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东省中考物理习专题测试题:第四章__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专题13—三个特殊温度:沸点、熔点、凝固点

专题13
—三个特殊温度:沸点、熔点、凝固点
专题概述
目前学习完汽化、液化、熔化、凝固四种物态变 化,接触了3个特殊温度,本专题将这3个特殊温 度集中突破,有助于同学们辨别,并能利用它们 的不同解决实际问题.
专题概述
知识点1:沸点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 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1.如右图所示,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上烧,水烧
感谢聆听
的熔点为-182.5 ℃,沸点为-161.5 ℃.在运输液化
天然气过程中,其储罐内最适宜的温度是( B )
A.-190 ℃
B.-163 ℃
C.-159 ℃
D.0 ℃
专题概述
9.一个杯子中装有特殊金属制成的勺子,把热水瓶 中的开水(略低于100 ℃)倒入杯中,一会儿金属勺 熔化了.当杯中的水温降为室温(26 ℃)后,杯中 凝固出一金属块.关于这种金属的下列判断正确的
35
(我国各个地区中最低温度为-53.2 ℃,最高温度
为50 ℃)
A.煤油温度计
B.水银温度计
C.酒精温度计
D.乙醚温度计
专题概述
11.下表是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 若按表中所提供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是( C )
物质 水银 镁
铜
铝
铁
钨
熔点/℃ -39 649 1 083 660 1 525 3 410
是( A )
A.该金属凝固点低于100 ℃ B.该金属熔点低于26 ℃ C.该金属凝固点高于100 ℃ D.该金属熔点高于100 ℃
专题概述
10.下表是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能测出我国各
个地区气温的温度计是( C )
广东省中考物理复习 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课件

2.(2012 年梅州)护士帮病人打针前,通常会先用酒精棉球 对注射处进行消毒,此时病人会感到该处变凉爽,原因是酒精 涂在该处会发生__汽__化__(_或__蒸__发__) 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吸收 皮肤周围的热量.护士测量病人体温用的体温计是利用液体 _热__胀__冷__缩___的性质而制成的.
发生
部位
不 条件
同 点
程度
温度
变化
液面 任何温度
缓慢 降低
内部、液面同时进行 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剧烈 不变
液体温度的高低; 影响因素 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液面气压的高低
(5)沸点跟大气压的关系:同种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 气压增大,沸点升高.
2.液化: (1)概念:物质从_气__态__变为_液__态__的过程,液化需要放热. (2)液化的两种方法:_降__低__温__度___和__压__缩__体__积__. (3)常见的液化现象: ①烧水时,壶嘴上方出现 “白气”. ②夏天自来水管、水缸和玻璃上会“出汗”. ③雾与露的形成. ④冬天,嘴里呼出“白气”. ⑤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
图 4-5 思维点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做成三棱柱体,正面呈圆弧 形,其作用相当于放大镜,能将里面的水银柱放大,使观察者 看得更清楚些. 答案:35 ℃~42 ℃ 0.1 ℃ A 放大镜
考点 2 汽化和液化 【例 2】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除了烧杯、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中心有孔 的纸板外,主要器材还缺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 4-6 所示,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要求 认识
理解 操作 探究
℃
0
100 热胀冷缩
物理试题与答案(含题目的解析)

2013年广州中考物理答案一、 选择题20. (共9分)解:(1). 货物对叉臂的压强:Pa 1000m6P 2==,……2分 (2). 叉车对货物支持力做的功:J 6000m 1N 6000G h W =⨯==,……2分(3). 叉车对货物支持力做功的功率:W 600s10J6000t W P ===,……2分(4). 叉车消耗的电能:J 106%30J 6000W W 4⨯==η=电。
……3分21. (共9分)解:(1). 灯泡L 正常发光时的电流I 为:A 1V 6W 6U P I ===,……1分 电阻R 为:Ω===6A1V6I U R ;……1分(2). (a). 合上开关瞬间,t = 0,由图得:合上开关S 的瞬间,流过灯泡的电流A 6I 0=,…2分 (b). 因灯泡正常工作电流为1A ,由图知当通过灯泡电流为1A 时,s 06.0t =,由此知当合上开关经s 06.0时灯泡正常发光;…2分(c).合上开关瞬间灯泡的电阻Ω==1A6V6R 1,…1分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Ω==6R R 2………1分则6161R R 21=ΩΩ=……9分22. (6分)(1). 96℃ (1分), 已沸腾 (1分), 因有大量气泡产生,且到水面才破裂 。
(2分) (2). 753 , 乙 。
(每空1分)。
23. (7分)(1). 0.6kg ; 6N ;(每空1分)(2). 如右图所示;(2分) (3).G L L 12;(1分)(4). 将挂水瓶的绳套向右适当移动 。
(2分)24. (共8分)(1). 如图(2分)(2). (3分)或(3) 1.3V , 不能 , 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
(每空1分共3分) 检测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 得出的结论 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流表 若电流表无读数则为L 1断路若电流表有读数则为两灯实际功率太小检测方法观察到的现象 得出的结论 给L 2并联一个电压表若电压表无读数 则为L 1断路 若电压表有读数(约1.5V ) 则为两灯实际功率太小L 2 L 1一、选择题1、【答案】A【分析】由图可知,此机械为内能转换为机械能和部分内能。
2013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_物态变化》单元知识点提要与练习(精选)

《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知识提要 1.27cm4.1 从全球变暖谈起1、温度和温度计(1(2性质制成的,里面的液体有汞(水银)、酒精、煤油等。
2、摄氏温标与热力学温标(1)摄氏温标: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读作1摄氏度。
(2)热力学温标: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用符号“K”表示,它是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
它以-273℃作为温度的起点,叫做绝对零度。
(3)两者的关系:T=273+t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且②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再读数;.....,待示数稳定后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如图4-1中乙正确..、甲和丙错误..。
4、温度计读数:如图4-2中甲的示数为9℃;乙的示数为-16℃。
(甲)(乙)图4-1 图4-25、体温计:4-3中体温计的示数为36.8℃。
图4-36、几种新颖的温度计:气体温度计、辐射温度计、红外测温计、电子体温计、光测高温计、电阻温度计。
【基础练习】1.图为实验室温度计的示意图,此时它所示的温度是______℃.2.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沸水的温度是℃.3.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原理制成的,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有温度计、温度计(列举两种).4.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计的玻璃泡部分浸入液体中 B.温度计的玻璃泡置于液面之上C.把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后再读数 D.温计度的玻璃泡全部浸在液体中,但不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5.如图是用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的温度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A.B. C.D.6.如图所示,请指出图中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两处错误。
7.用一支原来示数为380C的体温计,未经下甩,便去测量一个正常人的体温,如果当时气温是350C,那么体温计的示数为()A.380C B.370C C.36.50C D.350C8.关于物体冷热程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来表示 B.不可以根据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C.准确的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需要使用温度计 D.00C的冰要和00C的水冷热程度不一样9.有一只温度计刻度不准,将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20C ,放在一个大气压时沸腾的水中,示数是1030C,那么用此温度计测得气温为130C,实际气温应为多少摄氏度?首先摄氏温标以水沸点(标准大气压下水和水蒸气之间的平衡温度)为100度和冰点(标准大气压下冰和被空气饱和的水之间的平衡温度)为零度作为温标的两个固定点.所以将103-(-2)=105℃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有1.05℃,所以实际气温为13℃时,该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为13×1.05=13.65摄氏度,此温度计显示13÷1.05=12.38摄氏度时,测量值与实际温度相符?10.一支没有刻好刻度的温度计,插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玻璃管内水银柱长度是5cm,然后插放到烧杯内正在沸腾的水中时,水银柱长度是30cm,若用该温度计去测量某液体,水银柱长度是15cm,液体的温度是多少?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12、汽化:(1)蒸发:(2温度叫沸点,沸点与(3)水的沸腾图象(如图4-4)。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章节测试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章节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下列实验仪器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B.C.D.2 . 干冰在人工降雨、食品保鲜中有重要的应用,你知道干冰是怎么制成的吗?在液体二氧化碳生产干冰的过程中,一部分液体二氧化碳要变成气体二氧化碳排走,这一过程要,余下的液体二氧化碳则由于而变成了固体,再经过压缩为颗粒或块状的干冰.关于上述各空应填内容,下列各项正确的是A.升华,吸热,放热,凝华B.汽化,吸热,放热,液化C.汽化,吸热,放热,凝固D.汽化,吸热,放热,凝华3 . 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雾凇生成B.冰化成水C.露珠形成D.蒸笼旁的“白气”4 . 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B.晶体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C.各种晶体的熔点都相同D.非晶体在凝固时要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下降5 . 物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物态变化正确的是A.冬季地面上霜的形成﹣﹣凝华现象B.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熔化现象C.从冰箱中拿出来一根冰棒上面有白色粉末——凝固现象D.冰棍冒出“白气”﹣﹣汽化现象6 . 以下是一些工具与对应的工作原理:①测力计﹣﹣弹性形变与外力的关系;②重垂线﹣﹣重力的方向垂直向下;③液体温度计﹣﹣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④验钞机一荧光物质在红外线的照射下能够发光.其中正确的一组是()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②7 . 室温是18 ℃,温度计在酒精中的示数是17 ℃,将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来后,它的示数A.会马上升高到18℃B.仍然保持17 ℃不变C.先下降,然后上升到18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8 . 下表是l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的信息,能做测温物质在我国各个地区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A.水温度计B.水银温度计C.酒精温度计D.乙醚温度计9 . 下列餐桌上常见的美食,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A.刚蒸熟的饺子冒“白气”是汽化现象B.红烧肉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炒菜时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肉和菜的内能增加D.把炖汤的火调小是为了降低汤的温度10 . 下列物理量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声音的速度是340m/sB.洗澡水的适宜温度为60℃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D.水的沸点是100℃11 .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画鱼儿戏水时鱼吐出气泡的情景,请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判断其中画法正确的是()A.甲图B.乙图C.丙图D.三图都正确二、填空题12 . 小明设计了一种灭火弹,弹内装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将灭火弹投入火场,外壳破裂,干冰迅速_______(物态变化名称)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______热,实现快速灭火.13 . 密度有广泛的应用:我国新一代航天运载火箭箭体采用密度比较_____的新材料,使有效载荷增大。
4.4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升华和凝华专题训练含答案及解析解析

【分析】要判断“雾”和“冰花”的形成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就需要清楚“雾”和“冰花”分别是什么状态,它们又是由哪种状态形成的,然后结合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就可以判断出它们各自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要判断“雾”和“冰花”是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就要根据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进行分析.
【解答】冬天,挂在室外的湿衣服会结冰,但结冰的衣服最后也会干,冰由
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
故答案为:升华•
7、深秋的早晨,我们看到地面、花草上有一层白色的霜,霜的形成是()
A.凝固现象B.液化现象C.凝华现象D.升华现象
【分析】熔化是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凝固是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汽化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液化是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升华是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凝华是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
【解答】A.早晨的浓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B.冰冻的衣服干了是升华现象;C.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D.水结冰是凝固现象;
故选B.
2、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
C.“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A.熔化B.凝华C.汽化D.升华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生活中的升华现象,明确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解答】“固体清新剂”使用时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
故选:D.
5.图中所示四幅图中,由凝华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是(
冬天草叶上形成“冰挂”北方冬天的雾淞
【分析】此题考查了生活中的几种物态变化,首先要弄清变化前后的物态特征,然后根据规律来判断:
雨.(填物态变化名称)
广东省年中考物理沪粤版总复习课件:第4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共34张PPT)

18. 如图K1-4-7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气体温度计的 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 段液柱.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
_热__胀__冷__缩___来测量温度的. (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
高时液柱向_左___(填“左”或“右”)移动. (3)若将此装置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
( B)
B. 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 ℃
C. 在第30 min,该物质处于固液
共存状态
D. 在第10 min到第25 min之间,由于物质温度不变,
所以不吸收热量
2. 图K1-4-9(2015常州)市场上有一种“55 ℃保温
杯”(如图K1-4-9所示),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
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
C. 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
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D. 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
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8. (2018长沙)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 水资源人均
占有量是世界的25%,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
家之一. 了解地球的水循环知识,提高节水意识,培
10. (2018宜昌)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 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 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 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 “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 “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11. (2018盐城)下列事例中的物态变化属于放热现
5. (2018武汉)图K1-4-11甲是观察物质熔化和凝固 现象的实验装置,图K1-4-11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 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专题13—三个特殊温度:沸点、熔点、凝固点

拓展提升
(3)工业生产中常将两种或多种金属在同一容 器中加热使其熔化混合,冷凝后便得到具有金属 特性的熔合物合金,这是制取合金的常用方法之 一.钠铁合金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采用 上述方法制取合金.
感谢聆听
拓展提升
9.小明和小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想制作一个医用冷 藏盒,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盐水结成的 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在测量过程 中,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 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 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红加了3汤匙的盐. 由此做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与盐水的浓度有 关.接着他们进行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 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情况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分别对应图线___c__、 ___d___和___b___.
(选填“a”“b”“c”或“b”)
基础训练
6.已知固态酒精的熔点是-117 ℃,沸点是78.5 ℃, 则-121 ℃的酒精是__固____态 (选填“液”或“固液共 存”), 0 ℃的酒精是__液___态(选填“固”“液”或“固 液共存”);沸水的温度为100 ℃,这时___不__能____ (选填“能”或“不能”)使用酒精温度计,你的理由 是_1_0_0_℃__高__于__酒__精__的__沸__点___.
(1)用酒精温度计___不__能___(选填“能”或“不能”) 测量沸水的温度,我国北部漠河地区的历史最低气 温应用__酒__精___(选填“水”“水银”或“酒精”)温度 计测量较为适宜. (2)-182 ℃的氧处于___气___态;固态的金放在沸 腾的铁水中___能____(选填“能”或“不能”)熔 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填空.
物质 铁 钠 铜 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班别:姓名:学号:分数:
知识自助餐A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下列温度最接近23 ℃的是()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B.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
2.图X4-1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图X4-1
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D.6 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3.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图X4-2所示的是某同学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对照图示分析,污水被净化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图X4-2
A.升华,液化B.液化,汽化
C.熔化,液化D.汽化,液化
4.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
B.盛夏,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外壁出现水滴
C.金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寒冬,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
5.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8.3 ℃,科考队员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选用() (几种物质的熔点:酒精-117 ℃、水银-39 ℃、煤油-30 ℃、冰0 ℃)
A.体温计B.测温物质为煤油的温度计
C.测温物质为酒精的温度计D.测温物质为水的温度计
6.下列物质中,全都属于晶体的是() A.松香、萘、冰B.石英、蜂蜡、冰
C.水银、食盐、海波D.铁、铜、玻璃
7.如图X4-3所示的情景,是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这个探究方案中:
图X4-3
①图甲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关系的
②图乙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
③图丙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气流快慢关系的
④整个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的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①②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均正确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7分)
8.图X4-4所示的是某同学测体温时体温计的一部分,它的读数是______℃,该同学的体温属于______(填“正常”或“不正常”)范围.
图X4-4
9.如图X4-5所示,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试管A放在装冷水的容器B内,过一段时间,观察到试管A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看到温度计C的示数升高,这个实验说明了水蒸气液化时要__________热量.
图X4-5
图X4-6
10.雪糕是大家都喜爱吃的冷饮.夏天当我们吃雪糕时撕下包装纸会发现冒“白气”,实际上“白气”是雪糕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根据你的观察,雪糕冒出的“白气”符合实际的是如图X4-6中的________.11.图X4-7所示的是反映某种物质三种状态的微观模型.图乙中的物质为________态.该物质由图甲的状态直接变为图丙的状态时,所发生的物态变化为________,下列事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与这一过程相同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①固体清香剂用了一段时间后变小;
②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看到有“白气”冒出;
③新鲜的蔬菜放置两天后变蔫.
图X4-7
知识自助餐B
三、实验题(每空3分,共24分)
12.小明同学用如图X4-8甲所示的装置对冰进行加热.
图X4-8
(1)根据实验记录他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冰是_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在10 min末这一时刻,杯里的物质处于_______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比较AB段和CD段可知,冰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要______(填“大”或“小”).
(2)继续加热到水沸腾,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且一直保持不变,则水的沸点是______℃,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大气压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13.小聪在“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的实验中,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了如图X4-9所示的图线.
图X4-9
(1)实验中选取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图象可知:
①冰的熔点是________;
②冰的熔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能力题(10分)
14.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热管
图X4-10是青藏铁路通过“千年冻土”区的照片,照片中插在路基两旁的一排碗口粗细的是热管(还有一部分埋在路基下面).这是为了解决“冻土”区路基在温度过高时会变得松软不牢固而采取的一种方法.
热管是一根两端封闭的金属管(图X4-11是管内物质物态变化的示意图),管内装有容易汽化的液体.上方一端处在温度较低的地方,下方一端处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当它的下方一端受热时,里面的液体会吸热而汽化,蒸气跑到温度低的上方一端时放热而液化,液化后的液体由于重力作用(或其他途径)又回到受热的下方一端.如此循环往复,热管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
图X4-10
图X4-11
(1)热管里面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当热管“制冷”时,上方一端的温度______下方一端的温度,此时,热管把从高温处吸收的______“搬到”低温处放出.当上方的温度和下方的温度相同时,热管________.(横线内填以下其中一个数字序号:①停止“制冷”;②开始“制冷”;③热量;④温度;⑤高于;⑥低于)
知识自助餐C
15.小虎用一个装有2 g水银的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如图X4-12所示.
(1)请指出他在使用温度计时存在的两个问题: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X4-12
(2)在温度计示数上升的过程中,水银的质量________,体积______,密度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在温度计示数上升的过程中,水银的内能______(填“增大”或“减小”),这是通过________(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而使内能发生改变的.
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1.D 2.B 3.D 4.B 5.C 6.C7.D
8.37.2正常
9.试管壁有小水珠(或液化)放出
10.液化乙解析:热气上升冷气下降.
11.液升华①
12.(1)晶体固液混合态小(2)98低于
13.(1)温度计、钟表
(2)①0 ℃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14.(1)汽化液化(2)⑥③①解析: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内能从温度高的位置传到温度低的位置,当温度相同时,热传递终止.
15.(1)①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容器底部接触
②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上表面不相平
(2)不变增大减小(3)增大热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