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小名士”知识竞赛题与答案(初中组)
国学小名士中学组决赛题目

古典名著1、《红楼梦》中惜春判词为,“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词中三春指谁?A、迎春、探春和惜春B、孟春、仲春和季春C、迎春、探春和元春D、探春、元春和惜春答案:( C )2、中国文学史上有“魏晋人物晚唐诗”的说法,魏晋人物的风度一直为后世人企慕。
魏晋是士大夫的时代,士大夫们崇尚清谈,清谈便成为一种社会风气,而清谈又立足于三部著作,它们被称为“三玄”,请问“三玄”是指:A、《老子》《庄子》《周易》B、《太玄》《离骚》《庄子》C、《论语》《周易》《老子》D、《太玄》《庄子》《老子》答案:( A )3、《三国演义》中有关羽“单刀赴会”的故事,历史上也确有“单刀赴会”一事,赴会的是:A、赵云B、张飞C、周瑜D、鲁肃答案:( d )4、推理题A这是一本古代儿童启蒙读物。
读了它走天下,是前人学习它的经验之谈;B 它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古代读书人要求掌握的知识类型在这里都可以找到;C它是明朝学者程登吉编著的;D”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比学生过于先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谓弟子优于师傅。
”这句话就出自于这本书。
答案:(《幼学琼林》)5、《围炉夜话》是清人王永彬所撰写的一部劝世之作,它与哪两部书一起被后世并称为“处世三大奇书”。
答案:明人洪应明的《菜根谭6、请将左面的俗语或成语和右面的出处连线:五十步笑百步《淮南子》四海之内皆兄弟《山海经》塞翁失马《论语》夸父逐日《孟子》答案:五十步笑百步——《孟子》;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塞翁失马——《淮南子》;夸父逐日——《山海经》唐诗宋词1、清代诗人马国翰在《龙洞四律·其一》中写道:“蜃为楼阁贝为宫,老洞龙眠海窟同。
”清代著名学者孙星衍也咏诗曰:“我游龙洞惊奇绝,画不成图口难说。
”请问:这龙洞属于“济南八景”中的哪一景?A.齐烟九点B.历下秋风C.锦屏春晓D.白云雪霁答案:C 锦屏春晓为济南八景之首,位于济南市东南龙洞山上。
山东省国学小名士题库一至八全

答案解析
题目:解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后要及时复习,这不
01
是很愉快吗?强调了复习的重要性。
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后要及时复习,这不是很愉快吗?强调了复习的重
要性。
题目:解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
02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强调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04
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强调了谦虚好学的态度。
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聪明的人喜欢学习,并且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
为耻。强调了谦虚好学的态度。
题目难度
题目பைடு நூலகம்量:共50道题
题目类型:单选、多选、判断、 填空等
题目难度分布:难、中、易三 个等级
题目难度较高的原因:涉及的 知识点较广,需要考生具备扎 实的基础和全面的能力
01
是很愉快吗?强调了复习的重要性。
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后要及时复习,这不是很愉快吗?强调了复习的重
要性。
题目:解释“温故而知新”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复习旧知识可以获得新知识。强调了
02
复习对于知识积累的重要性。
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复习旧知识可以获得新知识。强调了复习对于知识积累
的重要性。
● 题目:简述《孟子》中提出的“四端”说。 答案:孟子提出的四端说是人类先天固有的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的发端,其中仁是同情 心,义是羞耻心,礼是规矩约束,智是明辨是非的判断力。他认为这些观念是人类固有的本性,可以通过内省和修养来发扬光大。 ● 答案:孟子提出的四端说是人类先天固有的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的发端,其中仁是同情心,义是羞耻心,礼是规矩约束,智是明辨是非的判 断力。他认为这些观念是人类固有的本性,可以通过内省和修养来发扬光大。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初赛试题(初中组)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初赛试题(初中组)(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卷一、选择题:(1-30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31-35不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40分。
) 1说到国学,我们常常提到“四书五经”,其中“四书”是指哪四部书?( )A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B 《大学》 《中庸》 《论语》 《老子》C 《论语》 《道德经》《易经》 《尚书》D 《尚书》 《春秋》 《论语》 《孟子》 2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和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等并存问题。
早在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上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此中“智慧”是指:( )A “兼爱”和“尚贤”B “仁爱”和“德治”C “克己复礼”D “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3古代的先人充满了智慧,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知识典籍,其中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是哪本书呢?( )A 《论语》B 《道德经》C 《易经》D 《孟子》 4《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什么来划分的?( )A 不同的地域B 不同的时期C 音乐的性质D 篇幅的长短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出自哪部典籍?() A 《大学》 B 《周易》 C 《中庸》 D 《尚书》 6下面哪项语录不是谈学习方法的?( )A 学而时习之B 学而不厌C 默而识之D 温故而知新7中国人讲究中庸,其理论渊源来自于孔子,孔子所提倡的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 ) A 道法自然 B 忠恕之道 C 天人合一 D 阴阳五行8“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再多一度春秋”中隐含的年龄是几岁?( ) A 78岁 B 96岁 C 102岁 D 141岁9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满一百岁被称为:( )A 期颐B 耄耋C 不惑之年D 杖朝之年10科举考试是中国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古代的文人们也多是因此而平步青云。
传统文化常识国学小名士竞赛试题【带答案】可直接打印

山东省第五届“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大赛初赛竞赛题一、选择题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A《诗经》B《春秋》C《离骚》D《唐诗三百首》2、李白的诗风是()A沉郁、雄浑B豪迈、奔放C通俗、易懂D狂傲、不驯3、标志着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最高成就的作家是()A苏轼B王安石C范仲淹D欧阳修4、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A谢灵运B陶渊明C王维D孟浩然5、友谊的深浅由下列那一个成语可以看出情义最为深重?()A莫逆之交B金兰之交C刎颈之交D点头之交6、先秦两汉时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通过人物描写来反映历史面貌的是()A《左传》B《史记》C《国语》D《汉书》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是三国时期()在临终时嘱咐儿子所说,意在教育孩子不可轻视小事情,好事要从小事做起,积小成大,也可成大事;坏事也要从小事开始防范,否则积少成多,也会坏大事。
所以,不要因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为不好的事小而去做。
A曹操B刘备C孙权D司马懿8、南宋时期出现了中兴四大诗人,其中陆游声名最著,下列各诗句不是陆游所作的是( )。
A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折腰曾愧五斗米,负郭元无三顷田。
D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9、重阳节,即阴历九月初九。
古人以九为阳数的代表,二九相遇,故名“重阳节”。
重阳的风俗主要是登高、赏菊、饮酒,以避不祥。
新时期,我国重阳节已演变为( )A 敬老节B 教师节C 植树节D中秋节10、著名的《清明上河图》是作于()A.清代B宋代C隋唐D元朝11、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美术形式,我国存世最早最完整的国画作品是()A顾恺之的《女史箴图》B张僧繇的《梁武帝像》C周昉的《簪花仕女图》D唐寅的《落霞孤鹜图》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是()的家庭思想。
A儒学B佛学C道学D法学13、下列不属于被誉为“中国三大国粹”的是()A川剧B国画C中医D京剧14、“豆蔻”是指()岁。
山东省国学小名士题库一至八(全)

山东省第三届“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初选题库(一)1.“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中“李”指李白,“杜”指谁?(杜甫)2.李商隐的诗“昨夜星辰昨夜风”的下一句是什么?(画楼西畔桂堂东)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哪一部著作?(《孟子》)4.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什么?(《兰亭集序》)5.“良药苦口利于病”的下一句是什么?(忠言逆耳利于行)6.“岳父”这个称呼与山东哪座名山有关?(泰山)7.“闭月羞花”中的“闭月”指的是历史上的哪位美人?(貂蝉)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哪部著作?(《论语》)9.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是什么?(小篆)10.“中国戏曲之母”是什么?(昆曲)11.“纸上谈兵”说的是古代哪位将领的故事?(赵括)12.我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是哪部著作?(《史记》)13.古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烽火”指什么历史事件?(安史之乱)14.阎立本的《步辇nian图》中,有一位皇帝形象,这位皇帝是谁?(唐太宗)15.成语“望穿秋水”中的“秋水”指什么?(眼睛)16.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的第二名叫什么?(榜眼)17.“如意”最初用来干嘛?(挠痒痒)18.北宋的都城汴京是现在哪座城市?(开封)19.东汉末年,描写“聂政刺韩王”这一故事的琴曲是什么?(《广陵散》)20.《尔雅》被认为是哪一门学科最早的著作?(训诂学)21.“闻道龙标过五溪”的上一句是什么?(杨花落尽子规啼)22.《过零丁洋》的作者是谁?(文天祥)23.相传中国汉字的创造者是谁?(仓颉)24.“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是谁的诗歌?(白居易)25.“弄瓦之喜”是祝贺人家生男孩还是女孩?(女孩)26.“三曹”分别指曹操,曹植和谁?(曹丕)2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出自李清照的哪一首诗?(《夏日绝句》)28.《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孙膑还是孙武?(孙武)29.“闲来垂钓碧溪上”的下一句是什么?(忽复乘舟梦日边)3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由谁提出?(孟子)31.地动仪是谁发明的?(张衡)32.“五千仞岳上摩天”说的是陕西哪座名山?(华山)33.唐代岑参、高适擅长写作何种类型的诗作?(边塞诗)34.《望月怀远》是谁的作品?(张九龄)35.“封狼居胥”说的是哪位古代名将的典故?(霍去病)36.记载地方情况的史书称为什么?(地方志)37.北宋年间,因“乌台诗案”获罪的诗人是谁?(苏轼)38.“飞毛腿”最早形容的是什么人?(送信的人)39.《会稽刻石》是哪个朝代的作品?(秦朝)40.“春江潮水连海平”的下一句是什么?(海上明月共潮生)4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的是哪里的景色?(西湖)42.诗文中的“四君子”是哪四种植物?(梅兰竹菊)43.“恨别鸟惊心”的上一句是什么?(感时花溅泪)44.传说中“哭长城”的主人公是谁?(孟姜女)45.宋词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苏轼、辛弃疾属于哪一个词派?(豪放词派)46.“千金”最早指的是男孩还是女孩?(男孩)47.“红学”指专门研究四大名著中哪一部著作的学问?(《红楼梦》)48.与白居易并称“元白”的是哪位诗人?(元稹(zhěn))49.“青梅煮酒论英雄”说的是曹操和谁的故事?(刘备)50.谚语“三百六十行”的下一句是什么?行行出状元51.与谢灵运并称“大小谢”的著名文学家是谁?(谢朓(tiǎo))52.《智取威虎山》属于戏曲中的何种类型?(京剧)53.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指哪条河?(黄河)54.“鼓楼”是哪个民族村寨中的特色建筑?(侗族)55.我国传统的“上巳(sì)节”是指农历的哪一天?(三月初三)56.中国山水画史上的“董巨”二人指的是谁?(董源、巨然)57.传说中,“规”是伏羲发明的,“矩”是谁发明的?(女娲)58.名篇《报任安书》是什么文体?(书信)59. “一日夫妻,百日姻缘”,古代以多少年为一世?(30年)60.“庄周梦蝶”与哪个人物有关?(庄子或庄周)61.《弟子规》中“父母教,须敬听”的下句是?(父母责,须顺承)62.中国古代的“四灵”指“青龙”、“白虎”、“朱雀”和什么?(玄武)63“大珠小珠落玉盘”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琵琶)64.杜牧《泊秦淮》“夜泊秦淮近酒家”的上一句是什么?(烟笼寒水月笼沙)6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哪首诗歌?(张九龄《望月怀远》)66.《水浒传》中绰号“智多星”的是谁?(吴用)67、《百家姓》中是不是只有100个姓?(不是)68.“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出自哪部作品?(《滕王阁序》)69.“人比黄花瘦”中“黄花”指什么花?(菊花)70.“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中坐落在江西省境内的是什么书院?(白鹿洞书院)71.《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谁?(张仲景)72.成语“一丝不苟”中的“丝”是指计量单位吗?(是)73.“韬光养晦”中的“韬”是什么意思?(隐藏)74.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是我国哪一个剧种?(昆曲)75.元杂剧创作中,白朴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的作品是?(《梧桐雨》)76.“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出自陶渊明《乞食》,请问这里的“韩”指的是谁?(韩信)77.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是谁?(神农氏)78.被誉为“裁缝业”祖师的是谁?(轩辕氏)79.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的下一句是什么?(夜吟应觉月光寒)80.“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上一句是什么?(安得广厦千万间)81.在古代上衣叫“衣”,下衣称什么?(裳)82.“千里共婵娟”的“婵娟”指什么?(月亮)83. 七夕传说与哪对人物有关?(牛郎织女)84.“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指的是哪部著作?(《史记》)85.“洗砚池”与哪位书法家有关?(王羲之)86.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除了造纸术、印刷术还有哪两个?(指南针、火药)87.“而立之年”是多少岁?(30)88.“环肥燕瘦”中的“燕”是指哪位美人?(赵飞燕)89.“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说的是哪位历史人物?(王昭君)90.“破釜沉舟”说的是哪次战争?(巨鹿之战)91.“伯、仲、叔、季”指的是什么?(兄弟长幼的次序)92.“景泰蓝”是什么地方的传统手工艺品?(北京)93.大观园里的诗社“海棠社”是谁发起组织的?(贾探春)94.“刻舟求剑”出自哪部典籍?(《吕氏春秋》)95.《三国演义》中,“辕门射戟”的人是谁?(吕布)96.《木兰辞》中“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顶真)97.端午节以兰汤沐浴,并用艾叶辟除瘟气,因此又称为什么节?(浴兰节)98.“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形容的哪位书法家的字?(王羲之)99.“沉鱼落雁”中的“落雁”是形容历史上哪位美人?(王昭君)100.“谁家新燕啄春泥”的上一句是什么?(几处早莺争暖树)101.“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是谁的词句?(辛弃疾)102.屈原的诗句“举世皆浊我独清”的下一句是什么?(众人皆醉我独醒)103.“蝉噪林逾静”的下一句是什么?(鸟鸣山更幽)104.《水浒传》中被称为“母夜叉”的女子是谁?(孙二娘)105.中国文学史上很多朝都有代表文体,如唐诗宋词元曲,请问明清是什么?(小说)106.“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是出自哪首诗?(《竹里馆》)107.成语“黄粱一梦”中的“黄粱”指的是什么?(小米)108.“麻姑献寿”的传说中,麻姑献给王母的是什么?(酒)109.请问古代丝绸之路是汉武帝派谁出使西域而形成的?(张骞)110.“上善若水”出自哪部经典著作?(《老子》)111.长坂坡之战,幼主刘禅在谁的保护下,得以脱险?(赵云)112.《红楼梦》十二钗中,善种梅花的高手是谁?(妙玉)113.《清明上河图》中,沿街所绘的河是什么河?(汴河)114.“引人入胜”最初指什么事物特别吸引人?(酒)115.“探骊得珠”中的“骊”是指什么?(黑龙)116.东汉时期,甘英奉班超之命出使大秦,请问“大秦”是指哪里?(罗马帝国)117.“涸辙之鲋”中的“鲋[fù]”是指什么鱼?(鲫鱼)11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后两句是什么?(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119.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中的“衿”指什么?(衣领)120. “烽火戏诸侯”的是哪位君主?(周幽王)121.“清泉石上流”的上一句是什么?(明月松间照)122.我国传统历法中一共有多少节气?(24个)123.“龙抬头”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请问是农历什么时候?(二月二)124.《牛郎织女》属于我国四大传说故事吗?(属于)12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阕词的作者是谁?(苏东坡或苏轼)126.“悬梁刺股”中的“股”是什么意思?(大腿)127.孔子是春秋时期的齐国人还是鲁国人?(鲁国)128.陛下是古时对君王的尊称,其中“陛”的意思是指什么?(宫殿的台阶)129.“破釜沉舟”中的“釜”指的是什么?(锅)130.《红楼梦》的“四春”中,入宫为妃的是谁?(元春)131.“是可忍孰不可忍”由谁提出?(孔子)132.取经成功后,猪八戒被封为什么?(净坛使者)133.“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中的“浮屠”指什么?(佛塔)134.“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典故原指在什么方面体谅别人?(下棋)135.为什么未嫁的女子又被称为“待字闺中”?(古代女子出嫁才许字)136.“丑八怪”一词来源于?(扬州八怪)137.“水漫金山”的“金山”在哪?(江苏镇江)138.《水浒传》中的“水泊梁山”在今天我国的哪个省?(山东省)139.“白云千载空悠悠”说的是江南哪座名楼?(黄鹤楼)140.“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国学小名士”初试竞赛题

国学竞赛题选择题1.下列诗句哪一句不是李白写的()A.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B.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2.诗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物?()A.冬季B.春季3.与武松有关的故事是()A、三顾茅庐B、三碗不过冈4.下列人物不是唐代的是().A、李白 B、王安石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是指:()A.三国关羽B.汉朝李广6.“两岸猿声啼不___,轻舟已过万重山”中的横线上应填上的一个词是:()A.断B.住7.'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谁的经历?()A、刘邦 B 韩信8.“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钟”的意思是:()A.钟情B.聚集9.农历五月初五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A、屈原B、辛弃疾1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诗写的是哪座楼?()A.鹳鹊楼B.黄鹤楼11.“一夜征人尽望乡”中的“征人”是指:( )A.行路的人B.戍边的人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出自()A.《孟子》B.《论语》13.“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长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一句话写的人物是()A、刘备B、诸葛亮14.下列名句中哪一句是霍去病说的?()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15.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下A、五行山B、花果山16.以下哪件事是《水浒》中梁山好汉武松所为?()A、醉打蒋门神 B、汴京城卖刀17.选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体裁不同的一个()A.〈〈登飞来峰〉〉B.〈〈望岳〉〉18.通常所说的四书是:()A.《大学》《史记》《中庸》《论语》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19.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的文学家是:()A.欧阳修B.苏轼20.诗句“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烟台市国学小名士题库初中组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烟台市国学小名士题库初中组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哪一部著作?(《孟子》)2.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什么?(《兰亭集序》)3.“岳父”这个称呼与山东哪座名山有关?(泰山)4.“闭月羞花”中的“闭月”指的是历史上的哪位美人?(貂蝉)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哪部著作?(《论语》)6.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是什么?(小篆)7.“中国戏曲之母”是什么?(昆曲)8.“纸上谈兵”说的是古代哪位将领的故事?(赵括)9.我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是哪部著作?(《史记》)10.成语“望穿秋水”中的“秋水”指什么?(眼睛)11.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的第二名叫什么?(榜眼)12.北宋的都城汴京是现在哪座城市?(开封)13.东汉末年,描写“聂政刺韩王”这一故事的琴曲是什么?(《广陵散》)14.《过零丁洋》的作者是谁?(文天祥)15.相传中国汉字的创造者是谁?(仓颉)16.“三曹”分别指曹操,曹植和谁?(曹丕)17.《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孙膑还是孙武?(孙武)1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由谁提出?(孟子)19.地动仪是谁发明的?(张衡)20.《望月怀远》是谁的作品?(张九龄)21.“封狼居胥”说的是哪位古代名将的典故?(霍去病)22.诗文中的“四君子”是哪四种植物?(梅兰竹菊)23.宋词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苏轼、辛弃疾属于哪一个词派?(豪放词派)24.“千金”最早指的是男孩还是女孩?(男孩)25.“青梅煮酒论英雄”说的是曹操和谁的故事?(刘备)26.谚语“三百六十行”的下一句是什么?行行出状元27.《智取威虎山》属于戏曲中的何种类型?(京剧)28.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指哪条河?(黄河)29.传说中,“规”是伏羲发明的,“矩”是谁发明的?(女娲)30.《弟子规》中“父母教,须敬听”的下句是?(父母责,须顺承)31.中国古代的“四灵”指“青龙”、“白虎”、“朱雀”和什么?(玄武)32.“大珠小珠落玉盘”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琵琶)33.《百家姓》中是不是只有100个姓?(不是)3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出自哪部作品?(《滕王阁35.“人比黄花瘦”中“黄花”指什么花?(菊花)36.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是谁?(神农氏)37.在古代上衣叫“衣”,下衣称什么?(裳)38.“千里共婵娟”的“婵娟”指什么?(月亮)39.“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指的是哪部著作?(《史记》)40.“洗砚池”与哪位书法家有关?(王羲之)4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除了造纸术、印刷术还有哪两个?(指南针、火药)42.“而立之年”是多少岁?(30)43.“破釜沉舟”说的是哪次战争?(巨鹿之战)44.“伯、仲、叔、季”指的是什么?(兄弟长幼的次序)45.《三国演义》中,“辕门射戟”的人是谁?(吕布)46.中国文学史上很多朝都有代表文体,如唐诗宋词元曲,请问明清是什么?(小说)47.成语“黄粱一梦”中的“黄粱”指的是什么?(小米)48.请问古代丝绸之路是汉武帝派谁出使西域而形成的?(张骞)49.“上善若水”出自哪部经典著作?(《老子》)50.东汉时期,甘英奉班超之命出使大秦,请问“大秦”是指哪里?(罗马帝国)51.我国传统历法中一共有多少节气?(24个)52.“龙抬头”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请问是农历什么时候?(二53.“悬梁刺股”中的“股”是什么意思?(大腿)54.孔子是春秋时期的齐国人还是鲁国人?(鲁国)55.陛下是古时对君王的尊称,其中“陛”的意思是指什么?(宫殿的台阶)56.“破釜沉舟”中的“釜”指的是什么?(锅)57.“是可忍孰不可忍”由谁提出?(孔子)58.取经成功后,猪八戒被封为什么?(净坛使者)59.“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中的“浮屠”指什么?(佛塔)60.“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典故原指在什么方面体谅别人?(下棋)61.“白云千载空悠悠”说的是江南哪座名楼?(黄鹤楼)62.《三国演义》中,曹操请哪位传世名医为自己治疗头痛?(华佗)?63.“作法自毙”这个成语说的是哪个历史人物?(商鞅)64.孔雀舞是我国哪个少数名族的舞蹈?(傣族)65.“古稀之年”指的是多少岁?(70岁)66.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什么?(东道主)67.孔门弟子中,最善于做生意的是谁?(子贡)68.《千字文》中,“寒来暑往”的下一句是什么?(秋收冬藏)69.“扑朔迷离”原来形容的是哪种动物?(兔子)70.《单刀会》《华容道》取材于四大名著中的哪一部作品?(《三国演义》)71.“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中的“二十四桥”在哪个城市?(扬州)72.相传馒头是三国时期哪位著名军事家发明的?(诸葛亮)73.万里长城起点的第一道雄关,号称“天下第一关”的是什么关?(山海关)74.“黄袍加身”说的是哪位帝王的故事?(赵匡胤)75.“五味杂陈”是指哪五味?(酸甜苦辣咸)76.相传诸葛亮发明的灯笼叫什么?(孔明灯)77.“手不释卷”的典故指的是谁?(吕蒙)78.毛泽东曾说“诗最爱三李,词最爱稼轩”,请问“稼轩”指谁?(辛弃疾)79.相声传统的基本艺术手段除了“说”“学”还有哪两个?(逗唱)80.“庞然大物”出自柳宗元的哪篇文章?(《黔之驴》)81.中国著名的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出自哪个朝代?(东汉或汉)82.我国四大发明中,指南针是北宋时期发明的吗?(是)83.“随和”指两种宝物,“随”指“随侯珠”,请问“和”指什么?(和氏璧)84.孔子沉迷于哪种乐曲,而“三月不知肉味”?(韶乐)85.在《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猛将是谁?(关羽)86.被称为“双九节,老人节”的是我国哪个传统节日?(重阳节)87.诗经分为风、雅、颂,其中记载宗庙祭祀的乐歌是什么?(颂)88.孔子被后人奉为“至圣”,而被奉为“亚圣”的则是谁?(孟子)89.在“说唱脸谱”的歌中,张飞是黑脸还是白脸?(黑脸)90.唱词“刘大哥讲话,理太偏”出自哪部戏曲?(《花木兰》)91.被苏拭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王维)92.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写在哪个季节?(秋天)93.我国现在存最早的兵书是什么?(《孙子兵法》)94.著名民乐作品《二泉映月》一般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二胡)95.“荆轲刺秦”刺的是谁?(秦始皇或嬴政或秦王)96.“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的名言?(荀子)97.民间的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哪一个人物?(屈原)98.成语“美轮美奂”是用来形容房屋还是衣着?(房子)99.“不惑之年”指多大年龄?(40)100.“诗佛”指的是谁?(王维)101.“不分青红皂白”中的“皂”是什么颜色?(黑色)102.古琴曲《关雎》取材于哪部著作?《诗经》103.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出自哪部著作?(《山海经》)104.《秦王破阵乐》中的“秦王”指唐代的谁?(李世民)105.“成也萧何败萧何”是在感慨哪位英雄的经历?(韩信)106.秦始皇在哪座名山举行封禅大典?(泰山)107.古代“六艺”指什么?(礼、乐、射、御、书、数)108.并称“韩柳”的是哪两位文学家?(韩愈、柳宗元)109.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谁?(孙思邈)110.“诗圣”指的是谁?(杜甫)111.最早的诗歌总集是哪部著作?(《诗经》)112.岁寒三友指什么?(松、竹、梅)113.“五行”指什么?(金、木、水、火、土)114.“三百千”中的“百”是指哪部作品?(《百家姓》)115.《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孙武)116.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欧阳洵)117.“长短句”是哪种文学体裁的别名?(词)118.“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最初指的是什么?(乐曲)119.“诗仙”指谁?(李白)120.切脉是中医独创的诊法,中医把脉时摸的是动脉还是静脉呢?(动脉)121.文房四宝指什么?(笔、墨、纸、砚)122.传说中被称为“酿酒始祖”的是谁?(杜康)123.古人出门的时候很讲究着装,其中就有“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的着装要求。
“国学小名士”知识竞赛题及答案(初中组)

“国学小名士”知识竞赛题及答案(初中组)班级姓名一、简答题:(40分,每题2分)1、白居易的《长相思》是题目还是词牌名?()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作者是谁?()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全是由什么类别的词组成?()4、唐代的诗仙、诗圣分别指谁?()5、“烽火连三月”的后一句是什么?()6、《洛神赋》的作者是谁?()7、杜甫写了几首《梦李白》的诗?()8、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谁?()9、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谁?()10、齐己称谁为自己的“一字师”?()11、“纨绔膏粱”常指代的是富家子弟吗?()12、李商隐的诗“昨夜星辰昨夜风”的下一句是什么?()1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哪一部著作?()14、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什么?()15、“良药苦口利于病”的下一句是什么?()1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哪部著作?()17、《过零丁洋》的作者是谁?()18、“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是谁的诗歌?()19“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出自李清照的哪一首诗?()20.“闲来垂钓碧溪上”的下一句是什么?()二、猜出下面诗句写的是什么吗?(10分,每小题2分)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三、填空(30分,每格2分)1.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__。
2.余霞散成绮,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______________,鸟鸣山更幽。
5.江畔何人初见月,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得失寸心知。
7.______________,又岂在朝朝暮暮。
8.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小名士”知识竞赛题及答案(初中组)
班级姓名
一、简答题:(40分,每题2分)
1、白居易的《长相思》是题目还是词牌名?()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作者是谁?()
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全是由什么类别的词组成?()
4、唐代的诗仙、诗圣分别指谁?()
5、“烽火连三月”的后一句是什么?()
6、《洛神赋》的作者是谁?()
7、杜甫写了几首《梦李白》的诗?()
8、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谁?()
9、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谁?()
10、齐己称谁为自己的“一字师”?()
11、“纨绔膏粱”常指代的是富家子弟吗?()
12、李商隐的诗“昨夜星辰昨夜风”的下一句是什么?()
1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哪一部著作?()
14、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什么?()
15、“良药苦口利于病”的下一句是什么?()
1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哪部著作?()
17、《过零丁洋》的作者是谁?()
18、“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是谁的诗歌?()
19“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出自李清照的哪一首诗?()
20.“闲来垂钓碧溪上”的下一句是什么?()
二、猜出下面诗句写的是什么吗?(10分,每小题2分)
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
三、填空(30分,每格2分)
1.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__。
2.余霞散成绮,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______________,鸟鸣山更幽。
5.江畔何人初见月,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得失寸心知。
7.______________,又岂在朝朝暮暮。
8.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
9.民为贵,_________,君为轻。
10.诸葛亮所写的《出师表》是上给______________的。
11.《焦仲卿妻》最早收入南朝陈时徐陵所编的____________,题作______________。
12.痴儿了却公家事,______________。
落木千山天远大,______________。
13.蒹葭萋萋,白露未唏。
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
1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______________。
15.能体现苏轼《石钟山记》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李清照的《醉花阴》,回答问题。
(20分)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①消金兽②。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解释
(1)瑞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金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东篱”引用了陶渊明《饮酒》诗中的名句: (4分) 3.“暗香”是指_____ __(花名)淡雅的香气。
(2分)
4.“帘卷西风”是一句倒装,意即______________。
(2分)
5.这首词写词人在重阳佳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孤寂愁绪。
(2分)
6.据说李清照将这首词寄给在外做官的丈夫赵明诚后,赵明诚赞赏不已,自愧写词不如妻子,却又想要胜过她,于是杜门谢客,苦思冥想,三日三夜,作词五十首,并将李清照的这首词夹杂其中,请友人陆德夫评论。
陆德夫细加玩味后说:“只三句绝佳。
”你知道陆德夫说的是哪三句吗?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答案:
一、1、词牌名 2、李商隐 3、名词 4、李白、杜甫 5、家书抵万金 6、曹植 7、两首 8、苏轼、辛弃疾 9、柳永 10、郑 11、是 12、画楼西畔桂堂东 13、《孟子》
14、《兰亭集序》 15、忠言逆耳利于行 16、《论语》 17、文天祥 18、白居易 19、《夏日绝句》 20、忽复乘舟梦日边
二、(梅花)(石灰)(竹子)(蜂)(风)
三、1.脉脉不得语 2.澄江静如练 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4.蝉噪林逾静 5.江月何年初照人 6.文章千古事 7.两情若是久长时 8.雕栏玉砌应犹在 9.社稷次之 10.刘禅或刘阿斗,写皇帝亦可 11.《玉台新咏》;《为焦仲卿妻作》12.快阁东西倚晚晴;澄江一道月分明。
13.在水之湄 14.而入之所罕至焉15.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四、1.(1)即龙脑,香料名。
2分/(2)刻有兽形的铜香炉。
2分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分
3.菊花2分
4.西风吹卷门帘2分
5.独守空闺,思念丈夫2分
6.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