
【数学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

【数学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初中数学中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有求根公式法、一般方法、图像法,接下来看一下具体内容。
求根公式法对于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ax+b=0(a≠0),其求根公式为:x=-b/a.推导过程ax+b=0ax=-bx=-b/a.一般方法(1)去分母:去分母是指等式两边同时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括号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
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
(改成与原来相反的符号,例:-(x-y)=-x+y。
(3)移项:把方程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就相当于把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样的变形叫做移项。
(4)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就是利用乘法分配律,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指数不变。
通过合并同类项把一元一次方程式化为最简单的形式:ax=b (a≠0)(5)系数化为1设方程经过恒等变形后最终成为ax=b型(a≠1且a≠0),那么过程ax=b→x=b/a叫做系数化为1。
这是解方程的一个通用步骤,就是解方程最后一个步骤。
即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未知项的系数.最后得到x=a的形式。
图像法对于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ax+b=0(a≠0),可以通过做出一次函数f(x)=ax+b来解决。
一元一次方程ax+b=0(a≠0)的根就是它所对应的一次函数f(x)=ax+b函数值为0时,自变量x的值,即一次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方法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方法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也是解决实际问题时常用到的数学工具。
本文将介绍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个知识点。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思路是通过一系列的代数运算将未知数的系数与常数项分离,并最终求出未知数的值。
下面我们将分几个步骤详细介绍解题方法。
第一步,观察方程的形式,将方程拆解成“系数 ×未知数 + 常数项= 0”的形式。
例如,对于方程3x + 4 = 7,我们可以拆解成3x = 7 - 4。
第二步,对拆解后的方程进行简化。
继续以上述示例为例,我们可以得到3x = 3。
简化方程是为了减少计算的复杂程度。
第三步,消去系数。
针对上述示例,我们可以将方程进一步简化为x = 1。
第四步,验证解的准确性。
将解代入原方程,验证等式是否成立。
对于x = 1,将其代入3x + 4 = 7,得到3 × 1 + 4 = 7,等式左右两边结果相等,所以x = 1是方程的解。
通过以上四个步骤,我们可以解决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实际例子进一步说明解题方法。
例子1:2x + 5 = 11首先,将方程拆解为2x = 11 - 5,即2x = 6。
接着,简化方程,得到x = 3。
最后,将x = 3代入原方程,2 × 3 + 5 = 11,等式成立,所以x = 3是方程的解。
例子2:4x - 8 = 20将方程拆解为4x = 20 + 8,即4x = 28。
简化方程,得到x = 7。
将x = 7代入原方程,4 × 7 - 8 = 20,等式成立,所以x = 7是方程的解。
除了通过代数运算解题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图像法解决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
图像法的思路是将一元一次方程转化为直线方程,通过绘制直线图像来求解。
以方程2x + 3 = 9为例,我们可以将其转化为y = 2x + 3的直线方程。
通过绘制y = 2x + 3的图像,我们可以找到直线与y轴交点的坐标,即方程的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要将分子,分母的
位置颠倒
2
例 解下列方程:
2021/3/9
3
注意:
1、对于含有多重括号的方程,可根据其特 征,灵活选用方法.
2、对于含有多个括号和多个分母的方程, 要认真观察其特点,不要拘泥于解方程的五个基 本步骤的固定顺序,某个步骤可能不用,也可能 用到多次,以便灵活安排解题步骤.
2021/3/9
4
作业:
课本P14 习题6.2.2 第1、3题
课本P21 复习题B组 第8题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202骤:
①去分母 ②去括号 ③移项 ④合并同类项 ⑤系数化为1
2021/3/9
1
步骤
去分 母 去括 号
移项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归纳:
具体做法
注意事项
先用括号把方程两边括起 来,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各分
母的最小公倍数
含有多重括号的方程,可视 情况由内到外或由外到内去
括号。
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 程左边,数字移到方程右
边,注意移项要变号
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 分子多项要加括号。
不要漏乘括号中的每一项, 括号前是“-”,去括号后每 一项要改变符号。 1)从左边移到右边,或者从 右边移到左边的项一定要变
号,不移的项不变号 2)项较多时不要漏项
合并 同类 项
1)把系数相加 2)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系数 化为201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