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

合集下载

危险废物与危险废物鉴别解读

危险废物与危险废物鉴别解读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通 则
腐 蚀 性
易 燃 性
反 应 性

急 性 毒 性 初 筛 毒 性 物 质 含 量

浸 出 毒 性
危 险 废 物 鉴 别 技 术 规 范
出 方 法 硫 酸 硝 酸 法
固 体 废 物 浸 出 毒 性 浸
危险废物特性
保护对象 人体健康;生态环境
目前以人体健康为主要保护目标,同 时探索生态环境为保护目标的鉴别方法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危险废物代码
废物代码
071-001-08
废物类别代码
行业代码 行业代码:《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
废物类别代码:巴塞尔公约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类别修正: 行业:900 — 非特定行业
废物类别:HW48 — 有色金属冶炼废物
HW49 — 其他废物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危险废物特性
污染途径 直接暴露:吸入;食入;皮肤接触
间接危害:

食物链摄入 引发灾害事故 产生二次污染
危险废物特性
危险废物的污染途径 直接暴露(接触、摄入、吸收等)对人体 健康及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性影响 不恰当处置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造成危 害性影响
危险废物危险特性的特征
危险特性是管理特性 危险特性是污染特性
——《美国资源保护与再生法》
危险废物定义 特别管理废弃物(即危险废物)
(特别管理产业废弃物和特别管理一般废弃物)
“特别管理废弃物”是指废弃物当中具有
爆炸性、毒性、感染性以及其他对人体 健康和生活环境产生危害的特性并经过 政令确定的物质.
——《日本废弃物处理及清扫法》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危险废物是指因化学性质、毒性、腐蚀性、感染性等特性,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废弃物。

在危险废物管理中,鉴别危险废物的毒性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浸出毒性鉴别是一种常用的鉴别方法,通过浸出废物中的有害物质,来评估其对环境和人体的潜在危害程度。

本文将介绍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首先,浸出毒性鉴别的目的是什么?浸出毒性鉴别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危险废物中有害物质的释放情况,以及其对环境和人体的潜在危害程度。

通过浸出实验,可以模拟危险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释放情况,从而更准确地评估其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浸出毒性鉴别的方法是什么?常用的浸出毒性鉴别方法包括静态浸出法和动态浸出法。

静态浸出法是将固体废物与一定体积的溶剂(通常是水)在一定条件下(如恒温、恒湿)接触一定时间,然后分析浸出液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动态浸出法是将固体废物与一定流速的溶剂接触,模拟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释放情况,从而更贴近实际情况。

另外,浸出毒性鉴别的标准是什么?目前,国内外都有相关的标准规定,如中国的《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美国的《土壤中有机物的浸出法》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浸出毒性鉴别的实验条件、浸出液中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等,对于规范浸出毒性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浸出毒性鉴别的意义是什么?浸出毒性鉴别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危险废物中有害物质的释放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处理和管理措施。

同时,浸出毒性鉴别也是评估危险废物对环境和人体的潜在危害程度的重要手段,对于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是危险废物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浸出实验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危险废物对环境和人体的潜在危害程度。

因此,我们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进行浸出毒性鉴别实验,以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一、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概述1.1危险废物鉴别的重要性1.2相关标准和法规二、浸出毒性鉴别的定义和意义2.1浸出毒性的概念2.2浸出毒性的意义三、浸出毒性的测试方法3.1 TCLP测试法3.2国内外使用的其他相关测试方法四、浸出毒性鉴别的步骤和要点4.1样品的准备4.2浸出液的准备4.3浸出条件的设定4.4浸出毒性的检测和评估五、浸出毒性鉴别过程中的注意事项5.1样品完整性的保证5.2浸出条件的控制5.3浸出毒性测试的仪器设备5.4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六、浸出毒性鉴别的市场应用和前景展望6.1在废弃物处理行业的应用6.2相关技术和设备的发展趋势6.3浸出毒性鉴别的前景和发展空间七、结语一、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概述1.1危险废物鉴别的重要性危险废物的鉴别是指对废物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进行鉴定和判别。

对危险废物进行准确鉴别可以帮助企业正确处理和处置废物,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同时,也有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再利用。

因此,危险废物的鉴别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1.2相关标准和法规在国际上,危险废物的鉴别工作通常依据《联合国危险废物列表》和相关的国际标准。

在中国,危险废物的鉴别工作依据《危险废物名录》以及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

二、浸出毒性鉴别的定义和意义2.1浸出毒性的概念浸出毒性是指当废物处于特定条件下(如酸碱溶液中)时,废物中有害物质会从固体状态释放至溶液中,形成具有毒性的浸出液。

2.2浸出毒性的意义浸出毒性的鉴别可以帮助确定废物处理和处置的方式,以及有效的对废物进行分类和管理。

同时,浸出毒性的鉴别结果也对废物的再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有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浸出毒性的测试方法3.1 TCLP测试法美国环保局(EPA)颁布了“毒性特性浸出程序”(Toxicity Characteristic Leaching Procedure,TCLP)用于测定废物的浸出毒性。

该测试方法通过模拟废物在填埋场中可能遇到的酸性环境,以评估废物中有害物质的释放情况。

如何判定废渣或污染土壤属于危废还是哪一类工业固废的步骤

如何判定废渣或污染土壤属于危废还是哪一类工业固废的步骤

如何判定废渣或污染土壤属于危废还是哪一类工业固废的步骤:
HJ/T299-2007浸出方法(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酸法),使用硫酸硝酸混合液为提取液,固液比1:10,如果浸出液中污染物浓度超过GB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中的浸出毒性鉴别标准值,则属于危废。

如果使用HJ/T299-2007浸出方法后证明不是危废,则通过GB5086规定方法进行浸出试验,使用去离子水或者同等纯度的蒸馏水作为提取液,固液比同样为1:10。

1)如果任何一种污染物的浓度均未超过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且pH值在6~9范围之内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则判定为第I 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2)如果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污染物浓度超过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最高允放排放浓度,或者是pH值在6~9范围之外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则判定为第I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危险废物鉴定及检验中心(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李工--136--0304-4558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防治危险废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废物的鉴别程序和鉴别规则。

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废物的鉴别程序和鉴别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的危险特性鉴别。

本标准适用于液态废物的鉴别;但不适用于排入水体的废水的鉴别。

本标准不适用于放射性废物。

按有关法律规定,本标准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中国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由国务院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于2005年组建。

下设危险废物鉴定实验室、二恶英实验室,化学与药学分析室,材料与形貌分析室,环境与能源分析室,生物与药学分析室。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以浸出毒性为特征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固体废物的浸出毒性鉴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 5085 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HJ/T 299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酸法HJ/T298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3 鉴别标准按照HJ/T 299 制备的固体废物浸出液中任何一种危害成分含量超过表1 中所列的浓度限值,则判定该固体废物是具有浸出毒性特征的危险废物。

附录A 固体废物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附录B 固体废物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附录C 固体废物金属元素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附录D 固体废物金属元素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附录E 固体废物砷、锑、铋、硒的测定原子荧光法附录F 固体废物氟离子、溴酸根、氯离子、亚硝酸根、氰酸根、溴离子、硝酸根、磷酸根、硫酸根的测定离子色谱法附录G 固体废物氰根离子和硫离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附录H 固体废物有机氯农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附录I 固体废物有机磷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附录10 固体废物硝基芳烃和硝基胺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K 固体废物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附录L 固体废物非挥发性化合物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热喷雾/质谱或紫外法附录M 固体废物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PAHs 和PCBs)的测定热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附录N 固体废物多氯联苯的测定(PCBs ) 气相色谱法附录O 固体废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附录P 固体废物芳香族及含卤挥发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附录Q 固体废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平衡顶空法附录R 固体废物含氯烃类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附录S 固体废物金属元素分析的样品前处理微波辅助酸消解法附录T 固体废物六价铬分析的样品前处理碱消解法附录U 固体废物有机物分析的样品前处理分液漏斗液-液萃取法附录V 固体废物有机物分析的样品前处理索氏提取法附录W 固体废物有机物分析的样品前处理Florisil(硅酸镁载体)柱净化法危险废物鉴定及检验中心能过进行危险废物鉴定及鉴别工作【具体检测样品】污泥、污水、废液、废渣、催化剂废渣、煤渣、矿渣、有机溶剂废物、废矿物油、废乳化液、染料涂料废物、有机树脂类废物、感光材料废物、表面处理废物、焚烧处置残渣、含铜废物、含锌废物、含镉废物、含铅废物、无机氟化物废物、有机氰化物废物、废酸、废碱、有机氰化物废物、废有机溶剂、含镍废物、有色金属治炼残渣、其他废物。

4.4(2)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 GB 5085.3-2007

4.4(2)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 GB 5085.3-2007

附录A 固体废物 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Solid Waste – Determination of Elements–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ICP-AES)1 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固体废物和固体废物浸出液中中银(Ag )、铝(Al )、砷(As )、钡(Ba )、铍(Be )、钙(Ca )、镉(Cd )、钴(Co )、铬(Cr )、铜(Cu )、铁(Fe )、钾(K )、镁(Mg )、锰(Mn )、钠(Na )、镍(Ni )、铅(Pb )、锑(Sb )、锶(Sr )、钍(Th )、钛(Ti )、铊(Tl )、钒(V )、锌(Zn )等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

本方法对各种元素的检出限和测定波长见表1。

表1 测定元素推荐波长及检出限 测定元素 波长(nm )检出限(mg/L ) 测定元素 波长(nm ) 检出限(mg/L )308.21 0.1 Cu 327.39 0.01 Al 396.15 0.09 238.20 0.03 As 193.69 0.1 Fe 259.94 0.03233.53 0.004 K 766.49 0.5 Ba 455.40 0.003 279.55 0.002 313.04 0.0003 Mg 285.21 0.02 Be 234.86 0.005 257.61 0.001 317.93 0.01 Mn 293.31 0.02 Ca 393.37 0.002 Na 589.59 0.2214.44 0.003 Ni 231.60 0.01 Cd 226.50 0.003 Pb 220.35 0.05238.89 0.005 Sr 407.77 0.001 Co 228.62 0.005 334.94 0.005 205.55 0.01 Ti 336.12 0.01 Cr 267.72 0.01 V 311.07 0.01Cu 324.75 0.01 Zn 213.86 0.006 本方法使用时可能存在的主要干扰见表2。

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别

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别

5085.3-2007是危险废物鉴别标准中的一项标准,全称为《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

该标准规定了以浸出毒性为特征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适用于任何形态的危险废物的浸出毒性鉴别。

它规定了固体废物、半固态废物、液态废物和气态废物等不同形态的危险废物的浸出毒性鉴别方法和判断依据。

具体来说,该标准规定了以下方面的要求:
1.采样和样品制备:规定了采样方法、采样频次、样品制备等要求,以保证
样品的代表性和均匀性。

2.浸出毒性试验方法:规定了采用《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酸
法》(GB 5086.1)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GB
5086.2)两种方法进行浸出毒性试验的方法和步骤。

3.结果判定:根据试验结果,判断废物的浸出毒性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如果
浸出液中某种污染物的浓度超过了规定的限值,则该废物被判定为具有浸出毒性特征的危险废物。

4.标准值:列出了不同污染物的标准值,即浸出液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

这些标准值是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的。

总之,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是危险废物鉴别过程中的重要依据之一,
适用于所有形态的危险废物的浸出毒性鉴别。

通过该标准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危险废物的产生、处理和处置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危险废物鉴定;危险特性鉴别;毒性物质含量检测;浸出毒性分析

危险废物鉴定;危险特性鉴别;毒性物质含量检测;浸出毒性分析

危险废物;危险特性;毒性物质含量;浸出毒性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卿工---189--3394--6343危险废物毒性鉴别指标体系研究:依据固体法,危险废物(HW)是指列入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HW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HW引起危害主要是由于具有危险特性,与环境安全有关的危险特性:腐蚀性、爆炸性、易燃性、反应性;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危险特性:致癌性、致畸变性、突变性、传染性、刺激性、毒性、放射性。

HW可以包括固态(如残渣)、半固态(如乳化液废物)、液体(如废酸废碱)及具有外包装的气体等[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固体废物、HW的产生量也越来越大[4]。

据统计,2004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2亿t,比上年增加20%,工业HW产生量963万t[5],并且每年还有数十万t医疗废物产生,另外商业服务活动和居民生活也产生大量的HW。

因此对HW进行有效管理成了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点和难点。

目前,中国已经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的HW鉴别标准,但是由于研究基础过于薄弱,已经制定的法规、标准、规范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撑,实施的具体情况表明,存在各种缺陷,可操作性较差,远远无法满足HW环境管理的需要。

1国外毒性鉴别指标1.1《巴塞尔公约》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89年通过了《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以下简称《巴塞尔公约》),并于1992年生效,中国为签署国之一。

公约内容包括管理对象、范围、定义和一般义务,缔约国之间HW越境转移的管理、非法运输的管制、缔约方的合作和解决争端的办法等。

《巴塞尔公约》在附件一、二中规定了HW 类别,在附件三“危险特性的等级”中规定了14类不同性质的HW特性,如爆炸物、易燃液体、有机过氧化物、反应性、毒性、传染性、腐蚀性、生态毒性等,并对各种特性进行了定义,除规定易燃性液态废物闪点外,对毒性、腐蚀性特性等没有制定鉴别指标[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
性鉴别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Identification standard for hazardous wastes——Identification for extraction procednre inxicity
GB5085.3-1996
前言
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的第三部分。

本标准从1995年8月1日起实施。

同时代替GB5085-85中第2条第2.1款的浸出毒性鉴别的内容,并代替GB12502-90中的内容。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GB5085-85《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和
GB12502-90《含氰废物污染控制标准》作废。

本标准在以下内容有所改变:
鉴于本标准名称为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因此适用范围扩展到任何过程产生的危险废物,而不再局限于有色金属工业产生的固体废物。

本标准在项目上增加有机汞、总汞、钡及其化合物鉴别标准,并提高了镍及其化合物的标准值。

本标准中氰化物浸出毒性鉴别标准定为1.0mg/L,不再按GB1252-90分级制定标准值。

本标准由国家环保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环保局负责解释。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鉴别危险废物的危险特性之一的浸出毒性标准值。

1.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生产过程及生活所产生的固态的危险废物的浸出毒性鉴别。

2 术语
2.1 危险废物
指具有腐蚀性、急性毒性、浸出毒性、反应性、传染性、放射性等一种及一种以上危害特性的废物。

2.2 浸出毒性
本标准所指浸出毒性是固态的危险废物遇水浸沥,其中有害的物质迁移转化,污染环境,浸出的有害物质的毒性称为浸出毒性。

3 引用标准
GB/T15555.1~15555.11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
4 浸出毒性鉴别值
浸出液中任何一种危害成分的浓度超过表1所列的浓度值,则该废物是具有浸出毒性的危险废物。

表1 浸出毒性鉴别标准值
*暂时参照水质测定的国家标准,待有关固体废物的国家标准方法发布后执行相应国家标准。

`
**暂时参考《矿石及有色金属分析手册》,第146页,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分析室编,冶金工业出版社(1990)。

待有关固体废的国家标准方法发布后,执行相应国家标准。

6 标准实施
本标准由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