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李镇西:难忘开学的第一天(给学生的信)

合集下载

李镇西给初一学生的一封信

李镇西给初一学生的一封信

李镇西给初一学生的一封信第一篇:李镇西给初一学生的一封信李镇西给初一学生的一封信今天第一次见面,我要送你一份礼物,这份礼物其实就是三句话:“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战胜自己!”“我们和他们不一样!”你知道这三句话的含义吗?所谓“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就是你要让班上的每一个人都因为有你这个同学而开心。

谁有了困难,你第一个走到他的身边:“别着急,有我呢!”他会因你而幸福;自习课上,你安安静静地学习,周围的同学会因你而幸福;做清洁的时候,你为班上争得一面流动红旗,全班同学因你而幸福;运动会上,你奋力拼搏,为集体赢得荣誉,我们都因你而幸福;你上课积极思考,课后认真作业,老师会因你而幸福;在家里,你孝顺懂事,勤于做家务事,爸爸妈妈会因你而幸福!做一个给别人带去幸福的人,你自己也很幸福!所谓“战胜自己”,意味着要随时和自己“过不去”。

其实,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是有上进心的,但往往缺乏毅力,用老师家长的话来说,就是“管不住”自己。

怎么办呢?那就要“战胜自己“!任何一个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两个“我”:高尚的“我”和卑下的“我”、勇敢的“我”和懦弱的“我”,勤奋的“我”和懒惰的“我”,认真的“我”和敷衍的“我”………这两个“我”随时都在打架,如果高尚的“我”战胜了卑下的“我”,那你就战胜了自己!任何人都有软弱的时候,退缩的时候,放纵自己的时候,不要紧,人之为人,就是能够战胜自己,战胜了自己的弱点,就成了强者!所谓“我们和他们不一样”,展示的是一种精神自豪感。

这里的“我们”,指的是每一个有理想,有追求,向往真善美的同学;这里的“他们”,是指那些没有理想,甘于平庸,甚至甘于堕落的同龄人;这里的“不一样”,是指精神境界和行为习惯不一样。

我们的追求是什么?从远处说,是这一辈子要做一个健壮、正直、善良、睿智的有出息的人;从近处说,是要争取三年后考上重点高中。

有了这个追求,在行动上,自然会不同于那些浑浑噩噩的同龄人。

记录一个初中班主任开学的第一天

记录一个初中班主任开学的第一天

《记录一个初中班主任开学的第一天》说实话,已经有十年没有担任班主任了。

去年又荣幸的被选为班主任,我感觉任重道远。

接手的班级,我其实一开始就在担任着数学老师的角色,我上课很认真,沟通能力比较好,学习接受课程效果还是比较好。

我很受学生的喜欢。

可是真的当上了这个班的班主任后,我倒是有些担忧,因为我知道班主任工作的繁琐,而且班级人数又多,真正要管理好这个班级并不容易,所以我有些害怕,害怕自己的“光辉形象”受损。

接手班主任后,8月31日从学校开会回来,我就通过班级QQ群发出消息给全班学生,并且逐一给家长发消息:明天的报到必须在上午全部报完,下午就发书、排位置、入学教育,不可以迟到不可以请假。

果然顺利完成了我的“开学第一天”。

9月1日,我早早的来到了教室,第一节课是我的,后面刚好有节体育课,我想我可以大展身手了。

因为我早已在先天晚上做好了“开学第一课”PPT,在课件中通过深入学生熟悉的“游戏”界面,一下子吸引了大家的跟球,然后一下子打断了游戏,画面回到现实:语文、数学、英语、物理。

这些教科书,接下来播放录制好的几个父母在呼喊的声音:宝贝,你去上学啦,妈妈在这里给你做好吃的;孩子,又是一个新的学期开始了,妈妈在广东上班,我跟你爸都很努力的工作,一定要辅助你上大学。

然后再由学生讲解名人的故事。

《鲁迅珍惜时间的故事》、〈〈白头翁的故事〉〉、〈〈力克。

胡哲〉〉的故事。

接下来跟学生做了一个学习习惯的测试:你是不是预习要学的功课?1.你上课的时候,注意力是否集中?2.你学过的功课,是不是加以复习?3.你是否喜欢回答老师的问题?4.你上自习课的时候是否自觉?5.你不懂的功课,是否向别人请教?6.你是不是按时完成作业?然后,我再把初一两个学期期中与期末的成绩又都拿了出来,把我自己早已经比较出来的数据边通过PPT展示,边大力的表扬那些上进了的孩子。

特别是不上个学期末的成绩吝啬对后进生的表扬。

不要吝啬对学生的爱。

爱是溶化剂,爱是桥梁。

有感于李镇西的班主任随笔——————《第一天的见面礼》

有感于李镇西的班主任随笔——————《第一天的见面礼》

有感于李镇西老师的班主任随笔——————《第一天的见面礼》一大早睁开朦胧睡眼就赶紧洗涑,这样可以很快有一个清醒的头脑,把早饭准备在锅里就赶紧开始读《点击霍姆林斯基》这本书,因为这本书里的思想方法深深的吸引着我。

看着,看着,我被其中的一篇李镇西老师的随笔感动了,看完的时候眼睛湿润了,被老师的真情感染了,被老师的认真感动了,被老师的才华震撼了,如果我能我们的孩子能遇到这样的老师,那该是多么让人庆幸和幸福的事情啊!!!文章中介绍了李老师由衷的高兴他又当上了班主任,并为第一天和学生的见面精心做了准备,理发,换新衣服,擦鞋。

而后,更让人折服的是他为每一个学生都准备了礼物,一本书和一封信。

难能可贵之处是那本书是他自己的著作,而且每本书都精心为学生签名题词,而每一句题词都那么让人佩服他的文采。

如给名为杨晓龙同学的题词是:东方破晓,神州腾龙;给名为朱雅兰同学的题词是:人生如兰,淡雅高洁,……当学生看到这样的书,这样的题词,能不为老师的才华所鼓舞吗?再来看看李老师的信吧,不用说他的文采如何,不用讲他的教育技巧,就看送给学生的一句话就足以让我们每个人都受用终身。

一句是“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既是一种伟大崇高的价值观念,同时也是一种平凡朴实的实践行为,而后讲了许多生活中的事例,如在公共汽车上,你为一位老人让座,这位老人就会因为你而感到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文明的社会环境中是一种幸福;在街上……;在教师楼道,你主动帮老师抱作业本,老师就会因为有你这样的学生感到幸福;有同学病了……;今后在我们班,当某个同学遇到困难时,是你第一时间出现在他的面前并伸出温暖的手臂:“别着急,有我呢!”,那样,他会因为有你而感到集体的无比温馨……看到这里的时候,班里的每一个学生能不为之动容努力吗?李老师送给学生的第二句话是:我们和他们不一样。

看似表扬了学生,实际上也给学生提出了要求,让学生在很高的要求上起步,而学生却并不知晓,还高兴的从此会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因为“你们和他们不一样”在时刻提醒监督自己。

做最好的班主任李镇西读后感1500字

做最好的班主任李镇西读后感1500字

做最好的班主任李镇西读后感1500字篇一:做最好的班主任李镇西读后感1500字近期我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李镇西老师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向我们介绍了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

读着他的文章,感觉就像一位年长的智者向我们介绍他的育人经验和育人智慧。

以前时常抱怨班主任工作辛苦,责任太重,甚至产生过严重的职业倦怠。

捧读《做最好的班主任》,好似与李镇西老师进行心灵的对话,字里行间让我找到了做班主任的兴趣和幸福感,更让我在教育教学中拥有了平和的心态,懂得怎样才能更加的从容。

一、爱心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李镇西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的一生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怀着博大的胸襟对学生最大的宽容与爱。

是呀!懂得对学生的爱,就会感受到为师的幸福,如果有人问现在我的教育理想是什么?每天能让孩子快乐多一点,收获多一点,能找到一种作为老师的“幸福感”就是我的职业追求。

解读李镇西这位教育名家,让我重新审视我的课堂,重新审视我的孩子,原来我是那样幸福!二、童心工作中常常觉得自己的思想与言语和学生有一道无形的隔阂,总是不能很好的与学生进行沟通。

李镇西老师关于童心的论述帮我解决了这个难题。

他说作为一名班主任,要用童心理解童心,要善于在某种意义上把自己变成和学生同年龄的一个学生,这不但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更是班主任对学生产生真感情的门,应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一致,甚至某种意义上尽可能让自己有同年龄学生般的情感,同年龄学生般的兴趣和纯真。

当我们努力保持这一份童心时,其实我们已经融入到了孩子们的心灵世界。

我们便构建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

当学生发现老师和自己变得“一样大”时,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把老师当作朋友。

李镇西读后感

李镇西读后感

李镇西读后感最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作品,心里像是被投进了一颗石子,泛起了层层涟漪。

李镇西老师的文字,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像一位亲切的老友,坐在你身边,和你唠着家常,分享着他的教育故事和心得。

他笔下的学生,一个个都是那么鲜活,仿佛能从书里蹦出来站在我面前。

那些课堂上的小插曲、学生们的调皮捣蛋,还有老师和学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都让我仿佛置身其中。

其中有一个故事,给我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

李镇西老师提到了一个叫小明的学生,这孩子呀,聪明是真聪明,但就是调皮得让人头疼。

有一次上课,老师在上面讲得津津有味,小明却在下面偷偷摸摸地搞小动作。

李镇西老师发现了,没有当场发火,而是不动声色地走到小明身边,轻轻敲了敲他的桌子。

小明吓了一跳,赶紧坐正了身子,但是眼神里还透着一丝不服气。

下课后,李镇西老师把小明叫到了办公室。

本以为会是一场严厉的批评,没想到老师却先笑着问小明:“今天课上是不是有什么东西比老师讲的还吸引你呀?”小明低着头,嘟囔着说:“我就是觉得无聊。

”李镇西老师没有生气,反而耐心地和小明聊了起来。

原来小明觉得老师讲的内容他都会了,所以才忍不住开小差。

李镇西老师听了,想了想说道:“那这样好不好,以后老师讲的内容如果你都会了,你可以自己看一些拓展的书籍,但是得保证不影响其他同学。

”小明听了,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连忙点头答应。

从那以后,小明上课再也不捣乱了,还经常和李镇西老师交流他看的那些拓展书籍的心得。

李镇西老师通过这样一次耐心的沟通,不仅解决了小明上课捣乱的问题,还激发了他学习的积极性。

想想我们平时遇到学生调皮捣蛋,可能第一反应就是批评指责,可李镇西老师却用理解和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并且主动改正。

这让我明白了,教育真的不是简单的灌输,而是心与心的交流和理解。

还有一个例子也让我感触颇深。

有一次班级组织活动,要分组完成一个任务。

有个小组因为分工不明确,闹得不可开交。

李镇西老师没有直接插手帮他们分配任务,而是在旁边观察,等他们吵得差不多了,才开口问:“你们觉得这样吵能解决问题吗?”孩子们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李镇西老师《写给弟子们的一封信》

李镇西老师《写给弟子们的一封信》

李镇西老师《写给弟子们的一封信》我的徒弟们:你们好!开篇的称呼我略微斟酌过一下。

比如我曾经想过称“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朋友们”等等,那样显得“平等”。

但我想了想,我就直接叫“我的徒弟们”吧,非这样叫不能体现出我们之间的特殊关系。

其实,按“传统美德”,本来我似乎应该谦虚说:“你们不是我的徒弟,因为我当不下你们的师傅!”但我不愿这样说,我就认你们为徒弟,我完全可以做你们的师傅。

因为毕竟我比你们年长,而且从事教育的时间比你们长,有些经验和教训可以提供给你们,让你们少走弯路。

认你们做徒弟,并不意味着我处处都比你们高明,但我在某一些方面可能比你们高明一些,这也是事实,就像你们在某一些方面也比我高明一样。

认你们做徒弟,也不意味着削弱了我们之间的平等关系。

师徒之间同时也可以是同志和朋友关系。

但我为一个年长者和老教师,应该担负起对年轻老师的引领作用,否则我是失职。

既然要“引领”,当个师傅也没有什么。

今天给你们写信,想给你们提下面几条建议:第一,学习李镇西。

既然是徒弟,那向师傅学习是毫无疑问的了。

如果我没有一点点可供你们学习借鉴的东西,我也没脸做你们的师傅。

教育,的确是充满个性的活动,但也有许多共性。

因为有共性,才有了学习与借鉴的可能。

我有哪些值得你们学习呢?我有童心,喜欢和孩子打交道,离开了孩子,我就不习惯。

这点肯定值得你们学习。

我有爱心,但这个爱不是迁就于纵容,而是负责任的爱,包括对孩子长远发展的爱,更重要的,这个爱心充满了民主精神。

这也值得你们学习。

我有事业心,把工作当事业来追求,把事业当学问来研究,把工作、事业、生活融为一体,这最值得你们学习。

我的教育生活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做、思、读、写也就是实践、思考、阅读、写作。

我要特别强调的是,最最重要的是“实践”,其他三点都是次要的。

在我的班主任生涯中,我可以说是泡在了学生中,和他们一起摸爬滚打,一起喜怒哀乐,在实践中破解一个又一个难题。

班主任工作首先是全身心投入的体力劳动,所以你们一定要特别投入地把班带好,想法设法地带好!如果你们的班带得不好,人家会说:“李镇西收的什么徒弟呀!带个班都带不好!”到时候我们都会丢脸。

李镇西校长在小学开学典礼上的演讲稿

李镇西校长在小学开学典礼上的演讲稿

李镇西校长在小学开学典礼上的演讲稿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又迎来了新学期的第一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开学典礼。

今天天气很冷,虽然已经立春,可严寒并未消退。

但是,只要爱在哪里,春天就在哪里!大家看看,我的背后墙上有四个字。

虽然大家每天都从这里经过,每周都在这里举行升旗仪式,可是我估计好多同学都没注意这四个字。

这四个字是什么?请大家读读。

对了,是“爱满天下”。

这句话是谁写的呢?可能小朋友们不太清楚,我告诉大家,这四个字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

“爱满天下”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爱每一个人人,让世界充满爱。

陶行知先生本人就是一个充满爱的人。

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陶行知先生的小故事,这个故事的名称叫《四颗糖的故事》。

抗日战争期间,陶行知在重庆看到许多“难童”——就是抗战期间失去父母到处流浪的孩子,陶行知把他们组织起来,为他们办了一所学校,叫育才学校。

有一次,陶行知在校园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当即斥止了他,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里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

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

”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

随之,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

”王友更惊疑了,他眼睛睁得大大的。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道:“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说:“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了,我的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说完,就走出了校长室。

《做最好的班主任》李镇西编辑版

《做最好的班主任》李镇西编辑版

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1.思想类∙班主任工作可以锻炼一个人的组织、协调、应变、沟通能力。

∙教育,每天都充满悬念。

∙每个儿童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没有重复,各有特色。

∙以心灵塑造心灵,以人格塑造人格。

∙如果你对职业不满意,有两个办法可以选择——要么改变职业,要么改变心态。

∙班主任幸福感的丧失是由于远离学生,拒绝变化。

心灵距离拉大,不愿意去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社会、时代、学生。

∙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够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们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变事务应付为教育科研。

把自己所带的班级当做自己的教育科研基地。

∙变个人权威为集体意志。

过分注重个人权威,不要什么事情都不放心,都要亲自过问,要变为“我们的学生集体”。

∙变孤军奋战为师生合作。

大胆放手民主管理,班主任主要是学生思想教育与班级常规管理。

班主任完全应该也可以把一个班级的重担让几十个学生分担。

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可以使学生产生自觉性。

∙对待领导的评价要冷静,对待同事的议论要宽容,对待家长的批评要平和,对待学生的意见要豁达。

他说了以后,既无伤你一根毫毛,又有助于他调节心理平衡,有什么不可以的呢?∙童心、爱心、责任心∙专家、思想家、心理学家∙民主教育是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

今日的学生,是将来的公民。

陶行知49∙真正的英雄不是没有卑贱的情操,而是永不会被卑贱的情操所征服;真正的光明不是没有黑暗的时候,而是不会被黑暗所湮没。

约翰克里斯朵夫傅雷译∙教育,首先是人学。

苏霍姆林斯基我是孩子最信任的人吗?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北京2010年5月第25次印刷∙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

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李镇西:难忘开学的第一天(给学生
的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我在接任每一届班主任之前,都要给全班同学写一封信,并且设法在开学前寄到每一位新生手中。

我的目的在于唤起孩子们对新老师、新集体的憧憬和希望。

这是新集体诞生不可缺少的前奏和序曲。

在八七级初一班的新生信中,我写道:“亲爱的同学,首先我祝贺你被录取到郭老(郭沫若)的母校——乐山一中学习……你现在一定渴望一个新的班集体吧?同学,你在《中国青年报》、《北京音乐报》、《乐山报》上读过‘未来班’的事迹吗?你听说过‘未来班’还有自己的班歌、班徽、班旗吗?我想,你一定希望自己也能生活在‘未来班’这样温暖的大家庭中吧!告诉你,当你接到这封信时,你就已经是‘未来班’的第二批成员了。

‘未来班’的班歌将由你唱下去,‘未来班’的班旗将由你继续扛下去,新的‘未来班’将会因为有了你而更加温暖!看!迎接你的将是充实而富有魅力的的集体啊!作为班主任和你的朋友,我真诚地欢迎你……在新学期开学之前,请允许我对你提出三点要求:①请想一想,你有什么特长或能力,在到新班集体的第一周内为大家做一件什么好事?②请准备一套运动服(男生蓝色,女生红色),便于班上搞活动服装统一。

③请买一只口琴,我们班将建立
‘口琴乐团’……同学,读到这封信,你一定在心里猜测:这位班主任是男的,还是女的?是年老的,还是年轻的……就象我急于想了解你一样。

不过别急,快开学了,以后我们会朝夕相处,结下深厚情谊的,让我们在报名那一天相见吧!”
新生报名那天,他们看到黑板上方写的一句话:“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我对大家说:“这个班不仅仅是一个教学单位,而且是一个大家庭。

每个同学都应该尽量做到使自己的同学、使整个集体因为有了我而感到温暖。

要是集体有了荣誉后都能激动地说:‘这都是因为我们班有!’”新来乍到的学生对这些道理不一定都理解,但当班主任应该一开始就提出这个要求,引导他们思考自己对新集体的责任。

同时,班主任第一天就应当尽量挖掘新集体中体现这种责任感的事例,让学生获得切身的感受。

发新教材的时,我发现一本音乐书的封面破烂不堪。

我当然可以把它退回图书室换一本好的,也可以下来后动员某位学生要这本书,但我决定把这本书变成集体主义教育的“教材”。

我当即拿起这本书,问全班同学:“谁愿意要这本破书呀?”果然如我所料,不少学生举起了手。

我把书交给了最
先举手的同学,同时表扬道:“看我们这个新班有这么好的同学,大家感到温暖吗?”
这天放学,需要打扫教室卫生。

本来我也可以随时指派几个学生,但我还是有意问全班同学:“谁愿意为集体第一次扫地呀?”又是小手如林。

于是,我与潘、彭、吴等同学一起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这两件小事似乎微不足道,却教育了全班同学。

在这一天的日记中,同学们纷纷写道:“开学第一天,就有这么多同学做好事。

这个班真好!”这些新生还互不相识,正因为互不相识,同学们自然把这几位做好事的同学所表现出来的品质看作是新集体的可爱之处。

三年后毕业时,该班已是一个被《中国青年报》、《少年文史报》报道过的优秀集体,不少同学在抒发对班集体留恋之情时都回忆起三年前进初中时难忘的“第一天”。

1
1《新时期中学班主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中学班主任工作100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22-1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