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第9章 - (偏导数 全微分)
《高等数学》(同济六版)教学课件★第9章.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1)

例如, f ( x, y )
4
x2 y 2 2 2 xy 2 , x y 0 2 x y 0, x2 y 2 0
2 2 4
x 4x y y 2 2 y , x y 0 2 2 2 f x ( x, y ) (x y ) 0, x2 y2 0 x4 4x2 y 2 y 4 2 2 x , x y 0 2 2 2 f y ( x, y ) (x y ) 0, x2 y2 0 y f x (0, y ) f x (0, 0) lim 1 f x y (0,0) lim y 0 y y 0 y f y ( x, 0) f y (0, 0) x 1 lim f y x (0,0) lim x 0 x x 0 x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r2
定理. 若 f x y ( x,y) 和 f y x ( x,y) 都在点 ( x0 , y0 ) 连续, 则
f x y ( x0 , y0 ) f y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x0 , y0 )
本定理对 n 元函数的高阶混合导数也成立.
(证明略)
例如, 对三元函数 u = f (x , y , z) , 当三阶混合偏导数 在点 (x , y , z) 连续时, 有
x 0 y 0
0
得
x 0 y 0
lim f ( x x, y y ) f ( x, y )
即 函数 z = f (x, y) 在点 (x, y) 可微
z f ( x x, y y) f ( x , y ) 函数在该点连续
下面两个定理给出了可微与偏导数的关系: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第9章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课本基础知识

本章目录第一节多元函数的基本概念第二节偏导数第三节全微分第四节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第五节隐函数的求导公式(第五节掌握的不是很好)第六节多元函数微分学的几何应用第七节方向导数与梯度第八节多元函数的极值及其解法第九节二元函数的泰勒公式几道比较好的题第一节多元函数基本概念1、基本了解∈,是在一条数轴上看定义域那么在二元中,一元函数()y f x=的定义域是x R就是在一个平面上看定义域,有(,)=(其中x,y互相没关系。
如果有关z f x y系,那么y就可以被x表示,那么就成了一元函数了),定义为二元函数2x y R∈(,)2、多元函数的邻域二元邻域三元函数邻域3、内点4、外点5、边界点边界点:点的邻域既存在外点又存在内点边界点可以看成内点,也可以看成外点,看你怎么定义了。
6、聚点邻域内存在内点则称为聚点。
可见,边界点一部分也含内点,因此内点,边界点都是聚点。
7、开集不包括边界点的内点;一元函数的开区间就是开集8包含了边界点的内点;一元函数的闭区间就是闭集9一元中有半开半闭的区间二元也是,如10、连通集连通集就是连在一起的区域。
定义是,在定义域内两点可以用折线连起来连通集与非连通集,如:11、开区域:连通的开集;闭区域:连通的闭集12、有界点集这个圆的半径可以有限充分大。
无界点集:找不到一个有限大的圆包含该区域。
如平面第一象限就是无界的点集13、二元函数的定义域图像二元定义域要有x,y的范围。
解出f1(x)<y<f2(x)(很多时候是y与x复合的函数,所以最好是化成y在一边看大于还是小于)14、二元函数的图像:空间曲面即z=f(x,y)15、多元函数极限的定义注意是去心的,去边界的圆域一元需要左极限等于右极限,二元就各个方向的极限 都要相等了。
趋近的方式有时候甚至是有技巧的,一般先用y=kx 趋近,再试试y=kx^2。
16、多元函数的连续性 设在定义域内,若lim (,)(,)00(,)(,)00f x y f x y x y x y =→则称二元函数(,)f x y 在(,)00x y 点处连续。
高等数学-第9章 - (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z z u z v o( ) 2 2 ( (u ) (v) ) t u t v t t
则有 u 0 , v 0 , u du v dv , t dt t dt
o( )
z
u
v
t
t
(△t<0 时,根式前加“–”号)
那么为什么还要介绍多元复合函数的微分呢? 这主要是对于没有具体给出式子的所谓抽象函数
如 z f ( x 2 y 2 , xy) 它是由 z f ( u, v )
及u x 2 y 2 , v xy 复合而成的
z z 由于 f 没有具体给出, 在求 , 时 x y
一元复合函数的微分法则就无能为力了,为此要 引入多元复合函数的微分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例2. u f ( x, y, z ) e
x2 y2 z 2
u f 解: x x
2 xe
x2 y2 z 2
u u , z x sin y, 求 , x y
2
2z e
2
x2 y2 z 2
2 x sin y
u
x y z
2 x (1 2 x sin y ) e
总结:关于多元复合函数求偏导问题
这是一项基本技能,要求熟练掌握,尤其是 求二阶偏导数,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对求导公式 不求强记,而要切实做到彻底理解。注意以下几 点将会有助于领会和理解公式,在解题时自如地 运用公式: ①用图示法表示出函数的复合关系 ②函数对某个自变量的偏导数的结构
• 第九章 多元函数微分学
▫ ▫ ▫ ▫ ▫ ▫ ▫ ▫ ▫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多元函数的基本概念 偏导数 全微分 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隐函数的求导公式 多元函数微分学的几何应用 方向导数与梯度 多元函数的极值 综合例题
高等数学第9章偏导数全微分

x0
x
则称此极限为函数 z f ( x, y) 在点 ( x0 , y0 ) 处对 x 的偏导数,记为
z x
,f x x0 x
z ,
x x0
x
x x0 或
y y0
f x ( x0 ,
y0 ).
y y0
y y0
例如,极限(1)可以表示为
fx (x0 ,
y0 )
lim
x0
f (x0
x, y0 ) x
解
f ( x,1) x 2 ,
df ( x,1) f x ( x,1) dx 2x;
f x (2,1) 4
(3)求分界点、不连续点处的偏导数要用定义求;
例5
xy
设
f
( x,
y)
x2
y2
0
求 f ( x, y)的偏导数.
( x, y) (0,0) ( x, y) (0,0)
解 当( x, y) (0,0)时,
A ( x x )( y y ) xy
y x x y x y
ΔA称为面积函数A=xy的全增量, 由两局部组成:
y x xy Δx,Δy的线性局部
x y 当(Δx,Δy) →(0,0)时,是一个比
( x )2 ( y )2 高阶无穷小。
一、全微分
定义 设函数z f ( x, y )在点(x,y)的某个邻域内 有定义,点(x+Δx,y+Δy)在该邻域内, 如果函 数 z f ( x, y )在点(x,y)的全增量
3 )( x 2 2
y2
5
z2 )2
2x
1 r3
3x2 r5
.
由于函数关于自变量的对称性,所以
高等数学:第九章 常微分方程1-2

设在微小的时间间隔 [t, t t], o
100 cm
水面的高度由h降至 h h, 则 dV r 2dh,
r 1002 (100 h)2 200h h2 ,
dV (200h h2 )dh,
(2)
比较(1)和(2)得: (200h h2 )dh 0.62 2ghdt,
28
(200h h2 )dh 0.62 2ghdt,
解 设制动后 t 秒钟行驶 s 米, s s(t)
d 2s dt 2 0.4
t 0时, s 0,v ds 20, dt
v
ds dt
0.4t
C1
s 0.2t 2 C1t C2
代入条件后知 C1 20, C2 0
7
例 2 列车在平直的线路上以 20 米/秒的速度行驶,
当制动时列车获得加速度 0.4 米/秒 2,问开始制动
其中c1, …,cn是n个独
立的任意常数,则称y是F=0的一个通解。
例: y=x2+C是方程y'=2x 的通解.yBiblioteka x2 2C1x C2
是
方程y"=1的通解.
y
y=x2+C
独立:C1 C2 x C3 x 2 不独立:C1x C2 x (C1 C2 )x Cx
0
x
15
5. 特解: 不包含任何常数的解.
隐函数的形式Φ(x,y;c1, …,cn)=0,给出, 把Φ(x,y;c1, …,cn)=0称作方程的通积分。
求微分方程满足某些条件的特解。即
9. 初值问题:求出方程F(x, y, y‘, …, y (n) ) = 0满足
初始条件的解。其中x0,y0,y1,…,yn-1是
已知常数。y(x0 ) y0,
高等数学第九章9-3

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王文强
上一页
下一页
1
一、全微分的定义 由一元函数微分学中增量与微分的关系得
f ( x + ∆x , y ) − f ( x , y ) ≈ f x ( x , y )∆x
f ( x , y + ∆y ) − f ( x , y ) ≈ f y ( x , y )∆y
∆ z = f x ( x , y )∆x + ε 1 ∆x + f y ( x , y ) ∆y + ε 2 ∆y
ε 1 ∆x + ε 2 ∆y →0 ∵ ≤ ε 1 + ε 2 ρ → 0, ρ
处可微. 故函数 z = f ( x , y ) 在点( x , y ) 处可微
上一页 下一页 12
总成立, 总成立
当 ∆y = 0 时,上式仍成立,此时 ρ =| ∆x |, 上式仍成立,
f ( x + ∆x , y ) − f ( x , y ) = A ⋅ ∆x + o(| ∆x |),
f ( x + ∆x , y ) − f ( x , y ) ∂z lim =A= , ∆x → 0 ∂x ∆x
ρ →0
∆x → 0 ∆y → 0
lim f ( x + ∆x , y + ∆y ) = lim[ f ( x , y ) + ∆z ]
ρ →0
= f ( x, y)
5
处连续. 故函数 z = f ( x , y ) 在点( x , y ) 处连续
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王文强 上一页 下一页
二、可微的条件
高等数学第九章多元函数微分学试题及答案
第九章 多元函数微分学§9.1 多元函数的概念、极限与连续性一、多元函数的概念1.二元函数的定义及其几何意义设D 是平面上的一个点集,如果对每个点()D y x P ∈,,按照某一对应规则f ,变量z 都有一个值与之对应,则称z 是变量x ,y 的二元函数,记以()y x f z ,=,D 称为定义域。
二元函数()y x f z ,=的图形为空间一卦曲面,它在xy 平面上的投影区域就是定义域D 。
例如 221y x z --=,1:22≤+y x D , 此二元函数的图形为以原点为球心,半径为1的上半球面,其定义域D 就是 xy 平面上以原点为圆心,半径为1的闭圆。
2.三元函数与n 元函数()z y x f u ,,= ()Ω∈z y x ,,空间一个点集称为三元函数()n x x x f u ,,21 = 称为n 元函数它们的几何意义不再讨论,在偏导数和全微分中会用到三元函数。
条件极值中,可能会遇到超过三个自变量的多元函数。
二、二元函数的极限设函数),(y x f 在区域D 内有定义,),(000y x P 是D 的聚点,如果存在常数A ,对于任意给定的0>ε,总存在0>δ,当),(y x P 满足δ<-+-=<20200)()(0y y x x PP 时,恒有ε<-A y x f ),(成立。
则记以()A y x f y y x x =→→,lim 0或()()()A y x f y x y x =→,lim00,,。
称当()y x ,趋于()00,y x 时,()y x f ,的极限存在,极限值A ,否则称为极限不存在。
值得注意:这里()y x ,趋于()00,y x 是在平面范围内,可以按任何方式沿任意曲线趋于()00,y x ,所以二元函数的极限比一元函数的极限复杂;但考试大纲只要求知道基本概念和简单的讨论极限存在性和计算极限值,不像一元函数求极限要求掌握各种方法和技巧。
大学高数下册试题及答案第9章
大学高数下册试题及答案第9章第九章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作业13对弧长的曲线积分1.计算,其中为直线及抛物线所围成的区域的整个边界.解:可以分解为及2.,其中为星形线在第一象限内的弧.解:为原式3.计算,其中折线ABC,这里A,B,C依次为点.解:4.,其中为螺线上相应于从变到的一段弧.解:为5.计算,其中L:.解:将L参数化,6.计算,其中L为圆周,直线及轴在第一象限内所围成的扇形的整个边界.解:边界曲线需要分段表达,从而需要分段积分从而作业14对坐标的曲线积分1.计算下列第二型曲线积分:(1),其中为按逆时针方向绕椭圆一周;解:为原式(2),其中是从点到点的一段直线;解:是原式(3),其中是圆柱螺线从到的一段弧;解:是原式(4)计算曲线积分,其中为由点A(-1,1)沿抛物线到点O(0,0),再沿某轴到点B(2,0)的弧段.解:由于积分曲线是分段表达的,需要分段积分;原式2.设力的大小等于作用点的横坐标的平方,而方向依轴的负方向,求质量为的质点沿抛物线从点移动到点时,力所作的功.解:3.把对坐标的曲线积分化成对弧长的曲线积分,其中为:(1)在平面内沿直线从点到点;(2)沿抛物线从点到点.解:(1)(2)作业15格林公式及其应用1.填空题(1)设是三顶点(0,0),(3,0),(3,2)的三角形正向边界,12.(2)设曲线是以为顶点的正方形边界,不能直接用格林公式的理由是_所围区域内部有不可道的点_.(3)相应于曲线积分的第一型的曲线积分是.其中为从点(1,1,1)到点(1,2,3)的直线段.2.计算,其中L是沿半圆周从点到点的弧.解:L加上构成区域边界的负向3.计算,其中为椭圆正向一周.解:原式4.计算曲线积分其中为连续函数,是沿圆周按逆时针方向由点到点的一段弧.解:令则,原式5.计算,其中为(1)圆周(按反时针方向);解:,而且原点不在该圆域内部,从而由格林公式,原式(2)闭曲线(按反时针方向).解:,但所围区域内部的原点且仅有该点不满足格林公式条件,从而可作一很小的圆周(也按反时针方向),在圆环域上用格林公式得,原式6.证明下列曲线积分在平面内与路径无关,并计算积分值:(1);解:由于在全平面连续,从而该曲线积分在平面内与路径无关,沿折线积分即可,原式(2);解:由于在全平面连续,从而该曲线积分在平面内与路径无关,沿直线积分也可,原式(3).解:由于在全平面连续,从而该曲线积分在平面内与路径无关,沿折线积分即可,原式7.设在上具有连续导数,计算,其中L为从点到点的直线段.解:由于在右半平面连续,从而该曲线积分右半平面内与路径无关,沿曲线积分即可,原式8.验证下列在整个平面内是某一函数的全微分,并求出它的一个原函数:(1);解:由于在全平面连续,从而该曲线积分在平面内是某一函数的全微分,设这个函数为,则从而,(2);解:由于在全平面连续,从而该曲线积分在平面内是某一函数的全微分,设这个函数为,则原式可取(3)解:可取折线作曲线积分9.设有一变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为,这变力确定了一个力场,证明质点在此场内移动时,场力所作的功与路径无关.证:,质点在此场内任意曲线移动时,场力所作的功为由于在全平面连续,从而质点在此场内移动时,场力所作的功与路径无关.作业16对面积的曲面积分1.计算下列对面积的曲面积分:(1),其中为锥面被柱面所截得的有限部分;解:为,原式(2),其中为球面.解:为两块,原式2.计算,是平面被圆柱面截出的有限部分.解:为两块,,原式(或由,而积分微元反号推出)3.求球面含在圆柱面内部的那部分面积.解:为两块,原式4.设圆锥面,其质量均匀分布,求它的重心位置.解:设密度为单位1,由对称性可设重点坐标为,故重点坐标为5.求抛物面壳的质量,此壳的密度按规律而变更.解:作业17对坐标的曲面积分1.,其中是柱面被平面及所截得的在第一卦限内的部分前侧.解:原式=2.计算曲面积分,其中为旋转抛物面下侧介于平面及之间的部分.解:原式=3.计算其中是平面所围成的空间区域的整个边界曲面的外侧.解:分片积分。
高等数学第9章第5节
y′
x =0
x
e −y =− cos y − x (0,0)
两边再对 x 求导
− sin y ⋅ ( y′)2 + cos y ⋅ y′′
令 x = 0 , 注意此时 y = 0 , y′ = −1
d y = −3 2 x =0 dx
2
定理2 . 若函数 F(x, y, z)满足: ① 在点 ② F(x0 , y0 , z0 ) = 0 ③ Fz (x0 , y0 , z0 ) ≠ 0 则方程 在点 某一邻域内可唯一确 定一个单值连续函数 z = f (x , y) , 满足 并有连续偏导数 Fx ∂z =− , ∂x Fz 的某邻域内具有连续偏导数 , 连续偏导数
2
x y x
2 Fy
=−
Fxx Fy − Fyx Fx
2 Fy
−
Fxy Fy − Fy y Fx
Fx (− ) Fy
=−
Fxx Fy 2 − 2Fxy Fx Fy + Fy y Fx2
3 Fy
例1. 验证方程 可确定一个单值可导隐函数
在点(0,0)某邻域 并求
dy d2 y , dx x = 0 dx2 x = 0
把 z 看成 x, y 的函数对 x 求偏导数得 ∂z ∂z ∂z = f u ⋅ (1 + ) + f v ⋅ ( yz + xy ), ∂x ∂x ∂x ∂z f u + yzf v , = 整理得 ∂x 1 − f u − xyfv
令 u = x + y + z , v = xyz , 则 z = f ( u, v ),
Fx Fv Gx Gv
(P86-P87)
高等数学第9章多元函数微分学及其应用(全)
f ( x, y ) A 或 f x, y A( x x0,y y0 ).
31
二、二元函数的极限
定义 9.3
设二元函数z f ( P) f ( x, y ) 的定义域为D ,P0 ( x0 , y0 )
是D 的一个聚点,A 为常数.若对任给的正数 ,总存在 0 ,当
0 当 P( x, y) D 且 0 P0 P ( x x0 )2 ( y y0 ) 2 总有
f ( P) A , 则称A为 P P0 时的(二重)极限.
4
01
极限与连续
注意 只有当 P 以任何方式趋近于 P0 相应的 f ( P )
都趋近于同一常数A时才称A为 f ( P ) P P0 时的极限
P为E 的内点,如图9.2所示.
②边界点:如果在点P的任何邻域内,既有属于E 的点,也有不
属于E的点,则称点P 为E 的边界点.E 的边界点的集合称为E 的边
界,如图9.3所示.
P
E
图 9.2
P
E
图 9.3
16
一、多元函数的概念
③开集:如果点集E 的每一点都是E 的内点,则称E 为开集.
④连通集:设E 是平面点集,如果对于E 中的任何两点,都可用
高等数学(下册)(慕课版)
第九章 多元函数微分学及其应用
导学
主讲教师 | 张天德 教授
第九章
多元函数微分学及其应用
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生活中很多实际问题的解决需要引进多元
函数. 本章将在一元函数微分学的基础上讨论多元函数微分学及其应用.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
多元函数的基本概念
偏导数与全微分
多元复合函数和隐函数求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