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渡口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佚名
【期刊名称】《重庆统计》
【年(卷),期】2018(000)003
【摘要】2017年,重庆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总页数】11页(P2-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
【相关文献】
1.迈入新时代坚持高质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2017年重庆市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解读2.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布重庆市政府核准的投资
项目目录(2017年本)的通知渝府发[2017]18号3.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局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扶贫办重庆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扶贫工作的通知渝人社发[2017]112号4.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国家税务局重庆市地方税务局重庆市
民政局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确定退役士兵、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优惠限额标准的通知渝财规[2017]3号5.2020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7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指 标
_年末 数一(万人■) ■ ■比重 ■( %
全 市 常住 人 口 按 城 乡分
城 镇 乡 村 按 性 别分 男 性 女 性 按年 龄段 分 0—15岁 (含 不 满16周 岁 1 6—59岁 (含不 满60周 岁 60周岁及 以上
全 年 人 口 出 生 率 为 11.1 8‰ , 死 亡 率 为 7.27‰ ,人 口自然增 长率 为 3.9I‰ 。全 市常 住 人 口性别 比 (以女性 为 IO0,男性对 女性 的比例 )为
2 0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a 8月 9a 1oa 11月 128
一 月幢 lIjJlt 0I 一0 2 O 2 0 6 0 8 1 0 1 3 1 7 1 5 l 6 1 6
业 生产者购进 价格上涨4.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 上 涨 5.3%。 农产 品 生 产 者 价 格 上 涨 3.2%。
图 3 201 7年 居 民 消 费 价 格 月 度 涨 跌 幅 度 单 位 : %
1.48个 百 分 点 。 全 年 外 出 市 外人 口482.31万 人 , 市
外 外 来 人 口167.65万人 。
W J止I‘ { :总 『直 12894 26 1439319 15872 23 17740 59 19500 27
一 t L 1年 Jf}
12 3 10 9 ii 0 l0 7
9 3
一 一●_■_■
101.74,出生婴儿性别 比l为 l01008 .5■8。 _■ 一
仞 步 核 算 , 全 实 现 地 I×= J'1,:总 值 l9500. 元 , 比 年 增 长 9.3%。按 、 分 , 第 一产 业 坪 1339.62亿 元 ,增 K,i.O%; J :,Iki ̄DN值 85 亿 元 ,增 长 9.5%; 第 三产 、I 增 J J【I{ ̄{9564.o4{z 增 长 9.9%。三 次 产 、I 结 构 比 J.j6.9:44.1:49.( 公有 制 经 济 实现 增 JJl1值 1l924.69亿 元 ,增 长9. 占伞 市 经 济 的 61.2%。 其 中 , 经 济 史 J=!J【!.上f【 9832.61亿 元 ,增 长9.9%, l 伞 IH经 济 的 5O.5
2016年重庆市大渡口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大渡口区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统筹打基础、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促改革等各项工作,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总体态势,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2016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6.7亿元,比上年增长10.5%(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亿元,下降3.4%;第二产业增加值67.6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107.5亿元,增长10.3%。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9%,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8.3%,下降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0.8%,上升1.3个百分点。
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2523元。
图12006-2016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二、农业2016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25621万元,比上年下降4.6%,其中:农业产值18781万元,下降5.9%;林业产值2330万元,增长3.6%;牧业产值2286万元,下降4.9%;渔业产值440万元,下降22.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784万元,增长5.6%。
2016年,全区蔬菜播种面积为2.5万亩,蔬菜总产量4.3万吨;生猪出栏7037头,猪肉产量519吨;山羊出栏660头;家禽出栏11.4万只,禽蛋产量155吨。
图22006-2016年全区农业总产值三、工业和建筑业2016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46.3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34.5%。
8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06.6亿元,增长13.1%;出口交货值13.5亿元,增长57.5%。
分行业看,非金属矿物业受供给侧改革影响,加大去产能去库存工作,全年实现产值33.4亿,比上年下降3.7%。
大渡口区的报经济社会发展公报

大渡口区的报经济社会发展公报2009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国务院3号文件出台的机遇,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全力推进“三个转型”“四大工程”“六个大渡口”建设,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区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9.6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亿元,比上年增长1.3%;第二产业增加值99.1亿元,比上年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48.8亿元,比上年增长13.3%。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6.3%,比上年下降2.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2.6%,比上年上升2.0个百分点。
图1 2005-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全年辖区入库税金及各项收入31.2亿元,比上年增加1.8亿元,增长6.3%。
区级财政总收入18.8亿元,比上年增加5.2亿元,增长38.7%;地方预算财政收入9.1亿元,比上年增加1.3亿元,增长16.1%;一般预算收入8.7亿元,比上年增加0.9亿元,增长11.7%。
图2 2005-2009年区级财政总收入及一般预算收入全年财政总支出18.6亿元,比上年增加5.4亿元,增长41.3%;地方预算财政支出18.0亿元,比上年增加5.2亿元,增长40.3%;一般预算支出15.1亿元,比上年增加4.0亿元,增长35.8%。
(二)、农业全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24180万元,比上年增长1.3%。
其中:农业产值14460万元,比上年下降1.4%;林业产值为700万元,比上年增长2.2%;牧业产值为6280万元,比上年增长1.3%;渔业产值为1560万元,比上年增长0.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为1180万元,比上年增长0.6%。
全年蔬菜播种面积为4.2万亩,蔬菜总产量7.1万吨;生猪出栏3.4万头,猪肉产量2510吨;山羊出栏520头,家禽出栏19.4万只;牛奶产量1564吨,禽蛋产量392吨。
重庆大渡口经济发展情况年度总结(doc 36页)

重庆大渡口经济发展情况年度总结(doc 36页)部门: xxx时间: 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一、大渡口区区域信息(一)大渡口区概况➢地处主城区西南部,滨临长江。
气候温和,地势平坦,资源丰富,与九龙坡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沙坪坝区相邻,与南岸区、巴南区隔长江相望。
是重庆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庆市中心城区十二个组团之一。
辖区面积103平方公里,现辖五街三镇,有人口25.43万,是人口最少的一个主城区。
➢大渡口区是以冶金、建材、机械、轻工、为重要支撑的工业城区。
区内有重钢集团公司、中国十八冶金建设公司、重型铸锻厂等国有大中型企业近20家和一大批新兴骨干企业,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和商圈建设如火如荼。
➢大渡口过去是重庆市工业文明的摇篮,虽然现在仍然是重庆重要的工业区,但随着新一轮的城市规划和整个重庆发展的需要,大渡口的城市功能定位也正在发生转变。
(从工业园区向)大量有待开发的土地,对于重庆市来说,两江,四岸地区最大的土地储备就在大渡口区。
所以对房地产有着非常好的开发潜力。
渝中区 大渡口区 江北区 沙坪坝区 九龙坡区 南岸区 北碚区 渝北区 巴南区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主城九区人均GDP比较(二)经济发展➢ 2006年,全区区内生产总值77.3亿元,人均区内生产总值达到3741美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1481元和4790元,各项税收及收入15.3亿元,区级财政总收入9.2亿元,连续多年被评为“重庆市工业十强区县”。
➢ 近年来,随着重庆直辖、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大渡口区私营经济发展迅猛,经济发展呈良好的态势。
➢ 在主城九区中,大渡口区的GDP 排在最后,但是由于大渡口区常住人口比较少,人均GDP 排在第三。
(三)城市建设——努力打造宜居城区➢ 营造城市绿化:完成中华美德公园一期、双山公园一期和一批生态林、社区公园、城市道路景观、城市雕塑建设,四年新增城市绿地面积278.4万平方米,新增公共绿地面积108.5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42平方米,是2002年的4.4倍,2006年获得“重庆市山水园林城区”称号。
重庆统计年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各区县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2017年)

区县
Region
全市 主城片区 渝西片区
Total Metropolitan Developed Economic
512842
按总产值计算 的劳动生产率
(元/人) Overall Labor Productivity by Gross Output
Value
214679
3207360
285861
250834
1288992
137411
160171
638478
87260
205483
66992
2310
231726
427045
巴南区
Ba'nan District
长寿区
Changshou District
江津区
Jiangjin District
合川区
Hechuan District
永川区
Yongchuan District
南川区
Nanchuan District
綦江区
Qijiang District
#綦江区(不含万盛) Qijiang District (excluding Wansheng)
Tongliang District Tongnan District Rongchang District Kaizhou District Liangping District Wulong District Chengkou County Fengdu County Dianjiang County Zhongxian County Yunyang County Fengjie County Wushan County Wuxi County Shizhu County Xiushan County Youyang County Pengshui County
重庆2017年第一季度观经济数据汇总报

74.28 49.73 48.00 48.18
其中:重庆市总值合计为4306.74
(单位:亿元)
重庆市2017年第一季度各区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9.3 17.8 16.6 15.4 15.4 12.0
16.6
12.6 12.4 8.1 8.0 8.1 9.7 5.6 6.2 4.8 5.0 6.8 8.2
11.6 11.6
5.1
6.0
6.6
5.0
1.8
3.8 5.3
4.3 2.1 5.5
3.5
5.3
5.4
3.4
1.7 2.1 2.1
其中:重庆市总值合计为335.1
(单位:亿元)
重庆市2017第一季度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000
10000 9326 8000 7825 6000 9743
10710 9980
住宅 767.74 84%
住宅 1334.05 89%
住宅
办公楼
商业营业用房
住宅
办公楼
商业营业用房
住宅
办公楼
商业营业用房
投资额
销售额
销售面积 (单位:亿元,%)
重庆市2017年第一季度各个地区生产总值
321.31
262.51 215.35
265.68
205.15
208.28
170.98 173.91
其中:重庆市均值合计为25804.75
(单位:亿元)
重庆市2017年第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52.18 131.43
154.75 141.53 110.53
87.18 72.03
80.41
87.38
2017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00.27亿元,比上年增长9.3%。
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1339.62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8596.61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9564.04亿元,增长9.9%。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9:44.1:49.0。
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1924.69亿元,增长9.5%,占全市经济的61.2%。
其中,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9832.61亿元,增长9.9%,占全市经济的50.5%。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3689元(9433美元),比上年增长8.3%。
全市常住人口3075.16万人,比上年增加26.7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70.68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08%,比上年提高1.48个百分点。
全年外出市外人口482.31万人,市外外来人口167.65万人。
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1.18‰,死亡率为7.2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91‰。
全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1.74,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8.58。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4.23万人,比上年增长3.0%。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30.67万人,增长4.7%。
累计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819.6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4%。
高校应届毕业生年底就业率95.4%。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0%,其中食品价格下降3.0%。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4.1%。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4.4%。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3%。
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3.2%。
截至2017年,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234.43万户,比上年增长9.2%。
其中,内资企业72.83万户,外资企业0.62万户,个体工商户157.75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23万户。
2017年新发展微型企业7.41万户,年末微型企业达56.07万户,增长8.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渡口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运行呈现增长速度稳中略缓,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的总体态势,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一、综合2017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96.5亿元,比上年增长7.4%(下同),其中:第一产业[3]增加值1.5亿元,下降12.5%;第二产业增加值76.5亿元,增长9.0 %;第三产业增加值118.5亿元,增长6.6 %。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8%,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8.9%,增长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0.3%,下降0.5个百分点。
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6547元。
图1 2007-2017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二、农业2017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23179万元,比上年下降9.5%,其中:农业产值17003万元,下降9.5%;林业产值2512万元,增长7.8%;牧业产值1334万元,下降41.7%;渔业产值507万元,增长15.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823万元,增长2.2%。
2017年,全区蔬菜播种面积为2.36万亩,蔬菜总产量4.1万吨;生猪出栏895头;山羊出栏337头;家禽出栏7.2万只。
- 2 -图2 2007-2017年全区农业总产值三、工业和建筑业2017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52.5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4]增加值增长10.9%,战略性新兴产业[5]增加值增长14.8%。
8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长17.4%;出口交货值15.1亿元,增长14.8%。
2017年全区规上工业营业收入206.1亿元,同比增长18.7%,营业成本167.1亿元,增长19.3%,分行业看,非金属矿物业全年实现产值37.5亿,同比增长19.1%。
支柱行业发展呈现积极向好的态势,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值34.3亿,增长7.2%;专用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值39.6亿,增长25.2%;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值18.9亿,增长7.5%;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实现产值10.2亿,增长19.0%。
分产品看,商品混凝土、硅酸盐水泥熟料、水泥、石灰石均出现一定幅度增长,分别同比增长24.3%、3.8%、5.8%、161.5%。
- 3 -另外,饮料酒在技改升级后,全年达到222386千升,同比增长16.6%。
新兴产品方面,玻璃纤维纱和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同比增长4.2%、39.1%,数字激光音视盘机、卫星导航定位接收机受市场影响同比下降13.0%和43.1%,产量出现波动。
2017年,全区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4.0亿元,比上年增长5.5%;建筑业企业全年完成总产值190.3亿元,增长14.6%;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额559.7亿元,同比增长25.7 %。
其中,本年新签订合同额319.3亿元,增长40.0 %。
四、固定资产投资2017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8.5亿元,比上年增长10.0%。
按投资用途分,基础设施投资[6]32.5亿元,同比下降27.9%;工业投资15.5亿元,下降6.2%;房地产开发投资146.8亿元,增长22.0%。
表1 2017年全区分行业投资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万元,%- 4 -图3 2007-2017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五、国内贸易2017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9.1亿元,比上年增长9.1%。
从商品销售情况看,全区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销售额233.1亿元,增长14.0%,住宿和餐饮业实现营业收入12.9亿元,增长8.2%。
- 5 -图4 2007-2017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六、对外经济2017年,全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773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7.2%。
其中:出口18317万美元,增长6.8%;进口9414万美元,增长102.5%。
图5 2012-2017年全区外贸进出口额- 6 -2017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2.48亿美元,相比上年同期下降21.7%。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2017年,全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2.6亿元,比上年增长5.2%。
2017年末,全区拥有营运机动车辆3765辆;其中:载客汽车20辆,载货汽车3745辆。
全年实现公路客运周转量2586万人公里,同比下降11.0%;实现公路货运周转量[8]314590万吨公里,增长10.7%;全社会公路客货运输周转量314849万吨公里,增长10.7%。
2017年,全区完成邮政业务总量6959万元,比上年增长79.8%。
2017年,全区接待国内旅游人数452.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2. 6%。
八、财政金融2017年,全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3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税收收入15.5亿元,增长9.6%。
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4.7亿元,增长14.2%,其中:教育支出6.2亿元,增长24.8%;科学技术支出0.4亿元,增长14.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亿元,下降12.3%;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2.4亿元,增长2.1%。
2017年,全区有金融机构37家,其中:银行21家,小额贷款公司6家,担保公司1家,基金公司4家,保险公司2家,证- 7 -- 8 -券机构3家。
全区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1.4亿元,比上年增长4.1%。
有存贷业务的27家金融机构年末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20.4亿元,下降5.9%;各项贷款余额为525.8亿元,下降0.8%。
图6 2012-2017年全区银行机构存贷款余额九、教育和科学技术2017年末,全区有各类学校114所。
各类学校教职工4313人,其中:专任教师3376人。
各类学校招生人数15238人,在校生55737人,毕业生13564人。
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阶段人数占全部初中生人数的59.4%,升入中等职业教育比例为39.7%。
1925人参加高考,1730人被各类大专院校录取。
中小学学校占地面积69.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1.8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17.0万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5.2万平方米,生活用房面积16.6万平方米,其他用房面积13.0万平方米。
体育运动场馆面积27.7万平方米。
2017年,全区受理1067项专利申请,其中:发明253项,实用新型742项,外观设计73项。
855项专利获得授权,其中:发明137项,实用新型542项,外观设计176项。
技术合同交易额3721.27万元1。
2017年,全区227家企业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其中:10家企业拥有当年认证的重庆名牌产品15个。
十、文化、卫生2017年,全区文化事业投入1396.7万元,年末拥有“三馆一站”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面积2.46万平方米,公共图书馆藏书29.2万册。
2017年末,全区有医院(卫生院)31个,其中:综合医院20个,专科医院3个。
妇幼保健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
卫生机构床位3038张。
卫生技术人员269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职业助理医师1100人,注册护师(护士)1255人,药剂人员161人,检验人员129人。
医院实现营业收入8.1亿元。
全区传染病发病率276.6 /10万,计划免疫接种率97.2%,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4‰。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2017年末,全区有户籍人口为26.4万人,比上年增加2609人,其中:男性13.0万人,女性13.4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3166人,出生率为12.0‰;死亡人口4925人,死亡率为18.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6.7‰。
全区常住人口[9]35.5万人,其中:城镇1此口径包含由重庆市科学委员会成果处提供的大渡口区线上及线下资料审核备案通过的企业。
- 9 -人口34.58万人,城镇化率97.41%,比上年提高0.09个百分点。
2017年,全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038元,比上年增长9.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43元,增长8.9%。
城镇居民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3.8%,农村居民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7.1%。
2017年末,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0.0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4.1万人,增长3.5%;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0.8万人,下降8.0%。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7.0万人,增长4.2%,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4.4万人,增长3.4%;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12.6万人,增长5.0%。
参加工伤保险人数8.7万人,增长25.1%。
全区为2.9万人次的城市居民和0.3万人次的农村居民分别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559.7万元和152.4万元;2017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3110人,期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783人2,城镇登记失业率2.2%。
2017年,全区电力使用量161344万千瓦时,其中生活用电量36524万千瓦时,增长5.2%。
天然气生活使用量4382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1.0%。
十二、城市环境和安全生产2017年,全区空气质量在Ⅱ级以上天数283天,城区环境噪声平均值53.7分贝,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66.9分贝,饮用水源2此口径包括报告期末当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在册的结存失业人员总数。
不包括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其他非本地户籍人员。
- 10 -水质达标率和地面水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2017年,全区公安机关破获刑事案件905件,比上年增长11.32%;查处治安案件2850件3,下降77.3%。
人民法院结案案件数11551件,案件结案率91.6%,其中:刑事案件337件,行政案件220件,民事案件7207件;执行案件3787件。
人民检察院决定直接立案侦查案件11件,查处贪污贿赂案件10件。
年末全区有律师事务所13所,律师67人;提供法律援助案件299件;调解纠纷案件5506件;当年办公证件数2.3万件。
2017年,全区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13起,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6人,比上年增加3人;生产安全死亡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6.7万元,下降13.8%。
3此口径包含“按照一般程序办理的治安案件”和“治安调解案件”两类。
注释:[1]本公报中2017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 三次产业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