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中间件在缴税系统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利用中间件实现企业级应用集成(二)

利用中间件实现企业级应用集成(二)

中间件是一种软件,它在企业应用系统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使得这些系统可以进行无缝地集成。

利用中间件实现企业级应用集成是一种高效的方式,可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本文将探讨中间件在企业级应用集成中的应用和优势。

1. 介绍中间件的概念和作用中间件是位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之间的软件层,它提供了一系列的功能和服务,包括消息传递、事务处理、并发控制等。

中间件可以将不同的应用程序连接起来,使得它们可以共享数据和资源,同时提供了可靠的通信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

2. 讨论企业级应用集成的需求和挑战在现代企业中,不同的应用系统通常由不同的供应商开发和维护,它们可能运行在不同的平台和技术上。

为了实现这些系统之间的无缝集成,企业需要解决不同系统之间的协议不兼容、数据格式不一致等挑战。

3. 分析中间件在企业级应用集成中的优势中间件可以提供统一的接口和协议,使得不同的应用系统可以轻松地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

中间件还可以提供一些高级功能,如消息队列、异步通信等,帮助企业实现高可靠性和高性能的系统集成。

4. 探讨常用的中间件技术和工具在企业级应用集成中,常用的中间件技术包括ESB (Enterprise Service Bus)、消息队列、数据转换工具等。

ESB是一种提供统一接口和协议的中间件,它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异构系统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换。

消息队列可以实现异步通信,提高系统的可伸缩性和容错性。

数据转换工具可以将不同格式的数据进行转换,确保系统之间的数据一致性。

5. 分析中间件在企业级应用集成中的实际应用中间件在企业级应用集成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电子商务系统中,中间件可以实现订单管理、支付系统和物流系统之间的集成;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中间件可以实现销售系统、服务系统和市场推广系统之间的集成。

6. 探讨中间件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虽然中间件在企业级应用集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不同供应商的中间件技术不兼容,企业需要进行技术选型和平台转换;同时,中间件的安全性和性能也需要得到保障。

中间件在税务信息化中的应用

中间件在税务信息化中的应用

中间件在税务信息化中的应用彭烈慧;钟宝荣;张琼【摘要】针对中国税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中间件的特点、在税务信息化中应用中间件技术的好处、可行性等的分析,提出了应用中间件CDAP进行解决的思路及一种基于该中间件CDAP的税务信息化系统体系结构,并对其参数进行了适当的优化与调整.不但提高了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和效率,而且较好地解决了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等问题.【期刊名称】《现代电子技术》【年(卷),期】2006(029)016【总页数】3页(P86-87,90)【关键词】税务信息化;中间件;CDAP;税务业务【作者】彭烈慧;钟宝荣;张琼【作者单位】长江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长江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长江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15.04随着金税工程三期“一个平台,两级处理,三个覆盖,四个系统”的启动实施,全国税务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数据信息的流动和传递,构成了系统的主要特点。

然而税务行业对各种旧应用系统的不断扩充,新业务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分布式应用的迅猛发展,税务行业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例如不同的硬件平台、异构的网络环境、系统效率较低、网络传输不可靠、开发周期长等。

如果仅通过购买更高档的主机、申请更宽的网络带宽,或依赖传统的系统软件和工具软件,都不能完全满足税务信息化系统的发展。

因此,税务行业的IT技术人员开始更多地关注中间件,希望能借助于中间件的强大功能满足税务行业业务的需求。

中间件是指基于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之上,支持应用软件开发和运行的系统软件。

他为企业级的分布式应用提供了一个标准的平台,使得应用软件开发和运行能够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平台之上,以实现企业应用系统的集成。

通常意义下,中间件应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满足大量应用的需要;运行于多种硬件和OS平台;支持分布式计算,提供跨网络、硬件和OS平台的透明性的应用或服务的交互功能;支持标准的协议;支持标准的接口。

中间件的分类和功能应用场景

中间件的分类和功能应用场景

中间件的分类和功能应用场景中间件是一种位于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之间的软件,它具有丰富的分类和功能应用场景。

本文将围绕中间件的分类和功能应用场景展开阐述。

一、中间件的分类1. 消息中间件:消息中间件是一种用于实现应用程序之间异步通信的中间件。

它可以将消息发送者和接收者解耦,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消息中间件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分布式系统、微服务架构、异步任务处理等。

2. 缓存中间件:缓存中间件是一种将数据存储在内存中,提供高速数据访问的中间件。

它可以减轻数据库负载,加快数据读写速度,并提供数据的高可用性。

缓存中间件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网站加速、数据缓存、分布式锁等。

3. 反向代理中间件:反向代理中间件是一种将客户端的请求转发到多个服务器上的中间件。

它可以实现负载均衡、高可用性和安全性。

反向代理中间件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网站负载均衡、HTTPS加密传输、请求过滤等。

4. 分布式计算中间件:分布式计算中间件是一种将任务分解并分布到多台计算机上进行并行计算的中间件。

它可以提高计算效率、减少计算时间,并实现大规模数据处理。

分布式计算中间件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训练、科学计算等。

5. 服务网格中间件:服务网格中间件是一种用于管理和控制微服务架构中服务间通信的中间件。

它可以提供服务发现、负载均衡、故障恢复等功能,简化微服务架构的开发和维护。

服务网格中间件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微服务架构、容器编排等。

二、中间件的功能应用场景1. 异步消息传递:消息中间件可以实现异步消息传递,将消息发送者和接收者解耦。

它常用于分布式系统中,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例如,电商网站的订单系统可以将订单消息发送到消息中间件,然后由库存系统和物流系统异步消费这些消息,实现订单处理的解耦和异步化。

2. 数据缓存:缓存中间件可以将数据存储在内存中,提供高速数据访问。

它常用于加速网站访问、减轻数据库负载,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例如,电商网站的商品信息可以缓存在缓存中间件中,减少对数据库的查询,提高用户访问速度。

消息中间件技术在大型应用中的应用

消息中间件技术在大型应用中的应用

消息中间件技术在大型应用中的应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范围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消息中间件技术,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应用中。

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数据从一个应用程序转移到另一个应用程序,因此在大型应用中,消息中间件技术不仅能够帮助应用程序之间实现数据交换,而且还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应用程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等。

在大型应用中,消息中间件技术可以被用于不同的业务场景,例如金融行业、物流行业、移动互联网行业等。

在金融行业中,消息中间件技术可以被用于管理股票交易和支票清算系统,其能够灵活地处理大量的请求和响应,从而帮助金融机构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在物流行业中,消息中间件技术可以用于管理和跟踪货物在整个物流链路中的运输和处理,这种技术能够确保物流企业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订单,同时提高整个物流供应链的效率和安全性。

在移动互联网行业中,消息中间件技术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实时通讯和推送服务。

它可以帮助各种移动应用程序实现更快的消息传输和响应,从而提高用户体验和用户粘性。

消息中间件技术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实现异步处理和事件驱动。

在大型应用中,异步处理和事件驱动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如果应用程序在同步方式下进行操作,那么在处理大量请求时,它可能会出现性能瓶颈和系统崩溃的问题。

因此,消息中间件技术提供了异步处理和事件驱动的功能,通过这种方式,应用程序可以更加高效地处理请求,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另外,在大型应用中,消息中间件技术还具有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由于应用程序在处理请求时实现了分离,因此这种技术可以轻松地进行扩展和集成,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例如,在物流行业中,行业需求可能会出现急速增长,因此,企业可以通过扩大消息中间件的集群规模来应对客户需求。

这种扩展对系统的影响非常小,因此企业可以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更高的服务能力。

最后,消息中间件技术还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

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例如采用SSL加密和数字签名等技术。

消息中间件的使用场景

消息中间件的使用场景

消息中间件的使用场景
消息中间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中,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典型场景:
1. 异步处理:在传统的串行和并行方式中,任务的执行顺序是固定的,而在消息中间件的帮助下,可以将一些不需要立即响应的任务转化为消息,异步地发送给消费者进行处理。

这种方式能够显著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2. 应用解耦:当一个系统需要和多个其他系统进行交互时,可以使用消息中间件作为中介。

例如,系统A需要向系统B和系统C 发送消息,为了降低系统A与系统B和系统C之间的耦合度,我们可以让系统A将消息发送给消息中间件,然后由消息中间件将消息转发给系统B和系统C。

3. 流量削锋:在高并发的场景下,消息中间件可以缓冲大量的请求,避免因为瞬间流量过大而导致系统崩溃。

4. 消息通讯:在那些需要进行大量数据传输的应用中,如秒杀活动、抢购、邮件发送、电话短信等,消息中间件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间件在分布式系统中的作用

中间件在分布式系统中的作用

中间件在分布式系统中的作用分布式系统是指由多个节点分布在不同物理位置上的计算机组成的系统。

在这样的系统中,各个节点之间需要协同工作完成特定的任务。

中间件是一类用于处理分布式系统中通信和数据交换的软件模块。

它能够为分布式系统提供一定程度的透明性,使得整个系统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而不是若干个孤立的节点。

本文将探讨中间件在分布式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场景。

一、中间件的定义中间件是连接网络上不同的软件应用的软件工具,它们不直接与终端用户互动,而是把不同的应用连接起来,让它们能够更好地协同工作。

一般来说,中间件有三个主要的功能:1.透明性:中间件能够把分布式系统中各个节点的差异性隐藏起来,使得系统中各个节点之间可以像单个系统那样协同工作。

2.协议转换:中间件能够把不同的通信协议之间进行转换,使得各种不同类型的应用都能够相互通信。

3.消息路由:中间件能够把消息从一个节点路由到另一个节点,使得数据在网络上的传输变得更加高效。

通常情况下,中间件的功能都集中在分布式系统的应用层上,它们通过网络协议来实现分布式系统中各个节点之间的通信。

二、中间件在分布式系统中的作用中间件在分布式系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实现协同工作:在分布式系统中,各个节点之间需要协同工作完成任务。

中间件的透明性和消息路由能力能够为各个节点之间的通信提供便利,使得不同的节点之间能够无缝协作。

2.高可用性:中间件可以在分布式系统中实现负载均衡,让不同的节点能够承担不同的工作负载,提高整个系统的可用性。

3.提高安全性:中间件能够实现数据的安全传输,保障分布式系统中各个节点之间传输的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4.更好的性能:中间件的协议转换和消息路由功能能够使得分布式系统的通信更加高效,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三、中间件的使用场景中间件在分布式系统中被广泛使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使用场景:1.消息队列中间件:消息队列中间件用于解决不同系统之间的异步消息通信,实现异步处理。

中间件工作原理与企业应用集成

中间件工作原理与企业应用集成

中间件工作原理与企业应用集成一、引言在当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现代化经营管理的必备环节。

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复杂化,各种各样的应用系统也不断涌现。

为了使这些应用系统能够协同工作、高效运行,中间件应运而生。

本文将着重介绍中间件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企业应用集成中的作用。

二、中间件的定义和分类中间件作为连接不同软件应用的纽带,充当了系统间无缝交互的桥梁,帮助企业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根据功能的不同,中间件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消息中间件、远程调用中间件、事务中间件等。

各种中间件之间可以相互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应用集成平台。

三、中间件的工作原理中间件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企业应用集成:1.接口规范化:中间件通过定义一套统一的接口规范,使得各个应用系统能够按照该规范进行开发和集成。

这样一来,即使不同的应用系统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架构,也能够通过中间件进行数据传输和交互。

2.数据传输和转换:中间件负责将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进行传输和转换。

无论是异构系统还是同构系统,中间件都能够将数据格式进行转换,并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消息队列:在企业应用集成中,消息队列是中间件中重要的一环。

通过消息队列机制,中间件能够实现应用系统之间的异步通信,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和响应速度。

同时,消息队列还可以实现消息的持久化和分发,确保消息不会丢失和重复处理。

4.安全认证与授权:中间件可以提供统一的身份认证和权限控制机制,保证应用系统之间的安全通信。

通过中间件的安全机制,可以限制用户的访问权限,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5.性能监控与调优:中间件还可以对企业应用集成进行性能监控和调优。

通过监控各个应用系统之间的交互性能,中间件可以发现其中的瓶颈和优化空间,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四、中间件在企业应用集成中的应用场景中间件在企业的应用集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数据互通:通过中间件的数据传输和转换功能,不同应用系统可以方便地共享和交换数据。

中间件的种类及应用意义

中间件的种类及应用意义

中间件的种类及应用意义中间件是指位于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之间的软件,用于在不同系统和技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以及处理各种网络请求。

中间件的种类多种多样,包括消息队列中间件、数据库中间件、Web中间件、应用程序服务器中间件、事务处理中间件等。

每种中间件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应用意义,可以帮助不同的系统和应用程序之间进行高效的数据传输和通信,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消息队列中间件是用于在分布式系统中进行异步通信的一种中间件。

它可以在不同的系统和应用程序之间传输和交换数据,实现解耦和异步处理,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消息队列中间件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比如在电商网站中用于订单处理和库存管理,在金融系统中用于交易处理和消息通知,在物联网系统中用于设备监控和数据采集等。

数据库中间件是用于管理和优化数据库访问的一种中间件。

它可以对数据库进行缓存、路由、负载均衡等操作,从而提高数据库的访问效率和系统的稳定性。

数据库中间件的应用场景包括在大型Web应用程序中用于缓存热门数据和优化数据库查询,在分布式系统中用于数据库读写分离和数据备份,在高并发系统中用于负载均衡和故障恢复等。

Web中间件是用于处理Web请求和响应的一种中间件。

它可以对HTTP请求进行过滤、转发、重定向等操作,提高Web应用程序的性能和安全性。

Web 中间件的应用场景包括在负载均衡集群中用于分发和管理Web流量,在安全防护系统中用于检测和阻止恶意请求,在网关系统中用于数据加密和解密等。

应用程序服务器中间件是用于运行和管理应用程序的一种中间件。

它可以对应用程序进行部署、监控、扩展等操作,提高应用程序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应用程序服务器中间件的应用场景包括在微服务架构中用于服务治理和容错处理,在容器化系统中用于应用程序部署和资源管理,在大规模系统中用于并发控制和资源分配等。

事务处理中间件是用于处理分布式事务的一种中间件。

它可以对多个系统和应用程序之间的事务进行协调、提交、回滚等操作,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息中间件在缴税系统中的应用
1.引言
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启动了以国库为中心的税(税务)、库(国库)、银(银行)横向联网建设工程。

其中横向联网系统的实时交易处理流程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为从税务发起的实时扣税:
(1) 纳税人到税务大厅,或者通过税务网上自助纳税系统,发起纳税,纳税人等候处理结果;
(2) 税务征管系统接收到纳税请求后,将扣税报文发送到人民银行国库信息处理系统(Treasury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以下简称TIPS);
(3) TIPS进行信息校验,并存储扣税信息,然后将扣税信息转发到纳税人的开户银行;
(4) 开户银行按照扣税指令,进行校验后,对指定账户进行扣款,将扣款回执传回TIPS;
(5) TIPS进行信息匹配,并更改扣税状态,将扣税回执转发给税务征管系统;
(6) 税务征管系统匹配扣税回执,将扣税结果,反馈给纳税大厅,或者网上纳税系统;
(7) 纳税人获知纳税结果。

第二种为从银行发起的缴税:
(1) 纳税人到银行大厅,或者通过网上银行,发起缴税请求,纳税人等候处理结果;
(2) 银行后台系统接收到缴税请求后,将缴税请求报文发送到TIPS;
(3) TIPS存储缴税请求信息后,将缴税请求信息转发到税务征管系统;
(4) 税务征管系统检索纳税信息,将扣税报文发送至TIPS;
(5) TIPS存储扣税报文,并返回银行系统;
(6) 银行系统收到扣税报文后,匹配缴款请求,并反馈给银行对公大厅,或者网上银行;
(7) 纳税人确认纳税项目和金额;
(8) 银行后台系统收到扣税确认后,从指定账户扣款,将扣款回执传回TIPS;
(9) TIPS进行信息匹配,并更改扣税状态,将扣税回执转发给税务征管系统;
(10) 税务征管系统按照扣税回执,更改纳税信息状态。

2.系统分析
在上述两种业务流程中,纳税人无论在税务端发起,还是在银行端发起,都要等待处理结果,系统平均响应时间应不超过5秒,最大响应时间不超过20秒。

如果响应时间超过20秒,业务发起端就要自动发起冲正指令,取消此笔交易。

其中联网税务节点包括32个省级国税、32个省级地税、600余个地市级国地税,总数将达到700个左右。

联网银行节点包括14个全国性商业银行,100余个城市商业银行,100余个城市和农村信用社,总数将达到300余个左右。

在纳税高峰期,TIPS需要每秒钟转接处理报文1000笔。

这就要求横向联网系统必须具有高性能、高可用和高扩展性,是对系统实时处理的挑战。

在整个联网交易中,存在四种角色,即交易发起者(人机交互界面)、数据交换服务发起者、数据交换服务中转者和数据交换服务响应者。

如图1所示。

图1发起/请求/
中转/响应模式示意图
交易发起者,具体是指征管系统前台操作员操作征管软件发起纳税;或者纳税人操作网上自助纳税系统纳税;或者银行柜台操作员操作银行系统前台发起纳税;或者纳税人操作网上银行自助纳税。

数据交换服务发起者,包括构造请求报文,并将请求报文发送至数据交换服务中转者;接收响应/回执报文,以及对响应/回执报文的解析和其他后续处理。

数据交换服务中转者,负责请求报文和响应/回执数据包的转发,及数据处理。

数据交换服务响应者,负责接收、解析、处理请求报文,根据处理结果构造响应/回执报文,并将响应/回
执报文转发给数据交换服务中转者。

按照客户端/服务器模型,可以将上述4个角色,划分成3对客户端/服务器关系。

交易发起者和数据交换
服务发起者之间,交易发起者(人机交互界面)为客户端,数据交换服务发起者为服务器端。

数据交换服
务发起者和数据交换服务中转者之间,数据交换服务发起者为客户端,数据交换服务中转者为服务器端。

数据交换服务中转者和数据交换服务响应者之间,数据交换服务中转者为客户端,数据交换服务响应者为
服务器端。

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处理模式分同步和异步两种模式[1]。

同步模式表示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起请求后,等待服务器处理完请求并返回结果。

异步模式表示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起请求后,不等待服务器返回结果。

由于存在从税务发起和银行发起两种实时交易流程。

因此税务系统既有可能为数据交换发起者,又有可能
为数据交换服务响应者;银行系统既有可能为数据交换服务响应者,又有可能为数据交换服务发起者。


样便意味着税务系统、TIPS和银行系统均有可能成为服务器端。

3.联网体系架构设计
图2 联网体系架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TIPS、税务、银行通过消息中间件建立起数据交换通道。

TIPS中心由数据库、基于J2EE架
构的交易服务和数据交换平台三部分组成。

外部通讯网关、企业服务总线和内部通讯网关通过基于消息中
间件的集群技术[2]整合成一个相互独立、可平行扩展的统一整体。

外部通讯网关通过消息中间件和税务、
银行连接;企业服务总线(ESB)[3]负责对报文预处理,并进行消息路由的操作,ESB通过内外通讯网关分别与交易服务和税务、银行系统进行消息交互。

交易服务通过JMS/MDB[4]方式实现对消息中间件的操作。

以税务发起实时扣税交易为例,消息的流转过程为:
(1)税务征管系统提交请求报文,发送到外部通讯网关;
(2)通讯网关通过消息中间件的集群机制将请求报文转发到ESB;
(3)ESB系统收到请求报文,进行预处理,然后通过内部通讯网关转发到交易服务;
(4)交易服务通过JMS/MDB与内部通讯网关进行交互,进行业务处理后,将请求报文通过内部通讯网关转发给ESB,并通知ESB将请求报文转给商业银行;
(5)转发的请求报文经过外部通讯网关到达商业银行;
(6)商业银行进行相应的业务处理后,发送回执信息;
(7)回执信息经过外部通讯网关,到达ESB;
(8)ESB系统进行回执报文的预处理,然后通过内部通讯网关转发给交易服务;
(9)交易服务进行业务处理后,将回执报文通过内部通讯网关转发给ESB,并通知ESB将回执报文发送给税务;
(10)回执报文经过外部通讯网关,到达税务,扣税交易结束。

4.基于消息中间件的通讯实现
IBM MQSeries(以下简称MQ)提供一个具有工业标准、安全、可靠的消息传输系统。

MQ的关键功能之一是确保信息可靠传输,同时,MQ是灵活的应用程序通信方案[5]。

TIPS与税务、商业银行通过配置MQ Server的通道实现通讯。

在创建通道时,需要设置队列管理器名称、服务器连接通道名称、主机名或IP地址、侦听端口、发送通道名称、接收通道名称、发送队列名称、接收队列名称、字符集等配置项。

税务、TIPS和商业银行都配置发送和接收2个通道。

为了满足实时交易流程要求,将MQ通道属性设置成非持久(即内存方式Non-Persistent),同时设置消息的过期时间,如10秒,这样消息有一定的生命周期。

同时再辅助以冲正流程设计,保证交易的完整性。

数据交换服务发起者和数据交换服务中转者,都存在报文匹配的要求。

存在两种报文匹配机制。

第一种为基于报文内容的匹配(异步模式),即从接收通道接收报文后,根据业务关键字组合,从存储数据库查找原发起报文,实现与原发起报文的匹配;第二种为利用消息中间件提供的同步模式下的消息过滤和匹配机制。

基于报文内容的匹配(异步模式),适合数据交换服务中转者采用;利用消息中间件提供的同步模式下的消息过滤和匹配机制,适合数据交换服务发起者采用。

利用消息中间件提供的消息过滤和匹配机制如图3所示。

图3 消息过滤和匹配机制图
其中同步模式匹配机制为:
(1) 人机交互界面向交易请求服务发起交易申请,阻塞等待;
(2) 交易请求服务得到交易申请后,首先将交易申请转换成MQ消息报文,并将MQ的CorrelId属性值设为约定值,如“REQ”。

然后会将MQ消息报文发送至MQ队列。

在报文发送成功后,程序会保存MQ返回的MsgId;
(3) 交易请求服务按照CorrelId属性值为MsgId从接收队列中捕获回执报文,并将处理结果返回人机交互界面。

异步模式匹配机制:
(1) 交易响应服务从接收队列接收到报文,进行业务处理,如果需要匹配其他业务,直接根据业务关键字,基于数据库进行检索匹配;
(2) 将回执报文中的CorrelId设为对应请求报文中MsgId的值,将回执报文发送到发送队列。

5.结论
2006年2月15日系统成功地在北京、湖南、贵州三省市上线运行,参加试运行的单位包括北京地税、湖南国税等12家税务局,工、农、中、建等14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和北京银行、贵州省农联社等8家地方性金融机构,以及13个国库部门。

经过几个月的运行表明,在联网实时交易中,采用消息中间件,实时性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当因为网络、交易处理异常等各种原因引起超时的时候,数据交换服务发起者发起冲正交易,同时每隔一定时间,以数据交换中转者为基准进行对账,可以保证交易完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