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巷工程试题库

井巷工程试题库
井巷工程试题库

《井巷工程》试题库

、名词解释

1?井巷:为了勘探、开拓及开采矿床,或为达到其他开采技术的目的,在有用矿物矿床或岩石中进行开凿工作时所形成的孔洞叫做巷道。

2. 井巷工程:为采矿或其他目的在地下开掘的井筒、巷道和硐室等工程,总称为井巷工程。

3. 岩块:指从地壳岩层中切取出来的小块体。

4. 岩体:是指地下工程周围较大范围的自然地质体

5. 围岩:巷道附近受扰动的岩石。

6. 岩石的碎胀性:是指岩石破碎以后的体积将比整体状态下的体积增大的性质。

7. 岩石孔隙率:岩石内的各种裂隙、空隙的体积和岩石总体积的比值。

8. 岩石吸水率:指岩石试件在大气压力下吸入水的质量与试件烘干质量之比值。

9. 普氏系数:即岩石坚固性系数f,用岩石的单向抗压强度R c(Mpa)除以10 (Mpa)求得,

即f=R c/10,表示岩石破坏的相对难易程度。

10. 爆炸:是物质系统一种极迅速的物理或化学变化,在变化过程中,瞬间放出其内含能量,

并借助系统内原有气体或爆炸生成气体的膨胀,对系统周围介质做功,使之产生巨大的破坏

效应,同时可能伴随声、光、热效应。

11. 炸药: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快速化学反应、放出能量、生成气体产物从而显示爆炸效应的化合物或混合物。

12. 岩巷:当岩层占掘进断面4/5及以上的巷道,称为岩巷。

13. 半煤岩巷:在巷道掘进断面中岩层面积占掘进断面面积的1/5?4/5的巷道。

14. 煤巷:沿煤层掘进的巷道,在掘进断面中,若煤层占4/5 (包括4/5在内)称为煤巷。

15. 轨距:是指直线线路上两条钢轨规头内缘之间的距离

16. 装药系数:装药长度与炮眼长度之比

17. 最小抵抗线:岩石与空气接触的表面叫自由面,炸药药包中心到自由面的垂直距离。

18. 爆破作用指数:通常把爆破漏斗半径与最小抵抗线的比值称作爆破作用指数。

19. 巷道快速掘进:采用合理的破岩、装运和支护技术,科学管理施工各个工序,使得每个工序用时最少、各个工序之间转换顺畅,使巷道施工技术和组织管理得到良好发挥。

20. 一次成巷:把巷道施工中的掘进、永久支护、水沟掘砌三个分部工程视为一个整体在一定的距离内,按设计及质量标准要求,互相配合,前后连贯的最大限度的同时施工。

21. 正规循环作业:在岩巷施工中,正规循环作业是指在掘进、支护工作面上,按照作业规程、爆破图表和循环图表的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内,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技术装备,完成规定的全部工序和工作量,取得预期的进度,并保证生产有节奏地周而复始地进行。

22殉爆:炸药(主发药包)发生爆炸时引起与它不相触的临近炸药(被发药包)爆炸的现象。

23. 殉爆距离:带有雷管的主发药包爆炸时能连续三次使相隔一定距离的另一同种药包也爆炸的最大距离(m)。

24. 最大安全电流:给雷管通以恒定直流电5min不爆的电流最大值。

25. 三软煤层:指顶底板岩层和煤层强度均较小的煤层。

26. 二次支护:初次支护完成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巷道安全稳定性而采用的刚度较大的支护结构和支护方法。

27. 装药系数:炮眼内装药的长度与炮眼长度的比值。

28. 循环图表:为了组织循环作业,在施工时将掘进循环中各工序的持续时间、先后顺序和相互间的衔接关系,用图表的形式表示出来,该图表即为循环图表。

29. 周边眼:爆落巷道周边岩石最终形成巷道设计断面轮廓的炮眼。

30. 辅助眼:又称崩落眼,是大量崩落岩石和继续扩大掏槽的炮眼。

31. 工程软岩:在工程力作用下表现出明显的塑性变形等特征的岩石。

32. 岩石可爆性:表征岩石爆破的难易程度。

33?偶合装药:药卷与炮眼之间没有或很小的间隙。

34. 装药集中度:单位炮眼长度的平均装药量。

35. 腰线:为了指示巷道掘进的坡度而在巷道两帮上给出的方向线。

36. 炸药的氧平衡:用来表示炸药内含氧量与充分燃烧可燃元素所需氧量之间的关系,通常用每克炸药不足或多余的氧的克数或百分数来表示。

37. 毫秒爆破:利用毫秒雷管控制放炮的顺序,使每段之间只有几十毫秒的间隔。

38. 光面爆破: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在巷道和地下工程掘进爆破后,成形规整,表面光滑;

轮廓线外的岩石不受扰动或破坏很小,尽可能的保持围岩自身强度。这种人为控制的爆破方法,就叫光面爆破,简称“光爆”。

39. 抛掷漏斗:爆破后,炮眼附近破碎的岩石被抛出,其形成的漏斗称为抛掷漏斗。

40. 炸药的敏感度:炸药在外界能量的作用下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

41. 炸药的猛度:一炸药爆炸瞬间爆轰波和爆轰产物对邻近的局部固体介质的破碎能力,用一定规格的铅柱被压缩的程度来表示。猛度的单位为mm

42. 炸药的爆力:爆生气体在高温下膨胀做功破坏周围介质的能力。

43. 炸药的爆热:单位质量炸药在定容条件下爆炸时放出的热量称为爆热,单位是kJ/mol 或kJ/kg 。

44. 爆轰感度:爆轰感度是指炸药对别的炸药爆炸时所产生的爆轰冲击的敏感程度。

45. 交岔点:巷道相交或分岔地点处的那段巷道。

46. 锚喷支护:以锚杆和混凝土喷层为主要支护结构的一系列支护形式的总称。

47. 采区巷道:指直接为生产服务的各类巷道,多布置于煤层或煤层附近,一般又可称为煤层巷道。

48. RQD岩心质量指标,是指长度大于10cm的岩心的总长度占钻孔总长度的比值。

49. 爆破作业图表:在正确确定各种爆破参数的基础上,编制出来的指导和检查钻眼工作的技术文件。

50. 最大安全电流:给电雷管通以恒定电流5分钟不爆的电流最大值。

二、填空题

1. 炸药爆炸的三个基本特征,也即爆炸三要素,具体是指反应的放热性、生成气体产物、化学

反应和传播的快速性。其中, 爆炸生成的气体是能量的传递介质。

2. 为了保证通风效果,局部通风机必须安装在通有新鲜风流的巷道内,并距掘进巷道口不得

小于1Qm,以避免产生循环风流。

3. 掏槽眼的布置方式斜眼掏槽、直眼掏槽和混合式掏槽。

4. 井巷掘进中的爆破参数包括炸药消耗量、炮眼直径、炮眼深度和炮眼数____________

5. 松软岩层具有企、止、软、旦四种不同的特性,在施工中应采取不同的措施。

6. 掘进工作面的炮眼,按其用途和位置可分为掏槽眼、辅助眼和周边眼3类。。

7. 按支护方式的不同,交岔点可分为简易交岔点和碹岔式交岔点。

8. 单质猛炸药包括梯恩梯(或TNT)、黑索今(或RDX)和太恩(或PETN)

9. 瞬发电雷管的点火装置有两种形式,分别是直插式和药头式_________

10. 利用局部通风机通风是我国煤矿广泛采用的一种掘进(局部)通风方法,其通风方式可分为压入式、抽出式和混合式三种。在瓦斯工作面常采用压入式通风方式。

11. 煤-岩巷道掘进时,采石位置有三种情况,分别是挑顶、卧底、挑顶兼卧 _____________

12. 巷道施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一次成巷,另一种是分次成巷。

13. 喷射混凝土的主要工艺参数有工作风压、水压、水灰比、喷头与受喷面的距离和倾角、

一次喷射厚度、分层喷射的间隔时间、混合料的存放时间等。

14. 煤仓的施工方法主要有普通反井法、吊笼反井法、反井钻机法和深孔爆破法四种。

15. 常用的以锚杆为基本支护的联合支护形式有锚喷、锚带、锚梁和锚注等。

(其它的如锚网、锚杆桁架也对)

16. 采用加固法防止巷道底鼓的措施有底板锚杆、混凝土反拱、底板注浆以及封闭金

属支架等。

17. 影响炮眼深度的主要因素是巷道断面尺寸和掏槽方法、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钻眼设

备、劳动组织和循环作业方式等。

18. DC618-3-18表示轨距600m对称道岔、18kg/m钢轨、3号对称道岔、曲率半径为18m。

19. 煤巷机械化作业线有以综掘机为主的机械化作业线、连采机为主的机械化作业线、采掘锚一体化的机械化作业线和掘锚一体化机械化作业线四种。

20. 影响钻眼爆破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工作面炮眼布置、爆破参数、炸药的性能和爆破技术等。

21. 常用装药结构有正向连续装药、反向连续装药、小直径药卷反向连续装药和单段空气 ______________ 式装药等。

22. 常用混凝土的外加剂有减水剂、速凝剂、引气剂和早强剂等。

23. 混凝土混合物的和易性是指指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_______

24. 掘进机的基本功能有掘进功能、出矸功能、导向功能和支护功能四个。

25. 影响爆速的因素有药卷直径、炸药密度、药卷外壳和炸药粒度等。

26. 一次成巷是指将掘进、永久支护、水沟掘砌和铺轨四项分部工程视为一个整体,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前后连贯、最大限度地同时施工,一次做成巷道。

27. 周边眼装药结构有单段空气柱装药和空气柱间隔装药。

28. 在单向压力作用下,岩石试件的全应力一一应变曲线可以分为压密闭合阶段、线弹性阶

段、变形屈服阶段(破裂发展阶段)和软化阶段,共四个阶段。

29. 我国煤矿井下使用的巷道断面形状,按其构成的轮廓线可分为四大类,即矩形类、梯— _ 类、拱形类和圆形类。

30. 根据掘进和永久支护两大工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相互关系,一次成巷施工法又可分为掘_ 支平行作业、掘支顺序作业(亦称单行作业)和掘支交替作业。

31. 巷道稳定性监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支护巷道的安全、优质,快速和低耗,监测内容主要包括位移监测、围岩松动圈监测、顶板离层监测和锚杆受力监测等。

32. 碹岔式交岔点按结构形式可分为牛鼻子交岔点和穿尖交岔点两类。

33. 提高硝铵炸药威力的途径增大炸药密度、加入铝粉、加入猛炸药。

34. 煤矿井下放炮可以采用的电雷管有瞬发电雷管、毫秒延期电雷管,但是在有瓦斯煤尘

爆炸危险的工作面,总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0ms。

35. 木粉在炸药中的作用是松散剂和可燃剂;食盐在炸药中的作用是消焰降温。

36. 半煤岩巷的施工组织方式有:煤岩不分掘分运,全断面一次掘进;煤岩分掘分运。

37. 炸药的三种化学反应形式分别是缓慢(热)分解、燃烧和爆轰。

38. 铵梯炸药是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工业炸药,它由硝酸铵、梯恩梯和木粉三种成分构成。

硝酸铵是主要成分,在炸药中起氧化剂的作用

39. 瞬发电雷管的点火装置有两种形式,分别是直插式和药头式_________

40. 电雷管根据起爆时间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即瞬发电雷管、秒延期电雷管和毫秒延期 ________________

管。

41. 煤矿井下硐室施工的方法可概括为导硐施工法、 台阶工作面施工法和全断面一次掘进法。

42. 巷道掘进时,用中 _示巷道掘进方

43. 电爆网路基本形式有: 串联网路、并联网路、串并联网路。其中煤矿井下最常用的是串

联网路形式。

44. 直眼掏槽可分为直线掏槽、角柱式掏槽和螺旋掏槽。 45. 巷道埋深越大,变形越大,围岩压力

越大。

三、单项选择题

1. 木粉在炸药中所起的作用是( A )。 A.

松散剂或可燃剂

B.

C.防水剂

2. 工作面炮眼的先后起爆顺序是(

B

)。

A. 掏槽眼、辅助眼、顶眼、帮眼、底眼

B. 掏槽眼、辅助眼、帮眼、顶眼、底眼

C. 掏槽眼、辅助眼、帮眼、底眼、顶眼

D. 掏槽眼、辅助眼、底眼、帮眼、顶眼

,如锅炉爆炸、车胎爆炸、燃放鞭炮等。其中 ,锅炉

B. 核爆炸

生物爆炸

C.同厂家、不同品种、不同批次

D.

同厂家、同品种、不同批次 6.提咼硝铵炸药威力的途径有:

。(D )

A.增大炸药密度、加入木粉、加入石蜡;

B. 增大炸药粒度、加入铝粉或加入猛炸药;

C.增大炸药粒度、加入木粉、加入石蜡;

D. 增大炸药密度、加入铝粉或加入猛炸药。

7.掏槽眼中的直眼掏槽法包括

。(C )

A.单向掏槽、螺旋掏槽、楔形掏槽;

B. 单向掏槽和多向掏槽;

C.直线掏槽、螺旋掏槽、角柱式掏槽;

D.

单向掏槽、楔形、锥形。

8.利用局部通风机通风是我国煤矿广泛采用的一种掘进

(局部)通风方法,其通风方式可分

为压入式、抽出式和混合式三种。对于瓦斯工作面

,通常采用的通风方式是(B )

A.混合式

B. 压入式

C. 抽出式

D. 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9. 电雷管的最小发火电流:给电雷管通以恒定电流达某一数值时,

将会 _______ 发火的电流值。

(D )

A. 85%

B.90%

C.95%

D.99.99%

10. 在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各种爆炸现象

,如锅炉爆炸、车胎爆炸、燃放鞭炮等。其中,锅炉

爆炸和车胎爆炸分别属于(B ) 现象。

A.化学爆炸、物理爆炸

B.

物理爆炸、物理爆炸

氧化剂

D.防水剂

3.在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各种爆炸现象 爆

炸属于(C )。

A.化学爆炸

C.物理爆炸

D.

4. 铵梯炸药是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工业炸药 中梯恩梯在该类炸药中所起的作用是

(D )

A. 防水剂 C. 可燃剂 5. 《煤矿安全规程》明确规定: ____________ A.

,它由硝酸铵、梯恩梯和木粉三种成分构成。其

B. 氧化剂 D.敏化剂

______ 的电雷管能掺混使用。(B ) 同厂家、同品种、同批次

C.物理爆炸、化学爆炸

D. 化学爆炸、化学爆炸

11. 炸药爆炸对周围介质(例如岩石)产生的破坏能力,分别以猛度与爆力来表示。猛度和爆力的单位分别是(D)。

A.毫升和毫米

B. 米和立方米

C.立方米和米

D. 毫米和毫升

12. 从应力状态来看,下列关于在静荷载下岩石强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 单向抗压强度>单向抗弯强度〉单向抗剪强度>单向抗拉强度;

B. 三向抗压强度>双向抗压强度〉单向抗压强度>单向抗剪强度;

C. 向抗压强度〉单向抗拉强度〉单向抗弯强度>单向抗剪强度;

D. 三向抗压强度v双向抗压强度v单向抗压强度v单向抗弯强度。

13. 水炮泥的作用是(B )

A. 降低温度、扑灭火焰、降低瓦斯浓度;

B. 降低温度、扑灭火焰、降低粉尘浓度;

C. 降低粉尘浓度、扑灭火焰、降低瓦斯浓度;

D. 降低温度、降低瓦斯浓度、降低粉尘浓度。

14. 电爆网路的连接方式有串联、并联、串并联。其中煤矿井下常用电爆网路的连接方式是

(A )。

A.串联;

B. 并联;

C. 串并联;

D.并簇联。

15. 国家标准规定:电雷管的安全电流不大于(C )mA

A.30

B.40

C.50

D.60

16. 国家标准规定:任何厂家生产的电雷管,其最小发火电流均不得超过( C )A o

A.0.4

B.0.5

C.0.7

D.0.8

17. 在穿过有瓦斯的地层施工使用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时,不同段别的毫秒延期电雷管

的总延期时间不得超过( C )o

A.100ms

B.120ms

C.130ms

D.140ms

18. 煤尘爆炸的产物(B )o

A.产生高温

B. 产生大量高温高压气体

C. 产生大量氧气

D. 产生高压

19. 钻眼机具按破岩原理可分为(C )和旋转式。

A.气动式

B. 液压式

C. 冲击式D 机械式

20. 锚杆支护的原理主要有( C )、悬吊理论、组合梁作用。

A.加固作用

B.防止风化

C. 组合挤压拱

D.改善围岩应力

21. 殉爆反映了炸药对(B )的敏感度。

A.应力波

B.爆轰冲击波

C.地震波

D. 水平波

22. 在爆破地点20米内,如有矿车、煤、矸或其它物体堵塞巷道断面达到下列情况时严禁装药放炮(A )

A.1/3

B.1/4

C.1/2

D.100%

23. 硅酸盐水泥与普通水泥的主要区别在于硅酸盐水泥( C )强度大。

A.早期抗折

B.后期抗折

C.早期抗压

D.后期抗压

24. 井巷施工辅助系统中,起净化井下空气、降低井下有害气体浓度、排除岩(矿)粉尘和

炮烟,同时把井上的新鲜空气送入井下、把井下污浊空气排出矿井作用的系统是( C )o

A.提升系统

B.排水系统

C.通风系统

D.运输系统

25. 硝酸铵类炸药以硝酸铵为主要成分,以(A )为敏化剂。

A.梯恩梯

B. 木粉

C. 石蜡

D. 食盐

26. 关于水灰比对混凝土拌合物特性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水灰比越大,粘聚性越差

B. 水灰比越小,保水性越好

C.水灰比过大会产生离析现象

D.水灰比越大,坍落度越小

27. 关于凿岩机性能参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活塞直径越大,冲击功越小

B. 活塞直径越大,扭距越大

C.冲击频率越大,行程越小

D. 活塞直径越小,冲击力越小

28. 炸药氧化以后,能产生氢气的是那种情况( B )

A.正氧平衡

B.负氧平衡

C. 零氧平衡

D.氧平衡 29. 某道岔可表示为 DX615-4—12,其中15代表(C )

A.道岔号码

B.道岔轨距

C.

道岔轨型

D.道岔的曲线半径

30. 在爆破地点20米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下列数值时严禁装药放炮( D )

A.0.4%

B.0.5%

C.0.6%

D.1%

31. 巷道掘进时,用(C )指示巷道掘进方向

A.腰线

B.

地线

C. 中线

D.

边线

32.掘进工作面炮眼爆破顺序为(

A )

A.掏槽眼,辅助眼, 周边眼

B. 掏槽眼,周边眼, 辅助眼

C.辅助眼,掏槽眼, 周边眼

D.

周边眼,辅助眼, 掏槽眼

33.在道岔的类型中,

DK 代表( C

)

A.对称道岔

B.

渡线道岔

C.

单开道岔 D.

单线道岔

34.矿井主要进风巷的风速一般不大于( C )o

A.4m/s

B.5m/s

C.6m/s

D.7m/s

35. 炸药爆炸瞬间爆轰波和爆轰产物对邻近的局部固体介质的破碎能力叫做(

B )。

A.炸药的感度

B. 炸药的猛度

C.炸药的做功能力

D.炸药的爆力

36. 中线的测量多采用(A )

A.激光指向仪

B. 倾斜仪

C. 水平仪

D. 以上三种都可以

37. 倾角大于(B )的上山,煤矸可以沿巷道底板自溜。

A.30 °

B.35

°

C.40

38. 自由面是指(A )o

A.岩石与空气相接的表面

B.

C.药包与空气相接的表面

D.

39.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巷、半煤岩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掘进,应采用下列哪种通风 方式。(A ) o

A.压入式

B. 抽出式

C. 抽出混合式

D. 以上三种均可;

40. 下列对岩石材料描述正确的是(

C )o

A.弹性材料

B. 塑性材料

C.弹塑性材料

D.

以上三种都不正确

四、判断题

1. 早爆是人员未完全撤出工作面时发生的爆炸,

这种事故很可能造成人身伤亡。

造成这种事

故的原因大多由于器材问题、操作问题和杂散电流影响。 (V )

2. 导爆索多用于露天深孔爆破和硐室大爆破中,但煤矿井下只能使用普通导爆索。 (X )

3. 巷道支护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为被动支护形式; 第二类为积极支护形式;

第三类为

积极主动加固形式。其中锚喷支护、锚网支护属于积极主动加固形式(X )

4. 对于采掘可以达到平衡的矿井,还是应当采取全断面一次掘进方式。 (X )

5. 大多数瞎炮都是只有少数雷管不爆, 原因比较复杂,但最主要的还是炸药本身的原因造成。

(X )

6. 煤一岩巷道的施工组织方式有:一次成巷,分次成巷。

(X )

7. 正向装药的起爆药卷放距在眼口最近的第一个位置上,雷管与所有药卷的聚能穴朝向眼

D.45

°

岩石与药包相接的表面 药包周围的空间大小

底,起爆时,爆轰波由里向外传播。(X)

8?《煤矿安全规程》明确规定:不同厂家、同品种、同批次的电雷管不能掺混使用。(V)

9. 梯形巷道的净宽是:当其内不通行运输设备时,指从底板起 1.8m水平的巷道宽。(X)

10. 道岔型号“ DK618-4-12 ”表示单开道岔,轨距为800mm钢轨为61kg/m,道岔号码为4 的单开道岔,曲率半径为12m的右向道岔。(X)

11. 在爆破地点20m范围内,矿车、未清除的煤矸或其他物体堵塞巷道断面1/4以上时严禁

爆破。(X)

12. 装药前、爆破前、爆破后,爆破员、瓦斯检查员、班组长必须到工作面检查瓦斯、顶板等有关事宜。(V)

13. 残爆是指由于炸药质量、原料及连线方式错误等原因产生的不爆现象。(X)

14. 反向装药:起爆药卷放距在眼口,雷管与所有药卷的聚能穴朝向眼底,起爆时,爆轰波

由里向外传播,与岩石朝自由面运动方向一致。(X)

15. 煤巷是指沿煤层掘进的巷道,在掘进断面中,若煤层占4/5,就称它为煤巷。(V)

16. 巷道掘进中都采用局部扇风机通风,通风方式可分为抽出式、压入式和混合式三种。适

用于瓦斯工作面的是压入式。(V)

17. 瞎炮是指通电起爆后,工作面的雷管全部或少数不爆的现象。(V)

18. 爆炸和爆轰没有本质区别,爆炸时反应速度是变化的,而爆轰时反应速度是恒定的(V)

19. 不耦合装药就是加大炮眼直径和药卷直径之间的差距,这样二者之间形成较大的环形空间。(V)

20. 控制周边眼的间距及装药量是光面爆破的一项主要指标。(V)

21. 我国目前采用光面爆破的特制小药卷直径是32伽(V)

22. 光面爆破的标准为岩壁上半圆形残眼占周边眼50%以上。(V)

23. 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进风巷中,距掘进巷道回风口不得小于10m。(V)

24. 光面爆破时,周边眼应用炮泥封实,且封泥长度不得小于300mm。(V )

25. 在炮眼内装药时,引药可装在靠孔口侧,也可以装在孔底侧,也可以装在孔中间。(X)

26. “三违”是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犯作业规程。(X)

27. 采掘工作面风流中氧气浓度不得低于18% (X)

28. 由下向上施工上山时,主要防止瓦斯积聚和向底板漂浮。(V)

29. 由上向下施工下山时,主要防止二氧化碳积聚及跑车事故发生。(V)

30. 煤矿许用电雷管有煤矿许用瞬发电雷管和煤矿许用毫秒电雷管。(V)

五、计算题

1. 一埋置深度为4米的药包,爆破后得到直径10米的爆破漏斗。求(1)爆破作用指数,并指出其属何种类型的爆破,炸药单耗为1.5Kg/m 3时的爆破药量为多少?(2)如果漏斗直径不变,要求实现减弱抛掷爆破,其深度如何调整?

解:(1)已知r=10/2=5 米,W=4米

所以爆破作用指数n=r/W=5/4=1.25

因为n=1.25> 1,故为加强抛掷爆破

药量Q=q( 0.4+0.6n3 )W3=1.5X (0.4+0.6 X1.253 )>43=150.9 (公斤)

(2)要实现减弱抛掷爆破,爆破作用指数n必须满足:

r 5

0.75 n 1 即0.75 1 即0.75 1 解得:5米〈W 6.67米

W W

故在漏斗直径不变的情况下,要实现减弱抛掷爆破药包埋深应满足5米W 6.67米。

2. 采用交流电位起爆电源,电压为

220V,单个雷管的准爆电流为 2.5A ,雷管全电阻为4 Q, 脚线直接相连,主线电阻为

2 Q,试计算串联电爆网络可以起爆的雷管数?

解:设可以起爆的雷管数为

x ,

(4x+2) X 2.5=220

解得x=21.5

所以可以起爆的雷管数为 21个。

3. 2#岩石硝铵炸药的配比 (硝酸铵=85% TNT=11%木粉=4%),其组份中各自的氧平衡值为:

#

硝酸铵=+20% TNT=-74%木粉=-137%。求2岩石硝铵炸药的氧平衡值。

K T

5.求特屈儿[C 6H 2(NO 2)4NCH 3]的氧平衡值。各元素的原子量为:C=12; H=1; 0=16 N=14。 解:由特屈

儿[C 6H 2(NO 2)4NCH 3]的化学式可知: C 6H 2(NO 2)4NCH 3T C 7H 5N 5O 8,其摩 尔质量

M=84+5+70+128=287。

b

由氧平衡计算公式有:K T = d (2a 2)16

M

=8 (14 2)

—16

287

六、简答题

1. 简述巷道底鼓防治的方法。

答:(1)加固法

①底板锚杆、②底板注浆、③封闭式金属支架、④混凝土反拱

(2) 卸压法

①切缝卸压、②钻孔卸压、③松动爆破卸压、④开卸压槽

2. 简述间隙效应产生的机理及其防治措施。

答:产生机理:由于间隙的存在,当药卷起爆后,在爆轰波传播过程中,高温高压的爆 轰气体产物迅速膨胀压缩其前端间隙内的空气, 并在间隙内形成一股超前于爆轰波传播的空

气冲击波。

在爆轰波到达前,药卷受到空气冲击波的强烈压缩, 直径缩小而密度增大,当药卷直径

小于临界直径而密度增大到极限密度时,爆速下降,导致爆轰中断。

防治措施: (1)

在连续药卷上隔开一定距离套上硬纸板或其它材料做成的隔环,以阻止间隙内空 气冲击波的传

K b =85%X 20%+11%(-74%) +4%X ( -137%) =17%-8.14%-5.48% =3.38%

4.求木粉(C 50H 72O 33) 的氧平衡值。各兀素的原子量为:

C=12; H=1; 0=16 N=14。 解:由木粉 C 50H 72O 33 可知:a=50, b = 72, c = 0,

d=33,其摩尔质量 M = 1200。

由氧平衡计算公式

OB

(33 2 50 0.5 72) 16

1

1.37 g g 或-137 %

1200

K T =d

(2a

2)

16

100 %

M

解:由混合炸药的氧平衡值公式:

n

K bi

i 1

Mi

100

0/ =-47.387%

%

10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