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生命力报告2008-Panda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地球生命力指数下降呼唤发展转型

【高中生物】地球生命力指数下降呼唤发展转型

【高中生物】地球生命力指数下降呼唤发展转型地球到底能够承载多少人类?40年来物种灭绝的速度有多快?人类应该如何面对未来的生态危机?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日前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下称《报告》)回答了这些问题。

报告中,wwf使用了“地球生命力指数”概念,即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巨型的仓库,那么这个仓库里的资源还够人类使用多少年。

地球生命力指数(lpi)由陆地、淡水、海洋生物群落三个独立的指标组成,该指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地球资源量的改变。

《报告》表示,人类对地球资源的市场需求已少于自然可再生能力的50%,须要1.5个地球就可以贯穿目前人类的生态足迹。

wwf中国总干事卢思骋向《中国科学报》表示,近40年以来,全世界野生动物的数量已经增加了一半,其中淡水物种的种群规模平均值上升了76%,但人口在不断减少。

由于人均消费的不断增加,地球所产生的资源总量已经没有办法满足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

“按照这样的需求发展的模式继续下去的话,到本世纪中期会需要三个地球才能满足人类所需。

”他说。

生物多样性上升的同时,人口和人均消费的快速增长正驱动着全球“生态足迹”的减少。

所谓“生态足迹”就是指保持一个人、地区、国家的存活所须要的,能容纳人类所排放量的废物的、具备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

wwf专家凌林博士指出,一个国家想要实现全面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证人均生态足迹要低于地球人均生物承载力,同时也能保持全球定义标准下的体面的生活水准。

“但目前人类每一年需要的资源,地球需要一年半才能产生出来。

”人口快速增长和气候变化使水资源紧缺问题在日益转差。

少于200多个河流流域,做为25亿人口的家园,已经发生了每年至少一个月的轻微缺水。

凌林表示,“现在泵入的二氧化碳大概必须100年才可以水解。

当前,人类的资源在增加。

非常大程度上我们就是在研发子孙后代的资源。

”同时,《报告》指出,中国现在处于关键的转折点,选择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非常关键,决定并改变着未来。

生命档案册

生命档案册

生命档案册我国濒危灭绝生物-动物篇一、物种名称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生活环境栖息于长江上游各山系的高山深谷的竹林中,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

这些地方土质肥厚,森林茂盛,箭竹生长良好,构成为一个气温相对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丰富的食物基地。

现存数量约1500多只。

濒危等级濒危。

被誉为“中国国宝”,是中国特有种。

致危因素1.森林采伐2.捕捉过多3、盗猎、走私大熊猫皮张标本尚时有发生4、种群分布条状隔离。

5污染和生存环境缩小6、生育能力差,大熊猫一生才生几个后代,一般每两年才繁衍一次。

二、物种名称滇金丝猴(学名:Rhinopithecus bieti)生活环境栖息于海拔3,300~4,100m 左右的高山暗针叶林带。

仅分布在我国云南云岭山脉两侧的德钦、维西、丽江、剑川、兰坪及西藏芒康的高山峡谷中。

现存数量约1700多只。

濒危等级濒危。

致危因素主要是猎杀它们供毛皮用。

同时,还由于森林不断砍伐、毁林开荒以及放牧,严重地破坏了它们的栖息环境而导致社群分割,一些小的社群最后遭到蚕食绝灭。

三、物种名称白鳍豚(学名:Lipotes vexillifer)生活环境白鳍豚为中国长江中下游的特有的淡水鲸类,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

主要栖息于有良好摄食区的深水中,似乎比较喜欢浑浊的水域。

现存数量2007年8月8日正式宣告功能性灭绝。

濒危等级灭绝。

致危因素1.数量稀少,难以大量繁殖2.繁殖率低,生长较慢3.人类活动增加或活动不当及长江的过度开发、污染。

2016地球生命力报告summary——final中文

2016地球生命力报告summary——final中文

恢复力
21世纪给人类带来双重挑战: 既要保持自然的各种形态和功 能,又要在有限的地球上为人 类创造公平的家园。
地球生命力
报告2016
摘要
国际
© NASA
自 20 世纪中叶,人类活动在 大小和规模上的指数增长, 使自然服务人类的能力和自然 本身所面临的风险不断升级。 科学家认为,我们已经从全新世过渡 到一个新的地质时代,即“人类世”。
WWF 地球生命力报告 2016 . 摘要 6
监测的物种
图 2:通过地球生命力 指数数据来源在地图上的 分 布, 可 以 看 出 地 球 生 命 力 指 数 监 测 种 群 的 位 置。 自上期报告以来的新增种 群已用橙色进行了突出显 示(世界自然基金会、伦 敦动物学会,2016 年)。
地球生命力指数数据库不断壮大,而每期《地球生命力报告》都会 有更大的可用于分析的数据集。自上期《地球生命力报告》发布以来, 目前已经有 668 个物种的 3772 个不同种群被添加到地球生命力指数 数据库(图 2)。该数据集目前仅限于脊椎动物的种群数量,收入无脊 椎动物和植物物种的方法目前已经在开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PR_2006_Chinese

LPR_2006_Chinese

James P. Leape WWF本报告描绘了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状态和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给生物圈带来的压力。

报告主要有两个显示指数: 反映地球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 “生命地球指数”和显示人类对这些生态系统需求程度的 “生态足迹”。

这些指数综合了过去几十年的趋势,随后三幅图试图探知未来的情形。

这些情景预测显示出我们当下所作出的选择将如何影响到我们的未来:是最终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与充满生命力的生态系统和谐共处;还是导致了这些生态系统的崩溃,致使生物多样性永久丧失,也侵蚀了地球支撑人类生命的能力。

“生命地球指数”衡量了世界上生物多样性的趋势。

它跟踪了全球1313种脊椎动物的种群数量,包括鱼类、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和哺乳类动物。

同时为陆栖、淡水和海洋生物计算了单独的指数,然后将三种趋势平均后形成一个综合指数。

尽管脊椎动物只占已知生物物种的一小部分,但有关它们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仍被认为是整个生物多样性的典型。

通过跟踪野生物种,“生命地球指数”同时也在监测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

从1970年到2003年,该指数下降了30%。

这个全球趋势表明,我们正在以一种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破坏着自然生态系统。

当生物圈的生产能力跟不上人类消费和生产垃圾的速度时,生物多样性就会遭殃。

“生态足迹”反映的是人类对于自然界能够提供生态资源和生态服务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土地和水的需求——包括食物、纤维、木材,建筑用地,以及吸纳由于燃烧化石燃料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所需的土地。

地球的生物承载力是指能满足人类需求的、可用的、具生物生产力的土地面积,包括农田、牧场、森林和渔场。

有关淡水的消耗情况没有包含在“生态足迹”中,而是在报告中的一部分单列出来。

从八十年代后期以来,我们一直处于“生态足迹”过度超过地球的生物承载力的状态,2003年超过的幅度即达25%。

事实上,地球的再生能力已经跟不上人类的需求,因为人们将资源变成废弃物的速度远远高于自然把废弃物再变成资源的速度。

大熊猫保护研究报告英语

大熊猫保护研究报告英语

大熊猫保护研究报告英语Panda Conservation Research Report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valuate the current status of panda conservation efforts and propose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The report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giant panda population, threats to their survival, and various conservation measures implemented so far.Introduction:The giant panda (Ailuropoda melanoleuca) is an iconic species and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global biodiversity. However, due to habitat loss, fragmentation, and poaching, their population has declined significantly over the years. Therefore, conservation efforts have been initiated to protect this endangered species. Methods: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existing literature, reports, and studies related to panda conservation. Data on population size, threats, and conservation actions were collected from various sources. Additionally, interviews with conservation organizations and experts were conducted to gather insights on the current state of panda conservation.Results:1. Population Size: The current estimate of the wild panda population is approximately 1,800 individuals, with over 80% of the population living in protected areas. However, this numberremains low compared to historical levels.2. Threats: Habitat loss and fragmentation due to human activities, such as deforestation and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are the main threats to panda survival. Climate change also poses an increasing threat by altering bamboo distribution, the primary food source for pandas.3. Conservation Measures: Several conservation measures have been implemented to protect pandas, including habitat restoration, captive breeding programs, and anti-poaching efforts. Encouragingly, these initiatives have resulted in a slight population increase in recent years.4. Challenges: Despite progress, there are still challenges that hinder effective panda conservation. These include limited financial resources, difficulties in monitoring and enforcing regulations, and lack of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Recommendations:Based on the findings, the following recommendations are proposed for improving panda conservation efforts:1. Strengthen protection of panda habitats through increased funding for habitat restoration and conservation enforcement.2. Enhance community engagement and education programs to raise awareness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panda conservation and reduce human-wildlife conflicts.3. Develop comprehensive strategies to mitigate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panda habitats and ensure their long-term survival.4. Foster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s and partnerships to promote knowledge sharing and support global panda conservation efforts. Conclusion:The giant panda population remains vulnerable, and concerted efforts are needed to secure their survival. This research highlights the current state of panda conservation, including progress made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implementing the proposed recommendations, it is hoped that the giant panda population will thrive and contribute to the continued diversity of our planet's ecosystems.。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500字作文10篇(4)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500字作文10篇(4)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500字作文10篇(4) 空气的污染,水质的破坏,还有那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好似都是我们人类一手造成的,现在,大家似乎都感到了事态的严重,节约水资源,是最受关注的一个话题,嘴上说的人人传诵,可有谁是真正的付诸行动呢?国家管理那些排放污水的工厂,又怎么管得到每一份小家庭,洗衣服的时候,水哗哗地流,洗碗的时候,水也哗哗地流,难道就不能在水放够了以后,把水龙头关上吗?水,你们家有二次利用吗?把洗脸的水,拿去洗菜,甚至洗完菜后还可以去冲马桶,你有这样做过吗?树木的重要性,能比谁更重要,我们呼吸的氧气,是大树制造出来的,升华中不可或缺的纸,也是用树给做成的,树为我们阻挡风沙,给大家一个舒适的环境,但你有保护过它吗?你是否种过一棵小树?这些事,都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有的人却只会去破坏这些保护我们的“母亲“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连先人都知道不能去做坏事,怎么现代的人,还不会懂呢?也许你会说,“现在科技兴旺了,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哪个星球适合我们居住,等到地球消灭的时候,人类就可以搬到其他地方去了。

”但是,如果我们没有保护意识,科学再兴旺,知识再渊博,又有什么用?我们是可以搬到别的地方居住,但到了那里,人类又破坏环境,导致那里跟地球一样,大家只好又搬到别的星球,就这样,从月球到金星,从金星到水星,再从水星到冥王星……宇宙迟早会消灭掉。

地球只有一个,人类只有珍惜资源,保护地球,才能有个美丽的明天。

在社会高速开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在不断向上,可是人们都沉浸在美好生活的今天,大家都只知道,自己与社会的未来都是前途无量的,可谁会想到地球的未来是怎样的……人们都只顾自己的利益,却不为地球的未来着想。

到时候地球的资源都枯竭了,人类要怎么样,我们的子孙要怎样?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我们因该保护环境。

据了解,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巨型的仓库,那么这个仓库里的资源还够人类使用多少年?为了说明地球资源的改变,《报告》使用了一个“地球生命力指数”概念。

地球生命力报告气候问题

地球生命力报告气候问题

地球生命力报告气候问题1、地球生命力指数是怎么算出来的分别计算陆地、淡水和海洋的热带和温带地区脊椎动物种群趋势,然后求得二者的平均内值,结果就容是陆地、淡水和海洋生命地球指数。

地球生命力指数(Living Planet Index)简称LPI,是衡量地球生态状况的一种指数概念,这一概念通过对2688个分布在不同生态系统和地区的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及鱼类物种中9014个种群的规模变化趋势来衡量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相当于借助对物种丰富度变化的表述,衡量地球的生态状况。

《地球生命力报告》每两年发布一次,是一份记录地球健康状况的前沿报告,由WWF(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伦敦动物学学会(ZSL)和全球足迹网络(GFN)合作完成。

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巨型的仓库,那么这个仓库里的资源还够人类使用多少年。

为了说明地球资源的改变,《报告》使用了一个“地球生命力指数”概念。

2、地球生命力指数是怎么算出来的分别计算陆地、淡水和海洋的热带和温带地区脊椎动物种群趋势,然后求得二者的平版均值,结果权就是陆地、淡水和海洋生命地球指数。

地球生命力指数(LivingPlanetIndex)简称LPI,是衡量地球生态状况的一种指数概念,这一概念通过对2688个分布在不同生态系统和地区的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及鱼类物种中9014个种群的规模变化趋势来衡量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相当于借助对物种丰富度变化的表述,衡量地球的生态状况。

《地球生命力报告》每两年发布一次,是一份记录地球健康状况的前沿报告,由WWF(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伦敦动物学学会(ZSL)和全球足迹网络(GFN)合作完成。

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巨型的仓库,那么这个仓库里的资源还够人类使用多少年。

为了说明地球资源的改变,《报告》使用了一个“地球生命力指数”概念。

3、《地球生命力报告2020》都反映和概述了哪些状况?顾名思义,这是一份关于地球物种生存生态以及环境对它们的影响。

大熊猫保护

大熊猫保护

【现代大熊猫分布图】
让人吃惊的是,人类,种群数达70亿,在 中国这个区域内,到了20岁只有0只后代。
无论如何,从数值来看,熊猫的繁殖力 大概算不上“出色”,但和别的熊比起来 并不落下风。既然大部分熊在野外过得都 不错,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大熊猫濒危和它 的繁殖力有关。
大熊猫发情难、性冷淡?
在过去的圈养条件下,的确如此;但野外不 一样。要知道野生的大熊猫雄性平均有9.8平方公 里的领地,雌性更是有23.7平方公里。熊猫平时 独居、不触犯他人领地,但繁殖期的时候会聚到 一起实行群婚制,几只雄性会相互竞争,雄性和 雌性都可与多个异性交配,不论平日生活还是恋 爱都相当自由。相比之下,圈养大熊猫大多只能 生活在狭小的笼子里,许多动物园更是因条件所 限只能养一对,能不得抑郁症就不错了,还被逼 着包办婚姻,这叫人家怎么产生爱情。野外大熊 猫成年后表现出繁殖行为的比例是100%,而到 2000年为止圈养大熊猫只有26%,没有可比性。
每一个物种都有自己的生存策略,有 自己“擅长”的领域;有些物种很成功, 有些不那么成功,但是我们眼中所见的每 一个生命迄今为止都生存了下来,它们都 是自然选择的胜利者。大熊猫的策略并不 以繁殖力见长,但它的生存并没有因此受 到影响。 可是照此说来,大熊猫濒危的罪魁祸首 又是谁呢?
熊猫的食性单一、缺乏适应力?
世界上没有万能的生物,每一 个物种都是针对它所身处的环境而 演化来的。只不过当环境变化时, 有些物种运气好,在新环境里也能 顺利生存——比如猫、蟑螂、麻雀 和谷螟;而有些物种运气不那么好, 面对人类世的新环境完全措手不 及——比如猛犸象、渡渡鸟、袋狼、 旅鸽,嗯差一点还有大熊猫。
严格地说,自然选择下“成功”只有一个 标准:活着。、以此而言,大熊猫其实还挺成 功的——它们的食物来源丰富,营养也够用, 还几乎没有竞争者和捕食者,更是演化出了 六根手指”来抓握。人类 “第 带来的环境剧变把本来活 得不错的大熊猫推入了濒 危,但这难道能怪它们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健康。最终,这种损失也会殃及人类 告中未曾有的。在一些温带地区,生物 性减少和气候变化正在使所有国家福祉
福祉。
多样性丧失已趋平稳,而全球的生命地 和发展的风险性增加。
这份报告采用互补的方式,探索全 球指数则在持续下降。现在看来,即便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水资源短缺正
球生物多样性和人类消费的变化状况。 是实现生物多样性公约的适中目标—— 日益受到关注。因此, 这份报告包括了
生命地球指数反映地球生态系统状况, 即 到 2010 年 大 幅 度 减 少 生 物 多 样 性 丧 第三个度量指标——水足迹,表示由于
而生态足迹表征人类对生态系统需求的 失——也越来越不可能。
对物品和服务的消费而占用的国家、地
程度和类型。
区 或 全 球 的 水 资 源。 就 全 球 尺 度 而 言, 水资源不算稀缺,但是就空间和时间而 言, 水 资 源 分 布 不 均, 可 利 用 性 不 等。 现今,约有 50 个国家面临中度或严重的 水资源紧张。由于气候变化,遭受常年 或 季 节 性 水 资 源 短 缺 的 人 数 将 会 增 加。 这会对生态系统健康、食物生产和人类 福祉产生深远的影响。
近四十年前,阿波罗 8 号的宇航员 拍摄了著名的“地球上升”照片 ,这是 人类第一次看到这个星球。也就是两代 人的时间,人类世界已经从生态盈余转 变为生态赤字。人类的聪明才智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有着非凡的记录,也正是这 种精神使人类登上了月球。现在人类必 须发挥这种精神来使后代免受生态债务。
James P. Leape WWF 全球总干事
在 过 去 45 年 里, 由 于 人 口 增 长 和 个人消费的增加,人类对地球的需求已 经翻了一番还多。1961 年,几乎所有国 家都有足够大的能力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地 球 生 命 力 报 告 2008 2
到 了 2005 年, 局 势 已 经 发 生 了 根 本 变 但尚有许多有效的方式改变这一进程。 越城市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源密集阶段。
《地球生命力报告 2008》告诉我们,我 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人类对食物、饲料和 念 ,用以处理不同部门和驱动力的生态
们消费资源(地球自然系统所提供服务 生物燃料需求的急剧增加。此外,某些 超载问题。这种楔形分形能够将生态超
的基础)的速度太快,以至于超出了资 地区出些了水供应减少。今年夏天北极 载的各种作用因素进行分解,提出每种
的全球生态足迹已经超出地球承载力的 都是在通过利用或者日益透支异地的生
在我们采取行动以减少我们的生态
30%。如果我们的需求以同样的速度增 态资本,来维持现有的生活方式和经济 足迹(人类对地球服务功能的影响)的
加,那么到 21 世纪 30 年代中期,我们 增长。
同时,我们还必须更好的管理提供这些
服务的生态系统。成功的管理是在自然 许可尺度范围内,友好地使用资源。这 就 意 味 着, 每 个 部 门( 如 农 业 或 渔 业 ) 在作决策时应该着眼于更加广泛的生态 后果。这也意味着,我们必须找到办法 来管理全球生态系统。这种管理应该跨 越界线——地界线和政治界线,将地球 生态系统视为一个整体。
图 1 :生命地球指数。全球生命地
化——许多国家只能通过从其他国家进 尽管我们对所要做的大部分事情已经知 这些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一半还多, 球 指 数 表 明, 从 1970 年 到 2005 年, 脊
口资源,并将全球大气圈作为排放二氧 晓,解决办法也已经找到,然而,在应 可以规划理想的生活方式,而且同时使 椎动物物种种群下降了近 30%。
示,仅在过去的 35 年里,人类就丧失了 近 1/3 的地球生态资源。
然而,由于人口增长和个人消费的 不断增加,我们的需求持续扩大。我们
生态信贷短缺是全球性的挑战。《地 球生命力报告 2008》显示,全球 3/4 的 人生活在生态负债国(国家的消费超出 了本国的生物承载力)。因此,大多数人
源服务需求的增加,同时在 2050 年实现 大幅度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重 要的是,这一模型强调有必要立即采取 行动,遏制危险的气候变化。
源更新的速度。正如鲁莽支出造成经济 冰帽被开阔水面包围,这是人类有史以 作用因素的对策。单就这一最重要的挑
衰退,鲁莽的消费也在耗尽全球的资源, 来第一次,毫不夸张地说,这是由于人 战而言,WWF 的气候解决模型用楔形分
进而危及未来的繁荣。生命地球指数显 类碳足迹的影响。
析来说明它是如何能够满足预测全球能
是有限制的。当人类对这一能力的需求 这份报告生命地球指数的数据量促成了 正在增加,结果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和废
超出了其可用的范围,即人类超越了生 我们按生物地理区、分类群和生物群落 物累积在空气、土地和水体中。由此产
态界限,那么就是在侵蚀地球生命系统 对物种种群趋势的分析,这是以往的报 生的森林砍伐、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
1 地 球 生 命 力 报 告 2008
引言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它维持了具繁
如果用世界脊椎动物的种群数目
人类对地球生物资源的需求——人
荣多样性的物种(包括人类),地球的这 1686 来量度,在过去的 35 年里,全球生 类生态足迹,现在已经超出了地球再生
种维持能力很强,但是从根本上讲,也 命地球指数已经下降了近 30%(图 1)。 能力的 30%(图 2)。全球性的生态超载
则甚为逊色。
性。
了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我们的生活
无论我们生活在 这些总体的趋势已经产生后果,我
市的中心,我们的生活甚至我们的生命 们已经在今年的每日头条新闻看到这些
有时,挑战似乎势不可挡,这就是
均依赖于地球自然系统所提供的服务。 后果。全球多种作物价格创历史新高, 为什么我们推出了“可持续性阶段”概
地 球 生 命 力 报 告 2008
前言
最近的全球经济下滑是对人类入不 将需要两个地球来维持现有的生活方式。
庆幸的是,人类有扭转生态信贷短
敷出生活方式的一次警示。然而,与日 今年的报告首次揭示人类水资源消费的 缺的方法。 现在行动起来,遏制不可逆
益显现的生态信贷短缺相比,金融衰退 影响,以及人类面对水资源短缺的脆弱 转的生态衰退还不算太晚。本报告指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