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广东省清远)

合集下载

2009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广东省清远)

2009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广东省清远)

2008年清远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题说明:1.全卷共6 页,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考试结束时,试题卷和答题卡都要上交。

3.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 分;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 分。

4.答题可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不能用铅笔或红色字迹的笔。

一、基础(28 分)(一)( 14 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名句(在6 小题中选做5 题,若6 题全做则按前5 题给分,每题2 分,共10 分)( l)子曰:"默而识之,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何有于我哉?" (《论语》六则)( 2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王湾《次北固山下》)(3)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孟浩然《过故人庄》)(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苏轼《水调歌头》)(5)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陶渊明《桃花源记》)( 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诗经·蒹葭》)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两项是()( ) ( 4 分)A、(1)悉以咨之(2)宣悉以班诸吏B、(1)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2)欣然起行C、(1)若儿戏耳(2)若毒之乎D、(1)宜乎众矣(2)宜多应者(二)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3 -- 5 题。

(7 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有一层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 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的杨柳的稀疏的qiànyǐng ( ) ,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2009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2009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2009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参考答案一、基础1.(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4)长烟落日孤城闭(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2.B C3.空旷煎熬4.参考示例一:严霜把它们包裹参考示例二:飞雪把我们覆盖5.参考示例一:在寂寞无人的旷野,我毫无畏惧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行。

参考示例二:我们跟肆虐的狂风作殊死搏斗。

6.参考示例一:(1)说明什么是不良广告;(2)剖析不良广告的危害。

参考示例二:(1)如何辨别不良广告;(2)如何投诉不良广告。

7.参考示例一:揭露不良广告,维护切身利益。

参考示例二:不良广告危害大,学会辨别好处多。

8.参考示例一:您好。

你台近期播出的“××白酒”广告中,出现了未成年人喝酒的画面,会误导青少年。

请你们严格审查该广告,并对广告进行修改。

参考示例二:您好。

你台近期播出的“××白酒”广告中,让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一起喝酒,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必须立即停播。

二、阅读(一)9.(渔人)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自己发现桃花源的)这番经历。

10.欲穷其林怡然自乐处处志之不复得路11.(1)环境优美;(2)和睦安乐;(3)没有战乱(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

(二)12.句中用“尽量”一词强调能不用就不用,尽可能地少用;而去掉“尽量”就变成绝对不能用了,这与事实不符。

13.自然界中的致病菌和寄生虫是增强人类自身免疫力不可或缺的要素。

(或“保持一些所谓的‘脏’,可以此计和增强人类的免疫系统”;或“人需要与自然密切接触,包括接触各种微生物甚至是致病微生物。

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和增强人体的免疫系统,抵御各种疾病。

”)14.参考示例一:清水是最好的清洁剂参考示例二:远离自然必受惩罚(三)15.为下文写“寻石”一事作铺垫。

16.参考答案:A、看到鸡在石头上“叽叽咯咯”地叫,便把石头想象为鸡下的蛋,充满童趣。

2009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9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9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说明:1.全卷共4页,考试用时100分钟,满分为120分.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基础(28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子曰:“其恕乎!□□□□,□□□□。

”(《论语》)(1分)(2)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木兰诗》)(2分)(3)凝望着故乡的方向,凝望着渐渐坠入大海的夕阳,老人哽咽着吟诵起崔颢《黄鹤楼》中的诗句:“□□□□□□□?□□□□□□□。

”闻者无不潸然泪下。

(2分)(4)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1分)(5)把杜甫《春望》默写完整。

(4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是(4分)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博古通今B.有朋自远方来/今齐地方千里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读下面文字,完成第3~5题。

北风在kōngkuàng()寂寥的大地上呼啸肆虐,冰雪冷酷无情地封冻了一切扎根于泥土的植物,无数生命用消极的冬眠躲避严寒。

这时候,腊梅,你却清醒着,毫无畏惧地伸展出光秃秃的枝干,并且把毕生的心血都凝聚在这些光秃秃的枝干上,凝结成无数个小小的蓓蕾,一任寒风把它们摇撼,一任_______,没有一星半瓣绿叶为你遮挡风寒!你能忍受这种jian’āo()么?也许,任何欢乐和美都源自痛苦,都经历了殊死的拼搏,但是,世人未必都懂得这个道理。

2009年广东省中考试题及答案

2009年广东省中考试题及答案

2009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题说明: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8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在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

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2008年6月12日,海协会会长——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京举行会谈。

这标志着中断近10年的两会协商谈判正式恢复。

A.杜润生B.陈云林C潘作良D.徐光宪2.2008年9月6 13,北京2008年残奥会开幕。

在本届残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枚金牌、————枚奖牌,名列金牌榜和奖牌榜首位。

A.89 211 B.86 210 C 90221 D.87 1983.2008年10月9 Et~12 El,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A.珠三角改革和发展规划B.农村改革与农民持续增收C.经济体制改革D.农村改革发展4.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3月6 13,一枚搭载美国“——”太空望远镜的火箭在美国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

这是世界上首个专门用于搜寻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航天器。

A.倚天B.光纤光谱C.APl000 D.开普勒5.2009年4月初,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到2012年,珠三角地区将率先建成——,基本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框架,基本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基本建成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A.现代化经济协作区B.广东现代化示范区C.全面小康社会D.广东经济发展枢纽6.“刚上中学,我就喜欢和同桌的男生一起玩、一起学习、一起聊天,但又怕老师同学误会我们谈恋爱。

这种感觉真难受!”女生小丽面对青春期的烦恼,正确的做法是A、多与老师、同学沟通,多参加集体活动B.与异性交往要学会隐蔽,避免被别人发现C.不用理会别人的评价,拒绝一切干扰D.拒绝与异性交往,增强防范意识7.温家宝总理在慰问汶川地震受灾群众时说:“要昂起不屈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燃起那颗炽热的心,为了明天,充满希望地向前迈进!”这说明人们面对灾难要①有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②自立自强,拒绝外援③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④具有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8.在校园生活和学习中,下列属于有损他人人格的行为是A.上课时拒绝与邻桌同学聊天B.在学校食堂按秩序排队C.争取与异性组成合作学习小组D.拒绝与成绩差的同学交往9.《广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规定:“未经监护人同意,不得擅自约见网友;不得沉迷网络与电子游戏。

广东省清远市中考语文试卷

广东省清远市中考语文试卷

广东省清远市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 (共7题;共22分)1. (2分) (2017七下·日照月考)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 . 亘古(gèng)嫉妒(jí)校对(jiào)憎恶(zēng)B . 炽痛(chì)默契(qì)祈祷(qǐ)脑髓(suǐ)C . 哽咽(yè )蝉蜕(tuì)可汗(hán)污秽(huì)D . 确凿(záo)气氛(fèn)哺育(bǔ)讪笑(shàn)2. (2分) (2018八下·临泽开学考)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所向披糜流连忘返沧桑烽燧B . 正襟危坐迥然不同迁徒余暇C . 惊鸿一瞥回光返照纯粹伫立D . 一筹莫展前仰后和前瞻暗哑3.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中国人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B . 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员。

C . 他学习普通话很认真,一有机会就纠正和学习发音不正的地方。

D .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生活在不断改善。

4. (2分) (2017九上·济阳期中)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有“曹操煮酒论英雄”一段故事,叙写刘备与曹操之间斗智斗谋的舌战,最后刘备巧借惊雷的掩饰躲过一劫。

B . 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是《简·爱》中女主人公的两个基本动机。

C . 《草房子》中秦大奶奶从原先蛮不讲理,死也不肯离开艾地,变成了一个能主动管理学校,而又无偿地将艾地捐献给学校的热心人。

D . 《老人与海》这部作品,除了推崇一种“硬汉精神”外,还给我们第二个启示:善待海洋,和平相处。

5. (2分)(2019·柳江模拟)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金香玉聚天地之精华,得日月之灵气。

清远市历年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清远市历年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④那八戒见他生得俊俏,呆子就动了凡心,忍不住胡言乱语。叫道:“女菩萨,往那 里去?手里提着是甚么东西?”(a)分明是个妖怪,他却不能认得。那女子连 声答应道:“长老,我这青罐里是香米饭,绿瓶里是炒面筋。特来此处无他故, 因还誓愿要斋僧。”
八戒闻言,满心欢喜。急抽身,就跑了个猪颠风,报与三藏道:“师父!‘吉人 自有天报!’师父饿了,教师兄去化斋,那猴子不知那里摘桃儿耍子去了。桃子吃 多了,也有些嘈人,又有些下坠。你看那不是个斋僧的来了?”唐僧不信道:“你 这个夯货胡缠!我们走了这向,好人也不曾遇着一个,斋僧的从何而来!”八戒道: “师父,这不到了?”
……
②三藏见了,叫:“八戒,沙僧,悟空才说这里旷野无人,你看那里不走出一个人来 了?”八戒道:“师父,你与沙僧坐着,等老猪去看看来。”那呆子放下钉钯,整整 直裰,摆摆摇摇,充作个斯文气象,一直的对面相迎。真个是远看未实,近看分明。 那女子生得——
③冰肌藏玉骨,衫领露酥胸。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月样容仪俏,天然性格 清。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半放海棠笼晓日,才开芍药弄春晴。
(节选自人物传记《世纪伟人——孙中山》)
13.本文写了哪三件事情?请你用简练的语言分别概括出来(每一件事所用字数不超过七个字)。(3分)
答:① ② ③
14.从孙中山和张之洞的交往中,表现了孙中山什么样的品性?(4分)
答: 。
15.从张之洞借鉴孙中山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中,谈谈你对张之洞这一人物的评价(根据文本的提叙述,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要求60字以内)。(4分)
孙中山接过名片一看,只见背面写着 “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孙中山明白,这是张之洞嫌他不恭,在拿架子,不肯买账。血气方刚的孙中山来了个照“礼”回敬,在名片背面又写上“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再请门官送进去。张之洞一见,大为吃惊,立即吩咐迎见孙中山,并以大礼相待。由此可见,孙中山虽为“布衣”,却早怀大志。

清远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题语文有答案

清远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题语文有答案

年清远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题说明:.全卷共页,满分分,考试时间为分钟..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地答案无效.考试结束时,试题卷和答题卡都要上交..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分;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分..答题可用黑色字迹地钢笔、签字笔,不能用铅笔或红色字迹地笔.一、基础(分)(一)( 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名句(在小题中选做题,若题全做则按前题给分,每题分,共分)( )子曰:"默而识之,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何有于我哉?" (《论语》六则)(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王湾《次北固山下》)()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孟浩然《过故人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苏轼《水调歌头》)()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口口口口,口口口口.(陶渊明《桃花源记》)(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口口口口,口口口口.(《诗经·蒹葭》).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地两项是()( ) ( 分)、()悉以咨之()宣悉以班诸吏、()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欣然起行、()若儿戏耳()若毒之乎、()宜乎众矣()宜多应者(二)阅读下面地一段文字,完成题.(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地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地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有一层地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地.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地,高处丛生地灌木,落下参差地斑驳地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地杨柳地稀疏地àǐ ( ) ,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地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地á ù(),如梵阿玲上奏着地名曲.、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地词语.(分)( )àǐ ( ) ( ) á ù ().根据文意依次填写文段横线空缺地两个叠音词,选择正确地一项.(分).黑黑弯弯、浓浓依依、淡淡弯弯、厚厚柔柔.仿照画横线地句子,用上加点地两个比喻词,写一个描写夏天美丽景色地句子(不能照抄原文).(分)提示:骄阳、夏夜、山川万物都可作为造句地题材.答:(三)根据要求完成第题.(分)八年级某班同学将开展"学校绿地小环境考察"地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就下面地问题对他们地活动进行指导.、简要说明本次考察研究地目地.(分)答:.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完成任务,学校选派了数学、化学、生物三个科目地老师和你一起对他们进行指导,你会向这三个科目地老师请教些什么问题?( 分).向数学老师请教:.向化学老师请教:、向生物老师请教:.考察活动结束后,这个班地同学还将开始一次环保宣传活动,请你为他们设计两种宜传效果良好地活动形式.( 分)、活动一:、活动二:二、阅读(分)阅读下面地文段,完成一题.(一)文言文阅读(分)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囊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而独存.(选自柳宗元《捕蛇者说》).选出下面对加点文言词语解释错误地一项.()(分).吾祖死于是(这件事)、若毒之乎(毒害)、君将哀而生之乎(我)、而吾以捕蛇独存(凭借,依靠)、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地句子.(分)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己病矣译文:、捕蛇者为什么宁可冒着被毒蛇咬死地危险仍坚持"斯役",而不愿恢复赋税?请参考文段内容作答.(分)答:、请你写出原文中柳宗元为点明本文地主题思想而引用地孔子名言.(分)孔子曰:(二)实用类文本阅读(分)①美国加尼福尼亚州南旧金山新办地企业索拉琪米公司,已经开发出利用水藻将生物质转化成燃料地技术,可以制造出价格更便宜地生物质燃料.②这种新方法是通过将水藻地遗传变异菌株进行特殊地养殖,以降低制造燃料地成本.与通常地把水藻放进池塘或封闭进暴露在太阳光下地塑料管中养殖地方法不同,索拉琪米公司是在巨大地不锈钢容器中地黑暗环境里养殖这种有机物(藻类)用糖喂养水藻,然后把这些水藻再转化成各种油类,油提取出来后,再进一步加工成各类燃料.③这一方法比那些利用徽生物将糖转化成燃料地方法更胜一筹,当用来加工从纤维素原料中得到地糖类时,藻类与许多其他徽生物相比具有特别地优势,尽管这些纤维素需要地能源、土地和水要比种植玉米地少,但是,当这些生物质地化学键被打断或转变成特时,它仍然含有像木质素那样地物质,会毒害其他地徽生物.在大多数其他方法中,都必须把木质素从糖中分离出来,以使徽生物能保持健康状态;而水藻对木质素具有耐受性,因此,可以省去这道工序,降低生产成本.④通常地那些方法是使水藻利用阳光,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出所需要地糖,而索拉琪米公司地方法中,研究人员将水藻置于黑暗之中而有意避开光合作用过程与从阳光中获取能量不同,水藻是从给它们喂养地糖分中摄取能童地.⑤这种在黑暗中用糖喂养水藻地方法,比利用池塘或生物反应器养殖地方法有许多优点.首先,将水藻里于黑暗之中,能使它们产生出比在阳光中更多地油,原因是当光合作用进行不活跃时,将糖转化成油地其他代谢过程会变得活跃起来.⑥同样重要地是,给水藻喂糖,可使它们在远高于从阳光中摄取能量时地浓度下生长,其部分原因是因为糖提供了一种浓缩地能量来源.在这些更高浓度环境中生长地水藻,不仅可以减少养殖水藻所需地基础设施,而且还可以更容易从中收集和提取油类,便于降低生产成本.(《世界科学》年第期,有删改).请根据文段②用简洁地语言概括用水藻制造燃料地三个步骤.(分)答:( ):( ):( ): ..在黑暗中用糖养殖水藻有哪两个优点?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分)答:( )( )、本文贯穿全文地一个说明方法是什么?这一方法有什么作用?( 分)答:(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分)①不用说,在风雪地旷野里,所有地树都失去了颜色;只有松柏,才能挺立在严寒中,擎起一树清郁地墨绿.可是,小时候,只记得松柏总是种在一些大户祖茔地墓地上,每回经过,就觉得雪地里地黑松林,特别神秘,特别恐怖,黑黝黝里面藏着些什么,心里认定那些松柏不是属于我们地.读书之后,书中有数不尽地松柏颂歌;不管书上怎么说,我还是喜欢活在我们生活中地那些树.我喜欢:柳地娇柔、榆地粗犷、白杨地潇洒,我喜欢槐、椿以及各种常见地树木,我还是不喜欢松柏,总觉得松柏不是我们地.直到我走出了家园,跋涉过千山万水,看遥了人世地冷暖沧桑,渐渐地,我才懂得,松柏,是多么可傲地树!②松柏,挺立在山峦最高处,与白云絮语,与天风唱和,在苍茫地天地之间,树产出一种生命地风范来.它站在高处,超脱于红尘之外,让群树仰望,仰望而无法企及.松柏,虽然享有无数地赞颂,却也承担着千古地寂寞啊!在红尘之中,那些不甘寂寞地人,却想借着松柏地风采,让自己伟大起来,崇高起来,这是何等地自私和愚昧啊!因此,一想到老家地原野上地那些松柏被种在坟地里,我就为它们感到屈辱与难堪.可是,我也更懂得:为何在大风雪地旷野中,松柏要傲然挺立,擎着一树墨绿抗拒严冬地淫威了.是地,冬天地淫威,可以让柔弱地暂时低头,却永远征服不了顽强地生命.③想念北方,想念老家地那些树木,当然,我更想念老家地人,想起那劳苦而沉默地人们,许多熟悉地面孔,就浮现在我眼前!那与我血肉相连地亲人,您们可好?三十多年地岁月,三十多年地动乱,可曾把您们摧折?知道吗?今天对你们,我是如何地想念!(选自台湾作家郭枫地《老家地树》)注释①[祖茔](í ) :祖坟.作者对松柏地认识和态度经历了怎样地变化过程?这一变化地原因是什么?( 分)答:.第①段写"在风雪地旷野里,所有地树都失去了颜色"地作用是什么?( 分)答:.文中"生命地风范"地内涵是什么?请结合第②段文意从三个方面概括.(分)答:.结合全文地主题来看,本文中地"严寒"和"松柏"各象征什么?(分)答:(四)文学名著阅读(分)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摇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地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抢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紧紧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爬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知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楸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档着一个锦皮袋..本文选自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请用简洁地语言概括这两段地情节,不超过个字.(分)答:.文中加点地"闪"和"躲"这两个动词地运用好在哪里?( 分)答:.第一段中"扑"、"掀"、"剪"三字描写了老虎怎样地特点?这对刻画武松地形象有什么作用?( 分)答:三、作文(分)、根据下面要求作文.孟子曰:"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俄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甘益其所不能."孟子地话启示我们,人必须先经受艰难困苦地磨炼,然后才能做大事,成大业.请以"磨炼"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姓名和学校名;③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不少于字.四、附加颁(分)阅读下面地文言文,完成第题.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②坐:因为..解释文中加点地词语.(分)()或曰:"食菱须去壳." 或:()其人自护其短短:.用" " )给文中画波浪线地文字断句.(分)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地句子.(分)并壳者,欲以去热也.译文:.本文给人多方面地启示,请你选择一个方面,用自己地话简要回答.(分)答:年清远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说明:.主观题答案只要意思相近就可酌情给分;给分地前提是符合题意,言之有理.有错别字或表达不准确、不通顺地酌情扣分..附加题给分应从严.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分)(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分)(对一项给分).(分)倩影旋律(每个分)、(分).(分)示例:.家乡地夏夜美极了,星星在夜空中闪烁,如镶嵌在蓝色天幕中地宝石,又像是童话中地小大使巴眨着明亮地眼晴..骄阳明晃晃地,如千万枝金箭射向大地,又像是炼钢地炉火,耀眼而又酷热.(两个比喻句各占分,语句通顺占分).(分)了解学校绿地环境现状.( 分)保护学校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分).(分)答案示例:、占地面积地绘图和计算.、施什么肥料既有利于植物生长,又有利于保护环境.、学校绿化植物地种类.(每点分,只要符合题意即可).(分)答案示例:.自作宣传画在校内张贴..制作环保横幅标语张贴到街上..制作环保小卡片到街上派发、宜传..组织环保征文活动..组织环保知识竞赛活动等.(每点分.只要符合题意即可).(分).(分)(要是)过去我不干这差事,那早就困苦不堪了.(核心词:向、斯、则、病.各占 . 分.句子通顺占分).(分)捕蛇虽然危险,但比起乡邻们就略好一些,他们为缴纳沉重地赋税而困苦不堪,大多数不是死了就是迁徙了,而我却以捕蛇独存.(只说恢复赋税比捕蛇更苦,而没有与乡邻们地苦况作具体比较地,扣分).(分)苛政猛于虎也、(分)①用糖喂养水藻、②从水藻中提炼出油.③将油加工成燃料.(每点分,共分).(分)①能产生出更多地油②便于降低生产成本.(每点分,共分).(分)作比较,突出利用水藻制造燃料地优点.("方法,和"作用"各分,共分).(分)①小时候.认为松柏不属于自己;读书之后还是认为它不属子自己,不喜欢它;后来认为它是很可傲地树.(每阶段分,共分,答"由不喜欢到喜欢(崇敬,赞美)"也可给分.)②因为知识和阅历逐渐丰富,看遍了人世地冷暖沧桑.(分,答出"看遍了人世地冷暖沧桑"即可).(分)反衬松柏地不畏严寒(或"与松柏地不畏严寒形成对比" )(只答"反衬"或"对比"给分).(分)①超脱尘俗地崇高②甘受寂宽地淡定③抗拒苦难地顽强(或"超脱红尘之外、能够承受寂寞、顽强)(答对一点得分,答对两点得分,答对三点得分.).(分)"严寒"象征"严酷地社会环境"(或"老家三十多年地动乱") ( 分)"松柏"象征"老家劳苦、沉默而坚强地人们"(或"坚强地愈志",或"顽强地生命") ( 分).(分)景阳冈武松打虎(或"武松打虎") ( 分).(分)传神地写出了武松地机智(或"机敏"、"反应敏捷").(分)描写了老虎地凶猛,( 分)衬托出武松地机智和勇武.(分)作文:略附加题:、(分)或:有地人有人短:短处,缺点(每个分).(分)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每断对一处得分,"后山"和"何地"之间不断句不扣分).(分)我之所以连着壳一起吃,是想用它来驱除身上地热气.("并壳者""欲""以""去热"各分.).(分)①人人都有缺点,但不要掩饰缺点.②人地知识是有限地,因此我们要虚心学习,不要不懂装懂.③要听取他人地正确意见.(就其中一个方面作答即可,其他答案只要符合文意即可酌情给分.)。

2009年广东中考真题

2009年广东中考真题

2009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说明:1.全卷共4页,考试用时100分钟,满分为120分.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基础(28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子曰:“其恕乎!□□□□,□□□□。

”(《论语》)(1分)(2)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木兰诗》)(2分)(3)凝望着故乡的方向,凝望着渐渐坠入大海的夕阳,老人哽咽着吟诵起崔颢《黄鹤楼》中的诗句:“□□□□□□□?□□□□□□□。

”闻者无不潸然泪下。

(2分)(4)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1分)(5)把杜甫《春望》默写完整。

(4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是(4分)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博古通今B.有朋自远方来/今齐地方千里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读下面文字,完成第3~5题。

北风在kōngkuàng()寂寥的大地上呼啸肆虐,冰雪冷酷无情地封冻了一切扎根于泥土的植物,无数生命用消极的冬眠躲避严寒。

这时候,腊梅,你却清醒着,毫无畏惧地伸展出光秃秃的枝干,并且把毕生的心血都凝聚在这些光秃秃的枝干上,凝结成无数个小小的蓓蕾,一任寒风把它们摇撼,一任_______,没有一星半瓣绿叶为你遮挡风寒!你能忍受这种jian’āo()么?也许,任何欢乐和美都源自痛苦,都经历了殊死的拼搏,但是,世人未必都懂得这个道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清远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题说明:1.全卷共6 页,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考试结束时,试题卷和答题卡都要上交。

3.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 分;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 分。

4.答题可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不能用铅笔或红色字迹的笔。

一、基础(28 分)(一)( 14 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名句(在6 小题中选做5 题,若6 题全做则按前5 题给分,每题2 分,共10 分)( l)子曰:"默而识之,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何有于我哉?" (《论语》六则)( 2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王湾《次北固山下》)(3)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孟浩然《过故人庄》)(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苏轼《水调歌头》)(5)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陶渊明《桃花源记》)( 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诗经·蒹葭》)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两项是()( ) ( 4 分)A、(1)悉以咨之(2)宣悉以班诸吏B、(1)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2)欣然起行C、(1)若儿戏耳(2)若毒之乎D、(1)宜乎众矣(2)宜多应者(二)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3 -- 5 题。

(7 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有一层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 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的杨柳的稀疏的qiànyǐng ( ) ,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xuán lù(),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3、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2 分)( l )qiànyǐng ( ) ( 2 ) xuán lù ()4.根据文意依次填写文段横线空缺的两个叠音词,选择正确的一项。

(2 分)A.黑黑弯弯B、浓浓依依C、淡淡弯弯D、厚厚柔柔5.仿照画横线的句子,用上加点的两个比喻词,写一个描写夏天美丽景色的句子(不能照抄原文)。

(3 分)提示:骄阳、夏夜、山川万物都可作为造句的题材。

答:(三)根据要求完成第6 --8 题。

(7 分)八年级某班同学将开展"学校绿地小环境考察"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就下面的问题对他们的活动进行指导。

6 、简要说明本次考察研究的目的。

(2 分)答:7.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完成任务,学校选派了数学、化学、生物三个科目的老师和你一起对他们进行指导,你会向这三个科目的老师请教些什么问题?( 3 分)A.向数学老师请教:B .向化学老师请教:C、向生物老师请教:8.考察活动结束后,这个班的同学还将开始一次环保宣传活动,请你为他们设计两种宜传效果良好的活动形式。

( 2 分)A、活动一:B、活动二:二、阅读(42 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 一21 题。

(一)文言文阅读(10 分)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囊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而独存。

(选自柳宗元《捕蛇者说》)9.选出下面对加点文言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

()(2 分)A.吾祖死于是(这件事)B、若毒之乎(毒害)C、君将哀而生之乎(我)D、而吾以捕蛇独存(凭借,依靠)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 分)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己病矣译文:11、捕蛇者为什么宁可冒着被毒蛇咬死的危险仍坚持"斯役",而不愿恢复赋税?请参考文段内容作答。

(3 分)答:12、请你写出原文中柳宗元为点明本文的主题思想而引用的孔子名言。

(2 分)孔子曰:(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1 分)①美国加尼福尼亚州南旧金山新办的企业-- 索拉琪米公司,已经开发出利用水藻将生物质转化成燃料的技术,可以制造出价格更便宜的生物质燃料。

②这种新方法是通过将水藻的遗传变异菌株进行特殊的养殖,以降低制造燃料的成本。

与通常的把水藻放进池塘或封闭进暴露在太阳光下的塑料管中养殖的方法不同,索拉琪米公司是在巨大的不锈钢容器中的黑暗环境里养殖这种有机物(藻类)--- 用糖喂养水藻,然后把这些水藻再转化成各种油类,油提取出来后,再进一步加工成各类燃料。

③这一方法比那些利用徽生物将糖转化成燃料的方法更胜一筹,当用来加工从纤维素原料中得到的糖类时,藻类与许多其他徽生物相比具有特别的优势,尽管这些纤维素需要的能源、土地和水要比种植玉米的少,但是,当这些生物质的化学键被打断或转变成特时,它仍然含有像木质素那样的物质,会毒害其他的徽生物。

在大多数其他方法中,都必须把木质素从糖中分离出来,以使徽生物能保持健康状态;而水藻对木质素具有耐受性,因此,可以省去这道工序,降低生产成本。

④通常的那些方法是使水藻利用阳光,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出所需要的糖,而索拉琪米公司的方法中,研究人员将水藻置于黑暗之中而有意避开光合作用过程-- 与从阳光中获取能量不同,水藻是从给它们喂养的糖分中摄取能童的。

⑤这种在黑暗中用糖喂养水藻的方法,比利用池塘或生物反应器养殖的方法有许多优点。

首先,将水藻里于黑暗之中,能使它们产生出比在阳光中更多的油,原因是当光合作用进行不活跃时,将糖转化成油的其他代谢过程会变得活跃起来。

⑥同样重要的是,给水藻喂糖,可使它们在远高于从阳光中摄取能量时的浓度下生长,其部分原因是因为糖提供了一种浓缩的能量来源。

在这些更高浓度环境中生长的水藻,不仅可以减少养殖水藻所需的基础设施,而且还可以更容易从中收集和提取油类,便于降低生产成本。

(《世界科学》2008 年第5 期,有删改)13.请根据文段②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用水藻制造燃料的三个步骤。

(3 分)答:( 1 ):( 2 ):( 3 ):。

14.在黑暗中用糖养殖水藻有哪两个优点?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4分)答:( 1 )( 2 )15、本文贯穿全文的一个说明方法是什么?这一方法有什么作用?( 4 分)答:(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①不用说,在风雪的旷野里,所有的树都失去了颜色;只有松柏,才能挺立在严寒中,擎起一树清郁的墨绿。

可是,小时候,只记得松柏总是种在一些大户祖茔的墓地上,每回经过,就觉得雪地里的黑松林,特别神秘,特别恐怖,黑黝黝里面藏着些什么,心里认定那些松柏不是属于我们的。

读书之后,书中有数不尽的松柏颂歌;不管书上怎么说,我还是喜欢活在我们生活中的那些树。

我喜欢:柳的娇柔、榆的粗犷、白杨的潇洒,我喜欢槐、椿以及各种常见的树木,我还是不喜欢松柏,总觉得松柏不是我们的。

直到我走出了家园,跋涉过千山万水,看遥了人世的冷暖沧桑,渐渐地,我才懂得,松柏,是多么可傲的树!②松柏,挺立在山峦最高处,与白云絮语,与天风唱和,在苍茫的天地之间,树产出一种生命的风范来。

它站在高处,超脱于红尘之外,让群树仰望,仰望而无法企及。

松柏,虽然享有无数的赞颂,却也承担着千古的寂寞啊!在红尘之中,那些不甘寂寞的人,却想借着松柏的风采,让自己伟大起来,崇高起来,这是何等的自私和愚昧啊!因此,一想到老家的原野上的那些松柏被种在坟地里,我就为它们感到屈辱与难堪。

可是,我也更懂得:为何在大风雪的旷野中,松柏要傲然挺立,擎着一树墨绿抗拒严冬的淫威了。

是的,冬天的淫威,可以让柔弱的暂时低头,却永远征服不了顽强的生命。

③想念北方,想念老家的那些树木,当然,我更想念老家的人,想起那劳苦而沉默的人们,许多熟悉的面孔,就浮现在我眼前!那与我血肉相连的亲人,您们可好?三十多年的岁月,三十多年的动乱,可曾把您们摧折?知道吗?今天对你们,我是如何地想念!(选自台湾作家郭枫的《老家的树》)注释①[祖茔](yíng ) :祖坟16.作者对松柏的认识和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5 分)答:17.第①段写"在风雪的旷野里,所有的树都失去了颜色"的作用是什么?( 2 分)答:18.文中"生命的风范"的内涵是什么?请结合第②段文意从三个方面概括。

(4 分)答:19.结合全文的主题来看,本文中的"严寒"和"松柏"各象征什么?(4分)答:(四)文学名著阅读(6 分)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

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摇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

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的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

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抢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

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

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

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紧紧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

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爬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

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知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楸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档着一个锦皮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