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练习题

合集下载

哲学与人生练习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练习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哲学的首要问题是:A. 人生的意义B. 宇宙的起源C.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D.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2. 以下哪位哲学家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D. 普罗泰戈拉3. 存在主义认为,人生的意义是由:A. 上帝赋予的B. 社会决定的C. 个人创造的D. 命运注定的4. 以下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A. 物质决定意识B. 辩证法C. 唯心主义D. 历史唯物主义5. 庄子的“逍遥游”体现了哪种哲学思想?A. 儒家的仁义B. 道家的自然C. 法家的法治D. 墨家的兼爱答案:1.C 2.D 3.C 4.C 5.B二、简答题1. 简述柏拉图的“理念论”。

2. 阐述庄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3.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什么?答案:1. 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现实世界是不完美、变化无常的,而理念世界是永恒不变的。

理念是事物的原型,现实世界的事物只是理念的不完美复制。

人们通过理性认识理念,才能达到真理。

2. 庄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主张顺应自然,不强求,不干预,让万物自然发展。

在政治上,意味着统治者应该减少干预,让人民自由发展,以达到社会和谐。

3.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被剥夺了对自己劳动产品的控制权,他们的劳动变成了一种商品,工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以及自身的本质异化了。

这种异化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还体现在精神层面,导致人的异化和社会关系的异化。

三、论述题请结合实际,论述哲学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答案:哲学对个人生活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哲学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论,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世界和人生。

例如,通过学习存在主义,我们可以认识到个人自由的重要性,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其次,哲学可以引导我们形成价值观和人生观,如儒家强调的仁爱与和谐,可以指导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如何相处。

再次,哲学还能帮助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如道家的顺应自然和无为而治,可以教会我们在面对不可抗力时如何保持平和的心态。

哲学与人生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哲学一词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其含义是什么?A. 爱智慧B. 爱知识C. 爱自然D. 爱艺术2. 以下哪位哲学家不是存在主义者?A. 萨特B. 海德格尔C. 柏拉图D. 尼采3. 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真实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A. 物质B. 形式C. 感觉D. 经验4. 以下哪个命题不属于康德的“先验哲学”?A. 先验知识B. 先验判断C. 先验逻辑D. 经验知识5. 庄子的“逍遥游”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A. 追求物质享受B. 追求精神自由C. 追求社会地位D. 追求个人权力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

7. 解释什么是“道德哲学”。

8. 描述庄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康德的“道德律”与“自由意志”之间的关系。

10. 论述尼采的“超人哲学”对现代人生观念的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1. A. 爱智慧2. C. 柏拉图3. B. 形式4. D. 经验知识5. B. 追求精神自由二、简答题6.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认为,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四个原因:形式因(事物的本质形态)、质料因(构成事物的物质)、动力因(事物变化的推动力)、目的因(事物存在的目的或目标)。

7. 道德哲学是研究道德行为、道德规范、道德价值和道德判断的哲学分支。

它探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以及为什么某些行为被认为是道德的或不道德的。

8. 庄子的“无为而治”思想认为,最好的治理是顺应自然,不强制干预,让万物按照自己的本性自然发展,从而达到社会和谐与秩序。

三、论述题9. 康德的“道德律”是指普遍的道德原则,它要求人们的行为必须遵循理性的法则,即“行为的准则能够成为普遍法则”。

而“自由意志”是指人们有能力根据自己的理性判断来选择行为,不受外在因素的强制。

康德认为,道德律是自由意志的体现,因为只有当人们自由地遵循道德律时,他们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

哲学与人生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哲学一词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其含义是:A. 爱智慧B. 爱生活C. 爱艺术D. 爱自然2.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观点?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笛卡尔D. 康德3. 庄子的“逍遥游”思想体现了哪种哲学思想?A. 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C. 存在主义D. 辩证法4. 康德认为,人的行为应该遵循什么原则?A. 快乐原则B. 自由原则C. 道德原则D. 利益原则5. 以下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组成部分?A. 唯物论B. 辩证法C. 历史唯物主义D. 形而上学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柏拉图的“理念论”主要内容。

7. 阐述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中的核心观点。

8.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如何解释人与劳动的关系的?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尼采的“超人”哲学思想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10. 分析庄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在当代社会的应用及其意义。

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B4. C5. D二、简答题6. 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现实世界是不完美的,而理念世界是完美无瑕的。

理念是永恒不变的真实存在,而我们所感知到的物质世界只是理念的不完美复制。

7.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出,存在是最基本的问题,而时间是存在的本质属性。

他强调了人的存在方式,即“此在”,并探讨了人的存在状态和存在的意义。

8.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被剥夺了对自己劳动产品的控制权,从而感到自己与劳动、产品和自身都产生了疏离。

三、论述题9. 尼采的“超人”哲学思想主张超越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追求个人的力量和自由。

这种思想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在个人主义和自我实现的价值观上。

10. 庄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主张顺应自然,不强求,不强制干预。

在当代社会,这一思想可以应用于政府治理、企业管理以及个人生活等方面,强调减少不必要的干预,让事物自然发展,以达到和谐的状态。

哲学与人生单元测试题

哲学与人生单元测试题

《哲学与人生》单元测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世界的本质是()。

A、物质B、意识C、精神D、观念2.物质的存在方式是()。

A、理念B、人脑C、运动D、静止3.古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A、我们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B、战胜自我是自强的关键C、我们要培养自立能力D、自强精神表现在方方面面4.2005年12月6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向洪战辉学习的通知》,他从未申请困难补助,还自己拿钱资助其他贫困同学。

我们学习他身上最可贵的品质是()。

A、过于自信乐观B、正确的是非观C、过于害羞自卑、有苦不说D、自强自立、勇于承担责任5、“只要你对着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实现”这种说法()。

A、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B、揭示了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事物C、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D、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6、成语“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反映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

A、直接联系B、间接联系C、因果联系D、必然和偶然联系7、“敬人者,人恒敬之”,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

A、利益原则B、平等原则C、宽容原则D、合作原则8、下面事物中属于新事物的是()。

A、计算机算命B、同性婚姻合法C、机器人抢险D、黑客9、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总趋势是()。

A、直线前进、直线上升B、前进的、上升的C、落后的、倒退的D、边前进边倒退10、云南昆明“3.01事件”发生的经过电子摄像头做了清晰的记录,根据记录国家认定为是一起暴力恐怖袭击事件,说明()。

A、电脑也有意识B、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C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D、人对世界无能为力11、尊重自己,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心理称为()。

A、自尊B、自信C、自强D、自立12、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内因B、矛盾C、外因D、运动13、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D、尊重客观规律14、事物变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是()。

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练习题答案

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练习题答案

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练习题答案姓名:班别:学号: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体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成语典故有①唇亡齿寒②城门失火,殃及池鱼③螳螂捕蝉,黄雀在后④刻舟求剑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2.一些大学生在招聘中遭遇“姓氏歧视”。

一位“裴”姓同学就因为这“倒霉”的姓氏失去了即将到手的会计职位,因为老板说“裴”和“赔”同音,不吉利。

这种认识A. 夸大了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B. 割裂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C. 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D. 否认了联系的普遍性3.“只要你对着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够实现。

”这种说法A. 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B. 揭示了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C. 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D. 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4.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种说法强调了A.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B. 人际和谐的重要性C. 物质世界的多样性D. 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5. 专家指出,人们随手一扔的一次性卫生筷,不是一双双木筷,而是一片片森林!专家们的看法体现的哲理是 A. 物质世界是客观的 B.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 世界是变化发展的D.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6. “君子之交淡如水。

”说明人际交往要A. 适度B. 互惠互利C. 因人而异D. 主动热情7.下列运动变化中,属于发展的是A. 日有所思,夜有所想B. 用电子计算机算命C. 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D. 多日不见的朋友留长发了8.人们的通迅工具从跑马送信、电报电话到手机网络;手机的体积越来越小,但功能却越来越多。

这表明A.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B. 新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杂乱无章的C. 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D.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9.下列成语、俗语中,与“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包含同一哲理的是A.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B.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C.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D.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10.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哲学与人生练习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练习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存在与本质的关系问题B.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C.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D.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答案:B2. 以下哪位哲学家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苏格拉底D. 普罗泰戈拉答案:D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A. 社会意识B. 社会制度C. 社会关系D. 社会生产力答案:A4. 康德认为,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A. 快乐原则B. 义务原则C. 自由原则D. 爱的原则答案:B5. 以下不属于人生价值范畴的是:A. 物质价值B. 精神价值C. 社会价值D. 个人价值答案:A二、填空题6. 哲学的三大基本问题包括:我是谁、我从哪里来、________。

答案:我要到哪里去7. 庄子提出的“逍遥游”体现了________哲学思想。

答案:道家8. 黑格尔的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

答案:对立统一9. 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和奉献,这是________的观点。

答案:马克思主义10. 尼采认为“上帝已死”,这反映了他的________哲学思想。

答案:存在主义三、简答题11. 简述存在主义的基本观点。

答案:存在主义认为个体的存在先于其本质,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选择的重要性。

它认为人生没有预设的意义,意义是通过个体的行为和选择创造出来的。

12. 解释“知行合一”的哲学含义。

答案:“知行合一”是中国哲学家王阳明提出的观点,主张知识与行动是不可分割的,真正的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来体现和验证。

四、论述题13. 论述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

答案: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主要包括:(1)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升个人能力和素质;(2)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贡献个人力量;(3)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4)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如艺术、文化、宗教等。

14. 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提供了分析社会现象的科学方法;(2)强调社会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制度的完善;(3)倡导人的全面发展,推动教育和文化的进步;(4)指导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与发展。

高二《哲学与人生》单元测试题

高二《哲学与人生》单元测试题

高二《哲学与人生》单元测试题姓名班级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对于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出真知B.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C.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反复、不断深化的过程D.认识决定实践,认识是实践的基础2.下面对成功与失败的理解错误的的是( )A.成功与失败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B.对待成功和失败要有正确的态度C.正确对待人生发展道路上出现的失败,学会让失败变为成功之母D.人生只能有成功,不能有失败3.做人的基本条件是( )A.吃饭B.挣钱C.考大学D.明辨是非4.“声东击西”是说事物的现象有真假之别,下列词语中与这个词语表达的意思不想符合的是( )A.“欲擒故纵”B.“围魏救赵”C.“明修栈道,暗渡陈仓”D.“一着不慎,满盘皆输”5.21世纪的竞争,实质上是( )A.知识创新B.军事实力的竞争C.人才的竞争D.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竞争6.关于现象和本质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 )A两者紧密相联,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

B现象决定本质,本质反映现象C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D现象尽管多种多样、纷繁复杂,但都是由本质决定的,都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7. 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A.体魄B.创新C.超强的意志力D.艰苦奋斗8下列属于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技巧的有( )①避开诱因。

把引起诱因的实物收藏起来,避开诱因;多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同学交流,主动地避开诱因。

②学会拒绝。

婉言谢绝来自朋友的邀请,提高自制力。

③联想后果。

遭遇不良诱惑时,想象不能抵制不良诱惑可能带来的恶果,以提醒自己远离不良诱惑。

④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

一个人有了良好的兴趣爱好,才不会觉得空虚、无聊,才会脱离低级趣味,远离不良诱惑。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9下列属于创造性思维的特征的是( )①独立性。

②求异性③新颖性④整体性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①②③④10下列不属于不良诱惑是( )A.打仿真游戏B. 远程教育学习C. 传销D. 网瘾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如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2.青年学生如何做到知行统一?3.如何把握事物的本质?4.明辨是非的重要意义?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现象和本质的对立统一关系2、运用相关知识分析中职生应如何明辨是非,抵制庸俗的、低级的网络诱惑,做到文明上网?。

高二年级《哲学与人生》第1单元至第2单元期中测试卷

高二年级《哲学与人生》第1单元至第2单元期中测试卷

高二年级《哲学与人生》第1单元至第2单元期中测试卷考试时间:45分钟考试形式:开卷考班级: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 )A、量力而行B、听天由命C、不自量力D、妄自菲薄2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

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

这一事实说明-----------------( )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直到变害为利B、人们能够自觉地认识事物的规律,从而指导自己的行动C、规律隐藏在事物内部,人类智慧不很难企及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的联系着B、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的联系着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4、当年为防止雷雨对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影响,北京市气象部门从闭幕式当日14时起,启用8架次飞机分别进行催化消云作业,有效解除了北京境内的险情。

这说明------------()A.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受限制的B.人可以任意改变和废除自然规律C.人可以认识、利用自然规律D.人可以创造自然规律5、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一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它体现了---------------------------------------------------( )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6、“拔苗助长” 的错误主要在于:--------------------------------------------------()A、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B、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C、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D、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7、“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A、事物是运动的B、事物是变法发展的C、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D、规律是可以认识的8、《孙子兵法》“投之亡地而后存,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一观点表明---------------()A、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的B、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9、“苦难对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练习题
一、填空题
1、____________是人的社会联系得到基本形式,____________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

P38
2、____________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传统。

P40
3、事物的发展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统一。

P47
4、人生发在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P48
5、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都是对人生的考验。

P49
6、保持____________是以积极人生态度对待挫折和逆境的基本要求。

P52
7、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P55
8、矛盾是事物发展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P56
9、事物发展是____________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P59
二、判断正误题
1、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P36
2、世界上存在彼此孤立的事物。

()P36
3、每个人离开了与他人的关系,无法生存和发展。

()P39
4、事物的发展是数量上的增加,是重复。

()P47
5、人的发展是直线上升的过程。

()P48
6、顺境和逆境不能互相转化。

()P51
7、顺境为人生发展提供机遇和有利条件。

()P49
8、人生是不断产生矛盾、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

() P57
9、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P59
10、我们应该回避现实矛盾,消极听从命运的安排。

()P58
三、单项选择题
1、《孙子兵法》“投之亡地而后存,置之死地而后生”。

这一观点表明()
A.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的
B.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D.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统一性之中
2、某同学由于自身努力不够,成绩不好,到处抱怨老师、班风、校风。

该同学()。

A.扩大了内因的作用
B.忽视了外因的作用
C.客观总结了教训
D.忽视了内因,夸大了外因
3、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也易也;不为,则易者也难也。

( )
A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B.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的
C.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4、下列选项中,反映矛盾同一性道理的俗语是()
A.不见高山,不显平川
B.积劳成疾
C. 量体裁衣
D.因材施教
5、从蒸汽机、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磁悬浮列车,动力越来越大,运力越来越
强,速度越来越快。

这表明:()
A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B新事物是旧事物矛盾演变的结果
C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 D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6、“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其中包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A.意识对事物发展有促进作用
B.新事物的成长壮大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发挥主观能动性,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取得成功
7、判断新、旧事物的主要依据是()
A 凭出现时间的先后
B 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C 看形式是否新奇
D 凭现象上是否新奇
四、多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内外因的关系,说法正确得到有()
A二者同时存在、缺一不可 B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C 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
D 内因是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2、关于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要求我们要()
A 学会一分为二看问题
B 坚持两点论
C 学会全面看问题
D 把二者分割开来看问题
3、事物的发展是()过程
A 波浪式前进的
B 笔直前进的
C 螺旋式上升的
D 循序渐进、反复曲折的
4、下列关于顺境和逆境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
A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B 二者经常互相贯通、互相转化
C 二者不能相互转化
D 顺境可以变成逆境,但逆境不能转化为顺境
5、和谐人际关系的特征有()
A 平等相处
B 相互真诚信任
C 友善和关爱
D 宽松的人际环境
6、维护真正的友谊,要你做到()
A 以诚交友
B 重情义,关键时刻勇于相助
C 包容和谐
D 重江湖义气,拔刀相助
五、名词解释题
1、联系 P 36
2、人际关系 P38
3、发展 P47
4、矛盾 P55
六、问答题
1、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要求我们做到哪三方面?P 38
2、中专生如何建立拥有真正的友谊?P 43
3、逆境有哪些作用?P 50-51
4、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要求我们做到哪几方面?P51-53
5、简述内、外因的关系怎样?P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