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诺科技 大股东易主为哪般
海澜之家重组凯诺科技打造利益共同

海澜之家重组凯诺科技打造利益共同
自9月16日股东大会以高于90%的赞成率,通过了海澜之家重组凯诺科技的方案,自此以后本来借以海澜之家重组于凯诺科技的事件,致使一直平缓的凯诺科技股一下子发生了十涨停,创造股市上的一次历史性的变化。
正在股民皆大欢喜,腰包鼓鼓的时候,凯诺科技股却意外的下跌,持续的下跌让股民人心惶惶,外界对于凯诺科技股质疑声越来越重,但这并不影响9月19日已经追高杀入凯诺科技的两只基金投研人士坚持看好,并认为股东大会后的大跌是前期获利盘的止盈。
两个率先杀入这只纺织服装板块A股“准龙头”的机构均系兴业系基金,一为兴业全球、一为兴业趋势,兴业系基金累计建仓数以逾2000万股。
若以凯诺科技科技的2013年半年报为参考,在凯诺科技的重组真正实施前,兴业系基金已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凯诺科技第二大股东。
通过了该事件,可以知道在下跌后的凯诺科技股必定会再次大幅度涨幅,可能会再次成为股市上的涨停板王。
并购重组案例分析:蓝帆医疗收购柏盛国际

并购重组案例分析:蓝帆医疗收购柏盛国际2018年3月28日,蓝帆医疗58.95亿元间接收购心脏支架制造商柏盛国际93.37%股份的交易获得重组委审核无条件通过。
此次交易有两大看点。
一方面,本次交易又是典型的“蛇吞象”。
主营医疗手套制造业务的蓝帆医疗停牌时市值约为60.26亿元,而标的100%股权作价63.14亿元。
柏盛国际的估值、净利润均超过蓝帆医疗。
另一方面,本次交易之前,产业基金旗下的投资基金等投资者联合将柏盛国际从新加坡交易所私有化。
由于私有化交易使用了杠杆资金,为杠杆收购(LBO)交易。
初步测算,按本次交易发行价,私有化交易投资者回报率为149.34%。
蓝帆医疗的医疗器械龙头之路,为何选择收购柏盛国际作为收购扩的第一步?LBO交易通过A股并购退出,又有什么关键的合规问题?下面本文将对此案例进行详细分析。
一、交易各方1、上市公司——蓝帆医疗蓝帆医疗的主营业务为医疗手套和健康防护手套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医疗手套属于低值医疗耗材,是中国药监局医疗器械分类中的第一、第二类医疗器械。
目前蓝帆医疗已成为所在领域龙头。
蓝帆医疗实际控人为自然人振平。
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间的股权结构关系如下图:蓝帆医疗作为全球医疗手套龙头,在2015年、2016年、2017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5.09亿元、12.89亿元、15.7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0亿元、1.81亿元、2.01亿元。
可以看出,蓝帆医疗仍保持不错的业绩,但主营业务增速已放缓。
实际上,蓝帆医疗手套产品附加值不高,毛利率较低。
蓝帆医疗毛利率在2015年、2016年、2017年分别为25.94%、27.16%、31.40%。
而标的主营的心脏支架业务为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较高的器械产品,毛利率较高。
标的在2015年、2016年、2017年1-10月的毛利率分别为75.78%、73.77%和 75.74%。
因此,通过此次收购,蓝帆医疗产品附加值增加,整体毛利率提升,从而可以成功实现产业升级。
海澜之家借壳上市动因分析

海澜之家借壳上市动因分析作者:郝程伟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第14期一、借壳双方介绍及借壳过程1. 借壳方基本介绍海澜之家的主要股东有7 位,挚东投资占股1%,江阴昇汇占股3%,海澜国贸拥有5% 的股份,万成亚太拥有5% 的股份,而国星集团持有9% 的股份,荣基国际占股35%,海澜集团占股42%。
周建平拥有海澜控股52.5% 的股份,是第一大股东,也就是说周建平是海澜集团的实际控制人。
海澜之家2017 年的年度报告显示,海澜之家2017 年的营业收入达到了182 亿元,营业利润达到了43.6 亿元,利润总额达到了43.95 亿元,同比增长率都在7% 左右,并且其资产总额已经达到了250.98 亿元,比年初增长2.96%,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
截至2017 年,海澜之家的实体门店数量有5792 家,并且在马来西亚也开出了6 家门店,为其国际化的扩张打下了基础。
2. 被借壳方基本介绍凯诺科技主要经营业务是精纺毛呢和纺织原材料,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比较稳定的。
凯诺科技在被借壳的前三年营业收入一直保持在13.5 亿元左右,并且有小幅度增长的趋势,这就表明其盈利能力是十分稳定的。
到2013 年,凯诺科技的资产总额已经达到了286.41 亿元,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占据了总资产的80% 以上;其负债总额为67.97 亿元,资产负债率为23%,所有这些数据都说明凯诺科技的资产结构是十分优良的,公司的风险很低。
3. 借壳上市的具体过程此次借壳上市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两步:一凯诺科技购买海澜之家所有的股权;二海澜之家受让三精毛纺拥有的凯诺科技的股份。
具体介绍如下:海澜之家的资产价值被评估为1348896.44 万元,借壳双方多次商讨后把海澜之家的估值定为130 亿元。
凯诺科技在2013 年的8 月底以3.38 元/ 每股的价格买下海澜之家的所有股权,并向海澜之家的股东,包括海澜集团、荣基国际等7 大股东发行股票共计3846153846 股。
企业因ipo更名的例子及原因

企业因ipo更名的例子及原因IPO指的是首次公开募股 (Initial Public Offering),是指私人公司将部分股权向公众出售以便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成为上市公司。
企业通过IPO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提高知名度,并且为公司增加更多的发展机会。
有些企业也会通过IPO来进行更名,下面是一些企业因IPO而更名的例子和原因:1. Google(谷歌) - Alphabet(字母表)在2024年,Google母公司宣布更名为Alphabet。
此举的原因是为了使Google本身更专注于其核心互联网业务,而其他非互联网业务则会被划分到其他子公司(如Waymo、Verily等)下。
这样的更名使得公司的业务结构更清晰,同时也反映了谷歌旗下的公司像字母表一样多样化。
2. Tencent(腾讯) - Tencent Holdings Limited(腾讯控股有限公司)在2004年,腾讯成功在香港IPO并更名为腾讯控股有限公司。
此举的原因是为了更好地展现公司的规模和业务范围。
腾讯在IPO后,不仅巩固了其在中国市场的地位,还进一步扩大了全球业务的影响力。
4. Didi Chuxing(滴滴出行) - Xiaoju Kuaizhi Inc.(小桔快跑股份有限公司)Didi Chuxing在2024年成功在香港IPO并更名为小桔快跑股份有限公司。
此举的原因是为了在中国市场推广和发展更多的出行服务,而不仅仅限于私家车叫车服务。
同时,更名也有助于凸显公司的创新性和多元化。
5. Facebook(脸书) - Meta Platforms Inc.(元梦科技有限公司)Facebook在2024年宣布更名为Meta Platforms Inc.,这是为了反映公司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领域的未来战略。
更名后的Meta公司希望能够超越社交媒体的界限,将其焦点放在构建元宇宙(Metaverse)和VR/AR技术的发展上。
黄金珠宝行业研究:关注黄金珠宝Q1兑现、业绩弹性标的

投资建议黄金珠宝:节后高线城市珠宝消费望进一步提振,低线市场截至正月十三增速虽较假期放缓、但仍延续高增;市场需求修复下,开店需要一定反应周期,同店增长将消化主要的回补需求。
展望1Q23,预计3-4Q22开店较好、低线城市占比高、黄金销售占比高的品牌有望优先受益,短期建议关注2023年业绩修复弹性较大、当前估值分位数相对较低的弹性标的迪阿股份/周大福/周大生。
培育钻石:全球培育裸钻批发价格延续22年9月以来总体企稳,但行业产能尚未出清。
建议继续关注全产业链布局、全渠道培育中国市场&跨境电商开拓海外业务的中国黄金,关注后续实质性业务落地带来的催化。
周观点:关注黄金珠宝一季报兑现本周我们组织菜百股份公司交流。
公司自2023.1.1-2023.2.16整体销售增幅达到两位数,投资类产品在元旦以及元旦后的一段期间贡献了主要增长;黄金饰品销售较好,销量、克数、客单价均有提升;贵金属文化产品增速最快。
老凤祥发布2022年业绩快报,符合预期,实现营收631亿元、同增7.4%,归母净利17亿元、同降9.4%,扣非净利17.3亿元、同增8.7%,收入略超董事会目标,归母净利完成98%,主要受到疫情影响。
归母与扣非净利的增速差异主要系21年有2.9亿动迁款。
2022年净开店664家,开店数量超预期,其中4Q22净开372家。
价格跟踪全球培育裸钻批发价、库存跟踪:截至23年3月3日,全球培育钻价格延续自22年9月中旬以来总体企稳,本周CVD 除1~1.49克拉均价下滑0.9%以外,其他分数段均价均有不同程度回升,HTHP 1.5~1.99大克拉均价略回升0.2%、其他分数段小幅下滑。
中游裸钻库存较22年12月首次跟踪累计升双位数,最近一周环增3%。
天然钻批发价跟踪:IDEX 指数本周(23年2月27日-3月5日)累计涨0.03%、增速环比回正。
2023年2月IDEX 指数累计环跌0.55%、降幅环比收窄。
1月一克拉RAPI 价格指数下降0.9%,延续22年11月-12月的降幅连续收窄,30分价格指数上升了3.1%。
海达股份并购科诺铝业,标的公司采购数据有“窟窿”

海达股份并购科诺铝业,标的公司采购数据有“窟窿”《红周刊》作者王宗耀近日,海达股份发布了《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公司在预案中表示:海达股份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邱建平等33名自然人以及宝盈基金-长城证券-宝盈新三板盈丰5号特定多客户资产管理计划4家机构合计持有的科诺铝业95.3235%的股权,同时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本次交易标的公司科诺铝业股东全部权益的预估值为34582.26万元。
经交易各方协商一致,本次交易标的资产科诺铝业95.3235%的股权的交易价格初定为32934.82万元。
根据预案中披露的数据,截至2017年3月31日,归属于科诺铝业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7731.41万元,相比其34582.26万元的预估值增值了26850.85万元。
由此计算,标的资产增值率为347.30%。
海达股份主要从事橡胶密封、减振类部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本次收购标的科诺铝业则主要从事工业铝挤压材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从经营范围来看,并购双方虽然都有部分产品服务于汽车行业,但就本次收购能否达到期望的效果仍尚不可知。
对于此次收购,《红周刊》记者在翻阅收购草案和被收购标的过往财报时发现,科诺铝业采购方面数据存在着很多让人难以理解之处。
疑似被“掉包”的供应商本次被并购标的科诺铝业是一家新三板公司,其于2015年4月20日在新三板挂牌,挂牌期间,该公司报告期内均披露了相应年份的年报。
如果说科诺铝业在挂牌期间所披露的年报信息是真实准确的话,那么也就意味着本次收购预案中所披露的数据应该与其财报中数据一致才对,可让《红周刊》记者感到惊奇的是,科诺铝业2016年年报所披露的数据竟然有多处与收购预案披露的数据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出入。
以2016年前五大供应商数据来说,在科诺铝业所披露的2016年年报中,当年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合计为19983.36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66.37%,也就是说在这份年报中,科诺铝业2016年的年度采购总额应为30109.03万元。
风险视角下“兜底”式增持问题研究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日
2016年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入围论文公示 本人完全了解关于收集、保存、使用硕士学位论文的规定。
本人愿意按照学校要求提交硕士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同意学校保存学位 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或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同意 学校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建立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系统,公布论文的部分或 全部内容,允许他人依法合理使用。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leads to a boom of shareholdings among listed companies. Under such background, "risk-free" shareholding increasing appears that some company's actual controller or chairman encourage employees to increase stock holdings with additional promise to compensate individually for related loses. A total of 14 listed companies adopt "risk-free" shareholding increasing during the stock market crash.
福建上市企业老板为何跑路

福建上市企业老板为何跑路作者:暂无来源:《民生周刊》 2014年第20期郭文治丁辉失联了!丁辉是在香港上市的福建诺奇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有关他卷款跑路的消息一经证实,不亚于引爆了一颗重磅炸弹。
曾经创造了服装业逆势增长奇迹的诺奇男装,上市半年就轰然倒下,神话由此破灭。
2 0 1 4年对于福建晋江一些民营企业来说,可谓流年不利,先是诺奇股份董事长丁辉被确证卷款失联,此后又接连曝出霍普莱斯和新加坡上市企业鳄莱特集团老板相继失联的消息。
晋江位于福建泉州,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县市之一。
2011年,晋江有37家上市公司,市值过千亿。
在这些上市公司之中,与服装有关的公司占了大多数,七匹狼、安踏、特步、九牧王、贵人鸟等已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片。
上市公司之死很多人无法相信,诺奇股份会毫无征兆地倒下。
7 月底,诺奇股份发布公告称,由于银行存款遭冻结面临现金流压力,加上多家零售店一直未获利及供应商停止供货,公司已关闭多家零售店并决定不再采购新货。
董事会仍在尝试确定所有相关情况及谋求一切方法以维持业务营运,在作出公司清盘决定前,将考虑一切切实可行方法。
在此之前,诺奇股份董事会曾公开告知,丁辉今年1~4月先后4次累计转移公司资金2.28亿元。
8月5日,诺奇股份应派息3053.9万元,受此拖累延迟派息。
诺奇股份是泉州名气不小的自有品牌服装零售商,也是中国首个在港股主板上市的“快时尚”品牌,截至2013年10月31日,诺奇股份已在全国几十个省市设立数百家直营化管理门店。
在国内男装行业普遍萎靡不振时,诺奇201 0年至2012年的净利润从4566万元增至8170万元,创造了逆势增长的神话。
然而,7月末,就在诺奇在港交所上市半年后,其股价开始暴跌,董事长丁辉卷款跑路。
在泉州市最热闹的津淮街上,诺奇专卖店还在,但门窗玻璃上已经贴满了清仓广告。
在晋江陈埭镇西坂村丁辉的老家,丁家在外人眼里都和财富紧密相关,安踏、特步、乔丹、德尔惠、361等国内知名品牌的老板都来自这个镇上的丁姓家族,当然也包括丁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凯诺科技大股东易主为哪般
作者:夏草
来源:《新财经》2008年第05期
海澜集团在控股凯诺科技不到一年就将其转让给别人,也许有它的难言之隐
一边是业绩优良,一边是股价低迷;一边是财大气粗,一边是锱铢必较。
海澜集团转让凯诺科技控股权是真的为海澜之家上市让路?转让会不会有假?海澜之家是否有非法集资之嫌?凯诺科技是否被海澜集团掏空?这一连串的疑问,让人进入了一个迷宫。
凯诺科技蹊跷易主
2007年12月11日,凯诺科技发布控制权转移公告:第一大股东海澜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澜集团”)与第二大股东江阴第三精毛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精纺”)签订了《股份托管及禁售期届满后转让协议》。
协议约定,海澜集团将持有的凯诺科技414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81%)股份权益转让给三精纺。
而在2006年11月17日,凯诺科技发布权益变动报告书称,海澜集团改制前,凯诺科技控股股东为海澜集团,海澜集团改制过程中,周建平等人出资设立海澜控股,并由周建平控股,海澜集团改制为海澜集团有限公司,海澜控股成为海澜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
本次收购完成后,周建平为凯诺科技的实际控制人。
海澜集团改制只有一年就将旗下最重要资产出让,有评论认为,凯诺科技是为海澜之家上市让路:凯诺科技与大股东海澜集团均从事纺织服装业务。
目前海澜集团拥有国内排名第一的成衣连锁店——海澜之家。
据了解,从控股澳洲生产羊毛的牧场到毛纺面料,再到服装生产和连锁零售,海澜之家已经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为了更长远的发展,海澜集团方面曾表示,未来三年将把海澜之家运作上市,并使海澜之家连锁店由目前的300家扩到3000家,形成一个销售网络。
由于海澜之家与凯诺科技存在一定程度的同业竞争以及关联交易,因此,要运作海澜之家上市,政策方面将遇到不小的阻碍。
显然,此次海澜集团出让凯诺科技的控股权,是为了给海澜之家上市让路。
仔细想想,这个理由似乎很难成立。
如果海澜之家是优质资产,在前两年的大牛市中,凯诺科技完全可以通过定向增发实现海澜之家的间接上市,甚至实现海澜集团的整体上市。
况且,资产注入是绝好的炒作题材,估值也很高。
海澜集团放弃一个现成的金宝宝去追逐未来的上市梦,令人难以理解。
那么,海澜集团转让凯诺科技是否还有难言之隐?
从海澜集团网站最新介绍看,海澜集团仍将凯诺科技作为其旗下的产业。
那么,这次转让是假转让?如果是假转让,那一定是想规避什么。
凯诺科技业绩陷阱
截至到2007年三季度末,凯诺科技每股净资产高达5.21元,但2008年4月3日收盘价只有7.52元,市净率只有1.44倍,成为A股市净率最低的个股之一。
根据判断,市净率奇低蕴涵公司资产质量不良。
可是,凯诺科技自2000年上市以来,基本每股收益(EPS)及摊薄净资产收益率(ROE)都不错。
那么,股价为何如此低迷?一方面是与其所处的行业有密切关系,公司主业是纺织服装,纺织服装类上市公司因市场竞争激烈,利润微薄,机构普遍不看好;另一方面,凯诺科技业绩有注水之嫌。
公司自2000年以来有三次募资,共募集资金10.2亿元。
可以看到,除了2007年,凯诺科技经营性现金流一直不错,尤其是前三年每年经营性现金净流入都有2亿元左右。
公司上市以来(2003年报现金流量表怀疑有误),营业收入突飞猛进,八年增幅近10倍。
如果上述财务指标是真实的,则凯诺科技无疑是一只绩优成长股。
纺织服装虽然不好做,但能保持如此快速增长且效益不错,按理说非常有投资价值。
其股价低迷,间接反映了投资者对公司业绩的不信赖,怀疑有巨额潜亏,最有可能存在潜亏的科目是货币资金和固定资产。
目前,凯诺科技资产负债率只有30%,也没有违规担保。
但海澜集团近年来多元化扩张迅速,需要的资金至少数十亿。
凯诺科技如此之低的负债率令人感觉异常,怀疑有隐瞒负债及担保嫌疑,有被海澜集团掏空之嫌。
海澜之家加盟陷阱
海澜集团资产总额100亿元,2007年收入高达160亿元,利税8亿元,旗下除了拥有一家上市公司外(现在应该不是了),还有海澜之家、海澜国贸、金融投资、房地产、工业旅游及五星级大酒店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持有华泰证券股权8550万股。
华泰证券业绩优良,2008年即将上市,这8550万股少说也值30亿元。
从上述情况看,海澜集团应该是财大气粗,可是为什么舍得将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控股权转让呢?
2006年12月,海澜之家掌门人周建平在海澜之家财富合作论坛上,当着国际和国内3000多家客户和合作企业代表的面放出豪言:三年内海澜之家肯定上市,市值超过100亿元,且这次上市与目前海澜集团已上市的凯诺科技无关联。
周建平宣称,加盟海澜之家的投资者每年盈利30万~50万元是小意思,上百万也不稀奇,海澜之家现有的近300家店有90%是加盟商投资开设的。
截至2007年底,海澜之家已开了400家店,上至央视一套下至地方卫视都能看到“海澜之家,男人的衣柜”的广告。
但有个细节应该引起警觉,在海澜之家加盟条件中,加盟保证金是100万元,海澜之家可向加盟商提供保底回报,确保加盟商五年累计税前利润不低于100万元,保底回报计算方法和实现方法以《海澜之家加盟合同》中规定为准。
在此情况下,加盟商须缴纳加盟费6万元/年,不需保底则无须缴纳加盟费。
海澜之家给人的感觉是加盟商不参与运营,只要出钱即可享受保底收益,而且收益非常高。
这让人怀疑海澜之家可能在设置“庞氏骗局”,以高利为诱饵非法集资,400个加盟商每家出资100万元就有4个亿。
当然,这点钱对于财大气粗的海澜集团应该不算什么,但有网友在网上投诉称:我被江阴海澜集团面试合格了,却要在培训前交2000元培训保证金。
一个财大气粗的集团为何要做侵害劳动者权益的事?这是否说明海澜集团并非像宣传中的财大气粗,而是锱铢必较?
与海澜之家形成强烈对比的是雅戈尔,唯一不同的是,雅戈尔专营店卖的是“自家地里的产出”,而海澜之家卖的是别人的东西。
目前,媒体对海澜之家营销模式褒贬不一。
赞美者称其营销模式是服装界的一场革命,质疑者认为海澜之家空中广告与地面渠道没有合理配置,会导致资金链危机。
海澜集团重金打造的“海澜之家”营销模式与PPG (衬衫品牌)“轻资产”网络经营模式背道而驰。
如今,还以这种门店销售服装显得有点过时。
凯诺科技账面上10个亿的现金一动不动,让人怀疑海澜集团转让凯诺科技控股权的真实目的,是江阴市新桥镇人民政府接“烫手山芋”,间接实现以股抵债,为海澜集团填补巨额财务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