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粮资源深加工技术研究开发现状与趋势
谷物杂粮加工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引言杂粮通常是指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五大作物以外的粮豆作物。
主要有:高粱、谷子、荞麦(甜菜、苦荞)、燕麦(莜麦)、大麦、糜子、黍子、薏仁、籽粒苋以及菜豆(芸豆)、绿豆、小豆(红小豆、赤豆)、蚕豆、豌豆、豇豆、小扁豆(兵豆)、黑豆等。
其特点是生长期短、种植面积少、种植地区特殊、产量较低,一般都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第一章绪论1.1谷物杂粮的营养及功能特点我国人均从主食中获得50%~80%的蛋白质,但作为主食的大米和小麦,其蛋白质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即缺乏赖氨酸,易造成各种氨基酸之间的不平衡,导致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下降,利用率也不高。
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方面,绝大多数谷物杂粮均高于小麦和大米,有的甚至高出4倍~5倍。
玉米、高粱、荞麦、燕麦等谷物杂粮中还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纤维素,它是人类肠道的清道夫,能带走肠道中多余的脂肪和胆固醇等毒素,减少有害废物在肠内滞留的时间,有着清肠和排毒的特殊功效,是人体健康不可或缺的营养成分之一,有利于减少直肠癌、肥胖和脂肪肝等患病的几率。
归纳起来,谷物杂粮特别具有3方面的主要优势。
优势1:维生素Bl的含量高。
维生素Bl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它的重要作用就是能作为辅酶参加碳水化合物代谢。
另外,维生素Bl还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维护神经系统正常功能。
本来水稻、麦子的维生素B1含量并不比粗杂粮少,但是加工成精米后维生素B1就有大量损失。
优势2: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被称为人体的“第七营养素”(前六种营养素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它的的主要作用有降糖、降脂、减肥、通便、解毒防癌和增强抗病能力。
优势3:中和人体酸碱度。
杂粮食物偏碱性,可中和人体酸性环境,缓解疲劳,增加体能。
2.谷物杂粮加工的现状1.杂粮加工业发展现状【小杂粮加工利用现状分析】1.1产业持续发展,总量大幅度增加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杂粮加工业呈现持续稳定发展势头。
20世纪90年代,香港华润百货公司举办了山西杂粮食品展销会,此后出口了数批苦荞挂面、苦荞醋、绿豆馅、小豆馅和芸豆产品,拉开了杂粮加工品出口的序幕。
2023年粗杂粮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2023年粗杂粮行业市场需求分析粗杂粮,是指含有较高粗纤维、植物油、微量元素和蛋白质等对人体有益的粮食类别,包括玉米、黑米、糙米、黑豆、红豆、青豆、芸豆、绿豆、赤小豆、藜麦、薏仁、黄豆等等。
这些粗杂粮在生产上比较简单,营养价值较高,主要以面食、饼干等为主,因而受到人们极大的欢迎。
本文将对粗杂粮行业市场需求进行分析,以便于更好地进行相关产业规划和开发。
1. 市场需求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粗杂粮逐渐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城市中,由于工作繁忙和生活压力大,市民更需要易于制作方便的食品,而粗杂粮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好选择。
近年来,国家也提出了“健康中国”战略,促进了健康食品的消费,粗杂粮因其健康、营养、方便和价廉成为消费热点,市场前景广阔。
2. 消费群体目前,主要消费群体分为以下几类:(1)办公室一族。
城市中的工薪族、白领阶层由于工作忙碌,往往没有时间去烹饪或购买高营养的食品。
他们通常需要方便、快捷、好吃、便宜的食品来维持健康,粗杂粮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2)幼儿、学生。
幼儿、学生是粗杂粮的主要消费群体之一。
粗杂粮营养高,符合人体需求,经济、方便、易于储藏等特点,可以作为小孩子们的营养食品,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3)老年人。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的吸收能力会下降,容易导致营养不良,需要补充高营养食品。
粗杂粮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保健功效,对老年人而言是最佳的营养来源。
3. 市场竞争在粗杂粮行业市场上,主要竞争者有:近十年来发展迅猛的杂粮加工企业、具有科学营养理念的餐饮公司和拥有长久历史和品牌实力的粮食加工企业,其中粗杂粮加工企业的兴起使市场上粗杂粮的种类更加丰富,价格更加便宜。
4. 开发前景从目前市场需求和消费群体来看,粗杂粮的发展前景非常好。
然而,为了更好地开发市场,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开拓新的市场。
目前,粗杂粮在城市中的市场需求较为稳定,但在农村市场却相对较小。
浅谈杂粮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浅谈杂粮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杂粮产品逐渐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宠儿。
目前我国杂粮的机械化生产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阻碍了杂粮产业的发展。
本文将从浅谈杂粮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的角度,对杂粮的生产进行分析,探讨如何促进杂粮机械化生产的发展。
一、杂粮机械化生产现状分析1. 机械化水平不高目前,我国杂粮的机械化生产水平相对较低。
传统的手工生产方式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机械化程度不高。
虽然一些大型粮食加工企业已经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但大多数小型杂粮生产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稳定。
2. 生产设备落后目前,我国杂粮生产中使用的生产设备大多数是国外引进的,国产设备落后、技术不够成熟。
这导致了杂粮生产中存在设备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能耗高等问题。
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国内杂粮生产设备技术水平整体上还比较落后,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3. 部分地区存在浪费现象由于杂粮的加工设备和技术不够先进,导致了部分地区在杂粮生产加工中存在浪费现象。
杂粮的收获、储存、加工等环节中,存在着不少浪费。
这不仅是对资源的浪费,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更严重的是影响了杂粮产业的健康发展。
1. 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为了提高杂粮的机械化生产水平,必须加大对杂粮加工设备的技术研发力度。
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引进,提高设备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积极开展国产设备的创新研发,提高我国杂粮机械化设备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2. 改进生产工艺对于传统的杂粮生产工艺,可以通过改进和提升工艺流程,达到节约能源、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还可以采用低能耗、高效率的生产工艺设备,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引导政策支持政府可以通过出台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加大杂粮机械化生产的投入,鼓励杂粮生产企业引进先进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政府还可以加大对杂粮机械化生产技术创新和设备研发的支持力度,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扶持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杂粮机械化生产的发展。
中国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中国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小杂粮在市场上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然而,尽管中国的小杂粮资源非常丰富,小杂粮产业的发展却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中国小杂粮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一、小杂粮产业的现状1.生产规模:小杂粮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但仍然存在规模较小的问题,大多数小杂粮企业并未大规模扩张。
2.品种单一:小杂粮品种单一,市场竞争力较弱。
尤其是在稻谷、小麦等大众化品种的冲击下,小杂粮的市场份额也越来越小。
3.加工水平:小杂粮的加工水平较低,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较弱。
4.销售渠道:小杂粮的销售渠道相对狭窄,大多数小杂粮企业依赖当地销售或地方产品商店销售。
针对小杂粮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品种多样性:在小杂粮产品的品种开发上多样化,开发更多的品种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同时增强市场竞争力。
2.推进加工升级:通过技术改进,把小杂粮的营养价值发挥到最大程度,提高小杂粮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3.扩大销售渠道:大型超市、百货商场、电子商务等,都可以成为小杂粮销售的渠道,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量身定制。
4.加强政策支持:建立健全小杂粮生产扶持政策,扶持小杂粮生产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的成本支持,优化小杂粮生产的发展环境。
5.提高品质保障:加大对小杂粮生产的溯源管理和品质保障力度,制定小杂粮产业质量监管规范,明确小杂粮生产企业和产品执行标准。
综上所述,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小杂粮产业将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为了实现小杂粮产业的快速发展,我们应该进一步拓展小杂粮产业的产业链,推动小杂粮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强小杂粮产业的品牌建设和营销,提高产业的附加值,促进小杂粮产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粮食加工产业的趋势

粮食加工产业的趋势
1. 智能化加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粮食加工行业将趋向于智能化加工,应用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绿色生产:未来粮食加工行业将重视环保和节能,致力于推广环保型、节能型生产方式,采用清洁能源、生物燃料等可再生能源。
3. 高附加值产品: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未来粮食加工行业将推出更多高附加值的产品,如精细化、功能化、营养化、健康化等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
4. 多元化发展:为了降低风险和增加收益,未来粮食加工企业将加快多元化发展,拓展多元化业务领域,如餐饮服务、食品零售、家庭料理等。
5. 品牌化和国际化:未来粮食加工企业将加强品牌建设和国际化发展,通过品牌战略、高端化、优质化等手段提升企业竞争力,拓展海外市场。
杂粮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杂粮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与目的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粮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由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对传统粮食的依赖程度有所下降。
因此,开展杂粮深加工项目,将杂粮加工成更多元化、方便食用的产品,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二、市场调研1.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杂粮。
市场上已经有各种杂粮产品,如杂粮面、杂粮糖等,但市场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市场容量:国内市场巨大,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消费者对于健康饮食的追求,使得杂粮及其深加工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3.市场竞争:目前市场上杂粮深加工产品的竞争较为激烈,具有自身特点和竞争优势的产品更受消费者欢迎。
三、项目可行性1.技术可行性:杂粮深加工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加工出的产品质量稳定且味道独特。
2.经济可行性:杂粮深加工项目的投入较小,生产成本较低,通过适当的推广和销售渠道,可实现较高的利润率。
3.市场可行性:市场需求旺盛,杂粮深加工产品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并且在中高端市场有一定的溢价能力。
4.可持续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和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提高,杂粮深加工项目将拥有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四、项目运营1.产业链:从杂粮的采购、加工、包装到销售,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2.市场定位:定位于中高端市场,强调产品的品质和健康属性。
3.渠道建设: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并与超市、电商等渠道进行合作,拓宽销售范围。
4.品牌建设:通过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和产品特点,提升品牌价值和知名度。
五、风险分析1.市场风险:市场竞争激烈,需谨防同行业竞争对产品售价和市场份额的影响。
2.市场需求波动: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变化,市场需求可能发生波动,需及时调整产品开发和销售策略。
3.供应链风险:杂粮的供应受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供应不稳定的情况,需建立稳定的供应渠道。
六、项目收益预测根据市场的需求和杂粮深加工项目的定位,预计项目在第一年度可实现销售额500万元,净利润100万元;在第二年度销售额可以达到800万元,净利润150万元。
我国农产品精深加工的现状和趋势分析

我国农产品精深加工的现状和趋势分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是国民经济支柱之一。
然而,传统的农业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消费者对多样化、高品质、安全健康农产品的需求,精深加工的应运而生。
一、现状概况我国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处于起步阶段,整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目前,我国农产品精深加工主要集中在五个领域:果蔬加工、畜禽加工、水产加工、粮油加工以及调味品加工。
其中,果蔬加工是中国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由于果蔬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应性强,因此极具市场潜力。
同时,随着我国农产品标准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果蔬加工品质和品牌的选择需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我国已经拥有一批以红心猕猴桃、芒果、樱桃、水果干等为代表的优质果蔬加工品牌,这些品牌已经开始进军国际市场。
二、趋势预测未来几年,我国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1. 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技术创新驱动精深加工是高度技术化的生产过程,而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智能制造的概念逐渐被提出并孕育出众多新的技术应用。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的突破,农产品精深加工也将迅速向智能化、高精度、灵活性强的方向转变。
2. 精深加工产业的结构升级目前,我国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的结构还比较简单,主要的加工产品仍以面粉、琼脂、淀粉等为主。
未来将逐步实现从传统单一的“先加工后出口”向绿色有机的“出口优先,内销为辅”的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更多绿色、有机、健康、低碳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品。
3. 广泛开拓市场随着我国消费升级趋势的加速,消费者对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品的需求量将逐年增加。
同时,未来还将继续推动我国农产品精深加工品牌的国际化和本土化。
这样一来,将有利于我国加工企业进一步拓展市场,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4. 以科技为智能素养加速培育人才精深加工是一项高度技术化的加工过程,不仅要求技术含量高,更需要企业家和加工技术人员的科技素养。
浅谈杂粮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浅谈杂粮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杂粮是指除了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等主粮以外的其他粮食作物,如莜麦、高粱、黍米、燕麦等。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杂粮的营养价值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杂粮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助于调节血糖、降低血脂、增强免疫力等。
由于杂粮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传统的人工操作、低效率、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导致杂粮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水平不高。
推动杂粮的机械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保障杂粮的质量和安全,对于促进杂粮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杂粮机械化生产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
通过对杂粮机械化生产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问题所在,制定有效的发展对策,推动杂粮产业的健康发展。
1.2 问题意义杂粮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健康保健功能。
目前我国的杂粮生产仍然存在着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下、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杂粮产业的发展。
加快杂粮机械化生产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
加快杂粮机械化生产的发展,可以提高杂粮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杂粮产品。
机械化生产可以减少人工劳动,解放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推动杂粮机械化生产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农村振兴的目标。
加快杂粮机械化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
为此,我们需要认真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有效的发展对策,推动杂粮机械化生产迈向更加健康、持续、高效的发展轨道。
2. 正文2.1 现状分析当前,我国的杂粮机械化生产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在一些发达地区已经初步建立起机械化生产体系,但整体发展仍然相对落后。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农业生产结构比较复杂,杂粮种植面积广泛,但机械化水平不高,机械设备更新换代较慢,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杂粮资源深加工技术研究开发现状与趋势
作者:谭斌, 任保中, Tan Bin, Ren Baozhong
作者单位: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7
刊名:
中国粮油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CHINESE CEREALS AND OILS ASSOCIATION
年,卷(期):2006,21(3)
被引用次数:15次
参考文献(14条)
1.查看详情 2005
2.柴岩;冯伯利中国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期刊论文]-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3(03)
3.丁声俊小宗杂粮特色产业[期刊论文]-中国粮食经济 2004(04)
4.肖玉昆开发利用杂粮杂豆大有可为[期刊论文]-粮食科技与经济 2003(06)
5.Kutos T;Golob T;Kac M;Plestenjak,A Dietary fiber content of dry and processed beans[外文期刊] 2003
6.Adsule RN;Lawende K M;Kalam S S Handbook of World Food Legumes:Nutritional chemistry 1989
7.Haralampu S G Resistant starch -a review of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biological impact of RS3 [外文期刊] 2000(3)
8.Francis H Webster Oats: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ereal Chemists 1986
9.N L Dawkins;I A Nnanna Oat gum and β-glucan extraction from oat bran and rolled oats:temperature and pH effects 1993(03)
10.Rooney L W;Awika J M Overview of products and health benefits of speciality sorghums[外文期刊] 2005(03)
11.Anglani C Sorghum for human food-a review[外文期刊] 1998(01)
12.Li S;Zhang Q H Adva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functional foods from buckwheat[外文期刊] 2001(06)
13.Li S;Zhang Q H Adva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functional foods from buckwheat[外文期刊] 2001(06)
14.改善公众营养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国家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专题研究报告 2005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谭斌.谭洪卓.张晖.刘刚.刘英.Tan Bin.Tan Hongzhuo.Zhang Hui.Liu Gang.Liu Ying杂粮加工与杂粮加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期刊论文]-粮食与食品工业2008,15(5)
2.郭宝福.翟成凯.姜明霞.陈晗.Guo Bao-fu.Zhai Cheng-kai.Jiang Ming-xia.Chen Han复配式粗杂粮的营养成分特征及其对人体血糖生成的影响[期刊论文]-卫生研究2006,35(4)
3.郑宝东谷物杂粮与中国公共营养的现状与未来[期刊论文]-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3)
4.片山 直美.Naomi Katayama杂粮的有效利用——低GI(Glycaemic Index)食品的必要性[期刊论文]-中国粮油学报2007,22(6)
5.王晓东"杂粮"产业化发展问题探索[期刊论文]-农业经济2008(8)
6.谭斌.任保中杂粮资源深加工技术研究开发现状与趋势[会议论文]-2006
7.马宏斌.Ma Hongbin发展现代杂粮生产推动杂粮产业化进程[期刊论文]-中国农学通报2008,24(3)
8.程黔我国杂粮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期刊论文]-粮油加工2008(8)
9.吴朝霞.丁霞杂粮的营养价值及杂粮保健食品的开发和应用[期刊论文]-杂粮作物2001,21(5)
10.龚魁杰我国杂粮食品工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期刊论文]-中国食物与营养2004(6)
引证文献(15条)
1.刘宏.陈永红我国小宗粮豆产需形势分析与发展思路[期刊论文]-农业展望 2012(4)
2.刘宏.陈永红我国小宗谷物分品种优势区域布局与发展思路[期刊论文]-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2(8)
3.陆红梅我国杂粮加工制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期刊论文]-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2(1)
4.杨春.丁卫英.周柏玲.崔贵梅.段亚利发芽对黑小麦、黑苦荞淀粉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粮油学报 2011(12)
5.陈厚荣.阚建全.张甫生降低挤压杂粮营养工程米黏附性的工艺优化[期刊论文]-食品科学 2010(2)
6.陈厚荣.阚建全.张甫生杂粮营养工程米耐煮性的优化工艺研究[期刊论文]-食品工业科技 2009(11)
7.陈厚荣.阚建全.张甫生杂粮营养工程米的干燥及蒸煮特性研究[期刊论文]-食品科学 2009(12)
8.谭斌.谭洪卓.张晖.刘刚.刘英杂粮加工与杂粮加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期刊论文]-粮食与食品工业 2008(5)
9.单玲克.陈红兵.高金燕.袁娟丽.吕崇富加工对燕麦β-葡聚糖的影响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食品工业科技
2012(20)
10.郭神旺.王充.单玉琳.罗勤贵.张国权甘肃主要杂豆淀粉理化特性分析[期刊论文]-食品科学 2012(15)
11.谭斌.汪丽萍.刘明.田晓红.刘艳香我国全谷物食品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思路[期刊论文]-粮油食品科技
2011(3)
12.谭斌.汪丽萍.刘明.田晓红.刘艳香用全谷物大思路推动我国杂粮加工业的发展(下)[期刊论文]-粮食与食品工业 2011(4)
13.李萍促进山西杂粮产业化发展策略探讨[期刊论文]-食品工程 2011(1)
14.李萍杂粮深加工科技支持对策探讨[期刊论文]-农产品加工·创新版 2011(3)
15.王璐.范志红.史海燕.陈然几种糯性食物的淀粉消化特性[期刊论文]-食品科学 2010(17)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glyxb20060305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