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与群众性原则的辩证统一
浅论新闻舆论工作的党性原则

浅论新闻舆论工作的党性原则马秀尧宁夏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摘要: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喉舌,我们的新闻事业代表着党和人民的利益。
当下,传播环境和舆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影响着新闻工作者的视听,但是无论何时,新闻工作中的党性原则不能变,这是我们新闻事业的根本原则。
关键词:新闻舆论;党性原则一、坚持党性原则在新闻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新闻事业的根本原则是党性原则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喉舌,我们的新闻事业代表着党和人民的利益。
首先是因为最广大人民利益是党工作的出发点,其次新闻事业是人民的“喉舌”,自然要为人民群众的诉求发出声音。
关于新闻、宣传、舆论工作基本精神就是新闻事业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要在新闻工作中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
(二)新的传播环境下,迫切要求新闻事业坚持党性原则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信息传播渠道被无限拓展,人们已经生活在一个信息无孔不入的时代。
新的传播环境,人们在便捷地获取信息的同时,也被一些不良信息困扰着。
但是无论何时,新闻媒体在报道上都要维护党和政府的权威,在出现谣言时要及时澄清事实,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准确无误地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
(三)建设新闻事业队伍必须坚持党性原则新的传播环境,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一项就是必须坚持党性原则不动摇,一个高素质的新闻队伍是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都必须合格的队伍。
只有坚持党性原则不动摇才能在瞬息万变的新情况下,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这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一是要深入学习党的政策理论,提高理论水平和把关意识,做到有效取舍。
二是要把党性原则作为自己的准则,以正确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为基础,引导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导向,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最大限度地在全社会形成共识,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全面进步。
二、新形势下,新闻工作坚持党性原则的途径(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新闻工作必须坚持的宣传原则是党性原则,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就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对宣传口径和宣传方式进行把控,使新闻工作在思想上、行动上和党中央步伐保持一致,内容上与党的大政方针保持一致。
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第十章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本章内容:第一节党性原则的提出及其发展第二节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第三节党性与阶级性的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党性原则是指导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
坚持这一原则,对保证中国共产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对保证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性原则是衡量新闻工作的宣传效果、检验新闻工作是否符合党和人民的要求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中具有重大原则意义的理论问题。
第一节党性原则的提出及其发展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是一定政党的政治主张、思想意识和组织原则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
1999年中美媒体对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炸和中国学生抗议的报道,体现出不同的“党性”。
中国媒体在重要版面发表政府的严正声明和立场,大幅度地报道社会各界对政府立场的支持以及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同情,并肯定中国学生的抗议行为,而对学生的过激行为,诸如焚烧美国国旗、打砸美驻华使领馆只字未提。
美国媒体则在重要版面一再说明是误炸,弱化中国方面的抗议,大幅度报道中国学生抗议活动中的过激行为,一张美国驻华大使(尚慕杰James Ralph Sasser)无可奈何地站在被打碎的大使馆玻璃旁边的特写照片,在全球得到广泛传播。
后来中国传媒报道了美国赔偿中国数千万美元的消息,但对中方赔偿毁坏美驻华使领馆设施数百万美元一事只字未提。
美国传媒虽然报道了赔偿中方损失一事,但突出中国也赔偿了美国,造成似乎对等的外部印象。
一、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坚持党性的传统1842年初,马克思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一文中指出:“党派的名称对政治性报刊来说则是一种必要的范畴。
”1905年,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中,列宁对党性原则进行了具体论述:新闻事业并不是个人的事业,它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是党的工作的一部分。
他把新闻事业和党的关系比喻为“齿轮和螺丝钉”与大机器的关系,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尤其是各级党报是各级党委的一个重要工作部门,这是党领导新闻事业的组织保证。
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新 闻 事 业 党 性 原 则 的 形 成
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社
会 主 义 新 闻 事 业 党 性 原 则 的 具 体 要 求
社 会 主 义 新 闻 事 业 党 性 与 人 民 利 益 一 致
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形成
政党与政党宣传
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形成
政党与政党宣传
阶级
政党
政党利用新闻事业进行宣传
资产阶级政党宣传
欧美资产阶级政党报纸 时期; 时期;我国资产阶级改 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
资产阶级改良派报纸
资产阶级改良派与革命派论战来自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形成
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党报) 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党报)的党性原则是在长期无产阶级 新闻实践中产生, 新闻实践中产生,发展的 无产阶级政党建立
1927年,党中央的理论刊物《布 年 党中央的理论刊物《 尔什维克》创刊, 尔什维克》创刊,党对这家刊物提 出严格的党性要求. 出严格的党性要求.
中国新闻工作党性原则
1941年,创办〈解放日报〉,这是根 年 创办〈解放日报〉 据地出版的第一个大型的, 据地出版的第一个大型的,每日出版的 中共中央机关报, 中共中央机关报,是我国新民主主义时 期办得最好,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 期办得最好,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 1942年开始的整风运动,解放区新闻 年开始的整风运动, 年开始的整风运动 工作的整风运动是全党整风运动的一个 组成部分. 组成部分. 1942年3月16日,中央宣传部发布了 年 月 日 为改造党报的通知》 具体, 《为改造党报的通知》,具体,系统地 提出了改革新闻工作, 提出了改革新闻工作,加强党性原则的 行动纲领. 行动纲领. 《解放日报》改版 解放日报》 1948年4月2日,毛泽东作了 《对晋 年 月 日 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是党新闻工 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是党新闻工 作的纲领性文件
第五章——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 (二)党性原则的基本内涵 • 1.思想上坚持马克思主义 • 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指导思想。党的指导思想,理所当然地 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指导思想。党性原则要求社会主义 新闻工作,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 • 2.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 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 一致,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根本要求,是对党 报、部门性和专业性报纸以及其他各类新闻媒体的根本要 求。 • 3.组织上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纪律 • 任何媒体都不能脱离党的领导和监督,只能处在党的领导 之下而不能凌驾于党之上,只能处在党的事业之中而不能 独立于党的事业之外。这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坚持正确政 治方向的根本保证。
• • • • (一)党性原则的形成和发展 1.党性概念和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显著特点 2.党性原则的理论历程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和实践了具有雏形性质的党性思想。 如他们提出“人民办刊思想” “工人报刊思想”“公开 办刊思想”,直至最后提出“党报思想”。 • 3.党性原则与“喉舌论” • 无产阶级党性原则明确规定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党的新 闻事业是机关报(台)最根本的特征,即它的性质、任务 和作用,是新闻传媒做党的喉舌。
三、新闻工作的群众性原则
• (一)群众性原则的基本内涵 • 1.群众性内容 • 所谓群众性内容,是说新闻工作要面向群众,服务群众, 满足群众,让群众通过新闻传播认识自己的利益和任务, 表达自己的意志和声音,从而使新闻工作真正成为党联系 人民群众的桥梁。 • 2.群众参与 • 所谓群众参与,就是坚持群众路线,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 与新闻工作,依靠群众,实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 • 3.大众化形式 • 所谓大众化形式,就是新闻工作充分考虑群众接受新闻的 实际,在形式上贴近群众,适应群众,做到大众化,为广 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易懂。
深刻把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辩证法

深刻把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辩证法作者:金民卿周俊胜来源:《湖湘论坛》2016年第04期摘要:党的新闻舆论必须把党性原则放在第一位,坚持党的领导毫不动摇。
党性原则是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在新闻舆论工作中的体现,它界定了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属性和身份归属,回答了新闻工作“我是谁”的问题。
共产党的党性是人民性的最高体现,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枢纽,把“我是谁”和“为了谁”的问题统一起来,从根本上回答了新闻舆论工作“为了谁”的问题。
新闻舆论工作必须要解决好“说什么”的问题,把握好现象与本质、事实与价值、全面与局部的关系,把新闻舆论的真实性和导向性统一起来,以真实性维护新闻工作的生命,以导向性发挥新闻工作的功能。
新闻舆论工作还要善于掌握“适度”原则,正确处理正面宣传与批评监督的关系,解决好“怎么说”的问题。
关键词: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党性,人民性,导向性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160(2016)04-0056-06一、党性原则体现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属性对于事物的把握,首先要解决“我是谁”的问题,也就是说要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和根本属性。
习近平在谈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时,明确要求必须把党性原则放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姓党这个根本要求。
这个观点深刻揭示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本质属性,科学回答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我是谁”的问题。
党性原则的核心就是回答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内在规定性和身份归属问题。
从根本上说,新闻舆论工作是意识形态的范畴,体现了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没有也不可能有超阶级的意识形态,同样也就不可能有超阶级的新闻舆论工作。
在现代政治格局中,每一个阶级都会建立自己的政党,在本阶级政党的领导下发展和维护本阶级的利益,由此新闻舆论工作的阶级性也就呈现出其党派性的特征。
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个基本观点。
早在1842年,马克思就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一文中指出:“党派的名称对政治性报刊来说则是一种必要的范畴”,揭示了新闻报刊的阶级和党派属性问题。
对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再认识(下)

对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再认识(下)作者:丁柏铨来源:《采写编》2015年第05期二、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内涵新闻事业党性原则有着丰富的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党性原则中的某些内容会有所变化和需要调整,但其精髓部分是仍然必须恪守和坚持的。
(一)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方向正确与否,对个人而言至关重要;对以传播新闻、影响他人为已任的媒体和媒体人来说,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个人政治方向发生错误,仅涉及个人和家人以及与之关系密切和新近者;媒体和媒体人的政治方向一旦发生错误,则会殃及相当一部分社会大众。
对于媒体和媒体人来说,政治方向集中体现在舆论导向上。
舆论导向出错,就会满盘皆输。
正因为如此,江泽民和胡锦涛都对舆论导向的重要性作了强调。
江泽民说:“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
”胡锦涛说:“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导向错误,误党误国误民。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舆论可以深度影响人心的向背和聚散。
有道是:“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鉴于此,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理所当然要管舆论导向。
这是坚持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题中应有之义。
需要指出的是: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来自金钱的诱惑很容易使人迷失方向、丧失人格、丢失灵魂,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
而在复杂的国际舆论格局和意识形态较量中,媒体和媒体人如果没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就可能迷失政治方向,从而铸成大错。
(二)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就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宗旨,在新闻工作中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新闻媒体和媒体人必须明确自己与受众的关系,二者从根本上说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前者是服务者,后者是接受服务者。
前者为后者服务的方式,是提供准确的、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提供真实的广告资讯,提供受众喜闻乐见的娱乐节目,以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信息和文化需求。
受众是社会成员与媒体发生关系时的一种称谓。
领导干部无疑也是媒体的受众,但媒体受众中的绝大多数则是人民群众。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

2016年第4期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日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
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
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都要增强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都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党的新闻工作者应当坚定不移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应当体现党的意志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和身份归属,它是党的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姓中国共产党、姓社会主义的,对此不能有任何异议。
这就决定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增强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发出党的声音,体现党的意志,及时传递党的信息,宣传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政策决策。
“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喉舌’,也是党所领导的人民政府的喉舌,同时也是人民自己的喉舌。
”新闻事业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表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应当体现党的意志,即体现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新闻事业是人民群众自己的“喉舌”,即体现人民群众对自身当前与长远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既要体现党的意志,也要注重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把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紧密结合起来。
党的意志与人民群众的心声紧密结合,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
在党的历史上,党的意志与人民群众的心声始终统一在一起。
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建设和改革时期,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体现着人民群众的心声;人民群众的心声也始终充分地反映在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之中。
对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再认识

对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再认识【摘要】新闻事业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党性原则作为新闻事业的灵魂和根基更是不可或缺的。
本文首先介绍了新闻事业的重要性以及党性原则在其中的作用,接着详细阐述了党性原则的核心内容、新闻事业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党性建设的必要性、落实党性原则的具体措施以及党性原则的重要性再认识。
最后总结指出新闻事业党性建设的重要性,稳固党性原则在新闻事业中的地位,并推动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本文的讨论,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党性原则在新闻事业中的重要性,促使新闻从业者秉持正确的党性原则,努力为社会提供真实、客观、公正的新闻信息,推动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新闻事业、党性原则、重要性、核心内容、存在的问题、加强党性建设、落实措施、再认识、建设的重要性、稳固地位、健康发展、推动。
1. 引言1.1 新闻事业的重要性新闻事业作为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传递信息、宣传思想、引导舆论、监督权力等重要职责。
新闻是社会的晴雨表,是人民的眼睛和耳朵。
它记录着时代的发展脉络,反映着社会的变迁与进步,承载着民众的期盼和疑虑。
新闻事业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撑,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是人民群众了解世界、认识真相、维护权益的重要渠道。
新闻事业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新闻事业是民主制度的重要支柱,是民众了解国家政策、参与民主决策的重要途径。
新闻事业是舆论监督的重要手段,能够监督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的工作表现,促进政府公开透明、廉洁高效。
新闻事业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能够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自信。
新闻事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建设好党性原则,确保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需求,服务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大局。
1.2 党性原则在新闻事业中的作用在新闻事业中,党性原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党性原则是指在党的领导下,新闻单位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服务党的宗旨,维护国家利益,维护社会稳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与群众性原则的辩证统一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资本主义新闻事业是两类不同性质的新闻事业,无论是管理体制还是运作机制,思想体系还是新闻价值取向都有着质的区别。
这两类不同性质的新闻事业,根本区别就在于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具有鲜明的党性原则和群众性原则。
这也是我们新闻工作者在工作和实践中应该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和方法。
因此,正确处理好党性原则和群众性原则之间的关系对搞好新闻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要弄清这个问题应该明确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与群众性原则的异同以及两者之间的辨证关系。
所谓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是指新闻事业在思想上要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也就是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在政治上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组织上要绝对接受党的领导,模范地遵守党的纪律。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群众性原则是说社会主义的新闻工作要面向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的感情相吻合,让人民群众通过自己的新闻媒介明确认识自己的利益和任务,表达自己的意志和声音,从而使社会主义的新闻工作真正成为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
一、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与群众性原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它们之间的联系在于,党性原则与群众性原则具有一致性。
首先,党性原则是群众性原则的最高体现。
众所周知,党性就是一定的政治立场,是阶级性最高最集中的体现。
那么,我党它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个政党的利益的体现理所当然是人民群众最高最集中的利益的体现。
作为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应该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组织上自觉接受党的领导,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失去了这一点,我们的新闻事业就不可能为人民群众说话,就不可能为人民群众的利益鼓与呼,这样的新闻事业也就会因丧失群众性(或者说人民性)而不成之为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了。
其次,坚持群众性原则是坚持党性原则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实践。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原理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新闻事业坚持了群众性原则,一切为人民群众作想,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就是坚持了这一重要观点,同时也体现了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当然,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与群众性原则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解决的是新闻事业的性质问题。
也就是说,坚持什么样党性原则的新闻事业就必定为什么样的政党和阶级集团服务。
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群众性原则解决的则是新闻工作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工作方法问题。
换句话说,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只有通过坚持群众性原则这条唯一的途径才能得到很好的实现,也只有有着鲜明党性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才会真正地坚持群众性原则,—真正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上述观点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要搞好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促进这一事业的发展,就必须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和群众性原则之间的关系,否则,就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正确处理党性原则和群众性原则之间的关系是编辑记者必修之课
首先,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工作者应该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在各个时期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和教育,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掌握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原则,基本观点、基本规律和工作方法,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为搞好新闻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其次,要弄清党性原则与群众性原则之间的辨证关系,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前提下,科学地运用群众性原则研究探索新的工作方法。
一方面,既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反对否认党性原则的错误思潮,又要防止把坚持党性原则公式化、简单化,以至于僵化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这些年来,新闻界曾经出现过诸如“党性来源于人民性,人民性高于党性”、“新闻工作只跟人民走,不一定要跟党走”的论调。
这些观点和思潮是极端错误的,也是十分危险的。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认为,人民是一个政治的历史的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
不可能不论国家和历史时期以及人们所属的阶级集团、经济结构、政治态度和意识形态而笼统提出“人民”这个概念。
即便是在“人民”内部,人们所属的阶级、阶层也不会相同,他们的利益也会有不同之处。
他们的共同利益也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由他们中最具先进性和代表性的阶级来提出。
我党的党性来源于我国全体人民的共性之中,但如果说人民性高于党性,这显然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一个常识性的观点,那就是个性与共性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但绝不能说个性高于共性。
因此,党性原本就与人民性是一致的。
那么,就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来说,同样也是一个道理,不能有丝毫的怀疑。
同时,我们的新闻工作者还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简单、僵化地坚持党性原则是对党性原则的曲解。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不是本本主义,不是教条主义,它管的是新闻事业的根本方向,有着鲜活的内容,切忌照搬照抄。
这就要求我们在新闻工作的实践中既要遵循党性原则的精神实质,又要有创造性、灵活性,把新闻报道办得形式鲜活、内容丰富多采,群众喜闻乐见,最终服务于人民群众。
另一方面,在坚持群众性原则这个问题上,一要深入到基层,搞好调查研究,摸清新闻受众的心理,克服新闻媒体本位思想,实现新闻媒体本位向受众本位的转移,言民之所言,急民之所急,需民之所需,解民之所忧,使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真正成为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新闻事业;二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既要为群众服务,又不要迎合群众,要摈弃媚俗煽情的歪风。
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工作的实践中,既要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我们的新闻工作,又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和主流,不为个别现象所迷惑,准确地把握各个时期人民群众中所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予以及时正确的引导。
三要正确理解“新闻自由”的内涵。
无论是社会主义的新闻,还是资本主义的新闻,都不可能有绝对自由的新闻,它总是要为一定的阶级、阶级集团和政党服务。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新闻自由,是在正确坚持党性原则前提下的自由,是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国家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范围内的自由。
因而,在坚持新闻事业群众性原则的实践中,要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
只有这样,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才能真正成为党的喉舌,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才能经受住历史的检验,从而得到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