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淮河线

合集下载

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淮河一线
已故著名地理学家任美锷先生却主张把中国的南北分界线画在秦岭北坡700米等高线处。因为从秦岭的北坡看,整个关中盆地是暖温带,但是随着山地的上升,气温降低,在700米等高线处,气候已经不是暖温带了,而是山地气候,越高越冷了。其实任美锷先生是把秦岭看为出现在暖温带的一个山系。 而另外一些地理学家如黄秉维等却主张南北分界线应该画在秦岭的主脊线上。理由是这样可以保持山两边垂直自然带的完整,正好可以两相比较,看出南北之不同。但秦岭找不到明确的脊线,这种分法,怎样分还是一个未知数,也可能把一些高海拔山峰的最高点连起来,算作秦岭的脊线吧。 在2008年出版的《中国生态地理区域系统研究》一书中,郑度院士等人在对秦岭南北的气候、植被进行了详尽地比较分析后,应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对秦岭地区的自然环境进行分类。最终认为从综合的角度看,中国暖温带和亚热带在秦岭地区的分界线应该标定在主脊。 我国南北自然分界线,实际上首先是气候分界线。就热量带说是北方暖温带和南方亚热带的分界;在水分区划中则是北方干旱、半湿润气候和南方湿润气候的分界;在雨旱季节类型区划中则是北方春旱、夏雨气候和南方春雨、梅雨及伏旱气候的分界[3]。 然而,这个过渡和变化是通过相当宽的一个带来完成的。在淮河两岸,相隔一二十公里甚至更宽,并看不出气候、农业、自然景观等方面有什么变化。实际上,由于淮河地区主要是平原地区,南北冷暖气流畅通无阻,确实也不可能产生一条截然分明的南北分界线来。以“橘逾淮而北为枳”为例,由于我国东部地区冬季中南下冷空气强,常常带来柑橘致命低温,因此现今即使淮河以南的长江两岸,除了局部有利区域外,一般也没有种植柑橘的经济价值。 我国南北分界带的西段秦岭,冬季阻挡了北方冷空气,因而在岭北为典型暖温带情况下使岭南成为典型亚热带(能生长同纬度淮河两岸不能生长的柑橘等亚热带指标植物)。但是,秦岭分界也并非一条线。因为秦岭南坡约千米海拔以下才是亚热带,而秦岭山脉两坡千米等高线间的宽度,也就是分界带的宽度也大约有90-110公里。而且,在历史上南北分界带是随气候变化而南北移动的。如果全球持续变暖,亚热带北界将来甚至有可能要北推到黄河的中、下游地区。 2010年,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陈全功等人根据气候、地理、人文等方面的综合数据,逐点计算适宜度,制成了《基于GIS的中国南北分界带分布图》,将中国南北分界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分布图表明,中国南北分界具有自然(气候、地理)和人文的综合属性,分界带涉及四川、甘肃、陕西、湖北、河南、安徽、江苏等7个省的130个县(市),最窄处约26.42公里,最宽处约195.41公里,总面积约145500.74平方公里。[4] 同时,陈全功等人在中国南北分界研究方面并没有局限于“带”,而是将“带”细化延伸到了“线”。具体做法是,将分界带顺经度各中点连线,即成为一条南北分界线。此线的走向是西起四川省的平武县境内,经甘肃省的文县、康县,陕西省的略阳县、洋县、旬阳县,湖北省的郧西县,河南省的西峡县、新野县、汝南县,安徽省的阜阳市、蚌埠市,江苏省的泗洪县、淮安市,东至射阳县的海滨,总长度约1666.28公里。[4]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2.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自然条件依据
B
A 夏季风
季风、非季风区
地形或地势
一、二阶梯分界线 C 气候
1月份0°C等温线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小结:四大地理区域名称、位置、划分依据
名称
位置范围
划分依据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秦岭—淮河以北、 大兴安岭以东
秦岭—淮河以南、大兴安岭以西、昆仑 青藏高原以东 山—祁连山以北
高原、平原
平原、高原、 高原、盆地、 盆地、丘陵 山地
青藏高原 高原

温度带
高寒 暖温带、中温
带、寒温带
亚热带、热带
暖温带、中温带
候 降水量
400~800毫米
>800毫米
<400毫米
气候
干湿状况
半湿润区 湿润区
湿润区
半干旱区、 干旱区
植被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首先,我们看看下列几幅图各是哪个地区的景观:
塔西克北拉荒玛漠干沙漠




江南水乡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青藏高原
我国自然地理的分区
西北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秦岭
东部季风区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观察分析 四大分区的地理界线是如何确定的?
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 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 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草原、荒
针叶林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淮河一线秦岭-淮河一线(Qinling Mountains-Huaihe River Line,或Qinling-Huaihe Line,也简称秦淮一线),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特别是东部)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此线的南面和北面,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

目录地理意义秦岭的地理意义淮河的地理意义概念的提出分界线的范围划分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分界线区域界限地理意义秦岭的地理意义淮河的地理意义概念的提出分界线的范围划分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分界线区域界限展开地理意义秦岭-淮河一线,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水田旱地分布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水稻小麦种植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以及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蔡博峰,《中国国家地理》)秦淮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河湖冬季结冰,每当冬季来临,北风呼啸,大部分的树会落叶,不落叶的树叶多呈针状,叫做针叶树。

由于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所以河流的水量不大,水位变化大,只有夏季才形成汛期,时间也比较短,河流的含沙量较大。

而在秦淮以南地区则正好相反,冬季不结冰,树木不落叶,一年四季常绿。

河流的水量较大,水位变化不大,汛期时间长,河水含沙量较小。

秦岭-淮河是我国最重要地地理分界线。

秦岭被誉为中国的龙脉,它的西端在甘肃省境内,东段到河南省西部,主体位于陕西省的南部与四川省交界处,长约1500公里,是昆仑山脉的延伸。

秦岭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

岭南终年温暖潮湿,岭北干燥,冬季寒冷。

秦岭同时也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

秦岭的最高峰是太白山,高3763.2米,是中国内地东半壁的第一高峰(号称群峰之冠)。

秦岭是我国中西部交界处最重要的动植物基因库,有着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如大熊猫、金丝猴、朱鹮、华山松、油松等都生长于此。

第五章 第三节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

第五章 第三节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

苹果
秦 岭 淮 河 以 -
柿子 北
香蕉 猕猴桃
秦岭— 秦岭—淮河线的意义
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 淮河一线
界 线 。
秦 岭 —— 淮 河 是 我 国 重 要 的 地 理
秦岭—淮河线的意义 等温线。 我国的1月均温0℃等温线。
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 淮河一线
秦岭—淮河线的意义 等降水量线。 我国的800mm等降水量线。
淮河介绍
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 淮河一线
淮河发源于河南南部的桐柏山, 淮河发源于河南南部的桐柏山,向东流 经河南、安徽、江苏等省注入洪泽湖, 经河南、安徽、江苏等省注入洪泽湖,全长约 1000公里,总落差约1100米 1000公里,总落差约1100米。淮河可以分为上 公里 1100 游、中游、下游三部分,洪河口以上为上游, 中游、下游三部分,洪河口以上为上游, 长360公里,流域面积3.1万平方公里;洪河口 360公里,流域面积3.1万平方公里; 公里 3.1万平方公里 以下至菏泽胡出口中渡为中游,长490公里,中 以下至菏泽胡出口中渡为中游, 490公里, 公里 渡以上流域面积15.8万平方公里; 渡以上流域面积15.8万平方公里;中渡以下至 15.8万平方公里 三江营为下游入江水道,长150公里,三江营以 三江营为下游入江水道, 150公里, 公里 上流域面积为16.5万平方公里。 上流域面积为16.5万平方公里。 16.5万平方公里
秦岭与淮河
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 淮河一线
我国是一个幅员广大的国家, 我国是一个幅员广大的国家, 东西横跨5200千米, 5200千米 东西横跨5200千米,南北纵贯 5500千米,包括了从沿海到内陆、 5500千米,包括了从沿海到内陆、 千米 从寒温带到热带的各种自然景观, 从寒温带到热带的各种自然景观, 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 例如: 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 例如: 每当初夏时节, 每当初夏时节,南方大地水稻油 华北田野已麦浪如金; 绿,华北田野已麦浪如金;西北 草原羊马欢叫,青藏高原仍寒气 草原羊马欢叫, 袭人。 袭人。

4.5要地理分界线及主要分区+课件-2024-2025学年地理中图版(2024)七年级上册

4.5要地理分界线及主要分区+课件-2024-2025学年地理中图版(2024)七年级上册

B.生产方式落后
C.自然条件恶劣
D.住房破旧拥挤
Hale Waihona Puke C 10.关于这个千年古村落,我们应该(
A.改变当地气候,使其更宜居
) B.翻新房舍,让村民回归
C.保留古村落特色,发展旅游业
D.把古村落建成影视基地,发挥经济价值
茶卡盐湖气候湿凉,干旱少雨,含盐量极高,湖底有石盐层,湖面光滑平整能映射天空之景,被人们称为“天空之镜”。图示意茶卡 盐湖位置及“天空之镜”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稻田村落
二. 四大地理区域
(三)西北地区
• 地形:高原和盆地。
• 是我国主要的天然牧场,放牧羊、牛、马等牲畜,也是我国最大的畜 牧业生产基地。
新疆牧民传场
塔克拉玛干沙漠
课堂小结
重要地理分界 线及主要分区
秦岭——淮河线
南北分界线 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东部暖温带和亚热带
四大地理区域
北 南 西青 方 方 北藏 地 地 地地 区 区 区区
一. 秦岭——淮河线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存在着明显差异。
秦岭以北冬季景观
秦岭以南冬季景观
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北上,遇到秦岭抬升,使秦岭以南易形成降水、 秦岭以北降水明显减少;同时,秦岭还可以阻挡冷空气南下,这些都造 成了秦岭南北两侧自然景观的差异。
一. 秦岭——淮河线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自然差异
毛泽东在1933年重过江西省瑞金大柏地时,作词《菩萨蛮·大柏地》:“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图左为大柏地在江西省的位置示意图,图右为1929年大柏地作战示意图,完成下面小 题。
B 5.江西省地处我国的( )

秦岭淮河分界线

秦岭淮河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秦岭-淮河一线,就是人们常说的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此线的南面和北面,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传统意义上南北方分界线,水田旱地分布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水稻小麦种植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以及中国的南北分界线和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

秦淮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河湖冬季结冰,每当冬季来临,北风呼啸,大部分的树会落叶,不落叶的树叶多呈针状,叫做针叶树。

由于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所以河流的水量不大,水位变化大,只有夏季才形成汛期,时间也比较短,河流的含沙量较大。

而在秦淮以南地区则正好相反,冬季不结冰,树木不落叶,一年四季常绿。

河流的水量较大,水位变化不大,汛期时间长,河水含沙量较小。

从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习俗来看,秦淮南北的差异就更明显。

北方耕地为旱地,主要作物为小麦和杂粮,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则主要是水田,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甘蔗、茶叶等亚热带经济作物。

一年两熟或三熟。

人们平常所说的“北麦南稻,南船北马”是这种差异的真实写照。

秦岭-淮河一线经过甘、陕、豫、皖、苏等省,是中国东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南、北在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

秦岭的地理意义在中国中部横亘着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脉——秦岭。

它就象一堵“挡风墙”阻止冬季冷空气南下,拦截夏季东南季风的北上。

自古以来,因秦岭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因此而带来的秦岭南北气候变化,人文景观、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不同,被称为我国南北的分界线。

习惯上称秦岭以南为我国南方,秦岭以北为我国北方。

但秦岭正式的名称是自汉代才有的。

广义的秦岭是横亘于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的巨大山脉,西起甘肃省临潭县北部的白石山,以迭山与昆仑山脉分界。

向东经天水南部的麦积山进入陕西。

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淮河一线秦岭-淮河一线(Qinling Mountains-Huaihe River Line,或Qinling-Huaihe Line,也简称秦淮一线),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特别是东部)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此线的南面和北面,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

目录地理意义秦岭的地理意义淮河的地理意义概念的提出分界线的范围划分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分界线区域界限地理意义秦岭的地理意义淮河的地理意义概念的提出分界线的范围划分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分界线区域界限展开地理意义秦岭-淮河一线,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水田旱地分布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水稻小麦种植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以及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蔡博峰,《中国国家地理》)秦淮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河湖冬季结冰,每当冬季来临,北风呼啸,大部分的树会落叶,不落叶的树叶多呈针状,叫做针叶树。

由于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所以河流的水量不大,水位变化大,只有夏季才形成汛期,时间也比较短,河流的含沙量较大。

而在秦淮以南地区则正好相反,冬季不结冰,树木不落叶,一年四季常绿。

河流的水量较大,水位变化不大,汛期时间长,河水含沙量较小。

秦岭-淮河是我国最重要地地理分界线。

秦岭被誉为中国的龙脉,它的西端在甘肃省境内,东段到河南省西部,主体位于陕西省的南部与四川省交界处,长约1500公里,是昆仑山脉的延伸。

秦岭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

岭南终年温暖潮湿,岭北干燥,冬季寒冷。

秦岭同时也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

秦岭的最高峰是太白山,高3763.2米,是中国内地东半壁的第一高峰(号称群峰之冠)。

秦岭是我国中西部交界处最重要的动植物基因库,有着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如大熊猫、金丝猴、朱鹮、华山松、油松等都生长于此。

秦岭淮河一线有什么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一线有什么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一线有什么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线是中国地理区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

在此线的北面和南面,自然条件、地理风貌、农业生产或是人民生活习俗,均有明显不同。

下面是整理的详细内容,一起来看看吧!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1、气温:①1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②暖温带(北)与亚热带(南)分界线2、降水:①年降水量800mm 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

②湿润区(南)与半湿润区(北)分界线(之一)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南)与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北)分界线4、河流:该线以南的河流流量大、水位变化小、无结冰期、含沙量小;以北反之5、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分界线6、种植业:①旱地农业(北)与水田农业(南)分界线(大致)。

②农作物一年三熟、一年两熟(南)与两年三熟、一年一熟(北)分界线7、中国地理区分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8、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北)与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南)分界线9.民居平顶厚墙(北)斜顶高墙(南)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差异名称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主
要地形高原、平原、山地盆地、平原、高原、丘陵1月平均气温0℃0℃河流流量小大河流分布状况河网较稀疏河网密布年平均降水量400~800毫米800毫米气候类型温差大,气候干燥,极端天气多温差小,气候湿润,极端天气较少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糖料作物甜菜甘蔗主要油料作物花生、大豆油菜、花生传统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秦岭-淮河一线
(1)气温:大致与一月0℃等温线重合。

(2)降水:大致与800mm等降水量线吻合。

(3)河流结冰期:界线以北地区河流有结冰期,以南地区河流无结冰期。

(4)温度带:大致是亚热带(南)和暖温带(北)的分界线。

(5)干湿地区:大致是湿润地区(南)和半湿润地区(北)的分界线。

(6)植被:大致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北)的分界线。

(7)土地利用:大致是水田(南)与旱田(北)的分界线。

(8)粮食作物:大致是水稻(南)与小麦(北)集中分布地区的分界线。

(9)水果:大致是柑橘(南)与苹果(北)的分界线。

(10)气候类型:大致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南)与温带季风气候(北)的分界线。

(11)区域划分:大致是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12)河流流域:大致是长江流域(南)与黄河流域(北)的分界线。

(13)地形区:秦岭:大地形区:大致是四川盆地(南)与黄土高原(北)的分界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