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主题阅读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五单元单元分析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五单元单元分析

第五单元单元分析第五单元核心考点清单16太阳读准字音摄(shè)氏度治疗(liáo)繁殖(zhí)粮(liánɡ)食煤炭(tàn)杀菌(jūn)写对字形摄:左窄右宽。

右下部的第一个“又”的捺要变成点。

殖:左右结构,左部是“歹”,不是“夕”。

菌:下部的里面是“禾”,“禾”的末笔捺变点。

同音字摄(摄影) 殖(繁殖)炭(煤炭)shè zhí tàn慑(威慑) 值(值日) 碳(碳酸)多音字xì(联系) jiē(结实)系结jì (系鞋带) jié( 结束)词语积累寸草不生摄氏度繁殖粮食煤炭飘浮地区杀菌治疗重点句段1.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这句话主要运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太阳离我们很远”这一特点。

2.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这句话主要运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人们熟知的地球与太阳作比较,形象地说明了太阳的巨大。

3.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太阳放出的能量大。

4.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

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这里共有三句话。

(1)第一句话是从正面说明太阳发挥的作用。

太阳能给地球送来光明和温暖,是因为太阳具有发光发热的特点。

(2)第二句是从反面说明地球上需要阳光。

地球上的“黑暗”“寒冷”都与太阳的发光、发热有关。

地球上的很多自然现象的形成离不开太阳,动物和植物的生长也离不开太阳,如果没有动植物,人也不能生存。

(3)第三句话既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又是对全文的总结,再次强调了太阳对人类的巨大作用。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同步阅读课教案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同步阅读课教案

题目: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同步阅读课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小草的心愿》和《小草的家》两篇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故事的主题和情节,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书面表达。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教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包括故事的主题和情节,以及对文章的感情倾注的理解。

教学难点包括培养学生的情感倾注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故事中的情感变化,并进行适当的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包括课文的幻灯片展示以及相关的图片资料。

2. 学生准备课文的文本材料,以便跟随课堂讲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用图片和短小的故事情节导入课文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猜测故事情节。

2. 阅读:教师发放课文的文本材料,让学生自主阅读,并解释生词和词组的意思。

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阅读,相互讨论理解故事情节。

3. 分析: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的主题和情节,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小草的心愿和家的变化。

4. 表达:教师指导学生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然后选择一名学生进行课堂展示。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从故事的导入到阅读再到表达,让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并进行了合作讨论和表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能够更加灵活地进行一些互动形式,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下节课将会针对这一点进行调整和改进。

六、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小草的心愿》和《小草的家》为题,写一篇感想文,发表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要求200字以上。

七、拓展延伸要求学生将课文中的场景用画图的方式进行表达,并进行课堂展示。

八、教学反馈通过作业和课堂展示,对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进行评价,并且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教案,希望能够对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单元主题阅读课件第五单元说明性文章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单元主题阅读课件第五单元说明性文章
准确把握动物的位置
4.为什么说大白鲨是海洋生物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多选)( AC ) A.大白鲨起着控制海洋中某些哺乳动物数量的作用,吃掉其中的老 弱病残者,促进生存竞争 B.大白鲨被列入了濒危动物名单 C.大白鲨吞食海洋中的动物尸体,清洁海洋 D.大白鲨体态优美,歌声悦耳
5.【训练要素】阅读说明文小知识,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 “√”,错的打“×”) ①说明文常用多种说明方法来准确说明事物的特点。 ②说明文的标题常常提示文章说明的重点、类别和中心等。 ③说明文中,可以按照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的顺序来说明,这种顺序 叫逻辑顺序。 ④为了清楚、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作者往往把有关事物特征的 句子放在文章最显著的位置。
【 《_老(【④【大(束③”全(老《(【材(【【星动同束 【这《““_“松体次对这对对体三黑24__))作松鼠解为提白手尼文鼠松训料训解上、时手作句松鼠形可__最_的句的的态十影___出鼠 的 读 了 取 鲨 就 摩 围 虽 鼠 练 一 练 读 有 形 ,就出 话 鼠 白 高 达后__老打话打打优秒”_是___评 》身信清信反(船绕然》要中要信水象(评在》天大2是鼠运美钟“““___0指√√√__价 的体息楚息应长为传的素的素息和,价文的活的_只”””康但还用的”__,,,_写鲨错错错__】 语器】、】神与什播语】语】】生】中语动狗_以塞是是)的)大__出鱼_的的的“言官结准下速鲨么疾言“句下作命“起言,可__上_尔不猫晚在 说孪在白__了。_打打打生、合确列、鱼说病生运列者存承生达。__打够头上_这 明生这鲨___“““_动生全地说肌搏火动用对引在上动,1×××中_具鹰休危__样 方兄样由_米昼昼___”””_形理文说法肉斗星形了这用启形了)))体、息害恶 法弟恶于____,((短___象功内明与爆。是象拟两下象“_鲨、蛇人劣 是劣受”老____是小能容事短发地人篇的,,,____鱼准和类如如如的 的到(鼠___指_的和可物文力球、文作))___,确猫“,““_天 天误夜过夜救但玲玲玲_____只灵知的内强的设章用____的气 气解出街出_了也珑珑珑)____有_长特容大问的。,。“食短_条 条孪,,____大有的的人的被1____类征不的分_物文件 件生5____家益_小小人小人厘_动符修析,____来第作下 下兄。_处和__面面喊面类_米物的辞不____源3者,弟,。_连 孔孔打连孔大。___自;较一手正___体往,销”销_如那 ”””那”量这___然_““这“接项法确_重帽帽帽往声声___果凶 凶捕一_段__个近是的_最缨 缨 缨把_((___没狠狠杀中中,俗__一,(_这重形形形医有__有强 强,心_的数语项__里_的的的的学关它壮 壮__来))_“量的是迹迹运我__狗美美美家事_),的 的安。__会_急目(用获可丽丽丽和物__猫 猫排破__剧的得达特__头 头材坏减是__了1征)__鹰 鹰料。0食__意的0都 都__物千想____链克____,以打__上__破__,。。生最态轻平的衡只。有1千克左右;跑得最快的狗时速可达100千米;跳得最高的狗可越过5米高的障碍物;产崽最多的狗1

统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精品课件第五单元主题阅读 (共28张)

统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精品课件第五单元主题阅读  (共28张)

《太阳》和《松鼠》两课的说明对象分别是什么?
太阳和松鼠。
说明性文章的特点之一是:首先 要有明确的说明对象,所介绍的事物 或者事理就是它的说明对象。
《太阳》和《松鼠》两课说明对象的特征分别是什么?
《太阳》一课介绍了太阳距离远、体积 大、温度高的特征。
《松鼠》这篇课文突出了松鼠漂亮、 驯良、乖巧的特点。
说明性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太阳》和《松鼠》两篇说明性的文章,同样是向大家介绍一种事 物,张姞民介绍太阳,与布封介绍松鼠,有什么不一样吗?
文体
说明角度
表达方式
语言风格
《太阳》
平实性 说明文
介绍太阳的特点 和作用
使用打比方、列数 字、举例子、作比 较等说明方法
精炼平实
《松鼠》
文艺性 说明文
介绍松鼠的外形 采用打比方、摹 特征和生活习性 状貌
说明性文章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获取知识。 并且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将抽象复杂的事物介绍得 通俗易懂。
说明性文章通常是抓住事物鲜明的特点 进行具体说明;其语言风格多种多样,表达 时都要准确、清楚、有条理。
本单元我们重点学习了《太阳》和《松鼠》这样的 说明性文章,那什么才是说明性文章呢?
说明性文章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 式的文章体裁。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科学地解 说,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 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 类、成因、功能、关系、范围、类别、来历 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 等能有科学的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
最新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课件
《太阳》 《松鼠》
语文要素
《太阳》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介绍了 太阳远、大、热以及与人类关系密切等四 个方面的内容,语言朴实。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主题阅读第五单元课件65张PPT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主题阅读第五单元课件65张PPT

2.【提取信息】第3自然段中“后来我很为自己的这种方法庆幸”,句 中的“这种方法”指的是什么?用“_____”在文中画出来。(2分)
___我__看__着__一__只__雌__的__孔__雀__蛾__从__茧__子__里__钻__出__来__,_我__马__上__把__它__罩__在__一__个__金__属___ ___丝__做__的__钟__罩__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训练要素】下列对这两篇文章的分析不. 正. 确. 的一项是( C )。 A.《走近松鼠》的文字语言简洁,运用具体的数字介绍了松鼠的体 重和体长,严谨、准确 B.《松鼠》的语言生动形象,如“玲珑的小面孔”“帽缨形的美丽 尾巴”等词句,准确描绘出了松鼠小巧可爱的样子 C.《走近松鼠》的语言简洁、平实,缺乏条理性;《松鼠》的语言生 动、形象,但是不够具体、准确 D.两篇文章都介绍了松鼠的外形、活动特点、搭窝等方面的内容
地介绍了大白鲨的特点。 ( × )
示例:狗被称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是饲养率最高的宠物,其寿命大约 在12—18年。目前,世界上犬的种类很多,据不完全统计,约400种(有的文 献记载为850种)。各种狗的体形、被毛、性格等特点大相径庭。体形高 大的狗可达1米,短小的只有15厘米;体重最重的狗可达100千克以上,最轻 的只有1千克左右;跑得最快的狗时速可达100千米;跳得最高的狗可越过5 米高的障碍物;产崽最多的狗1次可达20只以上。狗的被毛按长短可分为 短毛、刚毛和长毛三种,常见的被毛颜色有黑色、褐色、白色、青色、黄 色、黑褐色、红褐色、铁灰色、灰白色等。

2.【训练要素】“持续不断的大气大逃亡,使火星表面的大气压
仅为地球的1%。”这句话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D )。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15篇)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15篇)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15篇)一、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校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

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太阳光有杀菌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1.从文中找出两组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给第三段的句子加上标点。

3.最后一段话的中心句是哪一句?用“”画出来。

4.从以上片段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太阳有哪些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

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

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严厉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须必然)乘机来打我们。

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

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缚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

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划去文中括号内错误的词语。

2.文中对蔺相如的描写主要运用了()A.语言描写B.心理描写C.动作描写3.从“负荆请罪”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_________的人,廉颇是个_________的人。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15篇)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15篇)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15篇)一、课外阅读。

十根手指我的十根手指,由指甲、指肉、指神经等组成,这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它们待我是极好的,勤劳能干,贴心懂事。

全身上下,它们是最忙碌的:脸脏了,它们拿毛巾擦,天天如此,不厌其烦,使得我的脸蛋干净整洁;肚子饿了,它们就去淘米、洗菜、生火;香喷喷的饭菜做好了,对嘴巴是个极大的诱惑,口水流得都有三千尺长了,手指却还在忙活着,它们既要招呼其他人,又要舀菜盛饭,好塞住着急的嘴巴;酒足饭饱,嘴巴、肚子都满足了,手指还要做家务,刷锅洗碗,分类叠放杂乱的东西,再拿湿毛巾擦桌子、椅子,而后操起扫把,像孙悟空抡金箍棒那样抡两圈,五根手指在上,五根手指在下,抓牢了,“刷刷”扫起来;头疼了,它们就揉揉;腿酸了,它们来捶捶。

我的手指如此好,从不索求东西,也不抱怨南北,总是默默无闻地奉献,可我却不明白它们的好。

高兴的时候去玩一通,弄脏了它们,瞧它们可怜得——打扮了别人的体面,自己却落得灰头土脸的下场;生气的时候,握起双拳让它们互相残杀,任它们“鼻青脸肿”。

终于有一天,它们生病了,无力做任何事情,连拿杯子都是抖的。

全身的器官,除了它们,其他都是被服侍惯了的主,自己都管不了,谁还会管它们。

一天,两天……大家实在过不下去了,大声哭叫着。

无奈,我只好暂时请了别的“手”来应急。

手指终究还是自己的好。

请来的,也勤快,也懂事,就是不合心,不懂我。

要么菜里放的盐多了,要么饭煮得过烂了,再就是喝的水里糖放得少了。

我明白这十根手指的好了。

希望它们快点好起来。

1.短文的第2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画出。

请你举出两个体现这一特点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是怎样对待手指的?请用几个词语来概括手指的惨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来的“手”有哪些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 )A.要爱护我们的手,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感到它们的重要。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15篇)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15篇)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15篇)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向日葵春天来了,雪化冰消,山青了,水绿了。

农民伯伯开始播种了。

他们把玉米、大豆、谷子等优良种(zhǒnɡ zhònɡ)子种(zhǒnɡ zhònɡ)进了责任田,也把乌黑发亮的葵花籽儿,撒进肥沃的泥土里。

一阵春风,一场春雨,玉米出来了,大豆出来了,谷子也出来了。

葵花呢?葵花用它那两片有力的嫩芽举着“人”字形的种子硬壳也出来了。

阵阵春风,场场春雨,向日葵长高了,已经有五六片叶子了。

它像一个欢乐的孩子,无忧无虑地生长着。

夏天到了,在这生长的季节里,向日葵已经告别了自己的幼年,长成了一个“小伙子”了。

你看,它那舒展的叶子多像一把把芭蕉扇啊!头顶上隐隐约约长出了一个花骨朵——小小的绿色的花盆。

它的花盆一天天长大,终于开出了轮子似的花朵。

几十个黄色的花瓣。

花盆中间是密密麻麻的金灿灿的花蕊。

一阵狂风,一场暴雨,向日葵在风雨中摇摆,而它的头却时时刻刻朝着太阳。

早晨,葵花张开笑脸,第一个迎接冉(rán rǎn)冉升起的太阳,中午太阳当空,葵花总是扬起那金色的脸庞(pánɡ bánɡ)。

傍晚,太阳徐徐落山了。

向日葵又面向西方,恋恋不舍地和太阳告别。

啊!多美的葵花呀!金色的阳光照进它们的心里了。

秋天来临,在这收获的季节里,向日葵度过了它朝气蓬勃的青年时代,渐渐成熟了。

习习秋风,丝丝秋雨,向日葵的叶子由绿变黄,花盆外的花瓣也慢慢凋谢了。

但是花喷里那些数不清的花蕊下面却结出了饱满的果实——葵花籽儿。

这时,向日葵谦虚地悄悄地低下了头。

好像在向人们暗示,该收获了。

农民伯伯开始秋收了,他们打下葵花籽儿,选好的交给国家榨油,剩下的留给自己吃,还用葵花的叶、茎做饲料。

向日葵对人们的贡献多大呀!到了冬天,向日葵的一生虽然结束了,但它留下的丰收果实,却给人们带来了欢乐。

由于向日葵时时刻刻接受阳光的哺育,它的果实才格外饱满,格外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主题阅读练习(人教版)
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
①远眺
..,全长55公里双向六车道的港珠澳大桥宛若蛟龙,蜿蜒腾越于蔚蓝色的海面上.大桥将珠三角地区连成一片,珠海、澳门同香港间的车程由3小时缩短至半小时左右,形成港珠澳一小时经济生活圈.
②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科技大桥.根据规划,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要穿越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航道,同时毗邻香港国际机场.大桥要满足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需求就得建高,要满足附近机场航班降落的限高需求又得建矮.经过综合考量,大桥的最合理方案确定为“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即在航道海域将大桥沉入海底,搭建深埋沉管隧道,同时在隧道两端建起人工岛连接桥身.
③外海人工建岛和海底沉管隧道,是港珠澳大桥建设的难中之难.
④从上空俯瞰
..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约6公里外腾空而起.隧道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岛”.这是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的两座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小岛.科研人员设计了多个方案,最后探索出外海快速筑岛技术,即用120个巨型钢圆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并插入海底,再在中间填土形成人工岛.每个圆筒直径有22米,大概和篮球场一般大;最高达51米,相当于18层楼高;重达550吨,与一架A380“空中客车”相当. 工程当年开工,当年成岛,创造了世界纪录.
⑤海底沉管隧道,同样也是庞然大物.5.6公里的沉管隧道由33个巨型混凝土管节组成,每个管节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重量达8万吨.要让33个巨型管节在水下近50米的海底软基环境下对接安放,难度堪比航天器交会对接,需要精准的遥控、测绘、超算等一系列技
术支撑.面对世界首例深埋沉管的岛隧工程,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合作攻关,创造性地运用“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技术,飞越了这一国际“技术禁区”.
⑥这是世界最大的钢结构桥梁,能抗16级台风、7级地震,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大桥仅主梁钢板用量就高达42万吨,相当于10座鸟巢或6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这在我国桥梁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大桥的钢桥面铺装面积达50万平方米,也创造了世界纪录.
⑦施工现场紧邻航道,每天来往船舶多达4000余艘.另外,这片海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自然保护区,这一点也对建设者提出了严峻挑战.为了满足工程质量、工期和安全的需要,也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这座大桥全部采用了“搭积木”的方式来建造.港珠澳大
桥的所有构件,无论
..大小,都是在岸上工厂整件制造,然后运至海上,像“搭积木”一般拼装在一起,实现了精密制造、精密安装,体现了我国的整体科研水平和装备实力.
⑧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从科研阶段到开工建设阶段,科技创新的理念贯穿始终,这个超级工程集结了我国在桥梁设计和施工、材料研发、工程装备乃至生态环保领域的上千名科技工作者,在关键技术、关键装备、关键材料领域取得全面突破,对我国交通建设行业的自主创新、技术进步起到了引领作用.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月,有删改)1.【整体感知】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有哪些?下列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正确的是()(多
选)
A.外海快速筑岛技术
B.“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技术
C.“搭积木”的建造方式
D.岸上工厂整件制造和拼装
2.【方法探究】对下面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隧道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岛”,这是在外海“无中生
有”造出的两座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小岛.
(作诠释、列数字)
B.每个圆筒直径有22米,大概和篮球场一般大;最高达51米,相当于18层楼高;重达550
吨,与一架A380“空中客车”相当.
(列数字、作比较)
C.大桥仅主梁钢板用量就高达42万吨,相当于10座鸟巢或6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这在
我国桥梁史上是从未有过的.
(列数字、作比较)
D.经过综合考量,大桥的最合理方案确定为“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即在航道海域将
大桥沉入海底,搭建深埋沉管隧道,同时在隧道两端建起人工岛连接桥身.
(作诠释)
3.【词句辨析】下面对词句的理解,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⑦段中的关联词“无论……都……”照应了前面的“全部”一词,强调了港珠澳大桥
的所有构件都是在岸上整件制造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
B.“港珠澳一小时经济生活圈”指的是由于这座大桥的建立,港珠澳三地的车程缩减了2
个小时,极大地方便了出行者.
C.港珠澳大桥建设项目中的难中之难是外海人工建岛和满足机场航行的限高要求.
D.从“远眺、俯瞰”这两个词语可以看出本文是按照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的顺序写的.
4.【主题升华】港珠澳大桥是一项科技创新工程,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
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福建省泉州市,古代建筑的各类桥梁共609座,至今保存完好的仅有100余座,比如“海
内第一桥”的洛阳桥,“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安平桥.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完成后面的练
习.
【材料一】洛阳桥,横跨洛阳江入海口处,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在一千多年
前造这样一座跨海大桥,不仅需要有雄厚的财力,还必须有精湛的技术.
洛阳桥首创了“筏形基础”的造桥技术.针对江流湍急的自然条件,在建桥时先向江底沿桥
梁中线抛掷大石块,形成一条江底矮石堤,作为桥墩的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用一排横一排竖的
条石砌筑桥墩,有效地防止桥墩基础被急流冲走.这种船形的桥墩不仅造型美观,还具有很强的
实用性,可以分流海浪,最大限度地减少海浪对桥梁的损害.
洛阳桥独创了“种蛎固基法”.在桥下大量种植海蛎,利用海蛎无孔不入地在海边岩礁间密
集繁殖的习性,把松散的矮石堤与桥墩石胶结成一个整体以加固桥基.可以想象桥墩处布满海
蛎,海蛎壳像坚硬的保护层,令这些船形桥墩抵御了海浪千年的冲击.这种方法比过去采用腰铁
或铸铁连接基石的方法来得简单而科学.
洛阳桥还最先采用了浮运架梁法,把重达七八吨的石梁置于木排之上,利用海潮的涨落,把石梁架在桥墩之上.古人称之为“激浪以涨舟,悬机以弦牵”.这是世界上浮运架梁的先例.
【材料二】安平桥位于晋江市安海镇西畔与南安水头镇交界处,是中世纪世界最长的梁式石桥.安平桥东西走向,全长2255米.卧木为基,条石纵横相间叠砌而成,有3种不同形式:长方形、单边船形、双边船形.单边船形一端成尖状,另一端为方形,设于较缓的港道处;双边船形墩,两端成尖状,便于排水,设在水流较急而较宽的主要港道.双边船形墩共计362个,上架1300余条石板,每间6~7条不等,最大净跨达8.6米.“桥绳直抵平”,上置三亭,两侧筑有护栏,并雕有狮子、蟾蜍栏柱.桥两侧水中建有四方石塔4座,圆塔1座,桥首与中亭存有护桥石将军4尊,并有历代维修碑记14方,中亭石刻楹联“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桥的入口处筑砖塔1座,高20.55米.
1.【词句理解】读材料一,“不仅需要有雄厚的财力,还必须有精湛的技术”一句中“精湛的技
术”不包含下列哪项技术?()
A.“筏形基础”的造桥技术
B.圆弧拱形式建桥
C.种蛎固基法
D.浮运架梁法
2.【分析判断】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座桥有什么共同特征?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A.都采用了一样的建造技术,毫无区别.
B.都是跨海拱式大石桥.
C.都是梁式石桥,都采用了船形桥墩.
D.桥梁长度都差不多.
3.【写法比较】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同样都是介绍桥梁的说明性文章,两篇文章在语言表达上
有什么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类文阅读
1.ABC
2.A
3.A
4.示例:港珠澳大桥是一项科技创新工程,文章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港珠澳大桥项目和科
技工作者的赞美.如,“宛如蛟龙”“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一座名副其实的科技大桥”“创造了世界纪录”,等等.
群文阅读
1.B
2.C
3.相同:两篇文章的描述都很准确、清楚、有条理.
不同:材料一的语言形象、生动,抓住建造洛阳桥的精湛技术的特点进行具体说明.材料二则通过具体的数字介绍安平桥的外形、结构等内容.同样是说明性文章,前者语言表
达细致、生动,后者语言表达简洁、平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