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语文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试题及答案
全国语文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试题及答题情况简析

笔顺规范
3分
A10、 B11、 C8 A1、 B1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2分
表 1: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 规范知识考点分布及分值 3.1.1 汉语拼音正词法
!!!!!!!!!!!!!!!!!!!!!!!!!!!!!!!!!!
!!!!!!!!!!!!!!!!!!!!!!!!!!!!!!!!!!!
A7 72%
$ 我国秦岭’ 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 ( 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 ( 猿人 ( 古人 ( 新人
四个阶段 &
% 梨园乡种植的巨峰葡萄今年已经进入丰产期" !""! 年第 " 期 !-
下面 # 组字中 ! 都是多音字的有
"
字笔顺规范》 ( 1997 年 发 布 ) “ , 瓦” 的笔顺是 瓦, 最后一笔是点; “ 方” 的笔顺是 最 方, 后一笔是撇; “ 凹” 的笔顺是凹 凹 凹 凹 凹, 共5笔。这 三道题中, 关于 “ 方” 的笔顺的错误率最高, 为12%。 3.1.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填空题第1题和判断题第1题是考查对 《 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的了解, 这两道题错误 率都不高, 只有1﹪。 3.2
50% 40% 30% 20% 10% 0%
A24 B22 B23 C23 C24
【 分析】 这道题主要考查用汉语拼音拼写成语时 的连写问题。据 《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 用汉语 拼音拼写四字成语时, 不能按两段念的应该连写, 如选 。可以分成 项B中的 “ 一衣带水” 应写成 “ (&(&2.*+,-’” 两个双音节来念的, 中间要加短横, 如题目中的 “ 层出 不穷” “ 风平浪静” “ 水到渠成” 应分别写成 “ 0*"30,+/1,/*-""!"!0""#1"3 /&$""’%""!"+,-’2$. //(0,*""!#
语言文字规范试题及答案

语言文字规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穿流不息B. 再接再励C. 出奇不意D. 迫不及待2. “不假思索”中“假”的意思是()。
A. 假设B. 借用C. 依靠D. 假装3. “一言九鼎”中的“九鼎”最初指()。
A. 九个鼎B. 九个州C. 九个部落D. 九个朝代4. “不胫而走”中的“胫”指的是()。
A. 腿B. 脚C. 胫骨D. 胫部5. “不速之客”中的“速”的意思是()。
A. 速度C. 快速D. 迅速6. “不翼而飞”中的“翼”的意思是()。
A. 翅膀B. 翅膀的羽毛C. 鸟类D. 鸟类的翅膀7. “不以为然”中的“然”的意思是()。
A. 这样B. 正确C. 那样D. 错误8. “不卑不亢”中的“卑”和“亢”分别表示()。
A. 低、高B. 高、低C. 低、低D. 高、高9. “不耻下问”中的“耻”的意思是()。
A. 羞耻B. 耻辱C. 可耻D. 不以为耻10. “不寒而栗”中的“栗”的意思是()。
A. 栗子B. 颤抖D. 栗树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不劳而获”中的“劳”指的是____。
2. “不二法门”中的“二”指的是____。
3. “不打自招”中的“招”指的是____。
4. “不经之谈”中的“经”指的是____。
5. “不学无术”中的“术”指的是____。
6. “不卑不亢”中的“卑”和“亢”分别表示____和____。
7. “不耻下问”中的“耻”指的是____。
8. “不寒而栗”中的“栗”指的是____。
9. “不翼而飞”中的“翼”指的是____。
10. “不速之客”中的“速”指的是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解释“不以为然”的含义,并给出一个使用该成语的例句。
2. 描述“不寒而栗”的情境,并解释其比喻意义。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不耻下问”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全国语文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试题教案

全国语文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试题教案
(共100分)
一、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粳米”中的“粳”读__________。
2、蜀汉后主刘禅的“禅”读_____________。
3、“克敌致胜”中有一个错别字,应改为_______________。
4、“乃”的规范笔顺是_______________。
5、“他们鼓励我,祝愿我。
望着一张张亲切的面孔,我激动得泪水夺眶而出。
”这个句子中有一个词使用不当,应改为_____________。
6、“毋庸质疑,二手房这块‘大蛋糕’将会成为下一个市场的争夺热点”中有一个词使用不当,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
7、“弑”是个古语词,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弑子”的说法是不对的。
8、在“把”字句和“被”字句中,否定副词和能愿动词应该放在“把”“被”的______面。
9、“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遂吞吴”一联的作者是明朝人__________________。
10、国家技术监督局____年批准、发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定了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现代汉语的规则。
二、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χ;每题1分,共10分)
1、“相”是个多音字,在“相扑”一词中读_i__224;ng,在“相似”一词中读_iāng。
2、有的词有文白异读,文读一般用于书面,用于复音词和成语中,白读多用于口语中的单音词及少数表示日常生活事物的复音词中。
3、简化字与繁体字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例如“获”是“。
语言文字基本功试题

语言文字基本功试题(共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知识竞赛姓名得分一、普通话异读词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给“挨个、窗框、勉强、相似、暂时”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āiɡè cuānɡkuànɡ miǎnqiǎnɡ xiānɡsì zhànshíB. āiɡè chuānɡkuànɡ miǎnqiǎnɡ xiānɡsì zhànshíC. āiɡè chuānɡkuànɡ miǎnqiǎnɡ xiānɡshì zànshíD. āiɡè chuānɡkuànɡ miǎnqiǎnɡ xiānɡsì zànshí2.给“挨打、钞票、教诲、危险、憎恨”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āidǎ chǎopiào jiàohuǐ wēixiǎn zènɡhènB. áidǎ chāopiào jiàohuì wēixiǎn zēnɡhènC. áidǎ chāopiào jiàohuǐ wēixiǎn zènɡhènD. āidǎ chǎopiào jiàohuì wéixiǎn zēnɡhèn3.给“多么、卑鄙、惩罚、比较、一匹马”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duó.me bēibì chěnɡfá bǐjiǎo yīpǐmǎB. duó.me bēibǐ chénɡfá bǐjiǎo yīpīmǎC. duō.me bēibǐ chénɡfá bǐjiào yīpǐmǎD. duō.me bēibì chěnɡfá bǐjiào yīpīmǎ4.给“洞穴、处理、一会儿、号召、着急”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dònɡxué chǔlǐ yīhuìer hàozhào zháojíB. dònɡxuè chùlǐ yīhuìer hàozhāo zhāojíC. dònɡxuè chǔlǐ yīhuǐer hàozhào zhāojíD. dònɡxué chùlǐ yīhuǐer hàozhāo zháojí5.给“胆怯、琴弦、恶劣、唾沫、包庇”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dǎnqiè qínxián èliè tuò.m o bāobìB. dǎnquè qínxüán èlì tuò.m o bāopìC. dǎnqiè qínxián èliè tuò.m e bāopìD. dǎnquè qínxüán èlì tuò.m e bāobì二、语文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80分。
语言文字考试试题及答案

语言文字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 明查秋毫B. 明察秋毫C. 明查秋毫D. 明察秋毫答案:B2.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
A. 《论语》B. 《左传》C. 《史记》D. 《庄子》答案:C3.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出自唐代诗人()的《登科后》。
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孟郊答案:D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是学习态度不端正。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D. 为了提高学习成绩,他经常向老师请教。
答案:D5.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意思是()。
A. 桃树和李树不讲话,树下自然形成小路。
B. 桃树和李树不讲话,树下自然形成小路,比喻人品德高尚,自然有人追随。
C. 桃树和李树不讲话,树下自然形成小路,比喻人品德低下,自然有人远离。
D. 桃树和李树不讲话,树下自然形成小路,比喻人品德一般,无人关注。
答案:B6.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意思是()。
A. 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上。
B. 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上,比喻话已出口,就无法收回。
C. 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上,比喻人说话要慎重。
D. 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上,比喻人说话要负责。
答案:B7.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出自()。
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老子答案:B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
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B9.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意思是()。
A. 不用尺子,不能画出圆形和方形。
B. 不用尺子,不能画出圆形和方形,比喻做事要有规矩。
C. 不用尺子,不能画出圆形和方形,比喻人要遵守规则。
D. 不用尺子,不能画出圆形和方形,比喻人要遵守法律。
语言文字测试题及答案

语言文字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选取拼音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A. 彻底B. 澄清C. 填补D. 撤销2. 以下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你是我的好朋友,我很高兴。
B. 眼前的大海无边无际,让人心旷神怡!C. 他拿起刀,做好了咬牙切齿的准备。
D. “我们明天去爬山?”“好的!”3. 下列词语中,错别字出现在哪一项上?A. 聪明伶俐B. 丰富多彩C. 美食佳肴D. 善解人意4. 下列词语中,词性不同于其他三个的一项是:A. 浪漫的恋爱B. 浓郁的咖啡C. 温暖的微笑D. 悠闲的假期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大雁飞过,呈现出一个人的字形。
B. 面对困难,他像一棵铁树般坚定。
C. 夏天的阳光比冬天更温暖。
D. 花朵在微风中摇曳着。
二、填空题1. 请用正确的拼音补全下面的词语:______ 老师教我们学习汉字。
2. 请用正确的标点符号补全下面的句子:你想要去看电影还是去逛街______3. 请在下面的词语中选择正确的写法:书法、书发、熟发4. 请在下面的句子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他笑得______像一朵花。
5. 请从下面的句子中选择使用了比喻手法的一项:A. 月亮像一面明镜,照亮着夜空。
B. 我们一起努力吧,团结就是力量。
C. 桌子上放着一杯水。
D. 雨点儿敲打着窗户。
三、问答题1. 请简要解释一下什么是同义词,并给出一个例子。
2. 请说明标点符号在书写中的作用。
3. 请解释词性在语言中的重要性,并给出一个例子。
4. 请解释比喻修辞手法,并给出一个例子。
5. 请简要解释错别字的概念,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一、选择题1. D2. C3. A4. B5. B二、填空题1. 汉字2. ?3. 书法4. 像5. A三、问答题1. 同义词是指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例如,快乐和愉快是同义词,它们都表示高兴、开心的意思。
2. 标点符号在书写中的作用有分隔、标注语气、表示停顿等。
语言文字测试题及答案

语言文字测试题及答案### 语言文字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 明查秋毫- B. 心旷神怡- C. 一愁莫展- D. 一诺千斤答案:B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哪位诗人的名句?- A. 杜甫- B. 李白- C. 王维- D. 李清照答案:A二、填空题1. “______,天涯若比邻。
”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
答案:海内存知己2. “但愿人长久,______。
”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
答案:千里共婵娟三、判断题1. “春眠不觉晓”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
(对/错)答案:错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李白的《静夜思》中的诗句。
(对/错)答案:对四、简答题1. 请简述“对仗”在古代诗歌中的作用。
答案:对仗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修辞手法,它要求诗句中的词语在音韵、意义、结构等方面相互对应,形成对称美。
对仗的使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而且通过对比和对照,深化了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效果。
2. 请解释“意境”一词在文学创作中的含义。
答案:意境是指文学作品中通过文字描绘所营造出的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它超越了文字的直接意义,通过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激发出更为深远的情感体验和思想感悟。
意境的营造是文学作品传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手段。
五、论述题1. 论述古文与现代汉语在表达方式上的不同。
答案:古文与现代汉语在表达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
古文语言简练、含蓄,常用典故和成语,表达方式较为曲折,读者需要通过上下文和文化背景来理解其深层含义。
而现代汉语则更加直接、明快,语言通俗易懂,表达方式更加贴近日常生活,易于理解和接受。
古文的表达往往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阅读能力,而现代汉语则更注重信息的快速传递和交流的便捷性。
六、翻译题1. 请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翻译为英文。
答案:Do not rejoice in external gains, nor grieve over personal losses.七、连词成句1. 请将以下词语连成一句通顺的话:月色、朦胧、夜、宁静、美。
第二届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及答案(精选五篇)

第二届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及答案(精选五篇)第一篇:第二届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及答案第二届全国语文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试题及答案(共100分)一、填空(每题1分,共10分)1、“粳米”中的“粳”读__________。
2、蜀汉后主刘禅的“禅”读_____________。
3、“克敌致胜”中有一个错别字,应改为_______________。
4、“乃”的规范笔顺是_______________。
5、“他们鼓励我,祝愿我。
望着一张张亲切的面孔,我激动得泪水夺眶而出。
”这个句子中有一个词使用不当,应改为_____________。
6、“毋庸质疑,二手房这块…大蛋糕‟将会成为下一个市场的争夺热点”中有一个词使用不当,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
7、“弑”是个古语词,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弑子”的说法是不对的。
8、在“把”字句和“被”字句中,否定副词和能愿动词应该放在“把”“被”的______面。
9、“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遂吞吴”一联的作者是明朝人__________________。
10、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年批准、发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定了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现代汉语的规则。
二、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χ;每题1分,共10分)1、“相”是个多音字,在“相扑”一词中读xiàng,在“相似”一词中读xiāng。
2、有的词有文白异读,文读一般用于书面,用于复音词和成语中,白读多用于口语中的单音词及少数表示日常生活事物的复音词中。
3、简化字与繁体字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例如“获”是“获”的简化字,也是“檴”的简化字。
4、“冉”的规范笔顺是:竖、横折勾、竖、横、横。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的中的“用心”意为“使用心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届全国语文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试题及答案(共100分)一、填空(每题1分,共10分)1、“粳米”中的“粳”读__________。
2、蜀汉后主刘禅的“禅”读_____________。
3、“克敌致胜”中有一个错别字,应改为_______________。
4、“乃”的规范笔顺是_______________。
5、“他们鼓励我,祝愿我。
望着一张张亲切的面孔,我激动得泪水夺眶而出。
”这个句子中有一个词使用不当,应改为_____________。
6、“毋庸质疑,二手房这块…大蛋糕‟将会成为下一个市场的争夺热点”中有一个词使用不当,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
7、“弑”是个古语词,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弑子”的说法是不对的。
8、在“把”字句和“被”字句中,否定副词和能愿动词应该放在“把”“被”的______面。
9、“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遂吞吴”一联的作者是明朝人__________________。
10、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年批准、发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定了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现代汉语的规则。
二、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χ;每题1分,共10分)1、“相”是个多音字,在“相扑”一词中读xiàng,在“相似”一词中读xiāng。
2、有的词有文白异读,文读一般用于书面,用于复音词和成语中,白读多用于口语中的单音词及少数表示日常生活事物的复音词中。
3、简化字与繁体字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例如“获”是“获”的简化字,也是“檴”的简化字。
4、“冉”的规范笔顺是:竖、横折勾、竖、横、横。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的中的“用心”意为“使用心力”。
6、有的副词要求所修饰的成分必须是单音节的,如“过”;有的则要求所修饰的成分必须是双音节的,如“大力”。
7、辨析同义词最重要的方法是从语境中去考察,考察它们可能出现的上下文语境,设想替换的可能性。
8、所有的语义重复都是语病。
9、顿号表示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但并不是所有并列词语之间都要用顿号,如有的并列词语,说的时候中间没有停顿,或停顿很不明显,结构上也无须把它们分开,就不用顿号。
10、全国人大批准的《汉语拼音方案》也是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
三、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1、“馄饨”的“饨”应读______________A、tunB、tǘnC、dǜnD、dun2、下列词语中,“尽”不读jǐn的是________A、尽快B、尽力C、尽管D、尽早3、下列词语中,有儿化韵的是______________A、孤儿B、一块儿C、女儿D、运动健儿4、韵母相同的一组字是______________A、针臣深B、名民门C、碗往远D、般床装5、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__________A、起伏不定B、按耐不住C、无名无分D、惨无人道6、下列词语中,词形不规范的是_______________A、简练B、告诫C、茄克D、刻画7、横线处能用“声张”的是___________A、谁来为弱势群体___________正义?B、沙俄势力在欧洲的___________,引起英国的不安。
C、谁也不能把这件事__________出去。
D、在一个言论自由的环境中,公众话语权得到_____________。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是___________A、非典是一种可怕的病,一个人得了病,极容易传染给其他人。
B、坚决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对人的感染。
C、抵抗力不强的人容易感染流行性感冒。
D、他被传染上红眼病了。
9、下列句子中,正确使用了问号的是___________A、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读好书”的方法有哪些?B、将本文与郦道元的《三峡》相对照,想想游记与一般记叙文有什么区别?C、你不是想把这篇课文处理成自读课文吗?D、盲人在盲道上行走,踩着脚下不同图案的砖块,就可知道到了什么位置?往哪个方向走?10、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是_____________A、在大熊星座中飘出一缕神奇的光带。
B、请同学们继续陈述喜欢或者厌恶绿色蝈蝈的原因。
C、我们要看到,公平只能是相对而言的。
D、那一道道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回来了。
四、多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多选或少选不给分)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A、脊背(jǐ)、B、木讷(nè)C、矩形(jǜ)D、妊娠(rén)2、下列地名中,加点字注意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A、四川筠连(jǖn)B、安徽歙县(xī)C、湖南郴州(chēn)D、浙江鄞县(yín)3、下列四个字中,与“胡”声母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A、符B、肥C、欢D、横4、下列词语中,___________是轻声词。
A、护士B、袜子C、窝头D、电子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___________A、息灯B、诽闻C、贻笑大方D、优柔寡断6、下列句子中,横线处能用“说到”的是__________A、我们刚才________你了。
B、校长恳切地________:“请大家我为学校的发展提建议。
”C、他_______这里,停顿了一下。
D、“小王也迟到了,怎么没人批评他?”小李愤愤不平地________。
7、下列句子中,“有所”用对了的是________A、要让老同志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B、只有业主们齐心维权,恣意侵害业主权益的开发商和劣质物业才会有所顾忌。
C、看着女儿有所特长,做父母的真高兴啊。
D、近几年这所学校的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8、下列句子中,画线处能用“往往”的是___________A、希望你暑假以后,_________去看看姥姥。
B、我外甥女放暑假后,_________要在我这儿住上十天半个月的。
C、她很少一个人来看戏,_________跟她丈夫一起来。
D、以后,星期六晚上你要没有事,请__________来这儿玩儿。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____________A、希望这节课能给各位同学的写作方面带来一点小小的启示。
B、写实和想象作为作文教学的两个方面,是不能偏颇的。
C、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我想听一听大家对这篇文章的初步感受。
D、学生敏锐的思维以及丰富的知识使教师们又惊又喜。
10、下列规范标准中,与字形有关的是___________A、《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B、《简化字总表》C、《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D、《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五、修改病句(每题4分,共20分)1、无论是以前的教学大纲还是现在的课程标准,听说能力作为一种基本的语文素质值得每一位师生关注。
2、在应接不暇的文本与超文本的切换过程中,容不得学生细细品味,慢慢咀嚼。
3、在他们的辛勤工作下,使蒙受冤屈的人员以及他们的家属放下了长期背着的政治包袱。
4、这些都让我们感到,在语文积累问题上,“积累什么”和“积累多少”,当务之急,是尽可能给教材编者和语文教师一个较为明确的答案。
5、阅读的内容只有进入主体的心灵,勾起自己的某种回味,才能喝到“心灵的鸡汤”。
六、作文(共40分,书写、内容各20分)以下内容任选一项,自拟题目:除诗歌外,体裁不限;1000字左右;请用钢笔在答题纸上书写。
1、许多语文教师普通话不标准,讲课时使用方言,请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认识。
2、要想让学生具备较高的语言文字能力,教师必须首先具备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请谈谈你是怎样锻炼自己的语言文字基本功的。
3、请介绍一位你最欣赏的、你身边的语文老师。
4、新课程实施以来,你的教学生活有没有什么切实的变化?如果有,请谈谈你对这些变化的看法;如果没有,也请分析一下原因,谈谈你的看法。
一、填空1.jīng (阴平)2.shàn(去声)3.制4.乃(横折折弯勾---撇)5.祝福6.置疑7.臣杀君、子杀父、下杀上8.前9.胡寄垣10.《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二、判断1. χ2.χ3. √4. √5. √6. √7.√8.χ9. √ 10. √三、单项选择1.A2.B3.B4.A5.B6.C7.C8.B9.C 10.A四、多项选择1.AB2.ACD3.CD4.AB5.CD6.AC7.ABD8.BC9.BD 10.BD五、修改病句1、无论是以前的教学大纲还是现在的课程标准,听说能力作为一种基本的语文素质值得每一位师生关注。
“师生”改为“教师”正确:无论是以前的教学大纲还是现在的课程标准,都把听说能力作为一种基本的语文素质,值得每一位教师关注。
2、在应接不暇的文本与超文本的切换过程中,容不得学生细细品味,慢慢咀嚼。
删除“在……过程中”和“细细品位”或“慢慢咀嚼”正确:应接不暇的文本与超文本的切换,容不得学生细细品味。
3、在他们的辛勤工作下,使蒙受冤屈的人员以及他们的家属放下了长期背着的政治包袱。
删掉“使”正确:在他们的辛勤工作下,蒙受冤屈的人员以及他们的家属放下了长期背着的政治包袱。
4、这些都让我们感到,在语文积累问题上,“积累什么”和“积累多少”,当务之急,是尽可能给教材编者和语文教师一个较为明确的答案。
“这些都让我们感到”放到“积累多少”之后,同时去掉“较为”,把“答案”改为“标准”正确:在语文积累问题上,“积累什么”和“积累多少”,这些当务之急,是尽可能给教材编者和语文教师一个明确的答案。
5、阅读的内容只有进入主体的心灵,勾起自己的某种回味,才能喝到“心灵的鸡汤”。
“才能”后添加“使自己”正确:阅读的内容只有进入主体的心灵,勾起自己的某种回味,才能使自己喝到“心灵的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