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的力量》读书心得体会
习惯的力量读书心得(汇编12篇)

习惯的力量读书心得(汇编12篇) 同样一天24小时,有些人可以游刃有余地处理好工作、学习、家庭多重任务,而有些人只顾其中一面就心力交瘁,这其中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习惯的不同。
整理了习惯的力量读书心得,一起看看吧!习惯的力量读书心得【篇1】习惯,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很多人都能一边开车一边聊天,丝毫不受影响,就是因为已经把开车中的种种操作植入了潜意识之中。
但可能正因为习惯是根植于潜意识之中,所以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习惯的强大,又或者苦恼于改变坏习惯、养成好习惯的艰难。
现在很多讲师都在推崇“21天形成一个习惯,改变你的一生”等等。
实际上这种“21天”的说法纯属谣传,并没有实际的科学依据。
21天可能仅仅是一个起步阶段,真正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需要更久更久的时间才行。
所以,为什么大多数人都很难坚持到最后,就是因为没有跨过这个坎。
何况,旧习惯是根深蒂固的,会在不经意间就蹦出来,扰乱你的行为,让你重回舒适区。
在《有效学习》里提到一个理念:学习没有舒适区。
同样,在习惯养成上也一样。
一、习惯的三要素《习惯的力量》中提到养成习惯的三个要素:暗示,行为,奖励。
由接受到暗示,到产生行为,然后得到奖励进行巩固,形成一个闭环回路。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本身我们可能并没有意识到。
比如,当我们路过麦当劳,飘出来的香味或者店面的招牌等,都是一种五官上的暗示,促使我们产生“去吃”的行为;当我们吃完感觉到满足的时候,就形成了一种生理和心理上的奖励。
这种回路给我们带来了极好的体验,也促使了我们下一次类似的行为。
当然,在暗示→行为→奖励的回路里,必须要形成一种“渴求”,如上个例子,一定要我们脑子里对麦当劳有“想吃”的欲望,才能走完这个回路。
假如麦当劳给过我们不好的体验,造成我们本能上就不想去吃,当然也就无法形成正常的回路。
二、习惯的关键但是,这样的回路仍然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面临压力的时候。
比如我们已经戒酒很多年了,一旦碰到了诸如失恋、离婚、破产等重大打击而产生极大的压力时,“酗酒”的坏习惯就很容易再冒出来占据上风。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10篇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习惯的力量读后感(一):《习惯的力量》是由美国畅销作家杰克霍吉撰写的一本励志图书。
书中剖析了习惯在每个人生活和事业中表现出来的强大的力量,并告诉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力量,充分发挥出每个人的潜能。
阅读了本书后,我想谈谈自己的体会。
本书中有一篇名为《我是谁?》的小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是你的终身伴侣,我是你的最好的帮手,我也可能成为你最大的负担。
我会推着你前进,也能够拖累你直至失败。
我完全听命于你,而你做的事情中,也会有一半要交给我,因为,我总是能快速而正确地完成任务。
我很容易管理―――只要你严加管教。
请准确地告诉我你期望如何去做,几次实习之后,我便会自动完成任务。
我是所有伟大人们的奴仆,我也是所有失败者的帮凶。
伟人之所以伟大,得益于我的鼎立相助,失败者之所以失败,我的罪责同样不可推卸。
我不是机器,除了像机器那样精确工作外,我还具备人的智慧。
你能够利用我获取财富,也可能由于我而遭到毁灭。
抓住我吧,训练我吧,对我严格管教吧,我将把整个世界呈此刻你的脚下,。
千万别放纵我,那样,我会将你毁灭。
我是谁?我就是习惯。
这一字一句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过去,对于自己的行为,也没什么在意。
对于成败,常常归结于自己运气不佳,而从来不去思考为什么会失败。
事后想想,和自己的行为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人本来就是一种习惯性的动物,无论我们是否愿意,习惯总是无孔不入,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习惯的影响力如此之大,我也是如此。
比如我一吃完饭,便坐在电脑前,从来不思考那样长期会使自己的身体走样;平时不爱运动,出门也常常打出租车,这样既浪费又会养成贪图享受的坏习惯。
所以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强加管教自己的习惯。
在工作中,很多时候也常常是习惯造就工作效率。
如有的人在做事的时候,总喜欢拖拖拉拉,把工作放到最之后赶着做。
万一有时候事情多了,常会忙地不可开交,甚至完成不了任务。
而有的人习惯就很好,一步一个脚印地踏踏实实地做事,常常把工作做到前面去,而不是拖到最后才来做。
《习惯的力量》读书心得体会

《习惯的力量》读书心得体会《习惯的力量》读书心得体会「篇一」最近花了点时间,重读了这本经典著作,其实也不能算重读,顶多是把主要内容又温习了一遍。
其实我看过很多书,但是似乎都没有留下太深刻的印象,或许在读的时候津津有味或者拍案叫绝,可是陷入平日的生活后,往往又都忘记了。
不得不说很长一段时间我的生活从某种程度上讲都过于闲适安逸,以至于我根本用不到那些我知道的知识。
直到最近单身了,才开始继续锻炼身体和读书。
和大部分的欧美流行著作一样,《习惯的力量》并没有什么体系可言,或者说没有什么逻辑关系,类似的还有一本好书就是《影响力》,这些欧美著作有个典型特点,就是虽然每个条块都说的很有道理,事实也很明确,但是却让你难以抓住一个主线,将所有东西串联起来。
这点上我更喜欢哲学著作,总是有一个核心思想,所有东西都可以从这里发散出去,你可以用一个原则去应对所有问题。
不过瑕不掩瑜,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习惯的力量》还是一本可操作性强,有一定思考价值的好书。
一、什么是习惯名正则言顺,对于一个概念的定义,往往决定了理解的深度,这本书首先介绍了一下什么是"习惯",作者认为"习惯"包含三个部分——触机(cue),惯性行为(routine),奖励(reward),(不得不说这种翻译定义真是烂到家了)。
在我看来就是——啥?干!爽,大概的意思就是:有个场景或者情境触发了你的某种情绪或者欲望,然后你选择了一种最不费力最经济的行为来满足自己这种情绪和欲望,然后干完以后得到了身心的愉悦,因为这种类似巴普洛夫条件反射的事情不断重复就成了你的习惯。
比如抽烟喝酒打游戏,工作跑步找姑娘,本质都是一样一样的。
《习惯的力量》读书心得体会「篇二」人们常讲"性格决定命运"。
谁不想拥有能攀上辉煌巅峰的性格呢?怎样才能拥有,谁能说得清呢?这是一个多么难解的"哥德巴赫猜想"。
本书只是轻轻地一捅,就捅破了这层遮挡奥秘的薄膜,作者说:"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习惯的力量》读书心得(6篇)

《习惯的力量》读书心得(6篇)《习惯的力量》读书心得1我读了《习惯的力量》中的“我是谁”大有启发。
日积月累就是习惯,习惯的力量是无穷,能把我变成一颗亮闪闪的珍珠不管在广阔的大陆上;还是在无边的海岸,都是那么的耀眼。
习惯的力量是无穷的,坏习惯可以把我们从一颗洁白的珍珠变成一粒小小的沙子,就是在我们吃饭时落到食物里;不知不觉的吞食也不知道。
养成良好的习惯给我终身带来了欢乐,如果没有良好的习惯带来的是灾害,让我们把好习惯收藏,把坏习惯丢去,让我们成为一颗颗美丽的珍珠,让习惯把全世界呈现在你脚下,努力吧,我的朋友!《习惯的力量》读书心得2养成习惯的步骤养成一个新习惯需要重复三个步骤暗示、惯常行为、奖赏。
这三个行为要成组的反复出现,才能帮助人们建立习惯。
1、暗示。
暗示是能够触发行为的一个开关,比如说清早起床,模模糊糊的去洗漱间拿起牙刷开始刷牙,起床这个动作就是去刷牙的暗示。
暗示像是一个条件反射的起点一样,就像人看见柠檬、酸罗卜会流口水,柠檬酸罗卜就是流口水的暗示。
暗示可以是物品,比如说有些人看电视,回到家看到了沙发和电视机遥控,就开始窝在沙发上看电视,沙发和电视机遥控就是暗示。
暗示也可以是情绪,比方说我感到无聊的时候喜欢玩手机,无聊这种情绪就是玩手机暗示。
暗示还可以是某个时间点,比方说一到晚上十一点,就在心里告诉自己,可以睡觉了,晚上十一点就是一个暗示。
暗示也可以是任何会触发你重复行为的事物。
所以建立新习惯要先选择暗示物,可以选择有利于习惯性行为发生的物品,比方说,运动鞋,我可以设计成这样,某个时间点,一看到运动鞋,我就穿鞋走出去跑步。
改变旧习惯要识别暗示物,这个难度较大,因为旧习惯的脑回路很多是潜意识的,一般情况察觉不到,书中讲了一个好方法,拿一张纸,每次你开始旧习惯的时候,就记录一下你当时看到了什么,你在干什么事情,你的情绪状态,基本上记录几次就能发现暗示物。
2、惯常行为。
惯常行为是暗示物出现后,人即将进行的一系列行动。
《习惯的力量》读书心得(精选12篇)

《习惯的力量》读书心得(精选12篇)《习惯的力量》读书心得(精选12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书心得吧。
那要怎么写好读书心得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习惯的力量》读书心得(精选12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习惯的力量》读书心得1《习惯的力量》是由美国畅销作家杰克霍吉撰写的一本励志图书。
书中剖析了“习惯”在每个人生活和事业中表现出来的强大的力量,并告诉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力量,充分发挥出每个人的潜能。
阅读了本书后,我想谈谈自己的体会。
本书中有一篇名为《我是谁?》的小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是你的终身伴侣,我是你的最好的帮手,我也可能成为你最大的负担。
我会推着你前进,也可以拖累你直至失败。
我完全听命于你,而你做的事情中,也会有一半要交给我,因为,我总是能快速而正确地完成任务。
我很容易管理———只要你严加管教。
请准确地告诉我你希望如何去做,几次实习之后,我便会自动完成任务。
我是所有伟大人们的奴仆,我也是所有失败者的帮凶。
伟人之所以伟大,得益于我的鼎立相助,失败者之所以失败,我的罪责同样不可推卸。
我不是机器,除了像机器那样精确工作外,我还具备人的智慧。
你可以利用我获取财富,也可能由于我而遭到毁灭。
抓住我吧,训练我吧,对我严格管教吧,我将把整个世界呈现在你的脚下,。
千万别放纵我,那样,我会将你毁灭。
我是谁?我就是习惯。
”这一字一句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过去,对于自己的行为,也没什么在意。
对于成败,常常归结于自己运气不佳,而从来不去考虑为什么会失败。
事后想想,和自己的行为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人本来就是一种习惯性的动物,无论我们是否愿意,习惯总是无孔不入,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习惯的影响力如此之大,我也是如此。
比如我一吃完饭,便坐在电脑前,从来不考虑那样长期会使自己的身体走样;平时不爱运动,出门也常常打出租车,这样既浪费又会养成贪图享受的坏习惯。
习惯的力量读书心得6篇

习惯的力量读书心得6篇习惯的力量读书心得1最近在阅读《习惯的力量》这本书,get到一个小知识,书中将习惯分为三个部分: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
举个例子来解释一下,比如说吃油炸食品是一个坏习惯对吧?暗示就是街边食物的的嗅觉和视觉刺激,惯常行为就是吃油炸食品,奖赏则是满足味蕾之后的愉悦感。
那我们该如何改变这个坏习惯呢?注意:这里是改变,而不是根除它,因为我们除不掉。
其实只需要改变中间的惯常行为就可以了。
如何在不吃油炸食品的前提下,满足我们的味蕾?答案就是:换一个你自己喜欢并且健康的食品代替。
是不是比较容易做到?设想下一次我们又来到了这条街边。
我们心里可能会呼喊:好想吃那个小吃,但是这个时候我们要意识到:这其实是对想要满足自己味蕾的暗示,我们可以用其他的更健康的方法来满足,比如说买一个香喷喷的烤地瓜、烤玉米、甚至吃正餐,都可以。
再比如说,观察周围,是不是会有很多人沉迷于游戏、韩剧、或者网络小说的世界不可自拔?他们做完这些后,会产生很大的愉快和满足感吗?其实有很大一部分人回忆说他们在结束后会感觉到内心更加空虚且自责。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坏习惯的三个部分吧,暗示则是手边的电脑、手机。
惯常行为呢就是观看这些东西。
奖励则是满足自己内心的空虚或者有些人是为了打发时间而逃避外界压力。
对吧!那我们换掉中间的步骤,怎么样才能满足内心空虚或者让压力稍微小一点不再逃避。
代替!代替!把刷剧和打游戏改成:出去和家人朋友谈话或者写日记,诉说内心的空虚和焦虑,讨论自己担心和逃避的事物,并寻找解决方法或者仅仅改变心态。
相信我,结束后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设想下次我们处于空虚、焦虑、压力大到抓狂的时候,突然看到手机优酷提示海贼王有新剧集更新。
这时,停下来习惯性的动作,让自己的脑袋冷静冷静,告诉自己这个提醒是我将要浪费时间看剧的暗示,而我真正需要的是寻找东西去填满内心的空虚。
我可以做其他事来代替:去爬山、去游泳或者是找好朋友聊天等等。
相信经过几次之后我们大脑的记忆回路就会发生转变,以前的坏习惯会被好习惯所代替,最终的结果是我们既获得了真正需要的奖赏,又能改掉这个坏习惯。
习惯的力量读书心得(4篇)

习惯的力量读书心得(4篇)习惯的力量读书心得1养成习惯的步骤养成一个新习惯需要重复三个步骤暗示、惯常行为、奖赏。
这三个行为要成组的反复出现,才能帮助人们建立习惯。
1、暗示。
暗示是能够触发行为的一个开关,比如说清早起床,模模糊糊的去洗漱间拿起牙刷开始刷牙,起床这个动作就是去刷牙的暗示。
暗示像是一个条件反射的起点一样,就像人看见柠檬、酸罗卜会流口水,柠檬酸罗卜就是流口水的暗示。
暗示可以是物品,比如说有些人看电视,回到家看到了沙发和电视机遥控,就开始窝在沙发上看电视,沙发和电视机遥控就是暗示。
暗示也可以是情绪,比方说我感到无聊的时候喜欢玩手机,无聊这种情绪就是玩手机暗示。
暗示还可以是某个时间点,比方说一到晚上十一点,就在心里告诉自己,可以睡觉了,晚上十一点就是一个暗示。
暗示也可以是任何会触发你重复行为的事物。
所以建立新习惯要先选择暗示物,可以选择有利于习惯性行为发生的物品,比方说,运动鞋,我可以设计成这样,某个时间点,一看到运动鞋,我就穿鞋走出去跑步。
改变旧习惯要识别暗示物,这个难度较大,因为旧习惯的脑回路很多是潜意识的,一般情况察觉不到,书中讲了一个好方法,拿一张纸,每次你开始旧习惯的时候,就记录一下你当时看到了什么,你在干什么事情,你的情绪状态,基本上记录几次就能发现暗示物。
2、惯常行为。
惯常行为是暗示物出现后,人即将进行的一系列行动。
惯常行为要进入潜意识,就要做到了熟于心,所以惯常行为要先熟悉和设计。
比如说看到瑜伽垫就上去坐一会儿运动,运动内容要提前明确,不能等到坐上去了才开始去寻找锻炼内容,那样会将原本不多的耐心消磨干净。
结合之前看的《微习惯》这本书中的'秘诀,惯常行为刚开始设计时最好是极微小的,十分钟之内能完成的事情,这样易于完成,有助于帮助习惯回路的形成。
3、奖励。
奖励在习惯的养成中非常重要,可以说是一切习惯得以养成的关键,没有奖励机制,人们就不会有动力去重复一件事。
奖励机制中最让人着迷的是即时反馈,也就是说完成动作之后,马上会有一个奖励的结果出现。
《习惯的力量》优秀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

《习惯的力量》优秀读后感读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习惯的力量》优秀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习惯的力量》优秀读后感1本书作者Charles Duhigg是《纽约时报》的商业调查记者,撰写了一系列极具影响力的报道,曾获得美国国家科学院新闻报告奖及国家记者奖等多项奖项。
作者花了许多心血来阐述塑造习惯与改变习惯这门科学,观点简洁而强有说服力,附有大量的科学实验和实际例子作为论据。
我们承认行为的驱动力很难转化为高效的行为模式。
作者从个体习惯,成功组织习惯,社会习惯三部分分别阐述习惯的力量。
这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用科学的方法授予实用的知识。
认真阅读理解书中内容再加以行动实践,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轨迹和生命历程。
相信大家都有过运动的决心,但是需要坚持下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只有将运动培养成一种像起床就刷牙这样的习惯,运动就不再是难事。
通过阅读本书学习到习惯就是把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三个要素拼在一起形成回路,然后培养一种渴求来驱动这一回路。
如果想要培养晨跑的习惯,选择睡前把运动衣放在床边,运动鞋放在洗手间,以此作为暗示。
这样起床后就会穿起运动衣,洗漱完就穿起运动鞋出门。
把跑到终点的早餐店奖励自己一个丰盛的早餐作为一个具体的奖赏。
对丰盛早餐的渴望就是我的渴求驱动着这一个回路。
只要熟用这个就回路可以驱动力转化为高效的行为模式。
当然除了培养新的习惯,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个原理改变习惯,戒烟戒酒戒零食等等。
这就要求我们要找出回路当中的各个部分,通常惯常行为是最容易找出来的。
接着要找出这一惯常行为的暗示和奖赏,这是较为隐蔽的问题。
这时候需要做一些奖赏试验,通过不同的奖赏来验证真正的渴求是什么。
例如,一个人到了下午三点就去café买coffee和cookie,是因为饼干本身,還是因为饿了吗?(如果是的话,苹果应该可以满足)还是只是想在cafe找人闲聊?(要是这样去别人办公桌前和对方闲聊几分钟也可以满足你的冲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名叫《习惯的力量》,它把“习惯”比喻为飞驰的列车,惯性使人无法停步地冲向前方。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关于《习惯的力量》读书心得,欢迎借鉴参考。
《习惯的力量》读书心得一人们常讲“性格决定命运”。
谁不想拥有能攀上辉煌巅峰的性格呢?怎样才能拥有,谁能说得清呢?这是一个多么难解的“哥德巴赫猜想”。
本书只是轻轻地一捅,就捅破了这层遮挡奥秘的薄膜,作者说:“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习惯促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命运决定成与败!原来命运的基石就是养成习惯的行为“习惯”就是一点一滴,循环往复,无数重复的行为动作养成的,好的习惯,坏的习惯莫不如此,只是结果不同。
关键的一步是要马上行动起来,本书作者称之为“行动者和空想者的根本区别”。
把命运之舟推向成功的彼岸。
书中提出了:人在二十一天就可以养成一个习惯的思想。
同时我也认为:人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
同时我也深深的感觉到,读书笔记.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河的左岸是充斥着懒惰与贪婪的黑森林,右岸是繁花似锦,阳光充裕的辽远肥沃之地,而习惯就是架在这两岸的桥梁,好的习惯通向希望,坏的习惯通向灭亡。
《习惯的力量》读书心得二二、养成习惯的步骤养成一个新习惯需要重复三个步骤暗示、惯常行为、奖赏。
这三个行为要成组的反复出现,才能帮助人们建立习惯。
1.暗示。
暗示是能够触发行为的一个开关,比如说清早起床,模模糊糊的去洗漱间拿起牙刷开始刷牙,起床这个动作就是去刷牙的暗示。
暗示像是一个条件反射的起点一样,就像人看见柠檬、酸罗卜会流口水,柠檬酸罗卜就是流口水的暗示。
暗示可以是物品,比如说有些人看电视,回到家看到了沙发和电视机遥控,就开始窝在沙发上看电视,沙发和电视机遥控就是暗示。
暗示也可以是情绪,比方说我感到无聊的时候喜欢玩手机,无聊这种情绪就是玩手机暗示。
暗示还可以是某个时间点,比方说一到晚上十一点,就在心里告诉自己,可以睡觉了,晚上十一点就是一个暗示。
暗示也可以是任何会触发你重复行为的事物。
所以建立新习惯要先选择暗示物,可以选择有利于习惯性行为发生的物品,比方说,运动鞋,我可以设计成这样,某个时间点,一看到运动鞋,我就穿鞋走出去跑步。
改变旧习惯要识别暗示物,这个难度较大,因为旧习惯的脑回路很多是潜意识的,一般情况察觉不到,书中讲了一个好方法,拿一张纸,每次你开始旧习惯的时候,就记录一下你当时看到了什么,你在干什么事情,你的情绪状态,基本上记录几次就能发现暗示物。
2.惯常行为。
惯常行为是暗示物出现后,人即将进行的一系列行动。
惯常行为要进入潜意识,就要做到了熟于心,所以惯常行为要先熟悉和设计。
比如说看到瑜伽垫就上去坐一会儿运动,运动内容要提前明确,不能等到坐上去了才开始去寻找锻炼内容,那样会将原本不多的耐心消磨干净。
结合之前看的《微习惯》这本书中的秘诀,惯常行为刚开始设计时最好是极微小的,十分钟之内能完成的事情,这样易于完成,有助于帮助习惯回路的形成。
3.奖励。
奖励在习惯的养成中非常重要,可以说是一切习惯得以养成的关键,没有奖励机制,人们就不会有动力去重复一件事。
奖励机制中最让人着迷的是即时反馈,也就是说完成动作之后,马上会有一个奖励的结果出现。
这是很多好习惯无法维持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好习惯多半是长期坚持才能看到效果的,比如说规律作息,坚持健身,不坚持个几个月,很难看到成效。
而坏习惯简单的多,刷会手机,马上就有吸引注意力的内容,打个游戏,大脑马上就觉得很开心,坏习惯的快乐马上就能得到,所以坏习惯非常容易养成。
好在人是一种有丰富想象力的动物,在习惯养成的奖励设置方面,我们可以把未来将获得的奖励拿来想象一下,比如说减肥,每次运动完或者少吃两口,就想象一下脂肪燃烧的样子,想象一下完美身材的样子。
也可以在动作完成之后进行另一项让人享受的事情,比如说运动完后洗澡,享受热水澡后的放松,比方说运动完之后去照照镜子,享受自己身体健康美丽的样子。
享受自己的好身材,我想这是很多健身人能坚持下来的原因,不相信可以看看健身房有多少人完成训练后会照镜子拍照。
简言之,奖励五花八门,对每个人都有所不同,所以要耐心去寻找能让自己坚持下去的“小确幸”。
三、养成习惯的要点1.坏习惯不能被消除,只能被替代。
任何习惯只要养成,就在大脑中形成了一条很深的神经回路,只要你触动了这条回路的开关,它就会自动的运转一遍,直到你强行的用意志力把自己扯出这条回路来。
坏习惯的触发开关还不止一条,比如说漫无目的的刷手机。
你会在觉得无聊的时候刷、等车的时候刷、睡觉前刷、醒来之后刷、上厕所的时候刷......,简直是无时无刻不刷手机。
这么多条刷手机的触发开关,你哪有那么多意志力去抵抗。
能让手机星人停止刷手机的事,大概只有类似于老板怒吼和老妈怒吼之类的外力事件发生。
坏习惯脑神经联系太强大,我们不可能动手术把它移除,要改变习惯,你必须留住坏习惯回路中的暗示和奖赏,在中间插入一个新的惯常行为。
只有新习惯建立起来了,你才有可能在暗示物出现的时候不重新走回老路上。
2.信仰很重要。
坏习惯被替代后,好习惯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正常运转。
但是到了有压力或者生活暴击事件发生的时候,人很容易重复坏习惯。
因为坏习惯已经在大脑中建立了很深的习惯回路,大脑喜欢熟悉的套路,而且很多坏习惯又那么迷人(比如说熬夜)。
比如,我以前有为了放松,睡前刷剧,一刷刷到半夜的坏习惯。
我知道对健康不好,所以已经用看书替代刷剧了,效果显著,觉得看书没意思,还是睡觉吧,一会儿工夫就睡着了。
但是,一旦某一天心情很不好,我就会重新开始睡前刷剧,刷到半夜。
新建立的好习惯很脆弱,一不小心就会被摧毁。
《习惯的力量》这本书中发现有一类人很能抵抗坏习惯的诱惑,这类人是有信仰的人。
这类人很多信宗教,但是深入研究发现,并不是宗教有什么魔力,而是这类人他们坚信自己一定会变好,他们觉得神会帮助他们,会赐予他们力量,他们对自己会变好没有任何怀疑。
《习惯的力量》读书心得三最近花了点时间,重读了这本经典著作,其实也不能算重读,顶多是把主要内容又温习了一遍。
其实我看过很多书,但是似乎都没有留下太深刻的印象,或许在读的时候津津有味或者拍案叫绝,可是陷入平日的生活后,往往又都忘记了。
不得不说很长一段时间我的生活从某种程度上讲都过于闲适安逸,以至于我根本用不到那些我知道的知识。
直到最近单身了,才开始继续锻炼身体和读书。
和大部分的欧美流行著作一样,《习惯的力量》并没有什么体系可言,或者说没有什么逻辑关系,类似的还有一本好书就是《影响力》,这些欧美著作有个典型特点,就是虽然每个条块都说的很有道理,事实也很明确,但是却让你难以抓住一个主线,将所有东西串联起来。
这点上我更喜欢哲学著作,总是有一个核心思想,所有东西都可以从这里发散出去,你可以用一个原则去应对所有问题。
不过瑕不掩瑜,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习惯的力量》还是一本可操作性强,有一定思考价值的好书。
一、什么是习惯名正则言顺,对于一个概念的定义,往往决定了理解的深度,这本书首先介绍了一下什么是“习惯”,作者认为“习惯”包含三个部分——触机(c ),惯性行为( ),奖励( a d),(不得不说这种翻译定义真是烂到家了)。
在我看来就是——啥?干!爽!,大概的意思就是:有个场景或者情境触发了你的某种情绪或者欲望,然后你选择了一种最不费力最经济的行为来满足自己这种情绪和欲望,然后干完以后得到了身心的愉悦,因为这种类似巴普洛夫条件反射的事情不断重复就成了你的习惯。
比如抽烟喝酒打游戏,工作跑步找姑娘,本质都是一样一样的。
《习惯的力量》读书心得体会相关内容:《爷爷一定有办法》读后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5 字左右的读后感,欢迎来阅读借鉴~《爷爷一定有办法》读后感我读了《爷爷一定有办法》这本书,讲了慈祥的爷爷即聪明又心灵手巧,总是能把旧的看上去可以扔弃的东西重新变成新的,使人看见了,听见了有一种吃惊不小...高中生读书心得字3篇读书与品茗的魅力在于你深入了解的越多,就越欲罢不能。
下面是带来的高中生读书心得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高中生读书心得字最爱在炎热烦躁的夏天的午后,坐在茶桌上,随着柔和的调子,在那种特殊的宁静中独自品茗...关于《儒林外史》读书心得6 字5篇看过《儒林外史》的人一定知道,这是一部很有教益的八大名著之一。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关于《儒林外史》读书心得6 字5篇,欢迎借鉴参考。
围城读书心得字《围城》描写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正是形形色色的人物,真实再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知识分子灵魂的空虚和精神上的病态。
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围城读书心得字,供大家参阅!围城读书心得字篇1从《围城》发表以来,...读《平凡的世界》感悟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关于《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希望你喜欢。
初中《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平凡的世界》之所以是一本好书,因为他的人物以及情节都刻画的很真实。
直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体验着那个时代的风风雨雨。
红岩读书心得体会_红岩读后感经典红岩的内容主要讲述的是什么呢?红岩作为中共南方局的象征 ,有其历史原因 ,这种象征意义不应任意改变。
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红岩读书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观《傲慢与偏见》有感讲述了北漂络写手唐楠楠阴差阳错捡到落魄富二代朱侯后,又在机缘巧合下被暖心高富帅萧见君一见钟情的故事。
下面是整理的一些读后感,欢迎阅读借鉴,希望你们喜欢~傲慢与偏见有感你可以逃避她的出现,但你永不能否定她的存在。
詹天佑读书心得字《詹天佑》这篇主要了写詹天佑四件事:接受任务、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詹天佑读书心得字,供大家参阅!詹天佑读书心得字篇1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