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泥花园》国内外研究
伊恩·麦克尤恩长篇小说国内研究述评

金言睿伊恩·麦克尤恩长篇小说国内研究述评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1948—)自20世纪70年代出道以来,佳作不断,如今已一跃成为获奖无数的当代英国国民作家。
迄今为止,麦克尤恩已出版15部长篇小说,不少著作渐有经典化的趋势,国内对其小说的研究也是层出不穷。
一、麦克尤恩其人其作麦克尤恩的小说大致可划分为两个创作阶段。
从其出道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初出茅庐的麦克尤恩被评论界称为“恐怖伊恩”。
在此期间,他的作品创作晦涩,着眼于禁闭的私人空间,小说题材大都与乱伦、暴力、情色、谋杀相关,在评论界褒贬不一,争议性十足。
这阶段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为《水泥花园》(1978)以及《陌生人的安慰》(1981)。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麦克尤恩开始寻找崭新的创作空间,逐渐将作品抽离出晦暗逼仄的私人空间,开始探讨社会上的道德困境与伦理危机。
随着《赎罪》等佳作的问世,麦克尤恩逐渐成长为如日中天的国民作家。
该阶段的代表作主要有《阿姆斯特丹》(1998)、《赎罪》(2001)、《追日》(2010)以及《甜牙》(2015)等。
其中《阿姆斯特丹》荣获布克奖,而“宏大而优美的心灵史诗”[1]《赎罪》一经问世,便斩获多项文学界大奖,也在国内外掀起一股“赎罪热”。
二、文学史与硕博士论文综述国外对麦克尤恩的研究起步早,几乎与其出道作《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1975)同时,且已形成体系:迄今为止,问世的成果包括专著二十余部、数十篇博士论文、二百余篇硕士论文以及数百篇研究型论文。
而国内的研究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步,此时恰逢他的作品《阿姆斯特丹》获得布克奖,提高了麦克尤恩在国内学界的热度。
随后,译介工作也随之跟进,进一步打开了当代英国文学的研究空间。
20世纪末以来,国内出版的英国文学史已专门撰写章节介绍评价麦克尤恩,其中刘意清和刘炅合著的《简明英国文学史》认为其作品“记录了尖锐社会变革的影响”[2]。
《水泥花园》开题报告范文

《水泥花园》开题报告范文《水泥花园》开题报告范文一、引言《水泥花园》是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一部小说,于1993年出版。
该小说以黑色幽默的手法,揭示了现代社会中的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主人公家庭的描写,探讨了家庭、社会和人性的复杂性。
本文将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内涵三个方面对《水泥花园》进行分析。
二、故事情节《水泥花园》的故事发生在英国的一个小镇上。
主人公是一对名叫布莱克兄妹的孩子,他们的父母突然离世后,兄妹两人被迫独自生活。
他们的邻居们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持有质疑和偏见,认为他们是一对问题儿童。
然而,在他们的努力下,他们建立了一个独特的家庭,通过自己的方式面对困境。
三、人物形象1. 布莱克兄妹:布莱克兄妹是小说的主人公,他们是一对聪明机智的孩子。
他们面对父母离世后的困境,展现出坚强和勇气。
尽管他们的行为与传统的家庭观念不同,但他们通过自己的方式建立了一个温暖的家庭。
2. 邻居们:小说中的邻居们对布莱克兄妹的生活方式持有偏见和质疑。
他们认为布莱克兄妹是问题儿童,无法适应正常的生活。
然而,随着故事的发展,邻居们逐渐认识到布莱克兄妹的独特之处,并开始接受他们。
四、主题内涵1. 环境与人的关系:小说通过描绘布莱克兄妹生活的环境,探讨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一个充满建筑和混凝土的城市中,布莱克兄妹创造了一个绿色的花园,象征着他们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 家庭的定义:小说对家庭的定义进行了重新思考。
传统的家庭观念认为家庭应该由父母组成,而布莱克兄妹的家庭却是由兄妹两人组成。
小说通过表达布莱克兄妹对家庭的理解和追求,反思了传统家庭观念的局限性。
3. 社会的偏见与接纳:小说中的邻居们一开始对布莱克兄妹持有偏见和质疑,认为他们是问题儿童。
然而,随着故事的发展,邻居们逐渐认识到布莱克兄妹的独特之处,并开始接受他们。
这揭示了社会对于不同的态度和偏见的存在,以及人们对于不同的接纳和理解的能力。
《水泥花园》中父亲母亲形象塑造的社会意义解读

《水泥花园》中父亲母亲形象塑造的社会意义解读作者:李林菊赵双玉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第10期摘要:人物塑造服务于小说主题。
本文从《水泥花园》的主题出发,分析了小说中父亲母亲两个主要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及其行为的象征意义,解读了人物刻画如何服务于小说的主体思想。
本文认为,小说中人物塑造都是围绕表现20 世纪50 年代到70 年代中期英国和欧共体之间曲折怪异的关系展开的。
而父亲母亲这两个角色则反映了欧洲联合之初英国的对欧态度,即从断然拒绝到犹豫不决。
两个人物既有区别又有共性,孤立主义、保守主义及主权情结是这两个人物所共有的特征。
关键词:父亲母亲三环外交孤立主义主权情结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称为典型人物,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的不同人物原型提炼加工而成的。
他不同于真人真事,而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
小说创作中,人物形象塑造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可以这样说:一部小说成功与否,人物形象塑造是否成功是一个首要问题,也是一个关键的评价尺度。
这方面,世界小说史上有众多作品可以证明。
人物形象的刻画服务于小说主题,对主题的阐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水泥花园》就是通过成功的人物形象塑造,反映了从20 世纪50 年代到70 年代中期以前英国和欧共体之间的复杂关系的。
这一时期英国在对欧问题上奉行三环外交、孤立主义,过于纠结在地区联合中国家主权的丧失,因此在英欧关系中表现出诸多的“怪异”“陌生”等现象。
为表现这一主题,小说在人物设计上也突出了这一特征。
陌生、孤立、疾病、死亡、自慰、变态、乱伦等情节的设置赋予了人物异乎寻常的特点,烘托了主题思想。
国内外学界对小说中的人物及情节设置进行了探讨,有的认为这是一部“成长悲剧”,有的从乱伦变态角度审视情节,有的从存在主义角度解读人物,有的则对小说中的“父权”进行了探讨。
这些评论虽有一定的意义,但因缺乏与时代主题的结合而显得有些表面化。
笔者将在今后的一系列评论中对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的刻画进行分析,以期揭示人物刻画与小说主题之间的关系。
《水泥花园》未成年叙述者杰克思维风格识解

《水泥花园》未成年叙述者杰克思维风格识解《水泥花园》是由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创作的小说,通过一个未成年的叙述者杰克的视角,呈现了一个家庭的崩溃、生活的痛苦、无奈和放逐。
在小说中,杰克的思维方式以及对生活的认知方式与成人大不相同,充盈了叛逆、疑问和对现实的无奈。
本文将从杰克的思维风格角度来解读《水泥花园》。
起首,杰克的思维方式是典型的未成年人思维,他分外直接和直观地描述他所见到的一切事物。
他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也没有成年人的沉思和分析能力,因此浩繁时候他的叙述充盈了直观感受和情感颜色。
例如,在小说的开头,杰克就形容了家中父母的争吵:“他们大爷们在辩论,他们无休止地争吵。
”这种简明扼要的叙述方式,直接表达了杰克对于争吵的感受,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了他所处的家庭环境及其中的压迫与冲突。
其次,杰克的思维方式充盈了叛逆和反叛的倾向。
他对于父母的值得质疑、对于成年人的做事方式的不理解、甚至对于整个社会的异样,都体现了他对于既有秩序和规则的不满。
这种反叛的倾向在杰克与同砚的互动中也有所体现。
他对于学校规定的不满、对于同砚们的好奇和怀疑,使得他在学校的表现与其他同砚截然不同。
例如,在小说中,杰克对于体育课的各种规则和要求感到极其反感,他在上体育课时脱下运动鞋,试图用他的方式来抗议这种“不合理”的规定。
这种顽皮的反叛行为使得他与同砚和老师们产生了冲突。
此外,杰克的思维方式也暴露出他对于生活、现实的无奈和狐疑。
他对于家庭的破败、对于性的熟识以及对于对他产生身体攻击的孩子之间残酷行为的理解,都较为晦涩和模糊。
他屡屡用夸张和幻想的方式来面对这些狐疑和无奈。
例如,在小说中,杰克对于父亲去世的事实产生了不真实感,他认为父亲偷偷回家躲避伦敦警方的追捕,而不是死去。
这种幻想和无奈的表现,使得读者更深度地体会到杰克所处的心理状态和情感体验。
总结起来,杰克作为《水泥花园》的未成年叙述者,通过他直观、叛逆、无奈的思维方式,向读者呈现了一个崩溃家庭、困扰生活、无权选择的青少年的心里世界。
《水泥花园》中的“水泥花园”意象研究

《 水 泥 花 园》 中的 “ 水泥花 园” 意 象研 究
刘春 芳
( 山东工商学 院外国语学院 ,烟台 2 6 4 0 0 5 ) 摘 要 :麦克尤恩的首部长篇 小说《 水泥花 园》 讲述 了发 生在 4个 孩子 身上 的变态 的恐怖 故事。麦克 尤恩在 书 中
详 细 阐释 了“ 水 泥 花 园” 的建 构 过 程 及 目标 指 向 , 使“ 水 泥花 园” 成 为 贯 穿 全 书 的 重 要 意 象 。 麦 克 尤 恩 通 过 该 意 象
表达 了他对 当代都 市文化的认知和对人 的生存状 态及 当代社 会的 多重 困境 的深刻思考 。文 章从“ 水泥花 园” 的建 构过程 、 “ 水泥花 园”中的生存境遇及其本质 内涵入手 , 对“ 水 泥花 园” 所 蕴含 的都市 文化批 判思想进 行探 究 , 旨在
物象征着活生生的生命 存在 , 恰 如劳伦斯 《 查泰莱夫 人 的情人 》 中 梅 勒斯 所 倾 情 守 护 、 康 妮 所 倾 情 钟 爱 的
生命 之林 。而“ 父亲” 把 1 5袋 水 泥 运 到家 里来 的 目的
就是用 水 泥将 花 园覆 盖 , 使 花 园 里 只剩 下 随时 都 会 突
屎眼519自己对自己的侮辱与厌恶正是水泥花园当他们不得不独自面对生活时小小的心灵已完全受所代表的当代文明对人的精神进行侵害的形象揭示到水泥的影响每个人的成长体验都延伸了水泥人们不仅对他人完全丧失了关爱与同情之心甚至对花园中最残酷最黑暗的效果从而每个人都为这座自己充满厌恶失去爱的能力和被爱的资格同样令人荒诞的花园增添了一朵恶之花使水泥花园的意无法忍受甚至更加令人的心灵扭曲痛苦
样 的话 : “ 立象 以尽意” , 即 当作 家 的 思 想 情 感 无 法 通 过 语言 的逻 辑表 述得 以传 达 时 , 可 以通 过 意象更 完 善 、 更 深入 地传 达 。意 大利 著 名 学者 维 柯 认 为 意 象是 “ 实 际体验 事物 的具 体形 式 , 是一 种思 维方 式 和生存 方 式 , 是 想象 力对 真理 的投 射 。 ” 在 文 学作 品 中 , 作 者 通 过
空间叙事视角下《水泥花园》中的家庭创伤书写

空间叙事视角下《水泥花园》中的家庭创伤书写摘要:文章从空间叙事视角入手,研究伊恩·麦克尤恩小说《水泥花园》中的空间叙事如何融入到家庭创伤书写之中。
小说中的地质空间既有孤岛与监狱的特征,也包含具有审美情趣的花园景观,然而花园景观的消逝反映了父亲通过花园空间的审美功用来抵抗现代家园空间对人性的压迫和异化是徒劳无用的。
与此同时,《水泥花园》中所勾勒的社会空间具有隔离性、疏离性、变异性之特征,有力揭示了社会空间的创伤特点,表征了家庭亲情危机和社会人际关系的异化,使得家庭创伤下的未成年子女成长之路异常艰难,也印证了现代都市荒原对家庭秩序的冲击力和破坏力。
关键词:麦克尤恩;《水泥花园》;家庭创伤书写;地质空间;社会空间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21)11-0060-04(内江师范学院四川内江641100)黄伟龙∗∗∗第41卷第11期绥化学院学报2021年11月Vol.41No.11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Nov .2021收稿日期:2021-03-25作者简介:黄伟龙(1986-),男,湖北荆州人,内江师范学院副教授,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及英语教育。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伊恩·麦克尤恩作品的创伤叙事研究”(SC18WY016)、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项目“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伊恩·麦克尤恩作品创伤叙事研究”(SCWY18-04)阶段性研究成果。
麦克尤恩的作品与创伤主题联系紧密,他的大多数作品本质上反映了人物对自我、家庭、社会、政治等的一种经验或一种认知,这种经验或认知往往使得人物在极端条件下出现认知错乱,使得人物的行为能力或精神状态遭受不可逆转的干扰,创伤体验成为影响人物的性格特征或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
空间叙事视域下,从《水泥花园》中的地质空间和社会空间来看,作品中有以孤岛与监狱为特征的家园空间、具有审美情趣的花园景观、具有裂痕意蕴的水泥景观,以及具有隔离性、疏离性、变异性之特征的社会空间。
麦克尤恩《水泥花园》的空间艺术

来 的心理 上 的突变 。
杰 克一家 自一 开始 就仿佛 与 社区 、与世 界 中的其他 人 在 一次采 访 中被 问及 《 水泥 花 园》的创 作动机 时麦 克 隔离开来 。他 们家 的房 子在地 理位 置上 首先 就处 于 了孤 立
或依 靠而受 制于 其他 人 ,因 良知和 自我认 识而 维系 于 自己
他 的留京 资格被 人取代 之后 ,他选 择到 一个偏 远城 市的高 校做 一名教 师 。当面对 工作 中繁复 的人情 世故 时 ,他 又一 次选取 考取 研究生 离开 工作 的地方 。随着 研究 生毕业 阶段 的临近 ,是 开始 自己进 入社会 工作 呢?还 是考 取博士 研究
尤 恩说 : “ 那是 我在 笔记上 涂鸦 时 的一 个突 然灵感 ,我 想 的状态 ,与 “ 正常 ”世 界之 间有 一段距 离 。 “ 我 们家 的房 写这样一 家子 :他们 像穴居 动物 一样生 活… …在妈 妈死 后 子 原本立 在一 条满 是房子 的街 上 ,可如 今它 就孤 零零 地立 屋 子就像 睡着 了一样 。”…读 者在 阅读作 品 时会发 现 ,母 在 一片 空地 上 ,荨麻 围着 皱瘪 的罐 头盒 蹿 出头来 。 ” l息相关 。在现 代社 会教 育制度 的下 ,
T - S . D . T 。功 能 圈是 作 曲者 最 难 掌握 的一 种和 声 学 理 论 。 对它 融会 贯通 的人寥 寥无 几 。许 多人想要 逃 离它 ,但是 要
纵观 主人 公在童 年 、少 年和青 年时 代,他 的每 一次人 每个 人都 想要 掌握它 ,从 而获 得一 种 自由 ,可是 真正 能够 考试 成为 决定一 个人走 向成 功的捷 径 ,主人 公在兄 长们考 想在 作 曲上有所 成就 ,就 永远 也不 可能逃 离 它 。它就 象征 取北 京名牌 美术 学校辉 煌战 绩的背 景下 ,他也 萌发 了考取 着作 曲家 的无法 逃脱 的某种 宿命 。 艺术 学校 的想法 。 “ 功 夫不 负有心 人 ”,他最 终如愿 以偿 的考 取北京 的名牌 艺术 学校 。 在大 学生 活接近尾 声 的时候 ,
浅析《水泥花园》国内外研究

浅析《水泥花园》国内外研究作者:孙璐佳来源:《卷宗》2015年第02期摘要:《水泥花园》被誉为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代表作。
作品中充满了具有争议性的性心理畸变以及乱伦等情节,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从时间顺序出发,重点梳理了国内外对于《水泥花园》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现状。
文章指出,对于《水泥花园》的研究,无论国内外已日趋成熟。
然而,从文化角度出发,深入全面的对《水泥花园》这部意义重大的作品进行更加广泛而深入的探索研究却是现今所缺少的新视角。
关键词:《水泥花园》;尹恩·麦克尤恩;文献综述A Literatur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tudy on The Cement GardenAbstract: The Cement Garden is labeled as the masterpiece of British contemporary writer,Ian McEwan. His work is pervaded by controversial plots of distorted psychosexual, incestuous relationship etc, which has aroused extensive concerns. This thesis starts with chronological order and lists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current situation both overseas and domestic. It points out the scholar researches on The Cement Garden are growing with increasing maturity. Nevertheless, the extensive and deep perspective of culture analysis of this significant work is deficient in current studies.1948年出生于英格兰的伊恩·麦克尤恩在英国当代文坛上被称作为“恐怖尤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9 4 8 年出生于英格 兰的伊 恩 ・ 麦克尤恩在英 国当代文坛上被称作 为 “ 恐怖尤恩 ”。他的文笔细腻又犀利 ,深刻 的探讨 了现代社会人性 的扭 曲与冷漠 ,其作 品多次 以暴力、荒诞不经、死 亡等风格给予人们 以深刻 的感受 ,素有 “ 黑色喜剧 ”之称。其早期作 品 《 水泥花园》更 是 以残暴锋 利的笔锋 揭露 了现代 社会文 明外表下兽 行的本质 。 《 水
托勒密 时期 国王的人格 被神化 ,具有至高 无上 的地 位 ,享有 行 政 、立法 、司法 、军事 、经济、宗教、文化等 方面 的最高权威 ,依靠 套庞大 、严密 的官僚体系对国家进 行专制 统治。1 7 国王对经济权力 的掌控和 国王的经济实力是托 勒密国王 统治 国家 、建立并实施专制王 权统治的物质基础,也是 国王实现对 内、对外职能的坚实的物质保障, 更是托勒密埃及专制王权的一个 重要特征 。甚至可 以说 ,正是这种专 制 性 的经 济 管 理 活 动使 托 勒 密埃 及 专 制王 权 统 治体 现 出 了独特 性 。1 8 宗教 是为经济和政治服务 的上层建筑 ,由于历史原因和王权神授 的宗教信仰 ,埃及神权在 本土王朝统治期 间成为王权的一个有力的支 撑点 ,因此获得了经济和政治等方面 的巨大利益。而在希腊化外族 统 治期间 ,王权的主要支撑 点是武 力和希腊化的贵族 ,及希腊的宗教 和 思想 ,埃及本土宗教并不完全 融合于外来宗教 。由于托勒密时期的王 权与神权在阶级、民族 和文明背景等各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我们 可 以发现这一时期王权神授 的庄严外衣下遮盖着希腊人的王权和本土 的 传 统神权之间的赤裸裸的利用关系。1 9 此外 ,还应补充说明的是,金寿福指出古埃及王权最显著的特征 是其稳固性和持久性;郭子林 比较 了托勒密时期埃及的专制主义与法 老时期的不同特 征;赵 克仁认为 自然崇拜、亡灵崇拜和法老崇拜是 古 埃 及宗教的核心内容,古埃及宗教的发展经历 了从 自然崇拜 到亡灵崇 拜 ,再到法 老崇拜 的演变 ,具有人类宗教发展的普遍 意义:刘双从古 埃 及神话体 系由法老时期发展至后埃及时期的视角阐释 了王权 更迭与 神 权变迁之 间的关 系。2 O 他们 的研究对我们更为全面地理解 古埃及王 权与神权提供了非常重要 的借鉴意外研究
孙 璐 佳
( 大连 外 国语 大学 , 辽宁 大连 1 1 6 0 0 0 )
摘 要: 《 水泥花 园》被誉为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一一伊恩 ・ 麦克尤恩的代表作 作品中充满了具有争议性的性心理畸变以及乱伦等情节,在国 内外 引起 了广 泛 的 关注 。本 文从 时 间顺序 出发 , 重点 梳理 了 国 内外 对 于 Ⅸ 水 泥花 园》 的研 究成 果 以及 研 究现 状 。 文章 指 出 ,对 于 水 泥花 园》 的研 究 ,无 论 国 内外 已 日 趋 成 熟 。然 而 ,从 文化 角度 出发 ,深入 全 面的对 《 水 泥花 园》 这部 意 义重 大 的作 品进 行 更加 广泛 而深 入 的探 索研 究却 是现 今 所缺
Ab s t r a c t :刀辖 Ce me n tGa r d e ni sl a b e l e d a St h ema s t e r p i e ce o fBr i t f s h c o n t e mp o r a r y wr i t e r , I a n Mc E wa n. Hi s wo r k i S p e r v a de d b y c o n t r o v e r s i a l
ma t u r i t y. Ne v e r t h e l e s s , t hee x t e n s i v ea n dd e e pp e r s p e c i t v eo fc u l t u r e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i s s i g n i i f c a n t wo r ki Sd e i f c i e n t i n c u r r e n t s t u d i e s .
泥花 园》最初发表与 1 9 7 5 年 ,并与1 9 9 3 年 改编成 同名 电影被搬上大荧 幕 。小说 由 “ 我 ”一 个名叫杰 克的十五岁少年叙述,讲述 了一个 父母相继离世 ,四个兄弟姐妹相 依为命被禁锢在父亲生前亲手建造 的 水泥花 园里 ,孤独又惊世骇俗的故事 。小说涉及到了 自慰乱伦性 心理 扭 曲等禁忌话题 ,曾一度让读者感到反感 。但不可否认的是, 《 水泥 花 园》以及其深刻和率直的笔法 有力的鞭笞 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 间关 系的病态。 《 水泥花 园》在刻画荒诞故事的同时,也给于人们 一种警醒 :现 代社会 人性 的扭 曲和病态 已发展成 为了一种不可 扭 曲的趋 势 对于 《 水泥花园》研究成果的梳 理更有助于对麦克尤恩其他作品的深入理 解和探索 。本文共分为三 大部分 ,分别从 国外及国内对 《 水泥花 园》 这部作品的研究成果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梳理研 究。
少 的新视 角。 关键 词 : 《 水 泥花 园 ; 尹恩 ・ 麦 克尤 恩 ;文 献综 述
A Li t e r a t ur e Re v i e w 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a n d Do me s t i c S ud t y o n Th e Ce me n t Ga r d e n
pl o t s o f d i s t o r t e d p s y c h o s e x u a l , i n c st e u o u s r e l a io t n s h i p e t c 。 wh i c h h a s a r o u s e d e x t e n s i v e c o n c e r n s . T I l i S t h e s i s s t a r t s wi t h c h r o n o l o g i c a l o r d e r a n d 1 i s t s r e s e a r c h a c h i e v e me n s t a n d c u n。 咖 s i t u a io t n b o t h o v e r s e a s nd a d o me s i t c . I t p o i n t s o u t t h e s c h o l a rr es e a r c he s O n Th eCe me n tGa r d e n a r e g r o wi n gwi t hi n c r e si a n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