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的福州三宝

合集下载

闽清三宝的详细介绍

闽清三宝的详细介绍

闽清三宝的详细介绍
闽清三宝,也称为闽清三岛宝藏,指的是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境内的三个宝藏。

1. 福建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光福寺
光福寺建于五代开宝年间,是福州佛教四大寺之一。

据传说,此寺原为唐代高僧法海大师所创立,历经了数百年的兴衰。

现今的寺庙建筑是清乾隆年间重修的,内有许多珍贵的佛教文物和石刻碑记。

2. 福建省省级自然保护区——金峰山
金峰山是一个原始的珍稀树种群落,分布在福建省闽清县境内。

该山为福建省的第五座省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福建省的“天然氧吧”。

在金峰山上,可以观赏到众多奇石异形、怪树峭壁以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3. 水资源保护区——紫阳湖
紫阳湖是福州市第二大淡水湖,面积约为8.7平方公里。

湖区地势平坦,水域清澈,是福州市重要的水资源供应地之一。

湖区生态环境优美,水中鱼类品种丰富,特别是桂鱼、鲇鱼、鲢鱼等品种,以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闻名于国内外。

闽清三宝各有特色,充满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生态环保等多种元素,是福建省内外的游客必去之地。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福州仓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和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福州,是一个充满了历史与文化气息的城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州方言、茶亭十番音乐、林浦安南伬、福州评话、佛跳墙制作技艺等等,都是福州人民的精神、文化和劳动的结晶。

其中仓山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占据了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当一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目前福州市仓山区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省级7项,市级2项,共计11项。

福州仓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福州市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名单福州市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名单福州市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福州市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传统民俗1.陈靖姑信俗(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概述陈靖姑出生在福州仓山下渡,平时扶危济困、乐善好施,24岁时为帮助百姓劳瘁殒身,被老百姓尊为“妇幼保护女神”。

在福建,临水夫人陈靖姑是和林默娘即妈祖同样受到尊重的女神,在我国台湾、东南沿海乃至东南亚都颇有影响,信徒众多。

后人感念陈靖姑的恩德,纷纷建造临水宫纪念她。

近年来,每年都有20多万信徒到古田临水宫祖庙谒祖进香,其中台湾信众近万人。

因陈靖姑生于唐代,临水夫人陈靖姑的信俗文化从唐代起就在民间流传,在明清时达到鼎盛。

2008年,福建省古田县与台湾方面合作成功将“临水夫人陈靖姑信俗文化”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全世界的临水宫分庙有4000余座,信仰人口达8000余万人,信众遍布福建、浙江、江西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以及东南亚、欧美等地。

福州脱胎漆器简介

福州脱胎漆器简介

福州脱胎漆器简介(福建)福州脱胎漆器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的汉族传统艺术珍品,与北京的景泰蓝、江西的景德镇瓷器并称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三宝”,享誉国内外。

清宣统二年(1910年)以来,参加美国圣路易斯博览会、意大利觉兰多博览会、德国柏林卫生展览会、英国伦敦博览会和在美国芝加哥、日本东京,以及菲律宾、比利时、巴拿马等地举行的国际博览会,多次荣获特等金牌奖、头等金牌奖和最优奖等多种荣誉,曾被誉为“珍贵黑宝石”和“东方珍品”。

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于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艺术简介福州脱胎漆器是继承中国古代汉族优秀漆文化发展起来的。

它品类之多在全国漆器行业首屈一指,大的如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漆画大屏风、彩绘大花瓶、脱胎仿古铜大狮等,小的如烟具、茶具、餐碗、盘、碟、罐等,共有18类1200多个花色品种;它质地坚固轻巧、造型别致,福州脱胎漆器装饰技法丰富多样,色彩明丽和谐,可谓集众美于一体,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

郭沫若生前曾做诗备加赞誉,称赞福州脱胎漆器是“天下谅无双,人间疑独绝”。

福州脱胎漆器作品,早期多为佛像和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后逐渐向自然形、仿生形等方面发展,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二、历史溯源说到脱胎漆器在福建省福州市的发展历史,人们总要把它同"沈绍安"的名字连在一起,至今福州工艺美术界都以"沈绍安"三字作为脱胎漆器的正宗代表。

福州脱胎漆器的首创者就是清代乾隆年间福州府侯官县(今福州市)漆艺人沈绍安(1767年-1835年)。

福州“脱胎漆器”是沈绍安通过对旧匾额的分析,了解了失传已久的汉代“夹纻”技法的基本材料成分,经过不断尝试,将“夹纻”技法还原,并在手法、材料上有所创新的一种新型漆工艺,它的原理与传统的“夹纻”技术息息相关。

“夹纻”制作技术“夹纻”制作技术,源于战国,兴于西汉,魏晋时期走向成熟。

寺庙大佛,多用“夹贮”法塑造,首先竖立木柱支架,竹篦绷扎、细麻、稻草、泥土及漆灰糊封,涂上漆泥,塑出骨肉、糙漆、磨光、漆彩漆、贴金饰,开光点睛,完成後,把像内木架等重物酌量拆除,减轻重量,以供当年庙会出巡时需要。

福建特产有哪些写作文

福建特产有哪些写作文

福建特产有哪些写作文福建有三宝:各式多样的橄榄,让人一吃就难忘的粉干,和十分美味的糟菜。

“橄榄”这个词让人一听就会马上联想到闽清,因为闽清盛产橄榄,大棵大棵的橄榄树簇拥在一起,一个个青绿色的拇指大的橄榄挂在树上,人们把它们采摘下来,制成冰橄榄,腌橄榄。

我家就有一包闽清产的咸橄榄,味道极其鲜美,我可不是吹牛,要是你尝过它,你肯定也会象我一样赞不绝口的。

橄榄不仅仅好吃,好处也不少,橄榄有健胃,健脾的功效,如果你吃的多,橄榄也是一种不错的消化片噢!你肯定吃过粉干吧?在哪吃的?“沙县小吃”,其实,除了沙县小吃,我还能告诉你一个吃粉干的盛地----闽清,闽清粉干白而洗嫩,久煮不烂。

只要你一进入闽清,闻到的不是粉干的香味才怪,路边的一家家粉干小吃店,别说闻,连看几眼都会让你流口水,这就是我对那令人难忘的炒粉干的高度评价,其实我这中评价一点也不过份,因为它的确非常好吃,一般情况下,那中粉干小吃店都是爆满的,甚至还有人在店外排队等待,那香味扑鼻的粉干竟吸引了这么多人,所以,如果你打算去闽清吃粉干,一定要早点去,抢几个位子哦!我们早晨吃稀饭搭配的糟菜你知道在哪儿最有名吗?那当然是我那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家乡---闽清,酸是糟菜的一大特点,闽清产的糟菜数量多也很好吃,有的人甚至不远千里从大老远跑过来买闽清产的美味糟菜,就连我们前面说的粉干里也少不了这个重要的调料-糟菜,你看闽清的糟菜在人们心目中占有多高的地位呀!雄伟的宏琳厝位于闽清县坂东镇新壶村,宏琳厝共有六百六十六间房间,于清朝乾隆年间建成,你知道吗?建造宏琳厝共用了二十八年的时间,至今已沐风雨两百多年,多时住了一千余人呢!这下你应该大体了解了一下宏琳厝了吧?宏琳厝有个大门,上边挂着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大牌子,上面写着三个巨大无比的字:宏琳厝,你一定非常想知道是谁盖了这栋雄伟巨大的古民居吧?那我来告诉你,是当年的药材商人黄作宾建造的,这个宏琳厝是不是很壮观呢!闽清,这个风景如画的旅游圣地,是多么美丽啊!福州特产有橄榄、福桔、龙眼、荔枝、芙蓉李、茉莉花茶、脱胎漆器、木画、木雕、纸伞、贝雕、瓷器等泉州有各种瓜果、名木花卉、德化瓷器、惠安石雕、安溪乌龙茶、老范志万应神曲、永春老醋、源和堂蜜饯、泉州木偶头、永春漆篮、人造花等。

福州脱胎漆器简介

福州脱胎漆器简介

福州脱胎漆器简介(福建)福州脱胎漆器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的汉族传统艺术珍品,与北京的景泰蓝、江西的景德镇瓷器并称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三宝”,享誉国内外。

清宣统二年(1910年)以来,参加美国圣路易斯博览会、意大利觉兰多博览会、德国柏林卫生展览会、英国伦敦博览会和在美国芝加哥、日本东京,以及菲律宾、比利时、巴拿马等地举行的国际博览会,多次荣获特等金牌奖、头等金牌奖和最优奖等多种荣誉,曾被誉为“珍贵黑宝石”和“东方珍品”。

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于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艺术简介福州脱胎漆器是继承中国古代汉族优秀漆文化发展起来的。

它品类之多在全国漆器行业首屈一指,大的如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漆画大屏风、彩绘大花瓶、脱胎仿古铜大狮等,小的如烟具、茶具、餐碗、盘、碟、罐等,共有18类1200多个花色品种;它质地坚固轻巧、造型别致,福州脱胎漆器装饰技法丰富多样,色彩明丽和谐,可谓集众美于一体,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

郭沫若生前曾做诗备加赞誉,称赞福州脱胎漆器是“天下谅无双,人间疑独绝”。

福州脱胎漆器作品,早期多为佛像和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后逐渐向自然形、仿生形等方面发展,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二、历史溯源说到脱胎漆器在福建省福州市的发展历史,人们总要把它同"沈绍安"的名字连在一起,至今福州工艺美术界都以"沈绍安"三字作为脱胎漆器的正宗代表。

福州脱胎漆器的首创者就是清代乾隆年间福州府侯官县(今福州市)漆艺人沈绍安(1767年-1835年)。

福州“脱胎漆器”是沈绍安通过对旧匾额的分析,了解了失传已久的汉代“夹纻”技法的基本材料成分,经过不断尝试,将“夹纻”技法还原,并在手法、材料上有所创新的一种新型漆工艺,它的原理与传统的“夹纻”技术息息相关。

“夹纻”制作技术“夹纻”制作技术,源于战国,兴于西汉,魏晋时期走向成熟。

寺庙大佛,多用“夹贮”法塑造,首先竖立木柱支架,竹篦绷扎、细麻、稻草、泥土及漆灰糊封,涂上漆泥,塑出骨肉、糙漆、磨光、漆彩漆、贴金饰,开光点睛,完成後,把像内木架等重物酌量拆除,减轻重量,以供当年庙会出巡时需要。

福州特产和福州四大文化

福州特产和福州四大文化

福州特产福州特产有橄榄、福桔、龙眼、荔枝、芙蓉李、茉莉花茶、脱胎漆器、木画、木雕、纸伞、贝雕、瓷器等。

脱胎漆器、纸伞、角梳也被称作“福州三宝”(一)橄榄福州名果之一,有丁香、惠圆、长营等名品,果面青绿、肉色黄白、味甘质脆。

可加工成拷扁橄榄、甘草橄榄、五香果等,深受游客欢迎。

又称福果、青果。

早在三国时期《南州异物志》有载,种植历史悠久。

主要产地在闽侯、闽清、永泰等。

有檀香、丁香、惠圆、自来圆、长营等名种。

橄榄呈纺锤形,绿色,成熟后呈淡黄色。

果形秀美,色泽鲜润,肉厚核小。

吃起来始涩后甜,越嚼越香,回味无穷,有消食清肺利喉的功效。

除生吃外,橄榄还可以用盐腌成咸橄榄,用糖、蜂蜜、五香等佐料加工成甜爽可口的五香橄榄、檀香橄榄、丁香橄榄、拷扁橄榄、甘草橄榄、蜜饯橄榄、咸果等,远销海内外。

(二)福橘郊区、闽清为主要产地。

明代就很有名气,当时称朱橘,果实扁圆形,每个约重100克,色泽鲜红,皮薄肉多,味甜微酸,光滑耐贮。

除艳丽怡人、甘美爽口外,还含有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含量更多,是病弱者良好的辅助食品。

其皮、核、络都为中药,具有药效。

制成橘饼有化痰镇咳、温胃健脾的效用。

因为它以福字命名,橘又与吉同音,故备受青睐。

旧时福州风俗,大年初一,家家开门都在门外放几个福橘,任小孩拣去,象征开门大吉福州名果之一,鲜红美观,甜酸可口,大部分都销往华北市场,福桔皮、核、络都具有药效,制成的桔饼有化痰镇咳、温胃健脾的效用。

(三)龙眼又称桂圆,与荔枝、枇杷、福桔、香蕉、橄榄并称福建六大名果。

福州地区种植龙眼已有千年历史。

树常绿,树冠高大。

鲜龙眼“圆若骊珠,赤若金丸,肉似玻璃,核如黑漆”,果肉鲜嫩,果汁甜美,营养丰富。

郊区的“红核仔”、长乐的“扁匣榛”等为名种。

福清、闽侯、郊区等地盛产。

用鲜龙眼制成的桂圆肉是名贵补品,有开胃健脾、补虚益智的功效,可治疗病后虚弱、贫血萎黄、神经衰弱、产后血亏等症。

福建六大名果之一,果实清甜可口,龙眼干为滋补名品,以郊区红核仔、长乐扁匣榛等为名品,驰名中外。

福州土特产

福州土特产

福州土特产1、福桔福桔是福州市市果,年产量近10万吨,约占全市水果产量的-半。

福桔上市期在农历春节前后,由于色泽艳红、果美汁甜,又与“福、吉”谐音,备受群众喜爱。

福桔产地多分布闽江下游两岸。

深秋初冬时节,闽江两岸层层绿树,枝头缀满红果,色彩斑斓绚丽,人们誉之为“闽江枯子红”。

由于盛产桔子,福州古时常制桔灯,寓以吉利、高升之意。

桔灯的制法是,在大颗福桔近蒂处平切,取出瓣肉,留下桔壳,用红丝线穿过桔壳堤挂,再用小钢丝扎成烛托放人灯中,插上小蜡烛,点燃后即成新颖别致、小巧玲珑的桔灯。

古人有不少咏桔灯诗,如“阿侬巧制赤球轻,到眼圆光分外明。

记得看灯时节近,红丝高揭照人行。

”著名女作家冰心曾作-篇散文《小桔灯》,寄托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福清光饼据福州府志记载: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民族英雄戚继光率军入闽追歼倭寇,不想连日阴雨,军中不能举灶,戚继光便命烤制一种最简单的小饼,用麻绳串起挂在将士身上充当干粮,大大方便了作战歼敌。

后来,这小饼流入民间,不但普遍食用,而且还成为祭祀神灵祖先必备的供品。

后人感念戚公,便把这种小饼叫作“光饼”。

在福州,人们通常把饼面没有芝麻的叫“光饼”,有芝麻的叫“福清饼”。

但在距福州60公里的福清市,人们则把饼面有芝麻的叫“光饼”。

要论“津津有味”,比较起来,还是福清人做的光饼略胜一筹。

福州人做光饼,从前一向用木炭烘炉,现在为图省事,多半改用电烘箱烤了。

而福清人做光饼,至今还保留着自己的一套,不但新鲜,而且有趣,夸张点说,简直可称之为融音乐与舞蹈为一体的劳动艺术。

福州市区卖光饼的小店,都是门市和作坊混在一起。

福清的光饼却是由作坊做好分发给小贩去卖。

所以,在福清,沿街到处都可见卖光饼的小摊。

那小摊上的光饼堆如小山,倒成了福清的街头一景。

从前,光饼都是百姓吃用,登不得大雅之堂。

可能是风水轮流转吧,如今福州的大酒楼、大酒店,也把光饼切个蛤口,夹上糟肉、粉蒸肉、雪里红、苔菜,浇点醋蒜汁,当作酒席上的一道特色点心待3、脱胎漆器福州三宝之一,质地轻巧坚牢,造型古朴大方,装饰丰富多彩,产品有磨漆画、屏风、花瓶、茶具、烟具、文具等。

福州,我的美丽家乡_小学作文

福州,我的美丽家乡_小学作文

福州,我的美丽家乡本文是关于小学作文的福州,我的美丽家乡,感谢您的阅读!福州是福建省的省会,这是一座有着 2200 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又因九百年前遍植榕树,市区榕树绿荫满城,故又有“榕城”的美称。

市区三面环山,一面傍海,闽江、乌龙江穿城而过。

福州山丘多,树木覆盖率高,几乎周边的每一座山岭都是不错的游玩景点。

福州还有丰富的水资源,不但可以游西湖、左海,不但可以欣赏闽江两岸如画的风景,还可以到黄岐、琅岐、平潭、长乐赶海观潮。

福州还有很多的古建筑、古寺庙、名人故居等古建筑。

福州名胜古迹有三坊七巷,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

七巷有杨桥巷、朗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

现在这里尚存明清古建筑268座。

其中,面积在1000米以上的深宅大院有10幢。

三坊七巷被建筑界喻为一座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福州城内内河纵横交错,丰盈的河水滋润着这个城市,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因此称之为“桥最多的美丽水城”。

福州不仅内河众多,而且闽江、乌龙江交汇而过,水质清澈、水量大,如今的闽江两岸更是风景秀丽、景色怡人。

福州还是国内三大温泉区之一,自古以来就有“福州温泉甲天下”之美誉。

福州的温泉,水质纯净,无色无味,享受温泉在福州绝非难事。

城不在大,有水则灵,丰富的天然水源,给福州增添了天生丽质的娇媚。

“海滨邹鲁”让福州享有美誉。

福州的自然山水赋予的灵气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他们中有五代开闽的王审知,南宋爱国名相李纲,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启蒙思想家严复,文学家林纾,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海军元老沈葆桢,“二七”革命烈士林祥谦,文学大师谢冰心,科学家侯德榜、高士其、陈景润等等。

仅 20世纪下半叶,从福州盆地及周边 5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走出了 40多位两院院士,福州籍院士人数位居全国榜首,这也验证了一句话:“福州自古出状元!”引得外人羡慕不已,巴不得沾沾这份才气。

“福州三宝”、“榕城三绝”让福州名扬海内。

民间制作的脱胎漆器、纸伞、角梳被称为“福州三宝”;具有 1500多年历史的寿山石雕和 200多年历史的脱胎漆器,与软木画被称为“榕城三绝”;还有金银首饰、文房四宝、竹木家具、木刻、瓷器等等,数百年来福州工艺品的精美绝伦倾倒了无数中外游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二班主题活动“软木画”问卷调查姓名:严欣岚班级:中二班学号:13 学校:福州仓山马榕幼儿园
新三宝:寿山石雕脱胎漆器牛角梳
旧三宝:脱胎漆器软木画纸伞
福州软木画艺术家:吴传福制作软木画的材料和工具软木画的工艺
软木画的品种繁多,有雄伟壮观的屏风、挂屏、大摆件、小摆件以及与实用结合的产品、旅游纪念品等,内容大多反映山光水色、名胜古迹和花草虫鱼,达二三百种规格,四五百个花色品种。

我还知道软木画的其他相关资料有:福州软木画产生于1914年,由福州民间艺人吴启棋首创。

巧匠们利用软木质地轻软、纹理细密、色调柔和的特性,以刀代笔,将软木精心雕镂成中国画式的亭台楼阁、花草树木等零部件,再根据创作需要,将这些零部件有机组合成一幅完整的景观,将中国民间精湛的雕刻技艺与中国绘画优美而深远的意境巧妙结合,软木画由此得名。

我还想知道关于软木画的内容有:软木画的未来会怎样?哪里可以学软木画,有多少人可以掌握这门工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