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洗涤剂的配方设计与生产工艺

合集下载

洗涤剂文献综述及配方技术发展

洗涤剂文献综述及配方技术发展

洗涤剂文献综述及配方技术发展化工11-2班谢佳璇 3110313242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社会生活习惯的变化,人们对洗涤剂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本文献综述主要从洗涤剂的现状、洗涤剂的类型发展历史、质量标准及未来洗涤剂的发展趋势做出了简单的概述,让我们加深了对洗涤剂的了解和认识。

洗涤剂, 是指以去污为目的而设计配方的制品, 由活性组分和辅助组分构成。

作为活性组分的是表面活性剂,作为辅助组分的有助剂、抗沉淀剂、酶、填充剂等,其作用是增强和提高洗涤剂的各种效能。

洗涤剂的产品种类很多,基本上可分为肥皂、合成洗衣粉、液体洗涤剂、固体状洗涤剂及膏状洗涤剂几大类。

衣用(或其他纺织品)洗涤剂是洗涤用品中生产最早,用量最大的洗涤剂,人们日常使用较多的衣用洗涤剂主要是洗衣粉、皂粉、液体洗涤剂和肥(香)皂。

[1]1 洗涤剂现状洗涤剂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分子结构中含有亲水基和亲油基两部分的有机化合物。

一般是根据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能否分解为离子,又将其分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两大类。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又可分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三种。

区别于家用洗涤剂,专业洗涤剂是个独立分类,主要有宾馆、医院、酒店洗涤剂,用于洗衣房等大型洗涤业的需求。

包括公用设施用清洗剂、纺织工业清洗剂、皮革清洗剂、食品工业清洗剂、交通工具清洗剂、金属清洗剂、光学玻璃清洗剂,塑料橡胶清洗剂以及其它工业清洗剂。

工业清洗剂常用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一般低泡沫清洗剂常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2]2 各类洗涤剂2.1 粉状洗涤剂粉状洗涤剂主要为洗衣粉和皂基洗衣粉。

洗衣粉是一种碱性的合成洗涤剂,主要成分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烷基苯磺酸钠、少量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再加一些辅助剂, 经混合、喷粉等工艺制成。

皂基洗衣粉为近几年上市的洗化用品, 与合成洗衣粉不同点在于: 它的主要成分为皂。

洗涤剂配方及制作流程

洗涤剂配方及制作流程

洗涤剂配方及制作流程
洗涤剂的制作流程其实并不复杂,只要按照步骤操作,就可以轻松制作出一款高效的洗涤剂。

首先,准备好所需的原料,包括洗涤剂的基础原料,如碳酸钠、硫酸钠、硅酸钠等,以及添加剂,如抗菌剂、柔顺剂、漂白剂等。

其次,将所有原料按照配方比例混合,混合时要慢慢搅拌,以免出现结块现象。

接着,将混合物倒入模具中,放入烘箱中烘烤,烘烤时间要控制好,以免烘烤过久而影响洗涤剂的质量。

最后,将烘烤好的洗涤剂取出,放入容器中,即可完成洗涤剂的制作。

洗涤剂的配方也是制作洗涤剂的关键,配方的比例要恰到好处,才能制作出高效的洗涤剂。

一般来说,洗涤剂的基础原料比例为碳酸钠30%,硫酸钠20%,硅酸钠50%,添加剂的比例则根据洗涤剂的功能而定,如抗菌剂的比例为2%,柔顺剂的比例为3%,漂白剂的比例为5%等。

正确的洗涤剂配方和制作流程对于制作出高效的洗涤剂至关重要,因此,在制作洗涤剂时,要按照正确的配方和流程,以保证洗涤剂的质量。

洗涤剂生产工艺及其配方

洗涤剂生产工艺及其配方

洗涤剂生产工艺及其配方
无缺
洗涤剂,又称为洗衣精、洗衣液等,是一种清洁剂,通常用来清洁衣
物和其他物品,能够有效去除污渍,抑制菌藻的生长,保护衣物和物品的
柔软度,同时有一定的衣物保养作用,是众多家庭必备的日常用品。

一、原料配置
洗涤剂的主要原料有:雷尼索洗衣粉、洗衣粉令、树脂、植物油、乙
二醇、纳米乙二醇、表面活性剂、活性炭、无机物稀释剂、复配溶剂、过
氧化氢溶液、抗菌剂、防滴虫剂、芳香剂等。

1)雷尼索洗衣粉:雷尼索洗衣粉是一种无机化学物质,其化学式为
Na2O∙3Al2O3∙6SO3,主要成分为氧化铝钠和硫酸钠,具有较强的洗涤能力、易溶于水、无腐蚀性等特点。

2)洗衣粉令:洗衣粉令是洗衣的常用添加剂,主要由三种不同成分
组成:氨基磺酸盐、磺酸盐和有机硅酸盐,可以提高洗衣粉的洗涤能力,
降低衣渍的残留量,适用范围较广。

3)树脂:树脂是洗涤剂中的辅料,其主要作用是缓冲碱性物质,降
低衣物的褪色率,起到抗褪色、抗腐蚀的作用,使衣物变得更加柔软。

洗涤剂生产制造方法

洗涤剂生产制造方法

洗涤剂生产制造方法关键字:液体合成洗涤剂的制造方法一、液体合成洗涤剂的生产工艺比较简单,主要设备是带有搅拌器的配料锅。

配料锅须用不锈钢制成,搅拌机须能变速。

搅拌机的桨叶的必须定位恰当,要使最上一层的桨叶正好浸在液面下,以防搅拌时带进大量空气。

配料锅一般须有夹套,夹套内通水蒸气和水,通过对蒸汽量和水量的调节达到用热水加温或用冷水降温的目的。

制造方法如下所示。

将规定数量的去离子水加到配料锅内,调节夹套内的水蒸气和水量进行水浴加温,同时开动搅拌机。

当锅内水温升到40℃时,慢慢投入AES,边加边搅拌,加完后继续搅拌,直到全部溶解为止。

在此阶段,水温保持℃40,最高不超过50℃。

保持料温40-50℃,在继续搅拌的条件下依次加入LAS、AEO-9、6501(烷基醇酰胺)、氧化胺等,一直搅拌到混合均匀为止。

降温到40℃以下加香精、着色剂、防腐剂及增溶剂。

测溶液ph值,酌加ph值调节剂调节ph值,调节剂调节ph值至定值。

加食盐调节到所需粘度。

食盐进行粘度的最终调节。

调节前应先把产品冷却到环境温度或测粘度的标准温度。

在配制过程中,应该非凡注重两点:第一,一定要把AES慢慢加进水中,而决不直接加水来溶解AES,否则可能形成一种粘度极大的凝胶;第二,AES在高温下很轻易水解,因此整个操作温度应控制在40℃左右,最高不应超过60℃。

对含有AES的配方来说,若总活性物浓度超过28%,则应先将其余的表面活性剂及大量的氯化钠与增溶剂拌入40℃的水中,搅拌到物料完全溶解后再加AES。

二、液体洗涤剂的配制技术液体洗涤剂和颗粒固体洗涤剂不同的是,液体洗涤剂不需另外加工成为一定的商品型式,这是液体洗剂在技术上的一个优点。

要注重的是,假如包装不好或储藏过久,则有发干或混浊的现象。

液体产品所用的原料应当含盐类越少越好,环氧乙烷的缩合物不含电解质,所以是这方面的理想原料。

一个典型的强效型液体洗涤剂配方大致包含下列几种成分。

活性成分(占10%-15%)在结构最适于制造液体洗涤剂的有:a.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环氧乙烷和烷基酚、脂肪醇、脂肪酸等的缩合物以及这些产物的含氮衍生物;b.仲烷基硫酸钠;c.磺酸和磺酸酯被氨或醇胺中和的产品——脂肪醇硫酸铵、烷基苯磺酸乙醇胺盐。

洗洁精配方及其生产工艺

洗洁精配方及其生产工艺

洗洁精配方及其生产工艺洗洁精配方及技术流程精选洗洁精的生产方法综述生产洗洁精的方法很多,代表性的方法有几种:第一种:30年前的传统方法: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磺酸+片碱+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638+盐+香精+防腐剂+水=洗洁精,当活性物净含量达到15%以上就是国标配方。

1、优点是:大品牌基本上是用这个配方,并自己进行改良。

2、缺点是:成本过高,低价位的除油不强、稠度不高、泡沫不多。

3、生产低价位的改良方法:1)、增稠: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伴侣增稠剂代替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能降低成本,提高增稠效果。

2)、除油:添加全能乳化剂,全能乳化剂除油能力是普通乳化剂的10—40倍。

3)、泡沫:添加浓缩高泡精,能大幅度增加发泡能力。

4)、透明:添加水质清澈剂,让洗洁精非常清澈透明。

第二种:十年前的方法:粉状洗洁精+水+香精+防腐剂=洗洁精,1、优点是:简单方便,新手喜欢。

2、缺点是:粉状活性物泡沫少,二次起泡差,除油不强。

3、改良方法:没有改良的必要,直接淘汰。

第三种:三年前的方法:固体洗洁精+水+香精+防腐剂=洗洁精,1、优点是:简单方便,新手喜欢。

2、缺点是:不能自由调整兑水比例,低价位的除油不强。

3、改良方法:添加全能乳化剂和五优发泡剂,达到增加除油能力和高发泡的目的。

第四种:新型方法:洗洁精母液+水=洗洁精,1、优点是:简单方便,新手喜欢。

特别适合于自用。

2、缺点是:成本固定,品质固定,不能随意调整。

3、改良方法:不好改良,添加物质会打乱配方。

一、烷醇酰胺粉状洗洁精增稠剂的配方及其说明配方一:1.磺酸钠4KG;2.烷醇酰胺(代号:6502)6KG;3.柠檬酸适量;4.香精(柠檬or香蕉)适量;5.水90KG配方二:、1.磺酸钠4KG;2、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代号:6501,商品名:尼纳尔)6KG;3、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2KG;4、柠檬酸适量;5、香精(柠檬or香蕉)适量;6、水88KG把碱面用温水成糊状,去油效果很好!它会和油脂生成溶于水的盐,从而方便清洗!洗洁精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

洗涤剂实用配方与生产工艺

洗涤剂实用配方与生产工艺

洗涤剂实用配方与生产工艺
洗涤剂是一种可以去除衣物和物品上污渍的物质,它是由多种成分混合而成的。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洗涤剂的实用配方及其生产工艺。

洗涤剂的实用配方:
1. 表面活性剂:洗涤剂的关键成分是表面活性剂,它可以使污渍与水分分离,并被带走。

常见的表面活性剂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洗涤剂中,可以选择一种或多种表面活性剂混合使用,以提高洗涤效果。

2. 助剂:助剂是为了提高洗涤剂的性能而添加的其他化学物质。

例如,增加粘稠度的增稠剂、增加泡沫的泡沫剂、调节pH值
的缓冲剂等。

3. 香料和染料:为了赋予洗涤剂良好的香气和颜色,可以添加香料和染料。

洗涤剂的生产工艺:
1. 材料准备:根据配方,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包括表面活性剂、助剂、香料和染料等。

2. 混合:将所需的材料按照配方比例进行混合。

可以使用搅拌机等设备将各种材料充分混合均匀。

3. 加热:将混合好的材料加热,使其熔化或溶解。

加热温度要根据不同的材料和配方来决定,通常在60-70摄氏度之间。

4. 冷却:在加热完成后,将混合物冷却到适宜的温度。

在此过程中,可以继续搅拌以确保均匀冷却。

5. 储存和包装:将冷却好的洗涤剂进行储存和包装。

常见的包装方式有液体瓶、袋装等。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洗涤剂的实用配方及其生产工艺。

在实际生产中,还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和检测,确保洗涤剂的安全和有效性。

同时,还需要遵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以保证产品的合法性。

洗涤剂生产工艺及其配方

洗涤剂生产工艺及其配方

▪ 用途:用于洗涤洗涤羊毛衫、浴巾。
▪ 常用柔软洗涤剂的基本配方:
脂肪酸聚氧乙烯醚 23
纤维柔软剂 5
乙醇
15
其他
57
二、织物干洗剂
➢干洗剂是以有机溶剂为主要成分的液 体洗涤剂。
➢为什么干洗剂的用量将不断增加?
(一)干洗剂的组成
1、溶剂
用于干洗的溶剂应满足那些要求? 常用的溶剂:氯乙烯,四氯乙烯、三氯乙烷
等,其中以四氯乙烯使用较多。
2、水
▪ 干洗剂中加水的作用?
▪ 增溶技术就是在有机溶剂中加入适量表面活 性剂,表面活性剂在干洗剂中也形成胶束, 能将水增溶在胶束中,提高对水溶性污垢的 去除能力。
▪ 增溶技术的作用:采用增溶技术在有机溶剂 中增溶少量水分,就可洗去水溶性污垢,又 不会带来水洗的缺点。
3、表面活性剂
▪ 有机螯合物的性能:通过螯合作用将金属离子封 闭在螯合剂分子中而使水软化 ;
▪ 常用的有机螯合物有:乙二胺四乙酸钠(EDTA)、 氮川三乙酸(NTA);
▪ 高分子电解质中被开发用于助剂的主要是聚丙烯 酸钠 ;
▪ 聚丙烯酸钠的性能:可以吸附于被洗物表面和污 垢表面,增加被洗物与污垢之间的静电斥力,有 利于污垢的去除。并能增加污垢的分散能力,防 止污垢再沉积 ;
(八)抗静电剂和柔软剂
▪ 具有柔软和抗静电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二硬脂酸二甲基氯化铵、硬脂酸二甲基辛 基溴化铵,高碳烷基吡啶盐,高碳烷基咪 唑啉盐 ;
▪ 具有柔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高碳醇聚氧 乙烯醚和具有长碳链的氧化胺。
(九)稳泡剂和抑泡剂
▪ 常用的稳泡剂 :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 烷基醇酰胺 、月桂基二甲基氧化胺和豆蔻 基二甲基氧化胺;
▪ 常用的泡沫抑制剂 :聚醚和硅油 。

洗涤剂生产工艺及其配方

洗涤剂生产工艺及其配方

洗涤剂生产工艺及其配方洗涤剂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清洁用品,广泛应用于家庭、酒店、洗衣店等地方。

本文将介绍洗涤剂的生产工艺及其配方。

洗涤剂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辅料配制、原辅料溶解、混合、调整pH值、脱水、干燥、粉碎、包装等步骤。

首先,根据洗涤剂的种类和配方,将原辅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制。

一般来说,洗涤剂的基本原辅料包括表面活性剂、助剂、添加剂等。

表面活性剂分为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和缓解剂等,根据不同用途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进行配制。

接下来,将原辅料加入溶解槽中,通过加热和搅拌等方法使其溶解。

溶解过程中需要控制槽内的温度和pH值,以确保原辅料能够充分溶解,并且不会发生不良反应。

随后,将已溶解的原辅料倒入混合槽中进行混合。

混合过程中需要控制搅拌速度和时间,以确保各组分能够均匀混合,并且不会产生气泡和结块。

混合完成后,需要根据配方要求调整洗涤剂的pH值。

通常使用酸碱中和法进行调节,以确保洗涤剂的酸碱度合适,不会对皮肤产生刺激。

调整pH值后,需要对洗涤剂进行脱水和干燥处理。

脱水过程通常使用离心机或过滤器进行,以去除剩余的水分。

干燥过程则需要使用干燥器或喷雾干燥器等设备,以将洗涤剂中的水分蒸发掉。

脱水和干燥完成后,需要将洗涤剂进行粉碎。

通常使用破碎机或粉碎机进行,以确保洗涤剂颗粒的均匀和细腻。

最后,将粉碎后的洗涤剂进行包装。

包装通常采用塑料袋、塑料瓶等不透明材料,以防止洗涤剂受到光线和湿气的影响,并且方便携带和使用。

除了上述的生产工艺,洗涤剂的配方也是制造商需要注意的重要方面。

不同类型的洗涤剂具有不同的配方要求,但通常都包括表面活性剂、助剂和添加剂。

根据洗涤剂的用途和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表面活性剂进行配制,以达到更好的洗涤效果。

助剂和添加剂则可以用来改善洗涤剂的质感、增强稳定性、调整PH值等。

总之,洗涤剂的生产工艺及其配方是制造商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

通过科学合理的工艺和配方,可以生产出质量稳定、使用效果好的洗涤剂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2 棉麻织品类洗衣粉的配方
配方
1
2
3
4
5
6
表面活性剂
25
25
25
25
20
20
软水剂
20
12
12
12
10
10
PH 稳定剂 1(干
6
9
4
6
7
8
基)
6
4.5
6
5
10
10
PH 稳定剂
37
45
48
47
48
49
水溶性填充剂
1
1
1
1
1
1
污垢悬浮剂
0.1
0.3
0.02
0.02


增白剂
2.丝毛织物类洗涤剂 丝织物,属蛋白质纤维,对碱不稳定。人造纤维遇碱后 强度显著下降,所以也需用中性洗涤剂洗涤。由于丝毛类织 物属精细类织物,黏附污垢量较少,洗涤时,洗涤剂用量也 较少,即洗涤液浓度较低。在 20 世纪 80 年代,被认为可用 国产 30 型通用类洗衣粉洗涤丝毛织物。丝毛类洗涤剂中,不 宜配用碱性强的碳酸钠,硅酸钠用量也要适当降低。为提高 去污力,降低洗涤剂用量,配方中活性物和:聚磷酸钠用量 需增加。此外,可配用荧光增白剂、香精。 大量的实验已证实,烷基苯磺酸钠表面活性剂在水体系 中对蛋白类纤维有较大的损伤。因此,在设计丝毛类织物的 洗涤剂的配方时要注意不选用烷基苯磺酸钠等阴离子表面活 性剂。应选择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表面活性剂。 丝绸织物上污垢一般多为粉尘、泥、油脂等。这些污垢 多以物理连接方式黏附在丝绸织物表面,也有部分污垢和丝 绸纤维以化学方式结合在一起。丝绸织物洗涤剂溶解于水中 配成洗涤液,洗涤液将丝绸织物表面润湿,丝绸织物表面吸 附有表面活性剂,一方面使污垢被乳化,分散于水中,另一
【关键词】洗涤剂;配方设计;生产工艺
【中图分类号】TQ64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151(2010)06-0129-02
去污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个理论上还不能完善 说明的现象。配制高密度洗涤剂的技术特点是将作为洗涤剂 主要成分的表面活性剂、助剂(碱剂、硬水软化剂)按洗涤一 次所需的量进行等量配制,去除影响去污力的粉末剂芒硝。 同时利用表面活性剂的黏附性,在高密度化的同时使粒子表 面覆盖沸石助剂,形成松散的洗涤剂粒子。同时配入各种酶 以提高去污力。
用量
14
4 3 2 2 3 0.3 0.2 0.3 0.2 余量
(下转第 117 页)
- 130 -
巴西的圣保罗市,每年都有不少老人和儿童因空气污染和大 雾的影响致死,5 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增加 15%,65 岁以上老 年人的死亡率增加 12%。
在秋季,极端气候事件相对少些,对人们的健康影响略 少,这里不在一一叙述。总之,极端温度事件与人体的健康 密切相关。
【收稿日期】2010-01-13 【作者简介】梁德军(1968-),男,广西国泰招标咨询有限公司经理,从事管理工作。
- 129 -
毛和铜氨、醋酸酯纤维之类的纤维制品;重垢型洗涤剂的水 溶液呈弱碱性(pH=9.o~10.6),它与我国通用类洗衣粉的 pH 值(pH<10.2~10.5)相当,适于洗涤棉、麻、强力黏胶、醋酯 以及一般尼龙、丙烯腈等纤维的纤维制品。
2010 年第 6 期 (总第 130 期)
大众科技 DA ZHONG KE JI
No.6,2010 (Cumulatively No.130)
论洗涤剂的配方设计与生产工艺
梁德军
(广西国泰招标咨询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01)
【摘 要】合成洗涤剂的主要功能是在水溶液体系中通过多种物理化学作用脱除黏附在基质(纤维、硬表面等)表面上的一
比单一活性物为好。这种作用可从表 1 中看出(实验时,活性 物浓度为 2.5g/L,用硬水洗涤,以烷基苯磺酸钠的去污力作 为 100%)。
表 1 不同活性物配方的去污力
组成 烷基苯磺酸钠 环氧乙烷缩合物
CMC 焦磷酸钠 硫酸钠
水分 去污力
配方 1 21 — 1 15 54 9 117
配方 2 10 10 1 15 55 9 168
1.表面活性剂的选用 表面活性剂是洗涤剂产生去污作用的主要成分。在洗涤 剂的生产中又常把表面活性剂称之为洗涤剂的活性物。洗涤 剂选用的主要活性物种类,一般是在建造洗涤剂厂时就决定 了的,当然仅仅配制洗涤剂的工厂例外。 在合成洗涤剂中,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性物可使活 性物组分不显著的特点相得益彰,以适应复杂污垢的需要。 实践证明,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活性物配制的洗涤剂,在活性 物总含量相同的条件下,它的有关性能,特别是去污能力要
(三)极端温度事件的防御对策
1.注意收看气象预报和气象指数等级预报 为了让人们的身体更健康、生活更幸福美满。各级气象 台站每天发布 6~72 小时的短时、短期甚至更长时段的天气 预警、预报。不少气象台站每天通过电视、电话(12121)、 手机短信等媒介进行发布。近几年,围绕人体舒适和健康需 求,气象专家们研制了人体舒适度、紫外线强度、空气质量、 户外晨练、体感温度等许多气象指数,把影响人们生活的气 象要素分成 1~7 个等级。 比如空气舒适度的指数预报:我们根据气温和湿度、风 力的大小划分为极冷、寒冷、偏凉、舒适、偏热、闷热、极 热七个等级。当空气温度≥32℃;湿度>80%;风力∠2 级时, 称为闷热级,这时给人们的感觉是闷热难忍,很容易出现中 署现象。又如:当气温≤—8℃; 湿度∠30%;风力>4 级时,人们则又会感到严寒难抵,手脚 和脸很容易冻伤。 当预报“空气舒适度”为“寒冷”或“闷热”时,这时 有可能出现极端温度事件,则提醒人们要适当采取保暖或降 温措施,年老体弱的朋友要特别注意增减衣服,防止感冒或 受热。尤其是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的人们更要 注意避寒或消暑。当预报“空气舒适度”为“舒适”时,则 说明在未来 24 小时内,大多数的人们都会感到冷暖适度、身 心爽快,是休闲度假或外出旅游的最佳时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意锻炼身体, 气象条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晨练人们的身体健康。我们根据 气象条件,建立了气象晨练指数为: 当预报指数为 1~3 级时,适宜或基本适宜晨练,各种气
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国外洗涤剂配方中,几乎都 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洗涤剂活性物。所用活性物的种类一 般都以烷基苯磺酸钠作为合成洗衣粉的主活性物,再配用其 它种类的活性物(如脂肪醇类活性物)作为辅助活性物。当时, 我国生产活性物的种类还不多,除烷基苯磺酸钠外,其它活 性物的产量还不大。仅“上海牌”和“天津牌”洗衣粉是以 烷基苯磺酸钠和烷基磺酸钠两种活性物配制而成的。洗涤剂 中活性物的含量一般都在 10%~30%,很少超过 30%。我国生 产的合成洗衣粉分三种型号即 30 型、25 型、20 型,其活性 物的含量分别为 30%、25%和 20%。在拟订配方时,可根据洗 涤对象和洗涤条件而选用不同的活性物含量。
聚氧乙烯月桂醇醚硫酸钠:去油污力强,水溶性好,低 温下仍保持透明。
(4)制备过程。往反应釜中依次加入组分 A、B、C,随 后加入热水,搅拌,溶解。温度降至室温,待泡沫消失后, 加入组分 D,搅拌均匀,再加入 pH 调节剂,调节溶液 pH 值为 5.5~7.0,最后加入水溶性香精,搅拌均匀,静置一段时间, 取样检测,检验合格,即可成品灌装。
表 3 g 种洗发香波的配方
配方结构 主洗涤剂 发泡剂 助发泡剂
协调理剂 增稠剂 爽滑剂(调理剂) 增香剂 富脂剂 澄清剂 PH 调节剂 溶剂
原料名称 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
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 椰子酸二乙醇酰胺(6501) 烷基二甲基氧化胺(OB/ZA,30%) 聚乙二醇 400(PEG400) 硅烷季铵盐聚合物 香精 羊毛脂 乙醇 柠檬酸 纯水
酶是生物催化剂的一种,少量使用便可使污垢分解、易 溶,很容易从纤维中脱落下来。衬衫等吸汗性优良的棉纤维, 使污垢很难侵入到纤维内部。对此类污垢起作用的碱性纤维 素酶,在世界上首次应用到高密度洗涤剂中。
(一)配方原则
配方对洗涤剂成品的质量和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洗涤 剂配方应具备以下几个标准。
(1)洗净力强。洗后织物具有柔软的手感和鲜艳的色泽; (2)洗衣粉的外观要求颜色洁白、颗粒均匀、不飞扬、易溶 解、自由流动性好,此外,无不良气味,特别要求洗后织物 上不留不良的气味;(3)对皮肤无刺激作用,不损害织物也 不褪色,对洗涤用具及设备无腐蚀作用;(4)要求最终产品 成本低,价格便宜;(5)下列一些条件也会影响配方。活性 物的种类不同,它们的性能以及最终产物中含的无机盐种类 和数量也不同,即使是同一种活性物,由于制造原料、生产 方法以及工艺条件和设备的不同,它们的性能和无机盐含量 差别也很大,因此,必须以不同的配方来补偿。商品形式不 同或是成型方法不同,也要求配方不同。洗涤对象不同,需 要有不同的配方,以适应特定目的。洗涤条件(如水的硬度、 洗涤温度、洗涤方式等)不同,配方要求也不相同。
选择助剂还必须考虑各种助剂对环境的污染(如磷酸盐 的富营养问题)以及对皮肤的刺激作用。
3.实验 一切配方经拟订出后都必须经过多次反复实验、对比修 改,直至取得较好的效果才能应用于工业生产。
(二)配方示例
1.棉麻织物类洗涤剂 在 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棉麻类织物是国内使用量最大 的一类织物,黏附污垢(特别是油污)较多,因此洗涤时,洗 涤剂用量较大,要求洗涤剂呈弱碱性,去油污性能要好,价 格要低。这类合成洗衣粉,均由三聚磷酸钠、纯碱、硅酸钠、 羧甲基纤维素钠盐等几种助剂组成。活性物含量 20%~25%, 硅酸钠和硫酸钠用量较大,而荧光增白剂配量很少或不配用。 表 2 为此类洗衣粉配方示例。
在各种无机助剂中,碳酸钠的碱性最强,其次是硅酸钠 和复合磷酸盐,硫酸钠为中性。因此可以根据洗涤剂的 pH 值 来选配无机盐的种类和用量。例如,国内生产的丝毛类洗衣 粉中就不宜配用碳酸钠,而在 20 型洗衣粉中,碳酸钠的含量 可达 1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