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式卷绕无极变速器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无级调速驱动器使用说明书

无级调速驱动器使用说明书

无级调速驱动器使用说明书本装置与司机控制器、调速器配套使用,可以使内燃机车柴油机平稳地升速、降速及稳定在某一给定的转速下工作,从而达到无级调速的目的。

整机采用COMS集成电路,具有线路简单,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所用集成电路采用双列直插式,维修非常方便。

集成电路及有关元件,封闭在一个小金属盒内,起到防电磁干扰和防尘的作用。

一・主要技术参数1.调速范围:升、降速分别可以在45—130 r min 分钟连续可调。

2.升速、降速均可以使柴油机在给定的转速下工作。

3.负载:70BF3-3J步进电机每相绕组串接200W 270Ω电阻一只。

4.电源电压:直流110V±10%30%5.结构:在一个机箱内装有两套完全相同的电路。

每套电路均能单独完成无级调速驱动功能。

当一套电路工作时,另一套电路备用。

6.外形尺寸及安装尺寸:①外形尺寸:320×296×200;②安装尺寸:190×125 4个安装孔直径为φ11。

二・电路工作原理(一)整机方框图:图1是整机方框图,主要由升、降速振荡器、控制器、空转消除电路,环形分配器,功率驱动器及电源组成。

电路原理图如图14。

图2(三).升速振荡器、降速振荡器、倒相器、复位单稳这四部分电路由一块CH4016B六施密特触发器完成,其逻辑和管脚排列如图3。

1.升速、降速振荡器:由于机车柴油机的特性要求,需要升速和降速分别在不同的速率下工作,为此,设置了两个分别可调的多谐振荡器,(步进电机环形分配器脉冲源)。

升速振荡器由CH4016B中的4及电容C4,电阻R2和电位器W1组成,原理如图4,波形如图5调节W1,其频率可在180~520Hz连续变化。

降速振荡器由CH40106B中的 5、电容C5、电阻R3 及电位器W2组成,其原理同升速振荡器。

2.倒相器Y1、Y2:Y1与Y2分别由CH40106B中的 1、 6完成,Y1控制升速,Y2控制环形分配器换相,即步进电机正、反转。

小功率机械无级变速器结构设计

小功率机械无级变速器结构设计

小功率机械无级变速器结构设计摘要机械无级变速器是一种调速传动装置,该装置能适应自动化和机械化发展需求,并且能改善机械运转过程的性能指标。

本文主要详细阐述摩擦式机械无级变速器的机械结构、工作原理、设计方案选取、计算方法、润滑密封及选材等多方面的知识,并由此给出本文中设计的无级变速器的理论的依据。

该装置的传动钢球轴的偏转设计是用一种加压装置来实现推动的,通过改变钢球的半径大小来实现钢球外推式式无级变速器输出轴的转速变化。

本文通过研究传动过程中变速装置的钢球,主从动轮和外环的设计原理以及它的受力情况;详细的计算并推导了该种减速传动装置设计的理论公式;并通过设计参数进行了具体的计算设计。

完成了所计算的该种传动变速速装置的整体装配图和主要传动零部件的的工程图,通过这些图纸更加直观的将该传动机构的原理和结构等方面的要求表达得更为清晰准确。

这种无级变速器具有非常实用的使用价值同时还有良好的机械结构和性能优势。

该种无级变速装置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批量生产。

其主要特点是:1.调速范围空间大;2.功率稳定性强;3.可以完成正反转和升降转速等多种模式进行工作;4.传动平稳,抵抗冲击能力强;5.可以输出较大的功率;6.使用寿命长;7.工作可靠,维修方便。

关键词:钢球外锥轮式,摩擦式,机械无级变速器SMALL POWER MACHINERY V ARIATORSTRUCTURE DESIGNAbstractThe mechanical stepless transmission is a kind of speed regulating transmission device which can meet the needs of automatic and mechanized development, and can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index of mechanical operation process.This article mainly elaborated the friction type mechanical stepless transmission of mechanical structure, working principle, design scheme selection, calculation method, lubrication, sealing and material aspects of knowledge, and thus given in this article, the design of stepless transmission theory basis.The device of the steel shaft deflection design is to use a pressure device to realize the drive, by changing the radius of the size of the steel ball steel ball extrapolation try stepless transmission output shaftspeed changes.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principle of the driving wheel and outer ring and its stress are studied by studying the steel ball in the transmission process. The theoretical formula of the design of the deceleration drive device is derived in detail. And the design parameters are pleted the whole calculation of this kind of variable speed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the main transmission parts of engineering drawings, assembly drawings with these drawings more intuitive to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inciple and structure of the expression is more clear and accurate.This kind of stepless transmission has very practical use value and has good mechanical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advantages. This kind of stepless variable speed device can be used for mass production.Its main features are:1. The scope of speed regulation is large; 2. Strong power stability; 3. Can complete the work of multiple modes such as positive and negative rotation and lifting speed. 4. Stable transmission and strong resistance to impact; 5. Can output large power; 6. Long service life; 7. Reliable work and convenient maintenance.Key words: Steel ball outside cone,mechanical stepless transmission,friction第一章绪论1.1 毕业设计要求毕业设计内容:通过对比多种设计方案,并从中选择出合适的设计方案,并对机械无级变速器传动装置的机械结构进行分析计算。

5+1变速器设计说明书另外有完整图纸

5+1变速器设计说明书另外有完整图纸

符号说明m汽车总质量kgg重力加速度N/kg ψ道路最大阻力系数maxr驱动轮的滚动半径mm rT发动机最大扭矩N·m emaxi主减速比η汽车传动系的传动效率i一档传动比gIG汽车满载载荷N 2ϕ路面附着系数A第一轴与中间轴的中心距mm A'中间轴与倒档轴的中心距mmA''第二轴与中间轴的中心距mmK中心距系数Am直齿轮模数m斜齿轮法向模数nα齿轮压力角°β斜齿轮螺旋角°b齿轮宽度mmZ齿轮齿数xξ齿轮变位系数σ齿轮弯曲应力MPa Wσ齿轮接触应力MPa jF齿轮所受圆周力NtF轴向力 N aF径向力NrT计算载荷N·m gK应力集中系数σf K 摩擦力影响系数E 齿轮材料的弹性模量 MPaK ε 重合度影响系数z r 主动齿轮节圆半径 mmb r 从动齿轮节圆半径 mmz ρ 主动齿轮节圆处的曲率半径 mmb ρ 从动齿轮节圆处的曲率半径 mmT τ 扭转切应力 MPaT W 轴的抗扭截面系数 3mmG 轴的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 MPaP I 轴截面的极惯性矩 4mmc f 垂直面内的挠度 mms f 水平面内的挠度 mm前言现在,每当人们观看F1大赛,总会被那种极速的感觉所折服。

此刻,大家似乎谈论得最多的就是发动机的性能以及车手的驾驶技术。

而且,不忘在自己驾车的时候体会一下极速感觉或是在买车的时候关注一下发动机的性能,这似乎成为了横量汽车品质优劣的一个标准。

的确,拥有一颗“健康的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动力的缔造者。

但是,掌控速度快慢的,却是它身后的变速器。

从现在市场上不同车型所配置的变速器来看,主要分为:手动变速器(MT)、自动变速器(AT)、手动/自动变速器(AMT)、无级变速器(CVT)。

一、手动变速器(MT)手动变速器(Manual Transmission)采用齿轮组,每档的齿轮组的齿数是固定的,所以各档的变速比是个定值(也就是所谓的“级”)。

无级变速器设计说明书

无级变速器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1章绪论....................................................1.1无级变速器的简介............................................1.2无级变速器的分类............................................1.3机械无级变速器..............................................1.3.1机械无级变速器的发展概况1.3.2机械无级变速器的分类 .............................................1.3.3机械无级变速器的应用第2章变速器设计方案及论证 .....................................2.1变速器的设计要求............................................2.2变速器设计方案论证..........................................2.2.1传动方案2.2.2方案的分析第3章变速器主要参数的设计计算 .................................3.1电机的选择..................................................3.2齿轮的设计..................................................3.2.1齿轮的设计要求3.2.2齿轮的相关参数计算3.3轴的直径的确定..............................................3.4轴承的设计..................................................3.5键的设计....................................................3.6联轴器的选择3.7设计零件的校核3.7.1轴的校核3.7.2轴承的校核3.8箱体的设计..................................................第4章变速器的润滑与密封 .......................................第5章变频器的调控分析5.1变频器的简介5.2变频器对电机的控制第6章结论.....................................................参考文献: ........................................................致谢............................................................附录Ⅰ......................................... 错误!未定义书签。

链式输送机传动装置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1资料

链式输送机传动装置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1资料

学生实训报告实训类别:机械课程设计院另U:机电学院 _____________ 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班级: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务处制2012年6月15日§ 1《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姓名: 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 班级:学号链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设汁传动方案要求如下图所示 X2. 设计内容:选择合适的电动机型号;设计带传动和圆锥齿轮减速器。

3. 工作条件:单向运转,载荷平稳,重载启动,两班制工作,输送链速度 容许误差为±5%,输送链效率4=0.9。

4. 使用年限:8年 5•生产批量:小批量生产原始数据编号: 输送链拉力F (N 输送链速度y (nVs)1. 设计说明书1份2•减速器装配图1张3.减速器零件工程图 (1)减速器箱盖(2)第二轴的锥齿轮(3)减速器装配图§ 2电动机选择,传动系统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电动机的选择电动机设 计 条 件及 要 求4.2 X103 0.6 输送链链轮直径D(mm)100设WL作量1 •确定电动机类型按已知的工作要求和条件,选用Y 型全封闭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2. 选择电动机的功率 ▲・P\0 ■ ■Pd =——,Pw =------------------------ , /. Pd = . 7/1000 76? 1000%〃由于电动机至工作机之间的总效率(包括工作机效率)为:式中:化 %, "4分别为:带传动,锥齿轮传动的轴承.锥齿轮传动,输送链的效由[1]表 2.3 得:0=0.96, 〃=0・98, "lo g?, ^4=0.96, 77•恥=0.96 *0.982 *0.97*0.96 = 0.863.选择电动机转速査机械设计手册推荐的传动副传动比合理范用 普通V 带传动比 g=2〜4 锥齿轮传动比山=2〜3则传动装宜总传动比的合理范圉为 i ©=i 皓X i 彼i.e = (2〜4) X (2〜3) =4-12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nu=i 6Xn w = (4〜12) X 114.6=458~1375r/min根据电动机所需功率和同步转速,査[1],符合这一范帀的常用同步转速有750r/min >满载 转速71 Or/ min,同步转速lOOOr/min,满载转速960r/min,从成本和结构来考虑,选用 Y132S-6,其主要性能额立功率P" = 32 同步转速为1000r/min,满载转速为960r/mino二、传动装置总传动比的确定及各级传动比的分配1 •传动装置总传动比ie= n m / n w = ---------- = 8.4114.6 式中n m -…电动机满载转速,960r/min;n w -—输送链链的工作转速,114・6r/min 。

链式运输机减速器设计

链式运输机减速器设计

链式运输机减速器设计说明书题目链式运输机减速器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2010级本四学号201005130461完成人:朱常春同组人:张峰指导老师:张珊完成日期:2013 年06月28 日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 1 -1.设计题目:链式运输机减速器.................................................................................. - 1 -2.传动方案简图.............................................................................................................. - 1 -3.原始数据...................................................................................................................... - 1 - 第二章选择电动机.................................................................................................................... - 1 -1、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型式.............................................................................................. - 1 -2、电动机容量.................................................................................................................. - 1 -2.1 链式运输机的输出功率P ............................................................................... - 1 -2.2 电动机输出功率Pr ............................................................................................. - 2 -P........................................................................................... - 2 -2.3 电动机额定功率ed3、电动机的转速.............................................................................................................. - 2 -4、电动机的技术数据和外形,安装尺寸......................................................................... - 3 - 第三章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 3 -1、传动装置总传动比分配各级传动比.......................................................................... - 3 -2、选择齿数...................................................................................................................... - 3 -2.1锥齿轮传动比、齿数的确定................................................................................ - 3 -2.2链轮传动比、齿数的确定.................................................................................... - 4 -2.3圆柱齿轮传动比、齿数的确定............................................................................ - 4 -2.4校核实际传动比.................................................................................................... - 4 -3、各轴转速...................................................................................................................... - 5 -4、各轴输入功率.............................................................................................................. - 5 -5、各轴转矩...................................................................................................................... - 5 - 第四章传动件的设计计算........................................................................................................ - 6 -1、圆锥直齿轮设计............................................................................................................ - 6 -2、圆柱直齿轮设计.......................................................................................................... - 9 - 第五章轴的设计计算.............................................................................................................. - 13 -1、输入轴设计................................................................................................................ - 13 -2、中间轴设计................................................................................................................ - 15 -3、输出轴设计................................................................................................................ - 17 - 第六章滚动轴承的选择及计算.............................................................................................. - 23 -1、输入轴滚动轴承计算................................................................................................ - 23 -2、中间轴滚动轴承计算................................................................................................ - 23 -3、输出轴轴滚动轴承计算.............................................................................................. - 24 - 第七章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 25 -1、输入轴键计算............................................................................................................ - 25 -2、中间轴键计算............................................................................................................ - 25 -3、输出轴键计算............................................................................................................ - 25 - 第八章联轴器的选择.............................................................................................................. - 25 -第九章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 25 -1、检查孔及检查孔盖.................................................................................................... - 25 -2、通气塞........................................................................................................................ - 25 -3、轴承盖........................................................................................................................ - 25 -4、螺塞及油封垫............................................................................................................ - 26 -5、油面指示装置............................................................................................................ - 26 -6、启箱螺钉(GB/T85-1988)..................................................................................... - 26 -7、起吊装置.................................................................................................................... - 26 - 第十章减速器铸造箱体部分结构尺寸.................................................................................. - 26 - 第十一章润滑与密封.............................................................................................................. - 28 - 第十二章设计总结.................................................................................................................. - 29 - 第十三章参考文献.................................................................................................................. - 29 -计算与说明主要结果第一章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链式运输机减速器设计一用于链式运输机上的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

无级变速器设计说明书

无级变速器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1章绪论....................................................1.1无级变速器的简介............................................1.2无级变速器的分类............................................1.3机械无级变速器..............................................1.3.1机械无级变速器的发展概况1.3.2机械无级变速器的分类 .............................................1.3.3机械无级变速器的应用第2章变速器设计方案及论证 .....................................2.1变速器的设计要求............................................2.2变速器设计方案论证..........................................2.2.1传动方案2.2.2方案的分析第3章变速器主要参数的设计计算 .................................3.1电机的选择..................................................3.2齿轮的设计..................................................3.2.1齿轮的设计要求3.2.2齿轮的相关参数计算3.3轴的直径的确定..............................................3.4轴承的设计..................................................3.5键的设计....................................................3.6联轴器的选择3.7设计零件的校核3.7.1轴的校核3.7.2轴承的校核3.8箱体的设计..................................................第4章变速器的润滑与密封 .......................................第5章变频器的调控分析5.1变频器的简介5.2变频器对电机的控制第6章结论.....................................................参考文献: ........................................................致谢............................................................附录Ⅰ......................................... 错误!未定义书签。

无级变速器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无级变速器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无级变速器特点是采用传动带和工作直径可变的主、从动轮相配合传递动力。

由于无级变速器可以实现传动比的连续改变,从而得到传动系与发动机工况的最佳匹配,提高整车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改善驾驶员的操纵方便性和乘员的乘坐舒适性,所以它是理想的汽车传动装置。

无级变速系统主要包括主动轮组、从动轮组、金属带(关键所在)和液压泵等基本部件。

主动轮组和从动轮组都由可动盘和固定盘组成,与油缸结合的一侧带轮轴向滑动,另一侧则固定。

可动盘与固定盘都是锥面结构,它们的锥面形成V型槽与V型金属带啮合。

发动机输出轴输出的动力首先传递到无级变速器的主动轮,然后通过V型传动带传递到从动轮,最后经减速器、差速器传递给驱动轮。

工作时通过主动轮与从动轮的可动盘作轴向移动来改变主动轮、从动轮锥面与V型传动带啮合的工作半径,从而改变传动比。

可动盘的轴向移动量是由驾驶者根据需要通过控制系统调节主动轮、从动轮液压泵油缸压力来实现的。

本设计旨在通过对金属带式无极变速器的研究,找到可循的改良方案。

关键词无级变速器;金属带式无极变速器;无级变速器设计AbstractCharacteristics of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belts and work with a diameter of variable from the wheel fit transfer of power. Due to the continuous change of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can implement the ratio in order to get the best match of transmission and engine condition, improving vehicle fuel economy and power, improve the operating convenience of drivers and passengers riding comfort, it is an ideal vehicle transmission devic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system which includes round group, from the wheel group, the metal with the key and basic components of hydraulic pump. Active Wheel Group and passive Wheel Group is composed of movable and fixed disk, and combine cylinder side with Axial sliding and the other side is fixed. Movable and fixed cone structure, they cone Form V type slot with V - type metal belt mesh. Engine output shaft of output power first delivered to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for driving wheels, and then by V - belt transmission wheel, the final reducer and differential pass driving wheels. Work by driving wheels with gear of movable to move to change the driving wheels, from the work of V - belt mesh and gear cone radius, thus changing the ratio. Movable plate under Axial movement, which was driven by needs through the control system of active round, from the wheel Hydraulic Pump cylinder pressure to achieve. This is designed by the study of metal V - belt type non - polar transmission, found through improvement scheme.Key words :CVT ;Metal Belt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5)1.1 汽车无级变速器的类型和特点 (2)1.1.1 宽V形胶带式无级变速器 (2)1.1.2 环盘滚轮式无级变速器 (2)1.1.3 摆销链式无级变速器 (2)1.1.4 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 (3)1.1.5 CVT汽车能节油的原理 (5)1.1.6 无级变速器使用的注意事项 (5)1.1.7 CVT未来的发展趋势 (6)1.2 本章小结 (7)第2章金属带式无极变速器基本工作原理 (7)2.1 金属带式无极变速器基本组成 (9)2.2 金属带式无极变速器的几何关系和基本参数 (11)2.3 金属带式无极变速器传动参数设计 (15)2.3.1 输入轴参数设计 (15)2.3.2 金属带轮参数设计 (16)2.4 本章小结 (18)第3章金属带式无极变速器传动和承载能力校核 (19)3.1 摩擦传动原理和摩擦因数 (19)3.1.1 摩擦传动原理 (19)3.1.2 摩擦因数 (20)3.2 金属带传动的力分析 (20)3.2.1 金属带上的作用力即各力的关系 (20)3.3 带环的强度计算 (24)3.3.1 带环的静强度计算 (24)3.2.2带环的疲劳强度计算 (25)3.4 本章小结 (26)第4章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匹配设计 (27)4.1 汽车传动系的结构组成与任务 (27)4.2 无级变速器运动参数设计 (27)4.2.1 变速比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机械无级变速器是由变速传动机构、调速机构以及加压装置或输出机构三部分组成的一种传动装置。

其功能特征主要是:在输入转速不变的情况下,能实现输出轴的转速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以满足机器或生产系统在运转过程中各种不同工况的要求。

它在配合减速器传动时可进一步扩大变速范围与输出转矩,对提高产品的产量,适应产品变换需要,节、约能源,实现整个系统的机械化、自动化等各方面皆具有显著的效果。

故无级变速器目前已成为一种通用的传动元件,在各工业部门已获得广泛应用。

1.1 无极变速器的发展及现状1.1.1国外无极变速器的发展及现状早在1490年,Leonardo da Vinic 勾画了机械无级变速器(无级变速器, Continuous Variable transmission)的草图,并简要描述了它的潜在优势[]15。

但是,机械无级变速器的真正发展是在19世纪后半叶开始的发展的,但由于当时受材质与工艺方面的条件限制,发展缓慢。

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方面随着先进的冶炼和热处理技术,精密加工和数控机床以及牵引传动理论与油品的出现和发展,解决了研制和生产无级变速器的限制因素;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工艺流程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以及要求改进机械工作性能,需要大量采用无级变速器。

因此这种形势下,机械无级变速器获得迅速和广泛的发展。

主要研制和生产的国家有日本、德国、意大利、美国和俄国等。

产品有摩擦式、链式、带式及脉动式四大类约30多种结构型式。

输入功率一般为N=(0.09-30)kW,个别类型可达到N=(150-175)kW,输入转速一般为n1=(750、1500、3000)r/min;输出转速可以正、反转,增速或降速,最低转速可降低至零。

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机械无级变速器的主要展趋向是美、日等国进行用于汽车的高速、高效、大转矩机械无级变速器的研制开发[]11。

无级变速器在汽车工业上的应用[]16:在汽车早期发展的历史中,人们就已认识到在发动机与传动系之间实现无级变速调节才能使汽车达到理想的行驶工况。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进行着能传递大功率、维持高效率、高寿命的机械式无级变速器的研究工作。

近年来,由于材料、润滑油、微机控制及加工技术的进步,无级变速器有了很大发展。

最早应用于汽车的无级变速传动是V型橡胶带式无级自动变速传动,它出现在1886年由德国Daimlar一Benz公司生产的汽油机汽车上。

而后,荷兰DAF公司H.Vandoom。

博士于1958年研制成功了双V型橡胶带式无级自动变速器,并装备于DAF公司的小型轿车上。

无级变速器取得里程碑式的成绩是在本世纪六十年代中期,VDT公司的研究人员在荷兰研制出能传递功率容量大,效率高,结构紧凑的无级自动变速器无级变速器,使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取得突破性进展。

1987年,VDT公司的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进人商品化阶段,这年,福特汽车公司首次在市场上推出装用这种金属带的无级变速器。

日本富士重工也于同年研制成功装备于Juste车上(排量1~1.ZIJ)电子控制无级变速器。

之后,菲亚特,福特日产等汽车公司都在公司生产的一些1.2~1.6IJ 排量轿车上装备这种变速器。

九十年代,在总结八十年代产品开发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VDT公司研制成功了传动转距大,性能更佳的第二代无级变速器传动器。

到1995年,装有无级变速器的汽车产量已达到100万多辆。

目前主要有以下的无级变速器生产厂商:FHISubaruJusty、Ford、Fiat、Nissan等。

其中欧洲Ford公司无级变速器产量为15万/年,FHI无级变速器产量为20万/年。

特别指出的是:美国福特公司在1997年有了历史性的突破,生产出可用于大转矩、排放量高达3.81,(转矩为3o5N·m)V6发动机的无级变速器,并成功安装于Winstarminivan汽车上。

这就结束了无级变速器只能应用于中型汽车上的历史,为大规模应用无级变速器于汽车上开辟了道路。

而且,无级变速器已与当今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构成高性能的无级自动变速器,性能更加完善。

世界上的主要汽车生产国都在积极开发无级变速器系统,已经出现了很好的实用化发展势头。

1.1.2国内无级变速器的发展及现状国内机械无级变速器基本上是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起步,到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外先进设备的大量引进,工业生产现代化及自动流水线的迅速发展,对各种类型机械无级变速器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专业厂开始建立并进行规模化生产,一些高等院校也开展了该领域的研究工作。

经过十几年发展,现在,国内机械无级变速器行业从研制、生产、到情报信息各方面已组成一较完整的体系,发展为机械领域中一个新兴行业。

目前,国内生产的机械无级变速器大都是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系列产品类型有(1)摩擦式无级变速器:1、行星锥盘式(DISCO型);2、行星环锥式(RX型);3、锥盘环盘式(干式、湿式);4、多盘式(Beier型)等。

(2)齿链式无级变速器:1、滑片链式;2、滚柱链式;3、链式卷绕式。

(3)带式无级变速器:1、普通V带;2、宽V带;(4)脉动式无级变速器:1、三相并列连杆式(GUSA型)与四相并开连杆式(Zero-Max型)。

其中行星锥盘式无级变速器通用性较强,结构和工艺较简单,工作可靠,综合性能优良,尤其是能适应各种生产流水线需要,故应用最广,产量最大,其年产量约占机械无级变速器总产量的50%以上。

大部分无级变速器产品的输入功率为(0.18-7.5)kW,少数类型可以达到(22~30)kW左右。

通过一定时期的实践,并掌握了现有技术之后,近年来国内机械无级变速器的研制生产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向,主要是:(1)对原有产品创新改进:在原来行星锥盘式无级变速器的基础上,创新开发出‘恒功率行星摩擦式无级变速器’及‘无物理心轴行星轮无级变速器’,后者的变速比由原来的5~6增大到20或更大,输出转矩也提高了一倍以上,而且其他性能指标优良,目前已有系列产品。

(2)研制开发汽车用无级变速器:汽车用无级变速器属高新技术产品,目前国内已开出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通过试验,现正准备进行产业化生产;而其中靠进口的关键零件‘金属钢带’也将自行生产。

另外,新型的车用无级变速器及复合带也在探讨之中。

(3)创新研制新型(车用和通用)无级变速器。

近年来不断提出有创新型无级变速器,这些无级变速器的特点主要是①不用摩擦式变速传动而多半以连杆脉动式无级变速器传动为主或采取链式传动;②要求实现大功率、恒功率或者高速;③力争结构简单紧凑,并获得优良的性能。

上述情况可以说明,国内无级变速器的研制生产已由过去的仿造阶段进入到创新阶段,由小功率往大功率方向发展,由一般技术往高新技术发展,故今后有可能出现一些性能优良的新一代机械无级变速器。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多种通过交流电动机进行调速的方式。

其中作为先进的变速装置,交流变频器及其派生的控制器获得迅速的发展和推广应用,对机械无级变速器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其优点主要是调速性能好、范围大、效率高、自控性好、功率范围宽等。

近年来,又出现一种新型的开关磁阻调速电动机(Switched Reluctance Drive-SRD),性能有进一步提高;而它们的缺点在于低于电机额定转速时,仅具有恒转矩特性,低速运转时效率较低且不够稳定,起动过载性能较差等。

与上述电力调速方式相比较,机械无级变速器的特点主要是:具有恒功率机械特性,转速稳定,工作可靠,传动效率较高,结构简单,维修方便,而且类型多,适用范围广。

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依然有着广阔的前景[]11。

无级变速器在我国汽车工业上的应用[]16:在我国六十年代,“红旗”770轿车上就使用了具有两个前进档的液力自动变速器,之后又研究了有三个前进档的CA774。

1998年,一汽大众公司生产的“捷达王”,已将自动变速器列为选装件。

神龙汽车公司也在其“富康”1.6IJ的车型上推出了电控式液力自动变速器。

至于无级变速器,早在十年前,国内就有高校购买过国外样机进行分析研究。

目前,重庆大学正在对无级变速器的结构、运动机理进行基础研究;东风汽车公司和吉林工业大学、东北工业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合作,承担了国家科技部九五重大攻关项目,对无级变速器技术进行实用化研究。

1.1.3 无级变速器的发展前景随着电子技术、材料及加工技术的发展,无级变速器正朝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l)向3升以上排量的汽车上发展,以实现更广泛的应用;(2)更加优越的控制及快捷的反应;(3)更低廉的价格。

由于采用机械无级变速器可以得到传动系与发动机工况的最好匹配,提高整车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并可以提高操纵方便性和舒适性,有效地降低了排放污染,且综合性能优于T、AMT系统。

一些主要的汽车厂开始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过渡到无级变速器系统;或者直接发展无级变速器系统;或两者兼有之。

近几年来,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及市场需要,无级变速器的机一液式控制系统已逐步被电一液式控制系统所取代,从而实现无级变速传动装置与发动机的灵活匹配,以满足多种控制模式的要求。

对各种工况的控制策略也正在作更加深入的研究,以使无级变速器的优越性更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目前,无级变速器的电子控制又进一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如对湿式离合器的接合采用模糊控制来改善汽车的起动性能等。

同时无级变速器的结构也越来越小巧和紧凑,加上对前轮驱动的无级变速器进行结构上的修改,使其可用于后轮驱动的汽车上,进一步增强了无级变速器的应用范围[]16。

1.2链式卷绕无级变速器的发展及现状链式卷绕无级变速器又称为重锤式张力自动调整无级变速器,德国称为U型卷绕装置。

链式卷绕无级变速器是在基本型滚柱链变速器的基础上加接齿轮传动而构成的。

国内现有的主要产品是PU系列张力自动调整无级变速器,国内主要生产厂家有上海中纺机通用机械有限公司、宜兴市沪宜通用机械有限公司。

主要产品型号有PUB2、PUX3、PUX3Ⅱ、PUX4、PUX4Ⅱ等。

当卷绕装置主被动轴的转速与所连接的转轴转速不一致时,可在主动侧或被东侧加装理论副。

当R=5不能满足卷(退)滚筒直b径变化时,可在输出侧加装行星齿轮而形成扩大变速范围型的派生系列,如UG系列产品[]2。

目前,国内的链式无级变速器主要应用在纺织、造纸、化纤等行业当中,比如PUX3-B在江苏省无锡市第三面纺织厂生产的GA301型浆纱机上的应用[]13。

第二章链条的选择链式无级变速器是一种利用链轮和钢质挠性链条作为传动元件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变速装置。

它属于开发较早、应用较多的一种通用型变速器。

链条无级变速器属于钢质挠性传动。

它采用弹性体挠性元件的带式无级变速器相比,其功率和抗磨损能力高,因此结构紧凑,寿命长;由于钢质链条的弹性远远小于V 带,故其滑动率小,调速准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