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工程课程设计
化学反应工程第五版课程设计

化学反应工程第五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本次化学反应工程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深入了解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技术,掌握化学反应工程的设计、操作、控制和优化等基本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化工行业提供必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二、课程设计背景化学反应工程是化工专业中重要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是研究化学反应过程以及相关的工程应用和技术的学科。
它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反应原理、反应热和热力学计算、反应动力学、催化作用、反应装置设计和操作、反应控制与优化等多个方面。
因此,对化工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化学反应工程的理论和应用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三、课程设计内容为了达到上述设计目的和背景,本次化学反应工程课程设计内容如下:1. 理论学习(1)反应原理和反应热学基础了解化学反应的定义、基本概念和反应分类;学习热力学第一法则;学习反应热和反应焓等基础热学知识。
(2)反应动力学了解反应物的摩尔浓度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分析反应速率常数的含义与计算;学习反应阶次与反应动力学方程的推导和应用等。
(3)催化作用了解催化作用的基本原理;学习氧化还原反应、加氢反应、加氧反应、加氢加氧反应等常见催化反应;了解反应速率与催化剂浓度、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等参数之间的关系等。
(4)反应装置的设计和操作了解化学反应的装置分类和工艺流程;学习反应器的选择、计算和设计;学习反应器内部流态特性的测量、模拟和优化控制等。
(5)反应条件的测定和优化学习反应条件的一般选择和调节原则;学习如何在实验中测定反应条件;学习如何优化反应条件以达到最佳反应效果。
2. 实践操作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将实践以下操作:(1)反应器的基本测量和控制将反应器与测量仪器进行连接,记录反应器的温度、压力、流速和流量等参数;利用实验室仪器和调控系统实现反应过程的控制。
(2)反应器内部流态特性测量观察反应器内部的流态,通过流态图等可视化工具,了解反应器内非均相特性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反应工程课程设计乙烯

反应工程课程设计乙烯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乙烯的反应工程,使学生掌握乙烯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理解乙烯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掌握反应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1.掌握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2.掌握乙烯的制备方法。
3.掌握乙烯的应用领域。
4.掌握乙烯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
5.掌握反应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6.能够运用乙烯的结构和性质解释实际问题。
7.能够运用乙烯的制备方法进行实验操作。
8.能够运用乙烯的应用领域进行实际应用。
9.能够运用乙烯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进行分析。
10.能够运用反应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乙烯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应用领域、反应机理和动力学,以及反应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乙烯的基本性质:介绍乙烯的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乙烯的制备方法:介绍乙烯的工业制备方法和实验室制备方法。
3.乙烯的应用领域:介绍乙烯在化学工业、塑料工业和橡胶工业中的应用。
4.乙烯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介绍乙烯的聚合反应、氧化反应和裂解反应等。
5.反应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介绍反应工程的定义、分类和基本方法。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乙烯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应用领域、反应机理和动力学,以及反应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深入理解乙烯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乙烯的应用领域和反应工程的方法。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乙烯的制备方法和反应工程的基本原理。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化学反应工程》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制药工程
实验学时:6学时
连续流动搅拌槽反应器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
一、实验学时:6学时
二、实验类型:综合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反应器中物料返混的现象;
2.掌握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测定方法;
3.掌握脉冲法数据处理的方法;
四、实验所需主要仪器设备:
电导率仪,搅拌槽,高位槽,转子流量计
五、实验方法和主要步骤:
1.将自来水注入高位槽,待一定的水位后,再将高位槽注入搅拌釜,并调节水准瓶的高度,使釜中的水深为一定高度。
流入搅拌釜的水量用转子流量计测定。
(一般将理论的平均停留时间设为10-20分钟)
2.按仪器的操作规程要求,使各仪表处于启动状态,接通电源,调节搅拌的速度为一定值。
3.待系统处于稳定的操作状态,紧接着将10-20mlKCl溶液(浓度为20%)示踪物质迅速倒入槽中,并记录搅拌釜内溶液的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直至溶液中的电导率基本恒定为止。
4.重复以上步骤,再在另一套双釜中测一组数据。
化学反应工程第四版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工程第四版教学设计写在前面化学反应工程是化学工程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涉及到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动力学、热力学、平衡等方面的知识,并通过实例和案例介绍化工生产中的反应器设计、反应机理研究以及相关工业过程的优化设计等内容,是化工专业大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种课程。
针对该课程,我们进行了第四版的教学设计,在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了更加科学、可操作性更强的设计和优化,以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化学反应工程知识。
教学大纲第一章化学反应基本原理•化学反应动力学学习•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基础•化学平衡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第二章反应器设计•单相反应器的设计•多相反应器的设计•反应机理的研究方法第三章工业反应工程实例•生产乙酸工艺流程介绍•生产苯乙烯工艺流程介绍•硝化甘油工艺流程介绍教学方法理论教学理论教学主要采用模块化授课法和案例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教师按照章节内容安排课程内容,可将部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业生产过程中进行案例分析。
如生产乙酸中所使用的醋酸加氧脱氢反应、硝化甘油的氧化反应等。
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以单相反应器的设计实验为例,学生将被分成四人小组,在实验室同一时间完成反应器的设计与搭建实验,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反应器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课外实践针对本课程,我们还将开展相关课外实践活动,包括拜访企业、参加工业实践项目等方式,通过实践方式让学生在实际生产环境中体验学习到的知识。
例如参观乙酸生产厂家进行实地考察、参与部分工业过程实践项目等。
评价方式评价方式采用多维度评价方式进行,分为理论考试、实验报告评价、实验操作表现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考核,以期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结语化学反应工程第四版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科学、实用的教学方法以及相关的课外实践,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反应工程的知识和技能,并更好地应用到相关的工业生产环境中,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设计 -回复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设计是一种针对化学反应过程的工程设计课程。
在这个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能,包括反应动力学、反应器设计、催化剂工程、分离工程等。
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设计中,提高学生对化学反应工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具体来说,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1. 选择一个化学反应过程,如乙烯氧化制乙醛、氨氧化制硝酸等,进行反应动力学分析和计算。
2. 根据所选反应过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反应器类型(如釜式反应器、管式反应器等),进行反应器设计。
3. 考虑催化剂的选择和制备,以及催化剂的装填和更换等问题。
4. 进行分离过程设计,包括蒸馏、吸收、萃取等分离方法的选择和设计。
5. 对整个反应过程进行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优化反应条件和操作参数。
6. 进行经济分析和环境评估,评估反应过程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课模设计化学反应工程

课模设计化学反应工程
设计化学反应工程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应用化学原理和工程知识设计和优化化学反应工艺流程。
课程的内容应该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反应热力学和平衡:学生需要掌握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基础知识,包括自由能、反应平衡常数和热力学循环等。
他们需要学会计算热力学参数并将其应用于反应过程的设计与优化。
2. 反应动力学:学生需要了解反应速率方程和反应速率常数的计算方法,以及温度、浓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他们需要学会建立和解决反应动力学模型,并利用模型预测反应过程的动力学行为。
3. 反应器设计:学生需要掌握不同类型的反应器设计和操作原理,包括批量反应器、连续流动反应器和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等。
他们需要学会选择合适的反应器类型,并计算反应器的尺寸、热量平衡和传质过程等参数。
4. 反应工程的优化:学生需要了解反应工程中的重要指标,如反应选择性、收率和能耗等,并学会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设计优化反应工艺。
他们需要学会运用数学模型和计算工具,进行反应工程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5. 安全与环保:学生需要了解化学反应工程中的安全问题和环境影响,并学会预测和评估潜在风险。
他们需要学会合理设计反应工艺,确保工艺的安全性和环
境友好性。
6. 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学生需要具备化学反应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并学会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
他们需要学会运用实验结果验证和改进理论模型,以及从实验数据中获取实际反应工程的相关参数。
通过设计化学反应工程课程,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化学反应过程及其工程应用,掌握化学反应工程的设计和优化方法,并具备开展相关研究和工程实践的能力。
反应工程氢气课程设计

反应工程氢气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化学反应工程中氢气的制备原理,理解影响氢气生成的主要因素;2. 能够描述不同反应器类型及其在氢气制备中的应用,对比分析各自的优缺点;3. 掌握氢气纯化和储存的基本方法,了解相关安全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设计简单氢气制备实验方案的能力;2. 提高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和文献资料分析,评价不同反应器性能的技能;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氢能应用问题的能力,如氢气储存和运输的安全性评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氢能源的兴趣,认识到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理解氢能作为清洁能源对环境保护的意义;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在实验和讨论中积极发表见解,尊重他人意见。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中化学选修课程,以实验和实践为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特点:高中生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能源问题有一定认识,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通过理论讲解、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氢气的制备原理及方法:- 化学反应原理:重点讲解水的电解、天然气重整、生物法制氢等过程;- 反应器类型:介绍批次反应器、连续流动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等。
2. 氢气制备实验方案设计:- 实验原理:分析实验条件对氢气产量和纯度的影响;-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设计并实施简单的氢气制备实验。
3. 氢气纯化和储存技术:- 纯化方法:探讨分子筛吸附、冷凝分离、膜分离等技术;- 储存技术:介绍高压气瓶、液氢储存、金属氢化物储存等。
4. 氢气应用与安全:- 应用领域:简述氢能在交通、电力、化工等领域的应用;- 安全知识:强调氢气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措施,预防泄漏、火灾等事故。
化学反应工程教案10_胡江良

化学反应工程教案10_胡江良教案:化学反应工程教案一、基本信息1.教学对象:高中化学学生2.授课内容:化学反应工程3.教学目标:了解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二、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概念、原理和应用,深入理解化学反应工程的内容;2.实验法: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反应工程的实际操作;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4.案例分析法:通过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反应工程的具体应用。
三、教学内容1.化学反应工程的概念和基本原理A.反应工程的定义和分类B.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基础C.反应的速度方程和速率常数D.反应的平衡和反应热2.化学反应的实际操作A.反应的热平衡和控制B.反应的物质平衡和控制C.反应的高效与高选择性控制D.反应的安全控制3.化学反应工程的应用A.化学反应的工业应用B.化学反应的环境应用C.化学反应的能源应用四、教学过程第一节:化学反应工程的概念和基本原理1.介绍反应工程的定义和分类2.介绍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基础3.介绍反应的速度方程和速率常数4.介绍反应的平衡和反应热第二节:化学反应的实际操作1.讲解反应的热平衡和控制方法2.讲解反应的物质平衡和控制方法3.讲解反应的高效与高选择性控制方法4.讲解反应的安全控制方法第三节:化学反应工程的应用1.介绍化学反应的工业应用案例2.介绍化学反应的环境应用案例3.介绍化学反应的能源应用案例五、教学评估1.参与讨论2.完成小组作业3.完成实验报告六、教学资源1.教材:高中化学教材2.实验设备:反应瓶、试管、温度计等3.实验药品:氢氧化钠、盐酸、过氧化氢等七、教学反思化学反应工程是一个很重要的学科,它是化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反应工程的实际操作和应用。
此外,通过小组讨论和评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反应工程的知识和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2)第一章概述 (3)第二章环氧乙烷的性质 (4)2.1 物理性质 (4)2.2化学性质 (5)第三章设计方案的确定 (7)3.1 环氧乙烷的生产方法的确定 (7)3.2 环氧乙烷的生产方法比较 (8)3.3 催化剂的选择 (8)3.4环氧乙烷生产工艺条件的确定 (8)3.4.1反应温度 (8)3.4.2反应压力 (9)3.4.3空速 (9)3.4.4原料配比和循环比 (9)3.4.5 抑制剂 (10)3.4.6 稳定剂的选择 (10)3.5 环氧乙烷生产的工艺流程 (11)3.5.1 工艺流程概述 (11)第四章工艺计算 (13)4.1 设计条件 (14)4.1.1反应原理 (14)4.1.2 原料组成 (14)4.1.3 反应器条件 (14)4.2 物料衡算 (15)4.3 热量衡算 (18)第五章反应器的设计 (21)5.1 催化剂的用量 (22)5.2 确定氧化反应器的基本尺寸 (24)5.3床层压力降的计算 (25)5.4 传热面积的核算 (26)5.4.1床层对壁面的给热系数的计算 (26)5.4.3 传热面积的核算 (27)5.5 反应器塔径的确定 (27)5-6氧化反应器的参数 (29)第六章结论 (30)参考文献 (31)摘要综述了环氧乙烷的性质、用途及生产方法。
简介了直接氧化法合成环氧乙烷的方法及生产原理。
以年产1.4万吨环氧乙烷的固定床反应器设计为例,介绍固定床反应器工艺计算和结构计算情况。
根据设计条件和要求,通过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及其他工艺计算设计出年产1.4万吨环氧乙烷的固定床反应器,并确定反应器的选型和尺寸,计算压降,催化剂用量等,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反应器。
AbstractThe nature use and production methods of Oxirane were simply introduced.Introduced direct oxidation synthesis methods of epoxy ethane and reaction p-rinciple.With fixed-bed reactor for producing Oxirance with an annual output of 14,000 tons as example,the cajculation situations of process of fixed-bed re-actor were introduced.In the design,we mainly calculated the process parame-ter and the size of the oxidized reactor.According to the design conditions and requirements,through constant calcu-late,heat material constant calculate and other process calculation designed a-nnual 14,000 tons of epoxy ethane fixed-bed reactor,and determined the sele-ction and size,calculate pressure drop,catalyst etc,design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reactor.第一章 概 述环氧乙烷(Oxirane )又名氧化乙烯(Ethylene Oxide )是最简单的环状醚。
分子式O H C 42,分子量44.05。
环氧乙烷是以乙烯为原料的主要石油化工产品之一。
世界乙烯总产量的16%用来生产环氧乙烷,环氧乙烷是以乙烯工业衍生物中仅次于聚乙烯的第二位化工产品。
环氧乙烷还是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料及有机和精细化工产品的中间体,主要用来生产乙二醇。
随着精细化工的发展,环氧乙烷已成为精细化工工业不可缺少的一种有机化工原料]1[。
环氧乙烷早期采用氯醇法工艺生产,20世纪20年代初,UCC 公司进行了工业化生产,之后公司基于Lefort 有关银催化剂的研究成果,使用银催化剂,推出空气法乙烯直接氧化生产环氧乙烷的工艺。
50年代末,Shell 公司采用近乎纯氧代替代替空气作为生产环氧乙烷的氧原料,推出氧气法乙烯直接氧化生产环氧乙烷工艺,经过不断改进,目前较先进的生产方法是用银作催化剂,在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中,用纯氧与乙烯反应,采用乙烯直接氧化生产环氧乙烷]52[ 。
环氧乙烷是石油化学工业的重要产品,也是一种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用途很多,广泛用于生产乙二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醇胺、乙二醇醚溶剂、医药中间体、油田化学品、农药乳化剂等各种精细化学品。
环氧乙烷的工业化生产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最早的工业化生产方法是氧醇法,由于其存在腐蚀设备、污染环境和耗氧量大等一系列问题,现在已基本上被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直接氧化法。
直接氧化发又分为空气氧化法和氧气氧化法,其主要区别在于乙烯的氧化剂各不相同。
在环氧乙烷的生产发张过程中,生产技术和工艺过程都有不断的改进和革新,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环氧乙烷都是用乙烯直接氧化发生产的。
直接氧化法中,首先出现的是空气氧化法,而后氧气氧化法问世,二者并行:近几十年来,许多厂家都采用氧气氧化法生产环氧乙烷,因为氧气氧化法不需要空气净化系统,并且氧气氧化法的环氧乙烷收率高于空气氧化法,乙烯单耗较低。
由于用纯氧作氧化剂,连续引入系统的惰性气体大为减少,未反应的乙烯基本上可完全循环使用。
本设计采用氧气直接氧化法,对原有单元设备进行生产能力标定和技术经济评定。
在此基础上,查阅了大量资料,根据设计条件,通过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反应器的选型及尺寸的确定,计算压降、催化剂的用量等,设计出符合设计要求的反应器。
第二章环氧乙烷的性质2.1 物理性质表1-1环氧乙烷的主要物理性质参数名称数值沸点(101. 3kPa).℃10.8熔点(101. 3kPa).℃-112.5临界温度. ℃195.8临界压力。
MPa 7.194临界密度.kg/m3314D 1.3597折射率.72.6空气中爆炸极限(101.3kPa),%(体积)下限100空气中爆炸极限(101. 3kPa),%(体积)上限燃烧热(25℃,101.3kPa)kJ/kg 29.648生成的热蒸汽,kJ/mol 71.13生成热液体,kJ/kg 97.49溶解热,kJ/kg 117.86聚合热,kJ/kg 2091汽化热,(10.5℃),kJ/kg 580.58比热容(35℃),kJ/(kg,K) 1.96气相分解热,kJ/kg 1901着火点,K 702自燃点,K 644表面张力(20℃),mN/m 24.3热导率(25℃),J/(cm.s.K)0.0001239粘度,mPa.S,0℃0.31粘度,mPa.S,10℃0.28常温下环氧乙烷为无色、具有甜1醚味的气体。
在较低的温度下环氧乙烷成为无色、透明、易流动的液体。
易溶于水、醚和醇等有机溶剂。
主要物理性质如表1。
2.2化学性质环氧乙烷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很多化合物进行反应,其反应主要是环氧乙烷开环与其他化合物进行加成反应,放出大量反应热,有的反应进行的非常剧烈,甚至产生爆炸。
许多反应产物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及精细化工产品。
(1)分解反应气体环氧乙烷在约400℃时开始分解,主要生成CO、CH4以及C2H6、C2H4、H2、C、CH3CHO等。
分解反应的第一步是环氧乙烷异构成乙醛。
环氧乙烷的分解反应还可以被引发,且在一定条件下会在气相中传播,直到瞬间产生爆炸。
(2)加成反应环氧乙烷与含有活泼氢原子的化合物,如OH2、HX HX、3NH、2RNH、NHR2、RCOOH、ROH、RSH、RCN等进行加成反应,生产含—OH的化合物(其中X为卤素,R为烷基或芳基)。
①与水反应环氧乙烷与水反应生成乙二醇,这是工业生产乙二醇的方法。
OHC42+H2O→CH2OHCH2OH (2-1)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热效应为96.3kj/mol。
反应过程不采用催化剂。
生成的乙二醇可以与环氧乙烷继续作用生成二甘醇、三甘醇及多甘醇。
②与醇类反应环氧乙烷与醇反应生成醚,其反应的最终产品是至少含一个羟基的醚。
X OHCHCH22 +n OHC42(环氧乙烷)→X(OCHCH22)1nH (2-2)在乙二醇生产中生成部分二甘醇,三甘醇就是环氧乙烷进一步与乙二醇反应的产物。
如果进一步反应可以生成分子量更大的化合物。
③与苯酚反应环氧乙烷与苯酚反应生成苯氧基乙醇。
OHC42+OHHC56→OHCHOCHHC2256(2-3)其酯类是香料的定香剂、杀菌剂和驱虫剂。
④与氨反应环氧乙烷可以与氨反应生成一乙醇胺、二乙醇胺和三乙醇胺,这是工业上制造乙醇胺的方法。
该反应一般是在高压、较低温度和液相下进行的,三种产品的比例可通过氨与环氧乙烷的摩尔比例来调节,氨过量有利于一乙醇胺的生成。
⑤与酸反应环氧乙烷可与有机酸、无机酸反应生成相应的酯。
环氧乙烷与硝酸反应最为重要,生成的乙二醇二硝酸酯是能再低温下引爆的炸药。
OHC42+32HNO→2NO·O·22CHCH·O·2NO (2-4)(3)氧化还原反应在钠汞齐及催化剂存在下环氧乙烷加氢还原生成乙醇,此反应没有工业意义。
环氧乙烷在铂黑等催化剂存在下可以有控制的氧化成羟基乙酸,最终则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及水。
(4)异构化反应环氧乙烷在三氧化铝、磷酸、磷酸盐等催化剂存在下可异构化为乙醛。
OHC42→CHOCH3(2-5)在一定的条件下银催化剂也有此功能,这是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过程的副反应之一,要极力避免,因为醛的存在增加了环氧乙烷提纯净化的难度。
(5)与双键进行加成反应环氧乙烷和以下一些含双键的化合物可进行加成反应生成环状化合物,例如OCR=2、SSC=、OSO=2、CORN=、OOS=等。
(6)与格利雅试剂反应环氧乙烷与格利雅试剂反应可生成比原来烷基多两个碳原子的醇,这是实验室制备加长碳链醇的一种方法,羟基在链的端部。
(7)齐聚反应环氧乙烷进行齐聚反应可生成冠醚,催化剂为含氟的路易斯酸。
反应在室温常压下进行。
(8)与二甲醚反应在BF作用下环氧乙烷与二甲醚反应生成聚乙二醇二甲醚。
该反应在工业3上用来生产低分子量的均聚物,其产品广泛用作溶剂。
第三章设计方案的确定3.1 环氧乙烷的生产方法的确定目前,我国工业生产环氧乙烷的方法有氯醇法和乙烯氧化法两种,乙烯氧化法又分为乙烯空气氧化法及乙烯氧气氧化法。
(1)氯醇法氯醇法环氧乙烷生产分为两步进行:①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再与乙烯反应生成氯乙醇;②氯乙醇用石灰乳皂化生成环氧乙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