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届中考语文二模后专题复习古文山水游记阅读

合集下载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19-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19-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

中考语文二模试题(时间120分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用古诗文原句填空(8分)(1)欲把西湖比西子,▲。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4)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5)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6)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7)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8)水是眼波横,▲。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2.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2分)(▲)A. 倜.傥挑剔.涕.泗横流B. 眩.目炫.耀绚.丽多姿C. 休憩.默契.锲.而不舍D. 栖.息晨曦.奴颜婢膝.3.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驻足静谧苍穹因地治宜B. 点缀梦寐暄腾抑扬顿挫C.惬意心扉追朔别出新裁D.咫尺酝酿睿智心无旁骛班级开展以“文学与酒”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4分)【名著与酒】元、明、清的文学作品大多与酒有不解之缘,▲。

从《三国演义》的“煮酒论英雄”到《水浒传》的“醉打蒋门神”,从《西游记》的“大闹天宫”到《红楼梦》的“群芳夜宴”,作品借酒写人,以酒壮景,既精彩纷呈,又各具特色。

4. 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酒的历史与文学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

B.四大名著里更是觥筹交错,酒香四溢。

C.中国的文学几乎是蘸着酒写成的。

D.四大名著中的酒是时代化的酒、艺术化的酒。

5.下列名著中关于酒的对联,对仗不工整...的一项是(▲)(2分)A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

(选自《三国演义》)B.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选自《水浒传》)C.酿成春夏秋冬酒,醉倒东西南北人。

(选自《警世通言》)D.琼浆满泛玻璃盏,玉液琥珀杯浓斟。

(选自《红楼梦》)【书法与酒】6.(1)下列关于“酒”的书法作品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1)(2)(3)(4)A.(1)是行书,飘逸洒脱,如一个人的行。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栖霞区九年级中考模拟测试卷(二)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8页,共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22分)1.用古诗词原句填空。

(6分)①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②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③▲,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④▲?曹刘。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⑤神州名胜,处处留有诗人们的千古名句,让游客们忍不住驻足吟诵。

在南京,你最想吟诵的古诗词名句是:“▲,▲。

”班级即将以“君子自强不息”为话题举办演讲活动,你和同学们积极筹备。

【准备开场白】2.作为主持人,你准备活动开场白。

(4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话出自《周易》,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而君子处世,也应该遵循天道,刚毅坚rèn,▲。

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

今天我们的演讲活动就围绕“自强不息”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展开。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2分)rèn(▲)髓(▲)(2)横线处还需填入两个四字词语,根据语境,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持之以恒,努力奋进B.诚实做人,讲究信用C.以和为贵,和而不同D.谦虚谨慎,知耻后进第2页共8页【撰写演讲稿】3.小奇正在以《论不屈不挠》为题写演讲稿,下面是他演讲稿中的一个片段。

他请你帮忙完成下列任务。

(4分)(1)为增强说服力,小奇搜集了以下诗文名句,你认为能放在【甲】处的选项有(▲)(2分,多选)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导学案《山水游记》文言文阅读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导学案《山水游记》文言文阅读

20220211年初三语文二轮复习教学案(14)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山水游记文言文阅读】【考点说明】中考文言文考查方式主要课外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比较阅读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考查题型主要有:翻译题、断句题、选择题、填空题理解运用题。

考点主要有:阅读时能准确理解常用的实词和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正确地将文言文句译成现代汉语;能借助注释理解文章基本内容;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整体感知文章的主题;能结合作品内容进行评价,谈出感受;能借助注释阅读、理解浅易的课外文言文。

针对文言文阅读中可能出现的考点,复习时应当学会:1.立足课内,注重积累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名篇名段等;2.注重实践,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常见的解题技巧;3.重视比较,认真阅读文言语段,分析题目要求和比较的内容,做到“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联系全文,巧妙规范答题。

【真题演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节选自《岳阳楼记》)【乙】来焦山有四快事:观返照吸江亭,青山落日,烟水苍茫中,居然米家父子①笔意;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虚一碧,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听晚梵声出松杪②,悠然有遗世之想;晓起观海门日出,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映射江水,悉.成明霞,演漾不定。

《瘗鹤铭》③在雷轰石下,惊涛骇浪,朝夕喷激,予来游于冬月,江水方落,乃得.踏危石于潮汐汩没之中,披剔尽致④,实无不幸也。

(选自《渔洋山人文略》)【注】①米家父子:米芾父子。

②杪(miǎo):树梢。

③《瘗(yì)鹤铭》:六朝摩崖石刻。

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答案版

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答案版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 小题,共9.0分)1. 填空。

爆竹声中一岁除, _________ 。

(宋?王安石《元日》)______ ,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至塞上》)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中,号召我们学习白求恩大夫的精神,努力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人们常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为自己受环境影响找借口,对此我们可以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 ”来反驳。

诗歌要有感情地朗诵。

同样是感叹语气,陆游的“ ____________ , ______ ”(《游山西村》)可以读出惊喜之情;杜甫的“ ___________ ,_______ ”(《望岳》)可以读出豪壮之情。

根据文言文中“阴”“阳”所指的山水位置可知,与高淳毗邻的“湖阳”应该在古丹阳大泽的岸。

二、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 小题,共3.0 分)2. 几个同学相约暑假里去游览故宫,他们关注了故宫的数字化平台,先来了一次足不出户的“故宫之旅”,邀你参加。

小永关注了故宫微博。

小永想把最近的一则内容(见上图)准确地读给大家听,请为其中几个字注音。

轻薄._..__._._._.絮.状______ 魅.力______请你任选下面一种字体临写这则微博介绍的文物名称。

小桠在微信中发现了小程序“见大臣”。

小桠试着与里面的“大臣”互动了一下(如图)。

请你分析一下“大臣”的应对技巧。

小淳关注了微信公众号。

小淳在其中推送的文章里看到一个表情包(如图),在下面情景中使用了。

请你根据提示,用生动的描写补全这个情景。

双休日,小淳独自在家做了很多事,中午,妈妈打电话来。

他说:“ _____________ 。

”然后,他发了这个表情包给妈妈,把妈妈逗乐了。

妈妈表扬了他,回来时,还给他买了最喜欢吃的水果。

你参与网上“故宫论坛”的讨论。

网友一:我小时候常到午门外广场上练习骑自行车,对博物院却没有什么印象,倒是最近看了《上新了,故宫》《国家宝藏》这些电视综艺节目,关注了故宫数字化平台的各种创意产品,对故宫又有了兴趣,想再去看看。

2021年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之山水游记篇

2021年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之山水游记篇

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之山水游记篇慧庆寺玉兰记戴名世玉兰在佛殿下,凡二株,高数丈,盖二百年物。

花开时,茂密繁多,望之如雪。

虎丘亦有玉兰一株,为人所称。

虎丘繁华之地,游人杂沓,花易得名,其实不及慧庆远甚。

然非朱先生以太史而为重客,则慧庆之玉兰,竟未有知者。

久之,先生去,寺门昼闭,无复有人为看花来者。

余寓舍距慧庆一里许,岁丁亥春二月,余昼闲无事,独行野外,因叩门而入。

时玉兰方开,茂密如曩时。

余叹花之开谢,自有其时,其气机各适其所自然,原与人世无涉,不以人之知不知而为盛衰也。

今虎丘之玉兰,意象渐衰,而在慧庆者如故,亦以见虚名之不足恃,而幽潜①者之可久也。

花虽微,而物理②有可感者,故记之。

(选自《戴名世散文集选》【注】①幽潜:指幽居避世。

②物理:事物盛衰的道理。

1.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盖/二百年物B. 其实/不及慧庆远甚C. 竟未/有知者D. 茂密/如曩时2.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3分)(1)盖()(2)涉()(3)恃()3.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4. 文中写两处玉兰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3分)与课内对比文章的写法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

请说说《爱莲说》和选文中作者在写法上有何异同?记游庐山苏轼仆①初入庐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殆.应接不暇,遂发意不欲作诗。

已而见山中僧俗②,皆云:“苏子瞻③来矣!”不觉作一绝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④游。

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⑤。

”既自哂.前言之谬,又复作两绝云:“青山若无素,偃蹇⑥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又云:“自昔忆清赏,初游杳霭⑦间。

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

”是日有以陈令举⑧《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不觉失笑。

旋.入开先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⑨辞。

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往来山南北十余日,以为胜绝不可胜谈,择其尤者,莫如漱玉亭、三峡桥,故作此二诗。

中考语文专题11文言文阅读山水游记(解析版)

中考语文专题11文言文阅读山水游记(解析版)

文言文阅读:山水游记一、课内阅读(2022·黑龙江黑龙江·中考真题)阅读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1.下面对《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问答入词,层层深入。

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B.千古兴亡,往事悠悠。

“悠悠”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

C.“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话用典故,详写硝烟弥漫的战斗场面。

魏蜀吴三国战事频发,也出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

D.“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对英雄的仰慕,对主和派的愤慨以及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

醉翁亭记①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游溽,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宁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①若夫日出而林罪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幕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美秀而繁阴,及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它。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但接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漠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湖、山看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就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①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

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课内文言文(山水游记篇复习(一)《记承天寺夜游》《三峡》《与朱元思书》)教案新人教版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课内文言文(山水游记篇复习(一)《记承天寺夜游》《三峡》《与朱元思书》)教案新人教版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略无阙处阙:夏水襄陵襄:
沿溯阻绝溯属引凄异属
2.翻译下列语句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下面是《小石潭记》中的一段文字,和本文第二自然段比较,在写水方面有什么异同?
解释重点词语记承天寺夜游1忛无不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忝民共同一起只是交错纵横原来是窗户冲刷接连丌断有时即使真实在随着青白色比得过飞奔癿马凭依通啭到平息经营8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经纶
课内文言文复习专题
课题
课内文言文复习专题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并积累常用的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3对世俗的鄙弃,对山水的热爱和赞美,隐约流露出隐逸的思想。
4、飞漱
5、属引凄异属引:
6、或王命急宣或:
7、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
8、良多趣味良:与朱元思书
与朱元思书
1、风烟俱净俱:
2、从流飘荡从:

中考语文二模后专题复习 古文(山水游记)阅读2(2021-2022学年)

中考语文二模后专题复习 古文(山水游记)阅读2(2021-2022学年)

古文(山水游记)阅读2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5题。

(17分)有美堂①暴雨苏轼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②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③,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④,倒倾鲛室⑤泻琼瑰⑥.【注释】①有美堂:位于西湖东南面吴山上,由宋朝梅挚所建。

②顽云:浓云。

③金樽凸:金樽里的酒水满溢而出。

④泉洒面:用泉水泼洒脸面,使之清醒,诗性大发。

⑤鲛室:神话中鲛人所居之处,这里指海。

⑥琼瑰:玉石。

有美堂记(节选)欧阳修夫举天下之至美与其乐,有不得兼焉者多矣。

故穷山水登临之美者,必之乎宽闲之野、寂寞之乡,而后得焉。

览人物之盛丽跨都邑之雄富者,必据乎四达之冲①、舟车之会,而后足焉。

盖彼放心于物外,而此娱意于繁华,二者各有适焉。

然其为乐,不得而兼也。

今其民幸富完安乐,又其俗习工巧。

邑屋华丽,盖十馀万家。

环以湖山,左右映带。

而闽商海贾,风帆浪舶,出入于江涛浩渺、烟云杳霭②之间,可谓盛矣.故喜占形胜,治亭榭.相与极游览之娱.然其于所取,有得于此者,必有遗于彼。

独所谓有美堂者,山水登临之美,人物邑居之繁,一寓目③而尽得之.盖钱塘兼有天下之美,而斯堂者,又尽得钱塘之美焉。

【注释】①冲:重要的地方。

②杳霭:云雾缥缈的样子.③寓目:过目;看一下。

1.根据诗文内容填空。

(7分)(1)苏轼诗中的“谪仙”指唐代诗人▲ .《有美堂记》提到的钱塘湖之美,我们所学过的古诗文《▲》里也有描述。

(2分)(2)暴雨来袭,钱塘湖的雨声、雷声、▲声动人心魄,激发了诗人“金樽凸”“▲"“琼瑰泻"等一系列奇特想象。

请你也默写一句描摹声音的古诗文名句:▲。

(3分)(3)有美堂因为“▲,▲”(用《有美堂记》原句填空),所以称得上“喜占形胜”,而尽得钱塘之美。

(2分)2。

用“/”给下面句子画一处停顿。

(1分)览人物之盛丽跨都邑之雄富者3。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3分)A.天下之至美与其乐虽有至道(《虽有嘉肴》)B. 必之乎宽闲之野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文(山水游记)阅读2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5题。

(17分)
有美堂①暴雨
苏轼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②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③,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④,倒倾鲛室⑤泻琼瑰⑥。

【注释】①有美堂:位于西湖东南面吴山上,由宋朝梅挚所建。

②顽云:浓云。

③金樽凸:金樽里的酒水满溢而出。

④泉洒面:用泉水泼洒脸面,使之清醒,诗性大发。

⑤鲛室:神话中鲛人所居之处,这里指海。

⑥琼瑰:玉石。

有美堂记(节选)
欧阳修
夫举天下之至.美与其乐,有不得.兼焉者多矣。

故穷山水登临之美者,必之.乎宽闲之野、寂寞之乡,而后得焉。

览人物之盛丽跨都邑之雄富者,必据乎四达之冲①、舟车之会,而后足焉。

盖彼放心于物外,而此娱意于繁华,二者各有适焉。

然.其为乐,不得而兼也。

今其民幸富完安乐,又其俗习工巧。

邑屋华丽,盖十馀万家。

环以湖山,左右映带。

而闽商海贾,风
取,有得于此者,必有遗于彼。

独所谓有美堂者,山水登临之美,人物邑居之繁,一寓目③而尽得之。

盖钱塘兼有天下之美,而斯堂者,又尽得钱塘之美焉。

【注释】①冲:重要的地方。

②杳霭:云雾缥缈的样子。

③寓目:过目;看一下。

1.根据诗文内容填空。

(7分)
(1)苏轼诗中的“谪仙”指唐代诗人▲。

《有美堂记》提到的钱塘湖之美,我们所学过的古诗文《▲》里也有描述。

(2分)
(2)暴雨来袭,钱塘湖的雨声、雷声、▲声动人心魄,激发了诗人“金樽凸”“▲”“琼瑰泻”等一系列奇特想象。

请你也默写一句描摹声音的古诗文名句:▲。

(3分)
(3)有美堂因为“▲,▲”(用《有美堂记》原句填空),所以称得上“喜占形胜”,而尽得钱塘之美。

(2分)
2.用“/”给下面句子画一处停顿。

(1分)
览人物之盛丽跨都邑之雄富者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
..的一组是(▲)(3分)
A. 天下之至.美与其乐虽有至.道(《虽有嘉肴》)
B. 必之.乎宽闲之野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C. 不得.兼焉者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D. 然.其为乐,不得而兼也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分)
相与极游览之娱。


5.为什么说“有美堂”的“美”很难得呢?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3分)

[参考答案]
(一)(17分)
1.(7分)
(1)(2分)李白《钱塘湖春行》(或《湖心亭看雪》《饮湖上初晴雨后》等)
(2)(3分)风声(或:水声)羯鼓催(或鲛室倾、吹海立)示例:潇潇暮雨子规啼;但余钟磬音;杨花落尽子规啼;杳杳钟声晚等。

(每空1分)
(3)(2分)环以湖山,左右映带。

2.(1分)览人物之盛丽/跨都邑之雄富者
3.(3分)D
4.(3分)朋友们一同游览,尽享山水之乐。

5.(3分)因为山水之美与都邑之盛,这两者是很难兼得的(1分),而有美堂却可以览尽繁华与闲适之美(2分),可见“有美堂”的“美”很难得。

(如答“钱塘湖美景尽收眼底”得1分。


【译文】
天底下山水的秀美与人们能从中得到的快乐是往往是不能两全的。

要能看到登高俯瞰山水的秀美,往往要走到偏僻的乡下,寂寞无闻的村庄里去。

想要看到相貌好的人物和丰富的物产,必须占据四通八达的要道,车水马龙交汇之处,才能够得到。

前者是使我们看了风景而忘记了自身,而后者是看到事物繁盛而心情愉悦,两者各有满足。

但是这两种快乐,是难以同时兼得的。

现在这个地方的老百姓富裕安好,幸福快乐。

在这个地方的老百姓又多熟悉工艺技巧,城市中的屋宇非常漂亮。

这样的房屋约有十万多座,被湖水山林包围,湖光山色互相映衬。

在大江的码头上云集有福建来的艘艘商船,这些商船极其忙碌地进进出出于钱塘江浩渺的烟波里,非常繁盛。

所以很高兴地占领了如此有利的地形,筑起了他们亭台和水榭。

朋友们一同游览,享尽山水之乐。

在钱塘的其他地方看风景往往是有得有失,只有在有美堂上,登高望远的山水之美,人居物产的繁盛,是一眼全能看到啊!人们说钱塘兼有天下之美,而这个堂却又兼有钱塘之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