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我爱你汉字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我爱你汉字》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我爱你汉字》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我爱你汉字》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爱你汉字》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汉字的历史、结构和书写,感受汉字的魅力,培养对汉字的热爱。

课文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趣,旨在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汉字知识,对汉字的结构和书写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可能还不够清楚,对汉字的热爱程度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汉字的奥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掌握汉字的基本结构,提高书写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汉字的魅力,培养对汉字的热爱,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2.汉字的基本结构。

3.书写美观的汉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形态,发现汉字的规律。

3.实践法:动手书写,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4.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和基本结构。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汉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书写工具:准备好毛笔、墨汁、宣纸等书写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引导学生关注汉字的发展,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课文《我爱你汉字》,让学生初步感知汉字的魅力。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提到的汉字结构,如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等。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汉字结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汉字的基本结构。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书写错误。

4.巩固(10分钟)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回答。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我爱你汉字》优质课 教学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我爱你汉字》优质课 教学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我爱你汉字》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我爱你汉字》是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本课本,其中涵盖了丰富多彩的汉字知识和故事,通过这本课本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汉字,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汉字的起源、结构和演变,了解部分汉字的演变历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和写作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浓厚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讲解汉字的起源和结构,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美丽之处。

2.难点:启发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理解字形的演变过程。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1.教学内容:汉字的起源、结构和演变。

2.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示范演示和互动讨论。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重要性。

第二步:讲解汉字的起源和结构(15分钟)通过故事和图片,向学生介绍汉字的起源和结构,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历程,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汉字之美。

第三步:示范演示(10分钟)教师对部分汉字的演变进行示范,让学生通过观察汉字的变化过程,理解字形的演变规律。

第四步:学生练习(20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汉字书写和造句练习,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并提高汉字书写能力。

第五步:互动讨论(1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分享对汉字的感悟和体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汉字的起源和结构,激发了对汉字的热爱与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热爱和珍惜汉字,不断提高语文表达和写作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本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爱你汉字》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爱你汉字》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爱你汉字》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爱你汉字》是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汉字的美丽和独特,培养他们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课文通过作者对汉字的赞美,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音、形、义的美,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汉字和词语,对汉字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他们对汉字的美感和文化内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汉字,提高他们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让学生感受汉字的美感和文化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汉字的美感和文化内涵,培养他们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感受汉字的美感和文化内涵。

2.互动教学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情感教学法: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在情感的驱动下,更加热爱汉字。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文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汉字文化资料:收集相关的汉字文化资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美丽的汉字,让学生感受汉字的美感。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汉字有什么样的感情?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爱你汉字》。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作者对汉字有什么样的感情?通过朗读,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你们认为汉字有哪些美丽和独特的地方?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我爱你汉字》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我爱你汉字》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我爱你汉字》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我爱你”这三个汉字的含义和构成。

2.掌握“我爱你”这三个字的正确写法。

3.能够列出他们身边能够表达“我爱你”意思的事物或行为。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中文汉字的意义和形态的认识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我爱你”这三个汉字的含义和构成。

2.掌握“我爱你”这三个字的正确写法。

难点1.能够灵活运用“我爱你”这三个字进行表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或黑板,展示“我爱你”三个汉字,让学生猜测其含义,并讨论学生对“我爱你”这句话的理解。

2. 学习“我”字(15分钟)•教师介绍“我”字的组成和书写规律,通过动手书写和示范,引导学生正确地书写“我”字。

3. 学习“爱”字(20分钟)•教师介绍“爱”字的组成和书写规律,通过动手书写和示范,引导学生正确地书写“爱”字。

4. 学习“你”字(20分钟)•教师介绍“你”字的组成和书写规律,通过动手书写和示范,引导学生正确地书写“你”字。

5. 综合训练(20分钟)•让学生进行“我爱你”三字的联想创作,如绘画、写诗等。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观察,列举身边体现“我爱你”意义的事物或行为。

6.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今天所学内容,强调“我爱你”这三个汉字的重要性和意义。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心感受“我爱你”这句话的魅力。

四、课堂作业1.完成《我爱你》汉字书写练习册的作业。

2.在家中写一段话描述自己爱的人或事,并用“我爱你”这个词语。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围绕“我爱你”三个汉字展开,通过书写、讨论和创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几个字的意义,培养学生对汉字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中的快乐与成就感。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进行备课和教学。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我爱你,汉字(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我爱你,汉字(人教部编版)

教案:我爱你,汉字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汉字”的相关词汇。

(2)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2)学会用字典查找汉字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讲解:《我爱你,汉字》是一篇表达对汉字热爱的文章。

课文通过讲述汉字的演变过程,展现了汉字的优美和丰富内涵。

2. 生字词学习:化石、甲骨文、演变、端详、横竖、撇捺、框架、撇折、字典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2)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学会用字典查找汉字。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汉字的演变过程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字典。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汉字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汉字的美,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2. 学习课文(1)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讲解生字词:讲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分析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3. 课堂练习(1)让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2)进行汉字书写练习。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课题:我爱你,汉字板书内容:汉字演变过程: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汉字结构:框架、撇捺、撇折等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运用生字词造句。

3. 查找其他汉字的演变过程,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课文,让学生了解了汉字的演变过程,培养了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设计,巩固了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我爱你汉字》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我爱你汉字》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我爱你汉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爱你汉字》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对汉字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热爱。

本文旨在让学生感受汉字的美,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培养学生对汉字的敬畏之心。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汉字知识,对汉字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书写、阅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字形、字义的理解不够准确,阅读速度慢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提高学生的书写和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热爱和敬畏之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认识到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提高学生的书写和阅读能力。

2.难点:对汉字的字形、字义进行深入理解,培养学生对汉字的敬畏之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汉字的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4.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个有趣的汉字游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汉字的美,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3.字义探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对字义的理解,体会汉字的深刻内涵。

4.书写练习: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跟写,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

5.阅读拓展:推荐一些关于汉字的书籍、文章,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我爱你,汉字》精品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我爱你,汉字》精品教案

我爱你,汉字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能为汉字的规范使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能为汉字的规范使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有人说,汉字堪称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汉字记载着我们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历史,体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风格。

让我们继续研究汉字,走进汉字的缤纷世界吧!二、自读理解1.教师提示: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教科书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看一看。

2.学生根据要求自由读“活动建议”。

看了活动建议后有什么收获?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围绕汉字的历史或汉字书法,搜集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

搜集书法作品,学会欣赏书法作品。

3.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汇报活动的要求。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围绕“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

)三、制订计划学生按共同研究的内容自愿组合成学习小组,讨论确定研究的专题和研究的具体目标。

小组内明确分工,组织协调。

1.了解汉字历史:搜集资料了解汉字的演变,汇总成表格的形式;搜集有关汉字历史的趣事或笑话。

2.调查社会用字在大街、家里、校园、同学的作业本上等处寻找、拍摄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学会分析问题,学习撰写调查报告。

3.搜集书法作品从报纸、杂志、字帖上寻找名家的优秀书法作品,寻找身边老师、同学的优秀书法作品。

4.完成小组活动计划的制订。

小组活动计划组长:组员:时间:地点:活动内容:活动过程:展示方法:分工:四、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应完整、合理、科学,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我爱你汉字》优质课 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我爱你汉字》优质课 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我爱你汉字》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爱你汉字》是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汉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了解汉字的美丽和独特,培养他们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课文内容丰富,插图精美,适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汉字的演变过程、字体特点以及汉字的文化内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汉字书写和阅读能力,对汉字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汉字的演变过程和文化内涵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发展历程,体会汉字的美妙之处,激发他们对汉字的热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掌握一些字体特点,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提高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掌握一些字体特点,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

2.难点:体会汉字的美妙之处,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分析法: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演变过程,分析字体特点。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书写汉字,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4.情感教学法: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他们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字体特点和文化内涵。

2.字帖:准备一些汉字字帖,供学生实践书写。

3.素材:收集一些与汉字相关的图片、故事等素材,用于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精美的汉字,引导学生关注汉字的美。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汉字是怎么来的吗?汉字有哪些种类?”让学生自由发言,激发他们对汉字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详细介绍汉字的演变过程,包括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字体的特点,如线条、结构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我爱你,汉字课题我爱你,汉字课型综合活动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2.在书法作品的欣赏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3.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学会撰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4.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欣赏书法作品,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审美能力;学会制定计划,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教学难点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第一阶段制定计划开展研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6)分钟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谈话激趣: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和使用汉字,应该增进对汉字的了解,为汉字的规范使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们今天这节课就从下面的建议中选择一项内容开展活动,尝试着写一份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活动前,大家先认真阅读提供的材料。

2.【出示课件3】活动建议(1)搜集更多的资料,围绕汉字历史、汉字书法或其他感兴趣的与汉字有关的内容,开展简单的研究。

(2)调查同学的作业本、街头招牌、书籍报刊等,围绕生活中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开展简单的研究。

通过谈话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活动做好了铺垫。

新课教学(34)分钟二、制定计划。

1.读教材中的活动建议,看看可以研究哪些问题。

(了解汉字的历史、搜集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社会用字调查、搜集书法作品,学会欣赏作品。

)2.设疑激趣: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你还想查阅哪些方面的资料?帮助学生建立小组,确定研究的方向,3.组合小组:学生按共同研究的内容自愿组合成学习小组、讨论确定研究专题和研究具体目标。

小组内明确分工,组织协调。

(1)了解汉字历史:搜集资料了解汉字的演变,绘成表格,搜集趣事:搜集笑话或趣事。

(2)调查社会用字:去大街、家庭、校园、同学的作业本等寻找、拍摄,学会分析问题、学习撰写调查报告。

(3)搜集书法作品:报刊杂志、字帖寻找名家或优秀书法作品,寻找伙伴优秀的书法作品。

……4.完成小组活动计划的制定。

________________小组活动计划组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组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示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自学阅读资料。

(汉字字体的演变、甲骨文的发现、书法欣赏、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6.小组开展研究:观察了解、请教师长、上网搜索、查阅资料、互相交流、社会调查等等。

有助于研究的顺利进行。

第二阶段:活动展示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新课教学(45)分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一、活动一:汉字历史、趣事知多少。

1.问题交流:中国最早的汉字是什么?(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回答问题。

)【出示课件5】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距今3600多年。

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2.说一说:甲骨文是怎样发现的,听我来介绍。

【出示课件6】甲骨文的发现3.议一议:(1)汉字的发展历史,你知道多少?各种字体大约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出示课件7】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

(配图)【出示课件8】金文又叫钟鼎文,盛行于西周。

(配图) 【出示课件9】大篆是西周晚期周宣王时的一种文字,小篆是秦代实行书同文政策时颁行的统一字体。

(配图)【出示课件10】隶书产生于秦代,盛行于汉代。

(配图)【出示课件11】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产生于汉末,盛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唐代,楷书和草书、行书也一直沿用到今天。

(配图)(2)从这演变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引导学生了解:从以上汉字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汉字字形的总变化是由繁到简;同时,汉字不断趋于定型化、规范化。

汉字的发展是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化,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展示汉字趣味故事4.故事串。

(1)谈话激趣:一个汉字记载一段历史。

通过一个个汉字,我们能够看到祖先是怎样生活的,这种生活又是怎样变化的,甚至能够“看”到,他们是怎样思想的。

【出示课件12】关于汉字的小故事团字和圆字的汉字故事一天上午,“团”在逛街,突然见到了“员”,他热情地上去打招呼:“你好啊!圆!”“员”说:“我不认识你啊?”“团”说:“我们之前还在一起去给人家拜年,祝人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来历,感受汉字的可爱。

家合家团圆,怎么天气一热,你把外套脱掉了,就不认识我了?”(2)教师小结:有人说:“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

汉字不仅是一种符号,而且是包含着我们民族的思想智慧,走进汉字的奇妙世界,方能领悟中国古汉字的神妙话语。

(3)拓展交流: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搜集阅读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

如一字毁千军、一点值万金……书法作品欣赏二、活动二:书法作品赏析1.欣赏教材作品。

阅读课本:欣赏课本上提供的优秀书法作品,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

(教师点出每种字体的特点,让学生初步了解)2.拓展书法文化。

你知道的书法家有哪些?了解他们有名的碑帖。

(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勤礼碑》、柳公权《玄秘塔碑》……)【出示课件13、14】3.读读背背《千字文》。

指导背诵原文。

延伸拓展【出示课件16】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4.举办小型书法展览。

可以欣赏有书法特长的同学的作品,也可邀请同学或老师、家长现场挥毫。

5.教师小结:中国的书法艺术兴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文字生。

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

”因此,产生了文字。

书法艺术的第一批作品交流汉字的发展过程,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喜爱之情。

不是文字,而是一些刻画符号--象形文字或图画文字。

汉字的刻画符号,首先出现在陶器上。

最初的刻画符号只表示一个大概的混沌的概念,没有确切的含义。

汉字书法为中国文化的独特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三、活动三:了解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1.呈现各种民族文字,及各种异体字、不规范字。

2.找同学指出,如果不使用统一文字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

3.引导同学理解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倡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

四、活动四:学写研究报告1.阅读《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2.互相交流:怎样写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是一种应用文,有约定俗成的格式。

研究报告的一般格式是:(1)标题。

研究报告的标题常常直接采用研究课题的名称,这样,显得精确、明了,使别人能对所研究的问题一目了然。

标题下是署名。

一般应写明研究人员所在的单位,如,××学校××班。

(2)前言。

报告的第一部分,常常以前言的形式简要地说明下列内容:课题提出的缘由;研究这一课题的意义;该项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也有人直接以“问题的提出”作为这部分的标题。

(3)研究方法。

介绍研究是怎样进行的,主要包括:研究对象的选取、研究的方面、资料的搜集和处理等。

(4)资料的整理。

可以根据资料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如表格等。

(5)结果。

这一部分将研究结果作为客观事实呈现给读者。

主要包括对资料加工分析和由分析得出的结论。

五、活动五:调查研究,撰写报告1.组织活动:带学生去走上街头,调查招牌、广告等用字情况;或让学生分析本班同学作文班或作业中的错别字。

2.指导记录:可以采用记录表的形式,可以拍摄下来,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记录。

3.撰写报告。

4.小小建议书。

在社会用字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可以给有关部门写一封建议书,建议改正错别字。

第三阶段:活动评价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34 )分钟活动评价1.互相交流:你在本次综合性学习中最大的收获或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说一说,写一写。

2.小组完成活动评价表。

“我爱你,汉字”活动评价(1)自评:能提一些好的主意()与组员愉快地合作()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2)同学对你在这次活动中表现的评价()(3)老师对你在综合性学习过程的评价()3.总结本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的成果。

运用自己写的文章,加上搜集的资料、图片,制作小报、班级举办展览、总结本单元学习的成果。

4.学习中继续探究有关汉字的问题。

如识记汉字的方法,防止错别字的办法等。

利用搜集的资料、图片,制作小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相关知识积累,提高文学素养。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6 )分钟5.课堂总结,布置背诵。

(1)总结回顾:同学们,我们又一次经历了综合性学习,大家通过认真拟订计划,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不仅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而且受到了情感熏陶。

希望大家将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到的本领应用到日常的学习中去。

(2)拓展延伸:这次综合性学习虽然结束了,但对汉字的探究并没有结束。

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继续探究汉字的相关问题,可以参考教材中的提示,想一想自己最想探究哪些方面,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

课堂作业新设计一、根据自己的了解完成下面的填空。

1.甲骨文是刻在或上的文字。

2.金文是铸刻在上的文字,又称为铜器铭文。

二、小组活动,针对你们组感兴趣的事情,展开调查,撰写一份简单的调查研究报告。

【答案】一、1.龟甲兽骨 2.铜器二、提示:调查主题要具有可行性,过程参考本课内容。

教学反思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教学过程活动化。

教学中,抓住儿童好动的特点,把活动和学习结合起来,让活动成为学习的过程。

通过组织学生喜爱的各种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汉字的神奇和有趣,提升对祖国文字的感情。

活动中提倡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获取知识解决问题,不是只读书本上已有的结论;在活动中每个学生亲历和体验,而不是只听老师和同学的讲解。

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需要综合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听说读写能力也能得到整体发展。

对长期以来习惯于在课堂里听讲、回答问题、做练习的学生来说,活动化的综合性学习无疑是令人兴奋的,对教师来说也是富有挑战性的尝试。

二、探究过程自主化。

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必须注意自己角色的转变——我们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真理的代言人,而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是参谋、顾问和咨询人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