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青海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历史之会子危机

合集下载

2015年青海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史常识练习题(七)

2015年青海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史常识练习题(七)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015年青海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史常识
练习题(七)
1.为了推翻清朝的统治,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其教义综合了多种思想,主要有( )。

①西方基督教教义②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③农民的平均主义④儒家大同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2.拜上帝教创立后发展迅速,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 )。

A.拜上帝教有创造精神
B.人民渴望平等平均
C.宗教迷信严重
D.阶级矛盾尖锐
答案:D
3.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由广西兴起的直接原因是( )。

A.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导致自然经济的逐步破产
C.两广地区严重的自然灾害不断
D.洪秀全等大力宣传反清思想
答案:C
4.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C.兴办新式学堂
D.改革政治制度
答案:D
5.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

A.军事企业未盈利
B.民用企业亏损
C.北洋舰队覆没
D.福建水师覆没
答案:C
文章来源:中公青海事业单位考试(/qinghai/)。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2014青海事业单位笔试备考常识冲刺题二十八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2014青海事业单位笔试备考常识冲刺题二十八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2014青海事业单位笔试备考常识冲刺题二十八在事业单位公共基础考试中,常识性问题是重中之重。

中公教育总结归纳出常识性问题的备考试题,希望在复习中对大家有所帮助!
271.被称为“国际会议之都”的城市是?
答;日内瓦
272."贝丘”是一种什么遗迹?
答;人类生活遗迹
273.被称为“第七艺术”的是:?
答;电影
274.被称为荷月的月份是?
答;六月
275.被称为“交响乐团的心脏”的是?
答;弦乐器
276.被称为“乐圣”的外国音乐家为?
答;贝多芬
277.被称为“三苏”的北宋文学家父子中的父亲是 ?
答;苏洵
278.被称为菊月的月份是?
答;九月
279.被称为"命运交响曲"的是贝多芬的?
答;第五交响曲(命运)
280.被称为“诗圣”的唐代诗人为?
答;杜甫。

2015青海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史常识备考

2015青海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史常识备考

2015青海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史常识备考先秦时期(一)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旧石器时代以打制石器为标志,人类以狩猎和渔捞为生,人类遗址中大多存在用火的遗迹。

在这一悠久漫长的历史时代,中国的远祖完成了直立行走和向智人过渡,逐渐形成无数的原始群落。

主要原始群落有距今170万年的元谋猿人、距今80万年的蓝田猿人、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的北京猿人和1.8万年的“山顶洞人”。

(二)氏族公社氏族公社是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血缘纽带和血统世系相联结的社会组织形式。

曾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原始社会中,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

距今约五六千年,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半坡人和河姆渡人分别发明了种植粟和水稻,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距今约四五千年,山东大汶口文化的居民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产生了阶级和阶级压迫。

(三)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我国进入到奴隶社会。

公元前16世纪商朝进入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有了奴隶制的高度文明,在世界历史上有重要地位。

公元前11世纪西周开始了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通过分封制和井田制,使周王朝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国人暴动”是平民反抗奴隶主的一次武装反抗,从此西周衰落下去,直至灭亡。

(四)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从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代。

在这二百九十多年间,社会风雷激荡,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

先后起来争霸的诸侯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史称“春秋五霸”。

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出现了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

公元前365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使秦迅速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一、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秦汉两朝大一统时期的合称。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首次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统一。

2015年青海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史常识练习题(八)

2015年青海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史常识练习题(八)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015年青海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史常识
练习题(八)
1.近代中国最早主张“断发易服”的派别是( )。

A.洋务派
B.维新派
C.立宪派
D.革命派
答案:B
2.下列事件发生在1911年的是( )。

A.兴中会成立
B.同盟会成立
C.武昌起义
D.黄花岗起义
答案:C
3.下列言论属于维新变法者提出的是( )。

A.“所得夷书,就地翻译”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答案:D
4.下列措施,在百日维新中被维新派搁置起来的是( )。

A.设立议院
B.发展工商业
C.改革科举制度
D.改革政府机构
答案:A
5.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的干涉破坏
B.立宪派、旧官僚投机革命
C.袁世凯的反革命两手策略
C.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答案:D
文章来源:中公青海事业单位考试(/qinghai/)。

2020青海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精选题及答案

2020青海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精选题及答案

2020青海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精选题及答案A、中国次被西方打败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A、北宋B、南宋C、明朝D、元朝3、关于水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稻是目前全球产量的粮食作物B、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研制出世界首例杂交水稻C、《诗经》的“彼黍离离,彼稷之苗”一句中提到了水稻D、袁隆平的研究小组在海南岛找到的野稻对杂交水稻培育意义重大A、靠山吃山,靠海吃海B、一方水土养一方人C、早穿皮袄晚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D、要想富先修路5、某市甲区卫生局委托该区内某商场对在该商场内随地吐痰的人处以罚款。

如果该商场某次罚款违法,则负责赔偿的机关是()。

A、该商场B、市卫生局C、甲区卫生局D、该商场的上级单位6、财政用于文教科学卫生方面的支出属于()。

A、补偿性支出B、购买性支出C、转移性支出D、积累性支出1、【答案】C。

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本题答案选C。

4、【答案】D。

解析:A项反映了生产方式受到的影响;B项反映了文化传统受到的影响;C项反映了生活习惯受到的影响。

D项只是一种政策和号召,不能反映是否受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故本题答案选D。

5、【答案】C。

解析:根据《赔偿法》的规定可知,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在行使受委托的行政权力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委托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6、【答案】B。

解析:文教科学卫生方面的支出属于购买性支出。

青海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史之治国安邦一

青海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史之治国安邦一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青海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史之治国安邦一【导语】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历史之治国安邦(一)》,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东晋朝的开始正当八王混战、匈奴、羯起兵反西晋、黄河流域陷入大混乱的时候,长江流域算是较为安静的地方,中原一部分士族和民众开始渡江来避乱。

307年,晋怀帝任命琅邪王司马睿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镇建邺。

司马睿有了这个职位和地盘,来投靠的士族也就多起来,成为长江流域的中心势力。

316年,晋愍帝被俘,西晋灭亡。

317年,司马睿被推戴为晋皇帝(先称晋王,318年称帝),建立起东晋朝。

晋元帝司马睿向来缺少才能和声望,在晋宗室中又是疏属,他能够取得帝位,主要依靠王导的支持。

王导出身中原著名的高级士族,是老练的政治家,是东晋朝的实际创造者。

长江流域建立起汉族政权以后,有利于抵抗北方少数民族的侵入,经济和文化也逐渐发展。

自东晋至陈亡约三百年间,南方经济上升,文化更是远远超过北方。

这是东晋和南朝在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首先创立东晋政权的晋元帝和王导是有功的。

淝水之战王导在政治上的主要措施,就是收揽一批北方来的士族作骨干,联络南方士族作辅助,自己作为南北士族的首领,在自己的上面,安置一个姓司马的皇帝。

这个措施说来很简单,可是做起来却完全不是简单的事情。

因为北方来的士族间、北方士族与南方士族间、王氏势力与司马氏势力间都存在着矛盾。

不能调剂这些矛盾使之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便不可能建立东晋朝。

王导的事业就在于调剂这些矛盾,造成苟安江左的局面。

王导劝晋元帝选取北方名士百余人做属官。

这些名士避乱南来,得到官职,算是有了安身地。

其中有不少人怀疑晋元帝能有什么作为,例如桓彝,初到时见晋元帝势力单薄,对人说,我到这里避乱,原想得个安全,不料如此不济,看来难有前途。

和王导谈话以后,知道他有些办法,才安心任职。

大部分名士更是失望悲观。

2015青海事业单位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史常识备考(六)

2015青海事业单位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史常识备考(六)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015青海事业单位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史常识备考(六)一、袁世凯称帝清末新政期间推动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间袁世凯逼清帝溥仪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统一国家,并当选为第一任中华民国大总统,选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1913年3月20日,袁世凯指使特务暗杀热衷于议会民主的国民党领袖宋教仁。

孙中山从日本回到上海,他看清了袁世凯的反动面目,认识到“非去袁不可”,极力主张出兵讨袁,发动“二次革命”。

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在故宫太和殿举行就职典礼。

在位期间袁世凯积极发展实业,统一币制,创立近代化司法和教育制度。

1914年5月23日,袁世凯改革全国地方官制,1914年他又下令解散国会,颁布独裁专制的《中华民国约法》,同时废除《临时约法》,并改内阁制为总统制。

紧接着,袁世凯修改了《大总统选举法》,把自己置于终身总统的地位。

1915年底,袁世凯当上“中华帝国”的皇帝,宣布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准备元旦登基,但未能成功。

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号召人民将反袁斗争进行到底。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因被孙中山带领的保路运动抗郁郁而死,时年57岁。

二、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后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青年杂志》自2卷1号起改名为《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

“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科学”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资产阶级宣扬民主,反对封建专制,把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的理论支柱儒家思想;宣扬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愚昧。

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四个提倡、四个反对的阐述,真正体现出了新文化运动的“新”之所在。

文章来源:中公青海事业单位考试(/qinghai/)。

青海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史之孙恩之乱

青海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史之孙恩之乱

青海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史之孙恩之乱【导语】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历史之孙恩之乱》,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东晋朝的崩溃,桓玄为盟主的诸藩镇,占据建康以西的州郡,朝廷政令只能施行在东方的会稽、临海、永嘉、东阳、新安、吴县、吴兴、义兴八郡,一切残酷的剥削自然也集中在八郡民众的身上。

司马元显为防御王恭等人的进攻,调东方诸郡“免奴为客”人集合建康充当兵役,号称“乐属”。

这又引起地主和佃客的怨恨。

东晋十六国五斗米道徒士族孙恩乘民心骚动,399年,从海岛率徒党百余人攻破上虞县,又攻破会稽郡,部众骤增至数万人。

其余七郡同时起事,攻杀晋官吏、响应孙恩,不到十天,孙恩有众数十万人。

孙恩的徒党号称“长生人”,是一群奉五斗米道的亡命无赖。

孙恩和这群人专事屠杀掳掠,破坏不遗余力。

会稽是王羲之谢安等北方士族聚居的名郡,吴郡、吴兴是南方士族的中心居地,这三郡号称三吴,是东晋朝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

当然,士族所在地的民众,受士族的压迫是说不尽的,对士族的仇恨自然也是难以抑制的,愚蠢而疯狂的野心家孙恩等人利用民众的积怒,纵徒党杀人,甚至婴儿也不能免死。

晋将谢琰刘牢之率兵来攻,孙恩徒党在诸郡烧仓库,毁房屋,塞水井,砍林木,掳掠妇女财物,都逃到会稽郡来。

谢琰收复义兴吴兴两郡,刘牢之收复吴郡,进军到浙江边。

孙恩起初听说诸郡响应,对徒党们说,天下没事了,我带你们到建康享福去。

后来听说刘牢之到了浙江边,对徒众们说,我割据浙江东部,还可以做个越王勾践。

等到刘牢之军渡过浙江,孙恩对徒众们说,我是不以逃走为羞耻的。

孙恩掳男女二十余万人逃往海岛。

此后孙恩连年从海路入寇。

401年,孙恩率舟师十余万人自海路突袭京口,逼近建康,司马道子惊骇,不知所措,赖刘牢之部将刘裕奋勇进击,大破孙恩军。

刘牢之等援军赶到建康,孙恩屡次战败,又逃入海岛。

402年,孙恩入寇临海郡,被晋兵击败。

孙恩穷困投海自杀,徒党和妓妾说他成了水仙,跟着投水的多至百余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017年青海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历史之会子危机【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历史之会子危机》,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会子第一界会子的发行额仅三百万贯。

到干道四年仅七年的时间,发行额增加到七百万贯。

之后固定在一千万贯。

尽管会子的加印与隆兴北伐有关,但是由于作为本位的金属货币没有相应追加,币值增长指数已经达到300%以上。

到理宗淳祐六年,会子发行额增加六十五倍。

会子虽与铜钱可自由兑换,但由于会子不断贬值,两者汇率也急遽走低。

宁宗宣布十一、十二、十三界会子同时流通后,会子之多犹如决堤之水,物价飞涨犹如脱缰野马,出现了会子挤兑铜钱的现象。

嘉定二年,会子换界。

政府规定新旧会子以一比二的比例兑换,同时严禁不按比例兑换会子,否则抄家,并鼓励打小报告互相揭发。

这无异于宣布会子已经信用破产。

但是这依然没能阻止拒收会子的风潮,会子也进一步贬值。

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社会无论中下层都损失惨重。

迫不得已,政府发还抄没的家产,并筹措一千四百万贯来回收旧会子。

嘉定五年后危机才渐渐平息。

从此之后,会子换界已无法正常进行。

政府一旦发生财政危机,就会以滥印钞票饮鸩止渴。

理宗亲政后,由于十六及十七界会子数量巨大,险些再度造成通货膨胀。

端平入洛之后,会子与铜钱的汇率从端平初年暴跌廿五个百分点。

十八界会子发行量更加大。

米价涨到每斗三贯四百文,是孝宗年间的十一倍。

淳祐七年,理宗颁诏,十七、十八界会子永远使用。

希望借此来抑制物价上涨。

但是两百文的十八界会子却连一双草鞋都买不到,会子已与废纸无异。

景定五年,贾似道规定十七界会子须在一月之内全部换成十八界会子,并将会子改为“金银见钱关子”,宣布关子与会子的兑换比例为一比三。

结果通货膨胀更恶性发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