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对不同花朵颜色影响的实验探究
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

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摘要:近年来SO2污染比较严重,它对植物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植物既受到SO2污染的影响,又对SO2的影响具有一定程度的修复能力。
本文总结了关于SO2单一污染物对植物生理生化的直接影响以及其适应机制,并提出对这方面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二氧化硫;植物;抗氧化酶我国是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所以我国的大气污染主要是以SO2污染为主。
特别是近30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更使煤炭以及石油的消耗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加剧了SO2的排放污染。
SO2是我国当前最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在个别地区污染相当严重。
SO2可通过气孔进入植物叶片细胞后快速溶于细胞中,在细胞内释放出H+、HSO3-和SO32-等,从而对细胞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伤害。
也可与其它大气污染物进行化学反应,生成各种硫酸盐,这些成分随雨水共同降落成为“酸雨”,能够导致土壤和水系的酸化,干扰植物的代谢,对生态系统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从而间接地危害人类健康。
关于SO2污染环境对植物生理生化及生长发育的影响已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并己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近年来,在SO2的植物伤害症状、伤害机理、对生理生化指标、植物组织结构影响等方面取的研究得了许多进展。
1.二氧化硫对植物形态的影响李利红,仪慧兰[1]等采用室内培养及密闭箱静态熏气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SO2暴露对拟南芥叶片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SO2暴露对拟南芥成熟叶片的伤害主要是叶面伤害斑的出现和叶片枯死,伤害程度与暴露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暴露于低浓度SO2时叶面无伤害斑,随时间推移有少数叶片边缘卷曲,但在停止暴露后恢复正常;中浓度时暴露的植株叶片出现大小不等的透明斑,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伤害症状发展为坏死斑,暴露于高浓度SO2的植株,叶片很快出现不规则形的黄色坏死斑,坏死斑的面积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扩大,之后叶片大量枯死。
但在脱离高浓度SO2后伤害性斑点不再增加,并能继续生长发育。
SO2暴露对拟南芥植株的生长发育具有双向作用,较低浓度SO2暴露对植株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浓度SO2暴露会抑制植株的生长发育,使株高、单株叶片数和单叶面积呈浓度依赖性减少。
二氧化硫实验

二氧化硫对植物影响实验的教学摘要本文阐述了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危害机理及植物受到危害时出现的症状,并从实验室的实际条件出发,对实验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剖析,引导学生探究、设计并改进实验方案。
关键词实验教学探究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中“观察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是高二新教材定版后又一新增加的学生分组实验,因为实验中选用的器具与材料有些特殊,在我们现有的实验条件下开展教学有一定的难度。
我在具体的实验教学中,从分析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危害机理入手,得出本实验的改进方向――制造一个二氧化硫超标的小环境,引导学生对实验的具体环节进行适当改进,简化了实验过程,增加了可操作性,实验效果也相当好。
1.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危害二氧化硫是我国当前最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对植物的危害也比较严重。
二氧化硫是各种含硫的石油和煤燃烧时的产物之一。
0.05—10mg/l的二氧化硫浓度[1]就有可能危害植物,危害程度视其持续时间而定。
1.1 危害机理二氧化硫通过气孔进入植物叶片内部,溶化浸润于细胞壁的水分中成为重亚硫酸离子、亚硫酸离子、氢离子。
这三种离子会伤害细胞,氢离子降低细胞PH 值,干扰代谢过程;亚硫酸离子和重亚硫酸离子直接破坏蛋白质的结构,导致酶失去活性。
植物最初受到伤害的部位是光合作用最强的栅栏组织。
机理[2]是:↓↓↓1.2 危害顺序叶片→叶柄→植株。
叶片受危害的顺序:成熟叶→老叶→幼叶,这是因为幼叶的抗性最强,成熟叶最敏感,老叶介于二者之间。
1.3 出现症状受危害后植物叶片的叶脉间先出现点状“烟斑”,随着时间的推移,1“烟斑”由点扩展成面,严重时叶片褪绿,变成黄白色,植物萎蔫。
2.实验材料的选择不同植物对二氧化硫的敏感性相差很大。
如下表[3]:总的说来,草本植物比木本植物敏感,木本植物中针叶树比阔叶树敏感,阔叶树中落叶的比常绿的抗性弱。
教材中是选用盆栽植物(如黄瓜)作为实验材料,实验时材料需要提前3—4周准备,像有些学校班级多的话,材料用量很大,这是一项相当大的工作量。
“观察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实验的改进与拓展

惯, 而且激发 了学 生 的创新 意 识 , 提高 学生 的综 合 素
质 。◇
维普资讯
・
4 4・
生 物学 教学 20年( 1 第1期 06 第3卷) 0
表 l 不同浓度的 S 对植物影 响( 2 4 W 灯泡照射 ; 0 2' 0 C; 材料 : 菠菜)
索新知识 的原 型, 使学 生接触科 学家创 新思维 活 动的 全过程 , 验教 学 中引人 “ 在实 研究 性 学习 ” 式 , 能 方 更
发挥 生物学实验 的功能 。如 : 制作洋葱 鳞片叶临时装 “ 片” 实验时 , 有的学 生将整块洋葱 鳞片叶放在物镜 下进 行观察 , 想看到其 内部结 构结果 失 败。之后 一起分 析 失败原 因, 使其认 识到显微 镜下 只能 观察到 薄而 透明 的材料 。这样 , 生不仅 通过探 究 改变 了对实 验 的看 学
新能 力 当今世 界科学 技术 日新 月异 , 人类 已经 进入
了学习型社会 , 习能力 成 了现 代社会 国 民生存 能力 学
的重要组成部 分。作为 教师 , 了在课堂 实验教学 中 除 要尽心创造条件 让学生 多 动手 做实 验外 , 还应该 通过
课 题研究 , 延伸 创新空 间 , 开拓 学生视 野 , 为学 生创设
能加速气孔 开放 , 缩短 实 验 时 间, 达到 较好 的实 验效
果。
15 增加 S 2的回收 . O
实验完 毕 , 加人 N O a H与 S 2 O
反应 , 减少 S 2 大气 的污染 和影响师生的健康 。 O对
2 改进后的实验效果分析
2 1 植物 受 害症 状 叶片褪 绿 , . 变成 黄 白色 或黄 褐 色。叶片失水萎蔫。危害严重 时 , 株萎蔫、 植 死亡。表 1表 2为不 同浓 度及 同一 浓度 S 2 植物 的影 响情 、 O对 况 , 3为对照组情况 。 表 2 2 由表 1 . 分析 , 二氧化硫对植物 的危 害程度 与二 氧 化 硫的浓度和接触 时间有关 当二氧化硫浓 度超过植 物的忍受程度时 , 植物 的危害程 度与二氧 化硫浓度成 正 比关 系 ; 当二氧化硫浓度不 变时 , 植物危 害程度 与植 物接触二 氧化硫 的时间成正 比关系。
微题型37 二氧化硫性质及实验探究(解析版)

微题型37 二氧化硫性质及实验探究时间:30分钟1.二氧化硫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可用氨水吸收处理。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硫并验证其部分性质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品红溶液是用来验证SO2的还原性B.SO2的发生装置中,使用70%的浓硫酸既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又有利于生成的SO2逸出C.K2Cr2O7溶液由橙红色变成绿色(生成Cr3+),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1 D.过量的氨水吸收SO2气体可以生成亚硫酸氢铵【答案】B【详解】A.SO2气体具有漂白性,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因此使用品红溶液是用来验证SO2的漂白性,A错误;B.在SO2的发生装置中,使用70%的浓硫酸溶液中H+浓度大,既可以加快制取气体反应速率,同时又利用H2SO3是弱酸的性质,可以减少SO2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有利于生成的SO2逸出,B正确;C.K2Cr2O7具有强的氧化性,会将SO2氧化为H2SO4,其本身被还原产生Cr3+,1 mol K2Cr2O7得到6 mol电子,1 mol SO2反应失去2 mol电子,则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数目相等,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3,C错误;D.当氨水过量时,其吸收少量SO2气体,反应生成正盐亚硫酸铵;只有当SO2气体过量,氨水少量时二者反应才反应产生酸式盐亚硫酸氢铵,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
2.下图虚线框中的装置(试剂均足量)可用来检验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所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其中供选择的试剂有无水硫酸铜、品红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澄清石灰水四种试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甲可以是无水硫酸铜,也可以是变色硅胶、无水氯化钙等物质SO+H2OB.丙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能是SO2+2OH-=2-3C.乙和戊两种溶液都不宜用作尾气吸收装置中的试剂D.如果将装置的连接顺序变为①③②,则只能检验出两种产物【答案】C【分析】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所产生的气体产物有水蒸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检验的先后顺序须是水蒸气、二氧化硫,除去二氧化硫后再检验二氧化碳。
对“观察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实验的思考

④ 还需 控 制 哪 些 无 关 变 量 ?( 温 度 、 、 、 置 如 光 水 装 气 密 性 、 触 S 时 间等 等 ) 接 O的 ⑤ 实 验室 中 如何 制 备 S 亚硫 酸 钠 和 稀 硫 酸 反 0 ?(
应 生 成 S 0)
亚 硫 酸钠 的 量 又 与 什 么 有 关 ? ( 据 质 量 = 度 x 根 浓
度 大 小 , 验 又 怎 样 设 计 ?这 就 需 要 对 S 浓 度 定 实 O的
② 该 实 验 的 实 验 变量 是 什 么? ( 同浓 度 S , 不 0) ③ 如 何 控 制 实 验 变 量 设 计 实 验 组 别 ? 高 浓 度 (
S 低 浓度 S 为 实验 组 、 S 对 照 组 , 别 处 0、 O作 无 O作 分 理 相 同植 物 。 察 它们 的反 应 ) 观
置 的设 置 、 验 组 别 的设 计 、 察 方 法 的 选 择 、 性 实 实 观 定
⑩ 观 察 数 据 如何 记 录 ? 通 过 层 层 设 问 。 环 相 扣 。 学 生 清 楚 实 验 的 每 环 让
个 环 节 , 利 完 成 实验 方 案 的 设 计 。 顺
验 向定 量 实 验 转 化 等 方 面 的能 力 培 养有 很 大 帮助 。
比 . 实 验更 具 现 实 意 义 。 该 该 实 验 具 取 材 方 便 的 特 点 。该 实 验 设 计 与 『 验 实 4 、 实 验 5 在 同一 节 课 内完 成 。 因此 , ]『 ] 只需 在 原 有 实 验 器 材 的基 础 上 。 添 几 个 一 次 性 注 射 器 即 可 满 足 实 增 验设 计 要 求 。该 实验 操 作 步 骤 简 单 。在设 计 中体 现 学 生 已掌 握 了一 定 的科 学 实 验 的设 计 方 法 . 用 了等 量 采
二氧化硫漂白鲜花原理

二氧化硫漂白鲜花原理
二氧化硫漂白鲜花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方式,它用于改善花卉的外观,使其更加美观。
二氧化硫漂白鲜花原理是通过使用二氧化硫化学反应来漂白花朵中的糖溶质催化剂,使花朵的颜色变白。
二氧化硫能够被植物吸收并且能够控制花朵中的某些组分的氧化等级。
植物体中许多种类的糖果催化剂对此反应非常敏感,它们可以被氧化,而氧化的结果是它们受到的整个植物的影响。
此外,二氧化硫化学反应是在室温下进行的,可以很快地使花朵变得白而不会引起伤害。
与其它漂白剂(如氯化亚银或氯化氢)相比,二氧化硫漂白鲜花不会引起植物变软,因此它是安全高效的漂白方法。
最后,二氧化硫能确保花朵中的糖果催化剂在颜色发生变化的同时不失去它们的品质和性能。
这意味着,花朵不会失去它们原有的美丽并且也不会变性以造成不好的气味。
综上所述,二氧化硫漂白鲜花是一种安全、有效、可持续使用的护理方法,可以改善花朵的外观。
它不仅可以使花朵变白,而且还可以让花朵保持原来的性能,保持颜色和气味,使花朵更加美观。
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危害实验方案及分析

⼆氧化硫对植物的危害实验⽅案及分析⼆氧化硫对植物的危害实验⽅案及分析⼆氧化硫造成的单⼦叶植物叶⽚的危害实验⽅案1 ⼀、⽬的、原理SO2是各种含硫⽯油和煤燃烧时的产物之⼀,是我国⽬前最主要的⼤⽓污染物,排放量⼤,对植物的危害也⽐较严重。
通过本实验了解SO2对植物危害的症状和速度,也可初选出对SO2危害敏感植物和抗性植物,为监测⼤⽓SO2污染和进⾏⼚区绿化提供依据。
SO2危害植物主要是从⽓孔进⼊叶⾁遇⽔分解产⽣H2SO3,SO3和H2,前⼆者对⼆硫健、酶反映产⽣直接危害,并产⽣较重的间接伤害;后者降低PH值,使⽓孔关闭,叶绿素去镁等。
⼆、材料、药品敏感植物:⼩麦、蚕⾖、⽉季。
2000ml⼤烧杯(或⼩钟罩),100ml⼩烧杯,⼤⼩培养⽫⼀个。
三、⽅法、步骤;1、将植物材料剪下⼀枝(带叶),迅速放⼊盛有⽔的⼩烧杯中,烧杯顶部盖⼀硬纸板,烧杯放在⼤培养⽫中。
2、将12.5mMNaHSO3和6.25MmH2SO4呈1:1的培养⽫中,⼩培养⽫放在⼤培养⽫中,迅速将⼤烧杯(或钟罩)扣在⼤培养⽫上。
3、适当摇动装置使SO2弥散开,间隔⼀段时间摇动容器四、结果分析:较不同浓度的 SO2对不同植物材料的危害程度和危害症状。
12.5mMNaHSO3和 6.25MmH2SO4各 10ml 在 2000ml 烧杯中产记录植物叶⽚受害情况。
⽐注⽣SO2理论值为8mg,即4ppm。
实验⽅案2 摘要:本⽂阐述了菊花在⼆氧化硫⽓体浓度很⾼的环境中⽣长的情况,并分析了⼆氧化硫对植物⽣长的危害。
关键词:⼆氧化硫、菊花、对植物的危害⼀、选题⽬的 “硫磺烟”是铜陵市最主要的⼤⽓污染物,其主要成分是⼆氧化硫(SO2)。
SO2是⽆⾊有刺激性⽓味的有毒⽓体,易溶于⽔化合⽣成亚硫酸,再与氧分⼦(O2)发⽣反应【SO2+H2O=H2SO3,2H2SO3+O2=====H2SO4】;此外,SO2还能与O2先结合再与H2O发⽣化学反应【2SO2+O2=====2SO3,SO3+H2O=H2SO4】(⼤⽓中的烟尘、O3等都是反应的催化剂,并且O3还是氧化剂),从⽽形成酸⾬或酸雾,进⽽对⾃然环境产⽣难以修复的损害。
实验四 观察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

实验四观察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教学目标1.利用不同浓度二氧化硫气体对植物影响的对照实验,理解大气中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危害,进而提高控制二氧化硫污染的环保意识。
2.学会观察二氧化硫对植物影响的实验方法。
3.在实验观察中培养耐心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难点、重点分析学生完成本实验似无多大难度,但是要使实验比较准确,应把实验重点放在以下两个方面:1.测试放入植物的幼苗后玻璃罩容积的方法。
因为玻璃罩容积的测试方法,是本实验必须学会的一种实验方法。
2.观察并如实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记录得是否及时,详细程度,真实情况都将直接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另外,这也是完成第三个教学目标的基本条件。
课时安排本实验的课内部分为1~2课时。
课外准备实验材料——植物幼苗的培养时间,则视所采用的受试植物的种类及当地气候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设计思路本实验由课外准备与课内实验两部分组成。
一、课外准备1.培养植物幼苗此项工作可由学生自己完成,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学习培养幼苗的方法以及供对照实验用的实验材料(幼苗)的选择方法。
2.课外预习通过教师的书面指导,学生完成预习内容,达到了解实验梗概、理解实验原理、明白实验方法步骤的目的,为课内实验奠定基础。
二、课内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之前,安排“教师检查学生的准备工作”这一环节,为分组实验落实物质准备和必要的理论知识准备。
第二个环节是“教师的讲解”,体现教师对实验指导的主导作用。
讲解的重点放在实验设计的原则、步骤、要求以及注意事项上,内容力求少而精。
第三个环节是“分组实验”,这是本实验的主体,时间上要给予充分保证,学生操作要求分工合作。
学生实验结束之后,安排“总结”。
总结包括汇报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找出某些规律,解释异常现象,鼓励学生创新等内容。
这是学生实验的延伸和深化,舍此不能称为一个完整的实验。
安排此环节,还可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工作方法。
最后是“整理”,这对于学生科学习惯的养成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硫对不同花朵颜色影响的实验探究摘要二氧化硫作为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其对植物的伤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那么,对于自然界中五颜六色的花朵,二氧化硫对其颜色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本实验探究试图说明这一问题。
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和直观的实验现象,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以实现新课标对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科学素养进行培养的要求。
关键词二氧化硫花朵颜色实验探究环保意识环境教育实验评价1 问题的提出20世纪环境警示录记载:1930年12月1~15日的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1948年10月26~31日的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的英国伦敦烟雾事件以及从1959年开始的由于石油冶炼产生的废弃物导致的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都是因为有害气体的长期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而二氧化硫气体就是其中的主要元凶之一[1]。
二氧化硫作为一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在工业生产上规定空气中允许排放量不得超过0.02 mg/m3,否则就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健康[2]。
二氧化硫不仅会以“酸雨”的形式对建筑物、森林、植被等产生损害,危害自然生态系统,还会直接破坏植物的叶肉组织,使叶片失绿,严重危害植物绿叶的生长发育,浓度高时甚至会使植物枯死[3]。
那么,二氧化硫对绿叶有如此严重的影响,它对五颜六色的花朵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为了使学生对二氧化硫给美丽的花朵带来的危害有一个直观而深刻的认识,使其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使之树立环保意识,我们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与实验验证,探究了大气中二氧化硫对花朵颜色的影响。
2 提出假设自然界中花朵的品种和颜色多种多样,同一类植物会开出不同颜色的花朵,不同的植物也会开出颜色相同或相近的花朵。
经过分析,提出以下实验假设:相同外界条件下,不同浓度的SO2可能对同一朵花的伤害程度不同;同一浓度的SO2可能对颜色不同的同一类植物花朵伤害程度不同;同一浓度的SO2可能对相同或相近颜色的不同类植物花朵伤害程度也不同。
3 实验设计3.1 实验原理根据强酸与亚硫酸钠反应可以制得较纯的二氧化硫气体的原理,本实验利用无水亚硫酸钠和过量的稀硫酸(质量分数为50%)反应来制备二氧化硫气体:Na2SO3 + H2SO4(稀)=Na2SO4+H2O+SO2↑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气体遇到湿润的有色花朵,会使花朵褪色,可以通过观察花朵颜色的变化和受伤害症状来研究其对花朵生长的影响程度。
随着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不同以及花朵在含有二氧化硫的大气中时间的不同,花朵受伤害程度也不一样。
在本实验中,为了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我们采集并选用了生活中常见的、易得的、颜色鲜艳的花朵,放在含有一定浓度二氧化硫气体的广口瓶中进行实验探究。
3.2 实验仪器及药品250 mL干燥洁净的广口瓶7个(带橡皮塞),回形针若干,10 mL、100 mL的量筒各1个,电子天平,表面皿,烧杯,玻璃棒,秒表,剪刀。
无水亚硫酸钠,80%的硫酸溶液,各种颜色鲜艳的花朵若干。
3.3 实验装置二氧化硫对不同花朵颜色影响的实验探究装置,如图1所示。
图1 二氧化硫对花朵颜色影响的实验装置3.4 实验探究与验证(1)制备含不同二氧化硫浓度的大气实验采用对比的方法,探究不同花朵在不同二氧化硫浓度的大气中的受伤害情况。
在实验之前,根据反应方程式Na2SO3+H2SO4(稀)Na2SO4+H2O+SO2↑首先计算出所需药品的理论用量(无水亚硫酸钠为理论用量,50%硫酸为过量,约 3 mL)。
另外,在本实验探究过程中,实验室提供的是80%的硫酸,预先稀释并配制50%的稀硫酸溶液(29℃时,80%硫酸的密度约为1.72 g/cm3,50%硫酸的密度约为1.39 g/cm3)。
表1 含不同浓度SO2的广口瓶中所需无水Na2SO3的质量广口瓶的编号123456对照瓶广口瓶中SO2浓度/(g/L)0.10.20.30.40.50.60无水Na2SO3的质量/g0.050.100.160.210.260.310实验开始前,准备7个250 mL的广口瓶,配上合适的橡皮塞(要确保气密性良好)并测量出每个瓶的实际容积(约为265 mL)。
根据广口瓶的实际容积,计算出室温下不同二氧化硫浓度的广口瓶中所需要的无水亚硫酸钠的用量(见表1),按二氧化硫浓度的大小给广口瓶编号,作为实验容器。
(2)系列实验探究首先,分别称量不同质量的无水Na2SO3粉末,放置于已经编号的广口瓶中;然后,将花朵剪成形状大小相同的小花片,润湿,按相同的顺序穿在用回形针弯成的“小勾”上,并固定在橡皮塞上(为了便于观察,每个“小勾”穿5片花片,7个广口瓶中花片的顺序保持一致,如图1所示);再向广口瓶中迅速加入3 mL的稀硫酸溶液,立即塞上带有“小勾”和花片的橡皮塞,轻轻振荡,观察广口瓶中花朵颜色的变化情况,并记录(见表2)。
表2 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硫对不同花朵颜色的影响(室温为29℃)花朵(颜色)广口瓶的编号与SO2 的浓度/(g/L)1234560.10.20.30.40.50.6对照瓶玫瑰花康乃馨非洲菊大红粉红大红粉红大红粉红约2 min颜色开始变浅,约17 min稳定约1 min颜色开始变浅,约14 min稳定约51 s颜色开始变浅,约12 min稳定约42 s颜色开始变浅,约10 min稳定约31 s颜色开始变浅,约8 min稳定加入硫酸振荡后颜色立即变浅,约7 min稳定花片以颜色整体变浅形式呈现被伤害症状,经过桃红,粉红,最后变成非常浅的红色而稳定不变实验结束时整个花片都枯萎约1.5 min开始有白斑,约9 min稳定约40 s开始有白斑,约7 min稳定约35 s开始有白斑,约4.5 min稳定约25 s开始有白斑,约3 min稳定约18 s开始有白斑,约2 min稳定加入硫酸振荡立即开始有白斑,1 min内稳定花片以白斑的形式呈现被伤害症状,边缘处最先出现白斑,而后白斑逐渐增多,最后至整个花片变成白色稳定。
实验结束时整个花片都枯萎花片变色很慢,颜色整体变化,不出现白斑,最终变成白色。
时长约需一个多小时,没有明显的时间区别。
实验结束时整个花片都枯萎约1 min开始有白斑,约47 min稳定约50 s开始有白斑,约21 min稳定约40 s开始有白斑,约12.5 min稳定约30 s开始有白斑,约9 min稳定约25 s开始有白斑,约8 min稳定加入硫酸稍振荡立即开始有白斑,约7 min稳定花片以白斑的形式呈现被伤害症状,白斑不断增多直至花片全部变成白色。
在浓度低时白斑增长的速度稍慢,历时较长。
随着二氧化硫浓度的增大,速度越来越快。
实验结束时整个花片都枯萎约2 min颜色开始变浅,约12 min稳定约50 s颜色开始变浅,约6 min 30 s稳定约40 s颜色开始变浅,约5 min 30 s稳定约37 s颜色开始变浅,约5 min稳定约14 s颜色开始变浅,约4 min 5 s稳定加入硫酸振荡立即变淡,约2 min 50 s稳定片以颜色整体变浅形式呈现被伤害症状,最后变成稳定的橙色。
二氧化硫浓度较低时变色较慢,后逐渐加快。
实验结束时整个花片都枯萎约1 min26 s开始有白斑,约10 min稳定约40 s开始有白斑,约5 min稳定约35 s开始有白斑,约4 min稳定约25 s开始有白斑,约2 min 50 s稳定加入硫酸振荡立即出现白斑,约2 min稳定小于1 min大部分花片有白斑,小于2 min稳定花片以白斑的形式呈现被伤害症状,白斑不断增多直至花片全部变成白色。
即使在二氧化硫浓度很低的1号瓶中,花片的变色都很快。
实验结束时整个花片都枯萎花朵颜色均无明显变化续表花朵(颜色)广口瓶的编号与SO2 的浓度/(g/L)1234560.10.20.30.40.50.6对照瓶百日草牵牛花茑萝丝瓜花紫红石榴红黄色淡紫色大红黄色约1 min 43 s颜色开始变浅,约9 min稳定约50 s颜色开始变浅,约3 min 47 s稳定约25 s颜色开始变浅,约3 min 12 s稳定约12 s颜色开始变浅,约3 min稳定加入浓硫酸振荡立即变浅,约2.5 min稳定加入浓硫酸振荡立即变浅,约2 min稳定花片以整体颜色变淡形式呈现被伤害症状,最后变成稳定的浅红色。
实验结束时整个花片都枯萎约1 min43 s颜色开始变浅,约9 min稳定约50 s颜色开始变浅,约3 min47 s稳定约25 s颜色开始变浅,约3 min12 s稳定约12 s颜色开始变浅约3 min稳定加入硫酸振荡立即变浅,约2.5 min稳定加入硫酸振荡后立即变浅,约2 min稳定花片以整体颜色变淡形式呈现被伤害症状,最后变成稳定的橙色。
实验结束时整个花片都枯萎颜色没有任何变化,花片整体缺水枯萎在加入硫酸,稍加振荡后,立即就有大量的白斑出现,在很短的时间内花片就变为白色。
实验结束时花片整体枯萎约1 min开始有白斑,6 min稳定约30 s开始有白斑,约5 min40 s稳定加入硫酸振荡立即有白斑,5 min10 s稳定加入硫酸振荡后立即有白斑,约 4 min稳定加入硫酸振荡后立即有白斑,3 min 40s稳定加入硫酸振荡后立即有白斑,3 min18 s稳定花片以斑点的形式出现被伤害症状,斑点面积不断增多直至花片全部变成橙色。
实验结束时整个花片都枯萎颜色几乎没有变化,花片整体缺水枯萎花朵颜色均无明显变化3.5 实验结论通过上述实验探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不同,花朵出现被伤害症状的时间不同,浓度越大,被伤害速度越快。
(2)不同颜色的植物花朵呈现出不同的被伤害症状。
大红花朵在含有二氧化硫的大气中整体颜色变浅,经过逐渐变浅的几个阶段,最后变成非常浅的淡红色或者为白色;粉红色的花朵以白斑的形式呈现被伤害症状,白斑随着时间的增长而不断增多,最后至整个花朵呈白色。
(3)不同颜色的同一类植物花朵在相同浓度的二氧化硫大气中,被伤害症状和程度不同;相同颜色的不同植物花朵在相同浓度的二氧化硫大气中,被伤害症状和程度基本相同,只是因花瓣本身的厚度不同而有些区别,出现伤害症状的时间略有差别。
(4)从表2可以看出,淡紫色的牵牛花受伤害症状最早出现,瞬间变成白色;红色花朵受伤害变色也很明显,随着红色深浅的不同最后变成橙色或者白色;黄色花朵基本保持原色。
说明二氧化硫对花朵颜色的影响随花色的不同而不同,对黄色花朵不敏感,对其他颜色花朵很敏感。
花的颜色通常是指花冠的颜色,花冠的颜色又是由花瓣细胞里的色素决定的。
色素的种类很多,与花的颜色有关的色素主要是花青素和类胡萝卜素。
花青素存在于细胞液中,含花青素的花瓣可呈现出红、蓝、紫等颜色。
花青素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呈现蓝色,在中性溶液中呈现紫色[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