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复习教案
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总复习教案

《总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执教: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总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对数的读写、数的组成、数位、数的大小的复习,梳理、巩固万以内数认识的知识。
通过计数器、算盘、方木块,回顾数认识的学习过程,加深对该知识的理解。
2.经历万以内数认识的复习过程,初步掌握复习数认识的基本环节。
学习梳理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整理复习的能力。
3.帮助学生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知识的梳理教学难点:积累梳理知识的方法,提升学生整理复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直接提出复习目标。
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
二、梳理知识,整理复习方法。
1.在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有关万以内数的知识?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明确复习内容,整理复习思路。
数的读写数的组成数位数的大小3.你能说出一个万以内的数吗?有序复习。
(1)怎样写?(2)你能说出数的组成吗?(3)你能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吗?(4)到底有多少,能用方木块表示出来吗?(5)谁能说出一个比它大的数?还能说出一个比它小的数吗?小结:我们从数的读写、数的组成、数的大小几个方面来复习了这一个数,你能像这样自己复习吗?三、自主合作复习。
1、请同学们拿出复习单,独立完成。
《万以内数的认识》复习单2、电子白板出示答案,同桌相互检查,你都做对了吗?3、小组交流: (1)结合刚刚读、写的数,说说读数、写数时要注意什么?(2)表中的4个数中都有“4”这个数字,它们表示的意思相同吗?(3)你是怎样给这四个数排序的?4、集体汇报交流。
四、巩固提升。
1、拨数、数数。
(1)在算盘上拨出5999,边拨边数出5999后面的5个数。
(2)在计数器上表示出2000+700+8、3000+600。
2、判断。
(1)9612=9000+600+10+2 ( )(2)6080=60+80 ( )(3)一个四位数的千位和十位上都是5,其它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5500。
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习课教案

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复习并巩固万以内数的读写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万以内数的比较、排序和求差等基本运算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万以内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读写:复习千位、百位、十位、个位的读写规则。
2. 万以内数的比较:复习比较两个万以内数的大小。
3. 万以内数的排序:复习按大小顺序排列多个万以内数。
4. 万以内数的求差:复习用减法计算两个万以内数的差。
5. 实际问题:运用万以内数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复习万以内数的读写、比较、排序和求差。
2. 教学难点:万以内数的读写规则,以及运用万以内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复习和巩固已学知识。
3. 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2. 讲解与示范: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明确复习要点。
3. 练习与互动: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
5. 课堂作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成果评价:对学生的练习作业进行批改,评价其对万以内数的读写、比较、排序和求差掌握程度。
3. 实际问题解决评价:选取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评价其运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PPT,辅助讲解和展示知识点。
2. 练习题库:准备一定数量的练习题,包括读写、比较、排序和求差等类型,以便进行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布置。
3. 实际问题案例:收集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万以内的数复习总结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万以内的数复习总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巩固和掌握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2. 提高学生对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2.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
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 难点: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万以内的数进行计算和比较。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实践法、提问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掌握万以内数的比较和加减法计算方法。
五、教学步骤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手段,进行数的比较练习。
2. 新课讲解:讲解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加减法的计算过程。
3.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加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动手计算,及时反馈,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拓展: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万以内数的知识进行解答,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整理,提高学习效率。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环节,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了解学生对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计算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3. 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测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七、教学反馈1. 针对学生在课堂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正。
2. 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详细批改,指出错误,并提供正确的解题方法。
3. 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需求,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第7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教案)

《万以内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7单元总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认识的各个知识点,对读、写、组成、比较等各知识点有个系统的回忆和练习。
2、在参与知识的整理和复习的过程,培养数感、估计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3、能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万以内数的认识形成知识网及其应用。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学习准备:练习本、铅笔、橡皮教学过程:【回顾整理深化提升】同学们,今天开始我们进入总复习阶段!这节课我们一起整理与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
先独立思考一下,万以内数的认识包含哪些内容呢?(课件展示)本节课所要整理和复习的五块内容:数数、写数、读数、比较大小、较大数的估计(以智慧果的形式展现出)。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整理与复习,大家都能摘得这五个智慧果!我们先来看一下“数数”这一环节(课件展示):师:独立完成,把答案写在作业纸上,用你的坐姿示意你的完成情况。
大家在讲解时,先说你发现的规律,再说过程,最后说明结果。
生 1:216 217 218 ()()()这道题是一个一个的数,所以答案是 219,再继续,发现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所以第二个空填 220,第三个空填 221.师:你讲解时声音洪亮,思路清晰!希望接下来回答问题的同学像他一样!生 2: 1961 1971 1981 ()()()这道题是十个十个的数,所以答案是 1991,再继续,发现十位满十要向百位进一,此时百位也满十要向千位进一,所以第二个空填 2001,第三个空填2011.师:你的讲解展现了自信的样子,自信是走向成功的开始!生 3:3400 3300 3200 ()()()这道题是一百一百的数而且是由大到小,所以答案是 3100,再继续,填3000,此时发现百位上没有了,要向千位退一到百位当十再减,第三个空填 2900.师:你的发言很有条理,也很有见解。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一、教学目标1.理解万以内数及其位数的表示方法;2.学会进行小学二年级数学加减法计算;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万以内数及其位数的表示方法,掌握小学二年级数学加减法计算;2.教学难点:判断计算题的加减符号,理解进位与退位的概念。
三、学情分析本次教学对象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因此他们的数学基础较薄弱,需要从基础开始学起。
同时,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很容易出现概念的混淆和计算符号的判断错误。
因此,本次教学需要注重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基础上。
四、教学步骤1. 数字的认识首先,通过展示数字卡片或在黑板上写出数字,引导学生认识最基础的数字,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师将黑板分成“千”“百”“十”“个”四个区域,通过展示数字卡片或在黑板上写出数字,向学生介绍几位以内数如何用汉字表示、用数字表示,让学生理解数字的不同位数。
然后逐步引入万以内数的概念,让学生认识万以内数,介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数字的位数,掌握如何用汉字表示、用数字表示万以内数。
3. 小学二年级加减法计算教师向学生介绍小学二年级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包括数的加减法运算中的进位、退位、借位等概念,逐步教授几种识别数值和进行数的加减法运算的技巧,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加减法例题和题目练习来加深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数学计算技巧的掌握。
4. 知识巩固与拓展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些对所学知识的练习,可以利用教学评估、小组竞赛、角色转换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五、教学手段1.黑板和彩色粉笔:介绍概念和公式,给学生留下答题、抄写的空间;2.多媒体课件:播放数学动画、图片和视频,通过多媒体方式进行讲解和演示;3.数字卡片: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某个数字的大小;4.数学练习册: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习课教案

《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习》学习内容:总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
学习目标:1.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各个知识点,对读、写、组成、比较等各知识点有个系统的回忆和练习。
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估计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过程:一、回顾整理师:同学们,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我们已经学完了,你能回顾一下这一单元我们学了哪些知识吗?老师板书:千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师:看来同学们对本单元的知识点都记得很清楚了,是不是真的掌握了这些知识呢?冯老师还要考考你。
二、系统复习1.万以内数的写法: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制定一个数位顺序表。
比一比谁能最先出示老师所说的数位。
问:你知道冯老师为什么要你做数位顺序表吗?对呀,熟记了数位顺序表,我们才能正确的读数写数啊。
师:冯老师想买一台电冰箱,星期天我去家电商场看了看,看中了几款电冰箱。
出示图片师:你们想知道这几款电冰箱的价格吗?师:根据老师报出电冰箱的价格,学生记录。
给学生发几张卡片把它记录在卡片上。
3896 10000 3009 1040 998 4800 3386师:谁来和大家对比一下?订正,把卡片贴在黑板上。
2.万以内数的组成:师:这些电冰箱我都非常喜欢,你们喜欢哪几款呢?能不能用你学过的知识来介绍一下它们的价格呢?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的知识进行介绍。
3.万以内数的读法师:能不能把刚才写的这七款电冰箱的价格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分分类呢?生:各自将七张卡片进行分类。
师巡视请分法有代表性的同学上台分类。
(①按位数分②按数中间是否有0来分③其他特殊分法最后进行反馈。
师:现在看来,我们小朋友不仅写数写得好,而且读数也读得非常正确,那么你们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有什么好的诀窍,能读、写得又快又好呢?生:回答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师:原来,你们掌握了它们的读、写的方法呀,怪不得能读、写得又对又好!4.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师:现在请你们帮冯老师来看看这七款电冰箱的价格谁贵、谁便宜好吗?能不能把这几款手机的价格按一定的顺序来排一排呢?生:将七张卡片进行排列。
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万以内的数复习总结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万以内的数复习总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复习总结,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提高数感。
2. 巩固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认识:数位顺序、数的大小比较、数的组成。
2.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口算和笔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数的组成,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利用直观教具和电子白板,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问题,引导学生回顾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2. 新课:讲解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方法。
3. 练习:进行口算和笔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运用游戏、竞赛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查漏补缺。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品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定期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
2. 教师用书《数学二年级下册》。
3. 学习卡片、练习册等辅助材料。
4. 电子白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
2. 第3-4周:复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3. 第5-6周:巩固复习,进行单元测试。
4. 第7-8周:针对学生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辅导。
5. 第9-10周:总结复习,准备迎接期末考试。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万以内数的认识》总复习(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万以内数的认识》总复习(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当我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我知道,这是我们对《万以内数的认识》总复习的开始。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今天我们要复习的是第五章《万以内数的认识》。
这部分内容主要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法、大小比较、进位与退位等基本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复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法,能够准确、快速地进行大小比较,以及灵活运用进位与退位进行基本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今天的教学难点是万以内数的进位与退位,重点则是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一些练习题和卡片,用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五、教学过程我带领同学们复习了万以内数的读写法,通过一些实例,让同学们再次熟悉和掌握了这一知识点。
然后,我出了几道大小比较的题目,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在这个过程中,我及时给予了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位同学都能够跟上。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万以内数的读写法、大小比较的规则,以及进位与退位的步骤,以便同学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和记住这些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今天的作业是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包括读写万以内数、大小比较和进位退位运算。
这些题目都是针对今天课堂内容设计的,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做题,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同学们在万以内数的进位与退位这个环节上存在一些问题,这将是我在课后重点关注和分析的部分。
我注意到在进行进位与退位的操作时,有些同学对于何时进位、何时退位掌握得不够准确。
这是因为他们对于进位与退位的规则理解得不够深入,只是机械地记忆了操作步骤,而没有理解其背后的数学原理。
我在课堂上发现,有些同学在实际操作时,往往因为紧张或者粗心大意,出现了忘记进位或者多退位的情况。
这表明他们在进行数学运算时,缺乏足够的专注力和细心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以内数的认识》复习教案
一、复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整理和复习。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20以内各数的认识、100以内各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入认数学习的第三个阶段,也为四年级上学期学习“大数的认识”做铺垫。
万以内数的认识是整数认识的主要内容,包含了整数认识的所有要素,如数的表示、满十进一的进位制、数位、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值等,学生也将认识从“一”到“万”的计数单位,包含一个完整的数级。
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及心理发展规律,按照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段编排;教材提供各种直观模型:几何模型、点子图、小棒、带数位的计数器、数轴等,从直观到半直观半抽象到抽象,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的基础上掌握数概念中诸多重要但又较抽象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为了培养学生的数感,教材专门安排了例3;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借助具体情境理解数的意义,加强数与生活的联系。
本节课的整理和复习,不仅是对本单元知识的巩固,查漏补缺,更是对本单元知识学习的提升,对解决问题能力,尤其是估测能力的提升,也是为后续学习的铺垫。
二、复习目标
1.通过交流成长小档案,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体会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的生活意义。
2.巩固正确认、读、写万以内的数,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感受十进位值思想;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并知道它们的组成;会在算盘上表示出万以内的数;掌握万内数的顺序,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语言表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3.认识近似数、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使用近似数的意义;能进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会结合实际情境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
三、复习重难点
重点:读数、写数。
十进制计数法。
用估算解决问题
难点:读数、写数。
用估算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四、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万以内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名师教学课件、算盘、计数器。
五、复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复习任务:
1.第七单元的学习已经结束了,你都学会了什么?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思维导图、表格等)把这个单元所学进行整理,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个单元你学习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2)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难的是什么?
(3)你会把你最感兴趣的内容讲给大家听吗?
(二)课堂设计
1.导入
如果说我们所学的知识就像一颗颗闪耀的珍珠,怎样做才能更好地拥有和保存它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做这个工作。
(板书课题:万以内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2.交流成长档案
课前同学们已经将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和整理,下面请同学们四人一组交流课前复习任务一,交流并完善自己的整理,然后推选一位同学的作品进行展示。
展示小组作品,交流复习任务一的三个问题。
汇总:万以内数的认识
(1)1000以内数的认识
①数数,认识计数单位“千”
②数的组成、读数、写数
③多角度认识1000,培养数感
④认识算盘,用算盘表示数
(2)10000以内数的认识
①数数、认识“万”及数位顺序表
②数数、数的组成
③读数、写数
④比较数的大小
⑤近似数
(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①整千数的加减法
②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③用估算解决问题
3.结合梳理,完成思维导图
根据刚才同学们成长小档案的交流,我们已经把这个单元的知识进行了很好地梳理,看(出示思维导图),是不是看起来就更明了、更清晰了?这样的梳理可以帮助我们回顾反思,更好地掌握知识。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每个单元学习之后都能养成这样梳理的好习惯,把知识的珍珠穿成串,更好地保存它们。
4.课时作业
【知识点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大约有()个长,大约有()个长。
同样是测量,测量结果不同是因为()。
(填序号)
4.课时作业
(1)一个一个地数,在下面各数后面连续写出4个数。
98 ()()()()
2097 ()()()()
996 ()()()()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2800、2900、()、3100
3000、4000、()、6000
()、5000、5001、5002
2000、()、2020、2030
【答案】略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学生对万以内的数的认识。
特别是接近整百、整千数拐弯处的数的数法,理解每个数位上数的含义体会相邻数位的十进制关系。
(3)填空
①6892是()位数,它是由()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②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四位是()位,第五位是()位。
③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相差()。
④5个千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
⑤九千九百写作(),它是()位数。
比它多1的数是()。
⑥用0、0、7、1四个数字,写出一个只读一个零的四位数(),再写出一个零都不读的四位数()。
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7706、760、7076、7600,结果是()
⑧妈妈买了一台冰箱,价格是3698元,约是()元。
【答案】略
【解析】本题考察了数的组成,读数、写数,数位顺序表,数的比大小,近似数等相关内容。
(4)红光小学图书馆藏书情况见下面的统计表。
每种书的本数各接近几百本?最多的一种比最少的一种大约多多少本?
【答案】故事书接近200,连环画接近800,科幻大世界接近400
800-200=600(本)
答:略
【解析】回顾确定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找和它最接近的数的整百、整千数。
把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转化成20以内的加减法。
(5)亮亮一家去旅游,初步估计住宿费要600多元,往返交通费要800多元,游玩、吃饭等费用要700多元,准备2500元现金够用吗?
【答案】把这些数分别看成700、900、800。
700+900+800=2400(元)
2400<2500
答:够用。
【解析】在用估算解决问题时,要结合具体的情景和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巩固用估算解决问题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