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简介
茶叶的品种简介及图片大全

茶叶的品种简介及图片大全
说到茶叶,中国可以说是茶叶大国了,茶叶在中国有着很长的一段历史,从很久很久以前茶叶就被广大百姓所使用,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其品种繁多,在我们平时吃的茶叶品种中就有六大品种,估计有很多人对茶叶的种类不是很熟悉,那么下面帅帅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茶叶的各大品种吧!
★中国六大茶叶品种★
1、绿茶
绿茶是中国主要的茶类之一,绿茶我国多个地区都有很广泛的生产和种植,其天然物质比较多,因为绿茶是不需要经过发酵的茶叶,而且绿茶对人体有很好的养生作用,它能够帮助人吸收辐射,绿茶的种类又能分为很多种,比如毛尖茶、龙锦绿茶、碧螺春等。
经常服用绿茶的人不会那么容易患上癌症,而且能够有效的预防三高,净化我们的口腔,去口臭,另外肠胃不干净的人可以多喝绿茶来清理肠胃,排出肠胃中的有害物质和垃圾成分。
毛尖茶
龙井茶
碧螺春
2、红茶
红茶就和绿茶不一样了,相反,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红茶泡出来后是红色的,它的名字也是因此而来,被人们叫做红茶。
而且红茶中含有多种抗癌和抗衰老的物质,能够有效的提高人体的体质,红茶是许多老外都喜欢喝的茶,而且红茶也分为许多种,比如有红碎茶,
工夫红茶等,在饭后喝红茶能够帮助人去油腻,在饭前喝的话又能够激起人的食欲,对于食欲不振的人很有帮助,而且红茶不亚于绿茶,基本上绿茶有的功效,红茶都有。
红碎茶
工夫红茶。
关于中国十大名茶最新排名

关于中国十大名茶最新排名茶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茶叶以其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闻名于世。
中国的茶叶品种繁多,但是其中一部分茶叶因为其独特的口感和口碑,在市场上备受欢迎。
下面是中国十大名茶最新排名。
1. 龙井茶龙井茶,是中国最有名的绿茶种之一,产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村及周边一带。
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清雅,滋味甘醇、清爽,是中国十大名茶中的佼佼者。
2. 铁观音铁观音是中国乌龙茶的代表,产于福建省南部的安溪县。
铁观音品质上乘,带有独特的茉莉花香,口感爽滑回甘,将茶叶的烘焙和制作工艺发挥到极致,被誉为中国乌龙茶中的“皇者”。
3. 祁门红茶祁门红茶属于红茶类茶叶,只产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
祁门红茶外形美观,沉香味浓、汤色红艳,茶叶原材料选用嫩度高的“小种”和“大叶种”,经明火“杀青”,“揉捻”,“发酵”科学配比而成,是中国十大名茶中的佼佼者。
4. 武夷岩茶武夷岩茶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茶,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境内。
岩茶的外形类似乌龙茶,但口感上要更加厚重,具有明显的陈香与后甜,是中国十大名茶中的佼佼者。
5. 普洱茶普洱茶是云南省的特产,以其独特的发酵工艺和陈香口感而闻名。
普洱茶有着天然的存放时间,越陈越香,口感更加醇厚。
普洱茶饮用时,既可冲泡,也可破茧为龙,进行更精细的冲泡。
6. 黑茶黑茶是特有的中国大型发酵茶,在我国湖南、四川等多个地区都有黑茶的产地。
黑茶色泽深红,滋味醇厚,具有很高的保健价值,适宜经常饮用。
7. 大红袍大红袍是福建武夷山名茶,属于半发酵茶类,口感甘醇,汤色橙黄明亮。
大红袍以其独特的茶香和口感,一直走在中国名茶前列。
8. 六安瓜片六安瓜片被称为绿茶之王,产于安徽省六安市境内。
瓜片茶的茶芽含苞待放时由于茶叶结构属于螺旋形而得名。
瓜片茶外形平直,松散而有弹性,香气清幽,口感甘醇,极具特色。
9. 岩茶岩茶也是福建的名茶之一,是乌龙茶的一种。
岩茶依山就势,生长在岩石之间,汲取天然水源的矿物质丰富,口感苦涩并略带甜香,岩韵浓郁。
中国茶叶的分类及其特点介绍

中国茶叶的分类及其特点介绍中国茶叶是世界上最为著名和广泛被认可的茶叶品种之一、它有着丰富的分类和多样化的特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国茶叶及其特点。
1.绿茶:绿茶是中国茶叶中最为基础和广泛消费的品种之一、绿茶制作工艺简单,主要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
绿茶制作的关键在于保持茶叶的鲜绿色和芳香味。
绿茶的特点是茶汤清澈、色香味鲜爽、富含维生素C和多种矿物质。
中国的龙井茶、碧螺春、炒青等都是著名的绿茶品种。
2.红茶:红茶是中国茶叶中发酵程度最高的品种之一、红茶制作工艺复杂,主要分为摊凉、揉捻、发酵和干燥等几个步骤。
红茶的特点是茶叶呈棕红色,茶汤浓厚、香气浓郁、滋味醇厚。
中国的正山小种、金骏眉、祁门红茶等都是著名的红茶品种。
3.黄茶:黄茶是中国茶叶中独特的一类茶。
黄茶的制作工艺复杂,主要分为杀青、微发酵和微蒸等几个步骤。
黄茶的特点是茶叶呈黄绿色、汤色黄澄、香气悠长、滋味鲜醇。
中国的君山银针、霍山黄芽等是著名的黄茶品种。
4.白茶:白茶是中国茶叶中制作工艺最为简单、保留最多原始特点的茶。
白茶主要分为采摘、晾晒和干燥等几个步骤。
白茶的特点是茶叶呈银白色、茶汤清亮、香气幽雅、味道清爽。
中国的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等是著名的白茶品种。
5.乌龙茶:乌龙茶是中国茶叶中独特的一类茶。
乌龙茶制作工艺相对复杂,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
乌龙茶的特点是茶叶呈墨绿色、味道鲜爽、香气馥郁、汤色黄绿或橙黄。
中国的铁观音、大红袍、凤凰单枞等是著名的乌龙茶品种。
6.黑茶:黑茶是中国茶叶中以后发酵为主要特点的茶。
黑茶的制作工艺复杂,包括采摘、揉捻、堆坨、杀毒等几个步骤。
黑茶的特点是茶叶色泽乌黑、香气独特、滋味浓厚。
中国的普洱茶、六堡茶、安化黑茶等是著名的黑茶品种。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中国茶叶分类及其特点介绍。
中国茶叶凭借其种类繁多、制作工艺精湛的特点,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并受到了广大茶叶爱好者的喜爱。
无论是清淡的绿茶还是浓厚的红茶,每一杯中国茶都代表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匠心精神。
各类茶简介

各类茶简介茶,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极有益的饮品。
它不仅可以解渴,还能提升精神,延年益寿。
而中国则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文化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也因此形成了各种各样、别具特色的茶品。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各类茶的简介吧!1.绿茶绿茶是中国最古老的茶之一,被称为中国6大名茶之一。
绿茶的制作需要将新鲜的茶叶摆放在高温下鲜焙,被称为“杀青”或“烘青”。
由此制成的绿茶茶汤颜色清澈见底,清香留口,可以解热止渴,减少脂肪的堆积,并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
2.红茶红茶又称“红碎茶”、“红工夫茶”,是一种发酵的茶叶。
红茶的色泽红艳,香气四溢,也是常见的饮品之一。
对于想要解酒等一些病症,饮用红茶可以加速血液循环,让身体更快的恢复。
3.白茶白茶属于轻发酵茶,采摘晒干,茶汤色淡如白如银,白茶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减肥、美容养颜等功效,又被称为“工匠精神的代表”。
4.黑茶黑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茶。
黑茶的酝酿过程在茶叶发酵前,先进行了微生物的堆积,类似于贮存过程,让茶叶呈现出红褐色。
黑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脂肪酸等物质,含量可达10-20倍于绿茶,对消化系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5.黄茶黄茶种类较为珍贵,以其色泽黄绿,温润味甘而闻名。
黄茶是以明前茶为原料,经过微固化,微发酵和微加工等多道工序制成。
黄茶的特点是滋味醇和,口感甘醇,非常适合秋天饮用。
6.花茶花茶是一种为了富含花卉香气而制成的茶。
花茶有很多种,如茉莉花茶、玫瑰花茶、菊花茶等等。
不仅有传统茶的保健功效,还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常常被用于美容养颜。
7.乌龙茶乌龙茶是一种有微发酵的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
以沙茶、立顿、东方美人等著名品牌为代表。
乌龙茶被称为茶中之艺术,是既精美又醇厚的唯美体验。
总之,茶的种类繁多,每种茶都有其独特的制作方法,口感和功效。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和需求来选择适宜的茶品,那样不仅可以尝到美味,还可以享受到茶带来的好处。
中国名茶简介

白毫银针
产于福建福鼎、政和、松溪一带。 品质特征: 外形:条索肥壮挺直满披白毫;汤色:浅杏黄明亮; 香气:清鲜;滋味:醇厚;叶底:嫩黄柔软。
9
白牡丹
产于福建政和、松溪、 建阳一带。
外形:毫心多、肥壮, 叶背多茸毛,色泽灰绿 润;
汤色:黄亮清澈; 香气:毫香显; 滋味:清甜醇爽; 叶底:嫩匀完整,叶 脉微红,有“红装素裹” 之誉。
16
武夷大红袍
主产于福建武夷山。大红袍素 有“茶中状元”“岩茶之王”之 称,与白鸡冠、水金龟、铁罗汉 并称为“四大名丛”。
品质特征: 外形:紧结、壮实、稍扭曲, 色泽带宝色或油润; 汤色:橙黄明亮; 香气:清幽、浓长; 滋味:岩韵明显、醇厚、固味 甘爽; 叶底:软亮匀齐、红边或带朱 砂色。
铁观音
产于福建泉州市安溪县西坪 镇。具有“七泡有余香”之美 誉和独特的“观音韵”。
品质特征: 外形:外形肥壮、圆结重实; 整体形状似蜻蜓头、螺旋体、 青蛙腿; 色泽:砂绿油润; 汤色:汤色金黄浓艳似琥珀; 香气:醇厚甘鲜,俗称有“音 韵”; 滋味:醇爽回甘; 叶底:叶底肥厚软亮,匀整。
凤凰单丛
产于广东省潮州市潮 安区凤凰镇。
10
贡眉
产于福建福鼎、政和、松溪一带。 品质特征: 外形:毫心显露,色泽翠绿,汤色:橙黄或深黄,香气: 鲜纯,滋味:醇爽,叶底:柔软、鲜亮、完整。
11
月光白
月光白又名月光美人,也 被称为月光白茶、月光茶产 于云南地区。
品质特征: 外形:芽头肥壮、满披白 毫、色泽上片白、下片黑( 隐绿); 汤色:青黄透亮、清澈; 香气:清纯、毫香显; 滋味:清鲜甜; 叶底:全芽、软嫩肥壮。
中国名茶简介
中国名茶简介
我国茶叶种类繁多,令人眼花缭乱。茶叶制造的 过程中按照“加工工艺”和“发酵”程度的不同而形 成不同的茶类。
中国六大类茶叶基本常识

中国六大类茶叶基本常识中国茶分类有多种方法,按加工过程中发酵程度不同分为不发酵茶(绿茶)、部分发酵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全发酵茶(红茶);按是否萎凋分为不萎凋茶(绿茶、黄茶、黑茶)、萎凋茶(红茶、青茶、白茶);按采制季节分为春茶(3月上旬至5月上旬)、夏茶(5月中下旬至6月)、秋茶(7月以后至秋分)、冬茶(秋分之后);还有按茶树生长环境、品质特点等分类的。
但是,最常用也是能被广泛接受的就是按加工过程中是否发酵以及发酵程度不同而出现不同颜色分为六类。
一、绿茶定义:绿茶是指采摘茶树新叶,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加工而成。
绿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鲜叶中的保健成分,其中茶多酚、咖啡碱保留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从而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
加工工艺:杀青、揉捻、干燥。
名优绿茶: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都匀毛尖、信阳毛尖、六安瓜片、恩施玉露、金奖惠明、安吉白茶、神鹊白茶。
特点功效:绿茶是中国产量最大的茶,也是中国人最喜欢喝的茶,不仅是闲来品饮,也可以用于清热降暑、祛火解毒。
绿茶因未经发酵而保留了更多的营养物质,鲜叶的主要营养茶多酚是最好的抗氧化物质;绿茶茶汤的清香翠绿,让人回味无穷;绿茶冲泡后的叶底也保留了鲜叶的原本色泽,有些特级绿茶的叶底甚至可以嚼食。
现代人将绿茶的营养精华提取出来,制成越来越多的营养保健品,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健康。
一般人均可饮用。
1.适宜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糖尿病、油腻食品食用过多者、醉酒者。
2.不适宜发热、肾功能不全、心血管疾病、习惯性便秘、消化道溃疡、神经衰弱、失眠、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人群。
特别注意:因为绿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降低人体血糖,所以低血糖患者慎用。
二、黄茶定义:黄茶是一种非酶性氧化的后发酵茶。
由于在鲜叶揉捻后渥堆闷黄,成茶黄汤黄叶。
黄茶,大枝大叶的叫黄大茶,细嫩的为高级名茶,如君山银针、蒙顶黄芽、莫干黄芽等。
中国六大茶类介绍

中国六大茶类介绍
中国的六大茶类包括绿茶、红茶、白茶、黄茶、乌龙茶和黑茶。
1. 绿茶:绿茶是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叶,
特点是绿叶青脉、汤色清亮、滋味鲜爽。
中国的著名绿茶有龙井、黄山毛峰、碧螺春等。
2. 红茶:红茶是经过发酵后制作而成的茶叶,特点是茶叶红褐色,汤色红亮,滋味浓厚醇和。
中国的著名红茶有正山小种、祁门红茶、金骏眉等。
3. 白茶:白茶是轻微发酵的茶叶,采用嫩叶和芽制作而成,特点
是外形叶面白毫显露,汤色黄亮清澈,滋味清淡甘醇。
中国的著
名白茶有白牡丹、寿眉等。
4. 黄茶:黄茶是在微发酵的基础上经过独特的加工工艺制作而成
的茶叶,特点是叶色黄绿,汤色橙黄,滋味鲜爽、芳香。
中国的
著名黄茶有君山银针、黄山毛峰、徽州黄山等。
5. 乌龙茶:乌龙茶是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的半发酵茶,制作工艺
复杂,特点是外形卷曲,叶色墨绿,汤色橙黄,滋味醇厚,香气
浓郁。
中国的著名乌龙茶有铁观音、大红袍、武夷岩茶等。
6. 黑茶:黑茶是经过较长时间的发酵后制作而成的茶叶,外形色
泽黑褐,汤色红浊,滋味醇厚,香气独特。
中国的著名黑茶有普
洱茶、安化黑茶等。
这六大茶类各有不同的制作工艺、外形特点和口感特点,是中国
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一种茶类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受众
群体。
十大名茶

外形特征
• 碧螺春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纤细、卷曲成 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清香淡碧螺春 茶雅、鲜醇甘厚、回味绵长,其汤色碧绿 清澈,叶底嫩绿明亮。有"一嫩(芽叶)三 鲜"(色、香、味)之称。当地茶农对碧螺 春描述为:"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 香果味,鲜爽生津。"
茶诗
• 洞庭碧螺春,茶香百里醉。 • 洞庭帝了春长恨,二千年来茶更香。 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 碧螺春 清·陈康祺 • 从来隽物有嘉名,物以名传愈自珍。 梅盛每称香雪海,茶尖争说碧螺春。 已知焙制传三地,喜得揄扬到上京。 吓煞人香原夸语,还须早摘趁春分。
庐山云雾
简介
• 庐山云雾茶,属于绿茶。因产自中国江西 的庐山而得名。始于中国汉朝,中国十大 名茶之一,宋代列为“贡茶”。有诗赞曰: “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时饮, 延年益寿法”。素来以“味醇、色秀、香 馨、汤清”享有盛名。茶汤清淡,宛若碧 玉,味似龙井而更为醇香。“匡庐奇秀甲 天下,云雾醇香益寿年”。庐山云雾茶由 于长年饱受庐山流泉飞瀑的亲润、行云走 雾的熏陶,从而形成其独特的醇香品质: 叶厚毫多、醇香甘润、富含营养、延年益 寿。
鉴别方法
• 西湖龙井,产于浙江杭州西湖区,茶叶为 扁形,叶细嫩,条形整齐,宽度一致,为 绿黄色,手感光滑,一芽一叶或二叶;芽 长于叶,一般长3厘米以下,芽叶均匀成朵, 不带夹蒂、碎片,小巧玲珑。龙井茶味道 清香,假冒龙井茶则多是清草味,夹蒂较 多,手感不光滑
鉴别
一、 二、 三、 四、
辫“色绿” 闻“香郁” 品“味醇” 观“形美”
鉴别
• 看外观色泽:没有加色素的碧螺春色泽比 较柔和自然,加色素的碧螺春看上去颜色 鲜艳,发绿、有明显着色感。碧螺春茶叶 • 看茶汤色泽:把碧螺春用开水冲泡后,没 有加色素的汤色看上去比较清澈柔和、青 黄明亮,加色素茶汤的看上去颜色比较鲜 艳,明显发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开 始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 界各地。
天下“茶”字同一
宗
一、茶文化的定义、性质与功能
任何文化包含的思想意识和物质载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一切由人类 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现象均称为文化”,文化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客观表现。 茶,具有多种功能,性恬淡清雅,口感爽适,提神益思。国内外文人墨客将 其作为歌颂对象,卢仝的“七碗茶歌”与皎然的“三饮得道”还有刘松年、唐寅、 赵孟頫等以茶为题材所作的《侍女烹茶图》、《煎茶图》、《斗茶图》等名画流 传,其它艺术门类如戏剧、舞蹈、音乐、书法都广泛涉及茶事。 同时茶还与宗教、哲学、历史、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旅游、建筑等紧 密结合,构成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并使其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 茶文化的形成
、“自悟”是一致的。在茶烟袅袅中,由生活艺术而至精神境界,
品饮者在领略茶的自然属性的同时,获得了对自然物的一种“悟” 、一种升华。
宋代茶文化进入鼎盛时期
茶兴于唐,盛于宋,在宋代,茶叶得到空前的发展。茶叶的饮用方式也发 生了巨大变化,宋代的点茶法取代了唐代的煎茶法,泡茶成为了一种游戏,叫 “茶百戏”,又叫“茗战”,这种饮茶方式受到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文人墨客 的喜爱。甚至宋徽宗赵佶也为此写了一本书《大观茶论》,茶业在宋朝得到了 极大的发展,茶馆、茶楼街边林立,茶馆文化也迅速发展,饮茶更为普及大众, 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商品,苏东坡也以拟人的手法写了《叶嘉传》,赞美茶 “资质刚”、“风味淡泊”、“洁白可爱”。 所用茶具也发生了变化。用黑色建盏(天目碗,兔毫盏,鹧鸪斑)
茶文化与佛教
佛教是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从印度传入我国的,佛教教义逐渐与中
国传统的宗教观念、伦理观念相结合,并吸收了儒家和道家思想。
茶禅一味的佛家茶理
禅宗讲究坐禅和禅定,对一切外在事物不想不问,是坐禅的第一 步,在坐的基础上进一步达到内心不乱而见本性的境界,是禅。定 、则是在禅的基础上保持思想和精神的绝对平静安定,没有一丝一 毫的妄想和杂念。坐禅时要静坐敛心,集中思想,因此提神益思, 破睡驱眠,生津止渴,消除疲劳的茶,成为僧人们既不违背教义的 最理想茶饮料。传说达摩祖师在少林寺面壁参禅,口噙茶叶,倦意 顿消,茶味甘苦,鲜爽醇厚,使他悟出玄机。 茶道精神主张以茶修德,强调内省的思想,与禅宗主张“静心”
2、茶文化的特性
• 五大特性:
1.历史性 注重意识形态,以雅为主,着重于表现诗词书画,品
茗歌舞,茶文化融入了儒家、道家和释家的哲学色泽,并演变为 各民族的礼俗,成为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模式。
2. 时代性 在新时期,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 不断扩大,延伸、和发展,交往日益频繁, 茶文化传播方式,呈大型化,现代化,社 会化和国际化。
茶为茗粥,基本 需求 文人墨客、寺院 僧侣从喝茶中得 到益处,或文思 泉涌,或清除杂 念、头脑清醒 以茶为物质依托, 人们喝茶后形成 的精神折射在生 活的方方面面。 形成茶文化
茶叶文化
1、茶文化的定义
茶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独具特色,久经历史变迁而始终兴盛不 衰。是以茶为载体而产生的物质、精神、心理、风俗和休闲的现象。 茶文化体系主要包括:茶文化史学、茶文化社会学、茶文化交流学、 茶文化功能学。 广义的定义:
茶 树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利用和栽培茶树的国家,茶树 起源于中国的云、贵、川高原山区,大量的历史资料和近代 调查研究材料,都证明了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具有三千多 年的历史。
普洱县困卢山千余年野生古茶树 普洱县板山千余年野生古茶树
中国是茶树的发源地:
1、中国西南地区野生大茶树分布最集中、数量最多。
唐宋时期:宗教---茶饮之盛
茶:药用→保健→长生良药
佛家打坐参禅,茶有提神的功效,清淡的味觉体验与佛家有相通。 引申:茶与宗教的联系 我国用茶祭祀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两晋南北朝时期。“《南齐书·武帝本纪 》记载:南朝齐世祖武皇帝在他的遗诏里说:“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 设果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天下贵贱,咸同此制。”这是现在可知 的用茶祭祀的最早的正式史料。”同一时期的《搜神记》也记载了一个神 异故事,谈到人魂向家人要茶喝的故事。说明这个时期的茶已经可以用来 作随葬品,用来示孝心,净亡灵了。 佛教颂茶为神物,向佛祖献茶,成为 寺院食规;道教称茶为“仙草”,把茶看作是通向神仙世界的“天梯”; 另外,伊斯兰教认茶为正心之物,符合真主旨意,极力提倡尚茶禁酒。
狭义的定义:
包括茶道、茶艺、茶的礼仪、精神以及在各个阶层人民中表现的与茶有 关的众多文化现象,它强调的是一种精神文化。
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 华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 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 明是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 汉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 被赋予新的内容,和中国的一些生活中的习惯与形式相融合,形成了各类中 国特色的文化现象。茶文化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中国不仅是茶叶 的原产地之一,而且,在中国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至今仍有着丰富多 样的饮茶习惯和风俗。
山茶科植物共约23属380余种,我国就有15个属260余种。
3、茶树生物学的研究证明中国西南地区是茶树的起源中心。
植物学家认为:某种植物变异最多的地方就是这种植物的起源中心。 西南地区茶树有乔木、小乔木、灌木型,有大叶、中叶、小叶,资源十 分丰富。
4、古地质学、古气候学的研究证明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的原产地。 5、中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
种茶、饮茶不等于有了茶文化,仅是茶文化形成的前提条件,还必 须有文人的参与和文化的内涵。唐代陆羽所著《茶经》系统的总结了唐 代以及唐以前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陆 羽和皎然等一批文化人非常重视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规范,讲究饮茶用 具、饮茶用水和煮茶艺术,并与儒、道、佛哲学思想交融,而逐渐使人 们进入他们的精神领域。在一些士大夫和文人雅士的饮茶过程中,还创 作了很多茶诗,仅在《全唐诗》中,流传至今的就有百余位诗人的四百 余首,从而奠定汉族茶文化的基础。
•
•
•
三是有利于社区文明建设 。经济上去了,但文化不能落后,社会风气不 能污浊,道德不能沦丧 和丑恶。
四是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丰富文化生活的作用明显。茶文化具有知识 性、趣味性和康乐性,品尝名茶、茶具、茶点,观看茶俗茶艺 ,都给人 一种美的享受; 五是促进开放,推进国际文化交流。国际茶文化的频繁交流,使茶文化 跨越国界 ,广交天下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精神财富。
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物质文化包括茶叶科学技术、实践 经验,推动茶叶产量的提高和茶叶产品质量的提高,也包括生产流通形 式、生活消费地域、消费方式、茶政设施;精神文化指一切茶的物质文 化在人们记忆中的反映,包括人们有关茶的知识、宗法、礼俗、宗教、 文化艺术等,不仅在社会文明中起积极推动作用,而且对茶的物质文化 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中国茶叶简史与文化
襄阳市农科院 程一方
茶叶源于中国,饮茶始于中国。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 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 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含茶饮料等。 茶叶中含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 进人体健康。茶叶饮品-茶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4. 5.
6.
文献小故事:西汉 王褒《僮约》 明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日知录》“自秦人取蜀之后,始有茗饮之事” 在唐以前,茶叶并不是用来喝,而是菜,茗粥
茶叶的传播轨迹
最早有关茶叶的记载大多出自巴蜀之地,随着秦统一全国,茶叶的传播轨 迹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被带到各地,“自秦人取蜀之后,始有茗饮之事”。 晋代常遽《华阳国志》提到“武王既克殷,蜀地以茶、蜜、丹漆、灵龟等 特产进贡”。 汉代 张揖《广雅》记载“茶,产于荆巴之间”。 襄阳正处于荆山山系之中,是古老的产茶区之一。 我市茶叶公共品牌“襄阳高香茶”是一张襄阳市重要的绿色名片,襄阳是 湖北省高香型绿茶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襄阳高香茶”因具有“高栗香,滋 味醇,汤色亮,耐冲泡”品质特征被省农业厅授予湖北高香型名茶称号。
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作用主要有五个方面:
• 一是茶文化以茶德为中心,重视人的群体价值,倡导无私奉献,反对见 利忘义和唯利是图。主张义重于利,注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提倡对人尊敬,重视修生养德,有利于人的心态平衡,解决现代人的精 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质; 二是茶文化是应对人生挑战的益友。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市场竞争下, 紧张的工作、应酬、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各类依附在人们身上的压力 不轻。
成书约在东汉时期的《桐君录》中“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至苦 涩,取为屑茶饮,亦可通宵不眠”等文献说明,至少1200多年以前,我 国就已经发现了野生大茶树,近几年的考察研究上,云南勐海县巴达乡 大黑山密林中的大茶树,树龄在1700年左右,我国发现的野生茶树达200 多处,70%分布在西南地区。
2、中国西南地区是茶树近缘植物的地理分布中心。
2、茶文化的特性
3. 民族性 以民族茶饮方式为基础形成 的民族茶艺,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表
现出饮茶的多样性,丰富多彩的生活情
趣,以及茶俗与喜庆婚礼,充分展示茶 文化的民族性。
4. 区域性 名山,名水,名人,名茶和名 胜古迹,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区茶文化。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5. 国际性 中华茶文化传出国外, 国际国文化相融合,演变成日本 茶道、韩国茶礼、英国茶文化、 俄罗斯茶文化和麾洛哥茶文化。
陕西 (经济 四川 政治中 心)
河南 (古老 茶区)Leabharlann 长江中 下游传 至南方 各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