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版孔雀东南飞_导学案.doc
孔雀东南飞课文 导学案

《孔雀东南飞》学案【目标】知识与能力:疏通文义,落实实词,掌握一词多义、偏义复词、古今异义;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理解赋、比、兴和浪漫主义手法在抒情上的艺术效果。
【重点】1、疏通文义,掌握“信”、“适”、“令“等实词,掌握偏义复词、同义复词。
2、把握故事情节,通过分析人物对话和把握曲折的情节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知识链接】选自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它是我国古代最早最长的叙事诗。
诗前的小序,为徐陵所加。
据小序所记,这首诗写于汉末建安年间。
后来宋朝郭茂倩收进《乐府诗集》,题作《焦仲卿妻》。
后人取诗歌的首句,题为《孔雀东南飞》,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与北朝民歌《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这首诗属于乐府歌辞。
乐府,原是西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专管音乐的官署,兼创作、收集民间歌谣为一体,以供朝廷制礼作乐之用。
这些采集来的歌辞,称为“乐府歌辞”、“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属于古体诗的一种。
【学习过程】一、自主梳理学习基础。
1、查字典,给加点字注音。
公姥.( )伶俜.( ) 腰襦.( )葳蕤..( ) 磐.石( ) 拊.掌( ) 否.泰( )赍.钱( )踯躅..( )摧藏.( )奄.奄( )蒲苇..( )婀娜..( )遗.施( )窈窕..( )鹄舫..( )暝.( )龙子幡.( )青骢.马( )槌.床( )蹑. ( )纨. ( )2、结合注释,解释加点词语。
无所施.( ) 白.公姥( ) 启.阿母( )致.不厚( )萦.苦辛( )若见录.( )赍.钱 ( )否泰.. ( ) 逆.以煎我怀( ) 3、找出下面的通假字。
终老不复取箱帘六七十摧藏马悲哀通合葬华山傍槌床便大怒府吏见丁宁蒲苇纫如丝通4、辨析下列的词类活用。
孔雀东南..飞手巾..掩口啼卿当日.胜贵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留待作遗施..足以荣.汝身便利..此月内5、解释下列划线的古今异义词的意思。
可怜体无比汝岂得自由再拜还入户槌床便大怒自可断来信渠会永无缘谢家来贵门感君区区怀何乃太区区好自相扶将处分适兄意千万不复全便利此月内叶叶相交通多谢后世人涕落百余行6、偏义复词: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接起来当作一个单词使用,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词只作陪衬。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孔雀东南飞 并序》导学案 (1)

1(教师版)高一语文《孔雀东南飞》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叙事诗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思想。
2.了解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
3.了解偏义复词、古今异义字的特点,掌握“相”等一词多义及在不同语境里的用法。
4.注意把握本诗人物语言个性化这一突出的艺术成就。
【重点和难点】1.通过人物对话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挚感情。
2.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学法指导】诵读法,小组讨论法。
学习本文,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的丰富内涵,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活用现象、通假字及特殊的文言句式等。
然后做到正确朗读。
【知识链接】1.补充知识(1)偏义复词:所谓偏义复词,就是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反的单音词素组成,但意义偏在其中一个词素上,另一个词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例如: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出入”是反义词,此处只取“入”的意思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2)赋、比、兴南宋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即铺陈直叙。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就是引譬设喻,即比喻法。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也就是触景生情,托物兴感,启发联想和想像,即联想法和象征法。
这三种方法常常是综合运用的。
如《诗经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既分别比喻女子年轻貌美以及后来的年老色衰(比),又引出下文对女子遭遇的叙述(兴)。
这种比兴手法增加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2.作品介绍《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也是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稍后出现的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木兰诗》《孔雀东南飞》《秦妇吟》并称“乐府三绝”。
它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是《诗经》、《楚辞》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诗总集)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标题为何不直言“古诗为刘兰芝作”呢?封建社会妇女地位低下。
孔雀东南飞导学案教师

《孔雀东南飞》导学案佳县中学马振霞第一、二课时学习内容:1、认识汉乐府民歌主要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了解有关《孔雀东南飞》的文学常识①关于汉“乐府”②“乐府双璧”③古代诗歌中最长的叙事诗2、疏通诗句,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传说(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永隔天河、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白娘子与许仙)→焦刘爱情悲剧二、学生自己搜集整理有关本课的文学常识三、基础知识预习1、生字:公姥伶俜腰襦葳蕤聘礼磐石拊掌否泰赍钱踯躅冥冥摧藏奄奄仕宦2、偏义复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单词使用,实际上只偏取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另一词作陪衬的用法叫“偏义复词”。
这种用法一直沿用至今,例如口语录中“有个好歹”(偏在“歹”)“吉凶未卜”(偏在“凶”)等,必修一《鸿门宴》中“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一句里的“出入”一词就是已经学过的例子。
本诗中这种现象比较多,偏义复词到底偏指那一个词,应结合上下文进行推断。
昼夜勤作息(偏指“作”);勤心养公姥(偏指“姥”) ;我有亲父兄(偏指“兄”);逼迫有弟兄(偏指“兄”) ;其日牛马嘶(偏指“马”);我有亲父母(偏指“母”)3、为下列词语找一个与现代汉语意思相近的成语或词语⑴堪:承受得了。
(不堪一击)⑵徒:白白地,空地。
(徒有虚名)⑶可怜:可爱。
(楚楚可怜)⑷纷纭:凌乱。
(头绪纷纭,众说纷纭)⑸葳蕤wēiruí:繁盛的样子。
(树木葳蕤)⑹纤纤xiān:形容细长。
(十指纤纤)⑺念:记挂。
(念念不忘)⑻却:退出来。
(望而却步)⑼区区:愚拙(何乃太区区);真情挚意(感君区区怀)。
现在多指数量少或人事的重要。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⑽依依:恋恋不舍。
(依依惜别)⑾窈窕yǎotiǎo:美好。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⑿令:美好;敬辞。
(令名、令德;令尊、令兄)⒀谢:A辞别;B告诉;C道歉;D感谢;E推辞,F衰亡,凋落(阿母谢媒人,多谢后世人,谢家事夫婿)⒁相xiāng:A互相;B表示一方对一方有所动作。
孔雀东南飞导学案教师版

高一导学案学科:语文编号:6 编写人:杨梅审核人:邱建标使用时间:班级姓名:小组序号:组长评价:教师评价课题:孔雀东南飞(第1课时)预习课教师版【学习目标】1、文学常识的了解;2、扫除字、词、句障碍,通顺、流畅地阅读原文;3、了解故事情节结构;4、完成课堂检测,进一步熟悉原文。
【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扫除字、词、句障碍,通顺、流畅地阅读原文;学习难点:了解故事情节结构;【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借助课文注释阅读原文,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
2、结合阅读、理解重点字词提示,通读全文,力争扫字词理解障碍,尽可能突破“提示”部分的字词。
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
3、合作探究,完成课堂检测。
预习案一、文学常识了解1、“乐府三绝”与“乐府双璧”: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并且前两者又被称为“乐府双璧”。
2、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1)叙事性强,出现了第三者叙述的故事,出现了有性格的人物和比较完整的情节。
2)能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来描写人物,如个性化的对话,人物行动和细节描写等3)形式多样,有四言、五言、杂言。
少数继承四言,大多采用杂言。
杂言体句式自由,长短不拘;五言则更是乐府民歌的创新。
4)不少作品有丰富的幻想,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二、温故学新1、我们在初中学过“乐府双璧”之一的《木兰辞》,请完成以下两个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该诗歌的情节,不超过30字。
(2)概括木兰这一形象的特点。
参考示例:(1)情节:本诗叙述了木兰替父从军、沙场征战和荣归故里的故事。
(2)形象特点: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
今天,我们将学习“乐府双璧”中另一块熠熠生辉的“玉璧”——《孔雀东南飞》,让我们一起来仰望文学天空中这一璀璨的明星。
透过把握字词句,掌握故事情节内容,品味诗歌语言,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再一次感受文学的魅力。
《孔雀东南飞》导学案--答案讲课教案

《孔雀东南飞》导学案--答案《孔雀东南飞》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疏通文义,落实实词,掌握一词多义、偏义复词、古今异义;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理解赋、比、兴和浪漫主义手法在抒情上的艺术效果。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男女主人公真挚的感情,理解文章主旨。
【复习重点】4、疏通文义,掌握“信”、“适”、“令“等实词,掌握偏义复词、同义复词。
5、把握故事情节,通过分析人物对话和把握曲折的情节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知识链接】选自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它是我国古代最早最长的叙事诗。
诗前的小序,为徐陵所加。
据小序所记,这首诗写于汉末建安年间。
后来宋朝郭茂倩收进《乐府诗集》,题作《焦仲卿妻》。
后人取诗歌的首句,题为《孔雀东南飞》,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与北朝民歌《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这首诗属于乐府歌辞。
乐府,原是西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专管音乐的官署,兼创作、收集民间歌谣为一体,以供朝廷制礼作乐之用。
这些采集来的歌辞,称为“乐府歌辞”、“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属于古体诗的一种。
【学习过程】一、自主梳理学习基础。
1、查字典,给加点字注音。
公姥.( m?)伶俜.(líng pīng) 腰襦.(rú)葳蕤..(wēiruí) 聘.礼(pìn) 磐.石(pán) 拊.掌(f?)否.泰(p?) 赍.钱(jī)踯躅..(zhí zhú)冥.冥(míng)摧藏.(zàng )仕宦..(shì huàn)奄.奄( y?n )自缢.( yì )钱帛.( bó )蒲苇..(pú wěi )婀娜..(ē nuó )遗.施( wèi )窈窕..(yǎo tiǎo )鹄舫..(hú fǎng )鸳鸯..( yuān yāng )暝. ( míng )龙子幡.( fān )青骢.马(cōng )槌.床( chuí )蹑. ( niè )纨. ( wán )2、结合注释,解释加点词语。
孔雀东南飞(导学案)

《孔雀东南飞》导学案【学习目标】1 学习叙事诗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思想。
2了解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
3了解偏义复词、古今异义字的特点,掌握“谢”“相”“见”“迎”等一词多义。
4 熟悉汉乐府的文学常识与《孔雀东南飞》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5 注意把握本诗人物语言个性化这一突出的艺术成就。
【学习重点】1.疏通文义,把握故事发展过程,分析人物感情。
2.掌握文中的“偏义复词”和“谢”“相”“见”“迎”等一词多义。
3.识记有关文学常识,背诵有关名句。
【学习难点】1.通过人物对话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挚感情。
2.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学法指导】诵读法质疑法讨论法【知识链接】关于诗题及“乐府”《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也是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稍后出现的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它们又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
它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是《诗经》、《楚辞》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诗总集)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时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机构(官署)。
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
后世把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其中属于汉代的就叫“汉乐府”。
汉乐府:主要反映广大人民的生活和爱情的乐府诗歌,以五言为主,句式灵活,语言流畅,继承发展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和《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
主要保存在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中。
《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
以民歌俗曲为主体的乐府诗,形式上有鲜明的特点:(1)从结构体制看,有专用的诗题,常见的有“歌”“行”“吟”“曲”等,如《陇头歌》、《蒿里行》、《白头吟》、《西洲曲》,后人称为“乐府歌行体”。
(2)从语言句式看,大多篇无定句,句无定字,以杂言为主,语词多口语化,通俗生动。
孔雀东南飞导学案

《孔雀东南飞》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知识链接”与“新坐标”,了解乐府诗、赋比兴等文学常识2、借助注解、练习来通读全文,熟悉文本故事梗概。
3、通过探讨,初步了解焦仲卿、刘兰芝等人物形象特点。
一、知识链接1.乐府和乐府诗:“乐府”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音乐机构。
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之用。
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2.“乐府双璧”: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和北朝乐府《木兰辞》3.《玉台新咏》由南朝陈朝徐陵编选,是《诗经》、《楚辞》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诗总集4.《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
选自南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
5、互文:是指古代作家在写作时为了增强某种表达效果,把本应该合在一起说的话临时拆开,使同句或相邻句中所用的词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理解时又应该合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方法。
6、偏义复词: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示例: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偏义在“异”,“同”是衬字去来江口守空船:偏义在“去”,“来”是衬字二、能力提升(一)熟悉通假字:终老不复取箱帘六七十谓言无誓违府吏见丁宁摧藏马悲哀蒲苇纫如丝(二)(了解)偏义复词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我有亲父兄,性情暴如雷。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其日牛马嘶(三)(掌握)古今异义:君家妇难为感君区区怀汝岂得自由可怜体无比本自无教训处分适兄意便利此月内叶叶相交通共事二三年汝是大家子(四)(熟练掌握)一词多义:相:伯乐教其所憎者相千里之马。
儿已薄禄相,幸复有此妇。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操虽名托汉相,其实汉贼也。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新妇闻马声,蹑履相逢迎。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便可耐公姥,及时相谴归。
见: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爱而不见,搔首踟躇。
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孔雀东南飞导学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15 级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编号:编制时间:编制人:孙景辉《孔雀东南飞(并序)》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叙事诗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思想。
2、了解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
3、熟悉汉乐府的文学常识与《孔雀东南飞》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重、难点】1、疏通文意,把握故事发展过程,分析人物感情。
2、掌握文中的“偏义复词”和“谢”“相”“见”“迎”的一词多义。
3、识记有关文学常识,背诵有关名句。
4、通过人物对话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挚感情,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第一课时【预习案】【任务一】利用 5 分钟时间,勾画你未掌握的知识。
【知识链接】1、汉乐府:原指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乐府”,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
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
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就成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了,其中属于汉代的叫“汉乐府”。
汉乐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极高,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立。
另一方面,在中国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它继承、发展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传统、精神,哺育了后代诗坛。
2、徐陵(507——583),字孝穆,今ft东郯城人。
南朝梁陈间的诗人、文学家。
少好学,八岁即能文,博涉经史,有口才。
梁时,官东宫学士,为当时宫体诗人,并两次出使北朝。
入陈,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职,主持朝廷重要文书的草拟。
他的诗文轻靡绮艳。
他与庾信同为宫体诗代表作家,并称为“徐庾”。
曾编选《玉台新咏》十卷,是现存我国较早的诗歌总集之一。
3、《玉台新咏》是于公元六世纪编成的一部上继《诗经》、《楚辞》,下至南朝梁代的诗歌总集,历来认为是南朝徐陵在梁中叶时所编。
收诗769 篇﹐计有五言诗 8 卷﹐歌行 1 卷﹐五言四句诗 1 卷﹐共为 10 卷。
内容中多收录男女感情的记述表达,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刻画出古代女子丰富的感情世界,也展示出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汉族文化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雀东南飞》教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文学常识,了解汉乐府及本文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文言知识积累:通假字、古今字、偏义复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3、理清写作思路,分析人物形象,掌握叙事诗通过人物塑造表达主题的特点。
【学习重点和难点】
1、疏通文义,把握故事发展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和感情。
2、理解铺陈和起兴的艺术手法。
3、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课时建议】 3 课时
【知识补充】
1、“汉乐府”原指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乐府”,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
它的任务是制定
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
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就成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了,其中属于汉代的叫“汉乐府”,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乐府诗的特点有,叙事性强,情节较完整,人物有个性;艺术手段丰富,
常用比兴,描写见细节,人物重刻画,对话有个性;形式多样,以五言为主,兼有四言和杂
言,句式灵活自由。
《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和最长的叙事诗,也是古乐
府民歌的代表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2 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宋代朱熹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
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有的诗是个别地方采用比,而有的则是整个形象都是比,就像后代的咏物诗;“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联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
《关雎》
首章就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句子,以河洲上和鸣的鸟兴起淑女
是君子的好配偶,而二者又有意义、气氛上的关系,接近于比。
3浪漫主义是与现实主义相对的。
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
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
象。
《梁山伯和祝英台》死后化蝶和《西游记》的神魔世界都较好地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
4偏义复词: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表
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例: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偏义在“异”,“同”是衬字。
【预习自测】
1、初读课文,给画线字注音。
公姥 ( m ǔ) 伶俜 ( pīng ) 葳蕤 ( w ēi ru í) 玳瑁 ( d ài m ào ) 磐石 ( pán )
拊掌 ( fǔ ) 否泰 ( pǐ ) 赍钱 ( jī ) 踯躅 ( zh í zhú ) 明月铛 ( d āng ) 纨素 ( w án ) 槌床 ( chu í ) 箜篌 ( kōngh óu ) 自缢 ( y ì ) 白鹄舫 ( húf ǎng ) 婀娜 ( ē nu ó ) 幡旗 ( fān ) 便言 ( pián ) 鲑珍 ( xi é ) 青骢马 ( cōng )
2、指出下列句中的偏义复词,并解释。
便可白公姥:公姥意义偏“姥”昼夜勤作息:作息意义偏“作”
我有亲父母:父母意义偏“母”逼迫兼兄弟:兄弟意义偏“兄”
3、解释下列句中画线词的古今异义。
(1)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今义:值得同情﹑怜
悯
(2)感君区区怀古义:情意真挚,今义:数量少或不重
要
(3)汝岂得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没有约束
(4)本自无教训古义:教养,今义:失败的经
验
(5)处分适兄意古义:处置,今义:处罚
(6)叶叶相交通古义:连接﹑交错,今义:指各种运输往来﹑邮递通讯
2、快速阅读,理清思路。
按照小说情节要素划分层次,为各部分拟出小标题。
故事情节(标出段落)小标题
开端2段兰芝自诉
发展3—12段仲卿求情拜别阿母夫妻盟誓
再发展13--26段兰芝拒婚阿兄逼婚生人死别
高潮27—31段仲卿别母双双殉情
尾声32段化鸟双飞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1、诗歌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运用了什么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用了比兴的手法,以孔雀失偶喻夫妻离散并以此兴起刘兰芝和焦仲卿彼此顾恋的深情,为全篇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气氛,奠定全诗了凄恻、伤感的感情基调。
在结构上,开头也与结尾的鸳鸯双飞构成呼应关系。
2、阅读 2— 12 段,从中可以看出作为媳妇的刘兰芝是一个怎样的人?文章主要通过哪些方
面来展现的?
①刘兰芝是一个家教严谨﹑多才多艺﹑知书达礼﹑美丽﹑勤劳,但不低头顺受﹑任人摆布
的女性。
②体现
语言描写:
兰芝自诉“十三能织素 , 十四学裁衣 , 十五弹箜篌 , 十六诵诗书”和阿母的言语“十三教汝织, 十四能裁衣 , 十五弹箜篌 , 十六知礼仪”----- (铺陈)多才多艺﹑知书达礼“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娉萦苦辛”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 勤劳,知礼,善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便
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
” ----- 不低头顺受,任人摆布外貌描写(铺陈):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美丽神情﹑动作: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出门登车去,涕泣百余行。
-----多情﹑善良
3、焦母为什么要逼焦仲卿遣休刘兰芝?这原因反映了什么问题?
主要原因:虽然兰芝具有许多中国古代妇女的传统美德,但从文章可看出她有自己的个性. 骨子里并不是一个低头顺受,任人摆布的女子。
而焦母则是一个坚决维护家长的绝对权力,
蛮横无理的婆婆,她希望能够完全地控制兰芝的身体和思想,容不得兰芝有任何的违背。
这
样看来,焦母逼焦仲卿遣休刘兰芝不足为怪。
这反映了当时封建家长制深入家庭,对人们
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 11-12 段的“夫妻誓别”这一节在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一是突出夫妻感情上的互相理解,眷恋,分离非己所愿而是被迫,这为后面他俩的殉情
奠下了基石。
二是为下文的兄长逼嫁,以死维护爱情的情节埋下伏笔。
探究点二
1、刘兰芝回家后,媒人两次上门说亲。
第一次兰芝坚定拒绝了,而第二次为什么答应了?
第一次拒婚,是因为有母亲的理解和默默支持;第二次是兄长逼婚,她对哥哥的性格为人
了如指掌,知道哀求不会有用,且兰芝的个性也不会去哀求,允婚是对命运的无奈,但从最后
兰芝的选择可以看出她可能已暗下决心以死捍卫自己的爱情。
允婚表面上看兰芝是屈服
了,但实际上却包含着她忠于爱情,反抗封建礼教的刚烈的一面。
2、第 21 段大力铺陈太守迎娶的豪华排场有何作用?
一衬托刘兰芝不为富贵所动的品质;二以太守家的喜庆和焦刘的凄悲对照,强化了悲剧性;三是
反衬兰芝内心的痛苦和悲伤。
3、文章末段运用了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
由现实中的合葬到象征爱情永恒幸福的松柏,鸳鸯形象,很好地表达人们对未来自由幸福的向
往,闪现无比灿烂的理想光辉,使全诗有了质的飞跃。
探究点三
1、有人说焦仲卿是懦弱的,他不敢违背母亲的意思,最终遣休了兰芝; 有人说焦仲卿是勇敢
的,最后为维护爱情而献出了生命。
你是如何看待焦仲卿的?
略。
言之成理即可。
2、焦仲卿和刘兰芝爱情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
【训练案】
基础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相的意思。
(1)会不相从许(你
(3)好自相扶将(他(5)蹑履相逢迎(他)
6(
(8)儿已薄禄相(名词,相貌)
)
)
)
( 2)及时相遣归 (我
( 4)嬉戏莫相忘 (我
( 6)还必相迎取 (你)
7(
)
)
)
2、下列句中“谢”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 c
A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B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
C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D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