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特殊感染手术处理原则

合集下载

手术室特殊感染处理原则完整版

手术室特殊感染处理原则完整版

预防与控制的重要性
预防与控制是保障医疗安全和患者健 康的重要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室 特殊感染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和 经济负担。
预防与控制不仅需要医务人员的严格 遵守操作规程和加强个人防护,还需 要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防范意识,共同 维护医疗环境的清洁卫生。
02
手术室特殊感染处理原则
隔离原则
01
05
手术室特殊感染处理培训与 教育
培训对象与内容
培训对象
手术室医护人员、清洁工、实习生等
培训内容
特殊感染的种类、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处理流程等
培训方式与频次
培训方式
线上培训、线下培训、实操演练等
培训频次
每年至少一次,新员工入职时必须接受培训
培训效果评估与改进
评估方式
考试、实操考核、问卷调查等
乙肝感染
总结词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
VS
详细描述
乙肝感染的症状包括乏力、食欲不振、黄 疸、肝区疼痛等,长期感染可导致肝硬化 和肝癌。处理原则包括使用抗病毒药物进 行治疗,预防和治疗肝功能衰竭和肝癌等 并发症。
丙肝感染
总结词
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通过血液传播和性传播。
详细描述
丙肝感染的症状包括乏力、食欲不振、黄疸、肝区疼痛等,长期感染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处理原则包括使用抗 病毒药物进行治疗,预防和治疗肝功能衰竭和肝癌等并发症。
04
手术室特殊感染处理流程
发现感染病例
及时报告
一旦发现手术室出现特殊感染病例, 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并启动应急 预案。
初步隔离
将感染病例与其他患者隔离,避免交 叉感染。

特殊感染手术管理制度

特殊感染手术管理制度

特殊感染手术管理制度为了加强特殊病原体感染手术患者的管理,防止感染播散,切实保护其他手术病员和工作人员的健康,确保医疗安全,根据有关加强特殊感染手术病例管理的文件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特殊感染手术的定义本制度涉及的特殊感染手术病例主要指气性坏疽、破伤风、炭疽、朊毒体、梅毒螺旋体、HIV 等特殊病原体所致感染的手术病例。

二、术前管理(一)特殊病原体感染手术前,手术科室必须通知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派专人全程参与手术的监督指导工作。

(二)手术通知单上必须注明感染诊断,手术室做好消毒隔离和职业防护的相关准备工作,准备好感染隔离手术室。

(三)专人专车运送患者,运送患者的转运车应铺一次性大单,将患者整个包裹起来。

转运车悬挂隔离标识,以提示工作人员采取隔离措施。

三、术中管理(一)病人应从手术室专用通道转送入感染隔离手术室,手术室外悬挂隔离标识。

(二)参加手术人员要有明确分工,避免混乱。

手术器具,如手术衣、帽、口罩、鞋套、注射用品及输液装置等,尽可能采用一次性物品。

术中需要室外物品时,应用专线电话通知,并由室外人员传递,室内人员进入感染隔离手术室后不得随意出入。

(三)进入感染隔离手术室内工作人员应当根据不同的感染类型,加用不同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双层手套、鞋套、医用防护口罩、手术隔离衣、医用防护服、护目镜等。

(三)严禁各类参观及学习,减少传播和扩散机会。

四、术后管理(一)病人转送1、病人转送前,手术室应及时通知收治科室做好接收病人的准备工作。

2、术后病人应由专人专车并通过手术室专用通道转送回隔离病房,途中避免不必要的停留。

(二)物品处置1、污染物品处置(1)用过的一次性物品装双层黄色医疗废物袋扎紧并注明特殊感染类型,再按医疗废物处置;一次性锐利器具、针头、刀片等应装入利器盒并注明特殊感染类型,再按医疗废物处置。

(2)对重复使用的物品,在手术室内装入双层黄色医疗废物袋扎紧并注明特殊感染类型,送至洗衣房消毒灭菌再清洗。

手术室特殊感染的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

手术室特殊感染的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

手术室特殊感染的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特殊病原体感染概述:特殊病原体感染包括朊毒体感染,气性坏疽感染,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感染。

朊毒体是一种不同于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的缺乏核酸的蛋白质感染因子,它不需要核酸复制而能自性增值。

气性坏疽又名梭菌性坏死,是由产气荚膜梭菌等所引起的大面积肌坏死,是一种发展迅速,预后差的厌氧菌感染。

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医院感染爆发事件,并有扩散趋势的传染病,如埃博拉病毒。

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调查,仍然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术前物品的准备1、把手术间内本台手术不用的设备等搬出手术间,充分备齐术中使用物品,门上有隔离标志,须两人分内外进行巡回,严格执行隔离制度。

2、进入手术室的术者应穿两层手术衣裤、带鞋套。

3、术中不可将房间内物品带出手术间,严密控制手术人员进出,严禁参观。

4、术后污染的物品均由门外巡回人员传递。

5、术毕医护人员脱去一层手术衣裤、鞋套,留置在房间内,方可走出手术间。

6、术中操作台用一次性塑料薄膜覆盖,术后焚烧。

7、手术用物可以用一次性材料的,如:一次性手术衣、一次性敷料包等使用防水性能较好的一次性的。

8、台上台下人员戴双层手套时,建议第一层手套戴彩色的,便于破损时及时发现。

术后器械的处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中第11条明确规定,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人使用过的诊疗器械、器具处理程序:1、消毒方法11.1.1.1 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宜选用一次性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进行双层密闭封装(有明显标识)焚烧处理。

11.1.1.2 可重复使用的被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的高度危险组织(大脑、硬脑膜、垂体、眼、脊髓等组织)污染的中度和高度危险性物品,可选以下方法之一进行消毒灭菌,且灭菌的严格程度逐步递增:种类方法朊毒体感染1mol/L的过氧化钠溶液中浸泡60min。

气性坏疽感染采用1000mg/L~2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45min;有明显污物的应采用5000mg/L~10000mg/L含氯消毒剂至少浸泡60min。

手术室感染手术、特殊感染手术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手术室感染手术、特殊感染手术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4)术中消毒隔离:注意自身防护,穿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戴防渗透性能的口罩,穿隔离鞋, 凡接触患者及其分泌物、血液的操作均应该戴手套(手破损时,戴双层手套),操作结束应立即脱 去手套,并用免洗手消液消毒;有血液体液污染物飞溅操作时,应提前佩戴防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及时用浸有含氯消毒液的布类清除地面、物体表面血迹,保持台面、地面整洁。
(4)器械的处理:要将器械关节打开,擦去血迹,有序排放于器械盘,单包布包裏并装入黄色拉 圾袋,扎紧袋口,放入转运箱,外贴感染标志并注明感染病菌,送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
(5)手术室仪器设备、物体表面:清洁人员按相应隔离标准做好个人防护,先使用清水擦拭各种 物体表面,注意擦拭顺序,应从污染较轻的表面到污染较重的表面,再用相应浓度的消毒液擦拭和 拖地,保留30分钟后再应清洁抹布清除残留消毒剂。
出视作感染手术),并将感染标识夹入患者病历,提醒手术间护士。 4.手术间护士:按照不同感染手术标识正确处理手术环境、器械、医疗废物等,做好标准预防,防
止医院内感染。 5.手术质控护士:做好规范处理的指导监督,提供符合要求的各类工具与含氯消毒剂。 6.一般感染性物品:指被乙肝、丙肝、HIV、破伤风、狂犬病以及结核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
10.术后处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一次性物品及敷料使用后及时装入黄色垃圾袋,垃圾袋装载量不超过3/4,扎紧袋口,外贴感 染标志并注明感染病菌,然后放入污染区黄色医疗废品转运箱,盖紧箱盖(送去焚烧无害化处理)。
(2)布类放入布袋内并密闭,注明感染病菌,送洗衣房清洗。
(3)吸引器瓶内根据污液量按比例吸入含氯消液,各100Omg/L。作用30分钟后再作常规处理。
9.术前准备
(1)手术间暂不用物品尽量移至室外,尽量使用一次性手术包和手术衣,术前备齐所需物品。

手术室特殊感染手术处理制度

手术室特殊感染手术处理制度

手术室特殊感染手术处理制度手术室特殊感染手术的处理制度1、术前:了解病人病情安排2名巡回护士分屋内和屋外巡回。

如有气性坏疽感染、阮毒体感染等手术门口挂“隔离手术谢绝参观”牌严格限制人员走动。

选用一次性的敷料、手术衣准备好术中所需用物不得随意进出手术室。

门口放置屏风污物桶套规定颜色的塑料袋。

2、敷料:在手术结束后→将所有术中使用过的敷料置于规定颜色塑料袋内→袋口密闭注明感染术后敷料→送焚烧。

3、器械:手术器械关节打开→用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半小时清洗→擦干→按常规整理至器械托盘内用一次性包布包好两层黄色塑料袋套好→做好标识→打电话通知供应室→由污物出口送至供应室→供应室按特殊感染术后器械程序清洗消毒。

4、术中未污染物品置于手术室动态消毒机消毒2小时。

5、房间:在手术结束后→手术室动态消毒机消毒2小时。

密闭房间24h并有醒目标志。

6、气性坏疽感染开封后房间要连续3天做空气、物体表面培养监测结果均达到卫生指标后方可重新启用。

7、消毒后后处理:(1)墙壁台面等物品需用2000mg/L有效氯溶液擦拭再清水擦拭。

(2)手术床、地面等污染重的物品用5000mg/L-10000mg/L有效氯溶液擦拭再清水擦拭。

(3)手术房间动态消毒剂消毒2小时。

(4)污物桶、吸引瓶应用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半小时将污水倒入污水池内污物桶再由工人浸泡消毒刷洗后根据房间号备用。

吸引瓶由洗手护士擦洗干净后应浸泡在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中半小时后再用。

8、处理过程中注意自身防护处理结束注意手卫生防止交叉感染。

(注:阮毒体采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处理60分钟;不明原因传染病根据国家当时发布的规定执行。

)。

手术室感染手术管理制度

手术室感染手术管理制度

手术室感染手术管理制度(一)感染手术有“隔离”标识,并谢绝参观。

(二)参加手术人员严格执行标准预防的原则,并注意医务人员自身防护。

(三)根据不同类别分为一般感染手术(乙肝、梅毒、艾滋)和特殊感染手术(气性坏疽、朊毒体及其他原因不明感染视为特殊感染)。

(四)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的分类和处理规定,一般感染手术后的敷料使用单层黄色垃圾袋标识清晰密闭运送,特殊感染手术后用双层黄色垃圾袋标识清晰、密闭运送。

(五)一般感染手术后的房间平面及仪器设备用含氯消毒液1000mg/L的消毒剂擦拭消毒,特殊感染手术使用含氯消毒液2000mg/L的消毒剂擦拭消毒。

(六)多重耐药菌手术后按一般感染手术要求处理。

(七)特殊感染手术1、当为特殊感染疾病患者手术时,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情况,安排在感染手术间即正负压切换手术间。

2、凡参加手术人员,必须按要求穿戴防护用具,进入手术间后不得随意外出。

巡回护士安排两人,1人负责手术间外物品供应。

1、手术间物品尽可能准备完全,不消的物品术前移出手术间。

4、尽可能使用一次性敷料,用后焚烧处理,术后器械、敷料密闭运送,标识清楚,及时下送消毒供应中心和洗衣房专门处理。

5、手术竣事后,所有职员离开手术间时,应将隔离用具脱放在手术间内就地浸泡消毒,各类瓶、桶等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45分钟,有明明大量污染用5000~mg/L 含氯消毒剂浸泡大于60分钟。

使用一次性吸引器瓶、一次性用物、纱布、渣滓等必需用双层医疗宝物袋密闭包装、标识、送焚烧处置惩罚。

标本用双层标本袋密闭送检并说明感染类型。

6、天花板、地面、墙壁、仪器、设备等物表用2000mg/L 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6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擦拭消毒的原则为从相对清洁到污染,以免污染扩散。

7、手术结束后进行空气消毒,如系正负压切换手术间,负压继续运转30分钟切换正压后进行清洁、消毒,达到自净要求(清洁工作结束后30分钟)后方可接台。

特殊感染手术处理原则、消毒隔离措

特殊感染手术处理原则、消毒隔离措

特殊感染手术的护理原则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也是抢救及治疗病人的重要部门。

特殊感染是指由特殊病株引起的感染,分为特异性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呼吸道传播疾病,主要是指气性坏疽、破伤风、炭疽、艾滋病.梅毒等。

特殊感染如果手术操作过程中某些环节被忽视,可能引起感染扩大,使手术失败,导致严重医院感染的发生。

因此,特殊感染手术过程中预防医院感染某些细微环节尤为重要。

手术必须遵循严格的环境、物品、使用后器械和病人的消毒隔离措施。

用过的器械和物品必须遵循先灭菌或高效消毒剂浸泡,再清洗,再灭菌;布类和手术衣装入双层黄色塑料袋内,有效封口并在袋外做好标记,作为医疗废物处臵。

一、术前准备当接到这类特异性感染的手术通知时,手术室应立即进行术前准备,术前准备包括术间准备.物品准备.人员安排.1.手术间的选择:选择感染手术间(负压手术间)进行,与其它手术间不相通的独立房间,并挂上隔离标识、注明时间;无条件时应安排在手术间当日手术的最后一台进行,以便对手术间空气进行彻底消毒.2.手术间的准备:手术间内用物力求简单,必需物品应齐全,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手术不需用的物品一律搬出室外,以免被污染。

根据手术通知单上所注明的手术名称,准备好器械、物品药品、尽量用一次性物品(如手术衣,布类包.隔离衣等)3.特殊准备:医疗垃圾袋,污物袋,含氯消毒剂,健之素,感染手术警示牌,消毒液地毯..4人员安排:安排三名护士参加,两名进入手术间做为洗手护士及内巡回护士,密切配合手术。

一名在手术间外当巡回护士,做必要的传递工作和执行隔离措施。

内巡回护士不得外出,手术间禁止人员参观。

二、术中配合要点1.根据不同隔离种类严格进行术中管理,防止对手术室环境的污染,手术间门外挂”感染手术谢绝参观”标示牌.2.严格控制进入手术间的人数,减少人员进出手术间的次数; 禁止参观人员入内,关闭门窗。

3.参加手术人员应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防护眼镜、鞋套,台上人员应戴两付手套4.手术开始后,直至手术结束前,参加手术人员不得离开手术间,禁止进入其他手术间和清洁区;5.病人进入手术室时,内巡回护士随病人进入手术室;外巡回护士在手术未结束前为室内人员准备好更换的拖鞋;送病人的推车仍放入手术间,进行消毒处理;6.尖锐器械应臵于弯盘内传递,有条不紊地进行手术,以防意外发生。

手术室感染手术、特殊感染手术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手术室感染手术、特殊感染手术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手术室感染手术、特殊感染手术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三、组织管理1. 成立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组织实施、监督指导、评估和改进工作。

2.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应包括医务科、护理部、感染管理科、手术室等部门相关人员。

3.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应定期召开会议,分析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制定和落实改进措施。

四、制度管理1. 制定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明确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目标、任务、职责和流程。

2. 制定手术室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定期对手术室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

3. 制定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制度,明确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无菌技术操作、手卫生、个人防护、环境消毒等。

4. 制定手术室医院感染报告制度,明确手术室医院感染报告的程序和要求。

五、人员管理1. 医务人员应参加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了解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2. 医务人员应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手卫生管理制度。

3. 医务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帽子、手套等。

4. 医务人员应遵守手术室医院感染报告制度,及时报告手术室医院感染情况。

六、环境管理1. 手术室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定期进行空气消毒。

2. 手术器械应进行分类、清洗、消毒、灭菌,确保无菌状态。

3. 手术室应设置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明确各区之间的界限和流向。

4. 手术室应配备必要的消毒灭菌设备,如高压蒸汽灭菌器、紫外线消毒灯等。

七、监测与评估1.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应定期对手术室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评估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效果。

2.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应根据监测和评估结果,制定和落实改进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室特殊感染手术处理原则
一、充分备齐术中使用物品,门上有隔离标志,须两人分内外进行巡回,严格执行隔离制度。

二、进入手术室的术者应穿两层手术衣裤、带鞋套。

三、术中不可将房间内物品带出手术间,严密控制手术人员进出,严禁参观。

四、术后污染的物品均由门外巡回人员传递。

五、术后污染的物品或敷料放在原地摆放,排列整齐充分与空气接触。

污染的敷料排开放置一侧墙角,器械用1:50“84”消毒液浸泡,血纱布、分泌物及引流液、病人接触物品均用1:50“84”消毒液放置墙角。

六、医护人员脱去一层手术衣裤、鞋套,留置在房间内,方可走出手术间。

七、开放门橱、抽屉及药柜门,以1:2:4比例熏蒸房间,1m3:2gKMNO4:4ml甲醛。

八、第一次熏蒸后做空气及物品的培养后通风2小时,在指定地点涮洗器械连续高压消毒2次连续监测二次,阴性后方可使用。

九、房间熏蒸连续三次(剂量加倍),通风三次,连续监测三次均为阴性可使
十、熏蒸后房间物品,地面以1:200“84”消毒液擦试涮洗,空气消毒机消毒(静态)后方可使用。

十一、紫外线灯管、空气消毒机灯管使用寿命均为1000小时。

十二、手术室内常用的灭菌和消毒法:①浸泡法:2%戌二醛②烧灼:75%酒精③紫外线消毒(臭氧)④甲醛熏蒸⑤高压消毒:干热消毒时间30分,温度121℃湿热消毒时间10-20分,温度1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