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易考点总结
2022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易错题归纳

2022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易错题总结归纳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1、有余数除法以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有剩余,这样的除法是有余数的除法。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3、除法列竖式计算方法:(1)先写“厂”表示除号。
(2)在除号里写被除数。
(3)除号外面左侧写除数。
(4)把商写在除号的外面,被除数上面,并和被除数个位对齐。
(5)把除数和商的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
(6)用被除数减去商和除数的乘积得结果写在横线下面,与个位对齐。
4、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先想想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几个除数,再利用乘法口诀试商。
5、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余数=被除数﹣商×除数第二单元时、分、秒1、认识钟面:(1)钟面上最短最粗的针是时针,较短较粗的是分针,最细最长的是秒针。
(2)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
钟面上共有60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
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1圈,也就是60小格,1时=60分。
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
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
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1圈,1分=60秒2、认识整时方法: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时针、分针、秒针全部重合的时间是12时,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的时间是6时,时针和分针成直角的时间是3时和9时。
3、认识几时几分方法:时针指在两个数之间,算小数,时针指在12和1之间,算12时,分针指着几,表示几个5分钟。
4、记录时间有两种方法:(1)文字法:如:5时50分;(2)用电子表法记录时刻时,几时就写几,再写“:”,后面写分时要占两位,分针不够整十的,十位要用0占位。
如:8时零5分写作8:055、认识大约几时方法:时针接近几就是几时。
此时,分针一般指在数字12左右。
二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总结一、数据收集整理。
1. 简单的统计表。
- 学会用调查法收集数据,将数据整理到简单的统计表中。
例如,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颜色,然后把每种颜色对应的人数记录在统计表里。
- 统计表的表头要明确表示出统计的内容,如“颜色”和“人数”。
2. 数据的分析。
- 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如“哪种颜色最受欢迎?”“喜欢蓝色的比喜欢红色的多几人?”等。
二、表内除法(一)1. 平均分。
- 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例如,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个苹果。
- 平均分的方法:- 可以一个一个地分。
如把6个糖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次给每个小朋友分1个,分完为止。
- 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
如把10个气球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可以2个2个地分。
2. 除法的初步认识。
- 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例如,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算式是8÷2 = 4,表示把8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
- 除法算式的读法:8÷2 = 4读作“8除以2等于4”。
-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8÷2 = 4中,8是被除数,表示要分的总数;2是除数,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4是商,表示每份的个数。
3. 用2 - 6的乘法口诀求商。
- 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例如,计算12÷3,想3和几相乘得12,因为3×4 = 12,所以12÷3 = 4。
三、图形的运动(一)1. 轴对称图形。
- 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例如,等腰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 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二年级下数学各单元知识归纳

二年级下数学各单元知识归纳二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归纳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 认识厘米和米,了解其基本单位换算。
2. 学习如何使用直尺测量线段、物体长度。
3. 掌握比较长度的方法,理解“长度相同”的含义。
第二单元: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1. 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理解进位和退位的原理。
2. 掌握竖式加减法的书写格式,理解其运算过程。
3. 学习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算差值等。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1. 了解角的基本概念,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2. 学习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3. 学习画角,如直角、锐角、钝角等。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1. 学习乘法的意义,理解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2. 掌握2-6的乘法口诀,能够熟练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3. 学习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计算拼图、物品组合等。
第五单元:表内除法(一)
1. 学习除法的意义,理解平均分配的概念。
2. 掌握6-9的除法口诀,能够熟练运用口诀进行除法计算。
3. 学习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分糖果、分配任务等。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第五单元:测量
欣赏与设计
知识点:
1.进一步掌握已学过的图形,感受图形之美。
2.能用学过的图形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涂色时有一定规律性。
第八单元:加与减(二)
捐书活动(三位数连加)
知识点:
1、能正确计算三位数连加法,逐步脱式计算,也可以三个数摆在一起用竖式直接计算
2、能正确估算三位数连加法。
3、能运用连加等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可以分步列式,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运白菜(三位数连减法)
知识点:
1、能正确计算三位数连减法,逐步脱式计算。
2、能运用连减法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可以分步列式,也可以列综合算式,有些问题可以直接写出结果(读图表题)。
买洗衣机(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
知识点:
1、能正确进行三位数加减混合的计算,逐步脱式计算。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可以分步列式,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第九单元:统计
读统计图表(条形统计图)
知识点:
1.能读懂统计图表,从统计图表中获得信息。
2.认识条形统计图,体会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地表示数量的'多少。
3.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分析。
讨论(统计图表)
知识点:
1、对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初步的分析和预测。
2.通过“泡豆芽”小实验记录的数据,能在方格纸上绘制统计图并作出分析。
二年级下册必考点

二年级下册必考点
1. 数字的认识和运算:包括数字的读写、数的大小比较、加法和减法运算等。
2. 数的分类和排序:包括奇偶数的判断、整十数和非整十数的区分、数字的序数表示等。
3. 时间的认识和计算:包括分钟、小时的认识,时间的读写,时间的计算。
例如,某个活动从几点开始,到几点结束,持续多长时间等。
4. 长度的认识和测量:包括物体的长短比较、从几个物体中找出最长或最短的等。
5. 重量的认识和测量:包括物体的轻重比较、用秤称重等。
6. 容量的认识和测量:包括物体的多少比较、用容器装满等。
7. 图形的认识和分类:包括平面图形的辨认、形状的描述、图形的组合等。
8. 平面镜像的认识和判断:包括图形的对称轴的判断、图形的对称性等。
9. 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推理等。
10.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包括从实际生活中收集数据、用图表表示等。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一般性的学习重点提示,具体的考点还需结合教材及教师老师的要求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和学习。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树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树
一、加法和减法运算
1. 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2. 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3. 进位和退位运算
4. 加法和减法的实际应用
二、乘法和除法运算
1. 乘法口诀表
2. 两位数的乘法和除法
3. 三位数的乘法和除法
4. 乘法和除法的实际应用
三、分数的概念和比较
1. 分数的基本概念
2. 分数的大小比较
3. 分数的简化和通分
四、数列
1. 数列的概念
2. 规律性数列的判断和延伸
3.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特征和计算
五、面积和周长
1. 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2. 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3. 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
4. 实际问题中的面积和周长计算
六、时间和日历
1. 小时、分钟和秒的换算
2. 时间的读法和表示
3. 日历上的日期计算和应用
七、小数的概念和运算
1. 小数的基本概念
2. 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3. 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以上是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树的主要内容,具体内容可能因教材版本略有差异。
二年级下册数学必背知识点打印

二年级下册数学必背知识点打印二年级下册数学必背知识点:一、整数与小数1. 整数:正整数、负整数、零2. 整数的大小比较: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需考虑正负和绝对值3. 小数:小数的读法,小数点的位置及各位的名称4. 小数比较大小: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从整数部分开始逐位比较,小数点后的位数相同时,比较小数位上的数字二、加减法1. 加法:数的加法,列竖式计算,进位与退位2. 加法的性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3. 减法:数的减法,列竖式计算,借位与退位4. 减法的性质:减法的可逆性和变号法则三、乘除法1. 乘法:数的乘法,列竖式计算,进位与退位2. 乘法的性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3. 除法:数的除法,列竖式计算,竖式中的各部分分别表示什么意义4. 除法的性质:除法的基本性质和整除的判断方法四、长度与质量1. 长度的测量:使用标尺测量长度,厘米和米的换算2. 长度的比较:比较两个长度的大小,使用标尺进行测量3. 质量的测量:使用天平测量质量,克和千克的换算4. 质量的比较:比较两个质量的大小,使用天平进行测量五、形状与图形1. 二维图形的类别:圆形、方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2. 图形的属性:各种图形的边数、角数、边长、面积和周长的关系3. 图形的绘制:使用直尺和圆规绘制各种二维图形六、时间和日历1. 时间的读法:分、秒、小时、天、周、月、年等的读法2. 时钟时间的表示:分针和时针的位置关系,钟表上的刻度表示法3. 日历的使用:日期的排列、周的标记、月份和年份的表示法以上是二年级下册数学必背知识点的列表划分,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孩子能够对数学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每个知识点都需要逐个进行讲解和练习,帮助孩子建立坚实的数学基础。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概念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概念知识点
一、数与数的关系
1. 数的比较:大于、小于、等于。
2. 数的顺序:从小到大、从大到小排列数。
3. 数的进位与退位:理解和运用十位、百位进位和退位。
二、数的认识与运算
1. 整数的认识:正整数、零、负整数的概念与比较。
2. 加法运算:数的加法法则、加数、和的认识与运算。
3. 减法运算:数的减法法则、减数、被减数、差的认识与运算。
4. 乘法运算:数的乘法法则、因数、积的认识与运算。
5. 除法运算:数的除法法则、除数、被除数、商、余数的认识
与运算。
三、长度、重量和时间
1. 长度的认识:厘米、米的换算与使用。
2. 重量的认识:克、千克的换算与使用。
3. 时间的认识:秒、分、时刻的概念与换算。
四、图形与空间
1. 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等的认识与绘制。
2. 立体图形: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的认识与绘制。
3. 方位与方向:前、后、左、右、上、下等的概念与运用。
五、数据的图表
1. 图表的认识:表格、柱状图、折线图的概念与使用。
2.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将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表,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以上为二年级数学下册各概念知识点的简要概括,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易考点总结
第一章数据收集整理
1,第2页,求总人数就是把人数加起来;没有选择的同学,最有可能选择的是人数最多的那一种。
2,第3页,投票。
一个对勾表示1个数据,一个圆圈表示1个数据,一个正字表示5个数据。
3,第6页6(3),买哪几种水果合理,选择水果时至少两种。
4,第6页6(3),现在每个小长方形表示2份报纸,原来长方形的数目要除以2。
第二章表内除法(一)
1,除法解决的是平均分的问题。
它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平均,一种是几个。
24页4题
2,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25页6,9题。
3,算除法,想乘法口诀。
有的乘法口诀可以列两个除法算式,有的只能列一个除法算式。
第三章图形的运动
1,将一个图形对折,左右两边可以完全重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是(对称)的,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那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画的时候用直尺,画虚线,穿透这个物体。
2,平移后的物体和之前的相比,(形状)相同,(大小)相同,(位置)不同。
3,一些汉字或字母也是轴对称图形。
33页第2题。
第四章表内除法(二)
1,比较大小时,先把计算结果标出来,然后根据题意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列。
注意,排列是算式,不是结果。
40页第3题。
2,应用题中,购物是必考题,仔细看题,列式计算。
42页例3.
第五章混合运算
1,混合计算要注意脱式计算。
先算哪一步,可以在算式下面轻轻画一条横线。
注意数字和数字对齐,符号和符号对齐。
如果遇到难以计算的两位数加减法时,可以再草稿纸上算出结果,再写到卷子上。
47-49页例题。
2,列式计算。
列式计算要注意,只列一个综合算式,不写单位不写答,而且要脱式计算。
列式时,先要想清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找准关键字(和表示相加,差表示相减,积表示相乘,商表示相除),再进行列式。
3,列综合算式。
先算最上面的算式,再和其他数进行计算,最后直接写出得数。
注意,第一步的算式一定要加上括号。
49页3题,51页6,9题。
4,应用题。
应用题能列分步算式就列分步算式,除非题目要求列综合算式。
列综合算式时,第一步一定要加上括号,然后脱式计算。
标上单位写上答。
练习十二 1,2,3,4,6,7
第六章有余数的除法
1,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余数和被除数的单位相同。
2,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除数,反过来,余数>除数。
3,除法的竖式计算。
相同数位要对齐,横式上要把商和余数都标出来。
如果没有余数(余数为零),就不要标余数。
4,遇到除法竖式的改错题,可以先在草稿纸上计算一下,再和卷子上的进行比较。
如果式子相同,说明竖式就对了;如果不相同,说明错了。
65页第7,11题。
5,应用题遇到至少时,商要加1,如果遇到最多时,商不加1。
有时题目中没有明确写出至少或最多两个字,就要根据题意判断,剩下的余数也要参与,就是至少的问题,商要加1,如果余数不能参与,就是最多的问题,商不加1.
6,遇到找规律的题目时,要用除法计算。
先把其中的一组标出来。
然后用题目中给出的数除以一组的数量。
余数是几,就是和一组中的第几个图案相同;如果没有余数,就和一组的
最后一个图案相同。
做题时可以直接画图形。
(5和6对应练习十五)。
7,一束花
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1,对于小正方体来说,一个小正方体表示1个,一摞表示10个,一排表示100个,一个大正方体表示1000个。
2,算盘,一个上珠表示一个5,一个下珠表示一个1。
3,对于正方形格子来说,一个小格子表示一个,一个大格子表示100个。
80页5题。
4,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第四位是千位,表示几个千,第五位是万位,表示几个万……
5,数数的时候,要看清楚是一个一个地数,还是一十一十地数,一百一百地数,一千一千地数,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
79页1题,83页做一做。
6,数的组成。
例如7836是由7个千,8个百,3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
注意,个字以前是小写,个字以后是大写。
注意题目的区别:5800是由(5)个千和(8)个百组成的;5800里有(58)个百。
前者是说数各个部分的组成,写出对位数位上的数字就可以了;而后者求的是5800里有多少个百,把5800后面的两个0去掉就可以了。
(81页14(2))
7,数的读法和写法。
都要从高位开始。
8,数的大小比较。
不同数位比较,数位多的数字大;相同数位比较,高位数字大的数对应的数大。
92页2题
9,近似数。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要按要求填写。
有时候是接近几千,有时候是接近几千几百,同时出现就找最接近的数。
例如,3178接近(),可以写3200,也可以写3000.如果同时出现,就写3200.填写时要注意四舍五入的原则,接近几千看百位,接近百位看十位。
93页5,6题。
10,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按照两位数的加减法进行计算。
不会口算的,可以列竖式。
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低位开始加或者减。
11,在解决够不够的问题时,首先确定是估算还是精算。
如果可以算出准确数字就精算,再和原数进行比较;如果不能精算,就要根据题意估大或估小。
最后写出够还是不够。
96页例13,8页6,7,8题。
第八单元克和千克
1,1千克=1000克,1kg=1000g。
2,称比较轻的物体一般用克来表示,称比较重的物体用千克来表示。
3,会看懂盘秤。
107页11题。
4,比较大小时,要把单位化成千克再进行比较。
106页6题。
5,买水果蔬菜时,要现将质量表示成几个500克相加,再进行计算。
107页10题。
6,根据天平求质量时,要先标出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再根据乘除法计算。
108页14题。
第九单元推理
1,在推理时,先将两类事物写出来,再连线。
2,做数独时,要找到关键点A,再求B。
注意看清题目要求,是要所有的数字,还是只要A,B。
避免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