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资源分布

合集下载

淡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

淡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

淡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淡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它滋润着大地,支撑着生物的存在。

然而,淡水资源并不均衡地分布在全球各地,这给人类的生活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淡水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有效利用的方法。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淡水资源的分布情况。

世界上约70%的地球表面都被水覆盖,但绝大部分是咸水,只有2.5%的是淡水。

其中,约69%的淡水储存在冰川和冰盖中,30%地下水,仅有1%的淡水储存在湖泊、河流和大气中。

这样的分布使得人类大部分无法直接利用淡水资源,加上地球人口的快速增长,淡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为了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人类发展出了一系列的利用方法。

其中一种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设置水坝和人工水库来调节水资源的分配。

例如,三峡大坝在中国的建设就成功调节了长江水流,稳定了供水和发电的需求。

此外,人类还通过水井和水泵将地下水提取出来供应给人们和农业使用。

这些方法无疑在满足水资源需求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人类过度利用淡水资源的问题也不可忽视。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淡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污染和浪费。

工业废水和农业化学品的排放导致了河流和湖泊的污染,使得其中的水质严重恶化,不适宜于人类生活和农业用水。

此外,人们对淡水的过度挥霍也是一个问题。

长时间洗浴、浇灌、清洗等日常生活习惯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使得淡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大降低。

为了解决淡水资源过度利用和浪费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科技创新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淡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例如,节水装置的广泛应用可以减少废水的排放,同时引入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也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

其次,政府的管理和监管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应该加强对工业和农业废水的监管,推动其合理处理和循环利用,同时加强对淡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制定更为合理的供水计划。

此外,教育宣传也不能忽视。

通过普及节水意识,提高人们对淡水资源的重视程度,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从而达到保护淡水资源的目的。

我国淡水资源在全球水资源占比多少

我国淡水资源在全球水资源占比多少

我国淡水资源在全球水资源占比多少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的生活的地球被称之为水球,因为地球上的水域面积也占到了70%左右,但这其中大部分是海洋,人是不能够直接饮用的,所以淡水异常珍贵,我国淡水资源在全球水资源占比为世界淡水总量的6%。

中国淡水资源在全球水资源占比:6%地球大部分是由水构成的,所以水资源很大,经过计算,地球上的总水量为14亿立方千米,淡水储量仅占全球总水量的2.53%,而且其中的68.7%又属于固体冰川,主要分布在难以利用的高山和南、北两极地区,我国淡水资源在全球水资源占比为65%左右,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

中国水资源分布情况:南多北少/东南多西北少虽然我国淡水资源在世界淡水资源排名中位列第四位,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但我国却是一个严重干旱缺水的国家,一方面原因在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主要原因是中国淡水资源的区域和时间分布不均。

从局部来看,我国淡水资源分布总体上是南多北少,东南多西北少,经济发达地区少,欠发达地区多,冬春少雨,夏秋多雨,导致我国淡水资源分布不均。

中国的淡水资源主要集中在长江、黄河等水域。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加,许多水受到污染,不能直接饮用。

一些湖泊干涸了,地下水也变得空了。

因此,我们启动了南水北调等一些调水工程,希望缓解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

以下是中国最长的十条河流,也是中国淡水资源最丰富、最集中的地方。

十大中国最长的河流:1、长江6397千米2、黄河5464千米3、黑龙江4350千米4、珠江2400千米5、澜沧江2139千米6、塔里木河2030千米7、怒江2013千米8、雅鲁藏布江1940千米9、辽河1430千米10、海河1090千米1、长江:中国第一、世界第三长江有6397千米,是中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一长河。

在世界最长河流中,长江排第三。

中国最长的河流就是长江了,人们常说一衣带水的水指什么河?也就是指的长江了,其干流流经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

我国淡水资源

我国淡水资源

我国淡水资源介绍我国淡水资源现状及分布特点,分析淡水资源缺乏原因及综合治理,,阐述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根本途径。

1.淡水资源概述自然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淡水资源总体上属于可再生资源。

由于地球大气层是一个以太阳能为动力的庞大的蒸馏水工厂,源源不断地从海洋和地面把水蒸发上天,再以降水的形式向陆地提供淡水。

平均每年陆地上的大气降水约119万亿m3,扣除蒸发蒸腾损失,每年仍有42.7万亿m3可转化为人类有可能利用的淡水资源,远远超过目前全人类每年约4万亿m3的用水量。

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完全可以依赖可再生的淡水资源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通常所說的水资源短缺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1]。

2、缺水:全国各地全面告急·北方资源性缺水!·南方水质性缺水!·中西部工程性缺水!“中国是一个中度缺水的国家”,水利专家说,这是从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上得出的判断。

据统计,我国目前缺水总量估计为400亿立方米,每年受旱面积200万~260万平方千米,影响粮食产量150亿~200亿千克,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全国还有7000万人饮水困难。

缺水对环境和人的身心健康都有着严重的影响。

最近几年,北方连年干旱。

如果说北方资源性缺水日益严重令人忧心,南方的状况也并不乐观。

专家指出,南方地区由于不注意污水的处理,把未经处理的污水大量排到天然河道,污染了水体,影响了水资源的有效性,造成有水不能用,形成了水质性缺水的严重状况。

受大陆季风气候的影响,中国水资源在季节上分布极不均匀,总是连枯连涝。

时间上不均匀的水资源的变化需要由水库来调节。

用水:逐年增长1949~2002年,全国总用水量增加了4000多亿立方米,大约每10年增加1000亿立方米,年平均增加约100亿立方米。

1980年以后,全国总用水量的增长幅度略有下降,但年平均增长量仍有62亿立方米左右。

在这期间,全国的用水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农业用水比例逐步下降,而工业、城镇生活用水比例则有所增加。

淡水资源匮乏课件

淡水资源匮乏课件

淡水资源的分布
全球分布
地下水分布
地球上淡水资源总量约为13.86亿立 方千米,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其 中的2.53%。
地下水是淡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地下水的分布也不均匀,主要集中 在一些大型含水层和地下水盆地。
地区分布
全球大部分地区缺乏可利用的淡水资 源,尤其是非洲、中东、南亚等地区, 而北美洲、欧洲、大洋洲等地区则相 对丰富。
淡水资源匮乏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01
淡水资源的概念与重要性
淡水资源的定义
淡水资源
指地球上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 水资源,包括江河湖泊、地下水、
冰川等。
淡水资源的形成
淡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冰 川融化,经过地表和地下水循环, 形成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
淡水资源的分布
地球上淡水资源分布不均,主要集 中分布在南北两极和部分高山地区, 大部分地区缺乏可利用的淡水资源。
淡水资源也是维持生态平衡的 重要因素,对于维护地球生态 系统的健康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02
全球淡水资源现状与问题
全球淡水资源现状
01
02
03
淡水资源分布不均
全球大部分淡水资源集中 在少数地区,许多地区面 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水资源污染严重
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导 致大量淡水资源受到严重 污染,影响水质和可用量。
我国淡水资源面临的问题
水资源短缺
由于分布不均和人口增长,部分地区面临严重的 水资源短缺问题。
水污染严重
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城市生活污水等对淡水资 源的污染日益严重。
水资源浪费
用水效率低下,浪费现象严重,加剧了淡水资源 的短缺。
我国淡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水资源的科普知识

水资源的科普知识

水资源的科普知识水是人类生命的重要物质,也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水的用途非常广泛,涉及到饮用、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等方面。

因此,了解水资源的科普知识,对我们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水资源的分类水资源可以分为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

表水资源指的是地表水体中的水,如河流、湖泊、水库等;地下水资源指的是地下岩石裂隙、孔隙中的水,是地下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水资源的分布地球上绝大部分的水都是海水,只有2.5%的水是淡水。

其中,约68.7%的淡水存在于冰川和冰盖中,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仅占0.3%左右。

在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中,又有大部分分布在河流、湖泊等表水体中,只有少部分分布在地下水中。

三、水资源的利用1. 饮用水:饮用水是指经过净化处理后,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

保持饮用水的清洁卫生非常重要,避免污染和浪费。

2. 农业用水:农业用水是指用于农业生产的水,农业是水资源利用的最大领域。

在农业用水中,要注意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过度抽取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

3. 工业用水:工业用水是指用于工业生产的水,工业生产对水质的要求较高,需要采用适当的水处理技术,防止水的污染和浪费。

4. 生态用水:生态用水是指用于维持生态系统的水。

生态用水可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持水生态的生命力和稳定性。

四、水资源的保护1. 水资源的保护是一个全社会的责任,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

2. 减少污染:减少污染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措施,要从源头上控制污染。

3. 合理利用:合理利用水资源可以减少浪费,避免过度抽取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

4. 推广节水技术:节水技术可以减少用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五、水资源的未来1.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2. 未来,我们需要更加注重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推广节水技术,发展新型水资源,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六、结语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世界淡水资源的分布

世界淡水资源的分布

世界淡水资源的分布地球表面的72%被水覆盖,但是淡水资源仅占所有水资源的0.75%,有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层中,其余多为土壤水分或深层地下水,不能被人类利用。

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淡水或约0.007%的水可被人类直接利用,而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只占世界人均淡水资源的四分之一。

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共有14.5亿立方千米之多。

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但是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

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地,也难以用于工业。

全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按地区分布,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哥伦比亚和刚果等9个国家的淡水资源占了世界淡水资源的60%。

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约15亿人口淡水不足,其中26个国家约3亿人极度缺水。

更可怕的是,预计到2025年,世界上将会有30亿人面临缺水,40个国家和地区淡水严重不足。

许多人把地球想象为一个蔚蓝色的星球,其71%的表面积覆盖水。

其实,地球上97.5%的水是咸水,只有2.5%是淡水。

而在淡水中,将近70%冻结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盖中,其余的大部分是土壤中的水分或是深层地下水,难以开采供人类使用。

江河、湖泊、水库及浅层地下水等来源的水较易于开采供人类直接使用,但其数量不足世界淡水的1%,约占地球上全部水的0.007%。

全球每年水资料降落在大陆上的降水量约为110万亿立方米,扣除大气蒸发和被植物吸收的水量,世界上江河径流量约为42.7万亿立方米,按1995年的世界人口计算,每人每年可获得的平均水量为7300立方米。

由于世界人口不断增加,这一平均数已较1970年下降了37%。

80年代后期全球淡水实际利用的数量大约每年3000亿立方米,占可利用总量的1.3%,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及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对水资源的消耗量也以亿合计数增长。

我们要加强保护水资源意识,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

淡水资源都在哪?

淡水资源都在哪?

淡水资源都在哪?全球大部分的淡水资源都储存在冰川里,冰川(Glacier)又称为冰河,是指大量冰块堆积形成如同河川般的地理景观。

冰川形成是因为在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地区,降雪量大于融雪量,不断积累的积雪经一系列物理变化转化为冰川冰,并在自身的压力作用(即重力作用)下向坡下运动。

受重力作用而移动的冰河称为山岳冰河或谷冰河,而受冰河之间的压力作用而移动的则称为大陆冰河或冰帽。

两极地区的冰川又名大陆冰川,覆盖范围较广,是冰河时期遗留下来的。

冰川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也是地球上继海洋以后最大的天然水库,七大洲都有冰川。

冰川的形成冰川是水的一种存在形式,是雪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而来的。

要形成冰川首先要有一定数量的固态降水,其中包括雪、雾、雹等。

没有足够的固态降水作“原料”,就等于“无米之炊”,根本形不成冰川。

在高山上,冰川能够发育,除了要求有一定的海拔外,还要求高山不要过于陡峭。

如果山峰过于陡峭,降落的雪就会顺坡而下,形不成积雪,也就谈不上形成冰川。

雪花一落到地上就会发生变化,随着外界条件和时间的变化,雪花会变成完全丧失晶体特征的圆球状雪,称之为粒雪,这种雪就是冰川的“原料”。

积雪变成粒雪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粒雪的硬度和它们之间的紧密度不断增加,大大小小的粒雪相互挤压,紧密地镶嵌在一起,其间的孔隙不断缩小,以致消失,雪层的亮度和透明度逐渐减弱,一些空气也被封闭在里面,这样就形成了冰川冰。

粒雪化和密实化过程在接近融点的温度下,进行很快;在负低温下,进行缓慢。

冰川冰最初形成时是乳白色的,经过漫长的岁月,冰川冰变得更加致密坚硬,里面的气泡也逐渐减少,慢慢地变成晶莹透彻,带有蓝色的水晶一样的老冰川冰。

冰川的分类按照冰川的规模和形态,冰川分为大陆冰盖(简称为冰盖)和山岳冰川(又称山地冰川或高山冰川)。

山岳冰川主要分布在地球的高纬和中纬山地区。

其类型多样,主要有悬冰川、冰斗冰川、山谷冰川、平顶冰川。

大陆冰盖主要分布在南极和格陵兰岛。

我国淡水资源的地域分布差异和南水北调的意义

我国淡水资源的地域分布差异和南水北调的意义

我国水(淡水)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
1.地区分布来看,中国的淡水资源分布很不均匀,总趋势和降水基本一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根据径流深的大小来衡量河川径流量可将全国分为五个带,分别为丰水带、多水带、过渡带、少水带和缺水带。

2.径流时程分布,我国径流变差系数最大的地区是华北一带。

次高区为内蒙古中部、阴山北部地区。

接下来是松辽平原、三江平原和西北的塔里木与准葛尔盆地地区、降水量相对较小的是四川盆地、南阳盆地和海南岛西部地区。

3.径流的年内变化,大气降水、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秦岭以南主要为雨水补给区,东北地区、华北部分地区、黄河上游和西北一些河流是雨水和融水补给区、西北内陆区主要融水补给。

南水北调的意义
1.解决北方缺水,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使我国北方地区逐步成为水资源配置合理、水环境良好的节水、防污型社会。

2.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

为京杭运河济宁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保证了水源。

3.为北方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促决北方一些地区地下水因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质问题,如高氟水、苦咸水和其他含有对人体不利的有害物质的水源问题
4.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通过改善水资源条件来促进潜在生产力,形成的经济增长,扩大内需,保持全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5,改善黄淮海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改善当地饮水质量,有效解决北方一些地区地下水因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质问题,有利于回补地下水,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改善因缺水而恶化的环境,较大地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和环境特别是水资源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淡水资源分布
淡水资源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它是由江河及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组成的。

那么淡水资源分布特点有哪些呢?
在世界范围内,按淡水资源储备量大小排名,前几名的国家依次是:巴西、俄罗斯、美国、印尼、加拿大、中国、孟加拉国、印度、委内瑞拉、哥伦比亚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

虽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7
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名列世界第六位,但是我国拥有十三亿人口,人均淡水资源低于世界平均。

广义的淡水资源是指地球表层可供人类利用的水,狭义的淡水资源则是能为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

淡水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球上水的总储量中海水占97.3%,淡水只占2.7%。

淡水资源中冰山、冰川水占77.2%。

地下水和土壤中水占22.4%,湖泊、沼泽水占0.35%,河水占0.1%,大气中水占0.04%。

水在自然界中呈循
环状态。

地球上循环的水量,每年大体为42万km³,其中降落陆地上的约为10万km³。

而后通过江河流入海洋的水量约4~4.5万km³。

浅层地下水的淡水储量只占全部淡水的0.3%,占全球总水量的十万分之七,即全球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资源每年约有9 000立方千米。

另外,世界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南极洲,南极洲面积有1400万平方公里,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