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学——校园风景线导学案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1框 校园风景线教案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与实施策略
备注
课堂自学
带领同学参观校园以及安排同学们对校园的 地理位置进行熟悉,习性了解学校的相关内容,提出问题。
多媒体显示,让学生 带着问题自学
课 堂讨论
1、大家走进新学校遇到过哪些新鲜事情?
2、走进中学的第一天有什么样的体验?对学校有什么样的感悟?
提出讨 论问题由 轮值组长组织讨论。
学生充分展示,老师适当引导,做精当点评。
课堂检测
在课件中设置针对本课知识的检测。
课件展 示
课堂评价
1、小组展示结果PK
2、老师 对整体表现予以评价。
3、作业:画一 幅同班任何一位同 学的画像或者为同班任何一位同学做一张名片。
课堂展示
1、原则:学习小组就问 题按序轮流发言老师就学生发言中存在的问 题 予以引导。
2、思维过。
(2)遵守的规定不一样。
(3)学校的要求不一样。
(4)对待学习的方式方法和态度不一样。
(5)时间的安排不一样。
3、教师点评:总结小学与中学的生活的不同之处,让同学们从认识学校开始,认识学校的一系列制度 和章程,了解学校的办 学理念和小风校训。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扬帆起航第一课走进初中第1框校园风景线教案教科版

校园风景线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热爱新的学习任务,自觉融入新的集体,增进以学校为荣的情感,积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2.能力目标增强自我管理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学校的历史和现状,理解校训的重要意义,了解新环境对自己提出的新要求。
教学重点了解校园和校史。
教学难点从内心感悟校训.教师准备:教师搜集学校的有关照片,包括学校各种设施、学校社团、学生精彩活动的照片或学校的宣传视频,制作PPT。
2—1—c—n—j—y学生准备:学生课前参观学校,了解学校的环境及设施,采访老师。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学校的宣传视频或展示能体现学校特色的系列图片,增进学生对新学校的认识和了解,营造课堂学习氛围,并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多媒体展示:校园风景线。
教师导语:亲爱的同学们,在这个美丽的金秋季节,我们相聚在这里,即将开始三年美好的初中生活。
对我们而言,这里是一个既陌生又新鲜的环境.在这里,我们将认识新的老师、新的同学,学习新的知识.让我们珍惜这个新起点吧!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你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扬帆起航,走进初中。
设计意图:课前播放学校的宣传片或图片,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同时让学生加深对学校的了解。
因为本节课是学生进入初中的第一节课,教师导语要亲切活泼,具有一定的鼓舞性,让学生满怀期望和憧憬开始新的学习。
讲授新课环节一:走进初中的第一天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开学第一天你遇到或看到、听到了哪些新鲜事,或向同学说说来到新学校的感受、感想和体验.设计意图:采用对话的方式,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初中生活是比较新鲜和有趣的,激发学生认识和了解学校的愿望.教师引导:通过刚才的交流,老师发现,虽然刚开学,同学们对我们学校已经有了不少了解。
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竞猜小游戏,看谁对新学校的了解多。
环节二:“新学校知多少"竞猜活动(一)活动进行前,先将全班同学按座位顺序分成四个小组,选一名组长,同时为自己组起一个响亮的组名,答对1题记1分,累计得分最高者获胜。
走进中学教学设计(精美篇)

第1单元扬帆起航第一课走进中学校园风景线【教材分析】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也是本课程的起点。
考虑到小学到初中的衔接和过渡,非常需要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始业”教育,让学生感受、了解初中生活,熟悉新的校园环境、人际关系和集体。
“校园风景线”引导学生了解新学校,包括学校的外观、历史和校训。
首先,以赏心悦目的校园剪影引起学生的兴趣,接着安排“画说学校”活动请同学们描绘自己对新学校的初步印象。
然后,以“校史寻踪”为活动主题,通过参观、访问等活动考察学校的历史与现状,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新学校的历史足迹。
最后,通过对“校训”的感悟,加深他们对校园精神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学情分析】初一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进入一个陌生的新环境。
初一第一单元是整个初中阶段的起点,做好初中阶段的“始业教育”。
所以学习本课,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更快的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课标依据】一1.5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二2.5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和相互帮助,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三2.2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三2.4懂得人因不同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热爱新学校,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感悟生活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新学校的发展历史,知道校训的含义。
【教学准备】1.教师搜集学校的有关照片,包括学校各种设施、学校社团、学生的各种活动的精彩照片。
2.学生课前参观学校,绘制校园导游线路。
【教学活动设计】导入:课前多媒体课件展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们!对同学们来说,9月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我们应该给它起一个名字——开学节。
一批七年级的新同学步入了更高一级的学习殿堂。
我们将在这个新的环境里走过三年的中学时光,让我们一起认识我们的新学校吧!(一)我是八中小导游教师引导:同学们在八中经过了一天(几天)的学习,对学校的环境已经有所了解。
七年级政治上册走进中学教案3 教科版

第一课走进中学
教学目标:1.感受、体验新的校园、学习环境,了解新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
2.通过参观、访问、调查等活动,了解本校的历史与现状,理解本校校训的含义。
3.学会作自我介绍,通过互动活动认识新同学、新老师。
教学重点:1.了解并热爱新的学校。
2.认识和了解新同学、新老师,创建良好的班集体。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课时:两课时
关于“校园风景线”教案
- 1 -
专心爱心用心.
- 2 -
专心爱心用心.
关于“跨越陌生”教案
- 3 -
专心爱心用心.
- 4 -
专心爱心用心.
- 5 -
专心爱心用心.
- 6 -
专心爱心用心.。
《走进中学》教案1(列五)

《走进中学》1教案大邑县晋原镇城西学校邹福寿教材分析“校园风景线”,包括“校园剪影”、“校史寻踪”、“校训感悟”。
考虑到小学到初中的衔接和过渡,非常需要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始业”教育,让学生熟悉新环境、了解校史、感悟校训,加深他们对校园精神文化的认同。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1、了解本校的历史和现状。
(知识)2、理解本校校训的含义和制定校训的意义。
(能力)3、认同校园的文化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课时安排安排为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谈话:大家已经进入初中了,从现在开始我们将要在这里度过三年美好的初中生活。
初中生活与小学生活是不同的,尤其是在学习方式方面。
如果你还是用小学的学习方法,那肯定是不行的。
你有信心进入新的学习阶段吗?然后让学生回答进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1、展示图片,让学生看P.4短文《我们的校园》,再做短文后面安排的活动。
画图或写短文,要表现我们学校的特色,尽可能在八分钟之内完成。
先小组内交流,然后推荐佳者全班展示,教师适当指点。
2、让学生看P.5课文,教师提出问题:我们的学校是哪一年建立的,发生过哪些重大历史事件?知道了学校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你有了什么想法?学生谈话后,教师适当指点,提示学生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3、让学生看P.6李济才的《校训摭(zhí)谈》,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是校训?我们学校的校训是什么,有什么含义?知道我们学校的校训后,有了什么想法?学生谈话后,教师做一定指点,再勾画相应语句。
4、小结时,教师提出问题: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谈话,教师给予指点。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1框 校园风景线教

《走进中学》
教学流程教学内容与实施策略备注
课堂自学带领同学参观校园以及安排同学们对校园的地理位置进行熟
悉,习性了解学校的相关内容,提出问题。
多媒体显
示,让学
生带着问
题自学
课堂讨论1、大家走进新学校遇到过哪些新鲜事情?
2、走进中学的第一天有什么样的体验?对学校有什么样的感悟?
提出讨论
问题由轮
值组长组
织讨论。
课堂展示1、原则:学习小组就问题按序轮流发言老师就学生发言中存在的
问题予以引导。
2、思维过程:
(1)大家上学的方式和以前不一样。
(2)遵守的规定不一样。
(3)学校的要求不一样。
(4)对待学习的方式方法和态度不一样。
(5)时间的安排不一样。
3、教师点评:总结小学与中学的生活的不同之处,让同学们从认
识学校开始,认识学校的一系列制度和章程,了解学校的办学理
念和小风校训。
学生充分
展示,老
师适当引
导,做精
当点评。
课堂检测在课件中设置针对本课知识的检测。
课件展示
课堂评价1、小组展示结果PK
2、老师对整体表现予以评价。
3、作业:画一幅同班任何一位同学的画像或者为同班任何一位同
学做一张名片。
1。
第一课《校园风景线》导学案

第一课《校园风景线》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说出我校的一些重大事件,能记住校训的涵义及制定校训的意义。
2、培养观察、感悟生活的能力。
3、热爱我们的新学校。
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二、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校园剪影”“和”校史追踪“。
2、难点:“校训感悟”。
三、学法指导:1、小组讨论法2、合作探究法四、教学过程:知识点一:校园剪影课前准备:1、我校主要有哪些建筑?有多少教室、办公室?2、列举我校的校园课外文化活动。
阶段练习一:请用一句话描述自己的新学校。
知识点二:校史追踪课前准备:了解我校历史(询问他人),完成下列问题:1、学校名称:()2、建校时间:(),首任校长:()3、学校大事:阶段练习二:了解了我校的历史,你有何感受?知识点三:校训感悟课前准备:1、搜集几所名校的校训,并试着解释其涵义。
2、阅读课本第六页材料,找出校训的含义并思考学校为什么要制定校训?(或校训的作用和意义?)阶段练习三:我校的校训是什么,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进一步完善我们学校的校训!五、课堂检测:1、金色的九月,带着梦想,怀着憧憬,步入了初中。
初中生活意味着()①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②学习负担重,没有快乐可言③开始了崭新的中学生活④没有好朋友,会很孤单A ①②B ①④C ①③D ②③2、校训是:()①要求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和道德规范②集中反映了一所学校的教学宗旨、历史传统和办学特色③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深深地影响学生成长④记录着学校诞生和发展的历史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③④D ①②3.走进中学,我们进入了人生历程中一个绚丽多彩的时期。
在此期间,我们将与新的伙伴一起经历新的成长、新的发展。
这里“新的成长、新的发展”是指()A.新校园、新班级、新环境B.新老师、新同学、新知识C.与小学生活截然不同的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D.不断体验新生活、进行自我完善的新起点4.上海复旦中学奉行“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天津南开中学以“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为校训。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一课 走进中学学案(扫描版) 教科版

第一课走进中学
参考答案
第1课时校园风景线
自主预习
兴趣和爱好特长和才能
风格和特色可爱之处
历史足迹
校风行为准则规范办学宗旨历史传统文化追求精神风貌
当堂检测
A 2.D 3.A 4.ABC
(1)校训是学校为树立优良校风而制定的。
北师大第二附中的校训“笃志博学,质朴方正”从志向、才学、品德、言行等方面都作了严正明确的规范,可以看出校训是要求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集中反映了一所学校的教育宗旨,历史传统和办学特色,体现了学校的文化品味和精神风貌。
从北师大第二附中的校训可以看出,校训不但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大的作用,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而且对学校的发展也有深刻的影响,成为学校的特色,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
第2课时
自主预习
敞开心扉友谊你好微笑动作和谐融洽
认识了解认识和了解
指导者引路人生活中的问题
班集体主人班集体
当堂检测
A 2.A 3.AC 4.A
B 5D
6.(1)交往方面的困难(2)如努力学习,上课认真听讲,勇跃发言,展示自己的风采,找到自信;敞开心扉,伸出友谊的“橄榄枝”主动向他人介绍自己;积极参加班级活动,找机会与同学交流;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让大家有机会认识你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小组:姓名:使用时间:第周2013年月日评价:
课题:第一课走进中学——校园风景线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本校特色,知道学校的发展历史,明白制定校训的意义及学校校训的含义。
情感与价值目标:热爱新学校,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形成初步的“家”——学校荣誉感。
能力目标:能够说出自己的学校历史、校训等。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预习案部分:根据学习目标阅读课本P1-P6页。
第一步粗读教材中的每一项内容,扫除生字词障碍,构建对教材知识的整体感知。
)第二步精读教材(参照下面知识梳理和框架,细读教材中的大字部分,对基本知识点和重点用红色笔做好勾画,同时对难点和不懂知识做好笔记。
)
2、根据课本完成探究案的初步学习,通过自学将完成各探究案中的几个问题(不能用红色笔),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用红色笔勾划出来以备课上小组讨论突破解决。
3、时间:约15-2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
上新课前一天由小组长收齐后交科代表交教师批改。
【学习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