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生理学基本知识共59页
听觉生理学

一、听觉生理学1.人耳由哪几部分组成? 人耳从外向内可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大部分(图1)。
外耳、中耳是接受并传导声音的装置;内耳则是感受声音和初步分析声音的场所。
所以,外耳、中耳合称为传音系统,而内耳及其神经传导径路则称为感音神经系统。
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两部分。
主要作用是收集及部分放大声音和参与声音方向的辨别。
中耳的结构比外耳复杂,有鼓室、咽鼓管、鼓窦及乳突4 部分。
鼓室又称中耳腔,容积约为2毫升。
中耳腔内有一条通到鼻咽部的管道,叫做咽鼓管。
咽鼓管使中耳与外界相通,起到调节鼓室压力的作用,但容易导致细菌的感染。
鼓室内有听小骨、肌肉、韧带和神经组织。
内耳构造非常精细,管道盘旋,好像迷宫一样,故称为迷路。
内耳分为3部分,即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半规管和前庭主要负责身体平衡,耳蜗则负责感受声音。
2.什么是鼓膜?它有什么功能?鼓膜俗称耳膜,是个半透明的薄膜,其厚度只有0.1毫米,面积大约90平方毫米,接近椭圆形。
鼓膜借周边的纤维环镶嵌在外耳道深部的鼓沟里,将外耳与中耳相隔,可防止异物及细菌进入鼓室(图2)。
鼓膜虽然很薄,在显微镜下观察,它分为3层。
外层是一层薄薄的上皮层,与外耳道皮肤相连。
中间层由环形和放射形纤维构成,又称鼓膜纤维层,它使鼓膜有一定的韧性和张力。
鼓膜上方有小部分没有中间纤维层,该处比较松弛,称为鼓膜松弛部。
其余大部分均有中间纤维层,称为鼓膜紧张部。
内层为粘膜层,也属扁平上皮层,和中耳粘膜相连。
鼓膜的作用是接受声音刺激并产生振动,然后将声音振动的机械能量通过听骨链传至内耳。
鼓膜在中耳传音过程中与听骨链一同起着增高声压及降低振幅,即放大声能的作用。
因此,鼓膜的完整性很重要,一旦鼓膜受损(如鼓膜穿孔),这种功能变弱或消失而致听力下降。
3.什么是听骨链?听骨链是指3块听小骨连接成锁链状。
根据3个听小骨的外形和部位,分别命名为锤骨、砧骨和镫骨(图3)。
3块听小骨是人体内最小的骨头,总重量不过50毫克。
耳的听觉生理

大家好,作山为东耳大科学学第二的医主院要内容今天 我们一起学习耳许的安听廷觉和平衡功能,
• 听觉生理
• 听觉的我一般们特主性要是了解声音是如何传到内耳
• • •
声外咽音耳鼓传 及 管的断入 中 的内 耳 生,和耳的理以治的生便疗途理于,径 更所好以的我为们学将习主耳要部学疾习病声诊音
• 耳蜗的传生理到内耳的途径和中、外耳的功能,
听觉生理功能看,外耳起集音作用,中耳起传音作用,将 空耳气廓 中外的耳道声波鼓膜传入镫内骨 耳前庭。窗内外耳、内具淋有巴 感螺旋音器功听能神-经I镫听骨觉中足枢板的 振动空(激气外震耳动动) 内耳传(淋声中变耳巴)压 产生波动液体,波(动从内耳而)感引音起(蜗神迷经路窗冲后动)膜朝(综大相合脑分皮反质析)的方 向振动。内耳淋巴波动时即振动基底膜,导致其上的螺旋 器的听毛细胞受到刺激而感音。耳蜗的外、内淋巴属传音 部分;当外淋巴波动缓慢时,液波由前庭阶经蜗孔传至鼓 阶而使蜗窗外凸;若为急速流动,则处于液波途中的蜗管 及其内容物即径向鼓阶移动。
基•底基膜底膜的频运率动分布使、毛毛细细胞胞纤的毛纤运毛动 发生弯曲或偏转。此 时毛细胞顶部的K+通道开放,内淋巴内的K+流入毛 细胞内产生去极化。后者又引起细胞内Ca+通道开放, 促使Ca+流入细胞内,进而激发毛细胞释放出神经递 质,引起附于毛细胞底部的蜗神经末梢产生神经冲 动,后者经中枢传导径路传到听觉皮层,产生听觉。 如上所述,基底膜上所负载的质量、劲度梯度所构 成的被动机械特性,决定了刺激的声频与耳蜗基底 膜反应部位之间的对应关系。近年来的研究证明, 耳蜗具有精细的频率分析功能,
• 外耳及中耳的生理
鼓室肌的收缩会改变中耳的传音特性。鼓室 肌包括鼓膜张肌和镫骨肌。此二肌相互作用, 在声音过大时可防止或减轻耳蜗受损,声音 小时可以增加放大声音。
耳和听觉知识点总结

耳和听觉知识点总结人的耳朵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器官,不仅可以感知声音,还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平衡。
耳朵的功能需要多个部分合作,使得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感知方向,并保持身体的平衡。
耳朵的结构耳朵可以分为三部分:外耳、中耳和内耳。
1. 外耳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
耳廓的主要作用是捕捉声音,并引导声波进入外耳道。
外耳道是一条长度约为2.5厘米,直径为0.5厘米的S形弯管,它将声音引导到中耳。
2. 中耳中耳由鼓膜、鼓腔和听骨组成。
鼓膜是一层薄膜,位于外耳道的尽头,它将声波转化为振动传递给听骨。
听骨包括三块小骨头:锤骨、砧骨和副鼓室窗。
这些小骨头将声音振动从鼓膜传递到内耳。
3. 内耳内耳包括前庭和耳蜗。
前庭负责维持平衡,而耳蜗则是感知声音的地方。
耳蜗包括蜗膜和耳蜗管,里面填满了淋巴液,并有许多毛细胞。
当声波传递到内耳时,它们会刺激毛细胞产生神经信号并传递到大脑,产生听觉。
听觉的过程当声音进入外耳道,它会造成鼓膜的振动。
鼓膜的振动会传递给听骨,并通过听骨的连接传递到内耳。
这种进入内耳的振动会刺激耳蜗内的毛细胞,从而产生神经信号。
这些信号会通过听神经传递到大脑,并在大脑中被解码成我们能够理解的声音。
听觉的特性声音通过频率、振幅、持续时间和相位等特性来描述。
1. 频率频率是指声音振动的次数,它与声音的音调相关。
频率越高,声音越尖锐,频率越低,声音越低沉。
2. 振幅振幅是指声波的能量大小,也就是声音的响度。
振幅越大,声音越响亮。
3. 持续时间持续时间指的是声音持续的时间长度。
4. 相位相位是指声波振动的起始位置。
耳朵的保护由于耳朵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器官,所以我们需要注意保护耳朵,防止听觉损伤。
以下是一些保护耳朵的方法:1.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中,如音乐会、机场等。
2. 使用耳塞或耳机来隔绝噪音。
3. 控制音量,尤其是使用耳机、音箱等设备的时候,避免音量过大。
4. 定期进行听力检测,及时发现听力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听觉的重要性听觉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听觉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生物耳和听觉知识点

生物耳和听觉知识点一、耳的结构。
1. 外耳。
- 耳廓:收集声波。
它具有不规则的形状,能够有效地收集来自不同方向的声音信号,并将其引导至外耳道。
- 外耳道:是声波传导的通道。
外耳道略呈S形,由外向内,其皮肤内含有耵聍腺,可分泌耵聍(俗称耳屎),耵聍对耳道有保护作用,可阻挡异物进入。
2. 中耳。
- 鼓膜:为椭圆形半透明薄膜,位于外耳道底,是外耳与中耳的分界。
鼓膜能随声波振动,将声波转换为机械振动。
- 听小骨:包括锤骨、砧骨和镫骨,三块听小骨相互连接形成听骨链。
听小骨的作用是将鼓膜的振动放大并传递到内耳。
- 鼓室:是位于鼓膜和内耳之间的含气小腔,内有听小骨等结构。
鼓室通过咽鼓管与咽部相通。
- 咽鼓管:一端与鼓室相通,另一端与咽部相通。
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鼓室内的气压,使其与外界大气压保持平衡。
例如,在乘坐飞机或潜水时,外界气压发生变化,咽鼓管会开放以平衡鼓室内外气压,防止鼓膜受损。
3. 内耳。
- 半规管:内耳中有三个半规管,它们相互垂直。
半规管内有感受头部旋转变速运动的感受器,当头部运动时,半规管内的内淋巴液会流动,刺激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这种冲动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
- 前庭:位于内耳,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半规管一起参与人体的平衡调节。
- 耳蜗:是听觉感受器所在的部位,外形像蜗牛壳。
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柯蒂氏器),当听小骨传来的振动刺激耳蜗内的淋巴液时,会引起听觉感受器的兴奋,从而产生神经冲动。
二、听觉的形成过程。
1. 声波传导。
- 外界声波经耳廓收集,通过外耳道传导至鼓膜,引起鼓膜振动。
2. 机械振动传导。
- 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组成的听骨链传递到内耳的耳蜗。
听小骨的杠杆作用可以将鼓膜的振动放大20 - 22倍,这有助于提高声音传导的效率。
3. 神经冲动产生与传导。
- 耳蜗内充满淋巴液,听骨链的振动引起耳蜗内淋巴液的振动,从而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柯蒂氏器)。
听觉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耳蜗神经)传导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生理学:第四节 耳的听觉功能

前庭器官
‖
前 椭圆囊 庭 球囊 + 半 前半规管 规 水平半规管 管 后半规管
腔内充满内淋巴
椭圆囊和球囊的壁上有囊斑, 囊斑中有感受性毛细胞 适宜刺激是耳石的重力及直线正负加减速运动
◆二、前庭器官的反应
1、姿势反射 直线变速运动刺激囊斑 旋转变速运动刺激壶腹嵴
反射
颈部、躯干、四肢紧张度改变维持平衡。
(一)耳蜗的结构特点
前庭膜 基底膜
前庭阶:外淋巴 与卵圆窗膜相连
蜗管:内淋巴,为盲管 顶部相通
鼓阶:外淋巴与圆窗膜相连
(二)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
1.基底膜的振动和行波理论 ①对音调的辨别 -- 行波学说 不同频率的声波,行波传播远近及 产生最大振幅的部位不同。
*基底膜振动毛细胞兴奋
内耳振动传递过程: 基底膜振动:
肌有利于低音调声音传导
声强大于70dB时:使中耳传音效果减弱,保护耳蜗。
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1.气传导:
声波经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 骨链和卵圆窗膜进入耳蜗。
2.骨传导:
声波直接引起颅骨的振动,再引起位 于颞骨骨质中的耳蜗内淋巴的振动。
二、内耳(耳蜗)的功能
内耳又称迷路,由耳蜗和前庭器官组成
功能: 把机械能换成听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 前庭器官与平衡感觉有关
(二)听神经单纤维动作电位
• 是一种“全或无”式的反应,安静时有自 发放电,声音刺激时放电增加。
• 对某一特定频率的纯音只需很小的刺激强 度便可发生兴奋,这个频率称为特征频率 或最佳频率。
第四节 前 庭 器 官
前庭器官: 三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
功能:
1、感觉人体头部位置及人体移动时的速度变化。 2、调节肌肉紧张,维持姿势平衡。 3、调整眼的运动,使人在运动时,眼仍能注视空
听觉生理

内耳
人的内耳深藏于颅内最硬的颞骨岩部内。司听的 耳蜗与司体位平衡的前庭器官相邻,两者都是内充 淋巴液的管道结构,互相连通,虽功能差异很大,却是 体戚与共的近邻。其传人神经纤维(前庭神经和蜗 神经)汇合组成第八颅神经进人延髓。
耳蜗(cochlea)
简要地说,耳蜗是一种液压机械装置,由骨质外壳包着的管 状结构组成(图1-2),卷曲数圈(人两圈半,豚鼠4圈)成蜗牛状,故 名。此管状结构较粗的一头为耳蜗底部,是声波的传入端,较细 的远端为蜗顶。耳蜗骨壳内由软组织分隔成3条平行的管道,从 蜗底伸到蜗顶,分别称为前庭阶、鼓阶和蜗管(又称中阶)。前 庭阶和鼓阶在蜗底各有一窗,称为前庭窗(卵圆窗)和蜗窗(圆窗), 窗上均有膜,蜗窗外即鼓室,前庭窗膜为镫骨底封盖。前庭阶与 鼓阶在蜗顶处经蜗孔连通,内充满外淋巴。前庭阶还和前庭器 官的外淋巴系统连通。,蜗管夹在前庭阶与鼓阶之间,为充满内 淋巴的盲管,不与外淋巴系统相通。听觉器官的重要结构都分 布在蜗管内。
外毛细胞(Outer baircell.OHC)
外毛细胞呈以管状 ,大小与内毛细胞相近而稍 细长 , 细胞的基本结构相仿。顶面的皮板外侧也 有缺损 , 纤毛也从皮板伸至盖膜。细胞核位于基 底部 , 线粒体等细胞器较集中于皮板下区,细胞 表面及核下区。细胞的底部为半球形 , 与较粗的 传出神经纤维和较细的传入神经纤维末梢形成突 触连接。
长随速度的降低而变短。基底膜上每一点的
波动都必须跟随声波的周期,只是时间上稍有 延迟;对特定的距离延迟是固定的,对不同 的距离延迟是越远越长。时间上的延迟是行 波与声波既不一致而又必须一致的关键。
a.基底膜在不同瞬间的 位移; b.对不同频率 声的行波 包络;
c.在基底膜不同位置上
包络振幅与频率的关系。 d.对基底膜低通滤波特 性的说明
第二章 第二节 听觉

视觉信息的产生是通过眼的折光成像机制 将外界刺激映入眼内,在视网膜上引起光 生物化学和光生物物理学两类反应进行的。 折光成像功能的生理基础是瞳孔反射、瞳 孔-皮肤反射和调节反射。 视觉的感受器是视网膜上的视杆细胞和视 锥细胞; 视网膜的光感受机制包括光生物化学和光 生物物理学两类反应。 光生物化学反应包括光分解反应和光生化 效应的放大反应两个过程。
听觉器官和听觉中枢怎 样对各种声学参数进行 编码和加工是听觉生理 心理学的中心课题。
听觉刺激 声波 16-20000HZ
一、声音刺激的物理参数与心理物理学参数
频率(发声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音高(人耳能分辨 的不同频率波) 振幅(表示声音的物理强度)—音强(人耳感知不同声 压水平时产生的主观感觉差异,方) 波形(纯音的波形是正弦波)—音色(构成复合声的频 率组成成分)
生理性传导
声音-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蹬骨)- 卵圆窗-外淋巴液-内淋巴液-盖膜与纤 毛振动-毛细胞兴奋-双极细胞—听神经
2.听觉通路
在听神经中,95%的纤维来 自于与内毛细胞发生突触联 系的双极细胞;5%的纤维 来自于与外毛细胞发生突触 联系的双极细胞。
声音的传导
骨迷路:由致密骨质构成,分为耳蜗、前庭和半规 管,从前向后沿颞骨岩部的长轴排列,三者彼此相 通。颞骨位于颅骨两侧,延伸至颅底,参与构成颅 底和颅腔的侧部,形状不规则。 骨传导:在强振动或外耳与中耳的声波传导与放大 系统发生障碍时,声波通过骨迷路直接从颅骨传入 内耳。 空气传导:鼓膜振动引起中耳室内的空气振动,然 后经由圆形窗将振动传入内耳。 生理性传导:声音-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蹬骨) -卵圆窗-外淋巴液-内淋巴液-毛细胞兴奋-双 极细胞—听神经
七年级下册生物听觉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生物听觉知识点生物学是我们在学校里要接触的一门重要学科,而其中生物的听觉知识点就是这门科目中必须要掌握的内容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多个方面来介绍七年级下册生物听觉知识点。
1. 听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人类的听觉器官是由耳朵和内耳组成的。
而在生物学中,听觉器官也包括了其他一些动物中的听器官。
听觉器官的功能就是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声音与声音的差异,进而知道声音的大小、方向、种类等等。
另外,为了便于探究生物的听觉知识点,我们还得了解一下听觉的基本概念。
比如声音是通过振动和压缩来传递的,而声音的大小则是由声音的振幅决定的。
2. 声音的传播和接收在生物的听觉知识点中,我们还需要了解声音是如何传播和接收的。
比如声音在空气中的传递是通过声波来实现的,在室内空间中声音会受到反射、吸收和传播的复杂影响。
同时,在听觉知识中我们还需要了解声音如何在听觉器官中传递。
通过了解声音在听觉器官中的传递方式,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听力的基本原理。
3. 神经元与听觉的关系在生物的听觉知识中,神经元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神经元是将神经系统中的信号传递和处理的基本单位。
而当声音经过听觉器官的时候,神经元就开始工作了,将声音的信号从听觉器官传递到大脑,进而使我们听到声音。
因此,了解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4. 听觉损伤与健康最后,在生物的听觉知识点中,我们还需要了解听觉与我们的健康体态间的关系。
比如,长期暴露于声音过强的环境中会导致听觉损伤,其中包括久坐在办公室中的人们,也有音乐爱好者和各种娱乐活动的参与者。
然而,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改善和保护我们的听力健康,比如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强声音或使用耳机的方式。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生物学中的听觉知识点内容涉及非常广泛,但同时也是非常实用的。
理解、掌握和应用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生活和学习上的成功。
因此,对于任何学习生物学的学生而言,听力知识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