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指导书-固体废物浸出毒性鉴别试验-201106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是一种用于评估固体废物中有害物质释放程度的重要技术手段。
通过浸出实验,可以得到固体废物中有害物质的溶出量,从而评估其对环境和人体的潜在危害。
本文将介绍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的原理、步骤和实验技术要点,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原理。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的原理是利用适当的浸出液将固体废物中的有害物质从固体中溶出,然后通过分析浸出液中有害物质的浓度,来评估固体废物的毒性程度。
通常情况下,浸出液的选择是根据固体废物的性质和要测定的有害物质种类来确定的。
二、步骤。
1. 样品制备,首先需要将固体废物样品制备成适合浸出的形式,通常是将其粉碎或研磨成适当的颗粒大小。
2. 浸出实验,将制备好的固体废物样品与选定的浸出液置于适当的容器中,进行一定时间的浸出实验。
浸出条件包括温度、浸出液与固体的比例、浸出时间等。
3. 分析浸出液,将浸出液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后,使用合适的分析方法(如色谱法、光谱法等)测定其中有害物质的浓度。
4. 数据处理,根据浸出液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计算固体废物中有害物质的溶出量,从而评估其毒性程度。
三、实验技术要点。
1. 浸出液的选择,根据固体废物的特性和要测定的有害物质种类选择合适的浸出液,常用的浸出液包括水、酸、碱等。
2. 浸出条件的控制,浸出条件包括温度、浸出液与固体的比例、浸出时间等,这些条件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的固体废物和有害物质种类来确定。
3. 分析方法的选择,根据浸出液中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浓度水平,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进行测定,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结论。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固体废物毒性评价技术,通过浸出实验可以得到固体废物中有害物质的释放情况,为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提供重要参考。
在进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实验时,需要注意浸出液的选择、浸出条件的控制和分析方法的选择,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危险废物是指因化学性质、毒性、腐蚀性、感染性等特性,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废弃物。
在危险废物管理中,鉴别危险废物的毒性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浸出毒性鉴别是一种常用的鉴别方法,通过浸出废物中的有害物质,来评估其对环境和人体的潜在危害程度。
本文将介绍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首先,浸出毒性鉴别的目的是什么?浸出毒性鉴别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危险废物中有害物质的释放情况,以及其对环境和人体的潜在危害程度。
通过浸出实验,可以模拟危险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释放情况,从而更准确地评估其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浸出毒性鉴别的方法是什么?常用的浸出毒性鉴别方法包括静态浸出法和动态浸出法。
静态浸出法是将固体废物与一定体积的溶剂(通常是水)在一定条件下(如恒温、恒湿)接触一定时间,然后分析浸出液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动态浸出法是将固体废物与一定流速的溶剂接触,模拟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释放情况,从而更贴近实际情况。
另外,浸出毒性鉴别的标准是什么?目前,国内外都有相关的标准规定,如中国的《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美国的《土壤中有机物的浸出法》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浸出毒性鉴别的实验条件、浸出液中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等,对于规范浸出毒性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浸出毒性鉴别的意义是什么?浸出毒性鉴别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危险废物中有害物质的释放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处理和管理措施。
同时,浸出毒性鉴别也是评估危险废物对环境和人体的潜在危害程度的重要手段,对于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是危险废物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浸出实验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危险废物对环境和人体的潜在危害程度。
因此,我们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进行浸出毒性鉴别实验,以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危险废物鉴定及检验中心(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李工--136--0304-4558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防治危险废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废物的鉴别程序和鉴别规则。
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废物的鉴别程序和鉴别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的危险特性鉴别。
本标准适用于液态废物的鉴别;但不适用于排入水体的废水的鉴别。
本标准不适用于放射性废物。
按有关法律规定,本标准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中国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由国务院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于2005年组建。
下设危险废物鉴定实验室、二恶英实验室,化学与药学分析室,材料与形貌分析室,环境与能源分析室,生物与药学分析室。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以浸出毒性为特征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固体废物的浸出毒性鉴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 5085 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HJ/T 299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酸法HJ/T298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3 鉴别标准按照HJ/T 299 制备的固体废物浸出液中任何一种危害成分含量超过表1 中所列的浓度限值,则判定该固体废物是具有浸出毒性特征的危险废物。
附录A 固体废物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附录B 固体废物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附录C 固体废物金属元素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附录D 固体废物金属元素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附录E 固体废物砷、锑、铋、硒的测定原子荧光法附录F 固体废物氟离子、溴酸根、氯离子、亚硝酸根、氰酸根、溴离子、硝酸根、磷酸根、硫酸根的测定离子色谱法附录G 固体废物氰根离子和硫离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附录H 固体废物有机氯农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附录I 固体废物有机磷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附录10 固体废物硝基芳烃和硝基胺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K 固体废物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附录L 固体废物非挥发性化合物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热喷雾/质谱或紫外法附录M 固体废物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PAHs 和PCBs)的测定热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附录N 固体废物多氯联苯的测定(PCBs ) 气相色谱法附录O 固体废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附录P 固体废物芳香族及含卤挥发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附录Q 固体废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平衡顶空法附录R 固体废物含氯烃类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附录S 固体废物金属元素分析的样品前处理微波辅助酸消解法附录T 固体废物六价铬分析的样品前处理碱消解法附录U 固体废物有机物分析的样品前处理分液漏斗液-液萃取法附录V 固体废物有机物分析的样品前处理索氏提取法附录W 固体废物有机物分析的样品前处理Florisil(硅酸镁载体)柱净化法危险废物鉴定及检验中心能过进行危险废物鉴定及鉴别工作【具体检测样品】污泥、污水、废液、废渣、催化剂废渣、煤渣、矿渣、有机溶剂废物、废矿物油、废乳化液、染料涂料废物、有机树脂类废物、感光材料废物、表面处理废物、焚烧处置残渣、含铜废物、含锌废物、含镉废物、含铅废物、无机氟化物废物、有机氰化物废物、废酸、废碱、有机氰化物废物、废有机溶剂、含镍废物、有色金属治炼残渣、其他废物。
实验指导书-固体废物浸出毒性鉴别试验-201106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鉴别实验》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1.掌握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HJT 299-2007、TCLP;2.了解pH相关浸出测试方法;2.学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原理,及砷、钡、镉、铬、铜、镍、锌、铅的测定。
二、实验要求1.预习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概念2.预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原理;3.掌握电子天平、pH计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原理固体废物填埋或堆存时,如与下渗的雨水或渗滤液接触,其中的部分可溶物质会溶解,并随液相进入地表或地下水体。
若固体废物中含有较多的可溶重金属或有毒害性有机物等污染成分,就会对水体产生二次污染,危害水生动植物及人类的健康。
作为对废物潜在毒性评价的一种手段,浸出毒性测试程序是通过模拟特定的处理处置环境条件,使固体废物与特定的浸取剂接触,评价污染元素释放产生危害的可能性的一种实验方法。
通过浸出实验结果,可以鉴别废物的危险性,从而决策其处理处置方式。
(1)确定浸出毒性保护目标由于国外和我国的危险废物大多数以填埋作为最终处置方式,因此,各国浸出毒性测试设计的保护目标普遍为地下水和地表水。
(2)浸出毒性模型模拟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酸法(HJT 299-2007):本方法以硫酸/硝酸混合溶液为浸取剂,模拟废物在不规范的填埋处置、堆存,或经无害化处理后废物的土地利用时,其中的重金属有害组分在酸性降水的影响下,从废物中浸出而进入环境的过程。
美国国家环境保护署浸出毒性测试程序(TCLP ):本方法以醋酸缓冲溶液为浸取剂,模拟工业固体废物与城市生活垃圾共填埋处置条件下,其中的重金属有害组分在填埋场渗滤液的影响下,从废物中浸出向地下水渗滤的过程。
pH 相关浸出测试方法:本方法以不同浓度的盐酸或硝酸溶液为浸取剂,观测废物在不同浸出液pH 环境条件下,其中的重金属有害组分从废物中浸出而进入环境的行为,分析浸出液pH 对重金属浸出的影响。
(3)液固比计算液固比通过在一定时间内和固体材料接触的液体总量除以处置材料的总量来估算。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验指导书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验指导书目录实验一固体废物热值、含水率测定 (4)一、实验目的 (4)二、实验原理 (4)三、实验仪器与设备 (4)四、实验步骤 (5)五、数据分析与讨论 (6)六、实验注意事项 (6)实验二:固体废物破碎与筛选 (8)一、实验目的 (8)二、实验原理 (8)三、试验仪器与设备 (9)四、实验步骤 (10)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0)六、实验注意事项 (11)七、讨论 (12)实验三固体废物浸出毒性实验 (13)一、实验目的 (13)二、实验原理 (13)三、试验仪器与设备 (13)四、试验步骤 (14)五、数据分析与讨论 (15)六、实验注意事项 (15)七、讨论 (15)实验四碱溶性金属废物碱浸-电解资源化 (16)Ⅰ、含锌废物中锌含量的测定实验 (17)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7)二、实验原理与测试方法 (17)三、实验仪器和材料 (19)四、实验步骤 (19)五、计算 (20)六、注意事项 (20)Ⅱ、含锌废物强碱浸取实验 (21)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21)二、实验原理 (21)三、实验仪器和材料 (21)四、浸取参数设计 (22)五、实验步骤 (22)六、计算 (23)七、思考与讨论 (23)八、注意事项 (23)Ⅲ、含锌强碱溶液电解回收金属锌实验 (25)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25)二、实验原理 (25)三、实验仪器和材料 (25)四、电解参数设计 (26)五、实验步骤 (26)六、实验结果计算 (27)七、思考与讨论 (28)八、注意事项 (28)实验五固体废物堆肥实验 (29)一、实验目的与意义 (29)二、实验原理 (29)三、实验部分 (30)四、实验结果讨论 (31)实验一固体废物热值、含水率测定一、实验目的为了有效管理固体废物和确定合理的处理处置方法,必须充分分析了解固体废物的性质。
固体废物的物理性质与废物成份组成有密切的关系,它常用组分、含水率和容重三个物理量来表示。
危险废物的浸出毒性实验

危险废物的浸出毒性实验一、实验目的固体废物对水具有渗透性。
当雨水、地表水或自身所含水通过固体废物时,其所含的有害成分都能以一定的速率溶出。
固体废物的这种性质是天然岩石所不具有的。
当危险废物未加妥善处理便投置到没有防渗层的简易垃圾填埋场或露天堆放在地面上时,这些被浸出的有毒物质将直接从底层泄漏,将污染土壤、地表水、空气,并通过土壤渗透最终进入地下水系,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浸出毒性是危险废物的重要特性之一,在对危险废物的鉴别和管理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法定指标。
浸出毒性的测试是对固体废物进行分析测定的重要内容之一。
而严格控制危险废物的毒性特性,对固体废物的管理和处置,对保护地下水资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的目的在于:(1)加深对危险废物浸出毒性基本概念的理解;(2)了解固体废物浸出毒性的测定方法,并通过测定结果评价固体废物的环境毒性风险。
二、实验原理以纯水为浸提剂,模拟固体废物在特定场合中受到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浸沥,其中的有害组分浸出而进入环境的过程。
在实验室中按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HJ557-2010)标准规定的浸出程序,制备固体废物的浸出液,并对其中的组分进行分析测定。
若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毒性特性污染物的浓度超过《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标准(GB5085.3-2007)所规定的阈值(见表 2),则该固体废物就具有毒性特性。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1.实验仪器(1)振荡器(2)提取瓶(3)过滤装置(4)滤膜(5)天平(6)烧杯(7)移液管(8)比色管2. 实验试剂及材料(1)去离子水(2)重金属标准溶液(3)硝酸(4)飞灰四、实验步骤1. 浸出液制备称取干基重量为100 g的试样,置于2 L提取瓶中,按液固比为10∶1 (L/kg)计算出所需浸提剂的体积,加入浸提剂(去离子水),盖紧瓶盖后垂直固定在水平振荡装置上,调节振荡频率为 110±10 次/min、振幅为 40 mm,在室温下振荡 8 h 后取下提取瓶,静置 16 h。
实验2-固体废物浸出毒性的测定.ppt

四、操作、结果计算及数据处理、误差范围
称取50克风干的固体样品,置于1L的带盖磨口三角瓶中,按 照固液比为1:10(kg/L)加入荡182h。
振荡初期可能会有气体释放,应适当打开瓶塞释放压力。
四、操作、结果计算及数据处理、误差范围 • 振荡完毕后,用稀硝酸浸泡过的滤纸对混合液过滤,收集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的测定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的测定
一、本实验的适用范围、选择依据
适用于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城市检测与工程技术和环 境工程专业。 二、方法原理
固体废物遇水浸沥,浸出的有害物质迁移幻化,污染环
境,这种危害特性称为浸出毒性。本方法以硝酸/硫酸混合 液为浸提剂,模拟废物在不规范填埋处置,堆存、或经无害 化处理后废物的土地利用时,其中的还有组分在酸性降水的 影响下,从废物中浸出而进入环境的过程。
澄清液体,用原子吸收火焰分光光度法(或ICP-AES)测
试溶液中重金属Cu、Zn(允许最高浓度为100mg/L)、Pb( 允许最高浓度为5 mg/L)、Cd(允许最高浓度为1 mg/L) 的浓度。做平行样品和2空白对照。 • 注意事项:为了降低空白值,应注意玻璃器皿的清洗和试 剂的纯度。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的测定
三、所需药品及配制方法 (1)浸提剂:将体积比为2:1的浓硫酸和浓硝酸混合液加到 试剂水中(1L水约2滴混合液),使pH为3.200.05。
(2)1000ml/L:Cu/Zn/Cd/Pb的储备液。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的测定
仪器设备 磨口三角瓶 塑料带盖方瓶 中速定量滤纸 漏斗 振荡器 原子吸收分析仪 型号 规格 1000ml 100ml 台(个)数 4个×2组 4个×8组 1盒 4个×8组 1 1
浸出毒性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是指通过化学方法将样品中的有毒物质溶解出来,以便进行毒性鉴别和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正确的浸出毒性鉴别标准对于保障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浸出毒性鉴别的基本原理、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浸出毒性鉴别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适当的溶剂将样品中的有毒物质溶解出来,然后通过适当的检测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和鉴别。
在进行浸出毒性鉴别实验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溶剂,通常情况下,酸性溶剂适用于浸出金属离子,而碱性溶剂适用于浸出非金属离子。
在选择溶剂时,需要考虑到其溶解度、稳定性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
其次,进行浸出毒性鉴别实验的步骤包括样品的制备、溶剂的选择、浸出过程、溶液的处理和分析等环节。
在样品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样品的完整性和代表性,避免因为样品制备不当而导致实验结果的误差。
在浸出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浸出时间和温度,避免因为操作不当而导致有毒物质的损失或溶剂的挥发。
在溶液处理和分析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实验方法进行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在进行浸出毒性鉴别实验时,还需要注意一些实验中常见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例如,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避免有毒物质对人体造成伤害;实验设备和仪器需要经过严格的清洁和消毒处理,避免实验结果受到外界污染;实验废液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综上所述,浸出毒性鉴别标准是保障实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正确的浸出毒性鉴别标准需要基于科学的原理和严格的实验操作,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浸出毒性鉴别实验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操作,避免因为操作不当而导致实验结果的误差。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浸出毒性鉴别实验有所帮助,提高实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鉴别实验》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1.掌握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HJT 299-2007 、TCLP;2.了解 pH 相关浸出测试方法;2.学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ICP原理,及砷、钡、镉、铬、铜、镍、锌、铅的测定。
二、实验要求1.预习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概念 2.预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ICP原理;3.掌握电子天平、 pH 计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原理固体废物填埋或堆存时,如与下渗的雨水或渗滤液接触,其中的部分可溶物质会溶解,并随液相进入地表或地下水体。
若固体废物中含有较多的可溶重金属或有毒害性有机物等污染成分,就会对水体产生二次污染,危害水生动植物及人类的健康。
作为对废物潜在毒性评价的一种手段,浸出毒性测试程序是通过模拟特定的处理处置环境条件,使固体废物与特定的浸取剂接触,评价污染元素释放产生危害的可能性的一种实验方法。
通过浸出实验结果,可以鉴别废物的危险性,从而决策其处理处置方式。
(1)确定浸出毒性保护目标由于国外和我国的危险废物大多数以填埋作为最终处置方式,因此,各国浸出毒性测试设计的保护目标普遍为地下水和地表水。
(2)浸出毒性模型模拟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酸法( HJT 299-2007 ):本方法以硫酸/硝酸混合溶液为浸取剂,模拟废物在不规范的填埋处置、堆存,或经无害化处理后废物的土地利用时,其中的重金属有害组分在酸性降水的影响下,从废物中浸出而进入环境的过程。
美国国家环境保护署浸出毒性测试程序( TCLP):本方法以醋酸缓冲溶液为浸取剂,模拟工业固体废物与城市生活垃圾共填埋处置条件下,其中的重金属有害组分在填埋场渗滤液的影响下,从废物中浸出向地下水渗滤的过程。
pH 相关浸出测试方法:本方法以不同浓度的盐酸或硝酸溶液为浸取剂,观测废物在不同浸出液 pH 环境条件下,其中的重金属有害组分从废物中浸出而进入环境的行为,分析浸出液 pH 对重金属浸出的影响。
(3)液固比计算液固比通过在一定时间内和固体材料接触的液体总量除以处置材料的总量来估算。
对 HJT 299-2007 和 TCLP这类鉴别性浸出测试程序,其液固比是按单位面积的降水量和填埋量推算的。
以我国的 HJT 299-2007 为例,依据我国 95 个站点近十年的降雨量观测最大值作为降雨数据库(考虑最不利条件),选取 95%的置信上限 2800 毫米。
液固比计算的选取参数为填埋深度 3m 、年均最大降雨量2800mm 、100%的填埋场渗透率、 100%的工业固体废物、 1g/cm 3废物密度、 10 年的浸出时间,则:M 1(浸取剂质量)年降雨量雨水密度单位面积浸出时间M 2(模拟填埋场废物质量)填埋深度废物密度单位面积2800mm/年 1g/cm3 1m2 10年1032 3m 1g/cm3 1m24)浸取剂选择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酸法( HJT 299-2007 ):依据酸雨区和重酸雨区(西南、华南、华中和华东各省与直辖市)观测站历年酸雨出现最低酸度值作为数据库,酸雨 pH的 95%置信下限为 3.2 。
结合试验分析,依据最不利条件原则,浸取剂 pH 值设定在3.2 ±0.05 。
据对中国酸雨类型的研究,以及结合能源结构和二氧化硫的污染现状与趋势,选取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液,配比为 2 ∶1(质量比)。
美国国家环境保护署浸出毒性测试程序( TCLP):假设 95%的生活垃圾和 5%的工业废物合并填埋处置,醋酸是填埋渗滤液中的代表性低分子有机酸,其络合作用是导致废物中重金属浸出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采用醋酸缓冲溶液作为浸取剂。
pH相关浸出测试:用盐酸或硝酸调节浸出体系 pH 值,考察 pH对重金属浸出行为的影响。
1.试剂浓硝酸:优级纯。
浓硫酸:优级纯。
冰醋酸:优级纯。
试剂水:去离子水。
硫酸硝酸混合浸取剂:将质量比为 2:1 的浓硫酸和浓硝酸混合液加入到试剂水( 1L 水约 2 滴酸混合液),使 pH 为 3.20 ±0.05 。
醋酸缓冲溶液浸取剂:1)I 号缓冲溶液:加 5.7mL 冰醋酸至 500mL 试剂水中,加入 64mL 1mol/L 氢氧化钠,稀释至 1L ,配置后溶液的 pH 值为4.93±0.05;2)II 号缓冲溶液:加 5.7mL 冰醋酸,用试剂水稀释至 1L,配置后溶液的 pH 值应为 2.88±0.05 。
硝酸浸取剂:用浓硝酸配置浓度为 0.0 ,0.2 ,0.4 ,0.6 ,0.8 ,1.0 ,1.2 ,1.5 mol/L 的硝酸溶液。
2.材料提取瓶: 2L 具旋盖和内盖的广口塑料瓶, 9 只; 100mL 具旋盖和内盖的广口塑料瓶, 24 只。
容量瓶:1L容量瓶 3 只,500mL 容量瓶 1 只,250mL 容量瓶 1 只,100mL 量筒 1 个; 50mL 容量瓶 3 个。
样品瓶: 100mL 塑料样品瓶, 35 只。
移液管: 10mL 刻度移液管 2 支;1mL 刻度移液管 1 支。
漏斗: 90mm 玻璃漏斗 9 个, 100mm 布氏漏斗 4 个。
滤纸: 0.6-0.8 mμ微孔滤膜(Φ100mm);中速定性滤纸(Φ125mm)。
塑料取样勺: 1 个。
过滤瓶: 1L 过滤瓶 4 只滴定管: 4 支。
坩埚:3 个。
1.9.5mm 和 300μm孔径筛;2.电子天平(精度为±0.01g );3.翻转式振荡器(转速为30±2 转/ 分); 4.水平式振荡器(转速为110±10 转/ 分); 5.真空过滤装置;6.pH 计:25 ℃时,精度为±0.05pH ; 7.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ICP。
六、实验步骤1.含水率测定称取 20-30g 样品(3 份)置于坩埚中, 105 ℃下烘干,恒重至两次称量值的误差小于±1%,计算样品含水率。
样品中含有初始液相时,应将样品进行过滤,测定滤渣的含水率,并根据总样品量(滤液 +滤渣总量之和)计算样品中的干固体百分率。
进行含水率测定后的样品,不得用于浸出毒性测试。
2.样品破碎用于 HJT 299-2007 和 TCLP浸出测试的样品:应可以通过 9.5mm 孔径的筛,对于粒径大的颗粒可通过破碎降低粒径。
用于 pH 相关浸出测试的样品:粒径应 <300μm,对于粒径大的颗粒可通过破碎降低粒径。
3.浸出程序样品干固体百分率≤5%样品真空过滤后所得到的初始液即为浸出液,可直接进行分析。
样品干固体百分率> 5%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酸法( HJT 299-2007 ):称取 100~150g 样品,置于 2L 提取瓶中,根据样品的含水率,按液固比为 10 :1(L/kg ),计算出所需浸取剂体积并加入提取瓶。
盖紧瓶盖后固定在翻转式振荡器上,调节转速为30±2 转/ 分,室温下振荡18±2h。
振荡过程中有气体产生时,应定时在通风橱中打开提取瓶,释放过度压力。
在真空过滤装置上装好滤膜,真空抽滤并收集滤出液,测试 pH 值,取 100mL 装于塑料样品瓶中,用硝酸酸化至 pH<2 ,于4 ℃下保存待测。
美国国家环境保护署浸出毒性测试程序( TCLP):称取样品 70~100g ,置于 2L 提取瓶中,根据样品的含水率,按液固比为 20 :1 (L/kg ),计算出所需浸取剂体积并加入提取瓶。
盖紧瓶盖后固定在翻转式振荡器上,调节转速为30±2 转/ 分,室温下振荡18±2h 。
振荡过程中有气体产生时,应定时在通风橱中打开提取瓶,释放过度压力。
在真空过滤装置上装好滤膜,真空抽滤并收集滤出液,测试 pH 值,取 100mL 装于塑料样品瓶中,用硝酸酸化至 pH<2 ,于4℃下保存待测。
pH相关浸出测试方法:各取10g飞灰于100mL 塑料瓶中,分别加入 100mL 不同浓度的硝酸溶液,硝酸浓度从 0mol/L 至 1.5mol/L 。
将塑料瓶固定于水平振荡器(110±10 rpm )上振荡 24h 后取下,用双层中速定性滤纸过滤,滤液装于塑料样品瓶中(不需硝酸酸化),测试 pH值后于4℃下保存待测。
每种浸出测试程序均要有 2 个浸出平行样, 1 个浸出空白样。
4.重金属测试标准溶液配制:吸取 ICP混合标准使用液(各重金属浓度为 100mg/L )0.00 (空白溶液)和 0.50 mL 于 50mL 容量瓶中,用 5%硝酸溶液定容、摇匀。
样品测定:在仪器最佳工作参数条件下,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中的有关规定,两点(空白和 1mg/L 标准溶液)标准化后,测试样品和浸出空白中的重金属浓度。
七、实验结果整理1.记录浸出液 pH 值2.扣除空白值后的元素测定值,即为样品中该元素的浓度3.如果样品在测定之前进行了富集或稀释,则应将测定结果除以或乘以1个相应的倍数。
4.计算重金属浓度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5.分析并剔除实验数据中的异常值(与平均值的差值大于 3 倍标准偏差的数据)。
6.测定结果最多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单位以 mg/L 计。
八、注意事项1.实验中所使用的所有容器需清洗干净后,用 10%热硝酸荡涤,再用自来水冲洗,最后用去离子水冲洗。
2.如果测定样品中某些元素含量过高,则应停止分析,待将样品稀释后,继续分析。
九、思考题1.影响固体废物重金属浸出浓度的因素有哪些?试分析其影响。
2.影响测定误差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应如何减少测定误差? 3.为什么重金属测试结果最多只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比较不同浸出程序的测试结果,试分析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并讨论对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决策的意义。
5.将 HJT 299-2007 和 TCLP浸出结果分别与我国和美国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标准中重金属限值比较,鉴别本次测试的固体废物是否属于危险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