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机械与人复习第二课时功和功率
机械与人第二功与能考点梳理课件ppt

农业机械设备如拖拉机、收割机等,依靠发动机等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 农田耕种、收割等作业。
建筑业中机械功与能的应用
起重机、挖掘机等建筑机械,依 靠液压、气压等传动系统,将电 能、液压能等转化为机械能,实 现重物的提升、挖掘等作业。
机械与人第二功与能考点梳 理课件ppt
2023-10-30
目 录
• 机械功与能基础概念 • 机械与人力的关系 • 机械功与能的应用 • 机械与人力的未来展望 • 总结与回顾
01
机械功与能基础概念
定义与分类
机械功
在力学中,一个恒力对一个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 距离的乘积。
机械能的分类
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动力 来源,通过燃料燃烧将化学能 转化为机械能,实现运输目的
。
铁路、地铁等轨道交通工具依 靠电力驱动,将电能转化为机
械能,推动列车前行。
船舶依靠发动机、螺旋桨等将 机械能转化为水动力,实现水
上运输。
制造业中机械功与能的应用
自动化生产线上的机械臂、传送带等设备,依靠电动机等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机械力与人体运动
力量与耐力
机械力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和 影响,包括力量和耐力的产生
、调节和适应。
柔韧性与平衡
机械力在人体柔韧性和平衡能力 中的影响和作用,包括肌肉的收 缩和放松、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 性的调节。
姿势与动作
机械力对人体姿势和动作的调节和 控制,以及姿势和动作对机械力的 反应和适应。
机械力与人体健康
力学因素与疾病
机械力在某些疾病发生和 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如 骨质疏松、关节炎等。
中考物理同步复习:第10章《课时2-功、功率、机械效率》ppt课件

▪ 2.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之间的关系
简单 机械 物理量
有用功
总功
机械 效率
物体重力G上升的高度为 h,所做的功W有=Gh
拉力(推力)F移动s所做的 功W总=Fs
η=WW有总×100%=GFhs ×100%
物体G上升高度为h所做的 功W有=Gh 拉力F移动s所做的功W总 =Fs(s=nh,n为动滑轮 上绳子承担重物的段数)
▪ 实验结论: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斜面的
▪ 注意事项:斜面的机械效率不仅与斜面的倾
斜程度
摩擦力
越低
▪ 有关,还与物体和斜面之间的________有关,
斜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机械效率
________.
▪
2.在探究“斜面的倾斜程度对斜
面机械效率的影响”时,某物理兴趣小组的
同学提出了三种不同的猜想:A.斜面越倾斜,
斜面机械效率越大;B.斜面越倾斜,斜面机
械效率越小;C.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
斜程度无关.他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斜
面的不同的倾斜程度下做了三次实验.
▪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每次实验时,斜面的光滑程度和沿斜面 被相拉同 的物体应该________(填“相同”或 “不相同”斜);面与改水平变面的斜夹角面的倾斜程度是指改 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斜面 的长度”、“斜面的高度”或“斜面与水平 面的夹角”);实验时应把物体沿着斜面往 上缓慢拉动.
由题图可知
货物移动的距离s与时 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2)5~30 s内,箱子 运动的速度和拉力 所做的功
(3)斜面的机械效率
v=st W=Fs P=Wt W有用=Gh
η=WW有总用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全一册 第十章机械与人 专训:功、功率、机械效率的综合 课件

(2)小明踮脚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 解:小腿肌肉对脚的拉力做的功:W 拉力=F1h= 400 N×0.09 m=36 J;小明踮脚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等于 小腿肌肉对脚的拉力做的功,等于 36 J;小明在 1 min 内完成 50 个双脚同时踮起动作,则小明踮脚过程中克服 重力做功的功率:P=Wt =366J0×s50=30 W。
(1)小腿肌肉对每只脚的拉力。 解:由图知,动力 F1 的力臂 l1=8 cm +4 cm =12 cm = 0.12 m;重力的力臂 l2=8 cm=0.08 m;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则小腿肌肉对两只脚 的拉力:F1=Fl21l2=Gl1l2=6000N.1×20m.08 m=400 N,则小腿 肌肉对每只脚的拉力:F′=12F1=12×400 N=200 N。
人做的功为________J,千斤顶 的效率是________%。
【点拨】v 物=ht =0.048sm=0.02 m/s;W 总=Fs=100 N×
1
m=100
J;η=WW有总用×100%=1
00答案】0.02;100;80
2.如图所示,杠杆在竖直向下拉力F的作用下将一物体缓 慢匀速提升,下表是提升物体时采集到的信息:
(3)当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为1 500 N时,体重为500 N的 小熊竖直向下拉绳,还能用此滑轮组拉动物体吗?用 计算结果说明。
解:由图可知,n=3,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当
f3=1 500 N 时,拉动物体需要的拉力:F3=13(f3+G 动)=
1 3×(1
500
N+100
N)≈533
N,小熊的重力为
8.【中考•桂林】小熊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如图甲所示 的滑轮组匀速拉动放在树下一水平面上的不同物体,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从100 N开始逐渐增加,每次物体被 拉动的距离均为1 m。根据测量
部编版2020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10章 机械与人知识要点梳理 (新版)沪科版

第10章机械与人第1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知识点1 认识杠杆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但必须是硬棒,在使用时不能发生变形.2.杠杆的要素(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支点可以在杠杆上,也可以不在杠杆上,但一定和杠杆相连,通常用字母O表示.(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字母F1表示.(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字母F2表示.(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注意,力臂是点到线的距离,不是点到点的距离.(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知识点2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1.杠杆平衡:杠杆静止不动或匀速转动.2.探究过程(1)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可以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的数值.(2)在杠杆两端分别挂不同数量的钩码,调整钩码在杠杆上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恢复平衡,记下钩码数和对应的力臂.多做几次实验,分别记录力和力臂的值.(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3.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字母表达式是F1×L1 =F2×L2.4.需注意的问题(1)当钩码挂到杠杆上之后,平衡螺母就不能再移动了,否则就破坏了杠杆原来的平衡.(2)探究过程中要避免杠杆两端钩码的个数相同,这样会出现力和力臂的和、差、积、商都相同的结论.知识点3 杠杆的分类与应用1.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使用时动力小于阻力,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大于阻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使用时动力大于阻力,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小于阻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使用时动力等于阻力.2.三种杠杆的应用(1)省力杠杆:可以省力,如羊角锤、剪铁皮的剪子等.(2)费力杠杆:可以省距离,如钓鱼竿等.(3)等臂杠杆:天平就是等臂杠杆.知识点认识滑轮1.定滑轮(1)使用滑轮时,滑轮的轴固定不动的叫做定滑轮.(2)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3)定滑轮的实质就是等臂杠杆,或者说是等臂杠杆的变形.2.动滑轮(1)滑轮的轴不再固定不动,而是随物体一起运动,这样的滑轮叫做动滑轮.(2)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3)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3.滑轮组(1)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这样就组成了滑轮组.(2)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第3节做功了吗知识点1 做功的条件1.机械功: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2.做功的条件: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知识点2 功的计算1.功的计算公式:W=Fs.2.变形公式:F=W/s,s=W/F.第4节做功的快慢知识点1 认识功率(1)做相同的功,比较做功时间长短,做功用的时间越少,做功越快.(2)做功时间相同,比较功的多少,做的功越多,做功越快.2.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3.功率的意义: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4.功率的计算:公式P=W/t.5.单位:国际单位为瓦(W).知识点2 功率的计算利用公式P=W/t来计算功率,计算时需要先求出功的大小,然后计算出功率,要注意时间的单位是秒.利用公式P=Fv计算,对于功率一定的机械,F越大,v就越小,如在汽车上坡时,由于功率不变,要用减速的方法来增大牵引力.第5节机械效率知识点1 正确区别各种功1.有用功: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做有用功.2.额外功:使用机械做功时,对人们没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额外功.3.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知识点2 机械效率及探究1.机械效率(1)定义: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2)公式:η=W有/W总.(3)使用机械时,额外功总是存在的,因此机械效率总小于1.2.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1)原理:η=W有/W总.(2)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3)器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刻度尺、弹簧测力计.(4)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是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第6节合理利用机械能知识点1 功和能1.功和能的关系(1)—个物体只要具有做功的本领,不管物体是不是做功,物体都具有能量.(2)物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物体做了多少功,就转化了多少能量.(3)功和能的单位相同,都是焦耳,简称焦,符号J.2.机械能(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一个物体只要运动,就一定具有动能.(2)重力势能:物体由于高度位置所具有的能,通常是以水平面为标准.(3)弹性势能:物体因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4)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具有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知识点2 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1.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2.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其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3.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10第十章 机械与人(上)(中考复习导学案)

1第十章 机械与人 (上)编写人: 姓名 一、复习目标:1.知道杠杆的三个有关知识(杠杆的五要素、平衡条件的实验及应用和分类)、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使用特点和应用。
2.结合实例知道功和功率的概念的三个有关知识(做功的两个因素、比较做功的快慢、功和功率的区别);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的实例。
3.能用机械功和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二、基础知识与方法:1.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表达为_____________。
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将杠杆分为三类:省力杠杆: 12l l > F 1 F 2 ;特点是: 。
等臂杠杆: 12l l = F 1 F 2 ;特点是: 。
费力杠杆: 12l l < F 1 F 2 ;特点是: 。
3.定滑轮:不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特点:不_____,但能______.定滑轮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动滑轮: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特点:省________,不能__________.动滑轮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5.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股绳子承担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_____________。
6.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
7.功=力×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用字母表示为________.功的单位是焦耳(J )。
8.功率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 __的物理量。
物体___ _______叫功率,其表达式为____________,在物理学上,功率的单位是___________。
三、经典考题:1.如图1所示拧松生锈的螺帽时,常在扳手手柄上套一段水管,目的是为了增长 (选填“动力臂”或“阻力臂”),从而更 。
2.生活中许多地方都在使用杠杆,图2中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3.甲、乙、丙三同学进行跳绳游戏。
沪科版 八年级 第十章 机械与人复习课件 功功率和机械

2、下列实例中,力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
(B )
A.起重机吊起重物 B.马拉车,车未动 C.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跳下 D.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举起
3、 10N的水平拉力拉着重为60N的小车在 水平路面上前进3.5m,拉力撤去后,小车 又向前滑行0.5m,拉力做的功为_3_5____J。
用图示的滑轮组提起重物的装置示意图,物体 重900N,拉力F为400N,把重物匀速提升2m, 求:①拉力对重物做了多少功。②拉力总共做 了多少功。
3、某实验小组分别用下图甲、乙两个滑轮组匀 速提起相同的重物(每个滑轮重相同),不计绳 重与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甲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B、乙图省力,甲的机械效率较大 C、甲图省力,乙的机械效率较大 D、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4、如图,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物体A和物体B匀速提升 相同的高度。与提升B相比,提升A的过程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较大。若不计绳重与摩擦的影响,则提升A的过程
⑴ 公式: W =F·s
⑵ 单位: 焦 (J)
(N·m)
1J=1 N·m
3、功的原理:任何机械都不省功(但可以省力)。
▪ 三种不做功的情形:
关于滑轮组做功的问题
关于n等于几的问题:
注意:S=nh W有用=Gh
W总=FS
真题讲授: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及功的计算
1、下图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D)
W有
———————————
W有 + W额
结论: 一、如果额外功不变或基本不变,增加有用功 二、如果有用功不变,减少额外功
我们不妨打个比方
▪ 1、如果我们要用大货车去县城拉水泥到我们三中来盖校舍, 现工人去了二趟,第一趟运了一袋水泥,第二趟满载10吨, 很明显哪一趟效率高?为什么?
配套K12中考物理总复习第十章机械与人二

第十章 机械与人(二)目录:狙击知识点狙击考点狙击知识点知识点一 功1.物理学中把__力__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_距离的乘积叫作机械功。
2.功的计算公式:__ W =Fs ___,式中F 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s 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W 表示力对物体做的功。
功的国际单位是__焦耳___,用符号__J__表示,1 J =__1__N ·m 。
注意:(1)将一袋10 kg 的大米从地面扛到肩上,做功约150 J ;将两个鸡蛋举高1 m 做功约1 J ;体重为600 N 的某学生从一楼走上二楼,做功约1 800 J ;将一瓶约500 mL 的矿泉水从地上拿起并举高,做功约10 J 。
(2)功的计算公式的其他表达式:重力对物体做功,或克服重力做功时,功的公式常写作W =Gh ;若是克服摩擦力做功,功的计算公式可写作W =fs 。
知识点二 功率1.在物理学中,把一段时间内做的__功_与做功所用的这段__时间___的比叫作功率。
通过比较功率就可知道物体做功的_快慢___了。
2.计算功率的公式: ,功率的国际单位是_瓦特__,用符号__ W __表示,1 W =1 J/s 。
知识点三 机械效率1.我们把__有用功__和__总功_的比值叫作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通常用百分率表示,它的计算公式为___η=(W 有_÷W 总)×100% __。
2.对于机械效率,由于额外功的存在,总有W 有__小于_ W 总,因此机械效率总___小于___1。
知识点四 能量能的概念: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对别的物体_做功_,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能量的单位是 _焦耳__。
知识点五 机械能1.物体由于___运动__具有的能叫作动能。
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_质量__和_速度__有关。
___质量__越大,__速度__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2.重力势能:物体由于__高度位置___所具有的能叫作重力势能,物体被举得越_高__,_质量__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初中物理功、功率和机械效率复习课件要点(K12教育文档)

初中物理功、功率和机械效率复习课件要点(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初中物理功、功率和机械效率复习课件要点(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初中物理功、功率和机械效率复习课件要点(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初中物理功、功率和机械效率复习课件要点(word版可编辑修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机械与人复习第二课时功和功率
主编:别妍霞审核:王丽审批:杜宽波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顾各知识点,形成知识结构;
2.对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
[重点、难点]
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区别及联系
[学习目标] 1.知道机械功和功率。
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和功率的含义。
2.知道机械效率。
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
3.了解人类使用机械的历程。
了解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自主学习]
一.机械功。
1概念:在物理学中,把___和物体在____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机械功,简称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3未做功的几种情况:
①有力无距离(推而不动、搬而未起),②有距离无力(惯性),
③力与距离方向相垂直(肩扛米袋在水平路面上走)。
4功的计算公式:W=______
⑴内涵:①物理意义:功等于______跟_______的乘积
②公式中各字母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其单位和决定因素、
W——()——焦()——由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所决定F——()——牛()——由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所决定
s——()——米()——由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所决定
⑵外延(成立的条件和使用的范围):力和距离必须同时具备而且相互依存。
(3)注意:单位及其物理意义:单位是牛〃米,专门名称_____,简称____,符号是____。
不要和力与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
5.练习:
⑴踢球时用100N的力将球踢出50m远,踢球者做了多少功?____
⑵一个人把200N重的物体扔出20m远,他做了多少功?____
⑶火药将子弹从长60cm的枪膛推出后,子弹飞行500m远落地,火药的平均推力是2×105N,求火药对子弹做的功。
____
⑷某人用50N的力推着重100N的物体在水平路面上前进100m,推力做了多少功,重力做了多少功?____
⑸某人在平地上,用某人用50N的力推着重100N的物体在水平路面上前进10m后,箱子放在
1.5m高的平台上,求他做了多少功?____
(6)将两个鸡蛋举高1m所做的功约为____J;将物理课本从地上放到课桌上做的功约为____J。
二机械功率
1人工挖一个水池要几小时,如果用挖掘机,几分钟就行了。
这说明做功有____的不同。
怎样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
2物理意义:表示机械做功________的物理量
3概念:___________叫做功率
4公式:___________。
(1)公式中各字母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其单位和决定因素:
P——()——()——由功和完成这些功的所用时间的比值所决定
W——功——焦(J)——由物体在时间t内所做的功所决定
t——时间——秒(s)——由物体完成W功所用的时间所决定
⑵外延(成立的条件和使用的范围):功和完成功所用的时间必须对应
⑶引申:
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时P=W=Fs=Fv,即功率等于______跟______的乘积;
(4)单位和单位换算:焦/秒(J/s),专门名称_____,简称_____,符号_____;常用单位还有_____、_____,1kW=____W,1MW=_____W。
三机械效率
1有关概念:
⑴有用功:利用机械的时候,对人们_____的功叫有用功;即_____对_____做的功是有用功,W 有用=Gh=W总-W额=ηW总;斜面:W有用= Gh
⑵额外功:人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
⑶总功:_____功加_____功是总共做的功叫总功。
_____对_____做的功叫总功。
W总=W有用+W额=FS= W有用/η;
2产生的原因:任何机械本身都受到_____力作用,相对运动的零件间又存在_____,所以使用任何机械除了做有用功外,都不可避免地要做_____功。
3物理意义:反映机械做功时有效利用率的高低,是衡量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
4概念:____跟____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5公式:η=_____
⑴内涵:
①物理意义:机械效率等于_____跟_____的比值
②公式中各字母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其单位和决定因素、
η——机械效率——无单位——由_____跟_____的比值所决定
W有用——有用功——焦(J)——由_____对_____做的功所决定
W总——总功——焦(J)——由人(或动力)对_____做的功所决定
6注意事项:
①机械效率是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所以无单位;
②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7.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办法一是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
8.练习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⑴提出问题:对于同一个机械来说,它的机械效率是恒定不变的吗?
⑵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思路方法器材及原因):
实验原理η=_______=_______,应测量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工具:_____、_____;应计算的物理量:_____、_____、_____。
⑶进行实验(图形)与收集证据(数据):
①按下图分别组装滑轮组,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②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提升钩码G,从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h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填入表格。
③算出有用功W有用,总功W总、机械效率η,填入表中。
1
2
3
4
①由实验1、2的数据分析可知,对于同一滑轮组,___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②由实验_______的数据分析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
③由实验2、3的数据分析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___(选填“有关”、“无关”)。
⑸评估:滑轮组机械效率引申(不计绳重与摩擦) ①η=
总
有用W W =
Fs
Gh =
Fnh
Gh =
nF
G ,即η=
nF
G ),说明此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___和___;
②η=
nF
G =
n G G n G
动
+∙=
动
G G G +=G
G 动+11。
G 一定,G 动↑,η↓;G 动一定,G ↓,η↑。
③η=W 有用/W 总= W 有用/(W 有用+W 额外)。
W 有用一定,W 额外↑,η↓;W 额外一定,W 有用↑,η↑。
④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______和______,与______和______无关;
[小组交流]
做功越多,功率就越大,机械效率就越高吗?
[学生展示与教师指导]
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
[当堂达标检测](1,2小题每题5分,3,4,5,小题每题30分)
1下列过程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
2.在国际单位制中,功这个物理量的单位是( ) A .焦耳 B .牛顿 C .瓦特 D .帕斯卡
3.一个体重为500N 的同学骑自行车上学,在水平路面上以4m/s 的速度匀速行驶,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2)功率多大?
4.如下图所示,用滑轮组提起重900N的物体,绳子自由端拉力F为400N,重物在20S内匀速上升了10m。
求:
(1)绳自由端上升的距离。
(2)提起物体所做的有用功。
(3)拉力F所做功的功率。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如下图所示。
斜面长1m,搞0.2m.;将10N重的物体A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需要用平行于斜面的力2.5N,那么:
(1)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重物上升过程中克服摩擦做了多少额外功?
(3)为了提高该斜面的机械效率,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建
议:
A、以较快的速度将重物匀速拉到斜面顶端
B、以较慢的速度将重物匀速拉到斜面顶端
C、改用光滑的、板长和高度均不变的斜面
其中建议_________(填序号)可以达到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总结收获]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