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 小数乘小数(2)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小数(2)》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小数(2)》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数乘法原理,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2.理解小数加减法与小数乘法的区别和联系;3.能够灵活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小数乘小数(2)》,本节课重点围绕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展开,并引入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小数乘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2.小数乘法与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新知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感受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提出小数乘法的实际应用。
2. 理论学习将小数乘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PPT或黑板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其计算方法,并要求学生反复进行练习,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例如:0.3 × 0.4 = 0.123. 拓展应用通过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导学生进行小数乘法的应用拓展,让学生尝试将小数乘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例如:一家商店每个月销售2000元,但是从第4个月起每个月都要增加8%,请问第10个月的销售额是多少?4. 总结归纳通过课堂练习,引导学生对小数乘法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对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巩固和深入理解。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应的课内作业,以加深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理解和记忆,并要求学生完成与实际生活有关的小数乘法问题的解答和应用。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了小数乘法计算方法,同时也增长了他们的知识见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实际问题的引入和拓展应用,以及注重学生的反复练习和思考。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小数(2)(教材例5,P7)练习(人教版)含答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小数(2)(教材例5,P7)练习(人教版)含答案一、选择。
1.35.8×13.5的积是()位小数。
A.一B.二C.三2.与81.8×2.4积相等的算式是()。
A.0.818×240 B.8.18×2.4C.81.8×0.0243.求“8.4的一半”正确的算式是()。
A.8.4×0.2 B.8.4×0.5C.8.4×2二、先计算,再验算。
2.7×11 3.05×4.65.6×1.3 3.4×0.7三、数学诊所。
(对的打“√”,错的打“×”,并把错误的改正过来)()()四、算一算,大松鼠体重是多少千克?五、生活中的数学。
1.一头小象的身高是1.9米,体重是1.2吨。
长颈鹿的身高是大象的3.4倍,体重是大象的0.65倍。
长颈鹿的身高和体重各是多少?2.一条裤子67.5元,一件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2.4倍,买这样一套衣服需要多少钱?六、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口0.9×0.3= 3.5×0.2= 2.1×0= 6.6×10=0.3×7算=0.27×3=3×9.6=0.8×1.5=7.2×0.6= 2.5×0.4=第3课时小数乘小数(2)一、1.A 2.A 3.B二、29.714.037.28 2.38三、××四、1.4×1.5=2.1(千克)答:大松鼠体重是2.1千克。
五、1.1.9×3.4=6.46(米) 1.2×0.65=0.78(吨)答:长颈鹿的身高是6.46米,体重是0.78吨。
2.67.5×2.4=162(元)162+67.5=229.5(元)答:买这样一套衣服需要229.5元钱。
六、5231611265(答案不唯一)。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小数乘小数(第2课时)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数乘小数(第2课时) 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小数乘小数的运算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内容包括小数乘小数的运算规则、计算方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计算小数乘小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尤其是小数点的位置处理,以及如何将小数乘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小数乘小数的意义,引导学生发现小数乘小数的规律,总结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3. 操练: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小数乘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和注意事项。
板书设计1. 小数乘小数的意义2. 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3. 小数乘小数的注意事项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小数乘小数进行计算。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讲解、操练和应用,让学生掌握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难点在“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数乘小数(第2课时) 人教版”的教学内容中,教学难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五年级上册数学1 小数乘法第4课时 小数乘小数(2) (2)

第4课时小数乘小数(2)算方法。
数的计算方法。
0.17×2.4=0.408 1.8×0.14=0.2523.根据105×27=2835,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0.5×2.7= 1.05×0.27=0.105×27= 0.0105×0.27= 答案:28.35 0.28352.835 0.002835 4根据97×25=2425填空。
( )×( )=2.425 答案:0.97×2.5 0.097×25 9.7×0.25 97×0.025 (答案不唯一)二、自主探究,感悟算理。
(20分钟)1.结合具体问题,深入理解算理。
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例4。
(1)学生尝试计算。
(2)引导学生讨论: ①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②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应该怎样点小数点?(3)汇报交流。
2.完善、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2)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位数如果不够,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要把0去掉。
1.(1)学生独立计算0.56×0.04。
(2)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3)学生代表汇报。
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要把0去掉。
2.(1)学生讨论、汇报,师生共同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认真倾听,明确算法。
三、巩固练习。
(8分钟)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集体订正答案。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5分钟)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布置作业。
1.交流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1.2小数乘小数 第3教时小数乘小数(2)

2013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ppt导学案
湖北省咸宁市明星小学 张声秋 组编
学习目标
1.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2.从具体情境中领会有时用小数表示两 个数量间的关系比较直观。 3.通过验算检查计算的准确性。
学习方法与重难点
•五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展示—— 达标检测——拓展延伸 •四步:学、交、练、导 •学习重点:解决倍数为小数的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掌握验算方法,检查计算的准确性。
一、自主学习(约7分钟)
1.计算下面各题并说出其计算方法 17×0.02 4.5×1.2
2.列式计算:小强骑自行车的速度约是8千米/时, 汽车的速度约是小强骑车速度的11倍,汽车的速度 约是多少千米/时?
二、合作探究(约10分钟)
1.仔细阅读下题,与上题比较这题的倍数有什么不同? 2.小组探究完成解答。
请验算一下!
可以怎样进行验算呢?
1.3×56= 72.8
也可以用计算器来验算。
把因数的位置交换一下, 乘一遍,看对不对。
同学们,自己 来试一试吧!
1.3 × 56 78 65 7 2.8
56×1.3,积应该比56大, 如果小于56计算肯定是 错的。
随堂演练
一)下面各题计算的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3.2×2.5=0.8 8 3.2 ×2.5 160 2.808 2.6×1.08=2.708 1.0 8 × 2.6 648 216 2 .8 0 8
答:这栋楼房高23.4米。
4.1千克油菜籽可榨油0.32千克,冬冬家今年收获92.3千 克油菜籽,共可榨油多少千克? 0.32×92.3=29.536(千克) 答:共可榨油29.536千克。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8小数乘小数(2)》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8小数乘小数(2)》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8小数乘小数(2)》的主要内容是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乘整数和小数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乘小数的计算。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小数的概念和运算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小数乘小数的运算对学生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2.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乘小数的计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2.如何把抽象的小数乘小数运算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知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练习题。
3.小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小数乘小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用课件呈现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小数乘小数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数乘小数的计算练习,老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例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小数乘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小数乘小数的计算练习,让学生在家里进行巩固。
8.板书(5分钟)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计算方法,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记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学习小数乘小数的时候,对于小数点的处理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重点讲解和练习。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小数乘小数》教案(2)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小数乘小数》教案(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小数乘小数》主要让学生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基本知识,对小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和应用可能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2.小数乘小数的实际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实践操作法、讲解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练习题。
3.教学道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引出小数乘小数的问题,如“小明买了一瓶饮料,每瓶2.5元,他买了3瓶,共花费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小数乘小数的算式,如2.5 × 3.0,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规律。
同时,教师讲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让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意义。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小数乘小数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随机挑选几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
巩固(10分钟)教师继续给出一些小数乘小数的练习题,让学生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数乘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烹饪等。
让学生举例说明,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以及实际应用。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小数(2)》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小数(2)》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数相乘的概念及其意义;2.能够进行小数相乘的计算;3.能够运用小数相乘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小数相乘的计算方法;2.运用小数相乘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一道简单的例题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小明有0.2元,在超市里买了3瓶饮料,每瓶饮料的价格是0.5元。
请问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通过这道例题,引导学生思考小数乘法的意义,即小数相乘可以表示“数量×单价”的乘积。
2. 讲解与演示(35分钟)在导入新课后,教师将开始进行介绍和演示。
首先,需要讲解小数相乘的概念。
小数相乘的方法与整数相乘的方法类似,只需要将小数按照位数对齐后进行乘法运算,最后计算出小数位数的和即可。
例如:0.45 × 0.2 = (4.5 × 0.2)÷10 = 0.09。
在讲解完小数相乘的方法后,教师可通过一些简单的例题对小数相乘的计算进行演示。
3. 练习与巩固(30分钟)在讲解完小数相乘的方法后,教师需要让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
首先,可通过一些小组练习让学生进行基本的小数相乘计算。
例如:1.0.05 ×2.5 =2.0.13 × 0.2 =3. 1.6 × 0.07 =在小组练习结束后,教师可分别选择一个学生分享他们的练习结果,并对错误的计算进行纠正。
4. 拓展与应用(20分钟)在学生们掌握了小数相乘的运算方法后,教师可以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来拓展学生们的思维和能力。
例如:小明要在自行车店买一部自行车,这部自行车的价格是499.99元,小明手中有500元。
请问小明需要找零多少元?通过这道实际问题的应用,可以让学生们进一步理解小数相乘的概念,同时也可以加强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10分钟)在完成教学过程后,教师可以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回顾课堂的主要内容和学生们的学习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导学稿《五年级小数乘小数(2)》
一、我的目标:
1、通过学习能总结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熟练地进行计算。
2、当乘的积的小数的位数不够时,能够正确的处理积的小数点。
3、能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小数乘小数的计算。
4、我的分析能力、类推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知识储备
圆周率是指平面上圆的周长与直径之比。
用希腊字母π (读"Pài")表示。
中国古代有圆率、周率、周等名称。
(在一般计算时π人们都把π这无限不循环小数化成3.14)三、学前测评
问题1:口算。
()×100=523 2.4×()=240
3.125×100=() 6.5×()=65
问题2:列竖式计算。
3.2×
4.9= 3.26×8.5= 6.32×6.1=
问题3:你是怎样计算的?(把思考的过程说一说)
问题4:在○里填上“<”、“>”或“=”。
0.8×1.02○0.8 0.8×1.02○1.02
0.8×0.98○0.8 0.8×0.98○0.98
0.8×1 ○0.8 0.8×1○1
问题5: 一个数乘以大于1的数,积比原数();
一个数乘以小于1的数,积比原数();
一个数乘以1,积()。
四、预习、讨论、展示
问题6:我能独立计算下面各题吗?
6.7×0.3= 2.34×6.2= 0.32×0.14=
问题7:积的小数位数和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6.7 ……一位小数
×0.3 ……一位小数
……()小数
问题8:小数乘小数,先按照()乘法算出积,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位小数,就从积的()边起数出()位,点上小数点。
问题9:试一试
0.56 2.56
×0.04 ×0.41
问题10、我还发现:如果乘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补足,再()。
问题11:不用计算,说出下面各题的积有几位小数。
2.3×5.4()0.25×0.37()7.3×0.24()
8.1×0.04() 6.27×3.2()0.09×2.4()
问题12:我会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并能告诉你是怎样计算的。
6.7×0.03= 0.09×8.21=
五、我的思考和疑问:
六、提升、拓展
问题13:先计算左边3道题,然后仔细观察,找出规律,再填数。
2.1×0.9= ()×0.9=
3.21×0.9= ()×0.9=
4.321×0.9= ()×0.9=
七、达标测评
问题14:用竖式计算。
0.37×2.9= 8.45×0.18= 0.78×1.05=
1.06×
2.5= 0.03×0.46= 850×5.4=
问题15:判断题。
(1)0.7×5和5×0.7的意义相同,计算结果也一样。
()改正:
(2)两个三位小数相乘,它们的积一定是六位小数。
()改正:
(3)两个三位小数相加,它们的和可能是四位小数。
()改正:
(4)乘书的小数位越多,积的小数位越多。
()改正:
(5)小数相乘,一般要把积末尾的0去掉。
()改正:
(6)两个数相乘(0除外)的积一定比其中的乘数大。
()改正:
问题16:选择题。
(1)下面算式中,积大于第一个因数的是()。
A、0.74×0.74
B、1.85×0.99
C、3.01×1
D、0.24×1.1
(2)下面算式中,积大于1的是()。
A、0.74×0.74
B、0.85×0.99
C、1.01×1.1
D、0.14×1.4
(3)下面算式中,结果最大的算式是()。
A、8.6×1.1
B、8.6×0.99
C、8.6×1
D、8.6×0.74
问题17:一块正方形菜地边长是9.5米。
(1)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若每平方米收白菜10.5千克,这块菜地可收白菜多少千克?
问题18:计算下面各种商品的价钱。
问题19:哥哥上大学,要坐6.4小时的火车,火车的平均速度是70.5千米/时。
他坐火车走了多少千米?
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华罗庚(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