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播期、播种量与施肥量
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观察记载标准

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观察记载标准(试行)一、试验概况1、试验田基本情况(1)土壤质地:按我国土壤质地分类标准填写。
(2)土壤肥力:分肥沃、中上、中、中下、差5级。
2、秧田(1)种子处理:种子翻晒、清选、药剂处理等措施及药剂名称与浓度。
(2)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
(3)播种量:秧田净面积播种量,以公斤/亩表示。
(4)育秧方式:水育、半旱、旱育等及保温防护措施。
(5)施肥:施肥日期及肥料名称、数量。
(6)其它田间管理措施:除草、治虫等措施及药剂名称与浓度。
3、本田(1)前作:冬闲田、绿肥田、水稻(小麦、油菜、蔬菜等)生产田等。
(2)耕整情况:机耕、畜耕、耙田等日期及次数。
(3)田间排列:完全随机区组排列(区试)、大区随机排列(生产试验)。
(4)重复次数:区试重复3次,生产试验不设重复。
(5)保护行设置:对应小区(大区)品种。
(6)小区(大区)面积:实插面积,以亩表示,保留小数点后2位。
(7)移栽期:实际移栽日期,以月/日表示。
(8)行株距:以寸 寸表示。
(9)每穴苗数:1粒谷苗、2粒谷苗、3粒谷苗、4粒谷苗等。
(10)基肥:肥料名称及数量。
(11)追肥:施肥日期及肥料名称、数量。
(12)病、虫、鼠、鸟等防治:防治日期、农药名称(或措施)及防治对象。
(13)其它田间管理措施:除草、耘田、搁田等措施及日期。
4、气象条件:生育期内气象概况及其对试验的影响。
5、特殊情况说明:如病虫灾害、气象灾害、鸟禽畜害、人为事故等异常情况及其对试验的影响,声明试验结果可否采用。
二、试验结果在填写书面记载表和制作电脑文件时,中籼、晚籼、晚粳区试及生产试验各组按统一编号顺序、早籼区试及生产试验各组按试验方案中的品种顺序填写,以便电脑汇总分析。
1、生育特性(1)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
(2)移栽期:实际移栽日期,以月/日表示。
(3) 秧龄:播种次日至移栽日的天数。
(4)始穗期:10%茎秆稻穗露出剑叶鞘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冬小麦栽培技术

冬小麦栽培技术冬小麦的栽培管理实际上就是水肥管理。
现在冬小麦已经返青了,随后就进入起为和拔节,也到了冬小麦管理的关键时期。
怎样施肥浇水,要看冬小麦的长势和长相。
讲水肥管理之前,我先说一下冬小麦的产量结构。
籽粒产量=亩穗数X单株粒数X粒重(千粒重)要使小麦获得比较理想的产量,要有合理的群体结构,要获得合理群体,首先讲一讲适合当地的冬小麦品种,播种时间和播种量。
一、冬小麦品种:京冬8号(8866)红粒品种。
二、播种时间:9月底10初(白露早、寒露迟秋份种麦正当时,这个农谚仅做参考,现在晚秋温度偏高,大部分种寒露麦)。
三、播种量:斤子万苗:一斤小麦种子能长出一万株麦苗。
500g麦种按千粒重40g计算,共有12500粒,按出苗率80计算,应长出I万株麦苗。
根据播种时间确定播种量和发芽率,适时早播,用种量少,晚播用种多,范围是15-25公斤。
地力强,高产田,水肥充足要少播,中低产田要多播,因为高产田分成穗率高,而中低产田分成穗率低。
真正的高产田80-100万分苗(包括主茎)大约有50成穗。
最后约40-50万穗,如果播种15公斤/亩小麦种子,每个主茎都成穗,仅有30万穗,那么其余10-20穗都是由分苗成的穗。
四、水肥管理:(一)合理施肥:1、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500公斤产量施有机肥5000-7000公斤,有机肥(农家肥)成本低、肥源广、养分全、肥效长、有机质含量高,并且能够改善土质。
但是有机肥养分含量低,用量较大,肥效慢,当作物急需某种养分时,还必须以化肥来补充。
2、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农谚:三追不如一底,年外不如年里、年里不如掩底)施足基肥,可以促迸幼苗早发,冬前培育壮苗,增加有效分苞,穗大秆壮,除农家肥作主要底肥外,还要配合使用氮、磷化肥作基肥。
30公斤硝酸磷(或二铵)。
在小麦播种时用少量化肥做种肥,每亩用5公斤硝酸磷或磷酸二铵,可以保证小麦出苗后及时吸收到养分,对增加小麦冬前分苞和次生根的生长有较好的作用。
小麦德研16在新乡县种植适宜性试验

小麦德研16在新乡县种植适宜性试验孔令辰(新乡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河南新乡453700)[摘要]小麦德研16是近2年来推广种植的冬小麦新品种,为考察德研16是否适宜在河南省新乡县种植且能否高产丰收,新乡县农业技术人员开展田间试验。
结果表明,德研16适宜在新乡县种植,但宜在地力水平良好的地块种植。
如果地力条件一般,建议加强田间管理,以达到目标产量。
[关键词]德研16;适宜性;新乡县[中图分类号]S51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909(2020)30-104-21德研16品种介绍德研16是由河南德宏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申报,2017年经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小麦新品种。
根据种业公司资料,德研16类型属于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26d,适宜播种期为10月上中旬。
667m2穗数约为41.2万穗,穗粒数约为33.2粒,千粒重约为44.3g。
抗病性鉴定显示,其对条锈病中感,对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等均为高感。
2材料与方法2.1试验地选择按照新乡县农业生产实际、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耕地土壤特征,选取翟坡镇常兴铺村临河农田作为德研16种植适宜性试验地块。
首先,共产主义渠、人民胜利渠是贯穿新乡县的2条河流,常兴铺村紧邻人民胜利渠,河渠附近农田常年习惯用河水浇地,河水并不清澈,加之田间沟垄不畅流水易聚集,有些地块水分渗透土壤完毕后有一层薄薄白色细微结晶,出现轻微盐碱现象。
其次,根据新乡县常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土壤样品采集化验结果,常兴铺村临河农田6项综合指标土壤质地、质地构型、灌溉保证率以及速效钾、有效磷、有机质含量低于平均水平,耕地地力水平较低。
最后,新乡县古固寨镇农田位于黄河故道,沙壤土较为普遍,而常兴铺村临河农田用河水浇灌田地时泥沙俱下,灌溉完成后一层黄色细小沙砾在田地表面沉淀,覆盖表层土壤,成年累月土壤质地结构有向古固寨镇农田发展的趋势。
综合以上原因,常兴铺村临河农田在生长条件上属于新乡县较为一般地块,要想实现德研16高产丰收,需要克服一些困难。
播种量的名词解释

播种量的名词解释播种量指的是农作物或植物的种子在单位面积上的分布密度。
它是评估作物种植密度和产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农业生产中,合理的播种量不仅可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还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播种量的含义和重要性。
1. 播种量的生物学解释在生物学中,播种量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投放的种子数量。
它直接影响到种子萌发率、幼苗生长和成熟后的产量。
播种量不同,植株之间的间距也会有所区别。
适当的播种量可以使植株之间保持适量的距离,避免彼此竞争养分和水分,有利于植株的健康生长。
2. 播种量与土壤条件的关系播种量的足够程度应根据土壤条件来确定。
在肥沃的土壤上,可以适当增加播种量,以提高产量。
但在贫瘠的土壤上,过量的播种量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作物的生长不良。
因此,农民在选择播种量时应根据土壤的营养状况和水分供应做出合理的决策。
3. 播种量与作物品种的选择不同的作物品种对播种量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一些作物品种对光照要求较高,天然生长时植株之间的间距较大。
而其他品种可能对光照要求较低,植株之间的间距可以较小。
因此,在确定播种量时,还需要考虑作物品种的特点和生长习性,以确定最适合的播种量。
4. 播种量与作物管理的关系适当的播种量有助于作物的管理和产量的提高。
通过调整播种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杂草的生长。
种植密度适宜的作物可以相互遮挡,减少了杂草的生长空间,从而降低了杂草对作物的竞争力。
此外,较高的播种量还可以促进作物之间的相互利益,如提供阴荫和互相支撑。
5. 播种量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合理的播种量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过低的播种量可能导致土地的浪费和低产,同时可能需要使用更多的农药和化肥来保护作物。
而过高的播种量会导致农药和化肥的过量使用,增加环境污染的风险。
因此,合理的播种量可以帮助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同时对环境保护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播种量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概念。
棉花栽培技术

棉花栽培技术规程为实现棉花优质、高产、高效,必须贯彻早、密、矮、膜、匀综合栽培技术,抓好播前准备、一播全苗、化学调控、田间管理和收获五个生产环节,围绕系列化调,增加密度,降低株高,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以达到棉花四月苗、五月蕾、六月花、七月桃、八月絮的田间动态指标,实现棉花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1 主要技术指标1.1 行距配置1.1.1 机采棉采用宽膜(2.05m)二膜十二行(66+10)cm一管三行16穴精量膜上点播的方式,平均行距38cm,株距9cm,亩理论穴数19730穴。
1.1.2 非机采棉采用宽膜(2.05m)二膜十二行(18+50+18+50+18)cm一膜三管一管二行16穴精量膜上点播的方式,接行76cm,平均行距38.67cm,株距9cm,边行采光面18cm,亩理论穴数19410穴。
1.1.3 非机采棉采用宽膜(2.05m)二膜十六行(10+38+10+50+10+38+10)cm一膜二管一管四行15穴精量膜上点播的方式,接行68cm,平均行距29.25cm,株距9cm,亩理论穴数23992穴。
1.2产量结构亩保苗株数为1.5—1.9万株,亩收获株数为1.4—1.8万株,果枝台数5—6台,单株结铃5—5.5个,单铃重为5克,亩铃数为8—9万个。
亩产籽棉400--450公斤1.3 生育进程播种期:4月5日—4月20曰,出苗期:4月25日—4月30日,现蕾期;5月25日—6月1日,开花期:6月22日—7月1日,吐絮期:8月25日—9月1日,生育期120—130天.1.4 长势长相苗期高度15—20cm,主茎日生长量为0.3---0.5cm,红茎比为50%;蕾期株高40cm左右,日生长量为0.8--1cm,红茎比为60%;花铃期株高60—65cm、日生长量为1.2—1.5cm,红茎比为70%。
1.5 理想株型设计亩收获株数在1.5万株/亩以下打顶后棉株自然高度65cm,亩收获株数在1.5—1.8万株/亩打顶后棉株自然高度55—60cm,亩收获株数在1.8万株/亩以上打顶后棉株自然高度50—55cm,第一果枝以下高度小于18cm(不包括机采棉),果枝台数5—6台。
油菜种肥同播技术规程

油菜种肥同播技术规程
油菜种肥同播技术规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选择具备早熟、分枝数多、含油量高、植株矮的油菜品种,并筛选去除坏种,以提高种子质量。
2. 底肥应选择颗粒状的复合肥、复混肥或缓控释肥。
3. 用开沟机进行开沟,按2.0-2.5 m开沟分厢,围沟宽、深各20-30 cm;开好厢沟和围沟后,平整厢面。
4. 选择适宜的种肥同播机,调整播种量、行距、株距、施肥量、施肥深度,以及肥料与种子之间的距离。
播种量为0.5斤/亩。
5. 如果使用油菜专用缓控释肥,亩产130公斤左右时建议施用量为40公斤,亩产150公斤左右时建议施用量为50公斤,亩产180公斤及以上时建议施用量为60公斤。
后续不需要进行追肥。
6. 如果使用复合肥或复混肥,施肥量应按60%基肥、20%越冬肥、20%薹肥进行分配。
基肥应与种子同播,施肥机施肥量调整为30公斤/亩;越冬期和薹期分别追施尿素6-7公斤/亩,追施K2O 1-2公斤/亩。
7. 种肥同播时,肥料应施于种子侧下方5-7 cm左右;播种机各行的播量要一致,在播幅范围内落籽要分散均匀,无漏播重播现象。
以上规程仅供参考,实际操作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油菜种肥同播技术相关文献或咨询农学专家。
2011河南小麦审定品种介绍

附件2品种介绍一、小麦品种1、品种名称:许科316审定编号:豫审麦2011001选育单位:河南省许科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周麦16号/百农64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大穗型中熟品种,平均全生育期234.3天,比对照周麦18号早熟1.5天。
幼苗半直立,苗壮,叶宽长披,抗寒性较好,分蘖成穗率一般;春季起身拔节较早,两极分化快;成株期叶色浓绿,旗叶较小,上冲,穗下节较长,穗层不整齐;株高82.8cm,株型紧凑,茎秆粗,但弹性一般,抗倒伏能力较弱;穗大,均匀,子粒半角质,有黑胚,饱满度较好;根系活力强,耐后期高温,成熟落黄好。
产量构成三要素:亩穗数35.8万,穗粒数38.9粒,千粒重48.3g。
抗性鉴定:2009年经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成株期综合鉴定:中感白粉病和条锈病,中抗叶锈、叶枯和纹枯病。
品质分析:2008年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测试:容重750g/L,蛋白质(干基)14.29%,湿面筋31.9%,降落数值361s,吸水量56.0mL/100g,形成时间2.7min,稳定时间1.9min,沉淀值47.2mL,硬度62HI,出粉率71.1%。
产量表现:2007~2008年度参加省冬水Ⅰ组区试,10点汇总,5点增产5点减产,平均亩产538.6kg,比对照周麦18号增产1.11%,差异不显著,居13个参试品种第2位;2008~2009年度续试,12点汇总,8点增产4点减产,平均亩产506.9kg,比对照周麦18号增产0.69%,差异不显著,居13个参试品种第3位。
2009~2010年度省冬水1组生产试验,10点汇总,全部增产,平均亩产518.9kg,比对照周麦18号增产7.6%,居8个参试品种第1位。
适宜地区:河南省(南部稻茬麦区除外)早中茬中高肥力地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和播量:10月5~20日播种,最佳播期10月10日左右;高肥力地块亩播量6-8kg,中低肥力8-10kg,如延期播种,以每推迟3天增加0.5kg播量为宜。
如何确定适宜的播种期和播种量

如何确定适宜的播种期和播种量
适宜的播种期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蔬菜的种类,栽培方式,苗期是否分苗以及适宜的苗龄,苗床种类和定植期等条件全面考虑。
首先要确定适宜的定植期,黄瓜、西葫芦、番茄、茄子、辣椒等喜温性蔬菜适宜霜后露地定植。
喜冷凉的甘蓝、芹菜、油菜等蔬菜,可在终霜前20-30天露地定植。
保护地早熟栽培,因有防寒保温设施,可比露地栽培提前播种。
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各种蔬菜的适宜苗龄,一般阳畦育苗条件下,番茄苗龄为60-70天,茄子、辣椒为80-90天,黄瓜30-40天,西葫芦20-25天,甘蓝70-80天,芹菜50-60天。
用电热温床育苗,黄瓜的苗龄为28-35天,番茄37-55天,茄子55-70天,甜椒55-70天。
确定定植期后,以适宜的苗龄的天数向前推算出播种期。
播种期确定时要考虑到蔬菜的生育特点、育苗设施及技术水平等条件灵活掌握,不可盲目提早播种。
确定适宜的播种期的同时,还要确定播种量。
并根据定植计划,计算出各种蔬菜播种床和分苗床的面积,以及所需的种子数量。
为了保证苗数,需要有30%-50%的安全系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lant・ha_1 sowing
oat
rate
and 600 kg・ha叫fertilizer
rate
were
the best combination for grain yield of naked
in Chengdu Plain.
Key words:Arena sativa;sowing date;sowing rate;fertilizer rate;grain yield;agronomic characteristic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ativa[J].Pratacultural
Science,2015,32(3):433—441.
播期、播种量与施肥量对裸燕麦 籽粒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周萍萍,赵军,颜红海,兰秀锦,彭远英
(四川I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lgl川I成都611130)
摘要:为探明适合成都平原地区裸燕麦(Arena sativa)的高产栽培方案.以燕选1号、坝莜6号和白燕11号为材 料,采用两种播期、4种播种量和4种施肥量的4因素一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品种、播期、播种量和施肥量对裸 燕麦主要农艺性状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裸燕麦有效穗数、株高和产量影响显著(P<0.05),早播 (B。)时,各主要农艺性状均显著(PG0.05)高于晚播;播种量对株高影响不显著(P>0.05),对燕麦产量影响显著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plant height(P>0.05).Maximum yields
收稿日期:2014-05—21 接受日期:2014-07—1 5 基金项目:国家燕麦养麦产业技术体系(CARS 08);四川省教育厅项目(2013SZB0482) 第一作者:周萍萍(1989一),女,四川岳池人,在读硕士生,主要从事燕麦栽培及遗传育种研究。E—mail:410792146@qq.coD] 通信作者:彭远英(1 979一),女,四川泸州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燕麦遗传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研究。E—mail:YY.peng@hotmail.com
和燕选1号,研究播期、播种量及施肥量对燕麦农艺 性状和籽粒产量的影响,旨在找到成都平原裸燕麦 种植的最佳栽培技术,为裸燕麦在成都平原地区的 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点位于四川省崇州市桤泉镇四川农业大学 试验地,地理位置103。38 7E、30。32’N,海拔507 地处成都平原,土地肥沃,地势平坦。 1.2供试材料 本试验选取在凉山州品比试验中表现良好的3 个裸燕麦品种燕选1号、坝莜6号和白燕11号为试 验材料。所选试验材料均由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 所保存。 1.3试验设计 设品种(A)、播期(B)、播种量(C)及施肥量(D) 4个试验因素。其中品种设3个试验水平:A。为坝 莜6号、A。为白燕11号、A3为燕选1号;设2012年 11月1日(B,)和2012年11月12日(B2)两个播期; 播种量以基本苗为标准,设4个水平:C,为90万 株・hm一、C2为180万株・hm一、C3为270万 株・hmq和C4为360万株・hm一;施肥量设4个水 平:D1为150 kg・hm~、D2为375 kg・hm、Da为
slowed
down with the increase of fertilizer rate.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showed that the order of contribution of the four cultivation factors
(PG0.05),在播种量为360万株・hml(C。)水平下燕麦产量最高;施肥量对有效穗数、株高、生育期和产量影响 显著(PGO.05),燕麦有效穗数、株高和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幅度逐渐降低。主成分分析结果表
明,4个栽培因子对裸燕麦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贡献率大小顺序为施肥量>播期>品种>播种量。根据各主 成分综合得分排名及对比各组合实际产量可以看出,早播组合较晚播组合产量高;播种量在180万株・hml
Corresponding author:PENG Yuan—ying
E—mail:YY.peng@hotmail.corn
燕麦(Arena sativa)隶属于禾本科燕麦族,为 一年一熟制作物[1],又名雀麦、野麦。燕麦是一种营 养价值很高的粮草兼用型作物比],含有丰富的蛋白 质、膳食纤维以及不饱和脂肪酸[34],其产量在世界 禾谷类作物中位列第五凹]。根据外稃特征栽培燕麦 分为裸粒型和带皮型两大类凹]。世界各国的栽培种 中主要以皮燕麦为主,而我国主要种植裸燕麦。燕 麦在中国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主要种植在山区、高 原和北部高寒地区ET]。随着燕麦研究的深入以及食 品工业的发展,燕麦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燕麦相 比其他作物,其单产较低凹。9]。因此,深入研究燕麦 高产栽培技术对指导燕麦生产及其推广具有重要意 义。 近年来,关于燕麦高产栽培技术已有不少报道。 播期对甘肃地区燕麦产量有显著(P<0.05)影 响D0]。适量的氮肥和磷肥能够显著提高青藏高 原‘・1|、青海‘123及江西地区‘133燕麦产量。而研究施 肥量对旱地燕麦产量影响[1 43的结果却表明,施肥量 与产量呈非正比关系。此外,还有播种量[13’151对不 同地区燕麦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尽管燕麦作为 四川地区常见种植作物之一,但关于四川地区,特别 是成都平原地区裸燕麦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却鲜有 报道。落后的燕麦种植技术及混杂的品种严重影响 了四川地区燕麦种植生产效益,阻碍了四川燕麦产 业的发展。因此,深入研究适合成都平原地区的燕 麦高产技术势在必行。本试验选取在凉山州品比试 验中表现良好的3个燕麦品种坝莜6号、白燕11号
2.1
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播期水平间,早 播(B,)水平下燕麦有效穗数、株高、生育期及产量均 显著高于晚播(B。)(P<o.05)。播种量对燕麦株高 影响不显著,但对燕麦有效穗数、生育期和产量影响 显著。播种量在C。(360万株・hm_2)水平下燕麦 产量最高,且显著高于C,水平下的燕麦产量,但与 C。及C。水平下的燕麦产量差异不显著。施肥量对 燕麦有效穗数、株高、生育期及产量均有影响,其中 有效穗数及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在D。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on
Analysis with the yield of each treatment,the sowing
oat
1 st
November was better than sowing
6
12th November in
3.60 X 10
6
grains yield.High sowing rate(1.80×10
433—441.
ZHOU Ping—ping,ZHAO Jun,YAN Hong—hai,LAN Xiu—jin,PENG Yuan-ying.Effects of sowing date,sowing
rate on
rate
and fertilizer
grain
yield and agr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Arena
(Triticeae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engdu 611130,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high grains yields of naked oat(Arena sati~
on
1st November(B1)were significant— sowing rate
ly(P<0.05)higher
effects(Pd0.05)on
than those with the later sowing date treatment。The
oat
had significant
grains yield but
was fertilizer
nents
on
the naked
oat
yield and the main agronomic characteristics
score
rate.sowing date>cultivar>sowing rate.Comparing the general
on
6
of Principal Compo—
as
va)in Chengdu Plain,three naked
to
oat
cultivars Yanxuan 1,Bayou 6 and Baiyan 1 1 were used
rate
materials
explore the effects of sowing date,sowing
and fertilizer
(c2)、270万株・hm_2(C。)或者360万株・hm_2(C4)水平时、施肥水平在600 kg・hml(D3)或者825
kg・hm_2(D;)时均有较高产量。综合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可知,成都平原地区种植裸燕麦时,以播期为11月1
日,播种量为180万株・hm~、施肥量为600 kg・hml为最佳。 关键词:裸燕麦;播期;播种量;施肥量;产量;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S5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629(2015)03—0433—09
rate
on
the grains yields and agronomic ear,plant
characteristics of naked oat.The results showed the indices including number of productive height,growi‘ng period and grains yield with the treatment sowing