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运行时的存储组织与管理

合集下载

应急物资仓库管理制度(三篇)

应急物资仓库管理制度(三篇)

应急物资仓库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应急物资仓库的管理,确保物资的有效利用和更新换代,提高应急响应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应急物资仓库的管理工作,并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

第三条应急物资仓库是指用于集中存储和管理应急物资的场所,包括中央仓库、省级仓库和市县级仓库等。

第四条应急物资仓库的管理工作应遵循统一规划、分类管理、科学配置、合理利用、动态调度的原则。

第五条应急物资仓库的管理工作由应急管理部门负责,仓库管理员负责具体的仓库管理工作。

第二章应急物资仓库的分类管理第六条应急物资仓库按照存储的物资种类和用途可以分为多个分类。

例如,食品仓库、药品仓库、救援设备仓库等。

第七条各类仓库的管理要根据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为物资的保管、维护、更新提供基础。

第八条应急物资仓库的管理工作要实现分类管理,及时调整仓库存储物资的种类和数量,以满足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

第三章应急物资仓库的物资管理第九条应急物资仓库的物资管理要做到规范、科学、高效。

具体要求如下:(一)仓库管理员要熟悉物资种类、属性和规格,按照物资分类存放,确保仓库物资的安全和整齐;(二)物资要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及时发现并处理损坏、过期、变质等问题;(三)物资要定期清点和盘点,确保帐实相符;(四)物资的出入库要按照相应的管理程序和流程进行,确保安全和准确性;(五)物资的流转和使用要做到公开、透明,严禁滥用、浪费;(六)物资的更新换代要做到及时跟进,淘汰和更新老化物资。

第十条应急物资仓库要保证物资的质量和安全。

具体要求如下:(一)首次入库的物资要查验质量合格证明,确保物资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二)物资的储存环境要达到相应的标准,确保物资不受潮、受损等;(三)特殊物资要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储存,如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等;(四)物资的灭菌和防腐要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确保物资不受污染。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计算机系统信息安全管理规定》的通知-银发[2010]276号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计算机系统信息安全管理规定》的通知-银发[2010]276号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计算机系统信息安全管理规定》的通知正文:----------------------------------------------------------------------------------------------------------------------------------------------------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计算机系统信息安全管理规定》的通知(2010年9月27日银发[2010]276号)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各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直属企事业单位:为进一步做好人民银行计算机系统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总行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计算机系统信息安全管理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中国人民银行计算机系统信息安全管理规定附件中国人民银行计算机系统信息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强化人民银行计算机系统信息安全管理(以下简称信息安全管理),防范计算机信息技术风险,保障人民银行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和稳定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信息安全管理,是指在人民银行计算机系统建设、运行、维护、使用及废止等过程中,保障计算机数据信息、计算机系统、网络与机房基础设施安全的一系列活动。

第三条人民银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总行统一领导分支机构和直属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安全管理,负责总行机关的信息安全管理。

分支机构负责本单位和辖内的信息安全管理,各直属企事业单位负责本单位的信息安全管理。

第四条人民银行信息安全管理实行分管领导负责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逐级落实单位与个人信息安全责任制。

人民银行每个员工都有履行信息安全的权利和义务。

第五条本规定适用于人民银行总行机关、各分支机构和直属企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各单位)。

北京邮电大学《编译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北京邮电大学《编译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编译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编号:1311020二、课程名称:编译原理与技术(64学时)Compiler Principle and Technology三、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程序的设计原理与实现技术,了解编译程序的构造方法;加深学生对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解,做到触类旁通;使学生体会到其他专业基础知识如算法与数据结构、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形式语言与自动机、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软件工程等综合应用,对计算机的软硬件工作原理建立比较深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编译的基本概念和步骤,编译程序的基本组成、结构、编译环境等基本概念。

2.掌握词法分析的原理、词法分析程序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3.掌握语法分析的原理和实现技术、简单的语法分析程序的设计和实现。

4.掌握语法制导翻译技术。

5.理解利用语法制导翻译技术进行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的实现。

6.理解程序运行环境、代码生成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实现方法。

7.了解代码优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五、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含实验)第一章编译概述2学时1.翻译和解释2.编译的阶段3.编译程序的前后处理器(预处理器、汇编程序、连接装配程序)第二章词法分析4学时1.词法分析器的作用2.词法分析器的输入与输出3.记号的描述与识别4.词法分析程序的设计与实现5*.软件工具LEX(规格说明、工作原理)1.语法分析器的作用2.自顶向下分析(预测分析器、非递归的预测分析器)3.自底向上分析(规范归约、移进-归约方法实现)4.LR分析器(模型及工作过程、SLR(1)分析器、LR(1)分析器、LALR(1)分析器)5.LR分析方法对二义文法的应用6*.软件工具YACC (规格说明、二义性处理)第四章语法制导翻译技术8学时1.语法制导定义与翻译方案2.S属性定义的自底向上翻译3.L属性的自顶向下翻译4.L属性的自底向上翻译第五章语义分析4学时1.语义分析的概念2.符号表的组织与管理3.类型检查(类型表达式、类型等价)4.简单类型检查器的说明(语言说明、确定标识符的类型、表达式及语句的类型检查)5*.类型检查有关的其他主题(函数和运算符的重载、类型转换、多态函数)第六章运行环境6学时1.程序运行时的存储组织2.存储分配策略(静态存储分配、栈式存储分配、堆式存储分配)3.访问非局部名字4.参数传递方式第七章中间代码生成6学时1.中间代码形式2.赋值语句的翻译3.布尔表达式的翻译4.控制语句的翻译5.过程调用语句的翻译1.代码生成概述2.基本块与流图3.一个简单的代码生成程序第九章代码优化2学时1.优化概述2.基本块的优化3.循环优化教学实践:实验1.设计并实现一个C语言程序的词法分析程序4学时实验2.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赋值语句的语法分析程序12学时六、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语法分析、语法制导翻译技术、运行环境、中间代码生成难点:语法分析、语法制导翻译技术七、先修课程:计算机导论与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形式语言与自动机、计算机组成原理八、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九、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编译原理与技术》李文生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1执笔人: 李文生。

信息记录与存储技术第六章 磁盘存储技术

信息记录与存储技术第六章  磁盘存储技术

五、磁带主要部件结构
(一)磁头 (二)走带机构
六、磁带的物理特性
磁带是磁表面存储介质,是典型的顺 序存取存储设备。磁带有盒式和卷式之分。 用于录音、录像的磁带常为盒式磁带,小 型的高速数字磁带也使用盒式;大容量文 献、信息磁带则使用卷式。
七、磁带的标准化
在信息检索领域,文献磁带主要用于 批式检索。文献磁带是二次文献编辑出版 机构的信息产品,1965年首次出现在市场上。 为了使文献磁带能广泛应用,图书情报机 构对数据形式和记录格式进行了研究和改 进。1973年推出了ISO2709书目信息交换磁 带格式。
第二节 磁记录与存储的工作原理
一、磁记录基本原理
(一)磁记录介质 1、材料 2、特性
(二)磁头
1、环形磁头 2、单极型磁头 3、薄膜磁头 4、磁阻磁头
(三)信息存取原理
计算机磁表面存储器采用数字磁记录 方式,被记录的是脉冲信号,介质上留下 的是一连串的饱和磁化位元,读出时由磁 头再转换成电信号。
十一、磁带的选择
磁带品种较多,在选择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因 素。其中包括: (1)磁带的密度和容量 (2)数据传输率。 (3)磁带寿命。 (4)向下兼容。 (5)接口不同的磁带机有不同接口,要选择与机器 相一致的。
第六节 磁盘阵列
一、磁盘阵列原理
RAID是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 D A Patterson教授在1988年提出的。RAID是 Redunde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的缩写, 直译为“廉价冗余磁盘阵列”,也简称为 “磁盘阵列”。
二、磁带的优点
(一)高容量低密度 (二)高可靠性 (三)互换性好
三、磁带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一)基本组成 (二)基本工作过程

计算机和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规定

计算机和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规定

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信息化系统(包括涉密信息系统和非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确保国家秘密及公司商业秘密的安全,根据国家有关保密法规标准和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涉密信息系统是指由计算机及其相关的配套设备、设施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定存储、处理、传输涉密信息的系统或网络,包括机房、网络设备、软件、网络线路、用户终端、存储介质等内容。

第三条涉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要本着“预防为主、分级负责、科学管理、保障安全”的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和“控制源头、归口管理、加强检查、落实制度”的原则,确保涉密信息系统和国家秘密信息安全。

第四条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防护必须严格按照国家保密标准、规定和集团公司文件要求进行设计、实施、测评审查与审批和验收;未通过国家审批的涉密信息系统,不得投入使用。

第五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工作。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六条公司成立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组织机构,人员结构与信息化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成员相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即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领导小组成员,信息化办公室成员即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办公室成员。

1、信息系统安全保密领导小组组长:陈宇肇副组长:吕碧辉组员:2、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办公室主任:副主任:成员:第七条信息系统安全保密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公司信息系统安全保密领导小组是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决策机构,其主要职责:(一)建立健全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并监督检查落实情况;(二)协调处理有关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的重大问题,对重大失泄密事件进行查处。

第八条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办公室(简称保密办)主要职责:(一)拟定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并组织落实各项保密防范措施;(二)对系统用户和安全保密管理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和安全保密教育培训,审查涉密信息系统用户的职责和权限,并备案;(三)组织对涉密信息系统进行安全保密监督检查和风险评估,提出涉密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保密要求;(四)会同信息中心对涉密信息系统中介质、设备、设施的授权使用的审查,建立涉密信息系统安全评估制度,每年对涉密信息系统安全措施进行一次评审;(五)对涉密信息系统设计、施工和集成单位进行资质审查,对进入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产品进行准入审查和规范管理,对涉密信息系统进行安全保密性能检测;(六)对涉密信息系统中各应用系统进行定密、变更密级和解密工作进行审核;(七)组织查处涉密信息系统失泄密事件。

数据库管理规定(5篇)

数据库管理规定(5篇)

数据库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数据库管理,保障评级数据库正常、有效运行,确保数据库安全,使数据库能更好地服务于评级工作,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公司系统管理员负责评级数据库的日常维护和运行管理。

第三条公司总经理负责对数据库使用者进行权限审批。

第二章数据的录入第三条各业务部门的评级分析师负责评级数据库的数据录入工作,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评级业务数据录入工作的责任人。

第四条评级项目组负责人是其负责项目的评级信息录入工作的责任人。

评级项目组在现场考察和访谈结束后____个工作日内,应将该评级项目的相关评级信息输入评级数据库。

跟踪评级时资料有更新的,应在跟踪评级工作结束前将更新资料录入数据库。

在资料归档前,评级项目负责人应对录入的数据资料进行格式和内容核查。

第五条录入的数据源主要包括宏观经济信息、行业信息、发行人基本信息、证券的基本信息、发行人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数据等,其中发行人基本信息和财务数据是必须录入的数据。

第六条数据库数据应严格按系统管理员下发的录入模板标准进行采集和录入。

第三章数据库的使用第七条根据评级业务对数据库用户管理的要求,公司应制定数据库用户管理制度和数据库操作规程。

第八条根据公司总经理授权,数据库用户权限级别分三种:普通用户、录入用户、高级用户。

第九条普通用户拥有查询、浏览、使用数据库中公开发布的各类数据的权利。

第十条录入用户除拥有普通用户权限外,拥有录入数据和修改本人录入的数据的权利。

第十一条高级用户除具有录入用户的权限外,经授权还具有修改本部门数据的权限。

第十二条根据工作需要经公司总经理批准用户权限级别可变更。

特殊用户的权限设置应由公司总经理批准。

第十三条系统管理员负责按审批规定办理具体用户的授权、变更权限和注销等管理工作。

第十四条用户的密码管理应遵循如下规定:用户密码必须通过复杂性检验,位数不少于____位,并不得以数字开头;密码应定期更改;用户名和密码为个人专用,不得泄露给他人,特殊情况需要他人以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进入数据库时,应取得部门负责人同意,并在工作完成后及时修改密码。

第六章 DBMS

第六章 DBMS
当数据库中因某些成分的改变而使一些程 序或语句的编译结果无效时,需重新编译。 重编译时刻:在执行时,受影响的编译结 果置为“无效”标志,在被执行时才进行重 新编译。 如:使用索引来加快速度,但在前,该索 引已删除,此时需重编译。
语言处理层
关系定义表 关系名 别名 建立者 属性个数 记录长度 记录总数 属性定义指针 视图定义指针 视图表 视图属性指针 基关系指针 视图表达式指针 用户表 用户名 口令
语言处理层---DB2预编译方法示例
源模块
修改后的 源模块
该原语言编译器
DBRM
Select… From… Where…
预编译器 数据字典
DBMS 内存基本 主存 存取模块
束缚(bind) 应用规划
目标模块
连接 装载模块
(装载模块) (应用规划) 运行监督器 数据存储编译方法
dbmsdbms程序模块的组成dbms功能模块数据库定义数据库存取数据库运行处理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库建立维护和其他系统初启程序初始化dbms程序建立dbms系统缓冲区系统工作区打开数据字典等管理程序安全性控制完整性控制并发控制事务管理运行日志管理等运行监控程序监视数据库操作控制管理数据库资源处理多用户并发操作等dbmsdbms程序模块的组成dbms功能模块数据库定义数据库存取数据库运行处理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库建立维护和其他文件读写存取路径管理与维护缓冲区管理等dbmsdbms程序模块的组成dbms功能模块数据库定义数据库存取数据库运行处理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库建立维护和其他系统初始装入程序转储程序恢复程序数据库重构造程序数据转换程序通讯程序等dbms数据库操作系统数据存取层语言翻译处理层应用层应用层
Ui
O.S. DB 文件
DBMS系统结构

3、国家电网公司电子文件管理办法

3、国家电网公司电子文件管理办法

规章制度编号:国网(办/2)544-2014 国家电网公司电子文件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电子文件管理,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完整、可用和安全,保存企业历史记录,促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高公司管理水平,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电子文件,是指公司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项公务过程中,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办理、传输和存储的文字、图表、图像、音频、视频等不同形式的信息记录。

第三条公司电子文件管理遵循信息化条件下电子文件形成和利用的规律,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统一管理.对电子文件管理工作实行统筹规划,统一管理制度,对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实行集中管理。

(二)全程管理.对电子文件形成、办理、传输、保存、利用、销毁等环节实行全过程管理,确保电子文件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三)规范标准。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制定公司统一标准和规范,对电子文件实行规范化管理。

(四)便于利用.发挥电子文件高效、便捷优势,对有价值的电子文件提供分层次、分类别的共享应用.(五)安全保密.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的要求,采取有效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确保电子文件信息安全。

第四条本办法对公司电子文件管理机构设置、职责划分、电子文件管理各业务环节要求、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考核与奖惩等作出规定。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总(分)部、各单位及所属各级单位(以下简称“各级单位”)的电子文件管理工作。

公司各级控股、参股单位的电子文件管理工作参照执行。

第二章电子文件管理机构与职责第六条公司电子文件管理实行分级负责制,建立两级电子文件管理机构,分别在公司总部、各分部和公司各单位设立电子文件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机构组成及主要职责如下:(一)公司总部领导小组由公司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主要职责为:贯彻落实国家电子文件管理方针政策和工作要求;研究制定公司电子文件管理决策部署;统筹规划公司电子文件管理工作;协调解决公司电子文件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审定公司电子文件管理规章制度、标准规范、项目经费、重大项目方案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1) 静态变量(Static Variable)
所需的存储区大小固定、在编译时可确定大小、 编译时分配空间、运行时绑定于一个存储区,不 会随所在的程序单元(过程、子程序)调用/返回 而改变存储位置。这类变量称为静态变量。
2) 半静态变量(Semistatic Variable)
所需的存储区大小固定、在编译时可确定大小、 编译时分配空间,但随所在的程序单元调用而被 绑定,返回而失去空间,并可能会在存储空间留 有多个副本。在运行时可知(动态可确定),称 为半静态变量。
b) 显式:通过执行释放命令来释放无用空间,由程 序员完成。如C语言中的free(..)。
缺点是引起如“悬摆指针”这样的致命错误。
2020/5/24
华东师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11
c) 隐式:即自动回收无用的堆空间,由系统完成, 称为“无用单元收集”(garbage Collection)
常用方法:
i. 单引用:不允许同一存区由多于一个引用存在, 一旦引用改变指向,就释放该存区。此方法简 单,但只适用简单数据类型,而不适合复杂的 数据类型,如图、网等。
2020/5/24
华东师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17
二、静态/半静态变量的访问
i. 局部变量的访问: 局部变量——本过程(分程序)中定义的数据实体 设立了当前栈指针SP,其指向当前AR首址。 访问AR中数据实体x的公式为: SP+Dx Dx为x的位移量
ii. 非局部变量的访问: 非局部变量——所有在静态外层的过程(分程序) 中定义的数据实体
ii. 引用计数:对每个存区设立一个引用计数,当 计数为零时释放,如COM。
iii. 废区自动收集:跟随所有得到的存区的指针, 不断地标识所有可存取的堆目标,定时地检查 存区是废区就回收。将消耗大量的时/空资源。
2020/5/24
华东师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12
§3. 栈式分配
• 适合进行栈式分配一类语言(或变量)的特点为: i. 子程序调用关系是后进先出的栈模型 ii. 静态嵌套的程序结构,采用静态作用域规则 iii. 允许半静态、半动态变量 一、存储管理模式
• 联编有二种:
i) 静态联编(早期,early) 编译、链接时进行
ii) 动态联编(滞后,late)运行时进行
• 变量的存储分配,尤其是局部于过程(子程序) 的变量的存储分配、绑定的要求和方法对存储分 配的管理的实施有着直接的影响。如从这个角度 考察变量,通常可将变量分为四类:
2020/5/24
华东师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2020/5/24
华东师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1
堆空间 动 态 区
栈空间
库模块及分别编译的
静 模块代码和静态数据
态全局数据区区 Nhomakorabea主过程代码
保留区
高地址
每个模块有自己 的代码区和数据 区,由链接、装 配程序分配,并 确定相对于定位 单元的偏移量
低地址
2020/5/24
华东师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2
• 注意:
SP
B’s AR
F’s AR
A’s AR
a. 要求:在B中只能访问B中的局部量和A中的非局 部量,不能访问F中的变量。
b. 静态嵌套层次与动态的栈区布局不一致。
c. 如何才能访问A中的变量?如何保证F中变量不被 访问到?
2020/5/24
华东师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20
双指针方法
• 存储分配以unit为单位,在每个AR中设立静态嵌套 层号、动态和静态指针,其中:
iii. 调用点的机器状态
iv. 形实参数通讯区
v. 返回值
vi. 被调用过程的局部量和临 时变量存储区
2020/5/24
华东师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14
• 程序单元一般可以以过程或分程序为单位,主要 讨论以过程为单位。一旦知道过程的静态嵌套层 号,AR所需的存储空间的大小是确定的。
• AR的管理方法为:
例如:在允许递归语言中的递归过程中的变量。
2020/5/24
华东师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5
3) 半动态变量(Semidynamic Variable)
主要指数组。所需存储区大小未知,但维数编译 时已知,因此信息向量表的大小确定,是半静态 的,数组元素的实际存储区则在运行时分配、绑 定。例如:数组元素将被分配在二级存储区中。
• 说明:
i. 在FORTRAN语言中有二类特殊的语句说明数据 实体。
a) COMMON语句与COMMON区。在COMMON 区中存放的是COMMON语句所定义的变量,功 能上相当于全局变量。
b) 等价语句(EQUIVALENCE)。为降低空间开销, 使用的一种覆盖技术,但覆盖会导致出现难以理 解的错误。
栈 增
Q’s AR (1)

call Q

p’s AR

call p
main’s AR
过程的一次执行对应一个AR,解决了过程递 归的数据区管理问题!
2020/5/24
华东师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16
• 为保证SP总指向当前AR首址,要求: i. 调用发生时,在新建立的AR中保存当时的SP
(称为oldSP)。 ii. 改变SP的当时值,使其指向新的AR。 iii. 过程执行结束时,取出oldSP,恢复为当前的SP。
第六章 运行时的存储组织与管理
• 运行时存储管理是指目标程序对存储空间的使用和 再使用的方法。
• 目的:对内存使用的经济性和对各数据实体访问的 方便性及高效率。
• 为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营造一个环境支持存储空间 的管理。
• §1. 存储分配 一、存储空间
程序再运行时,系统为该目标程序分配一块空间, 主要存放代码和数据,一个典型的内存格局为:
2. 动态分配策略
i. 若分配的存区长度固定,则可以将组织成链, 这样分配、释放等操作就成为相应的链操作。
ii. 如长度可变,常用的分配策略有:
2020/5/24
华东师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10
a) 最优满足法(best-fit method):寻找一块剩余最 少的自由块。效率较差:引起小(无用)碎片增 多。
b) 首次满足法(first-fit):选择第一个找到的足够大 的自由块。
c) 循环首次满足法(Circular first fit):类似b),但 不同的是开始搜索不总是起点,而是当前的搜索 点。
3. 释放策略
a) 不释放(ignore):空间用完了就停止或从头分配。 并不很差,尤其对空间较大的环境。
动态链 dynamic link
静态链 static link
机器状态 machine states
参数单元 parameters
局部变量 local variables
临时变量 temporaries
低地址 高地址
i. 被调用过程非局部变量存 储区的首地址(静态链、 Display表)
ii. 调用过程的AR首址(动 态链,oldSP)
注意:这儿不考虑形参过程!
2020/5/24
华东师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22
• 例3:一个类PASCAL的程序框架为:
program mian procedure P
• 程序流进入过程R时,运行栈为:
procedure R
begin
end R
SP
begin
CALL R end P procedure Q begin
4) 动态变量(Dynamic Variable)
存储区大小不能确定、且可能变化。即使到所在 程序单元被激活(被调用)仍然未知,或者对数 组而言信息向量表的大小未知,只有到使用时才 能确定并被绑定。称为动态变量。
一般而言,1)存放在静态区,2)3)在栈区,4)在堆区
2020/5/24
华东师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将一个程序单元(Program Unit)的每一次激活所 需的信息存放在一个连续的存储区域,该区域称 为活动记录(Activation Record) 。当前的AR首地 址由栈指针SP指出。 • AR中通常应包含如下内容:
2020/5/24
华东师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13
返回指针 returned pointer
6
§2. 存储管理
• 编译程序根据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数据实体对存 储分配的要求,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一般有三 类:
一、静态存储管理模式
如果程序语言只允许静态变量,那么变量与存储 区域的绑定关系在编译时便可建立,并完成存储 分配。这一类语言便是静态语言。它们不允许递 归调用,不允许动态数组,不允许动态类型的数 据对象,即不允许有非静态变量。FORTRAN、 COBOL便是静态语言。
iv. 堆区存放动态申请存储空间的动态变量及不遵守 栈式规则的过程中的数据,如ADA的“task”。
2020/5/24
华东师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3
二、变量的存储分配
• 程序中使用的变量必须为其分配存储空间,称将 一个数据实体的名(ID)和存储地址相联系(分 配地址)为联编(Binding,绑定) ,变量获得存 储区的这种活动称为分配(Allocation)。
2020/5/24
华东师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8
ii. 静态分配也适用于许多语言中的静态变量。如全 局变量。
– 在Modula-2中一个模块的局部量
– Ada语言中最高层模块(包)(Top-level packages)中定义的变量
– C语言中的外部变量、静态变量
2020/5/24
华东师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注意:包括全局量。
2020/5/24
华东师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18
unit A; a1: int; unit B; a2: int; unit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