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屏县大桥中学简介

合集下载

学校简介

学校简介

大桥初级中学校史简介(1966年——2009年)前言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坐落在古老的芗溪河畔的大桥初级中学,已艰难地走过了43年的创业历程。

几十年来,大桥初中全体教师励精图治、艰难创业,在教学理念、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等方面全面创新,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开创了大桥初中的辉煌。

自大桥初中创办至今,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使得大桥初中在全市颇具影响。

大桥初中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更离不开大桥人不懈努力与鞭策,离不开学校师生乐于奉献、锐意进取的精神,大桥初中取得的点滴成绩是全体在大桥工作过的同仁智慧的结晶。

如今,大桥初中时环境优美、班子团结、管理理念独具特色的一所学校。

大桥初中人正阔步朝着构建“书香、和谐、平安”校园迈进,让校园中阅历43个春秋的一颗古老的杨树再见证大桥初中创业的辉煌。

校史简介大桥初级中学的创办,应该追溯到1966年10月创办的板桥农业中学。

当时大桥人民公社利用废弃的砖瓦窑农场,利用现成简陋瓦房及场地,占地面积仅有12亩,经简单整理和购置上课所需物质,于1967年3月正式招收一个班的初中学生,有30余人,学生走读,大部分时间是劳动,主要是挖窑、搬土、填坑,学制为两年,学校的管理体制是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形式,由原农场场长吴宝元主持学校工作,肖建斌老师负责日常的教学工作,当时的教师还有两个知青:邓玉如、徐国礼。

1968年因潭埠初中学生增多,学生回村就近入学,各个大队的小学都增设初中班,不到一年的时间,又恰逢扩社并队的洪流,学校网点也相应的调整。

1969年春季撤消农中,挂牌成立大桥联办中学,主要普及初中教育,并针对农村急需人才,招收一个高中农技班,学生30余人,并把附近几个小学的学生集中到大桥联办中学就读,学生人数共有200余人,教师10余人,学制也两是2年。

学校也因此得到了一次发展的机遇,就是在现在大门左侧,兴建了一排砖木结构的教室六间,一排学生宿舍五间,同时修建了一个简易的球场,初步形成了一所像样的学校。

昭阳区重点中学名录

昭阳区重点中学名录

昭阳区重点中学名录昭阳区是一个教育资源丰富、教育水平较高的地区。

在这个区域里,有一些教学质量优秀、办学口碑良好的中学被确定为重点中学,成为众多家庭和学生梦寐以求的选择。

今天,我们将为大家介绍昭阳区重点中学名录,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些学校。

一、昭阳第一中学昭阳第一中学是昭阳区乃至整个城市的教育骄 pride 之一。

学校座落于市中心,校园环境优雅,教学设施先进完善。

学校以提供一流的教育资源和高质量的教学为使命,致力于培养优秀的学生。

在学术方面,学校注重知识传授与学科综合素养的培养,积极引进新教育理念,推行创新教学模式。

同时,学校也十分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和社团组织,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昭阳实验中学昭阳实验中学是昭阳区内科研实践和教学创新的重要场所。

学校拥有一流的科学实验室和高端科研设备,为学生提供了极好的实验条件。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学术活动和科研项目。

同时,学校也非常重视基础教育,关注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培养。

在师资方面,学校坚持引进资深教育专家和科研人员,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

三、昭阳外国语学校昭阳外国语学校是昭阳区内外国语教育的翘楚,也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枢纽。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为学生提供循序渐进的英语教学,努力帮助学生掌握流利的口语、熟练的听力和准确的写作。

同时,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他们的国际意识和全球竞争力。

学校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教师们既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又具备良好的跨文化素养。

四、昭阳中学昭阳中学是昭阳区内办学历史悠久、教育品质过硬的学校之一。

学校秉承“德育为本、知行合一”的办学宗旨,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方面,学校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方法。

学校积极推行素质教育,为学生提供广泛的课外活动和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道路上成长。

学校三年规划-

学校三年规划-

学校三年规划|大桥初中三年发展规划为加快学校的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创新学校管理,构建现代化学校管理机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校制定了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一、学校概况大桥初中始建于1932年,位于内乡县大桥街中心,占地面积15000m2,建筑面积7700m2,主要有教学楼两栋,男女寝室楼两栋,综合楼两栋,学校地面硬化率达90%,绿化率达50%。

学校现有十七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97人,现有专任教师62人,学历全部达标,其中高学历32人,占总人数的52.3%,中级职称以上21人(其中高级教师8人)达33.8%。

学校有图书室、仪器室、音乐教室等教学辅助用房及办公用房,达到了九室齐全,硬件配套,能正常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其中图书室藏书33633册,有物理仪器1624件,化学仪器4082件,生物仪器969件,体育器材556件,音乐器材158件,美术器材127件,均达到了国家二类标准。

近年来学校加大投入,先后投资二十余万元,组建了两个学生用电脑教室(80台),拉宽带进校建网,达到了班班通、室室用;投资近十万元,为任课教师配备了手提电脑,使教师们都能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

二、指导思路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理念,坚持“规范加特色,人文加和谐”的办学思路,把教育发展作为主题,把教学改革作为动力,把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深入地推进素质教育,探索符合我校特点的办学之路,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办学宗旨:责任成就人生内容:责任教育责任教师责任课堂校训: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校风:处处有责任心时时有责任感教风:认真教书关爱学生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学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懂就问不会就学三、总体发展目标“树优良校风,建优美环境,创优异成绩。

育‘四有’新人”。

构建团结合作、民主高效的管理机制,建设科学发展的和谐校园。

石屏县旅游最全

石屏县旅游最全

几进京城、风情浓郁、技艺不俗;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名胜古迹,独特的民族风情、遍布的名花名果给旅游者以
无尽美好的享受。
石屏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北部,东邻建水
,南接红河,西连新平、元江,北交通海、峨山
等县。境界南北长 88 公里,东西宽 59 公里,县界总长 308.07 公里,人口 28 万余,总面积 3037 平方公里,其中,山
这里气候宜人,冬不围炉,夏不用扇,青山绿水,河流纵横,是有名的鱼米之乡、豆腐之乡、兰花之乡、柑桔之乡、 杨梅之乡,民间食品文化品位甚高,在云南省享有盛誉。石屏县境内四季如春,山上均有奇花异草,珍禽名果。境内 有异龙湖、赤瑞湖两个天然湖泊,湖中万亩荷花盛开的季节,景色颇为壮丽。
18.3℃,
石屏县山青水秀,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众多,自古以来民风纯朴,知书识礼,儒风沿存,素有“钏灵毓秀,人才
张献忠。不久李自成暗潜谷城劝献忠起事,张献忠遂重举起义大旗,带领农民军向东突围而去。熊文灿因未能遏制张
献忠,被逮下狱。龙在田因熊案牵连,也被罢官回籍。清顺治三年(
1646 年),龙在田到贵州劝李定国、孙可望入滇击
石屏县
石屏县位于云南南部,距省会昆明 240 公里,东临建水,南接红河,西连新华,北靠通海,全县土地面积
3037 平
方公里,总人口 28 万余。境内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冬不围炉,夏不用记扇,青山绿水,河流纵横,是有名的豆腐之
乡、民族歌舞之乡。石屏山川秀丽、自古重教兴文,明朝就有“文献名区”
、“歌舞之乡”的美名;清时又获“文献名
1625 年),石屏土城因风雨浸蚀及地震等灾
害而不断倾倒。此时陈虚白宦归乡里,向知州顾庆恩倡议改建砖城,此议得到官绅士庶的赞同,陈虚白捐金二千两赞

农村涉农专业实用人才培养探索——以石屏县为例

农村涉农专业实用人才培养探索——以石屏县为例

教育园地现代农村科技2019年第7期摘要:培养千千万万既有文化、技术,又会管理、经营,更懂法纪的农村实用人才,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职业教育是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主体。

本文以云南省石屏县职中为例,通过分析农村涉农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在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农村涉农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农村涉农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涉农专业;实用人才;人才培养;职业教育云南省石屏县职业高级中学自创建以来,主动发挥职业教育优势资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为目标,积极开展农村青年实用人才培养的各类教育实践活动,围绕中心,服务“三农”,狠抓工作落实,为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农村高原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致富做出了积极贡献。

石屏县是一个“九分山有余,一分坝不足”的农业县,国土面积3037平方千米,其中,山区面积占94.6%,全县总人口30多万人,农业人口占90%以上[1]。

石屏县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将职业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

1石屏县职业高级中学基本情况石屏县职业高级中学创建于1987年,现校园总面积126亩,设12个专业,约30个班,1200余人。

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方向是:以科教兴农为己任,实行农科教结合,产教结合,长短结合,面向农业,服务农村,致富农民,为脱贫致富服务,为发展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学校办学30多年来,始终坚持“重在创新、重在质量、重在特色、扩大规模”的办学方针,以建设品牌骨干专业、扩大办学规模、开拓就业市场为重点,以建设“双师型”高素质教师团队、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创办特色学校为核心,以基础设施建设、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新技术开发为保障,全力实施“专业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民主治校”四大战略。

岩桥中学简介

岩桥中学简介

岩桥中学简介
岩桥中学始建于1968年,位于芷江侗族自治县岩桥乡倒塘湾村、舞水河畔。

它是我县目前办学规模最大,师资力量最雄厚、教学水平最精湛的农村合格初级中学。

学校现有1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00余人,68名教职工,其中高级教师4人,一级教师40人,岗位合格率100﹪.校园绿树成荫、环境幽雅,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布置合理,各种教学设施齐全,是同学们求学授业的理想之地。

近几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的原则,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形成了以养成教育见长的教育特色,以科研创新见长的教研特色,以校园文化见长的环境特色,以立足校情、勇于创新见长的管理特色,以与时俱进、乐于奉献见长的群体特色。

特别是近三年推行课堂改革,实施“三三六”教学模式以来,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每年的中考成绩一直名列全县农村中学前列,连续三年全县“励志班”招考学生都有多名落户岩桥中学,尤其是今年我校又夺得了农村中学“励志班”招生人数排名第一、录取人数占农村中学录取人数的三分之一的好成绩.学校内部管理日益完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曾先后获得市、县“教育常规管理先进学校”,”学校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等各项荣誉和称号,也得到了家长们的关注和信任,学校信誉与日俱增。

如今,岩桥中学全体师生以奋发昂扬的姿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本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大桥中学召开秋季运动会

大桥中学召开秋季运动会

大桥中学召开秋季运动会
(大桥中学2011年10月14日报道)大桥中学秋季运动会经过两天的激烈比赛,于今日下午顺利闭幕。

10月13日星期四,在学校教导处、音体美教研组的组织下,大桥中学2011年秋季运动会顺利开幕,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后,包贤仁校长致开幕词,运动会裁判代表、运动员代表分别代表不同的群体发言,全校近300名师生,齐集在操场上精神焕发迎接校运动会。

开幕仪式后,各裁判及运动员投入紧张的比赛中。

由于场地限制,本次比赛径赛设25米×2往返跑、25米×2托乒乓球跑;田赛设有跳高、跳远、立定跳远、铅球、俯卧撑(男)、一分钟仰卧起坐(女)。

其他项目有跳绳、定点投篮;集体项目有乒乓球比赛、拔河比赛等项目,经过两天的紧张比赛,校运会于10月14日顺利闭幕。

本次运动会上,项目设置虽然少了许多径赛内容,但增添了一些趣味性。

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奋力拼搏,在学生的呐喊、欢叫声中,校运会显出无限的生机活力,体现出青少年青春气息,也展现出大桥中学师生积极进取的风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临夏县桥寺中学学校简介2018.6(1)

临夏县桥寺中学学校简介2018.6(1)

甘肃省临夏县桥寺中学学校简介校史沿革:临夏县桥寺中学创办于1945年,原名为永靖县第二中学,1967年迁入临夏县桥寺乡大梁村尕高社,更名为临夏市第三中学,1974年更名为临夏县桥寺中学,是一所完全中学,1986年桥寺中学高中部与土桥中学合并,土桥中学的初中部并入桥寺中学。

2012年9月学校搬迁至临夏县桥寺乡江川村江川街16号。

办学理念: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为教师专业成长铺路;办学思想:为成功和幸福的生活做准备;办学宗旨:对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办学目标:崇文重德,全面发展;教风是:踏实敬业,无私奉献;学风是:勤学守纪,善思博学;领导作风是:廉洁自律,率先垂范。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树立“以师生发展为本,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创办“省级示范化初中”为我校的奋斗目标,是临夏县前所未有的起点高、定位高、要求高的一流学校。

行政区位:学校位于“临三”公路旁,南北距临夏市、刘家峡水库各约10公里。

招生范围主要为江川村、周家寺村、尕金村、朱墩村、新庄窠村、冯唐村、等桥寺乡八个行政村。

办学特色:学校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以“励志进取,团结拼搏”为校风,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优化教育过程、培养素质特长,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初步形成“面向全体,分层教学,培优补差,人人成才”为主要特色的教学模式,促使优等生更加优秀,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都得到转化、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设施建设:学校占地面积7475平方米,建筑面积1430平方米,生均4.2平方米,其中教室6个,另设有综合仪器室、标准化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图书阅览室、音乐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卫星接收室各一个,教师办公室24间,课桌凳配齐率100%。

图书7670册,生均30册。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33人,其中女职工7 人,专任教师27人,取得大专以上学历27人,专任教师任职资格率100%,中学高级教师6人,中共党员12人,民进会员1人、民盟会员1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屏县大桥中学简介
大桥中学是一所乡镇九年义务寄宿制中学,所属石屏县大桥乡。

学校位于石屏县的西部,距县城约25公里,路经国道323线。

校园占地面积50666平方米,建筑面积5185平方米。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6人,其中具有硕士学位者1人,其余科任教师均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师资学历达标率为100%;县级学科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3人;专任教师普通话达标率为100%;
学校现有在校生650余人,共有12个班级,学生民族主要以汉、彝、傣三种民族为主。

学校的硬件设施在逐步日益完善。

学校现有4间媒体教室、1间微机室、物理实验室、生化实验室等教学实验设施。

为更好的进行教学活动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学校自成立以来,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领导也多次莅临学校进行指导。

学校在关注学生们知识积累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德育教育。

面对新一轮中学新课程改革,学校将继续“以人为本,打造终身发展的学习能力”和“平等、和谐、个性、创新”的办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发掘学生潜能,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更上一个新的
台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